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体育课作为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其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一番探讨。

一、资源开发1. 利用当地体育资源小学所在地的体育资源应充分开发,如体育馆、运动场等。

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体育比赛、体能训练等活动,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2. 制定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如田径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快乐,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体育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为体育教学增添生动和趣味,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资源利用1. 制定全面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制定全面的教学计划,合理利用各种体育教学资源,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 注重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如示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3. 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让他们在体育课上能够全面发展身体,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提供家庭支持,促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教学资源,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地小学在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方面能够更加重视,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来源:百姓网】。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合理地分类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进行研究,以期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为达成体育教学目标而可利用的各种要素和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根据不同的标准,体育课程资源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根据资源特点,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包括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物质条件;软件资源包括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学生体质、学习氛围等非物质条件。

根据资源来源,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师资等;校外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体育场馆、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设施等。

根据资源适用范围,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通用资源和专门资源。

通用资源适用于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专门资源则针对特定的体育项目或特定的学生群体。

硬件资源:硬件资源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包括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

良好的硬件资源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硬件资源的不足往往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软件资源:软件资源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体质和学习氛围等。

优秀的软件资源能够弥补硬件资源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但软件资源的开发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提高。

校内资源:校内资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和师资等。

合理利用校内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但校内资源的不足需要通过校外资源的开发来弥补。

校外资源:校外资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补充,主要包括社会体育场馆、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设施等。

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拓宽教学范围,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关系的研究摘要:体育教育是关系到学生身心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体育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不断变化,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给学生身体素质的加强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面对不断增加的课业压力,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应该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更好的保障。

体育课程中的多种资源对课程的改革来说必不可少,利用好课程的内容资源、实施资源和人力物力等资源能够将体育课程改革推进到更加明确、高效的阶段。

本文正是从利用好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谈起,阐述了目前在体育课程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其对体育课程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面对课程改革的推进,更好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资源;关系研究引言: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使得体育课程的功能实施和效果得到保障。

改革首先需要小学在体育硬件和软件的资源投入上加大力度,提供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的设施和场地,以“健康”为核心目的,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更新现有体育资源。

其次,相关的体育信息获取渠道、体育赛事等体育活动也应该增加,扩展师资力量,引导学生健康运动、公平竞赛。

课外的体育活动时间和形式要有所增加和创新,提高相关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教师的水平,对体育课程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评价都应该有创新型的改革措施,不断反思和修正,推进改革实现更好的教育成效。

1.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体育课程资源是小学体育教育赖以存在和得以开展的基础,体育课程资源不止包括体育教育课程中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设施器材等,还包括教师配备、教师能力和水平、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等,对于体育课程改革来说至关重要。

一方面,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体育课程改革关注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资源的范围越来越扩大,小学应该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对不足和缺少的资源进行补充;另一方面,是否能够对所有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于体育课程改革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不论是开展体育教学的时间和场次,还是场地和体育设施,都应该围绕学生健康进行合理的调整,力求所有资源能够物尽其用,发挥最优的效果和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新课程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和理念发生了变化。

传统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技能提高,而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传授给学生生活技能和价值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素质和社会交往素质等方面。

针对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体育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中。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包括教学视频、教学PPT、教学实例、教学案例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小学体育课程。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互联网资源已成为教学的重要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发小学体育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推送体育知识、技能以及最新的运动动态。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拉近学生与体育运动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喜爱。

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还可以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乒乓球。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与体育比赛和活动相结合。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和活动,开发与利用各类体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确立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构建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

1.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1教师自身潜能的开发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钻研《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转变教育观念。

在整改教育过程中,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

在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上,从等同于一人从事运动技术教学的教练员,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1.2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场体育教改“战斗”中,真正的“胜利着”应是学生,为了挖掘他们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把学习的“主战场”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在“高年段”教学中尝试了把准备部分交给学生。

尝试收获很大,学生们的表现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智慧和潜在能力。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我还利用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特长,产生主动性。

如让学生做体育裁判,做比赛代表,做体育项目组织者等。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勤思考在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上,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

例如:体操垫,可以在上面做技巧动作,也可以在障碍跑中做障碍物。

还可以在武术中做靶子还可以在低年级游戏中做拼图工具等。

2.2教师动手制作简易的器材——勤动手开发新教具,是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急于解决的问题,也是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废旧生活物品等制作器材,改善教学条件,是因陋就简的积极办法。

如:利用矿泉水瓶子做“标志物”,利用打保龄球练习等教学工具。

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1改造现有运动项目,体现科学性在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减少竞技项目的学习,去掉不利于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健康发展的、学生无兴趣的、陈旧的内容,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细节,注重学习过程。

关于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本 质 的情 形下进 行 改革 , 身体 练 露和技 能 学 习才 是 体 育课 的 主 要 资源 誊
关 键词 : 育课 程 ; 康 第一 ; 动 技 能 ; 程 资 源 体 健 运 课
为了贯彻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决定 》( 中发[9 99号 ) 《 19 1 和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 》( 国发[0 12 2 0 】1号 ) 的精神 , 教育部 2 0 01 年印发了《 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纲要 》( 试行 ) 的通知 , 决定大力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体育课程作 为基础 教育阶段 的重要课 程也在改革行列。学校体 育课 程从课程理念的更新人手 , 在课 程 目标 、 课程 内容 、 教学方法 、 课程资源等 方面 , 进行 的较 大力 度的改革。可就在这波涛 汹涌 的改革浪潮冲刷之下 , 知识 传习 的本分 , 以及拼搏进取 的精神竞被公然排斥到九 霄云外 , 体育的 本质功能被 忽视。增进学生体质、 养成 良好 的体育 习惯 、 掌握体 育方法才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1 育 课 程 改 革 中 出现 的 问 题 体 随着新体 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 一些问题也逐渐暴 露 出来, 出现 了 “ 淡化运动技能教学” 【1 赶时髦搞形式主义” 、1 ‘ ‘ [】 “ 2、 体育教学虚无化 ”3等倾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1 “ 康第一” . 健 指导思想具体化 学校体 育作 为体 育教 育的基础 学科 , 是促进学生健 康发展 的重要环节 , 理所 当然要坚决贯彻落 实 “ 科学第一 ”的指导思 想 。 但 “ 康 第 一 ” 不 是 专 门针 对 学校 体 育而 言 的 , 健 康 第 健 并 “ ”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整个学校教育提出的[] 4。正如学校体育 理论专家李晋裕所言 “ 我觉得现在有 一种 误区 , 一讲健康第一 很 自然就定位在体 育上 , 这是不正确的。中央文件指 出, 学校教 育应该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 是整个学校教育要树立这个 指导思想 , 而不是说体 育要 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 想 , 在往 现 往有人把体育当成一个主角了, 我认为在定位上不够准确。 [】 ” 5 目前 , 们 许 多 体 育 教 师和 体 育 工 作 者 , 我 由过 去 的 唯 体 质 论 走 向现在 的唯健康论或健康至上论 。主要表现在把健康凌驾于体 育教 学 之 上 , 视体 育的 育 人 功 能 。[] 忽 6 12课 程 内容 泛 化 _ 新 一轮 基础 教育体育课 程改革 以确立体育课 程的 目标 管 理体 系为主体 , 国家有统一 、 具体的 目标 , 有规定具体 的体 育 没 课程内容。但 由于对 “ 健康第一 ” 的体育教学 目标的误导 ; 学校 对学生运动安全的过分 考虑 等原 因 , 导致在实施上也就不 可避 免 地 出 现 了 问题 ,一 些 不是 以 身体 运 动 为 主要 形式 的 游 戏 、 劳 作、 魔术 等 内容 , 引进 了体 育课 堂教 学 , 类 内容 的 开 发 使 体 被 这 育 课 失 去 了 自 己 的本 质 特 性 。从 而 使 学 校 体 育 的教 学 内 容 、 教 学评价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 , 学校 、 师在 教学 内容 的选择上 教 不断降低难度 、 降低运动 量 , 多对学生学 习稍有挑 战的难度 许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a d t e g a a te f r t e r f r a d d v l p n n t i a e Ef c i eme h d n p r a h st mp o CR n h u r n e o h e o m n e eo me t h s r m i f t t o sa d a p o c e o e l y PE e v i . n P E c u s r h r f r f r d b s d o h n l ss o r ea e t e eo e o f e a e n t e a ay i. e
的课 堂 与 课 外 、 校 与 社 会 相 结 合 , 有 组 织 有 计 划 的校 内外 学 将
认识状况等 因素 的条件性课程 资源 。
锻炼 、 课余训练 、 校外( 社会 、 野外 ) 活动 等纳入体育课程范畴 , 形成课 内外 、 内外有机结合的、 校 丰富多彩 的体育课程结构新 体 系。这种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 体育兴趣 的养成 , 有利 于学
Ke r s c o l fh g e d c t n;P E. y wo d :S h o s u s s o r e ;Re o r e su cs
体育课程资源是近年来体育教育改革中提 出来 的重要概 念 。长期以来 , 由于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 大家很少接触 到体育课程资源 的概念 , 有关这方 面的研究专门的论述很 少 , 理论研 究也很薄弱l ] - 。对于什么是体育课 程资源, 】 体育课程 资源有哪些特点 , 如何开发 和利 用体育课 程资源等 问题不仅 认识不一致 , 而且也显得十分肤 浅 。随着我 国体育教育 改革 的不断深入 , 体育课 程资源 的研 究 日益受 到人们 的重视 。它 在我国体育课程研究领域 , 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研究 课题 , 这

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江西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海英. 4 阵 山西省 6所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 用现 状的调 查研 究『. J曲阜师 范大 学学报_ 1 ( 自然科学
# 20 . 1  ̄) 09 3. f

l 一 6l
1 述 概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已成为体育课程 改革的重要方向, 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 源是影响体育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因素。 纲要》 《 明 确指出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各种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 课程资源是指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必需的素 丰 才眭和条件 本育资源的总和, 主要包括体育人力 资源 、 场馆 资源 、 育课 程时 空资源 、 育课 程 体育 体 体 内容资源 、 体育f息资源等。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 言 查法对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景 德镇陶瓷学院、 南昌师范专科学院 、 赣南师范学院、 东华理工、华东交通大学 8 所不同类别高校的 6 0 位体育教师和 3 0 0 名学生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 来了解我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的现 状 ,为提高我省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 , 加快体育课程改革步伐, 提高体育课程质量提供参
研 0O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2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 4 随着选项 教学 的不 断深 入 ,所 调查 的 高校 全 部都采用 了选项 教学 的形 式 , 开设 的项 目也 突破 所 了传统的竞技项 目, 选项数大部在 1 项以上, 0 有些 学校的选项数达到了 1 项。 8 除了有传统的王大球 、 学生比较喜爱的羽毛球、 乒乓球 、 网球和健美操等 , 还有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也进入了各校的体育课堂 教 学 , 外 , 分学 校也 根 据 自己学 校 的实 际情 况 此 部 开设了一些如游泳 、 台球、 滑冰、 排舞、 街辑、 』 列球等 学生 很感 兴趣 的项 目。 这些 项 目的丹 没垦 本上能 满 所 i查 的 8 嗣 所高 校-有 7 采崩 _选项 教学 模式 。 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f , 所 r 反映出哉省高校在对体育课程 从教学横式 i已经体现出 、 j 学生主体地位的歪 内容的开发非常重视,并做了较多的课程内容改

论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论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论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作者:梁华德来源:《体育时空》2018年第03期摘要现阶段,对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重要环节。

高校体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课程资源的配置受到相关部门人员的大力关注。

本文将对体育课程资源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课程改革关系一、体育课程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育课程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缺乏课程资源体育课程就不能开展,这是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地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课程在实施中的范围非常广,不只受到体育课程资源丰富与否的影响,还受到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程度方面的影响。

尽管体育课程资源具备很多课程要素的特征,然而其还没有形成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的资源在外延范围上比体育课程外延范围大的多。

一些分体育课程的资源是不能当做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有一些体育课程的资源是需要教育过程中的加工与处理,才可以在体育系统中运用,这是体育课程开展的目标和内容与实施以及评价方法的组成部分。

所以,和体育课程进行比较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一种潜在形态下的课程,缺少了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也就不复存在,缺乏丰富地体育课程资源做基础,也就不能形成动态性的现代化体育课程。

二、体育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对于体育课程资源提出的要求体育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的资源配置有了新的要求。

体育课程资源是保障体育课程所有功能准确实施的事物总称。

高校体育课程的资源配置主要是把不同体育课程的资源在用途上进行对比所做出的一种选择。

当下体育课程的改革主要从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施,还有课程评价上进行改革,和以往的体育课程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变化,因此,对于体育课程的资源配置要求不断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新理念下,要求体育课程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加大投入。

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并对内容资源进行更新,注重学生本身的利益,关注所有学生的综合发展。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学法指导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体育健康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目标,丰富体育健康课程内容资源与体育教学方式。

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体育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阐述了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开发利用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一)课程资源要反映地区的文化特点我国区域划分有南方和北方之分,文化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性,结合南北两地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

在体育课程开展的内容上也要符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当地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纳入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来。

(二)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同,办学的师资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注重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赶超,要在基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体育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一)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教学形式下,无论学校、教师、家长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都不是特别的重视,这就导致了体育课程在学习生活中占有的比重不大。

总结教学工作内容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课程被数、语、外等学科占用的现象,任何原因、任何情况都可能取消体育课程。

这种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象,是应该被校方所重视的。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既要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的良好发展,也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考虑升学率的前提下,也要考虑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体育综合水平。

(二)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根据调查,在大部分初中学校当中,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在操场上、教室里进行教学工作,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也多在操场某一处、教室中进行,没有专业的教学训练场地。

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体育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要在场地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体育教学论文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体育教学论文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对我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提高课程适应性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的场地设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高中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的实施、开展与普及日趋成熟,《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意味着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崭新的阶段,将使我国体育教育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教学中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为了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充实和更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选择性和民族性,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教学质量。

本文结合我校五年来落实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实行体育分项教学的情况,探讨与分析新教学模式下,如何挖掘和利用本校的场地设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文献资料制定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是98%。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数理统计法:对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2.我校目前体育课程资源现状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我校体育设施完善,有标准400米田径场一座,有双层体育馆一座,有标准游泳池一个,有篮球场12片,排球场4片,羽毛球场12片,网球场2片,乒乓球桌28张,有200平方米的器械体操、健美操专用场地1块,一个设备齐全的健身室,体育器材(表1)均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一级学校100%配备要求,能满足全校三千多师生学习和锻炼的需求。

表1.我校常用体育器材统计表单位:个名称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绳板羽球拍毽球健身球体操垫起跑器接力棒铅球实心球网球拍飞环其他数量60 50 80 60 60 80 80 100 40 40 12 20 40 40 40 30师资情况体育课程人力资源可以理解为介入该课程并对课程的实施起积极作用的人力来源。

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UI d N U .1 b
Chl na Edu ca t i on I n no va t I Oh Her al d
体 育 与艺术研 究
中小学体育课程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 究
董 将 贤
( 永嘉县桥 头镇朱 涂小 学 浙江 永嘉 3 0 5 1 0 7 ) 摘 要 : 建 立 具有 中 国特 色的现 代化 的符 合 素质教 育要 求 的 突 出“ 健康 第一” 的小 学《 体 育》 . 中学《 体 育 与健 康 》 课程 体 系 , 是摆 在 我们 每一住 中小学体育教 师 面前 的紧迫任 务 。 所以我们要 积极的加入 到现代体 育改革时代 , 让体 育课 程适合现 在的学生 。 关键 词 : 中小学 体育课程 开发 利用 中 图分类号 : G 6 3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0 6 ( c ) 一0 2 4 8 —0 1
环节中。 ( 1 ) 郊游 、 远足 、 野营均为 野外活动 , 郊 游 现 在 来 讲 一 般 指 踏青 , 到野外, 郊外 去 游
骨髓 , 他 们 把 体 育运 动 当 做 和 吃 饭 睡 觉 一 样 重 要 的 事 情 来进 行 。 他 们 都 保 有 很 良 好 的运动习惯 。 健 康的 方 式 生活 、 消费。
改革 , 这 个 工作 非 常 的 艰 巨, 当然 它的 应 用 前景也是非常 的丰富的。 对 于 现 有 的 体 育 项 目的 改 造 , 有 以 下 思路 : ( 1 ) 把 规 则 简化 : 保 留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能 调 动 学 生 积 极 性 的 规 则简 单 的 运 动 。 ( 2 ) 简化技战 术 : 只 保 留 简 单 的 基 本 的 技战术 。 ( 3 ) 修 改 内容 : 要 注 重 体 育 运 动的 精 神 , 注 重 让学 生 “ 身、 心” 健康, 所 以 要 去掉 那些 复 杂 的 无 趣 以及 陈 旧 的体 育运 动项 目。 ( 4 ) 把 难 度减 低 : 对 于 运 动 的 细 节 不 做 过分的苛求 , 相 应 的 减 低 运 动 和 动 作 的 难 度。 对于 重 型 器械 也 要相 应 的 减 轻 重 量 , 降 低其复杂功能等 。 ( 5 ) 改造场 地器材 : 对 于 学 校 运 动 场 上 的 运 动 器材 来 说 , 一 定 要 符 合学 生 的 年 龄 段, 性别以及身高等特点 。 2. 2 新兴 运 动项 目的引 用 新 兴 运 动 项 目是 中小 学 学 生 非 常 喜 爱 的运 动 项 目。 在 教学 中 , 可 以 引入 多种 多样 的新兴体 育 。 如郊 游 、 远足 、 野营 、 健 美 运 动、 现 代舞 、 攀 岩 等 休 闲项 目 , 都 可 以 在 不 同时 期 逐 渐 进 入 到 中 小学 体 育 教 学 的 各个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课 程 的 素材 或 来源 。包 括知 识 、技 者编 写教材 ,甚至进 口国外教材 。随 中学生可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源 ( 如

4 一 闷菽 啄 ・1 , 0 2 2 32 1
学 交流.《 《 《
体 育场 馆 、体 育 报刊 杂 志 、音 像 资 育教师角色发生 很大的变化 , 由过去 源提供 了广 阔的空间,不仅 同一资源 料 、课 件 以及 互 联 网上 的 体 育信 息 的课程执 行者变 成了课程 的开 发者和 对 于不同的课程 具有不 同的用途和价 等 )来达到 自己的学习 目标 。随着课 实施者,教师对 自己角色的这 种变化 值 ,而且 同一课程 的实施也可 以选取
4 2 3 建立体 育课 程 资源 信 息 地制宜 的根据学生 的情况和教学任务 发和利用都会丰富体育课 程 内容,优 ..
管理库
选用和创编教材 ,延伸教材 。此外 ,
化体育课程 ,促进体 育课程 的发展 。
5 结 语 .
为 了发挥 体 育课 程 资源 的 最大 我 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 ,文化底
资源仅指形成课程 的直接 因素来源与 资源
必要而直接 的实施条件 _。 2 ]
功能特点来看 ,体 育教师 自身就 是体
在 我 国 的 学 校 体 育 中 , 教 材 育课程实施 的首要 的基本条件资源 。
按 照课 要指教科书 )一直是主要 的课程
以地 方、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
本身 的直接来源 ,但它在很大程度上 因为从课程资源开发 的主体来看主要
依靠 的是少数学科专家 ,他们设计 的
实现课程决策 民主化 I。课程 开发是 决定着体育课程 的实施范 围和水平 。 t ]
当今 世界课 程改革的一种潮流,未来 包括直接决定体育课程实施范 围和水 教材不能适应多样化 的需求 ,并且舍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与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与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研究与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体育运动作为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就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现状1.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统一排课”的模式,每个学生都要上同样的一些体育课,而并不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设置。

这种设置方式,使得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无法真正发挥体育课的作用。

2. 课程内容单一在一些高校中,体育课程的内容单一,主要是一些传统的体能训练项目,比如跑步、篮球、排球等。

这样的设置使得学生们对体育课产生了审美疲劳,缺乏对体育运动多样性的认识。

3. 教学方法陈旧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多以传统的“传授”为主,缺乏启发式、互动性等现代教学理念的融入。

这样一来,很难激起学生们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一些高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强大,设施设备不够完善,这都影响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和教学质量。

二、问题分析1.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无法真正发挥体育课的作用。

2. 课程内容单一导致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多样性认识不足,缺乏体育运动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们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容易出现学习疲劳。

4. 教学资源不足导致体育课程的开展和教学质量出现了问题。

三、优化建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体育课程,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体育课程应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体能训练项目,还应该有健美操、瑜伽、太极等课程。

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多样性认识就会得到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启发式、互动性等现代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浅谈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摘要:在新形势下怎样理解体育课程资源和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提高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展示教师风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更好的完成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会有利的促进课改的进一步推行。

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体育课程资源的种类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六个方面。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体育课程资源就没有体育课程,有体育课程就一定有体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我们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陋就简。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资源应如何开发,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如何科学利用与开发现有课程资源是我们研究的热点。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开发人力资源,要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看看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他们在哪些方面有专长、特长,同时必须尊重有体育特长的各种人才,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多种作用,体现人的多种价值,使他们有展现能力的机会。

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体育教师、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家长等。

特别是贫困地区,师资、场地、设备都非常匮乏,更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想方设法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这样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时教师们才能游刃有余,对学校来说,这也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有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研究作者:符万忠杨乃彤赵健徐龙彪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09期中国在21世纪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把课程资源问题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主持本次课程改革研究的权威人士指出:“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1]。

这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思路。

在现行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育课程资源问题,对广大的体育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而言,既是新概念,也是新课题。

一、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1.课程资源的概念。

徐继承等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2]。

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资源的直接因素的来源[3]。

2.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体育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认识,但也有学者对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如“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4];“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整个体育课程的编制过程中,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所开发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5];体育课程资源是指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于实现体育目的的资源等。

笔者根据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资源范畴的基本描述,以及体育课程的本质和特点,认为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构成体育课程的素材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

二、体育课程资源的特征1.潜在性。

体育课程资源同其他一切功能性资源一样都具有潜在性。

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体 育 课 程 资 源 的利 用 与 开发 研 究
骆 功建 , 郑志 磊
( 山东大 学威海 分校体育教 学部 , 山东 威海 2 4 0 ) 6 29
摘 要: 本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 的基础上 , 体育课程 资 源的相关概 念入手 , 从 阐述 体育课程 资 源的丰 富 内涵 , 出了体育课程 资源的系统理论 ,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 资源利 用 的不足之 处进 行理性 的剖析 , 提 对 探 讨 开发 和有 效利 用体 育课程 资源的新的途径 和方法。进一 步充分发挥 体 育课 程资 源的作 用 , 为推 动 高
L U G n — in Z t N h 一1 O o g j ,I G Z i e a E i
( hs a E uai eat etWe a C m u ,h nog U w m t, e a 2 2 9 C ia P yi l d ct nDp r n , i i a psS a dn n e i W i i 6 0 , hn ) c o m h y h 4
Ab t a t On t eb sso e l ea u e fo t e p y ia d e t n r s t ̄ sr lv n o c p .te p mn d t e s r c : h a i f h i r t r ,r m h h s l H ai e ou e e e a t n e t i x l e h t t c e o c rc o tn f p y ia d c t n r s u c s b o g tu h y tm h oy o h s a d c t n r s u c s t i h c n e to h s le u ai e o r e , r u h p t e s se t e r f p y il e u ai e o r e o c o c o c ry o trt n l a ay i ft e c re t p y ia d c to ol g s a d u i est s r s u c s t x lr h a r u ai a n ss o u r n h sc le u ain c l e n nv r i e e o r e ,o e p oe t e o l h e i d v lp n n f cie u e o e o r e n h s a d c t n c riu u o h e y . tf r e l y d e e o me ta d ef t s f s u c sa d p y il e u ai u rc l m ft e n w wa s I t rp a e e v r c o u h t e r l f p y ia d c t n r s u c s o p o t h e om rc s f p y ia d c t n c l g s a d h o e o h sc e u a i e o r e ,t rmoe t e rfr p o e s o h sc l e u ai ol e l o o e n u i est sa d p o i e a i h o y nv r i e n rvd d a b s te r . i c Ke r s p y i a d c t n; u rc u r s u c s u l ain; x l i t n y wo d : h sc e u a i c riu m e o re ; t i t l o l i z o e p oti ao

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方案

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方案

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方案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应该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从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I. 体育课程的目标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是综合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情感和社会能力。

首先,体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

其次,体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包括团队合作、自信心、竞争意识等方面。

最后,体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包括沟通、领导能力、公平竞争等方面。

II. 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课程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点来确定,既要注重基础体育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除了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外,还可以引入游泳、健身操等项目,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体育课程还可以包括一些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内容,如饮食健康、运动安全等。

III. 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引入科技手段,如使用电子计分器、运动跟踪器等,来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IV. 体育课程的评估方式体育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

除了传统的课堂表现评估外,还可以引入考试和考核的方式,以量化评价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

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比赛、集体活动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V. 体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为了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应该注重体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专业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活动等,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VI.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体育教学富有特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体育教学富有特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

中图分类号 :8r G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5— 2 6 2 1 )0 00 — 2 10 0 5 (02 9— 0 1 0
D :0 3 6 /jis. 0 5—0 5 .0 2 0 . 0 OI1 .9 9 .sn 10 2 6 2 1 . 9 0 1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十年来 , 由于体育课程资源实现 了 课堂教学新模 式。体育教 师也逐步从课 程的“ 行者” 实 执 与“
K y w o d c riu u ; s u c e r s: u r l m r o e;p y ia d c t n;p y ia u t e c riu u ;d c d ;r ve c e r h sc le u ai o h s l c l u rc lm c r u e a e eiw
用的基础上 , 可以通过对 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挖 掘 , 扩充体育教
学内容、 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强信息技术 与体育教学 的 注重体育设施资源 ( 7 . %) 课 程 内容 资源 ( 6 . %) 占 96 、 占 02 、
整合三种实现途径。要求体育教师在教 学中结合学校 的实 际 人力 资源 ( 5 .% )课 外 和校外体 育 资源 ( 5 .% ) 自 占 79 、 占 45 、 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 , 依据一定的 目标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选 然地理课程资源 ( 5 . % ) 占 3 6 的利用 和 开发等 等 J 。由此可
体 育课程 资源 的开 发与 利用使体 育教学富 有特色
— —
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十年 回顾
De eo m e ta d Utl a i n o y ia lu e Cu rc u s u c s a d v l p n n i z to f Ph sc l Cu t r r iu m Re o r e n i l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在我国大学教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的教育方针下,大学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需要进行创新改革,通过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实现重要人才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样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注重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有利于体育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更新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实时互动,在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单调枯燥,教师注重单方面的技巧知识灌输讲解。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知识获取效率。

由于大学的体育教师队伍往往不能够进行良好的教学课程创新,例如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意识淡薄或者能力的不足,造成体育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际开展较难。

同样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由于当前大学体育教师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评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缺少,导致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不积极。

二、学生综合能力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发展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因素,同样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
摘要: 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基础,其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水平。

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重视教师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应深度挖掘潜在的体育课程资源,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建立校内外体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关键词: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改革;矛盾;建议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

它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随着新《纲要》“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和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目前,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的重要因素。

一、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的关系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体育课程资源也就没有体育课程, 它是体育课程因素的天然来源和实施的条件;反之,有体育课程就必须有体育课程资源作为前提和基础。

体育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不仅取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和拓展程度,更取决于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

体育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体育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

因此,相对体育课程而言,体育课程资源是潜在形态的课程,没有体育课程资源就没有体育课程存在,没有宽阔而开放的体育课程资源做根基,就没有动态生成的现代体育课程。

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课程资源之间的矛盾
根据《纲要》要求,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课程具体目标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对学生体育意识、锻炼习惯、心理状态、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资源作为后盾。

1.体育课程的内容资源
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和锻炼效果。

当前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过于集中在竞技体育方面,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竞技性强的复杂规则限制的项目很难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教材是体育课程最基本而又特殊的课程资源,是高校落实新《纲要》的参照性标杆和尺度,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

新《纲要》明确规定:“本着‘一纲多
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教材。

”传统的教材多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基本技术、基本战术、规则为主要内容,缺少具体帮助学生参与锻炼、指导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可供学生参考和利用的价值很低,而教师在选用教材内容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就走到了“教教材”的误区。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体育课程资源亟待开发出全面、科学、优质、利用率高并具有特色的教材。

2.体育课程的实施资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学生被动地接受,被动地被评价,缺少参与意识,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感到体育学习和锻炼枯燥无味。

因此,还要深入挖掘在培养体育兴趣方面的体育课程资源,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只有那些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体育课程的人力资源
体育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课程开发和研究者之一。

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通过教学活动传递到学生中。

体育教师师资水平的高低、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质量。

作为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已经是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4.体育课程的物力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受“竞技体育”的影响,高校体育设施严格按照竞技体育的规格来配置的问题普遍存在。

致使体育设施基本上是为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服务的。

许多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女生难以体验到体育设施为他们服务的感受。

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上难以突破,以及许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

体育设施作为体育课程实施中的条件性资源,既要服务于运动基础好的学生,更要服务于大多数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设施应有的功能。

因此,开发和利用适合大众型的体育设施资源将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5.体育课程的时空资源
(1)课外体育课程资源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体育课程空间局限于课堂上已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般说来,学生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活动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的,更多的实践体验则需要靠远远多于课堂学习的课外活动来实现。

通过参与课外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特有的教育功能和锻炼价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轻视课外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简单、单调地开展课外活动势必阻碍课程改革的进行。

(2)校外体育课程资源
“社会适应”作为体育课程目标之一,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

以往学校体育只重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拓展体育课程空间,将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如家庭、社区、校外俱乐部等)、自然环境等等纳入体育课程空间,通过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培养其体育参与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对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目前多数学校还未意识到其重要性,忽视对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因此,加快课外、校外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改革的进程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6.体育课程的无形资源
体育文化氛围、学校体育传统、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体育环境的营造等等这些无形的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体育课程资源作为体育课程的潜在课程,已经成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这些无形资源具有隐性特征,易被众多学校所忽视。

要知道,良好的体育氛围、体育环境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最好的沃土,充分开发体育课程无形资源将使体育课程改革效果倍增。

三、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
新《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及内容取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了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以健康为主线,寓教于动的综合性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选择内容时应根据地域特征、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加以选择,以保证这些素材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

2.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丰富和拓展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但事实上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而应当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需要和认知特点的资源进行开发。

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切忌选择那些技术要求太高、学生很难完成的内容,应将那些娱乐、休闲、新兴和传统的体育锻炼内容纳入进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