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巴黎圣母院_的人物描写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描写赏析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罗庆丽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命运三部曲”中的一部。这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巨著,不仅有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其艺术价值也达到了文学艺术的顶峰。作品刻画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其描写的手法和艺术别具一格,使读者能透过人物特征看到15世纪的封建社会生活,感受到作品深刻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个性的解读,分析其人物描写手法及描写艺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部伟大著作,并思考人性的善与恶。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人物描写 赏析

引言

《巴黎圣母院》通过对人物善恶、美丑的刻画描写,批判了黑暗的法国封建社会,对政府的腐败以及教会的虚伪进行有力地抨击。同时也颂扬了处于底层社会的善良、无辜的人民。作品塑造的主要人物包括: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伪善的副主教克洛德以及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等。作品描写的爱斯美拉达纯洁善良、热情勇敢,是美的化身;而克罗德则与她完全相反,在虔诚的外貌背后,充满了虚伪,因私欲无法得到满足便嫉恨满腹,他是典型的恶势力代表;加西莫多虽然有着无法改变的丑陋外貌,内心却善良而崇高,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高贵而质朴,愿意为她牺牲所有。

一、鲜明的人物对比描写

雨果擅长用人物的美丑对比描写来表现社会的矛盾。作品中的对比主要是外表的美丑对比以及道德的崇高、邪恶对比,这些对比增强了小说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爱斯美拉达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弗比斯、克罗德以及加西莫多等人都是围绕着她,作者通过描写他们对爱斯美拉达不同性质的爱,来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和道德,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对爱斯美拉达的描写充满了真、善、美的语句,塑造了她作为吉普赛人的独特生长背景,她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并且拥有着纯洁善良的内心。书中如此描绘这位犹如天使的姑娘:她的容颜美丽动人、歌声甜美细腻、舞姿热情优美,她的出现像太阳般光芒四射,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大家都被她有如花朵般的容貌和热情如火的舞蹈深深折服。作者塑造爱斯美拉达这个完美角色,是为了寄托作者和当时劳苦大众的美好理想,她是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书中围绕着爱斯美拉达的另外四名男性人物,作者对他们的相貌、地位、性格的描写对比强烈,并通过描绘他们对爱斯美拉达不同性质的爱,和爱斯美拉达的纯洁善良做对比,披露了人性的善与恶。格兰古瓦是一位潦倒的平民诗人,想在乞丐王国讨生活却被处以绞刑,在关键时刻,爱斯美拉达为了救他与他结下假婚约。然而在爱斯美拉达后来身陷囹圄时,格兰古瓦却反目与克罗德合作,想置她于死地;克罗德作为一名副主教,实质虚伪、道貌岸然,他贪恋爱斯美拉达的容貌,在她受冤入狱之后,克罗德却利诱她让她以身相许;弗比斯是王室近卫队长,救了爱斯美拉达,她对弗比斯的爱是致死不渝的,然而也是盲目的,在临刑时还呼唤弗比斯的名字,而他却在外寻欢作乐,只是逢场作戏的小人罢了。加西莫多是敲钟人,是一个外貌丑陋、身残形畸但内心十分善良的人,他尊敬养父科罗多,对爱斯美拉达有着可以赴汤蹈火、牺牲自我的爱。

作者通过描写以上四位人物与爱斯美拉达的对比,突出她的美丽与崇高,象征着中世纪平民百姓的理想。而爱斯美拉达自身也有着对比:她存在的美好和命运的悲哀,作者以此表达了在黑暗时代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剧,抨击了封建贵族的罪恶与反动教会的虚伪。

二、对人物的人性挣扎的描写

作者在描写人物强烈对比的同时,也对人物自身前后的对比和挣扎做了多方面的描写,克罗德和加西莫多就是这样的例子。克罗德从小就被父母选定为当一辈子的牧师,学习各种宗教神学的课程,把自己年轻的生命以及所有的热情都献给了宗教,因此他的人性也渐渐被抹杀。他在青年时期,灵魂中还是有着原本慈善的一面,在父母双亡后他接手抚养在襁褓中哭泣的弟弟;当看到一名丑陋的弃婴即将要被烧死的时候,他一声不响地抱走可怜的婴儿,抚养了这个人间怪物。然而,在成为副主教之后,他缺失的人性让他变得险恶、充满杀性。爱斯美拉达的出现,让克罗德的灵魂被深深地勾慑住了,就像伊甸园中的亚当抵不住夏娃的诱惑一般。他如影随形地追逐着爱斯美拉达,甚至想强制地占有她,内心的一己私欲燃烧着,这不是真情,而是色欲的表露。在得不到爱斯美拉达时,便激起心中的嫉恨之火,亲手把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送上了刑台。

克罗德作为宗教禁欲主义的化身,他对爱斯美拉达产生的色欲,正是对禁欲主义破产的宣告,他的悲剧命运也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宗教的虚伪和残忍。一方面,从小培养的禁欲意识不断地和他本能情欲的冲动发生激烈冲撞,从而使得他异常痛苦、压抑,只能靠工作和自虐来获得解脱。另一方面,他对爱情的疯狂追求其实是正当而美好的,而他所使用的手段却是自私、丑陋的。克罗德这个人物的存在是矛盾的,作者塑造和描写的克罗德形象复杂而生动,增加了人物的艺术色彩。

加西莫多也是一个处于人性挣扎状态的人物,他被克罗德收养,因此对他十分尊敬,甚至是言听计从。起初,加西莫多听从克洛德指使,去劫持美丽的爱斯美拉达,作者笔下的他愚昧凶恶,奴性十足。而加西莫多因劫持她被抓住并施以鞭刑,在刑台上喊着要水喝时,所有观看的人都幸灾乐祸,像看笑话似的嘲笑他,更是向他猛扔石头瓦片。爱斯美拉达却不计前嫌,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刑台给他送水喝,此时加西莫多的眼里滚出一大颗眼泪,这滴泪象征着他灵魂的震动以及感情的复苏,在后来他也毅然地从法场上救出了爱斯美拉达。

从以上看来,加西莫多在作品中其实是追求平等、渴望尊重的底层人民的化身。克罗德是抚养他长大的恩人,给他洗礼,教会他说话识字,因此他对克罗德十分尊重,甚至可以卑屈如奴隶;对于鄙视和嘲笑他的众人,他则变得凶恶如魔鬼;在爱斯美拉达给他送水之后,他的灵魂被打动,所以在爱斯美拉达被诬陷受刑时,他也奋不顾身地把她救出刑场,并深深地爱上了她。当后来爱斯美拉达被吊死的时候,他看到了克罗德的真实面目,仇恨涌上心头,将其推下了钟塔。加西莫多的前后行为也是判若两人,他是从畸形变得美好,从渺小变得伟大,这种性格变化的描写也正是雨果崇尚人道主义的深刻体现,他主张以爱感化人和以道德感化人,美好的道德力量终将战胜邪恶、挽救人类。

结语

《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在人物的描写中,应用了强烈比照的手法,雨果对人物的对比描写始终结合着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间的美丑对衬。雨果曾经提出一个特殊的美学原理,美丑善恶相对存在:没有了丑就无所谓美;没有恶也就无所谓善。反之亦然。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此种美丑强烈比照的描写方式,深刻揭示中世纪封建社会黑暗的专制统治,平民的理想和需求始终得不到满足。人性美丑的剖析和作品艺术性的结合让这部著作为人们崇敬,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刘露营.论《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描写艺术[J].电影文学,2007(24).

[2]于苗.评析《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特征[J].才智,2013(33).

[3]王硕.《巴黎圣母院》人物描写的对照艺术[J].文学教育,2011(11).

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