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对应的二十四节气
六十四卦对应的二十四节气
![六十四卦对应的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283a45765a8102d276a22fa4.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十四卦对应的二十四节气篇一:六十甲子配卦数、卦象、卦运表六十甲子配卦数、卦象、卦运表篇二:二十四节气、八卦九宫、星座、地支十二宫等Krspirit`行思的日记二十四节气、八卦九宫、星座、地支十二宫等20XX-06-1319:47:37不知为何,突然想了解一下九宫、星座、十二地支之类的是否能相匹配起来,于是花了点时间开始琢磨起来。
一一对应之后,发觉果然古人使用的术数模型都是跟天文或多或少有相联系的。
自己的思路是,星座是以太阳来划分的,十二地支用来记月也是跟太阳有关,那么两个可以用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至于其他的仔细分辨一下,都能用一个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
悲剧的是对应了大多半的东西后,无意间翻翻书,发现地支与节气、九宫与节气这些东西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各种资料之中,不过有些资料说法不一。
像是《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中:“地禄乾(戌亥),兌(酉),離(午),震(卯),巽(辰巳),坎(子),艮(丑寅),坤(未申)”其他有些资料中也是这样画图的,将本身只占半宫的地支全部划进某个卦中,不知其中是有某些原因还是为了分配方便就这样配在一起了。
以下列出可以对应起关系来的表,文中的图片就都是从网上找来的了。
星座与节气白羊座:春分~谷雨;金牛座:谷雨~小满;双子座:小满~夏至;巨蟹座:夏至~大暑;狮子座:大暑~处暑;处女座:处暑~秋分;天秤座:秋分~霜降;天蝎座:霜降~小雪;射手座:小雪~冬至;摩羯座:冬至~大寒;宝瓶座:大寒~雨水;双鱼座:雨水~春分。
十二地支与节气子宫:大雪~小寒;丑宫:小寒~立春;寅宫:立春~惊蛰;卯宫:惊蛰~清明;辰宫:清明~立夏;巳宫:立夏~芒种;午宫:芒种~小暑;未宫:小暑~立秋;申宫:立秋~白露;酉宫:白露~寒露;戌宫:寒露~立冬;亥宫:立冬~大雪;八卦二十四山与节气艮宫三山:丑山-大寒,艮山-立春,寅山-雨水;震宫三山:甲山-惊蛰,卯山-春分,乙山-清明;巽宫三山:辰山-谷雨,巽山-立夏;巳山-小满;离宫三山:丙山-芒种,午山-夏至;丁山-小暑;坤宫三山:未山-大暑,坤山-立秋;申山-处暑;兑宫三山:庚山-白露,酉山-秋分;辛山-寒露;乾宫三山:戌山-霜降,乾山-立冬,亥山-小雪;坎宫三山:壬山-大雪,子山-冬至,癸山-小寒。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f161f8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7.png)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易学象数除了“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等学说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说便是卦气说。
我们知道,八卦最早的主要用途是应用于历法。
所以八卦中便与二十四节气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国是最早使用阴阳合历的国家之一,而其以节气纪岁,以朔、望纪月的方法有着很强的科学性。
据《尧典》中记载:“日中星鸟……,以很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文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便是相当于现在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而鸟、火、虚、昴,是四个星宿的名称,就中国所在位居的北半球而言,太阳正照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正照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正照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
中国古代历法将两冬至之间的周期称之为“岁”,将一“岁”分为二十四等分,所以一年有二十四气(在使用十月太阳历时为四时八节,有十二月阴阳历时,则形成较完整的节气学说)。
每一节大约三十天,正好相当一个月,其中“节”和“气”各占大约十五天。
二十四节气以太阳正照南回归线的“冬至”起算,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至冬至为一岁,此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黄道而划分,所以为阳历。
其一节一气为一个月,以冬至起子月,也可称为节气历。
到了夏朝,则以立春(即寅月)为一年的开始,一直没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冬至:至为至有之义,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百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小满:物长于此,小得盈满。
芒种:有芒之谷,可稼种。
易经64卦与天时24节气更深层次的关系揭密
![易经64卦与天时24节气更深层次的关系揭密](https://img.taocdn.com/s3/m/d812376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c.png)
易经64卦与天时24节气更深层次的关系揭密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365.242199天,既不是365天,也不是366天。
农历以月相变化一个周期为一个月,同时,又参照太阳的运行位置来确定二十四节气。
月相变化一个周期,正好是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不足30天;一个节气大约30天;一年大约365天。
它们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数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增减。
日累月积,当数值增减到了一定程度时,月份与四季便不再同步,越错越远,因此,古人制定了“闰月”。
也就是说,中国的农历,既考虑月相的变化周期,又要考虑一年中太阳的位置。
实际上,农历是阴历和阳历的结合历。
八卦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灵魂,它反映了一年中寒暑冷热的气候变化。
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一个节气约30日、一个中气约15日。
冬至,一阳始生:《地雷复》,一阳始生,冬至开始。
历经《地雷复》、《山雷颐》,《水雷屯》内三爻,正好15爻,代表15日;《水雷屯》外三爻开始进入小寒节。
历经《水雷屯》外三爻、《风雷益》、《震为雷》,正好15爻,代表15日;《火雷噬嗑》进入大寒节。
历经《火雷噬嗑》、《泽雷随》、《天雷无妄》,三卦18爻,却成了18日,多出来3日。
这恰恰体现了天体运转的不确定性,所以,农历才有平年和闰月之分。
《天雷无妄》不定爻开始,进入立春。
历经《天雷无妄》、《地火明夷》、《山火贲》,约计15日;《水火既济》进入雨水。
历经《水火既济》、《风火家人》、《雷火丰》内三爻,正好15爻,代表15日;《雷火丰》外三爻开始进入惊蛰。
历经《雷火丰》、《泽火革》、《天火同人》,正好15爻,代表15日(其中,《离》卦不参与);《地泽临》进入春分。
历经《地泽临》、《山泽损》、《水泽节》内三爻,正好15爻,代表15日;《水泽节》外三爻开始进入清明。
历经《水泽节》、《风泽中孚》、《雷泽归妹》,正好15爻,代表15日;《火泽睽》进入谷雨。
历经《火泽睽》、《兑为泽》、《天泽履》内三爻,正好15爻,代表15日;《天泽履》外三爻开始进入立夏。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六十四卦对应图。
![十二时辰、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六十四卦对应图。](https://img.taocdn.com/s3/m/f4bd696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8.png)
⼗⼆时⾠、⼗⼆⽣肖、⼆⼗四节⽓、六⼗四卦对应图。
⼦时⼜名⼦夜、中夜是⼀天中⼗⼆时⾠的第⼀个时⾠。
⼦时还是指内丹术⼤⼩周天功法中⼜称冬⾄。
⼦时指⼀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即23:00~01:00,正⼦时为0:00,相对于正午时12:00。
⼗⼆时⾠是古⼈根据⼀⽇间太阳出没的⾃然规律、天⾊的变化以及⾃⼰⽇常的⽣产活动、⽣活习惯⽽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类天⽂历法的⼀⼤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化瑰宝之⼀。
⼀年之中,冬⾄所在⽉,称⼦⽉,即夏历⼗⼀⽉。
但周朝历法以⼦⽉为正⽉、元⽉、⼀⽉,但《史记》中只换算⽉份为夏历,年号不变换。
⼦时是指内丹术⼤⼩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的时机,⼜称冬⾄。
《星平⼤成》云:余初不明⼀夜字,询诸监中友⼈始知⼦正者,今⽇之早,⾮作⽇之晚也。
夜⼦者,今⽇之夜,⾮今⽇之早也。
观⼗⼆⽣肖阴阳可知,⽜兔⽺鸡猪属阴,其蹄⽖双偶,蛇阴甚,不见⾜。
虎龙马猴⽝属阳,其蹄⽖单奇,独⿏前两只脚属阴,四⽖,后两只脚属阳,五⽖,故夜⼦时属阴,⽽⼦时正属阳。
上图⼆⼗四节⽓见下列表:⽉份节⽓(节)中⽓(⽓)正⽉(寅)⽴春⾬⽔⼆⽉(卯)惊蛰春分三⽉(⾠)清明⾕⾬四⽉(巳)⽴夏⼩满五⽉(午)芒种夏⾄六⽉(未)⼩暑⼤暑七⽉(申)⽴秋处暑⼋⽉(⾣)⽩露秋分九⽉(戌)寒露霜降⼗⽉(亥)⽴冬⼩雪⼗⼀⽉(⼦)⼤雪冬⾄⼗⼆⽉(丑)⼩寒⼤寒古⼈根据太阳⼀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候的演变次序,把⼀年三百六⼗五⼜四分之⼀的天数分成⼆⼗四段,分列在⼗⼆个⽉中,以反映四季、⽓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四节⽓。
每⽉分为两段,⽉⾸叫“节⽓”,⽉中叫“中⽓”。
⼆⼗四节⽓⼜分为⼗⼆节⽓(节)与⼗⼆中⽓(⽓),每⽉有⼀“节”与⼀“⽓”区分,“节”为⽉之始,“⽓”的最后⼀⽇为⽉之终。
春夏秋冬⼆⼗四节⽓,在⽅位上,先天⼋卦与后天⼋卦是⼀样的。
太⼀移宫的⽇期为冬⾄,⽴春,春分,⽴夏,夏⾄,⽴秋,秋分,⽴冬⼋节。
24节气对应24卦
![24节气对应24卦](https://img.taocdn.com/s3/m/116e4d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0.png)
24节气对应24卦古代中国人注重天文气候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
这些节气与农事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敏感和认识。
同时,周易中的64卦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卦象和卦辞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气和卦象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医学、占卜等领域。
春立春:乾卦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生发。
与乾卦相映,乾卦象征天,代表创始、进取、刚健。
在立春之际,正是事业迈入新阶段的良机。
雨水:巽卦雨水时节,大地开始有雨水,万物开始萌发。
巽卦代表风,寓意柔顺、适应,与雨水节气的属性吻合。
这一时期适宜调整自身,积极应对变化。
惊蛰:离卦惊蛰时节,蛰伏的生物开始苏醒,离卦象征火,火热生长。
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适合积极行动。
夏立夏:兑卦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兑卦象征泽、悦、悦,寓意丰收、圆满。
在立夏之际,务求成果和圆满。
芒种:兑卦芒种节气,稻谷开始结实,兑卦符号丰收、圆满之象。
这一时期是收获的季节,应珍惜劳动成果,准备收获的季节。
夏至:艮卦夏至为夏季的中点,艮卦象征山,代表静止、止跌。
夏至时节炎热难耐,宜静养身心,以应对炎炎夏日的挑战。
秋立秋:坤卦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坤卦象征地,代表顺应、柔顺。
在立秋之际,顺天应人,顺势而动,可以在新的季节中获得成果。
白露:坤卦白露时节,露水开始凝结,坤卦寓意顺从、地道。
此时应注重身体保暖,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健康。
秋分:坎卦秋分是秋季的中点,坎卦代表水,水润万物。
在秋分之际,需要顺应变化,如水流一样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
冬立冬:震卦立冬为冬季的开始,震卦寓意雷震、动荡。
在立冬之际,要紧跟时代脉搏,顺应变化,积极面对前方的挑战。
小雪:巽卦小雪时节,冷空气开始增多,巽卦象征风、木、温暖。
在小雪之际,应注重保暖,保持身体健康,顺应自然规律。
冬至:坤卦冬至为冬季的中点,坤卦寓意地,代表柔顺、谦逊。
周易中的二十四节气及其象征意义
![周易中的二十四节气及其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576ba1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f.png)
周易中的二十四节气及其象征意义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易学之祖”。
它以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卦象的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化规律。
其中,二十四节气是周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是中国农历的基础,也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而确定的。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对自然的理解。
以下将对二十四节气及其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意味着大地开始复苏,一切生机勃发。
在周易中,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人们在这个时候可以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目标。
雨水:雨水是春天的标志,它代表了大地的滋润和生机勃发。
在周易中,雨水象征着情感的滋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注重互动和沟通。
惊蛰:惊蛰是春雷始鸣的时候,代表着春天的力量逐渐增强。
在周易中,惊蛰象征着激情和动力的迸发,人们应该积极行动,迎接新的挑战。
春分: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刻,它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
在周易中,春分象征着平衡和和谐,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调整自己的状态,保持内心的平静。
清明:清明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它代表着大地的清明和万物的复苏。
在周易中,清明象征着思考和反思,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整理自己的思绪,寻找内心的平衡。
谷雨: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标志着春天即将过去。
在周易中,谷雨象征着收获和成长,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意味着大地开始进入炎热的季节。
在周易中,夏天象征着热情和活力,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保持积极的态度,充满活力地面对生活。
小满:小满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它代表着大地的丰收和万物的茁壮。
在周易中,小满象征着充实和满足,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享受生活,感恩所拥有的一切。
芒种:芒种是夏天的中期,它标志着农作物的成熟和收割的开始。
在周易中,芒种象征着成熟和收获,人们需要在这个时候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c8e5df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关系总结卦气说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
卦气学说将《易经》六十四卦与四时(春、夏、秋、冬)、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以便更加方便地将《易经》六十四卦应用于生活中。
把“卦”和“气”结合起来就可以用每个卦来表达事物的阴阳对立的静态和此消彼长的动态特征,从而洞察天机时运。
一、卦气说理论要点(1)卦气是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象、爻相配合四时、十二月、二十四时、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因此,卦气学说可以理解为一个历法系统。
(2)整个卦气的组织是将坎、离、震、兑四正卦分配四时,每卦六爻,没爻主一气,这便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四正卦的初爻分别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即震卦初九对应春分、离卦处九对应夏至、兑初九对应春分、坎初六对应冬至。
(3)在十二消(阴爻用事)息(阳爻用事)卦的基础上,每卦分主一个月。
十二消息卦每卦六爻,共七十二爻,用以分配七十二候。
(4)六十四卦中,除去坎、离、震、兑四正卦外的六十卦,分配给十二个月,每个月得到五卦,进而将每个月的五卦分为五爵(辟、公、候、大夫、卿)用于值日。
十二消息月为辟,表示君,其余四杂卦为臣。
用于配四时的四正卦称为方伯,各统一个季节。
四时卦者,为四正卦,坎、离、震、兑四时方伯之卦也——《稽览图》二、四正卦四正卦坎、离、震、兑不仅分主四时,还分主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四正卦共有二十四爻,各爻可主一个节气,他们的分配如下图所示,四正卦的初爻分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依次排列其余的节气。
坎卦卦象为二阴包一阳,表示阳静,因此坎卦初爻主冬至;震卦的卦象为一阳动于下,表示阳动,因此震卦的初爻主春分;离卦的卦象为二阳包一阴,表示阴静,因此离卦的的初爻主夏至;兑卦的卦象为一阴动于上,表示阴动,因此兑卦的初爻主秋分。
三、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
融会贯通的二十四节气与八卦的关系
![融会贯通的二十四节气与八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b875c1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0.png)
融会贯通的二十四节气与八卦的关系二十四节气,看似只是简单的二十四个反应季节和物候变化的名称,但如果延伸开去,会发现它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有着联系,是一个融会贯通的文化概念。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八卦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对应的关系是:每季分属一“正卦”,即春属震木、夏属离火、秋属兑金、冬属坎水;每卦六爻,四季四卦刚好配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又分上中下“三候”,一年共72候,每候5天,计360天加上闰月,正好365天。
其中:坎卦对应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震卦对应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离卦对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兑卦对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坎卦的最下面一爻(即初爻)对应冬至,依次各爻(从下至上为二至五爻)对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是最上面一爻(上爻);其它各卦每一爻对应的节气以此类推。
正月——寅月阳能逐渐上升,气温也开始上升,此时就变成了地天泰卦,下面三爻都是阳爻,所谓“三阳开泰”,就是说已经有三个阳了,万物开始萌发生气,立春是节,雨水是气。
二月——卯月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惊蛰为节,春分为气。
三月——内卦是乾卦;外卦是兑卦到了春天了,节气是清明、谷雨;大陆的气候,这个时候最舒服是清明了,属于春风拂面,天朗气爽的时期,气候处于不冷不热,比较均衡。
这个卦象的外卦是兑卦,兑为泽,内卦是乾卦,乾为天,泽天夬,这个卦象表明了大自然的气象是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是阳能快要全部上升完的一个阶段。
四月——乾卦节气是立夏、小满。
在这个卦象来看,六爻全是阳爻,也说明阳能到了极点,正是易经中所说的“物极必反”也就是说已经到了极点。
五月——外卦是乾卦;内卦为巽卦节气为芒种、夏至。
这个卦象的外卦是乾卦,乾为天,内卦为巽卦,巽为风,天风姤。
这个卦象的六爻来看,阳气开始减少,最下的初爻变成断画(阴爻),于是有一个节气“夏至”来了。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341be9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7.png)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周敏教授养生课讲诉了分辨八卦与十二月论关系一年分12个月,春夏秋冬,如何用八卦去解释十二节气呢。
正月为一年之始,阳气与阴气为平衡,乾卦在下,坤卦在下,是为泰卦。
从泰卦的卦象看,乾为天,坤为地,天本在上而来居于下,地本在下而往居于上,这种天尊地卑的位置的互换有利于阴阳二气交通畅达,往来无阻,促使万物生长发育,这是宇宙自然所普遍遵循的规律。
到了二月份阳气上升出现在地面上,万物开始复苏,乾卦在下震卦在上,是为大壮卦,震为雷;乾为天。
乾刚震动。
天鸣雷,云雷滚,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
刚壮有力故曰壮。
大而且壮,故名大壮。
三月阳气已然升到半空之中,是以乾卦在下兑卦在上,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
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guài),夬即决。
四月阳气到达顶端天气间充满了阳气,乾卦为六十四卦第一卦,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
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
万物生长到了极致,五月份阴气初现,由地往上升,是以乾卦在上巽卦在下,合为姤卦,乾为天,巽为风。
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
六月阳气在空气,阴气继续在地下滋长,四阳在上,阴柔的势力渐次盛长,阳刚的势力渐次消退。
天气开始炎热,地下井水开始变得清凉。
七月上乾下坤,乾坤互换是为否挂,阳气在空中达到了最大值,天气是最热的天气,相反地下的井水也到了最冰凉的时节。
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
八月阴气上上升到地面,下坤上巽是为观卦,万物进入了衰败。
以天道之循环。
理数之往复。
有必至之势也。
功成者退。
物极者变。
阳至观已将穷矣。
时当八月。
秋令既盛。
过此则交冬矣。
秋收冬藏。
天道自然之序。
九月阴气悬浮在半空中,上艮下乾坤是为剥卦,剥就是指剥落的意思。
万物生长开始衰落,树叶从树上掉落下来。
十月阴气充满天地之间,冬天到来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图解卦气与二十四节气
![图解卦气与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b3f2af8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6.png)
图解卦⽓与⼆⼗四节⽓“⼆⼗四节⽓——中国⼈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联合国教科⽂组织⼈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组织保护⾮物质⽂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届常会于2016年11⽉28⽇⾄12⽉2⽇在埃塞俄⽐亚⾸都亚的斯亚贝巴⾮盟会议中⼼召开。
11⽉30⽇17点35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四节⽓——中国⼈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联合国教科⽂组织⼈类⾮物质⽂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卦⼆⼗四⽘对应⼆⼗四节⽓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 15 度所经历的时⽇称为“⼀个节⽓”。
每年运⾏ 360 度,共经历24个节⽓,每⽉2个。
每⽉第⼀个节⽓称为“节⽓”:⽴春、惊蛰、清明、⽴夏、芒种、⼩暑、⽴秋、⽩露、寒露、⽴冬、⼤雪和⼩寒;每⽉的第⼆个节⽓称为“中⽓”:⾬⽔、春分、⾕⾬、⼩满、夏⾄、⼤暑、处暑、秋分、霜降、⼩雪、冬⾄和⼤寒。
“节⽓”和“中⽓”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们已经把“节⽓”和“中⽓”统称为“节⽓”。
⼆⼗四节⽓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在现⾏的公历中⽇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21⽇,下半年在8⽇、23⽇,前后不差1~2 天。
⼆⼗四节⽓歌春⾬惊春清⾕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
⼗⼆消息卦对应节⽓以上节选⾃《中国⽅》之卦⽓与节⽓)节⽓是阳历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即从地球观测者的⾓度看,可以认为太阳沿着⼀根名为“黄道”的轨道绕地球在转;每年,太阳正好沿黄道转动⼀周,也就是360度。
把这个圆作24等分,太阳在黄道上的相应位置,就是⼆⼗四节⽓。
每个节⽓约间隔半个⽉的时间,分列在⼗⼆个⽉⾥⾯。
在⽉⾸的叫做节⽓,在⽉中的叫做“中⽓”,所谓“⽓”就是⽓象、⽓候的意思。
冬⾄⼤如年天⽂历法上,黄道的起点(也就是圆周的0度)是春分。
这天的某个时刻,阳光正好直射在地球⾚道;等太阳沿黄道再运⾏270度,也就是转过3/4个圆,那个点对应的就是冬⾄。
十二消息卦对应的时节
![十二消息卦对应的时节](https://img.taocdn.com/s3/m/c41ee3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c.png)
十二消息卦对应的时节
消息卦与四时节气图
十二消息卦对应的时节,也就是说对应的四时和节气,所谓的天时。
十二消息卦也叫十二辟卦,它讲的是阴阳的消息,或者说是四时的更替,所谓的元亨利贞,四时四方。
周而复始,周流六虚。
十二消息卦分别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按四时划分,春天三个卦,分别是,泰卦,大壮卦,夬卦。
夏天三个卦,分别是,乾卦,姤卦,遯卦。
秋天三个卦,分别是,否卦,观卦剥卦,冬天三个卦,分别是,坤卦,复卦,临卦。
十二消息卦代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开始,进入泰卦,泰卦包括立春和雨水这两个节气。
从惊蛰开始进入大壮卦,大壮卦包括惊蛰和春分这两个节气,从清明开始进入夬卦,夬卦包括清明和谷雨
这两个节气。
从立夏开始进入乾卦,乾卦包括立夏和小满这两个节气。
从芒种开始进入姤卦,姤卦包括芒种和夏至这两个节气。
从小暑开始进入遯卦,遯卦包括小暑和大暑这两个节气。
从立秋开始进入否卦,否卦包括立秋和处暑这两个节气。
从白露开始进入观卦,观卦包括白露和秋分这两个节气。
从寒露开始进入剥卦,剥卦包括寒露和霜降这两个节气。
从立冬开始进入坤卦,坤卦包括立冬和小雪这两个节气,从大雪开始进入复卦,复卦包括大雪和冬至这两个节气。
从小寒开始进入临卦,临卦包括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
十二消息卦它讲的是乾坤,阴阳的演变,一阴一阳之谓道,通过阴阳的消息,季节的变化,年轮的更替,演绎出周而复始,生生不已的大道。
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
![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dd88fe1ba8114431b90dd883.png)
八卦象征事物乾(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乾卦阳刚,刚健,自强不息。
乾六爻皆盈滴,故肥园,圆满、亭通,成功、重大。
但刚多易折,含欠安之像。
人物表示为上级、领导、当官的,执法者,有钱而富贵者,司机。
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
坤六爻皆虚,断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静止,测出行不走,行人不归。
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震卦重雷交叠,相与往来,震而动起出。
震动,震惊鸣叫,惊惕,再三思考,好动。
建功立业,声名大振。
森林,树林。
八纯卦,吉顺而有波折,肝旺易怒,惊恐,肝病,抽筋,伤脾胃。
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
”巽顺,顺从,进入而下伏。
重巽申令,气功,双床双桌相并连,作生意可获三倍之利,头发稀少,草木丛生。
活跃,坐不住,静不下来,测事比和吉。
肝胆疾病,坐骨神经痛,股部疼痛,风湿中风,脾胃欠佳。
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坎卦为二坎相重,阳陷阴中,险陷之意,险上加险,重重险难,天险,地险。
险阳失道,渊深不测,水道弯曲,人生历程曲折坎坷。
绝颠聪明,“心诚行有功”。
比和卦,谋事顺畅可成,但内中有波折。
肾,泌尿系统疾病,血病,妇科病,视力差,心脏病。
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离卦离明两重,光明绚丽,火性炎上,依附团结。
离散,离开,分离。
凡八纯卦互为依托帮助,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
虽比和,但内有冲突,谋事可成,却有周折,目疾,心脏疾病,高血压,肺虚症。
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连。
不动,静止,停止,克制,沉稳、稳定,止其所欲,重担。
两桌、两床相连,上下铺位,床上、桌下。
测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归。
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肿瘤,疮块,脾胃病,肾病,结石症。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bafb4f63f46527d3240ce02b.png)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易学象数除了“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等学说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说便是卦气学。
八卦最早的主要用途是应用于历法,所以八卦中便于二十四节气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国是最早使用阴阳合历的国家之一,而其以节气纪岁,以朔、望纪月的方法有着很强的科学性。
《尧典》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相当于现在的春分、秋分、夏至与冬至。
就中国所在位居的北半球而言,太阳正照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正照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正照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
中国古代历法将两冬至之间的周期称之为“岁”,将一“岁”分为二十四等分,所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在使用十月太阳历时有四时八节,有十二月阴阳历时,侧形成较完整的节气学说)。
每一节气大约三十天,正好相当一个月,其中“节”和“气”各占大约十五天。
二十四节气以太阳正照南回归线的“冬至”起算,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至冬至为一岁,此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黄道而划分,所以为阳历。
其一节一气为一个月,以冬至起子月,也可称为节气历。
到了夏朝,则以立春(即寅月)为一年的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人们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出十二个卦,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
这十二卦便是十二辟卦,也称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转载)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冬至:至为至有之义,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
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
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白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小满:物长于此,小得盈满。
芒种:有芒之谷,可稼种。
《易经》十二消息卦对应二十四节气图表
![《易经》十二消息卦对应二十四节气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6434f1f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a.png)
《易经》⼗⼆消息卦对应⼆⼗四节⽓图表⼗⼆消息卦分别是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壮、泽天夬、乾为天、天风姤、天⼭遁、天地否、风地观、⼭地剥、坤为地。
从下⾯⼗⼆消息卦表显⽰就可以看出,复卦到乾卦,阳⽓逐步加强,阴⽓减弱,即阴阳此消彼长;阴阳消长,是指对⽴互根的阴阳双⽅的量和⽐例不是⼀成不变的,⽽是处于不断的增长或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双⽅应是长⽽不偏盛消⽽不偏衰。
若超过了这⼀限度,出现了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是为异常的消长变化。
⽐如;从复卦的卦象开始,初⽘位置逐步上升,即初⽘阳为复卦、⼆⽘阳为临卦、三⽘阳为泰卦、四⽘阳为⼤壮卦、五⽘阳为夬卦、乾卦六个⽘皆为阳,⾄此阳⽓达到极点。
如《国语·越语》说:"阳⾄⽽阴,阴⾄⽽阳,⽇困⽽还,⽉盈⽽匡。
"《易传·丰》说:"⽇中则昃,⽉盈则⾷(蚀),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所以不难理解什么叫“消息”两字?就是从复卦⼀阳复始、阳⽘逐渐增加直⾄阳⽓⾄极的乾卦,在这个阶段及过程称之为“息”。
“息”就是⽣长。
同理;从天风姤卦开始,阳⽓渐消,阴⽓萌发。
即阴⽘从姤卦的初⽘开始,逐步上升,⽽阳⽘则逐步减弱。
即初⽘阴为姤卦、⼆⽘阴为遁卦、三⽘阴为否卦、四⽘阴为观卦、五⽘阴为剥卦、坤卦六个⽘皆为阴。
⾄此阴⽓⾄极,阳⽓被剥落殆尽。
在这个阶段及过程称之为“消”;消就是削弱的意思。
接着⼜是复卦开使,⼀阳来复,如此循环,周⽽复始。
便是⼀年⼗⼆个⽉,寒来暑往,季节更替。
因此⼗⼆消息卦也就对应了⼗⼆个⽉份。
《易经》⼗⼆消息卦,乾坤分别变出乾象;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
坤象;复卦、临卦、泰泰、⼤壮卦、夬卦。
《易经》⼗⼆消息卦对应⼆⼗四节⽓图表浅解《周易》⼗⼆消息卦变出六⼗四卦象泽奥妙《姤》变出⼩畜、同⼈两卦;《夬》变出履、⼤有两卦;《复》变出师、豫两卦;《剥》变出⽐、谦两卦;《⼤壮》变出需、⼤畜、⼤过、⾰、兑、睽六卦;《临》变出屯、坎、震、萃、明夷、解六卦;《遯》变出讼、⽆妄、离、⿍、巽、中孚、家⼈七卦;《观》变出蒙、颐、晋、⾉、⼩过、升、蹇七卦;《泰》变出蛊、贲,恒、损、井、归妹、丰、节、既济九卦;《否》变出随、噬嗑、咸、益、困、渐、旅、涣、未济九卦。
易经》中的二十四节气
![易经》中的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35e5b6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f.png)
易经》中的二十四节气易经》中的二十四节气《易经》的纲要是“乾坤者,易之门户”。
乾坤是八八六十四卦的父母卦、根本卦,是“众卦之母”。
除此之外,就是坎离两卦。
乾坤这两卦代表天地,其他的自然现象:日、月、风、雷、山、泽等都挂在那里,统称八卦。
何谓《易经》,“日月之谓易”,就是太阳、月亮天体系统之下的学问法则。
现在我们这一本《易经》叫《周易》,是由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绎、孔子传述的,所谓“易更三圣”。
实际上《周易》只是《易经》学问的一部分。
易学有三种,称为三易:有神农的《连山易》,黄帝的《归藏易》和《周易》。
《连山易》是以艮(gen)卦为首,艮代表“山”,意思是“如山之出云”。
《归藏易》以坤卦为主,坤是阴,一切阳能归藏到纯阴的境界里去了。
《周易》是以乾坤两卦开始的。
学《易经》要记住孔子在《系辞》上的两句话:“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六虚就是东南西北上下,这个法则是呆定的,但是应用起来要活。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天,五天叫“一侯”,三侯叫“一气”,六侯就是“一节”。
一年有七十二侯,每个月有一个节、一个气,一年十二个气十二个节,合起来共二十四个气节。
民国以来用阳历,老百姓是阳历、阴历并用的。
我们算八字是以二十四气节为标准,二十四气节是以太阳为标准,我们的阴历以月亮出没同潮水涨落为标准。
民国初年湖南大名士叶德辉先生做了一幅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和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我们本来就是阴阳合历的。
每月一个气一个节,节等于这个圆的地球在虚空中转动。
气是地球本身内在的放射功能,太阳、月亮跟自然界的放射是配合的。
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
这些是“子丑寅卯辰巳(si)午未申酉(you)戍亥”十二地支。
这个地支在一天的代表就是时辰,十二时辰就是十二辟卦所代表的,十二辟卦是《易经》的入门之学。
一年的法则可以同样运用到一个昼夜。
拿地支来代表月份:十一月为子月,大雪是节,冬至是气。
64卦圆图与24节气,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农耕思想
![64卦圆图与24节气,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农耕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b318b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f.png)
64卦圆图与24节气,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农耕思想六十四卦圆图,每卦六爻,代表6天。
64卦×6爻=384天,但农历的平年最多是355天,多出来29天是不符合实际的。
于是,古人巧做安排:六十四卦中,乾、坤、离、坎四卦分别代表天、地、日、月。
万事万物都是在“天地日月”的框架下生灭的,因此,农历逢到平年的年份,天地日月就不必参与节气划分了。
剩余六十卦,则与二十四节气相互搭配,60卦×6爻=360天。
宏观来讲,正好是一年。
农历几乎每2到3年就要安排一个闰月。
有闰月的年份大约384天,64卦×6爻=384天,于是,乾、坤、离、坎四卦就了用武之地。
易经《圆图》象征天体的运行规则,以及四季交替,其含义深奥难懂。
《圆图》左半圈:复卦为冬至,处于罗盘坎宫3度。
此时,寓意太阳已经在南半球调转方向,开始向北半球移动。
移动数值越大,太阳在北半球的辐射面就越广,温度也越高。
因此说,冬至一阳始生。
虽然太阳已经北移,但毕竟刚刚起步,距离尚远,此时北半球正是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时节。
因此,只能说,冬至时阳气在地下已具雏形。
冬至后,历经四十五日,一阳生,北半球地面温度越来越低,地下阳气已具雏形。
比如,井水温温;立春后,历经四十五日,一阳跃升至三爻,阳气从地下升至地面,寒冷渐渐退去;春分后,历经四十五日,二阳生,春风习习,杨柳吐絮,已经到了播种的季节;立夏后,历经四十五日,三阳生,枝繁叶茂,百花争妍;罗盘立夏末,太阳在北半球已经运行到了终点,卦象全阳,物极必反。
于是,阳转阴,一阴始生。
《圆图》右半圈:逅卦为夏至,处于罗盘离宫183度。
此时,太阳已经在北半球调转方向,开始向南半球移动。
移动数值越大,太阳在北半球的辐射面就越小,温度也越低。
因此说,夏至一阴始生。
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位置是北回归线,也就是北纬23度左右。
中国大部分疆土分布在北纬20至40度之间,此时太阳虽然已经南移,势必造成一个往返照射的过程。
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
![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e7b7a376e45c3b3566ec8b11.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篇一:《周易》卦气说与二十四节气汉代以卦气解易,说明寒暑节气,与古代天文学发展有密切关系。
《周易》,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代哲学典籍,它以阴阳二元论为基础,对人类所处的世界进行描述与解释。
人们常说《周易》之“易”含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
这种“易一名而含三义”的说法出自纬书《乾凿度》。
在汉代另一部影响很大的纬书《乾坤凿度》中,还提出“易名有四义”,又加了一条“本日月相衔”义,即认为“易”字是上为日,下为月,以日月相往来为易。
这种日月为“易”的说法,是汉代以卦气解说周易的直接产物。
秦汉时,人们解易多用天文气象;魏晋六朝,特别是王弼之后,风气转变,周易多用于解释人事吉凶,所以唐代李鼎祚在《周易集解序》中说:汉代郑玄研究周易,多参照天象加以解释,曹魏王弼则全部从人事的角度来理解周易。
但周易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哪里是仅从一个层面就可以穷尽的呢!中古之前,汉代以卦气解易,说明寒暑节气,与古代天文学发展有密切关系。
《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对战国以来天文学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总结,而西汉开始广泛流行的历书《月令》,以及汉武帝推行太初历,都对当时人们的宇宙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学中的卦气说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
汉代易学中关于卦气说的文献大都失传,好在唐代密宗僧人、著名天文学家一行的论著中对这方面的材料多有保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卦气说对二十四节气的详细论述。
一行在《卦议》中引用汉代易学家孟喜的说法,认为六十四卦中的“坎”、“震”、“离”、“兑”是四正卦,分别管辖二十四节气中的六个节气。
我们知道一卦由初、二、三、四、五、上,共六爻组成(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如坎卦第一爻是阴爻,称“初六”,第二爻为阳爻,称“九二”),因此一年当中的二十四节气,就分别由坎、震、离、兑的一爻统辖:从冬至到惊蛰,这六个节气为坎卦用事,坎卦的第一爻初六为冬至,第二爻九二为小寒,第三爻六三为大寒,第四爻六四为立春,第五爻九五为雨水,第六爻上六为惊蛰;从春分到芒种为震卦用事,震卦的第一爻初九为春分,六二为清明,六三为谷雨,九四为立春,六五为小满,上六为芒种;从夏至到白露为离卦用事,离卦第一爻初九为夏至,六二为小暑,九三为大暑,九四为立秋,六五为处暑,上九为白露;从秋分到大雪为兑卦用事,兑卦第一爻初九为秋分,九二为寒露,六三为霜降,九四为立冬,九五为小雪,上六为大雪。
八卦符号与二十四节气
![八卦符号与二十四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82c9e658783e0912a3162a19.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八卦符号与二十四节气篇一:八卦与二十四节气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易学象数除了“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等学说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学说便是卦气学。
八卦最早的主要用途是应用于历法,所以八卦中便于二十四节气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世界天文史上,中国是最早使用阴阳合历的国家之一,而其以节气纪岁,以朔、望纪月的方法有着很强的科学性。
《尧典》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相当于现在的春分、秋分、夏至与冬至。
就中国所在位居的北半球而言,太阳正照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正照北回归线时为夏至,正照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
中国古代历法将两冬至之间的周期称之为“岁”,将一“岁”分为二十四等分,所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在使用十月太阳历时有四时八节,有十二月阴阳历时,侧形成较完整的节气学说)。
每一节气大约三十天,正好相当一个月,其中“节”和“气”各占大约十五天。
二十四节气以太阳正照南回归线的“冬至”起算,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再至冬至为一岁,此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黄道而划分,所以为阳历。
其一节一气为一个月,以冬至起子月,也可称为节气历。
到了夏朝,则以立春(即寅月)为一年的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人们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出十二个卦,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
这十二卦便是十二辟卦,也称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
八卦与二十四节气(转载)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冬至:至为至有之义,冬至为阴极阳生。
小寒:初寒为小寒。
大寒:天气最冷为大寒。
立春:自即日起进入春季。
雨水: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
自上而下谓之雨,北风冻之谓之雪。
东风解之谓之水。
惊蛰:惊蛰者,蛰虫惊醒而走出。
春分:分者阴阳之半,春分为阳半之始,此日白天与黑夜等长。
清明:物生清净明洁。
谷雨:谷雨者,雨以生白谷。
立夏:自即日起进入夏季。
二十四节气卦
![二十四节气卦](https://img.taocdn.com/s3/m/17a5c97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3.png)
二十四节气卦立春(2月4日或5日)春回大地,南飞的候鸟成群结队,江南的桃花绽放,积雪融化,万物复苏。
此时的卦象是巽卦,代表着春风得意,生机盎然。
雨水(2月19日或20日)冰雪融化,雨水滋润土地,万物开始生长。
这时的卦象是兑卦,代表着雨露滋润,生机盎然。
惊蛰(3月5日或6日)天气渐暖,春雷响彻云霄,冬眠的动植物苏醒。
这时的卦象是震卦,代表着雷震大地,生机盎然。
春分(3月20日或21日)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万物生长高涨。
这时的卦象是乾卦,代表着阳刚之气盛,生机盎然。
清明(4月4日或5日)春暖花开,清风徐徐,祭扫祖坟植树种花的好时节。
这时的卦象是巽卦,代表着春意盎然,生机盎然。
谷雨(4月19日或20日)春雨贵如油,大地被雨润泽,万物生机勃勃。
这时的卦象是兑卦,代表着雨润滋润,生机盎然。
立夏(5月4日或5日)麦熟松长,初夏天气炎热,万物长势喜人。
这时的卦象是乾卦,代表着炎热干旱,生机盎然。
麦熟了,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田野麦海一片金黄。
这时的卦象是震卦,代表着夏日的热烈,生机盎然。
芒种(6月5日或6日)麦子成熟,人们开始收割,草木葱茏,阳光灿烂。
这时的卦象是坤卦,代表着夏季的丰收,生机盎然。
夏至(6月21日或22日)白日最长,夏日正当盛夏,草木郁郁葱葱。
这时的卦象是兑卦,代表着光明盛大,生机盎然。
小暑(7月6日或7日)气温开始升高,夏日酷暑将至,万物枝叶繁茂。
这时的卦象是离卦,代表着火热炎炎,生机盎然。
大暑(7月22日或23日)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夏日的炎热加剧。
这时的卦象是坤卦,代表着大暑酷热,生机盎然。
立秋(8月7日或8日)凉爽的秋风吹拂,夏季趋于结束,秋天即将到来。
这时的卦象是坎卦,代表着水势渐盛,生机盎然。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天气逐渐转凉,秋意渐浓,夏日的酷热渐退。
这时的卦象是乾卦,代表着炎热已逝,生机盎然。
白露(9月8日或9日)天气凉爽,露水凝结,白露将至,告别酷热夏日。
这时的卦象是艮卦,代表着阴气渐重,生机盎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六十四卦对应的二十四节气
篇一:六十甲子配卦数、卦象、卦运表
六十甲子配卦数、卦象、卦运表
篇二:二十四节气、八卦九宫、星座、地支十二宫等
Krspirit`行思的日记
二十四节气、八卦九宫、星座、地支十二宫等
20XX-06-1319:47:37
不知为何,突然想了解一下九宫、星座、十二地支之类的是否能相匹配起来,于是花了点时间开始琢磨起来。
一一对应之后,发觉果然古人使用的术数模型都是跟天文或多或少有相联系的。
自己的思路是,星座是以太阳来划分的,十二地支用来记月也是跟太阳有关,那么两个可以用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至于其他的仔细分辨一下,都能用一个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
悲剧的是对应了大多半的东西后,无意间翻翻书,发现
地支与节气、九宫与节气这些东西零零散散地散落在各种资料之中,不过有些资料说法不一。
像是《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中:“地禄乾(戌亥),兌(酉),離(午),震(卯),巽(辰巳),坎(子),艮(丑寅),坤(未申)”其他有些资料中也是这样画图的,将本身只占半宫的地支全部划进某个卦中,不知其中是有某些原因还是为了分配方便就这样配在一起了。
以下列出可以对应起关系来的表,文中的图片就都是从网上找来的了。
星座与节气
白羊座:春分~谷雨;金牛座:谷雨~小满;双子座:小满~夏至;巨蟹座:夏至~大暑;狮子座:大暑~处暑;处女座:处暑~秋分;天秤座:秋分~霜降;天蝎座:霜降~小雪;射手座:小雪~冬至;摩羯座:冬至~大寒;宝瓶座:大寒~雨水;双鱼座:雨水~春分。
十二地支与节气
子宫:大雪~小寒;丑宫:小寒~立春;寅宫:立春~惊蛰;卯宫:惊蛰~清明;
辰宫:清明~立夏;巳宫:立夏~芒种;午宫:芒种~小暑;未宫:小暑~立秋;申宫:立秋~白露;酉宫:白露~寒露;戌宫:寒露~立冬;亥宫:立冬~大雪;
八卦二十四山与节气
艮宫三山:丑山-大寒,艮山-立春,寅山-雨水;
震宫三山:甲山-惊蛰,卯山-春分,乙山-清明;
巽宫三山:辰山-谷雨,巽山-立夏;巳山-小满;
离宫三山:丙山-芒种,午山-夏至;丁山-小暑;
坤宫三山:未山-大暑,坤山-立秋;申山-处暑;
兑宫三山:庚山-白露,酉山-秋分;辛山-寒露;
乾宫三山:戌山-霜降,乾山-立冬,亥山-小雪;
坎宫三山:壬山-大雪,子山-冬至,癸山-小寒。
八卦九宫与十二地支
坎宫:全子半丑,艮宫:半丑全寅,震宫:全卯半辰,巽宫:半辰全巳,
离宫:全午半未,坤宫:半未全申,兑宫:全酉半戌,乾宫:半戌全亥。
在《命学玄通》中发现一相关的图,现补上。
八卦与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乾坤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
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
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
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
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
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百度百科纳甲的解释中摘录魏伯阳《参同契》的一段)十二地支与星座
子宫:射手15°~摩羯15°;丑宫:摩羯15°~宝瓶15°;寅宫:宝瓶15°~双鱼15°;卯宫:双鱼15°~白羊15°;辰宫:白羊15°~金牛15°;巳宫:金牛15°~双子15°;午宫:双子15°~巨蟹15°;未宫:巨蟹15°~狮子15°;申宫:狮子15°~处女15°;酉宫:处女15°~天秤15°;戌宫:天秤15°~天蝎15°;亥宫:天蝎15°~射手15°;
十二地支与二十四山
子宫:壬子,丑宫:癸丑,寅宫:艮寅,卯宫:甲卯,辰宫:乙辰,巳宫:巽巳,午宫:丙午,未宫:丁未,申宫:坤申,酉宫:庚酉,戌宫:辛戌,亥宫:乾亥。
二十四山与二十八宿
二十四山与二十八宿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
资料上随处可见将六十四卦与二进制结合,但一直没仔细想想,偶然找了张六十四卦圆图一看,发现原来圆图完完全全是按二进制规律进位排序,难怪人们将六十四卦与二进制联系在一起了。
从乾卦逆行到坤卦,刚好完整的二进制由阳爻全变为阴爻的过程,到阴极之后便是阳生。
为何逆行想来是人们在地球之上看天空行星运行方向有关。
篇三:六十四卦五行及卦运快速记忆方法
六十四卦五行及卦運快速记忆方法為帮助剛剛進入易道大门朋友快速扎根,现提供六十四卦五行及卦運快速记忆方法诀巧,供各位易学爱好者参考。
只要懂得方法便能快速理解并记忆。
无須死记硬背,浪费宝贵时间。
(客家骆氏)五行:(后天卦洛书数:)凡是屬乾天之五行均為9屬金(离九)
凡是屬兌澤之五行均為4屬金(巽四)
凡是屬離火之五行均為3屬木(震三)
凡是屬震雷之五行均為8屬木(艮八)
凡是屬巽風之五行均為2屬火(坤二)
凡是屬坎水之五行均為7屬火(兑七)
凡是屬艮山之五行均為6屬水(乾六)
凡是屬坤地之五行均為1屬水(坎一)
速记诀巧:先天卦位配后天卦洛书数。
取洛书数的河图五行。
如乾在后天离位,离的洛书数是九,故知乾的五行为九金。
洛书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河图五行:水一六,火二七,木三八,金四九。
土五十。
(客家骆氏)
卦運
本卦(上下卦相同一運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