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ecfddc4afe04a1b071ded5.png)
【关系一】
1、视频:大学生陆某驾驶共享骑车所引发的问题
2、思考:大学生陆某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需要履行义务吗?
3、以“共享汽车的权利与义务”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
学生对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需要履行义务。
学生回答: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视频中的做法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没有遵守法律法规。
3、思考:视频当中的老赖为什么将被拘留?
4、学生回答:依照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否则就会构成。
四、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及其需要承担的责任。
1、探究与分享:课本第55页。
(1)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深陷牢狱,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警示?
(2)回答: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重点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难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3月12日晚,四川成都温江区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被家长曝出疑似使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
3月17日上午举行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管理问题成都市联合调查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部门在调看厨房内监控视频后,发现有人疑似制作虚假食材图片,与网上炒作的图片相似
课题
依法履行义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增强法治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运用法律的能力,提高履行义务的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906c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2.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认识到依法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履行义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不清,容易混淆。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培养学生依法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和理解。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的把握。
3.依法履行义务的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义务和权利的关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权利和义务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权利和义务,讨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依法履行义务,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关于依法履行义务的任务,如设计宣传标语、编写小品剧本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8b2de9e518964bce847c08.png)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课标》: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结合事例情境,利用权利义务关系和基本内容,对观点进行辨析,对行为进行判断。
3.知识目标:通过列举行为,事例分析,归纳权利义务的关系;通过情境讨论,总结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学情分析1.对基本权利和义务有掌握。
2.对社会热点有了解。
3.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多偏颇;对义务的履行难自觉。
教学重点: 法定义务须履行教学难点: 权利义务的关系课前准备:学生:黑河还没有“共享单车”,让学生基于公共自行车,去了解大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
教师: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包,学生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导入:现在提到“共享单车”,你会想到什么词?(设计意图:热点事件、激发兴趣;现象问题,引发思考)活动一:畅聊单车权利义务理关系权利组:列举使用者和公司分别享有哪些权利?义务组:列举使用者和公司分别履行哪些义务?(设计意图:结合事件、回顾旧知、做好铺垫)权利组和义务组汇报后谈感受?(3分钟讨论)(设计意图:分析现象,得出认识)总结出: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小组讨论:结合共享单车,谈谈对这三种观点的看法。
(3分钟)(设计意图:认知冲突、观点辨析、思维锻炼)生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图,突出重点词语,总结出:一、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活动二:自愿VS索要法定义务知须行(一)53页探究与分享:你觉得归还失物是否要报酬?(3分钟讨论)(设计意图:聚焦情境、行为判断、引发思考)进一步讨论: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还有?结论: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设计意图:突出重点、强化认知)问题:若店员拒绝归还钥匙,失主使用暴力行为和言语辱骂来威胁店员,你认为谁对谁错?理由?(1分钟讨论)(设计意图:再次聚焦、行为甄别、促进生成)二、法定义务须履行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二)案例启迪,明确分类:三、违反义务须担责1.作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不作为(没有实施法律所要求的行为)活动三:责任担当履行义务我践行结合所学,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领域,撰写积极履行义务的倡议。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cd402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6.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认识履行义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本课时内容是对公民义务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培养他们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依法履行义务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履行义务的意义,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认识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履行义务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履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法律意识。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依法履行义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义务的,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的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履行义务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履行义务。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他们的疑惑。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5160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f.png)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民义务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依法履行义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法律法规: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便深入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我国宪法和法律的相关条款、真实案例报道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义务的知识。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2.拓展要求:
(1)阅读与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推荐的书籍和文章,并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以加深对公民义务的理解。
(2)视频学习:鼓励学生观看推荐的视频资源,并撰写观后感或生对提供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可结合小组讨论或请教教师,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和公民道德素养,但对于公民义务的深刻理解和依法履行义务的实践能力仍有待提高。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公民的基本义务和履行义务的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法律逻辑和实践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但面对复杂的法律问题时,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助。此外,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依法履行义务。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愿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行为习惯不良,如违反校规校纪、不尊重他人等,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教案2依法履行义务
![八年级下学期政治教案2依法履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6055f4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c.png)
生:略
师:拾得者是否有权利索要报酬,或者说,遗失者是否必须要给拾得者一定 报酬?我们先看看《物权法》是怎么规定的。
(展示ppt )
那大家想想,拾得人的义务由谁“说了算”?个人还是法律? 生:法律
师:既然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那我们就得遵守。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法定 义务”。
请大家齐读54页第一段,法定义务的定义。
生: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师:其中大家要注意“强制性”意味着法定义务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 如:
①依法服兵役;②履行受教育义务;③依法纳税;④遵守公共秩序;⑤保护 野生动物;⑥遵守交通规则。
这些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就必须去做,大家明白吗?
生:明白了! 师:(展示ppt )
师: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就会发现一一
①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做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 法律要求去做。
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
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 到法律制裁。
这就是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
生:略
师:我们作为中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 的坚决不做。
” 二、违反义务须担责
师:若店员拒绝归还钥匙,失主使用暴力行为和言语辱骂来威胁店员,你认 为谁对谁错?理由?
【设计意图】增 加一环节,加强 学生的认知,深 刻印象,对重点 知识能够进行深 化和理解。
(精选)部编人教版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精选)部编人教版2019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5e8c23fad6195f312ba6ed.png)
依法履行义务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提示:不对。
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活动一:有权利也有义务设计意图:通过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具体行为进行剖析,聚焦“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感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会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引领学生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进行思考。
1.阅读教材第51页“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思考,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围绕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展开讨论,另一组围绕自己所承担的义务进行探究。
4.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5.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和他人具有什么意义。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加深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澄清错误认识,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1.阅读教材第52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请两位同学进行现场模拟,一位同学扮演“权利”,另一位同学扮演“义务”,通过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感受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重要性。
3.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提示:男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首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再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女生的观点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
4_2 依法履行义务【2023春八下道法高效备课 教案】
![4_2 依法履行义务【2023春八下道法高效备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b1a0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4.png)
第四课公民义务4.2 依法履行义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体味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
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道德修养: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知道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知道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提升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教学重点】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
【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引入新课。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54—55页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P54)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有什么意义?(P54)3、★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5)【新课学习】1.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P54)【运用你的经验】P53:实验中学和红星家具厂签订了课桌椅买卖合同,合同的约定实验中学向红星家具厂购买100套课桌椅。
实验中学亨有收货的权利,红星家具厂负有交货的义务。
相应地红星家具厂享有收款的权利,实验中学负有付款的义务。
➢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归纳:被抚养教育的权利(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供养我们的衣食住用行、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受教育的义务(我可以通过受教育获得知识、学得技能,为未来美好生活奠定基础;通过受教育,我可以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更好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a3591dcaef8941ea76e055d.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说课稿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基本步骤与内容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
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
如:1、参与式2、讨论式3、互动式4、体验式5、研究性学习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
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
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
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
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
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c3c32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2.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依法履行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2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规定,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履行义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自己在生活中应尽的义务。
此外,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规定。
2.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规定。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规定的义务,并从中提炼出法律原则。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教学多媒体:制作课件,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3.情景模拟道具:准备相关道具,用于情景模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履行了公民义务,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法律规定的义务。
3.操练(10分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际操作履行公民义务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201fac5da50e2524d7fed.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邓州市湍河二初中左清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责任(2) 过程与方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对待公民的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提升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漫画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提示:不对。
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活动一:有权利也有义务设计意图:通过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具体行为进行剖析,聚焦“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感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会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引领学生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进行思考。
1.阅读教材第51页“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主思考,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围绕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展开讨论,另一组围绕自己所承担的义务进行探究。
4.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说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5.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和他人具有什么意义。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学生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加深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澄清错误认识,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1.阅读教材第52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请两位同学进行现场模拟,一位同学扮演“权利”,另一位同学扮演“义务”,通过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感受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重要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9ea49c9b89680203d82586.png)
依法履行义务教材分析本课时对如何履行义务提出了要求,是第一课时内容的自然延伸。
本课时阐述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我们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同时,课本阐述了公民应如何履行义务。
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的公民。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关于权利与义务的知识。
但由于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家庭中备受宠爱,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总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
因此,有必要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目标:懂得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知道履行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理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素质能力目标:能够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并明确违反法定义务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价值取向目标: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案例分析法一、情景导入新课2017年夏季,某市辖区的一段长江大堤发生崩岸险情。
市防汛指挥部要求某镇人民武装部立即组织1 000名突击队员支援抢险。
基地民兵张某接到紧急通知后,却以“要干自家活”为由,拒绝参加抢险突击队,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
后来,张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思考:张某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
教师:每个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那么权利和义务到底是什么关系?公民应怎样履行义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活动一:举例子,明道理列举一项你所享有的权利,说一说这项权利的实现需要别人对你付出怎样的努力。
再列举一项你所承担的责任,说一说你履行这项义务对他人具有怎样的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依法履行义务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依法履行义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adc13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5.png)
4.2《依法履行义务》说课稿
【说教材】
《依法履行义务》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承接第一框内容,主要包括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需履行、违反义务需担责三个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享受权利必须要履行义务,以及不依法履行义务将要承担严重后果,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说学情】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掌握,同时八年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也有一定了解。
但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仍有偏颇,对于履行义务的也缺少自觉。
在本课中将帮助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需自觉履行的观念,引导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行为,知道权利义务的关系;通过情境讨论,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2、结合事例情境,利用权利义务关系和基本内容,能够对观点进行辨析,对行为进行判断。
3、认同增强义务的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法定义务需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难点:了解权利义务相。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第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第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08532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5.png)
第四课公民义务第 2 课时依法履行义务1.懂得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2.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责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例如,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和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4.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请结合本课的相关知识,分别对下列同学的认识加以评析:(1)同学甲: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专门保护,因此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我们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2)同学乙:我们班周末去敬老院慰问,这不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事,我不去了。
1.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
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 )A.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普通不要做。
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2.下列属于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是( )A.爱护公共环境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B.文明礼貌D.助人为乐3.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这说明( )A.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C.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D.权利中有义务,义务中有权利4.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地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表现为( )①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的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②法律要求做的,都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都坚决不做④依据当代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自愿地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⑤只履行法定义务,不履行道德义务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⑤D. ①②③⑤5.中学生王军认为:上不上学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读不读书是我自己的事,老师管不着。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4cddf2fca300a6c30d229f93.png)
依法履行义务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框依法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6d1c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8.png)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问题:(1)小李对小张的行为属于什么类型的义务?(2)小张乱扔垃圾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公民义务?为什么?
希望同学们通过当堂检测,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提高对公民义务的认识和履行。
- 公民义务的分类:宪法义务、法律义务、道德义务等。
- 公民义务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义务性等。
2. 公民义务的组成部分:
- 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宪法权威,遵守法律规定,维护国家法治秩序。
- 尊重社会公德:遵循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关爱社会公共利益。
- 履行家庭责任:尊老爱幼,夫妻互相尊重,履行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公民义务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公民履行义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公民义务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公民义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公民义务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2. 提高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履行公民义务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培养尊重他人、关爱社会、负责任的行为习惯。
3.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e2d855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4.png)
4.2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懂得权力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力与义务相统一。
3.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如何理解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呢?怎样依法履行义务呢?如果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将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板书题目:依法履行义务(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教师板书知识框架。
1.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如何正确看待法定义务?3.怎样依法履行义务?4.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读)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独立思考,找出相关信息。
并在书上做圈点批注,不确定的问题留待合探时解决。
(四)讲解新知。
1.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如何正确看待法定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怎样依法履行义务?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4.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读)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公民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公民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ca73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f.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依法履行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的义务,以及如何依法履行这些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明白义务的重要性,以及不履行义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公民义务的规定,以及公民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义务的理解更多的是表面的,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的义务,以及如何依法履行这些义务。
2.培养学生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义务及其履行。
2.法律对公民义务的规定。
3.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的义务,以及如何依法履行这些义务。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义务的认识和理解。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六. 教学准备2.案例材料。
3.讨论题目。
4.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公民义务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行为是否履行了公民义务?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义务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义务的,以及他们履行义务的原因。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总结出公民履行义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牢记这些原则和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义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bb12a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7.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2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依法履行义务》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实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法律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款和案例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义务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义务的概念和种类。
2.法律对于公民义务的规定和履行。
3.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履行公民义务,提高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义务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过程,提高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案例、法律知识等。
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如角色扮演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介绍公民义务的概念、种类以及法律对于公民义务的规定。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义务,提高法治观念。
4.巩固(5分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回顾,加深学生对公民义务的认识。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 第四课 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 第四课 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aa1cb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f.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 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课时《依法履行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公民的义务、基本义务、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知道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对公民的义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
2.使学生掌握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公民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履行义务的意义,提高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方式。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履行义务的意义,提高法治观念。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履行义务,培养公民素质。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资料:相关典型案例。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的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义务?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让学生了解义务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引导学生思考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
4.巩固(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履行义务的方式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
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目标
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
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
的行为,决不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
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
的好公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对。
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一致
活动一:情景再现——不赡养父母,睡梦中被拘传
“带走!”随着执行员的一声令下,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赡养父母的鲁某被依法拘传。
自鲁某结婚后,经常对两位老人非打即骂。
其父母年事已高,无其他生活来源。
法院判决鲁某每月支付父母500元赡养费。
由于鲁某拒不支付,今年其父母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员4次奔波都未找到鲁某,终于在一天凌晨将还在睡梦中的鲁某拘传。
1.思考:(1)鲁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鲁某被拘传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1)不对。
他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2)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问题: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教师讲述:观点一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首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再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观点二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
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活动三:探究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阅读教材第53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幅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一起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提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4.归纳总结:
时事链接:2017年3月28日至30日,沈阳、鞍山、抚顺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人员作出一审宣判。
审理法院综合考虑各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某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目标导学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活动四:材料再现
2017年6月2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支持申请人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申请,撤销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这也是全国首例异地撤销监护权的案例。
为何异地撤销亲生父母的监护权?原来,被发现时年仅8岁的未成年人妞妞被亲生父母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出租”给某盗窃团伙,被犯罪嫌疑人何某带往全国各地行窃。
1.思考: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为什么被撤销?
提示:他们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活动五:“请客”
(阅读教材第53—54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
提示:上述观点不全面。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捡到失物要归还,否则丢失东西的人该多么着急呀!捡到失物,及时归还原主是一种法律义务,不归还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知识链接: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还有:爱护公共财产;已被确诊为恶性传染病患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活动六:履行义务须合法
(阅读教材第55页“探究与分享”)
3.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身陷牢狱,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警示?
提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4.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活动七:案例回放
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被告人费某利用担任戴楼镇三资办报账员职务之便,单独或与被告人鲁某、招某结伙,先后7次将三资办账户上的资金挪给招某、鲁某等人使用,用于偿还经营性贷款或者生产经营周转,合计人民币194万元。
法院判决被告人费某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缓刑二年;鲁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招某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1.思考:费某等人为什么会被判刑?
提示: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处罚。
2.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活动八:违反法律要担责
(阅读教材第56页“探究与分享”)
3.思考:(1)小成的爸爸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2)金某应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提示:(1)行政责任。
(2)刑事责任。
4.归纳总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依法履行义务。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权利
义务一致、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
其中以权利义务一致为重点,要真正弄明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和正确的义务观,真正做到依法履行义务。
3 板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
⎪⎪⎪⎨⎪
⎪⎪⎧权利义务一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法定义务须履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不同的法律,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