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甘燕(1985-),女,陕西汉中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原理;

刘海燕(1986-),女,河南漯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原理。

2011年第6期

争鸣广角《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一、新“读书无用论”的表现及危害

1.表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读书无用”的社会思潮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发生在“文革”时期,第二次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大潮,“知识贬值”而形成的。第三次,也就是本世纪初滋生的新“读书无用论”。它主要漫延于贫困地区,已成一种较普遍的群体心理弊病。中学生辍学率反弹、高考弃考、大学生辍学等现象背后是“读书无用”的思潮。新“读书无用论”之所以“新”,其源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和残酷现实间的巨大鸿沟。“读书”为名利,这是贫困人口的普遍心理。有人认为读完初中上不了高中,是读书无用;有人认为,读了高中考不上大学,是读书无用;有人认为,读了大学不能就业,工作不理想,挣不了大钱。总之,“读书”倘若不能改变“身份”,在贫困者眼里,它不但无益反尔有害。

2.危害:在《小趋势》的作者马克·J·佩恩和金尼·扎莱纳看来,只要有1%的人口在价值观或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相同或相似,就可以当成形成小趋势的群体看,他们会对各种政治运动和媒体产生影响。“在今天的大众社会,只要让1%的人真心做出与主流人群相反的选择,就足以形成一次能够改变世界的运动。

”[1]

更何况新“读书无用论”已是较普遍的群体心理现象。仅是2009年的高考弃考事件,占了834万应届毕业生人数1/10还多的弃考生,就足以使教育界产生巨大震动。

二、新“读书无用论”根源分析

今日,城市里孩子远渡重洋去感受“后现代”氛围时,农村孩子却不再做大学梦,而是退守到“前现代”的困境中。反差如此之大,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1.工具理性“读书”观作祟。工业时代,“读书”不再与修身相关,知识成了获得金钱和改变命运的武器,这已经是人们的普遍观念。“读书”就是上学,“有用”就是“读书”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和改变个人及家庭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学以致用。当“读书”的这些外在功能失去后,“读书”作为武器或工具,就不再有用。人们对教育的工具理性期望的落空就催生了新“读书无用论”。这种工具理性读书观是造成“读书无用论”的根本原因。

2.教育“投入”与“产出”失衡。目前,我国大学学费一般在5000元 ̄10000元之间,比1989年增加了25 ̄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仅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00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在校贫困大学生家境的调查显示,一个本科生4年至少花费2.8万,相当于一个贫困县的农民35年的纯收入。

而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难就业,已是铁的事实。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于1000 ̄2000元之间,1.58%的学生甚至零工资就业,可见大学生已步入底薪就业的时代”[2]

高昂的学费是农民家庭的直接经验,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通过媒体及生活圈内就业失败的榜样,进入他们的视域。受到直接的和间接的强化后,农民理性地分析上大学的经济效益,得出结论:“读书”在获取经济利益方面是无用的。如果说直接经验造成了弱势群体是否上大学的两难问题,那么间接地观察学习打消了他们上大学的念头。

3.教育的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弱化。我们的教育有

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

刘海燕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

400700)

“读书”是否有用,自古就有争议。新“读书无用论”,之所以“新”,在于人们的教育期望与残酷现实的差距,主要靠社会学习在贫困群体中传播。教育“投入”与“产出”失衡,教育负载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读书”只为求名利的教育价值观,农村教育的“自卑”等因素,使人们的教育期望在残酷现实跟前挫败。

新读书无用论;教育公平;农村教育

【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85-02

85

意无意地承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而如今,知识可以换取地位和权力已是个传说,教育承担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使教育不再是通往社会上流的必经路,经济是权力的化身,经济充裕就是意味着地位尊贵。另一方面,弱势群体资源匮乏,而无力影响教育,知识对权利的软弱使得弱势群体进一步被边缘化。

摆脱农民身份,获得尊贵地位,拥有相应的权利,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几代农民的心愿。由于缺少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读书”近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然而,教育食言了,大量失败的例子证明:“读书”这条路行不通。由此,他们无奈地叹息:“读书无用”,对其不再热情。

4.村教育的“自卑。农村教育的自卑就在于以城市教育为准绳,表现为:教育目的城市化(离农教育)、教育内容城市化等。农村教育为了追求共性,抛弃了个性,追随城市教育,终究迷失了自我。然而,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教育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就意味着,在教育选拔的过程中,农村学生将大量牺牲,只有少数能够继续前行,大多数只是“伴读”。这些“伴读”生发现、认识到自己不可能通过“读书”改变“身份”,而学校又不能给予谋生的有效手段时,“读书无用”的观念油然而生。其后果是,厌学和逃学,早早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一步散播“读书无用”的观念。

三、消除新“读书无用论”的对策

1.正视“读书”的作用。“读书无用论”是对“读书”的误解,“读书”是指上学,“用”是对“读书”的功利主义取向。要根除这种思潮,首先要认识到将读书界定为上学是非常狭隘的。其次,“读书”是否有用,当看如何“用”,它不能必然地带来金钱和地位,但是在高度专业化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可以慰藉心灵。第三,高学历就等于体面的工作和高回报的错误认识,必须清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及媒体可担起这一重任,传播“读书”的真意,厘清“读书”的无用和有用,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第四,教育坚持自己合理的立场,不迁就浮躁的人心,不沦为工具理性读书观的帮凶。通过良好的教育,为一个尚不存在的世界培养新人,这在杜威那儿早有论述,且事实证明了他的可行性。

2.促进教育公平。“教育事业对于社会、国家来说,主要是作为一项投资,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待的,因而,更多的是考虑其产出方向与效益。”[3]但是,在追求效益使得贫富差距太大而影响平等的时候,平等就当被强调。弱势群体缺乏社会资源,经济能力不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平等的对待平等,不平等的对待不平等,才能最终获得平等。建立贫困人口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弱势群体和家庭及个人的经济能力,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求学读书的资助力度,如适当免除贫困生的学费

并加以生活补助等,这是为了获得教育的外在平等。

相比之下,教育的内在平等即教育过程的平等,更为重要。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及教学内容的“城市中心化”等,都显示了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农村教育追求教育的共性,这无可非议,但方法却是缘木求鱼。农村教育不是为了农村,也不是为了跳“农门”,而是为了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人,这才是农村教育所找的共性。它的个性主要在于教育方式和方法因地制宜。再者,那些学习或其他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学校应及时给予免费补偿。

只有实现了教育外在和内在的公平,困难群体才不会因“读书”的经济因素犯难,在教育中身处劣势而无法继续,终无所获,继而“读书无用”的怨声连连。

3.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在“读书无用论”四处弥漫,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工荒”,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却也随处可见。这就意味着:学术型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稀缺,实质是教育结构不合理。因此,调整教育结构,特别是高等院校结构,培养技术人才和精英型学术人才比例的合理化势在必行。有学者指出,少数一流高校培养多数研究型人才和少数技术型人才,多数非一流高校培养多数技术型人才和少数研究型人才。这倒是个优化高校教育资源的良策,不但调整了高等教育结构,而且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将增加就业机会纳入经济增长指标体系。农村籍学生缺乏有利的社会资源,经济能力有限,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严厉打击不当竞争的同时,努力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就业,也是根除新“读书无用论”的必要手段。

为什么我们的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又有那么多踏出校门就失业的学生呢?那是因为,GDP由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两部分组成。目前,GDP总值虽不断攀升,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却在下降,居民收入直接反应就业问题。这种“奶油”减少而“面粉”增多局面的产生,主要是居民收入尚未纳入官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只有从制度着手,将就业机会的增多纳入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作为官员的政绩考核,才能保证根本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

注释:

[1]倪胜利.教育文化论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2]韩志新.“新读书无用论”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2):13-14.

[3]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文龙.读书无用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J].学术论坛,2010(5):190-193.

[5]倪胜利.大德曰生——

—教育世界的生命原理[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