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1N1流感重症病毒性肺炎诊断及治疗
甲型H1N1流感高危病例的处理及重症病例合并肺炎及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依据
1.一般发病缓慢,症状较轻,有头痛,发热、乏 力、咳嗽及咳少量黏痰,肺部常无阳性体征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减少或略增高。痰 白细胞胞核内出现包涵体,提示病毒感染。血 清检出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有助早期诊断, 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检标本检测病毒抗原有 助快速诊断,培养分离出有关病毒则可确诊
杂交技术、免疫印迹法明确诊断 ▪ 衣原体、支原体肺炎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有效,有助于鉴别诊断
37
鉴别诊断-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 PCP常发生于免疫低下者,病变局限于肺内 ▪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进行性气促、紫
绀 ▪ 肺功能示肺容量减少、CO2弥散量及运动后
氧分压下降 ▪ 下呼吸道分泌物或BALF涂片哥氏银染色或
▪ 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 的抗生素
▪ 奥司他韦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有效 ▪ 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
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保持呼吸 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 ▪ 注意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隔离消 毒,预防交叉感染
40
预后
▪ 预后与年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 ▪ 正常人获得性感染有自限性,肺内病灶可自行
1. 对初始表现为重症、或早期病情加重患者,即使是妊 娠女性和婴幼儿,也应尽早开始奥司他韦治疗。发病 超过48小时未能开始抗病毒治疗的重症患者,仍要尽 早治疗。没有奥司他韦,应予扎那米韦
2. 在H1N1广泛流行的社区,医师接诊流感样症状患者时 应推定其为甲型H1N1感染者,不应消极等待。重症病 例,紧急给药;轻症病例,不给予抗病毒治疗
的两篇系统评价之后,有人对此提出疑问 ▪ 对重症或病情恶化、或有病情转危重或出现并
发症高风险的患儿,推荐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 该建议适用于所有5岁以下儿童(该年龄段儿
儿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概要

02
诊断
实验室诊断
01
02
03
病毒分离
从咽拭子或呼吸道分泌物 中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 病毒。
病毒抗原检测
使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呼 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 。
病毒核酸检测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 病毒核酸。
疫苗接种通常在流行季节前进行 ,一般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1个
月左右。
公共卫生措施
监测和报告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
隔离和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 药。
卫生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宣传,提高公众对甲型 H1N1流感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抗感染治疗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可 给予抗感染治疗。
04
预防和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目前市面上有针对甲型H1N1流 感的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 、裂解型病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等。
接种对象
建议对6个月以上儿童进行甲型 H1N1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5岁 以下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
。接种时间和频次源自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对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威胁。 对于高危儿童和易感人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监测。
控制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对于保护儿童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补液与对症治疗
根据患儿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补 液和对症治疗。
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预防和治 疗并发症。
重症h1n1流感的诊治

并发症治疗
继发感染治疗
如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等继发感 染,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 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心脏疾病治疗
对于重症H1N1流感患者可能 伴随的心脏疾病,应给予相应 治疗,如抗凝、溶栓等。
其他并发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他 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脏疾病 等进行相应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进 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通过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等方法进行确诊。
03
重症H1N1流感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
针对H1N1病毒,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 药物进行治疗,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用药时机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病情 ,因此应在确诊后尽早开始治疗。
媒体应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流 感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05
重症H1N1流感的病例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
02
01
03
患者年龄
患者为中年男性,年龄45岁。
症状表现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 。
诊断结果
经过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重症H1N1流感。
病例治疗过程
治疗方法
患者接受了抗病毒药物(如奥司 他韦)和对症治疗,如吸氧、机
耐药性问题
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因 此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支持治疗
80%
休息与护理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提供舒适的 环境,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做好 护理工作。
100%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救治.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救治内科ICU负责人、呼吸内科副主任赵洪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重症病例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1)持续高热>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二、危重病例患者1.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1)呼吸衰竭;2)感染中毒性休克;3)多脏器功能不全(≥两个器官);4)出现其他需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2.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2)年龄≥65岁的老年人;3)妊娠期妇女;4)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5)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②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③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④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⑤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⑥免疫功能抑制(包括用免疫抑制剂或HIV 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⑦ 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三、ALI/ARDS诊断标准1.有发病的高危(直接或间接)肺损伤因素;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3.低氧血症:PaO2/FiO2 在ALI时≤300;ARDS≤200;4.胸部X线两肺浸润阴影;5.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 mm 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凡具备以上5项可诊断为ALI/ARDS四、动脉血氧分压(PaO2)1.定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预计公式: PaO2 = (100 - 年龄×0.33) ± 5mmHg,参考值:95 ~ 100mmHg。
2.临床意义:1)判断有无缺氧和缺氧的程度为轻度:80 ~ 60mmHg;中度:60 ~ 40mmHg;(<60, 机体濒临失代偿, 呼衰标准);重度:<40mmHg。
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识别与处理原则

重症患者的识别与处理原则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防治原则(第三版)重症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 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 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危重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危重病例:• 1.呼吸衰竭;• 2.感染中毒性休克;• 3.多脏器功能不全;• 4.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临床分类处理原则•(一)疑似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
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
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
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 1.强调门诊和急诊继续做好患者分诊工作;强调临床首诊医生的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意识和责任心至关重要。
临床首诊医生应重视病史,对于发生流感样症状的高风险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肥胖、基础疾病者应给与高度重视。
• 2.呼吸科及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对于因肺炎住院患者应加强鉴别诊断。
• 3.由于我省发现晚期妊娠的孕产妇一旦罹患甲型H1N1流感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因此,要求产科医护人员对于发生发热、流感样症状的孕产妇应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时排除甲型H1N1流感。
即使一次病原学检测阴性的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如需分娩,也应留院观察一定时间。
• 4.对于疑诊甲型H1N1流感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以及高危人群应积极进行病原学诊断。
住院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及当地医疗资源状况,按照重症优先的原则安排住院治疗。
•(一)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入院。
儿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概要

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疫情宣传
通过媒体等渠道宣传疫情相关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临床预防措施
1 2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疑似病例,避免病情恶化。
分隔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分隔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
3
康复指导
为康复患者提供后续康复指导,促进身体恢复。
06
CATALOGUE
研究展望
新药研发
病原学检查
采集咽拭子或呼吸道分泌 物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 检测。
血清学检查
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特异性 IgM和IgG抗体,辅助诊 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其他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 查等,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及并发症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
观察肺部炎症情况,了解有无肺 部感染。
CT扫描
对肺部病变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了解病变范围及程度。
防进一步损伤。
05
CATALOGUE
预防和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研发
加快针对新型病毒的疫苗研发,以提供更有效的 免疫保护。
疫苗接种策略
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如优先接种高危人群 和一线工作者。
疫苗接种普及
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和接受度,推动全民 参与。
公共卫生措施
监测和报告
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重症病例
对于危重或死亡风险高的重症病于免疫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免疫 调节剂。
免疫抑制患者
对于免疫抑制或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 节剂。
抗感染治疗
继发细菌感染
对于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一、重症甲流的诊断及治疗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医学PPT
13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
❖ 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 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 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 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 甲型H1N1流感疫情。
❖ (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 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医学PPT
8
3.病原学检查: ❖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 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 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 流感病毒。 ❖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 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 (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 构,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 到具备条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 行积极救治。
医学PPT
19
❖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 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 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 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医学PPT
15
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 1.持续高热>3天;
❖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重症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

重症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一、病原学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病毒。
分为甲、乙、丙三型。
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
二、临床分型1.单纯型流感。
最常见。
2.中毒型流感。
极少见。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病死率高。
3.胃肠型流感。
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
2~3天即可恢复。
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1. 流感病毒性肺炎:季节性甲型流感(H1N1、H2N2和H3N2等)所致的病毒性肺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2009年甲型H1N1流感还可在青壮年、肥胖人群、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和妊娠妇女等人群中引起严重的病毒性肺炎,部分患者发生难治性低氧血症。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常可发展成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或ARDS,病死率高。
2. 肺外表现:⑴心脏损害: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
可见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心电图异常,而肌钙蛋白异常少见,多可恢复,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⑵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及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⑶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流感中罕见。
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危重症患者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DF)和DIC等,甚至死亡。
四、并发症1. 继发细菌性肺炎:发生率为5~15%。
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咳脓性痰及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n 多由病毒引起,主要为鼻咽部卡他症状
n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
n 流感病毒引起,多有发热,全身症状重,可出现肺炎 n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n 人感染禽流感
n 禽流感病毒肺炎
n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n SARS 冠状病毒肺炎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流感的不同类型
季节性流感
由以往已存在的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具有季节性,冬春季多发 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 流行常局限于一定范围
新型流感
由流感病毒变异毒株引起 出现时间无规律 人群缺乏特异免疫力,普遍易感 可造成多地区甚至全球大流行
• — 本次源于北美的流感属于新型流感
PPT文档演模板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人间百年流感史
PPT文档演模板
1918-1919 西班牙流感
病毒类型 H1N1,大约 4000-5000 万人死亡
易感“脆弱人群”
n 按照包括 1918 年等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经 验分析,流感对“脆弱人群”的威胁更大, 容易引起并发症
n “脆弱人群”
n < 5 岁,> 55 岁的人群 n 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n 我国 2 亿人以上
PPT文档演模板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特征
n 潜伏期
n 一般 1 - 7 天,多为 1- 4 天
PPT文档演模板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n 流感病毒这种特殊的基因片段组合既往未见报道
n 既往北美重组 A 型猪流感(H1)病毒包含
n 血凝素(HA),核蛋白(NP),NA,M 和非结构性蛋白 (NS) 基因,均源于经典的 A 型猪流感病毒
n 对猪致病
甲型H1N1流感肺炎

甲型H1N1流感肺炎1、最终诊断:甲型H1N1流感肺炎2、讨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病毒对乙醇、碘伏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
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飞沫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闭塞、咳嗽、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方面,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病原学检查有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查。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确诊病例诊断标准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旱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治疗上分为一般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孕、产妇作为特殊人群,其重症发病率(7~9%)与死亡率(13~13.5%)均高于普通人,这可能与孕产妇机体、免疫及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
影像表现:1)磨玻璃影及实变影:小片状或片状、呈多灶性,下叶多见,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和胸膜下区,重症患者可融合为大片状实变影;2)肺间质性改变:表现为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3)其它征象,如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4)疾病的演变:疾病早期为局灶性磨玻璃或实变影,加重时双肺出现多灶性、融合性的实变影,肺门部多见,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病情稳定后,病变以肺实质与间质改变并存;病变恢复期,以肺间质改变为主。
鉴别诊断:1)病毒性肺炎:早期表现为磨玻璃影,病变组织和正常肺小叶邻近,呈嵌顿样改变;甲型H1N1流感肺炎亦属于病毒性肺炎。
儿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概要

重症诊断标准的评价
重症的诊断标准较宽松,如第一条 但仍必要,理由: 甲流H1N1轻症原则上不再采样送CDC,工 作重点在于重症的救治。对于重症的标准可以稍放
松,以免错过重症,另外节省出来的检测资源方面也可以 跟得上。(广州市卫生局熊局长工作部署、2009年12月10 日于番禺)
危重甲型H1N1诊断标准
儿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 诊断和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 儿科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诊断
重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印发甲型H1N1流感诊疗
(符合任何一条) 方案(2009年第三版) 持续高热> 3天; 剧烈咳嗽、咳浓痰、血痰或胸痛;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神智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胸片检查有肺炎征象;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等心肌酶 水平迅速增高;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呼吸衰竭 感染中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 出现其它需要监护的严重临床情况
危重病例分布(市儿童医院为例)
病毒性肺炎:以喘憋为表现,纤维支气管 镜下大量塑形性分泌物,抢救成功率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难度 大,无大的突破。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 休克 心肌病变:主要是酶学改变
甲型H1N1危重症的治疗
其它治疗(支持治疗)
机械通气:喘憋性肺炎与ARDS的通气策略不同,前者易 出现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后者参数很大,也易导致气肿。 液体管理:保证患儿的循环血量,ARDS需控制液体,如 果不能控制液体,则CRRT。 膜肺:在广州尚未开展。
抢救危重症的实际经验(市儿童医院)
年龄分布:2m-3岁。 皮下气肿的处理:纤支镜检查是否有痰堵,如果有痰
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①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RT-PCR和RT-PCR)。
②分离到病毒。 ③血清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治疗
抗病毒治疗: 预防感染:
激素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 综合治疗:
绿脓杆菌 支气管-肺部感染 对病房中的绿脓杆菌耐药率最低的 抗菌药物依次为阿米卡星(丁胺卡那毒素)、环丙沙 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对 门诊病人来的绿脓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依次为: 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 林、头孢哌酮、特美汀,对绿脓杆菌肺部感染常主张 联合用药
按感染出现地点分型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医院内获得肺炎(HAP)
–
无明确潜伏期者,入院48-72h后感染
–
有明确潜伏期者,入院超过潜伏期后的感染
–
– – –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感染,或分离出新病原体 由于诊疗激活潜在性感染,如TB 真菌 新生儿经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不动杆菌 可用头孢他啶、头孢唑肟、氟喹诺酮类, 但已有耐药菌株发现 卡他布兰汉菌 90%以上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 西林耐药,但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红霉素敏感。
小结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的疾病; 可有多种病原体引起;
细菌性肺炎病原体分离很重要;
病毒性肺炎早期抗病毒治疗。 Nhomakorabea病毒特征
病毒呈多形态,一般球形,直径80~120 nm。有囊膜,囊膜上有 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即纤突和刺突,分别是柱状的血凝 素(HA或H)、蘑菇状的神经氨酸酶(NA或N)和膜上的M2基脂蛋 白。HA和NA可作为确定流感病毒亚型和毒株的主要依据。HA在适 宜条件下能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在感染的过程中与识别吸附靶 细胞有关。NA能使吸附在红细胞上的病毒脱离红细胞,也能使病毒 从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
重症甲型H1N1流感感染性休克及MODS的诊断与治疗精品

3
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一定数量的病例和对照,比较两组之间的差 异,以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感染性休克及 MODS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
案例分析中需注意的问题
数据质量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 性,避免信息偏倚和误差。
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 统计分析方法,以得出科 学可靠的结论。
临床意义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提高重症甲型H1N1流感 感染性休克及MODS的诊疗 水平,降低病死率。
诊断流程
患者需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血气 分析等,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综合评估病情,作 出诊断。
诊断方法与技术
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其中,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重症甲型H1N1流感感染性休克及MODS的病理生理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引发多器官 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循环系统异常
感染后可引起心肌炎、心脏疾病等,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
呼吸系统异常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症状,以及休克和多器官 功能衰竭(MODS)的发 生情况。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临床诊断的过程及结果。
案例分析方法与技术
1 2
文献回顾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重症甲型H1N1流感感染性 休克及MODS的诊疗进展。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年 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
胸部X线片、CT:多叶段间质改变或磨玻璃
炎
影
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7
应警惕重症病毒性肺炎
• 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年龄大于等于 65 岁 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免疫抑制等 发病后持续高热(T ≥39℃) 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CRP、LDH 及 CK 持续增高 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
AH1N1流感重症病毒性肺炎 诊断及治疗
Influenza virus-related critical illness: diagnosis, treatment
1
C目录 ONTENTS
病毒性肺炎流行病学
基于CAP情况
定义
重症肺炎,流感重症及 危重症
2
诊断方法
注意事项
治疗
集化化治疗方案选择
近年来,由 病毒感染引 起的肺炎越 来越引起广 泛的注意
(ARDS) septic shock multi-lobar pneumonia
并发症
MOF ARDS 混合细菌感染 多叶肺炎
10.50%
37.70% 30.50%
71.50%
Crit Care. 2019; 23: 214.
14
BMC Res Notes. 2018; 11: 244.
98.9%重症流感住院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病占比22.6%
• 另外,氧合指数和外周血淋巴计数能帮助预测患者的死亡率
8
病毒性肺炎 CT 特征
• 肺实质的改变 • 磨砂玻璃样改变,不透亮区及实变 • 微/小结节,树芽征,不透亮区 • 铺路石征 • 支气管/细支气管壁增厚
胸部CT图像显示双侧肺泡 实变(红色箭头)和磨玻璃阴 影(黑色箭头)
E9xp Ther Med. 2017 Apr; 13(4): 1431–1437.
图为一名38岁男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烧。 (a和b)胸部X线显示,尽管使用抗生素治疗, 但双侧病灶(箭头)进展迅速。(c和d)CT成 像观察双侧肺泡-间质实变和磨玻璃混浊(箭 头)。
一名40多岁的男子患H1N1流感肺炎。薄层CT 显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的磨玻璃状混浊,通过两肺的小叶间 隔(地理分布)与周围的肺实质形成清晰的界限。 还可见到微弱的小叶中央结节(箭头)
背景
https://
病毒诊断技术的提高与应用 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推广 新发呼吸道传染疾病(SARA、H5N1、
H1N1、H5N6、H7N9 和 MERS)成为重大 社会事件 新型呼吸道病毒被发现:如 Metapneumovirus(人扁肺病毒), Hantavirus,Bocavirus 免疫抑制患者的增多(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放 化疗)
上海 瑞金医院
病毒性肺炎占比 26.7%
5
BMC Infect Dis. 2019; 19: 668. BMC Res Notes. 2018; 11: 244.
6
诊断现状
• 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鉴别居于临床特征
流行季节发病
聚集性发病
病
流感样症状
毒
外周血WBC及N百分比无明显升高
性
PCT<0.1ug/L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 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1、呼吸衰竭; 2、急性坏死性脑病; 3、脓毒性休克; 4、多脏器功能不全; 5、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
Smokinga
Heart disease
COPD
Diabetes
Immunodeficiency
Chronic renal…
Obesity (BMI ≥ 40)
Others (including…
Asthma
Chronic liver…
Pregnancy
1.6
风险比%
37.6 25.5 22.6 20.5 17.5 11 8 7 6.5 5.5
2.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怀疑流感,应 选择在气管抽吸的标本,而不是上 呼吸道标本
3. 不建议选用血液、血浆、血清、脑 脊液、尿液和粪便标本
Exp Ther Med. 2017 Apr; 13(4): 1431–1437. World J Radiol. 2014 Oct 28; 6(10): 779–793.
10
病毒性肺炎预测因素分析
PLoS One. 2014; 9(12): e114710.
11
流感病毒性肺炎重症与危重症早期识别
12
引自:2019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病例 确定诊断病例
• 流行病学史 • 流感临床表现
•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 流感抗原检测阳性 • 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 •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
异性 IgG 抗体水平呈 4 倍或以上升高
13
流感并发症 高危人群识别
入住成人ICU的重症A(H1N1)与季节流感相比 以下风险更高 death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15 BMC Res Notes. 2018; 11: 244.
Symptoms of Influenza A(H1N1)pdm09 infection in CF, asthmatics and healthy controls.
PLoS One. 2014; 9(1): e78583.
16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s
建议进行流感诊断实验: 1. 所有疑似流感的住院患者,包括在
流感季节因呼吸道症状入住ICU患者 2. 社区获得性肺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
者 3. 非流感流行季节,曾去流感活动地
区旅行或接触流感爆发的环境的重 症患者 4. 流感高危人群应进行流感检测
1. 流感测试首选的呼吸道标本包括鼻 咽、鼻甲中部或鼻咽喉拭子
3
美国CDC病原体 EPIC研究
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 人鼻病毒(20.1%)、流感病毒(9.9%)和人冠状病毒
(7.4%)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8 Nov;24(11):1158-1163.
4
国内CAP病原体流调情况
2016-CAP :我国免疫功能正常成人CAP病毒检出率15.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