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21页
高一生物必修1笔记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1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a7a626bcd126fff7050b29.png)
生物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4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5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的。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和,可进行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菌,菌,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4揭示问题:揭示了。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92868b5af45b307e87197d1.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注: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制作方法可分为七个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擦:擦拭载玻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汇总资料讲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汇总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23bf760912a2161479298a.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汇总生物必修一1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所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一个生物体),如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细菌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人的生殖发育4、能够将亲代的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细胞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4、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5、群落: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
6、从个体到群落的结构层次中,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种内、种间)。
7、一定范围内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
8、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具备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所以尽管它是一个个体,但病毒不属于任何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动、植物细胞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它们的相同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父→精子 母→卵细胞 (生殖细胞)受精卵 (体细胞)相同的多个细胞形态、机构、功能改变胚胎胎儿 个体受精作用分裂分化第一章走进细胞一、观察细胞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1)光学结构:反光镜(平面镜:光线发散凹面镜:光线汇聚),物镜(低倍镜、高倍镜),目镜(低倍镜、高倍镜)(2)机械结构: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座,镜柱,镜臂,光圈,通光孔,载物台,压片夹,转换器,镜筒。
2、长度越长的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长的目镜放大倍数越小。
3、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物体→物镜→在镜筒里形成一个放大的像→目镜→物象进一步放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完整增强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完整增强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4af2c5de80d4d8d15a4fe4.png)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镜臂物镜 镜柱镜座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生物笔记必修1
![生物笔记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9e00274a6c30c2258019e74.png)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⒈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⒊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⑴病毒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 RNA)构成。
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⑵病毒生活病毒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现象,因此只能用活细胞培养病毒。
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
⑶病毒分类①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②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等)。
⑷病毒繁殖方式——复制(增值)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⒋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⒈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⒉种群和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所有的生物构成群落。
⒊说明⑴分子、原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⑵一个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个体;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⑶病毒是生物,但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
⑷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原核细胞⒈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⑴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⑵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⑴蓝藻也称蓝细菌,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
一般其他的"藻"都是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如:黑藻、绿藻、褐藻、红藻、衣藻、团藻等。
蓝藻无叶绿体,但含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
蓝藻也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⑵细菌除乳酸菌、根瘤菌外一般带有形容形状的字“杆、球、弧、螺旋”。
⑶原核细胞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但因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不存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63807ec524de518964b7df5.png)
高一生物必修一笔记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蛋白质外壳,内是核酸(DNA或RNA)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内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原始的生命形式)如草履虫:摄食、呼吸、生长、运动、分裂、应激性细胞结构的生物多细胞生物:(1)人的生长发育:受精卵细胞分裂、分化人(2)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龟)心肌细胞心肌组织心脏循环系统龟一群龟龟和全部生物群落加上环境所有生态系统(杨树)叶肉细胞叶肉组织叶无杨树所有杨树全部生物群落加上环境所以生态系统(草履虫)细胞无无无草履虫······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观察细胞1、显微镜的结构略2、低倍镜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用粗准焦螺旋)3、高倍镜使用步骤: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至中央(偏哪移哪)换高倍镜调光观察(只能用细准焦螺旋)4、相关知识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镜头长短:物镜呈正比,目镜呈反比③移至中央:偏哪儿移哪儿④明暗程度:放大倍数越大越暗,越小越亮⑤与载物台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大越近,越小越远⑥调光:强光时用平面镜,缩小光圈减少进光量;弱光时用凹面镜,增大光圈增加进光量⑦放大的是边长倍数⑧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⑨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越少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区别见资料书)细胞的多样性是指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细胞的统一性是指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相同结构三、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耐登和施旺内容:略附:蛋白质相关计算1、M个氨基酸形成N条肽链,将脱去M-N分子的水,形成M-N个肽键。
即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若一个氨基酸质量为A,则由M个氨基酸形成N条链构成的蛋白质质量为AM-18(M-N)3、形成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一个游离的羧基形成N条肽链至少有N个游离的氨基,N个游离的羧基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差异性:细胞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各元素含量不同。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ca0ed1ecc7931b765ce15ec.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5/5、蓝藻介绍(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3、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4、氨基酸结构通式:H(氢)∣(氨基) NH2—C—COOH(羧基)∣R(侧链基团)5、脱去的水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目(n)-肽链数氨基数=总氨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去的水分子数6、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的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7、蛋白质的功能:①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蛛丝等;②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有活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
并非所有的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3、①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②每个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顺序数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③只含有RNA一种核酸的是病毒,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就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
生物笔记必修一
![生物笔记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a327061551810a6f52486c2.png)
生物笔记必修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就是一个个体,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②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得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得生命活动。
③病毒就是无细胞结构得生物,需要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植物没有系统病毒无细胞结构,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一个分子或原子就是一个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种群与群落得区别种群强调得就是某一区域内得全部生物构成得群体,容易忽视就是其中得微生物。
显微镜①在外界光线较弱得情况下,选凹面镜(聚光),强光下用平面镜。
大光圈就是在光线比较暗得时候用,小光圈就是在比较亮得地方用,目得就是减少光线。
②放大倍数=(无螺纹)目镜放大倍数x(有螺纹)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就是指长度与宽度得放得倍数③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④异物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或玻片上。
⑤用镊子轻轻压一下载玻片,气泡会变形与移动,而细胞不会变形。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区别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得统一性与差异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得统一性就是从化学元素得种类来分析得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得得差异性就是从化学元素得含量来分析得细胞中元素含量①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O②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C③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得化合物就是水④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得化合物就是蛋白质⑤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得有机物就是蛋白质⑥元素:{[C、H、O、N(基本元素)、P、S](主要元素)、K、Ca、Mg等}(大量元素)⑦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⑧组成细胞得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得形式存在。
⑨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⑩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检测生物组织中得糖类、脂肪、蛋白质①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②淀粉+碘液→蓝色③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④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⑤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事项①斐林试剂得甲液与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就是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笔记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b5213024a7302768e9939b1.png)
Cf:各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大,因生物从环境中吸收各种
8
物质具有一定选择性,说明细胞多样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关系 组成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环境中都可以找到(因生物体与外界物质交流) ——说明两者具有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 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环境含量差异很大——说明两者具差异 性
5
目镜
但不
粗准焦螺旋
至看清物
转换器
用
物镜 细准焦螺旋 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让其竖立中央,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2)目镜和物镜的区别: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光圈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放大倍数含义: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象边长的放大倍数 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之乘积
3
4)细胞统一性; 原真核结构上: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均以 DNA 为遗传物质 原核结构上: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核糖体 组成:组成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 能源:以 ATP 为直接能源 遗传:遗传密码具有通用性 增值:都以分裂方式 5)细胞多样性 真核和原核之间,真核和真核之间,原核和原核之间细胞形态和结构差异 4、显微镜使用
3)真核细胞(有染色体) :动植物、真菌(酵母菌、根瘤菌、地衣、霉菌、蘑菇、灵芝、木耳 Cf:A 酵母菌有质粒(小型环状 DNA) B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真菌有细胞壁(成分多样) C 真核细胞的 DNA 在 染色体(质) ;线粒体、叶绿体(均裸露) D 烟草是被子植物 E 带“藻”字的生物:衣藻、绿藻、黑藻(水绵)——真核细胞 蓝藻(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螺旋藻、发菜)——原核细胞
反光镜
4)低倍镜和高倍镜小 短 野亮度 象大小 量
高一生物必修1课堂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1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41751c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3.png)
高一生物必修1课堂笔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1课堂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1课堂笔记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绪论1、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能进行新陈代谢(细胞代谢)。
能表现生长、发育现象。
具有应激性,能自主运动。
能繁殖。
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影响环境。
3、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假说(假设),实验。
①自变量②因变量③无关变量④对照实验Chap1 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Eg: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依赖单个细胞就可以完成。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Eg:人体的生殖与发育、缩手反射等等都需要分化的细胞协同完成。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Eg:SARS病毒和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单独存在时没有生命特征,只有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命现象。
1.1.2 生命系统具有结构层次生命系统典型的结构层次通常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Eg:心肌细胞→心肌组织→心脏→血液循环系统→龟→……说明:①高等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缺少系统层次。
②单细胞生物只有细胞和个体两个层次。
③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现已知最大的生命系统。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1 观察细胞——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材料用具Ⅰ、酵母菌(单细胞真菌),水绵(绿藻类低等植物),叶保卫细胞(高等植物),鱼或人红细胞(高等动物细胞)。
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碘液(将细胞核染成黄色)。
观察结果Ⅰ、自然界的细胞具有多样性:植物细胞(水绵和叶保卫细胞)通常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真菌细胞多具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叶绿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47e50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8.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走进细胞1.2017年11月,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3.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
5.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6.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7.系统是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8.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叫种群。
9.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叫群落。
10.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2.植物无系统;单细胞的生物,无组织,无器官,无系统。
1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14.显微镜观察细胞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的使用步骤:找、移、转、调。
找是找到目标;移是移到中央转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是调细准焦螺旋,调反光镜,调光圈。
15.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16.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如细菌,蓝细菌,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
17.蓝细菌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8.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它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DNA,它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19.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他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它们具有统一性。
20.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
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1.蓝细菌包含的种类很多,如颤蓝细菌,发菜,颤藻,念珠藻。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完整新版必修一)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完整新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b6fc5cceb8f67c1cfad6b838.png)
高一生物复习笔记(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病毒属于生物)①、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④、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3.种群与群落①、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②、群落:生活在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的一群例题: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A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2)、使用步骤①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装片、先用低倍物镜,调节粗准焦、找到观察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仔细观察②、使用高倍镜操作的基本步骤:取镜(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安放、对光(光线暗时,可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时,可选用小光圈,平面镜)、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且用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③、镜长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长度或者宽度的放大倍数,而非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__完整增强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__完整增强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c7f7c4fab069dc502201e2.png)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镜臂物镜 镜柱镜座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堂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e4b8c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0.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堂笔记一、走进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最终发育成个体;人体的缩手反射需要多种细胞参与,感受器细胞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细胞传导兴奋,神经中枢的神经细胞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细胞传导指令,效应器中的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作出反应。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繁殖。
例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艾滋病病毒(HIV)寄生在人体的T 淋巴细胞中。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如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肝脏、肺等。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如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如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如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如一片草原及其周围的无机环境。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放置玻片标本(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高清笔记PPT共34页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高清笔记PPT共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97e3b8901711cc7930b716db.png)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8、 显微镜小专题(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 基础知识和利用①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镜臂物镜 镜柱镜座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通光孔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9、蓝藻介绍(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0、细胞的统一性(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大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组成。
(2)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核细胞产物所组成的。
11、细胞学说(细胞的发现者:列文虎克;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C、H、O、N、P、S、K、Ca、MgFe、Mn、B、Zn、Mo、CuC、H、O、N、P、SC蛋白质7%~10%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蛋白质。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3、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4、氨基酸结构通式:H(氢)(氨基) NH2—C—COOH(羧基)R(侧链基团)氨基数=总氨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去的水分子数6、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的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7、蛋白质的功能:①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蛛丝等;②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③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④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等;⑤免疫作用,如抗体。
8、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有活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
并非所有的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3、①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②每个DNA分子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率和排列顺序数特定的,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特定的遗传信息。
③只含有RNA一种核酸的是病毒,其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也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就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5、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②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③葡萄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④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⑤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
⑥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2、细胞中的脂质3①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由许多基本单位——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②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③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④由于碳原子组成生物大分子的重要作用,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①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一般为60%—95%。
②不同生物体内的水含量差别很大。
③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
④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水的含量不同。
2、细胞中的无机盐①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含量较多的离子有:Na+、K+、Ca2+、Mg2+、Fe2+、Fe3+等含量较多的阴离子:Cl-、SO42-、PO43-、HCO3-等②细胞中还有少量的无机盐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血红蛋白中含Fe2+、高等植物的叶绿素分子中含Mg2+。
3、无机盐的作用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③调节PH值,维持细胞及动物和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④无机盐是细胞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4、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元素基础——C、H、O、N细胞的基本框架物质——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糖类和脂肪水和无机盐既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又是重要的功能物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的成分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壁是存在于植物细胞膜外,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以及众多细胞器膜。
5、在体验制备膜的方法实验中,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细胞,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
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
6细胞膜上一般不含血红蛋白;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血红蛋白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H、O、N、Fe,它具有在氧浓度高的时候容易与氧结合。
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是胞间连丝。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2、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车间”。
4、内质网是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内质网的类型: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滑面内质网6、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功能: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
7、核糖体的功能: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布: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
8、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9、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着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0、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里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分布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
11、细胞质的组成:主要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2、细胞质基质存在状态:胶质状态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酸和多种酶功能:是多种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13、叶绿体分布:叶肉细胞中、形态:扁平的梭形、颜色:绿色14、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15、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围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6、分泌蛋白: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气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17、分泌蛋白合成途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18、生物膜的组成: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19、分泌蛋白在形成过程中,要发生不同膜的融合,膜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20、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21、细胞器归类分析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①从分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②从结构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③从成分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④从功能上分析线粒体(供能)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成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纺锤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高等植物的筛管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有细胞核;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核膜:双层膜,外膜上附着着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染色质: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能被碱性染料染3、细胞核染成深色;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体积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