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交工检测实验报告
![交工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6ce1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6.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道路工程交工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验证道路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学生对道路工程交工检测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道路工程交工检测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各个部分的检测。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路基和路面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指标检测、力学指标检测和化学指标检测等。
1. 物理指标检测:包括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横坡、中线偏位等指标的检测。
2. 力学指标检测: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
3. 化学指标检测:包括水稳性、抗滑性、抗冻性等指标的检测。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砂石混合料、水泥、沥青混合料等。
2. 实验设备:压路机、平整度仪、横坡仪、中线偏位仪、取土器、水泥试件养护箱、沥青混合料试验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路基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根据现场土样和试验数据计算压实度。
- 厚度检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根据现场数据计算路基厚度。
- 横坡检测:采用横坡仪进行检测,确保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 中线偏位检测:采用中线偏位仪进行检测,确保中线偏位符合设计要求。
2. 路面检测-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根据现场土样和试验数据计算压实度。
- 厚度检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根据现场数据计算路面厚度。
- 平整度检测:采用平整度仪进行检测,确保路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 横坡检测:采用横坡仪进行检测,确保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 强度检测: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机进行检测,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路面强度。
- 抗滑性检测:采用摆式仪进行检测,确保路面抗滑性符合设计要求。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路基检测数据- 压实度:现场实测值为96%,满足设计要求。
- 厚度:现场实测值为30cm,满足设计要求。
- 横坡:现场实测值为2%,满足设计要求。
- 中线偏位:现场实测值为5cm,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133b3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1.png)
一、实验名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常用的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3. 提高对工程测试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工程测试技术是利用各种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实体或系统进行检测、测量和分析的技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工程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频率计4. 数字多用表5. 电阻箱6. 电容箱7. 电流表8. 电压表9. 万用表10. 实验平台五、实验内容1. 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联用实验(1)了解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3)观察不同信号波形的变化。
2. 频率计与信号发生器联用实验(1)了解频率计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频率计;(3)测量信号的频率。
3. 数字多用表与电阻箱联用实验(1)了解数字多用表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数字多用表;(3)测量电阻值。
4. 电容箱与示波器联用实验(1)了解电容箱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电容箱;(3)观察电容对信号的影响。
5. 电流表与电压表联用实验(1)了解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6. 万用表与实验平台联用实验(1)了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万用表;(3)测量实验平台上的各种参数。
六、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设备,连接电路;2.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仪器和设备;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联用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到不同信号波形的变化,加深了对信号波形的理解;2. 频率计与信号发生器联用实验:成功测量了信号的频率,掌握了频率计的使用方法;3. 数字多用表与电阻箱联用实验:准确测量了电阻值,提高了数字多用表的使用技能;4. 电容箱与示波器联用实验:观察到了电容对信号的影响,加深了对电容的认识;5. 电流表与电压表联用实验:成功测量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掌握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6. 万用表与实验平台联用实验:准确测量了实验平台上的各种参数,提高了万用表的使用技能。
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2013)
![工程测量学实验报告(2013)](https://img.taocdn.com/s3/m/9efe98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6.png)
五育并举亮点汇报材料
1. 维护全面发展:我们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2. 提升学术水平:我们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和学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通过学术交流和讲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3. 培养创新能力: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创新创业比赛、科技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弘扬艺术文化: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组织艺术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艺术领域中展现个人才华。
5. 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和社会服务项目,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关怀能力。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们五育并举教育中的亮点,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其学术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弘扬艺术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
我们相信,这种综合育人的教育模式将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c64381cc22bcd126ff0c3f.png)
第四章常用机械量测试实验
振动参数测量综合实验实验一磁电式传感器
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v(cm/s)
z(µm)
压电式传感器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2
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一、分析为什么采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进行轴心轨迹的测量,简述其实验原理?
二、拷贝实验系统运行界面,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调节旋转开关,给定不同的电机转速,观察其波形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三多传感器测量距离、位移实验
一、拷贝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界面。
二、启动电机控制实验一维运动平台进行前后移动,分别记录不同位置下,光栅尺的读数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并通过拟合工具求出各传感器的拟合
三、根据上面求出的拟合曲线系数及定标脚本的“传感器定标芯片”,标定各传感器,然后启动电机,在不同的位置下,记录光栅尺与各传感器的读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重复步骤上述过程,多测几组数据,选用不同的拟合阶次,然后比较其测量结果。
实验四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
一、应用于称重的传感器主要有那些,简述称重实验台的结构原理。
二、并采用三次不同组合(如一大一小;两中等;两大或两小)的砝码进行标定,拷贝实验系统界面,然后称取同样质量的砝码,分别记录下五组数据。
三、根据上面测得数据分析本称重实验台的测量误差。
广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模板
![广工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ac98cd5901020206409c5a.png)
实验题目:《机械转子底座的振动丈量和剖析》实验报告姓名 + 学号:冯云凌(2111601211 )、实验时间:2016 年10 月24 日实验班级:专硕二班实验教师:邹大鹏副教授成绩评定:_____ __教师署名:_____ __机电学院工程测试技术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报告一、预习报告:(进入实验室以前达成)1.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1.掌握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色和应用。
2.掌握振动的丈量和数据剖析。
实验要求:先利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丈量出电机的转速;而后利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丈量机械转子底座在该电机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对丈量出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剖析;找出振动信号的主频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2.初定设计方案 :先利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丈量出电机的转速;而后利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丈量机械转子底座在该电机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利用获取的数据,使用MATLAB对丈量出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剖析;找出振动信号的主频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3.实验室供给的仪器设施、元器件和资料本次实验的主要仪器设施有:机械转子系统,光电式转速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USB 数据收集卡,计算机等。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简介:OD9200 系列振动速度传感器,可用于对轴承座、机壳或构造有关于自由空间的绝对振动丈量。
其输出电压与振动速度成正比,故又称速度式振动传感器。
其输出能够是速度值的大小,也能够是把速胸怀经过积分变换成位移量信号输出。
这类丈量可对旋转或往复式机构的综合工况进行评论。
OD9200 系列速度振动传感器属于惯性式传感器。
是利用磁电感觉原理把振动信号变换成电信号。
它主要由磁路系统、惯性质量、弹簧阻尼等部分构成。
在传感器壳体中刚性地固定有磁铁,惯性质量(线圈组件)用弹簧元件悬挂于壳体上。
工作时,将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上,在机器振动时,在传感器工作频次范围内,线圈与磁铁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在线圈内产生感觉电压,该电压值正比于振动速度值。
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西南交大
![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西南交大](https://img.taocdn.com/s3/m/775d8d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0.png)
文章标题:深入探讨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1. 简介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实验课程,涉及到土木工程领域的实践操作和测量技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实验报告,以期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2. 实验内容概述在开始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实验报告的内容。
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实验、土工试验、材料试验等内容。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的试验方法和技术,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验过程详解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实验过程。
在进行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实验时,学生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如拉力试验、压力试验等。
而在土工试验中,涉及到土壤的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地基基础设计参数的测定。
材料试验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材料的性能测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4. 个人理解与观点在我看来,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是一门颇具挑战性的实验课程。
通过实地操作和数据测量,学生们不仅能够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未来从事土木工程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一次实践。
5. 总结与回顾回顾本文所述,我们对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实验内容概述、实验过程详解、个人理解与观点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实验报告,并对这一实践课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是一门扎实的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实验课程。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课程的重要性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实验报告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7859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2.png)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标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引言概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测试技术可以获取岩土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报告将介绍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岩土工程测试方法1.1 岩土样品采集:岩土工程测试的第一步是采集样品,样品的采集方法和位置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
1.2 试验室室内试验: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
1.3 野外试验:野外试验是对岩土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原位试验、动力触探等。
二、岩土工程测试仪器设备2.1 岩土力学试验仪器:岩土工程测试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压力机、拉伸机、剪切机等,用于进行不同类型的力学试验。
2.2 岩土物理试验仪器:岩土工程测试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物理试验仪器,如密度计、渗透仪等,用于测试岩土材料的物理性质。
2.3 数据采集仪器:为了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岩土工程测试中还需要使用数据采集仪器,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三、岩土工程测试数据分析3.1 数据处理:岩土工程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3.2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岩土工程测试数据,可以揭示岩土材料的特性和规律。
3.3 结果评价:最终的测试结果需要进行评价,以确定岩土材料的工程性能和适合范围。
四、岩土工程测试质量控制4.1 样品质量控制:岩土工程测试的样品质量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4.2 仪器校准:岩土工程测试仪器的准确性也是测试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4.3 数据审核:对岩土工程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5.1 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可以为工程师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匡助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报告模板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deeef4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b.png)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报告模板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实验目的二、实验器材与方法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数据记录与处理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汇总2.数据分析3.实验误差分析四、实验总结与建议1.实验收获2.存在的问题3.改进措施五、结论1.实验目标达成情况2.实验成果评价正文:一、引言1.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测量技术在各个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测量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背景,介绍一种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报告模板。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土木工程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器材与方法1.实验器材本次实验所需器材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钢卷尺、标杆等。
2.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场地选定、测量仪器设置、测站点和测点布置;(2)数据采集:采用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仪器进行测量;(3)数据记录: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确保准确无误;(4)数据处理: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3.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每项测量数据,如测站点坐标、测点坐标、测距、高差等;(2)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分析数据精度,评价测量成果的质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汇总根据实验数据记录,对各测站和测点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各项测量结果。
2.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3.实验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因素等,并提出相应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四、实验总结与建议1.实验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土木工程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2.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粗心大意现象,影响测量精度;(2)部分学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软件使用不熟练,导致计算效率较低。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b5c7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c.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实验和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和验证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一个关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振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具体的实验目的包括:•测试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特性;•分析系统振动的频率、幅值等参数;•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实验器材本实验需要使用以下器材和设备:•台式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机械系统的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电脑:用于记录和分析振动测试数据;•实验样品:机械系统的一个组件或整体。
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工作和准备好必要的测试传感器;2.安装和连接振动测试仪与电脑;3.录制实验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4.2 实验操作1.将实验样品放置在振动测试仪上,并固定好;2.启动振动测试仪,并进行仪器的校准;3.设置测试参数,包括振动频率范围、采样频率等;4.开始振动测试,记录并保存测试数据;5.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振动测试,以获得更多可靠的数据。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试数据导入电脑,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滤波、去噪等;2.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谱分析,计算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3.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包括稳定性、可靠性等;4.如果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结论。
5.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结果,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机械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振动频率和振幅;2.分析了不同振动频率的系统响应,评估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讨论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如系统结构、工作负载等;4.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案和研究方向。
工程测试基础实验报告(3篇)
![工程测试基础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29f5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工程测试作为确保产品或系统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实验旨在通过基础的工程测试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测试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工程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常见的工程测试方法,如力学性能测试、电学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等。
3. 熟悉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三、实验内容1. 力学性能测试(1)实验原理力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或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主要包括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弯曲测试等。
(2)实验仪器拉伸试验机、压缩试验机、弯曲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等。
(3)实验步骤① 按照测试要求,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上;② 开启试验机,逐渐增加载荷,观察试样的变形和破坏情况;③ 记录试验数据,如载荷、变形、断裂载荷等;④ 分析测试结果,得出材料或构件的力学性能指标。
2. 电学性能测试(1)实验原理电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或器件的电学特性,如电阻率、电容率、电导率等。
(2)实验仪器电阻测试仪、电容器测试仪、电导率测试仪等。
(3)实验步骤① 按照测试要求,将试样连接到测试仪上;② 开启测试仪,进行测量;③ 记录测试数据,如电阻、电容、电导率等;④ 分析测试结果,得出材料或器件的电学性能指标。
3. 光学性能测试(1)实验原理光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或器件的光学特性,如折射率、反射率、透射率等。
(2)实验仪器折射率仪、反射率仪、透射率仪等。
(3)实验步骤① 按照测试要求,将试样放置在测试仪上;② 开启测试仪,进行测量;③ 记录测试数据,如折射率、反射率、透射率等;④ 分析测试结果,得出材料或器件的光学性能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力学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试验,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工程试验方案报告模板范文
![工程试验方案报告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2357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8.png)
工程试验方案报告模板范文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验证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材料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为其在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试验范围本次试验范围涵盖了新型建筑材料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性能三个方面。
具体包括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疲劳性能、抗冻融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以及施工操作性等指标的测试和评估。
三、试验方案1. 材料机械性能测试采用万能试验机对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进行测试。
首先制备标准试样,然后在恒定速度下施加加载直至材料破坏,记录材料的破坏载荷和破坏形态,并计算相应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通过对多个试样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材料的机械性能参数。
2. 材料耐久性能测试采用盐雾试验箱对材料的耐冻融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进行评估。
首先制备标准试样,然后将其放入盐雾试验箱中进行模拟环境腐蚀试验,通过观察试样的表面变化、测量重量损失以及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等手段,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
3. 施工性能测试采用现场施工模拟和实际施工情况下的操作性评估,对材料的施工性能进行测试。
主要包括材料的搅拌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硬化时间和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和材料的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评估材料的施工性能。
四、试验过程1. 材料机械性能测试首先根据标准方法制备标准试样,然后将试样放入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测试。
根据试验要求,采用适当的加载速度和加载方式,直至试样破坏,记录试验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并测定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等机械性能参数。
2. 材料耐久性能测试首先根据标准方法制备耐久性能测试试样,然后将试样放入盐雾试验箱中进行盐雾腐蚀试验。
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取出试样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试样表面的变化和重量的损失,并进行显微结构分析,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a955079ba1c7aa00b52acb7a.png)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教研室二O一一年五月实验一 测量电桥静态特性测试报告 同组人: 时间:一、实验目的1. 熟悉静态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 熟悉测量电桥的三种接法,验证公式04n y e e δε=3. 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4. 验证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并了解消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静态电阻应变仪、等强度梁、砝码、应变片 三、实验原理等强度梁受外力变形时,贴在其上的应变片的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应变片连接在应变仪测量桥的桥臂上,则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就转换为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应变仪采用“零位法”进行测量。
它采用双桥电路,一个是测量桥,另一个为读数桥。
当测量桥有电压输出时,调整读数桥的刻度盘,使仪表指针为零。
则此时读数桥读数与桥臂系数之比即为试件的实验应变值。
四、实验数据整理在等强度梁上逐级加载、卸载,并把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填入表1。
表1 三种电桥接法的测量结果处理注:理论应变2=E bh ε理,其中10b=;h=6mm ;E=2×1011N/m 2 五、问答题1、 试分析实验中同一载荷下,半桥接法相对于单臂和全桥接法的仪器输出有什么不同半桥接法时,仪器输出是单臂接法仪器输出的2倍,是全桥接法仪器输出的1/2,单臂接法时01R U =U 4R ∆±,半桥时01R U =U 2R ∆±,全桥时0R U =U R∆±。
同时,由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每对应一个负荷时,半桥接法时的仪器输出是单臂时的2倍,全桥的1/2。
2、 单臂测量时若试件温度升高,仪器输出(指针)如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
仪器输出将变大。
当试件受力且试件温度升高时,输出电压F T 0R R 1U =+4R R ∆∆⎛⎫⎪⎝⎭,R 为试件电阻,而本实验输出的是应变片的应变ε,F T1R R 1=+S R Rε∆∆⎛⎫⎪⎝⎭,若试件温度升高时,则没有温度影响T R R ∆,F2R =SRε∆,显然,温度升高的变化1ε大于温度没有升高时的变化2ε,故试件温度升高时,仪器输出将变大。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书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eb4fea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2.png)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书姓名:学号:组别:组长:小组成员:第一部分测量实验须知一、测量实验规定(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
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
(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
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1)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
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
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
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2)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
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4a94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b.png)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设计、制造、维护和运用机械设备的各个方面。
在机械工程实践中,测试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和实验结果。
一、背景介绍机械工程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和系统,而测试技术是评估这些设备和系统性能的关键。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各种参数和性能指标,从而进行性能评估、故障诊断和改进设计等工作。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型号某种机械设备的测试,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分析测试结果,为改进设计和优化性能提供参考。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某型号某种机械设备,并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1. 温度测量:使用热电偶测量设备的工作温度,以评估其热性能。
2. 动力测试:使用功率计和转速计测量设备的功率输出和转速,以评估其动力性能。
3. 声音测试:使用声级计测量设备的噪声水平,以评估其噪声性能。
4. 振动测试:使用加速度计和振动传感器测量设备的振动水平,以评估其振动性能。
5.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设备的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测试方法,我们得到了如下实验结果:1. 温度测量结果显示,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度稳定在70°C左右,符合设计要求。
2. 动力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功率输出为10 kW,转速为1000 rpm,满足预期性能指标。
3. 声音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噪声水平为80 dB,符合环境噪声标准。
4. 振动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振动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5. 效率测试结果显示,设备的效率为90%,说明其能够有效地将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输出能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设备的温度控制良好,不会因过热而导致故障。
2. 设备的动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
3. 设备的噪声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不会对工作环境造成干扰。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2c690a7cd184254b35353a.png)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及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
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三、实验器材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如图2-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R1,右下角为R2,右上角为R3,左上角为R4。
当传感器托盘支点受压时,R1、R3 阻值增加,R2、R4 阻值减小。
如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1、R2、R3、R4为应变片。
没有文字标记的5 个电阻是空的,其中4 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的。
传感器中4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 和加热器上。
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常态时应变片阻值为350Ω,加热丝电阻值为50Ω左右。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2、放大器输出调零: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b6ad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2.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测试用例的设计与编写技巧。
3. 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测试用例设计2. 测试用例编写3. 测试执行4. 测试结果分析三、实验步骤1. 测试用例设计(1)了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明确测试目标。
(2)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分析功能模块,确定测试范围。
(3)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测试步骤等。
2. 测试用例编写(1)按照测试用例设计,编写测试用例文档。
(2)使用测试用例模板,规范测试用例格式。
(3)对测试用例进行审核,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测试执行(1)根据测试用例文档,在测试环境中执行测试。
(2)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包括错误类型、发生时间、重现步骤等。
(3)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预期。
4. 测试结果分析(1)根据测试结果,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
(2)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原因。
(3)提出改进建议,为软件开发提供参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试用例设计本次实验共设计了10个测试用例,涵盖了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
测试用例覆盖率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测试需求。
2. 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文档格式规范,测试用例完整,无遗漏。
测试用例的编写质量较高。
3.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过程中,共发现5个缺陷。
其中,功能性缺陷3个,界面缺陷1个,性能缺陷1个。
4. 测试结果分析(1)功能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软件功能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针对此类缺陷,需要与开发人员沟通,确认问题原因,并进行修复。
(2)界面缺陷:主要表现为软件界面布局不合理、元素错位等。
针对此类缺陷,需要调整界面布局,优化用户交互。
(3)性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软件运行速度慢、资源占用高。
针对此类缺陷,需要优化算法,提高代码效率。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了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
施工技术实验报告(3篇)
![施工技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afbb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c.png)
第1篇实验名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实验目的:1. 熟悉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混凝土强度与原材料、配合比的关系。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1. 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 砂:中砂。
4. 碎石:5-20mm的碎石。
5. 水:自来水。
6. 称量设备:电子天平。
7. 混凝土搅拌机。
8. 混凝土振动台。
9. 抗压试验机。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要求称取水泥、砂、碎石和水的质量。
2. 搅拌混凝土:将称取好的水泥、砂、碎石和水倒入搅拌机中,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搅拌均匀。
3. 制备试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装到试模中,并在振动台上振动至混凝土密实。
4. 养护试件:将制好的试件放入标准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如28天)。
5. 抗压试验:将养护好的试件放入抗压试验机中,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试件的破坏荷载和试件尺寸。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试件编号 | 破坏荷载(kN) | 抗压强度(MPa)------------------------------------------------1 | 280.5 | 30.352 | 290.8 | 31.243 | 278.6 | 29.95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可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砂、碎石和水的质量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3:0.5,经过28天养护后,混凝土的平均抗压强度为30.61MPa。
根据相关规范,本实验制备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实验结论: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2. 混凝土强度与原材料、配合比和养护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6a66d3e518964bce847c23.png)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及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
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三、实验器材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如图2-1,将托盘安装到应变传感器的托盘支点上,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已安装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传感器左下角应变片为R1,右下角为R2,右上角为R3,左上角为R4。
当传感器托盘支点受压时,R1、R3 阻值增加,R2、R4 阻值减小。
如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中的R1、R2、R3、R4为应变片。
没有文字标记的5 个电阻是空的,其中4 个组成电桥模型是为实验者组成电桥方便而设的。
传感器中4片应变片和加热电阻已连接在实验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 和加热器上。
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常态时应变片阻值为350Ω,加热丝电阻值为50Ω左右。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2、放大器输出调零: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一 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其关系为:ΔR/ R =K ε,ΔR 为电阻丝变化值,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ΔL/ L 。
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流或电压输出。
2、电阻应变式传感如图1-1所示。
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下、下两个悬臂梁,四个电阻应变片贴在梁的根部,可组成单臂、半桥与全桥电路,最大测量范围为±3mm 。
1342+5VR RR5R1─外壳 2─电阻应变片 3─测杆 4─等截面悬臂梁 5─面板接线图图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电阻应变式传感的单臂电桥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R 1、R 2、R 3为固定,R 为电阻应变片,输出电压U O =EK ε,E 为电桥转换系数。
+5V R 2rR 1R R 1R 2R 4RP 2OP07R 3R 4RP 1R 5+15V-15V 调零电桥电 阻传感器差动放大器4321876RPR 3VA DB CE 图1-2 电阻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电路图四、实验步骤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调节测微器使其指示15mm 左右。
将测微器装入位移台架上部的开口处,旋转测微器测杆使其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杆适度旋紧,然后调节两个滚花螺母使电阻式应变传感器上的两个悬梁处于水平状态,两个滚花螺母固定在开口处上下两侧。
2、将放大器放大倍数电位器RP 1旋钮(实验台为增益旋钮)逆时针旋到终端位置。
3、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连接,再将其输出端接到数字电压表的输入端;按下面板上电压量程转换开关的20V 档按键(实验台为将电压量程拨到20V 档);接通电源开关,旋动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P 2旋钮,使电压表指示向零趋近,然后换到2V 量程,旋动调零电位器RP 2旋钮使电压表指示为零;此后调零电位器RP 2旋钮不再调节,根据实验适当调节增益电位器RP 1。
4、按图1-2接线,R 1、R 2、R 3(电阻传感器部分固定电阻)与一个的应变片构成单臂电桥形式。
5、调节平衡电位器RP ,使数字电压表指示接近零,然后旋动测微器使电压表指示为零,此时测微器的读数视为系统零位。
分别上旋和下旋测微器,每次0.4mm ,上下各2mm ,将位移量X 和对应的输出电压值U O 记入下表中。
表 1-1X(mm) 0 U O (mV)五、实验报告1、根据表1-1中的实验数据,画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X(fU,并且计算灵敏O度和非线性误差。
2、传感器的输入电压能否从+5V提高到+10V?输入电压的大小取决于什么?3、分析电桥测量电阻式传感器特性时存在非线性误差的原因。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二电阻式传感器的半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半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将两个受力方向不同的应变片电阻分别接入电桥的两个相邻桥臂,组成半桥形式的测量电路,转换电路的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实验电路图2-1,两个应变片的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半桥输出电压U O=EKε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一的实验步骤1至3进行操作。
2、按图2-1接线,将两个受力方向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中。
+5VrR R1R2R4RP2OP07R3R4RP1R5+15V-15V调零电桥电 阻传感器差动放大器4321876RPRV R1R2ABC图2-1 电阻式传感器半桥实验电路3、调节平衡电位器RP,使数字电压表指示接近零,然后旋动测微器使表头指示为零,此时测微器的读数视为系统零位。
分别上旋和下旋测微器,每次0.4mm,上下各2mm,将位移量X和对应的输出电压值U O记入下表中。
表2-1X(mm) 0U O(mV) 0五、实验报告1、根据表2-1的实验数据,画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X(fU,并且计算灵敏度O和非线性误差。
2、进行半桥测量时,接入的两个应变片电阻的受力方向为什么必须相反?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三 电阻式传感器的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全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调零电桥、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将四个应变片电阻分别接入电桥的四个桥臂,两相邻的应变片电阻的受力方向不同,组成全桥形式的测量电路,转换电路的输出灵敏度进一步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
实验电路图见图3-1,全桥的输出电压U O =4EK ε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一的实验步骤1至3进行操作。
2、按图3-1接线,将四个应变片接入电桥中,注意相邻桥臂的应变片电阻受力方向必须相反。
+5VRrRRR 1R 2R 4RP 2OP07R 3R 4RP 1R 5+15V-15V 调零电桥电 阻传感器差动放大器4321876RPRV图3-1 电阻式传感器全桥实验电路3、调节平衡电位器RP ,使数字电压表指示接近零,然后旋动测微器使表头指示为零,此时测微器的读数视为系统零位。
分别上旋和下旋测微器,每次0.4mm ,上下各2mm ,将位移量X 和对应的输出电压值U O 记入下表中。
表3-1X(mm) 0U O(mV) 0五、实验报告1、根据表3-1,画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X(fU,并且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O2、全桥测量时,四个应变片电阻是否必须全部一样?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四 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2、掌握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转换电路板、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实验电路框图如图8-1所示。
与实验七不同之处在于接入电容转换电路的两个电容都为可变电容,当电容传感器的动极移动时,两个电容的电容量都发生变化,但变化方向相反,这样就构成差动式的电容传感器。
差 动放大器电容转换电路数 字电压表C 0Cx 2Cx 1图8-1 电容式传感器实验电路框图四、实验步骤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电容式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调节测微器使其指示12mm 左右。
将测微器装入位移台架上部的开口处,再将测微器测杆与电容式传感器动极旋紧。
然后调节两个滚花螺母,使电容式传感器的动极上表面与静极上表面基本平齐,且静极能上下轻松滑动,这时将两个滚花螺母旋紧。
2、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见实验一)。
3、按图7-2接线,将可变电容Cx 1与固定电容C 0接到实验板上,位移台架的接地孔与转换电路板的地线相连。
4、接通电源,调节测微器使输出电压U O 接近零,然后上移或下移测微器1mm ,调节差动放大器增益,使输出电压的值为200~400mV 左右,再回调测微器,使输出电压为0mV ,并以此为系统零位,分别上旋和下旋测微器,每次0.5mm ,上下各2.5mm ,将位移量X 与对应的输出电压U O 记入下表中。
表8-1X(mm) 0U O(mV) 0五、实验报告1、根据表8-1,画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X(fU,并且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O2、试比较差动式和变面积式两种电容传感器的优劣。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五 差动变压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掌握差动变压器及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差动变压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用单元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转换电路板、差动放大器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差动变压器由一个初级线圈和两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当铁芯移动时,由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使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势产生变化,一个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势增加,另一个则减少,将两个次级线圈反向串接,就可以引出差值输出,其输出电势反映出铁芯的位移量。
2、差动变压器实验电路图如图11-1所示。
R 4R 2R P1R 1R 3C 1R 5OUT+-NM UR 1UR 2LD H FN 1N N C I1KHz 0~5V V p-p V图11-1 差动变压器实验电路图传感器的两个次级线圈(N 2、N 3)电压分别经UR 1、UR 2两组桥式整流电路变换为直流电压,然后相减,经过差动放大器放大后,由电压表显示出来。
R 1、R 2为两桥臂电阻,RP 1为调零电位器,R 3、R 4、C 1组成滤波电路,R 5为负载电阻,采用这种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减少零点残余电压。
四、实验步骤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电感式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
调节测微器使其指示12mm 左右,将测微器装入台架上部的开口处,再将测微器的测杆与电感式传感器的可动铁芯旋紧。
然后调节两个滚花螺母,使铁芯离开底面10mm,注意要使铁芯能在传感器中轻松滑动,再将两个滚花螺母旋紧。
2、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见实验一)。
3、按图11-1将信号源的两输出端A、B接到传感器的初级线圈N1上,传感器次级线圈N2、N3分别接到转换电路板的C、D与H、I上,并将F与L用导线连接,将差动放大器与数字电压表连接好。
这样构成差动变压器实验电路。
4、接通电源,调节信号源输出幅度电位器RP2到较大位置,平衡电位器RP1处于中间位置,调节测微器使输出电压接近零,然后上移或下移测微器1mm,调节差动放大器增益使输出电压的值为300mV左右,再回调测微器使输出电压为0mV。
此为系统零位,分别上旋和下旋测微器,每次0.5mm,上下各2.5mm,将位移量X和对应的输出电压U O记入下表。
X(mm) 0U O(mV) 0五、实验报告1、根据表11-1,画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并且计算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2、分析为什么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减少零点残余电压?姓名:学号:班级:成绩:实验六光电式传感器的转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2、掌握光电式传感器及其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差动变压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用单元光电式传感器(模块上)、光电式传感器转换电路板、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位移台架。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1、光断续器原理如图15-1所示,一个开口的光耦合器,当开口处被遮住时,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发光二极管的光信号,输出电压为0,否则有电压输出。
转盘涂黑圈光断续器微型电动机图15-1 光断续器示意图图15-2 测速装置示意图2、图15-2为测速装置示意图,其中微型电动机带动转盘在两个成90度的光继续器的开口中转动,转盘上一半为黑色,另一半透明,转动时,两个光继续器将输出不同相位的方波信号,这两个方波信号经过转换电路中的四个运放器,可输出相位差分别为0°、90°、180°、270°的方波信号,它们的频率都是相同的,其中任意一个方波信号均可输出至频率表显示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