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堂学案

合集下载

2.教学设计《延续文化血脉》

2.教学设计《延续文化血脉》
学情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在七年级到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涉及到学生的心理美德与交往道德的内容,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已经有一定认知,并且平时在语文等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对于中华文化也有广泛的涉及,对这一话题并不陌生。但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内学习中华文化之外,在网络和生活中也接触到良莠不齐的文化内容。通过课前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错误吸收一些不良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产生偏差,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认同感不强。同时对于民族精神的内容并不了解,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存在只喊口号不作为的现象。
三、富强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命名之争
教师展示:登月命名之争。
中国首辆月球车叫玉兔,登月探测器叫嫦娥,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
但也有很多外国人说中国探测器的名字看不懂,太难理解。美国把登月器命名为“阿波罗号”,航天飞机叫“奋进号”、“挑战者号”。
因为优秀的文化、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
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航天精神根植于“月文化”中,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变化,凝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突出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素养。深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
课堂总结
问题:不管是和谐、爱国、还是富强都是什么?
重难点
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难点
坚定文化自信、认同文化价值、凝聚文化力量
教学资源
课件PPT、学案、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案 (2)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案 (2)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利用相关知识科学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实质和功能。

公共参与: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明确文化的功能。

难点:明确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文化的功能。

三知识梳理㈠什么是文化1.哲学是文化的灵魂。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3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4.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5.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6.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8.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等。

9.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10.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11.文化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12.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㈡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第二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学案2 新人教版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第二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学案2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重点、难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备课组二次备课记录教学过程:
二、直面外来文化:
●教师: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外
来文化大量涌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
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
的外来文化。

●直面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涌入带来的好处是:____;
外来文化涌入带来的问题是:____;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____。

教师介绍: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关于文化的
一段论述。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
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
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人类历史
上各种文明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


引导学生得出对待外来文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对待外来文
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合作探究
1、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目前许多人用外来语代替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邮箱”说“伊
妹儿”。

请谈谈看法。

布置作业
(见《补充习题》)教学反思:。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2课时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2课时 学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在文化传承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科学精神: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公共参与: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研究和应用传统文化。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学习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课前预习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_______。

(2)要以培养担当_______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_______的中国梦。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1)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 )。

(2)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 )。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的人民。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表现:(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团结统一、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_______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材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1、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湖南省岳阳县四中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湖南省岳阳县四中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湖南省岳阳县四中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二)能力目标:教育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生活。

二、学习重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三、导学诱思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对人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的精神的。

(一)丰富精神世界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健全人格有何意义?[实例探究1] 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文化对人的发展有深远持久影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请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影响?[实例探究2]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的有。

()①爱国主义思想②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③科学文明、开拓进取的观念④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二)增强精神力量1、如何理解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实例探究3]充满爱国激情的法国的国歌《马赛曲》,鼓舞着法国人民奔赴抗击国外封建联军的革命前线;《国际歌》鼓舞着世界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义勇军进行曲》则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这表明()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文化对人的发展有深远持久影响C.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D。

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实例探究4]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是人的成长的决定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是怎样增强中国人民精神力量的?[实例探究5]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学案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素养达标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1.了解农耕文明的优势,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农耕文明对古代文明扩展的作用。

2.运用“时空观念”了解古代各大帝国的扩张历程,认识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

3.搜集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的史实,运用“史料实证”理解古代各大帝国崛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

考点整合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古埃及文明:→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

2.西亚文明:两河流域南部→周边地区→地中海东岸。

3.亚述帝国: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小亚细亚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4.古代希腊:移民,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建立城邦国家。

5.影响: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⑴兴起:前6世纪,伊朗高原。

⑵统一:征服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⑶政治:国王--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马其顿帝国⑴建立: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灭波斯帝国,征服印度河流域,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⑵统治措施: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⑴兴起:前7世纪,罗马王国建立;前509年,转为贵族共和制;前27年,转为帝国。

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辽阔疆域。

⑵衰落:395年,分裂为西罗马、东罗马(拜占庭)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⑶基督教: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分裂为天主教、东正教两大教派。

三、文明的交流1.技术交流:农耕、冶铁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文艺交流: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希腊雕刻艺术模仿埃及。

3.文字交流:腓尼基字母→(东)阿拉马字母→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

腓尼基字母→(西)希腊字母→拉丁字母→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案(word版)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案(word版)

2021高中部编版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A.“西学东渐”成果斐然B.启蒙运动汲取东方营养C.“中学西传”成为主流D.文艺复兴借鉴中国文明7.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8.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

它( )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9.《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

这说明当时(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10.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

这一演变( )A.说明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B.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宣传C.遵循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方针D.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11.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

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2.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农政全书》书影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13.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10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10 新人教版必修3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同学们要知道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明确文化的继承性。

正确看待传统习俗的价值,能够运用中国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继承的典型事例,从中感受文化的继承性。

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

能够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三)学法指导1.利用网络查询相关资料的方法本课内容涉及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通过网站查询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同学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可供参考的网站有:“中华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网”、“中国文化网”、“国家文化网”。

462.归纳说明的方法通过列举中国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事例,能够从具体到抽象,归纳出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3.用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本课有两个具体内容涉及到如何辩证的思维的问题,一是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二是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学们应该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二、知识点拨(一)传统文化的形成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的积淀,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传统文化既存在于历史中,而且也存在于现实中。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影响和作用,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步步高】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课件人教必修3

【步步高】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课件人教必修3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 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 。
提醒 全面把握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影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 和 交往方式 。
(2)材料二中,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交往方式有那么大的差别? 答案 受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的 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探究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背景材料
孟轲幼年丧父,家境甚为贫寒。他家住在一片坟地附近。孟 轲和一些小朋友玩抬棺材、挖坑、哭号的游戏。孟母担心, 此地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的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人巨贾云 集,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来。 孟母感到此地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决定搬家。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孟家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个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 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认为,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处,因 而定居该处。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 境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名儒,被尊称为“亚圣”。
问题探究
(1)孟子在三个不同的住处模仿三种不同的行为,这能说明 什么?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来源于不同形 式的文化活动。孟轲久居坟地,模仿哭号,在集市附近学商人 吆喝,在书院附近学习礼仪和读书,都是受到了当时活动和环 境的影响。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2.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
深远持久 的。 (2)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 确定 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 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 深远持久 的影响。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优质学案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优质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导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文明的扩展,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2、掌握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感悟文明交流对促进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分析古代世界帝国崛起的条件,以及他们对外扩张所带来的影响。

能够分析文明之间交流的意义。

【时空观念】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明确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疆域,以及扩张的路线范围,以及在历史上存在的先后顺序。

【史料实证】分析帝国扩张的影响,以及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影响。

【历史解释】加深对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古代世界帝国崛起、壮大、走向衰亡的历史,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及文明交流教学难点:分析帝国战争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一部分:时空坐标第二部分:预习导学一、古代文明的扩张1.农耕文明的扩展(1)原因:比较发达的、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2)方式:。

(3)表现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

②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

③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

2.海洋文明的扩展(希腊文明)(1)扩展地域: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

(2)方式和条件:,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3)表现: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文明扩展的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帝国的概念: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

2、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1)扩张概况:波斯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019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2019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知识点一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含义[学生用书P19]1.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温馨提示]地域文化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生产工具、服饰、饮食、语言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远。

【思考】1.荷兰风车、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墨西哥玛雅古迹、瀑布是否属于文化现象?提示:荷兰风车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那达慕大会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墨西哥玛雅古迹在古代属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现在侧重于精神财富,以上三项都属于文化现象。

瀑布不是人类创造的,不属于文化现象。

2.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而且以上宗教建筑风格不同。

这些习俗和建筑风格可以称为什么?提示:地域文化。

材料一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形成基础。

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空间、生产和生活资料,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材料二四合院结构示意图。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

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地区,其中以北京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一种四面有房屋、中间有院子的住宅结构,其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

四合院由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

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门朝南开;有的大门前后有影壁,进门左转进入前院,院子南侧为倒座,旧时为佣人的住处。

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正房,也叫上房,为主人起居室和卧室,一般为一明一暗。

中间为堂屋,是家庭住房的中枢,也是接待客人和家人相聚的地方,两边为卧室。

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为厢房,也叫下房、配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晚辈住房。

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连。

结合材料探究:(1)某地域内的文化景观是当地________的指示物。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配套学案: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配套学案: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②汉初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的需要。

(2)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作用①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②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汉武帝的“积极有为”(1)背景①国力强盛: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②潜伏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需要。

[知识点拨] “无为而治”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的形成: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糅合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新儒学的主要内容(1)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即“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3.结果: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于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误区警示] (1)董仲舒的新儒学并非是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全面否定,而是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糅合而成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2)道家最早阐述“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神为中心,将人神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具有神权迷信色彩。

三、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1)政治方面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优秀教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尝试“学案”导学,用好《第二教材》,引导学习先自学,做填空题,然后有重
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练、点评,切记“先 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结论:
(1)国内民主政治方面: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7
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政治斗争方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
中,我国 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 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 年前还居于第 12 位,现已上升到第
4 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
齐驱。在美国 400 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 1/4 是文化企业。
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
落后、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
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编制日期20090904【学习目标】: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文化塑造人【重难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自主学习】★1.(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和。

(2)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2.(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一般不是的。

(2)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的。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

“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合作探究】:背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辩题: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只要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

★3.(说明)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人了文化,文化也在着人。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人们对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易混易错点1、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引领人们前进的。

●易混易错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总是对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3)优秀文化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对促进人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混易错点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练习巩固】:1.“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城市化最关键的是人的素质提高和观念的城市化,我们要通过‘阳光工程’、‘读书月’等活动,通过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松岗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是一种社会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方式,而且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一定的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高二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高二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高二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2.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尊重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文化的基本概念。

2.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3.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与互动。

2.小组讨论。

3.观看相关视频片段,进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各国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及学习本课内容的目的和意义。

2. 知识介绍以PPT、图表等形式介绍文化的概念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揭示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意义。

3. 学习交流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形成多元化观点并相互交流。

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理解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的影响。

4. 视频观看在课堂前准备好相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借助影像化的素材更好地理解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性。

5. 综合讲解和总结将学生小组讨论的观点整合,与学生一起探讨文化多元性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相关话题,同时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综合讲解与总结。

六、课堂练习1.短文写作:请以“我眼中的文化”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短文。

2.家庭访谈:请学生采访家中的长辈或者家庭成员,让他们讲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者传统文化习俗。

3.课后阅读:布置相关资料的阅读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文化对人的影响•概念•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八、教学评价1.成就评价: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短文写作、家庭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重难点】重点:文化塑造人生难点: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自主预习】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1)来自于特定的。

(2)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和。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1、丰富人的。

2、增强人的。

3、促进人的。

【考点精讲】命题角度1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例1 (2010·天津文综)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命题角度2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例2 (2010·福建文综,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命题角度3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2010·山东文综,22,4分)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

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考题2(2011·济南模拟)9月1日是山东省各学校开学的日子,“感恩”成了许多学校开学典礼中的主题,这些学校用这样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2021-2022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 学案: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 学案:专题三 第2课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学问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化人心,在这股尊孔复古逆流面前,资产阶级学问分子奋起反击。

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其次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开头。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学问分子。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高校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高校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关键点拨]蔡元培主见“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提倡新的思想和文化;“兼容并包”则是鼓舞新文化的提倡者去占据封建文化的阵地。

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育、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实质: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2.基本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主要代表(1)陈独秀认为科学就是“赛先生”,民主就是“德先生”;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

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见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颖、通俗的新文学。

(2)李大钊认为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批判尊孔复古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提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易混易错]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扬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

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新学案指导》

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新学案指导》

教学设计: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新学案指导》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案指导,加深学生对文化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作用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化创新案例,理解文化创新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内在联系,识别并评价文化创新中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3、法治意识:在学案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创新中的法律边界,尊重知识产权,树立法治观念。

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学案指导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意义及重要性。

•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分析具体案例。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文化创新实践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关系。

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学案•多媒体教学资源(视频、图片、案例库)•小组讨论材料(文化创新案例分析题)•课外拓展阅读材料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文化创新的实践过程与成效。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展示一段反映当代文化创新成果的视频或图片集,如数字博物馆、非遗传承创新项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果背后的文化创新力量,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导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文化创新的概念与意义•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意义,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如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深入探讨,并派代表分享。

2.文化创新的途径与方法•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典型的文化创新案例(如故宫文创、动漫产业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创新点、实施过程及成效。

高中政治 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 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学案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学习目标】1.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优秀文化如何塑造人生。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

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二、文化塑造人生1.丰富精神世界(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精神力量(1)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温馨提示: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常用欣赏到、感受到、享受了、体验到、体味到、领略到、修养、境界等标志词。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常用增强了、鼓舞着、激励着、振奋了、促进了等标志词。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温馨提示:正确理解文化塑造人(1)正确区分文化塑造人的作用。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文化影响的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文化影响的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身心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塑造人。

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学案导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堂学案编号:02课题: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2012、2、9编制:乔均庆审核:李金城班级:姓名:二、基础设疑1、“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的根源、表现、特点?2、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三、关注生活1、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秀文化氛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要考虑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和先进文化的指导地位。

2、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应结合文化与经济的作用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3、关注校园文化、唱红歌、诵读经典、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世博会、山东文博会、图博会、网络文化、文化低俗化倾向对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四、疑难辨析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3、文化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4、文化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5、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6、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成就,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体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7、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8、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

()9、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10、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11、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12、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13、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1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五、建构知识体系六、高考题赏析1、(2008山东高考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2010山东高考22)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

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A . 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 .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 .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 .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3. (2011山东高考)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分)【参考答案】①对汉阳铁厂原址党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正确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2011北京高考)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情形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分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9分)【参考答案】①文化影响人们党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七、实战演练1.(2009·广东17)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这表明读书()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2.(2009·天津文综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2007·海南单科,1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4、(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5、(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6、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8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堂学案编号:02课题: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2012、2、9编制:乔均庆审核:李金城班级:姓名:六、高考题赏析1、A2、A七、实战演练1—5 B B A A B6、(1)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通过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4分)(2)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堂学案编号:02课题: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2012、2、9编制:乔均庆审核:李金城班级:姓名:六、高考题赏析1、A2、A七、实战演练1—5 B B A A B6、(1)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通过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4分)(2)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堂学案编号:02课题: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2012、2、9编制:乔均庆审核:李金城班级:姓名:六、高考题赏析1、A2、A七、实战演练1—5 B B A A B6、(1)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通过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4分)(2)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堂学案编号:02课题: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2012、2、9编制:乔均庆审核:李金城班级:姓名:六、高考题赏析1、A2、A七、实战演练1—5 B B A A B6、(1)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通过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4分)(2)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