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食品理化检验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测定比重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密度天平法等。
2、没食子酸丙酯的缩写是__________。
3、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以及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食品中的水划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失误差。
5、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和三氯甲烷溶液反应,能形成______化合物,在620nm波长处有吸收。
6、牛乳的酸度16.52o T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甜味剂根据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天然甜味剂两种。
8、在测定样品的酸度时,所使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CO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时,如果有水或醇存在,会使测定结果偏_______(高或低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食品中的灰分可分为水溶性灰分、_________________和酸不溶性灰分。
11食醋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约含4%左右。
12、测定水分可用干燥法,包括直接干燥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
13、淀粉可分__________________和支链淀粉。
14、食品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物碱的是()。
A.蛋白质B.氢氧化钠 C.吗啡D.甘油2、下列属于还原性单糖的是()。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复习题(含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复习题(含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几个数据相乘除时,它们的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保留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将21.4565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为21.4。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DBXX/XXX-XX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氢氧化钠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碱性太强的原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莫尔法是以AgNO3为标准溶液,以K2CrO4终点的沉淀滴定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索氏提取法适用于脂类含量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和审批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已标定过的KmnO4标准溶液应贮存于白色磨口瓶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所有指示反应等当点的指示剂用量都要少些,否则会过多消耗滴定剂,引起正偏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维生素C易被氧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质量是SI基本单位,其单位名称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偶然误差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没有规律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牛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提供碳元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维生素C易被氧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杂醇油的比色测定误差与样品中的异丁醇和异戊醇的比例无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一般盛过高锰酸钾的器皿壁上附着褐色的斑点可用0.5%的草酸洗涤。
食品理化检验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配制0.1mol/L的盐酸溶液2000mL,应吸取分析纯盐酸20mL,注入2000mL水中混匀。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值时,预热后可用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来定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蒸馏乙醚时,不能蒸干,因为蒸干会引起回收的乙醚不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在准确度和重现性方面均优于直接滴定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密度瓶法测定啤酒酒精度时,为了加速中间过程密度瓶的干燥速度,可以采取烘箱干燥法烘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只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分析结果的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蛋白质测定加碱蒸馏时,吸收液选用的是3%硼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氢氧化钠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碱性太强的原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所有指示反应等当点的指示剂用量都要少些,否则会过多消耗滴定剂,引起正偏差。
A、正确正确答案:B10.()分析化学中,几个测定值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实验室组装回流装置时,应选用三角烧瓶、橡皮塞和一定长度的冷凝管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吸光光度法中,回归方程y=a+bx通过原点时,说明被测的吸光物质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蛋白质测定时蒸馏应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企业的质监机构不负责产品包装及包装物的检验,产品包装应由经销部门负责检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来进行滴定分析的分法。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期末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干法灰化: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2、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3、采样:从待测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来代表整体的方法。
4、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
5、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6、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
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后均匀四等份,取两份、余弃,再混匀后四等分,取两份、余弃,以相同步骤至取得设计采样量的方法。
8、灵敏度:指分析方法做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9、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10、系统误差:指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造成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具有可重复性和单向性。
11、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值都不固定。
(二)填充题1、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保留备查。
2、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3、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4、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5、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三)选择题1、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 C)。
A.滴定管读数读错B.试样未搅匀C.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2、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 C )A.等于0 B.越小越好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略小于允许误差3、用20 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 B )。
A.20ml B.20.00 ml C. 20.0 ml D.20.000 ml4、对于数字0.0720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D )。
A.四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B.三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C.四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D.三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5、下列计算结果应取( B )有效数字:3.8654×0.015÷0.681×2300+26.68A、5位B、2位C、 3位D、4位6、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C)。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分析化学中,几个测定值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食品中的蛋白质是提供人体组织生长、修补和更新的原料。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接标准的性质分为三类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分子里由烃基与醛基相边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乙醚萃取法中采用硼酸(2,6二氯靛酚)溶液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C。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沉淀的洗涤应沥干后再加洗涤剂,宜少量多次。
B、错误正确答案:A7.蛋白质测定时蒸馏应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蛋白质测定加碱蒸馏时,应适量加入20%的NaOH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用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一般要选用摩尔质量较小的基准物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GB2757-1981是强制性国家标准,1981年发布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产品标准可制订强制性标准,也可制订为推荐性标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为了使滴定分析时产生的误差小于0.1%,滴定时标准溶液的用量应大于20mL。
B、错误正确答案:A13.将21.4565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为21.4。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索氏提取法适用于脂类含量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啤酒中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GB2757-1981是强制性国家标准,1981年发布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单糖能完全被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沉淀滴定摩尔法、滴定时要充分振摇,以防止A、正确正确答案:A19.()正常牛乳受乳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的调和作用,咸味会被掩盖而不易察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食品理化检验分为几个步骤?(A)A. 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B. 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结果判断C. 采样、样品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判断D. 采样、分析测定、数据处理、结果判断答案:A2.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标准溶液的浓度通常用(C)表示。
A. mol/LB. g/LC. mg/LD. %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D)A. 光谱分析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生物化学分析法答案:D4.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滴定管的精确度为(B)。
A. 0.0001mlB. 0.01mlC. 0.1mlD. 1ml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A. 食盐B. 味精C. 糖精D. 亚硝酸钠答案:A6.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重量分析法的精度一般为(C)。
A. 0.0001gB. 0.01gC. 0.1gD. 1g答案:C7.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通常采用(B)进行分析。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B8.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通常采用(A)进行分析。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9. 食品中的微生物通常采用(D)进行分析。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显微镜检查法答案:D10. 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中,相对误差表示为(C)。
A. 绝对误差/真值B. 绝对误差×真值C. 绝对误差/真值×100%D. 绝对误差-真值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案: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2.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常用方法。
答案: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常用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质谱法等。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及答案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及答案(每空4分,共100分)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2、GB5009上的准确称取是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准确度为±0.0001g。
3、采样应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4、食品理化实验室个人防护设施主要包括护目镜,工作服,口罩,手套。
二、选择题:1、食品理化检验包括(ABC)A、快检筛查B、定性C、定量2、法定计量单位包括(AC)A、mol/LB、%C、kg D meq):3、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ABCDEFGHA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B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C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D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E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F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G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H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4、掺伪或中毒样品采样应注意(B)A 代表性 B典型性 C普遍性5、一般样品在检验后应保存(A)个月A 一、B 三、C 六、D九6、罐头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同一批号,包装小于250克时,采样应不少于(D)个A 3、B 6、C 9 、D107、下列单位哪些是错误的写法(AC)A mg/Kg、B g/100g、C PH 、D mol/L8、被测物质含量在<kg时回收率一般应在(d)范围内< bdsfid="110" p=""></kg时回收率一般应在(d)范围内<>A、95~105B、90~110 C 80~110 D 60~1209、需要强检的设备有(ABC)A高效液相色谱仪 B 分光光度法 C滴定管 D烧杯10、定性检验方法的技术参数包括(ABCD)等A适用范围 B原理 C选择性 D检测限三、判断题:1、食品理化检验的特点是样品组成单一,干扰小。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附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A. 样品处理B. 仪器分析C. 数据处理D. 样品保存2.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稀释B. 萃取C. 消解D. 直接分析3. 下列哪一种不是常用的食品理化检验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比色法4.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以下哪一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重复实验B. 增加样品量C. 提高仪器精度D. 选择合适的检测范围5.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A. 空白试验B. 平行试验C. 对照试验D. 加标回收试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6.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
7.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8.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9.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其意义。
三、案例分析题(共10分)10. 某企业生产的一款饮料中,检测发现其中的糖分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计算题(共20分)11. 某食品样品中某种维生素C的含量为10mg/100g,现需将其稀释至100mg/100g,请计算稀释后的维生素C含量。
12. 某企业生产的饼干中,脂肪含量标准为不超过25g/100g。
现随机抽取一批次饼干进行检测,测得脂肪含量为28g/100g。
请计算这批次饼干的脂肪含量超出了标准多少百分比。
五、论述题(共20分)13. 请论述食品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未来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D4. D5. C二、简答题6.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处理、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
7. 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有稀释、萃取、消解和直接分析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附参考答案)
1.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目的?()A. 确定食品成分B. 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C. 评价食品质量D. 检测食品口感2. 食品理化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水分含量?()A. 灼烧法B. 水分测定仪法C. 干燥失重法D. 水分活度法3.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A. 食盐B. 水分C. 蛋白质D. 脂肪4. 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总数?()A. 培养法B. 显微镜法C. 电镜法D. 荧光法5. 食品理化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A. Kjeldahl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氨基酸分析法6. 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原子荧光光谱法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 气相色谱法7. 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比色法8. 食品理化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食品中的脂肪酸含量?()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比色法9. 下列哪种检验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A. 比色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氨基酸分析法10. 食品理化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B. 显微镜法C. 电镜法D. 荧光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理化检验是通过对食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检测,以评价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技术。
2. 食品理化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保持食品稳定性、增加食品风味、便于食品加工和保存等目的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4.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食品检验复习题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一、选择题1、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C)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D 减压蒸馏法2、在95~105℃范围不含其他挥发成分及对热稳定的食品其水分测定适宜的方法是(A)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 D 减压蒸馏法3、哪类样品在干燥之前,应加入精制海砂(C)A固体样品B液体样品C浓稠态样品D气态样品4、减压干燥常用的称量皿是(B)A玻璃称量皿B铝质称量皿 C 表面皿 D 不锈钢称量皿5、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A)A 95~105℃B 120~130℃D 500~600℃ D 300~400℃6、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A)A干燥到恒重 B 规定干燥一定时间C 95~105度干燥3~4小时D 95~105度干燥约1小时7、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 A )7A 1~3mgB 1~3gC 1~3ugD 两次重量相等8、测定蜂蜜中水分含量的恰当方法是( B )8A常压干燥B减压干燥 C 二者均不合适D二者均可9、下列那种样品应该用蒸馏法测定水分( D )9A 面粉B味精C麦乳精D香料10、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 C )10A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室内冷却后称重B 在烘箱内自然冷却后称重C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D 迅速从烘箱中取出称重11、蒸馏法测定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 )11A甲苯、二甲苯B乙醚、石油醚C氯仿、乙醇D四氯化碳、乙醚12、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A )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C可确定干燥情况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13、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A)13 A乳粉B果汁C糖浆D酱油14、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D)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完整版食品理化检验考题汇总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一、名词解释:1.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2.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3.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4.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
5.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6.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
7.油脂的酸价(又叫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是脂肪分解程度的标志。
8.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9.TBA值:每千克样品中所含丙二醛的毫克数,即为硫代巴比妥酸值,简称TBA 值。
10.盐析:向溶液中加入某一盐类物质,使溶质溶解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11.溶液浓度:溶液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12.恒重:指在规定条件下,供试样品连续两次灼烧或干燥后称定的质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13.空白实验:空白实验系指不加样品,而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及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测限。
14、平行试验:平行试验就是同一批号(炉号等)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仪器、试剂,以及试验人)进行试验,看其结果的一致性。
二、填空题1、有机物破坏法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
干法灰化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加速灰化;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方法有:硝酸–硫酸法和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2、干燥器一般采用硅胶作干燥剂,当它的颜色减退或变红时需干燥后再用。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4.吸取
答:吸取系指用移液管或刻度吸量管吸取液体物质的操作,其准确度用数值的有效数字的位数表示。
5.空白实验
答:空白实验系指不加样品,而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及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测限。
4、 简述索氏抽提法的基本原理。
答: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抽提后,蒸去溶剂所提取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因为除了脂肪外,还含有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质。抽提法所得脂肪为游离脂肪
5、 常量凯氏定氮的原理是什么?怎样进行样品的处理?
答: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答:蒸馏法是利用被除数测物质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分离为纯组分的方法。常用的蒸馏方法有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
3、 测定食品酸度时某些食品本身具有较深的颜色,如何处理?
答:某些食品本身具有较深的颜色,使终点的变化不明显。可通过加热稀释、或用活性炭褪色、或用原试样溶液对照来减少干扰,若样品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就选用电位滴定法
2.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或过程)是什么?
答: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为: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3.常见的食品分析方法有那些?(5分)
答: 常见的食品分析方法有①感官检验法②化学分析法③仪器分析法④物理分析法⑤微生物分析法。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与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的试验中,混合指示剂是由1g/L溴甲酚绿和1g/L甲基红按()的比例配比而成的。
A、5:1B、1:2C、1:5D、2:1正确答案:A2、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时,为了防止铁、铜、锌等离子的干扰,应加入()。
A、柠檬酸铵B、氰化钾C、盐酸羟胺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玻璃电极初次使用时,一定要在蒸馏水或0.1mol/LHCl溶液中浸泡()小时。
A、8B、12C、24D、36正确答案:C4、盖勃法测定牛乳的脂肪含量时,乳脂计的读数方法是()。
A、读取酸层和脂肪层的最高点B、读取酸层和脂肪层的最低点C、读取酸层和脂肪层的最高和最低点的平均数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5、理化检验选用的试剂,其标签上必须有的标注项目是()。
A、纯度、状态和杂质含量等B、品级、纯度和价格等C、纯度、价格和杂质含量等D、品级、纯度和杂质含量等正确答案:D6、如果用盖勃法测定牛乳的脂肪含量,应选用的乳脂计型号是()。
A、7%B、1%C、40%D、35%正确答案:A7、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仲裁方法是()。
A、考马斯亮兰染色法B、双缩脲法C、紫外法D、凯氏定氮法正确答案:D8、固体粉末采集时应该采取()。
A、尽可能取粉末B、只挑大块的C、边取边混合D、边取边溶解正确答案:C9、在实验中,皮肤溅上浓碱时,在用大量水冲洗后继而应用()处理。
A、2%硝酸B、5%小苏打溶液C、5%硼酸D、2%盐酸正确答案:C10、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年。
A、5年B、10年C、3年D、2年正确答案:A11、蒸馏某种很低沸点的液体应选用()。
A、蛇形冷凝管B、空气冷凝管C、直形冷凝管D、球形冷凝管正确答案:A12、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的测量波长为()。
A、510nmB、570nmC、530nmD、550nm正确答案:A13、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时,加入柠檬酸铵的目的是()。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题含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内容包括()。
A. 营养成分、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B. 食品外观、口感、营养成分、有害物质C. 食品外观、口感、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D. 食品外观、口感、营养成分、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
A. 光谱分析法B. 色谱分析法C. 质谱分析法D. 比色法3.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对于脂肪的测定常用()方法。
A. 滴定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红外光谱法D. 气相色谱法4.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目的是()。
A. 保证食品安全B. 保证食品质量C.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D. 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A. 味精B. 食盐C. 亚硝酸钠D. 甜蜜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方法。
2. 食品理化检验中,如何测定蛋白质含量?3.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及检测方法有哪些?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某品牌奶粉因检测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导致大量婴幼儿生病。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分析三聚氰胺是如何进入奶粉中的?2. 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健康有哪些危害?3. 针对此事件,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 作为检验人员,如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四、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食品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
2.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建议。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D4. C5. B二、简答题1.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酚试剂法、双缩脲法等。
3.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
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期末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干法灰化: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2、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3、采样:从待测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来代表整体的方法。
4、检样: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
5、原始样品:将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6、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
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后堆积后均匀四等份,取两份、余弃,再混匀后四等分,取两份、余弃,以相同步骤至取得设计采样量的方法。
8、灵敏度:指分析方法做能检测到的最低限量。
9、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10、系统误差:指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造成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具有可重复性和单向性。
11、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它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值都不固定。
(二)填充题1、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保留备查。
2、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3、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4、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5、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三)选择题1、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 C)。
A.滴定管读数读错B.试样未搅匀C.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D.滴定管漏液2、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 C )A.等于0 B.越小越好 C.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略小于允许误差3、用20 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 B )。
A.20ml B.20.00 ml C. 20.0 ml D.20.000 ml4、对于数字0.0720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D )。
A.四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B.三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C.四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D.三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5、下列计算结果应取( B )有效数字:3.8654×0.015÷0.681×2300+26.68A、5位B、2位C、 3位D、4位6、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C)。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食品理化检验学10采样11样品的预处理12干法灰化2.湿法消化3.检样、原始样、平均样4.系统抽样,随机抽样、指定代表性抽样5.定比例采样、不定比例采样、定时采样、两级采样6.样品的制备,10牛乳吉尔涅尔度(0T)11粗灰分12蛋白质换算系数7.标准品8.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10. 回收率10有效酸度11朗伯-比耳定律12油脂的酸价13蜂蜜的淀粉酶值14比移值15粗纤维和膳食纤维16粗蛋白,非蛋白氮二.填空题1.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源有、、和。
1.采样的方式有、和。
2. 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和,其中为仲裁法。
2.有效酸度通常用测定,总酸度通常用法测定。
3.水蒸汽蒸馏测定挥发酸时,加磷酸的作用是。
3.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国标方法有、和,香料中的水分应该用法。
4.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消化样品时,加入CuSO4的作用是,加入K2SO4的目的是,蒸馏氨,要用稀硫酸将水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调为弱酸性,这是因为。
5.常用的两种脂肪提取剂为和,其中,只能提取游离态脂肪。
5.淀粉测定的国标方法为和。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钙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钙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铁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铁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7.食品理化检验中,通常测定的重金属有(列四种)。
8.本学期的实验中,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为,预处理样品所用的蛋白质沉淀剂为。
9.测定肉新鲜度的理化检验指标有、、、、和。
10.牛乳的比重用测定,正常乳的比重为。
11.用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乳脂肪时,所用的试剂有、、和。
12.盖勃氏法和巴布科克法测定乳脂肪,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13.测定乳安定度的两种方法为和。
14.通过的测定和的测定,可检查牛乳的消毒效果。
15. 蜂蜜中的水分用计测定,蜂蜜含水量越低,则蜂蜜等级越。
16.测定酱油的总酸量,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结果以酸的含量表示。
17.测定酱油中的氨基氮时,加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酸显示出酸性后,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附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 ) 几个数据相乘除时,它们的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保留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依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 )pH计测定pH值时,用标准pH溶液校正仪器,是为了消除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乙醚萃取法中采用硼酸(2,6二氯靛酚)溶液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C。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 ) 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是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强制要标注的内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 )用EDTA滴定Ca2+时,所用的NaOH试液中含有少量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 )分光光度计指针不移,通常检查原因时首先考虑预热时间是否短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 )样品测定灰分时,可直接称样后放入马沸炉中灼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维生素C易被氧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酸度与酸的浓度虽然在概念上有些差别,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 ) 滴定管读数时,应双手持管,保持与地面垂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 ) 白酒中甲醇含量高与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高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标定NaOH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钠,使用前在110-120℃干燥至恒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 )乙醚中含有水,能将试样中糖及无机物抽出,造成测量脂肪含量结果的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 )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安全使用首要是操作人员应培训上岗,熟悉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 ) 将50g水倒入50g98%的浓硫酸中,可制成49%的硫酸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 )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和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2. 食品中脂肪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索氏提取法B. 凯氏定氮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3.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C4. 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干燥法答案:D5. 食品中灰分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高温灼烧法答案:D6.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答案:D7.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格里斯试剂比色法答案:D8.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D9. 食品中农药残留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D10. 食品中微生物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菌落计数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D12. 食品中脂肪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A. 索氏提取法B. 凯氏定氮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D13.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CD14. 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一.填空题1.样品的采集分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种方法。
采样的程序分为三步即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2.样品预处理总的原则是消除干扰因素和完整保留被测组分;样品预处理目的:测定前排除干扰组分和对样品进行浓缩;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和浓缩法。
测定食品中金属离子,样品处理常用有机物破坏法。
3.有机物破坏法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
干法灰化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加速灰化;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方法有:硝酸–硫酸法和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4. 蒸馏法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法一般分为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三种形式,沸点太高或易分解的物质应采用减压蒸馏。
5.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将混合物组分完全或部分地分离的过程称为萃取(提取)。
6. 色层分离法又叫色谱分离法,可分为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
,7. 干燥器一般采用硅胶作干燥剂,当它的颜色减退或变红时需干燥后再用。
8.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g/L)、比例浓度,物质的量浓度(mol/L)、滴定度(g/mL )等。
9. 1%酚酞溶液是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 95%乙醇之中。
10. 氢氧化钠可使酚酞变红色。
11.标定NaOH溶液常用邻苯二甲基酸氢钾,指示剂选用酚酞。
12.作回收试验,根据回收率高低,可检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13.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的高低可用偏差来衡量。
14.精密称取是指按规定的数值称取,并准确至 g 。
?15.测定食品中氯化物含量时,硝酸银是标准溶液。
16.相对密度是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的仪器是密度瓶或密度计。
锤度计是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的密度计,它是以蔗糖溶液重量百分比浓度为刻度的;专门测定牛乳相对密度的密度计叫乳稠计。
乳稠计是用以测定牛乳相对密度的密度计,若刻度为30,则乳的相对密度是;波美计有轻表、重表两种,前者用以测定相对密度小于1 的溶液;从酒精计上可直接读取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
17.介质的折光率等于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比值;影响折射率测定的因素是光波长和温度;折光仪是利用临界角原理测定物质折射率的仪器。
18.阿贝折光仪校正好的标准明暗分界线恰好通过十字线交叉;当旋光质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g/1mL;L=1dm时,所测得的旋光度为比旋光度。
19.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恒温烘箱;水分测定的温度是:100~105℃;水分测定的计算公式是样品中水分重×100/样品重测水分时,恒重是指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超过 2mg 。
20.直接干燥法测样品水分含量时,样品取样量至少 200 g ;测定水分含量时称样数量一般控制在其干燥后的残留物质量在为宜;称量皿规格的选择,以样品置于其中平铺开后厚度不超过皿高的1/3 为宜;水分含量≥16% 如面包:可采用二步干燥法法干燥。
21.减压干燥法测定水分是利用低压下水的沸点降低原理,干燥温度在80±2℃。
22.测定香料中水分常用蒸馏法,此法易用于易氧化易分解热敏性样品。
{23.卡尔·费休试剂由碘、二氧化硫、吡啶、甲醇组成,其有效浓度取决于碘的浓度。
24.灰分的主要成分是矿物盐和无机盐,灰分按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马福炉;灰分测定的温度是:550~600℃;灰分测定中,盛装样品的器皿叫坩埚,使用的钳叫坩埚钳。
灰分测定的计算公式是样品中灰分重×100/样品重。
25.灰分含量测定步骤:瓷坩埚的准备→样品预处理→炭化→灰化。
26.干法灰化中加速灰化的方法有改变操作条件、加入灰化助剂、加入惰性不溶物。
27.灰分测定样品应碳化时,应采用先低温后高温的方法进行炭化,样品应碳化至无黑烟;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正常灰分的颜色是纯白色;灰化时对特别容易膨胀的试样可先于试样上加数滴辛醇或纯植物油,再进行炭化。
28.面粉的加工精度,在面粉加工中,常以总灰分含量评定面粉等级。
29.高锰酸钾滴定法测食品中钙的原理为:样品经灰化后,用盐酸溶解,钙与草酸生成草酸钙沉淀;沉淀经洗涤后,加入硫酸溶解,把草酸游离出来,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
30.吸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有标准溶液比较法和标准曲线法。
`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最广泛的光源是空心阴极灯;分光系统的作用是获得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32.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 (pH) 和挥发酸。
33.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酚酞。
34.总酸度测定时,若样液颜色过深或有混浊,需用酸度计确定滴定终点。
酸度计使用前要预热 30 分钟,新电极或很久没用的干燥电极必须先浸泡在蒸馏水或中至少 24 小时以上。
pH计在不用时,其电极一般需置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进行保护。
35.测食品中挥发酸时,加入磷酸的目的是使结合态的酸变为游离态的酸。
36.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有机酸。
37. 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发生变质。
38.常用的测定脂肪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酸分解法、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和氯仿-甲醇提取法(其中任选三种)等。
¥39.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所用的有机溶剂是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 测脂肪时,乙醚中不能含有过氧化物的原因是防止脂肪氧化、防止烘烤时爆炸;用KI溶液可检查乙醚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
40.索氏提取法所使用的抽提装置是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由冷凝管、抽提管和接收瓶三部分组成。
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种脂肪含量时,若滤纸筒超过回流弯管,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对于易结块的样品需加入海砂,其目的是增加样品的表面积。
41.脂肪测定过程中,使用的加热装置是水浴锅;所使用的加热温度是75~85℃;脂肪测定时,样品包的高度应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以便于脂肪的抽提;测定脂肪抽提是否完全,可用滤纸检查,将抽提管下口滴下的石油醚滴在滤纸上。
42.用于粗脂肪测定的样品,其水分必须烘干;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石油醚。
43.罗斯-哥特里氏法又叫酸性乙醚提取法,是测定乳及乳制品脂肪含量的国际标准法。
44.测午餐肉中脂肪含量可用酸水解和索氏提取法。
45.测鲜鱼中脂肪含量可用氯仿-甲醇法。
46.处理油脂或含脂肪样品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磺化法和皂化法。
&47.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组成;在碳水化合物中,人体能消化利用的是单糖、双糖和淀粉,称为有效碳水化合物。
48. 食品中的总糖通常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的蔗糖的总量。
49.葡萄糖属于单糖;淀粉属于多糖;低聚糖也叫寡糖,其分子中所含的单糖基数为 2~10 个。
50.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其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
51.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时,滴定终点是这样确定:稍过量的还原糖将次(亚)甲基兰指示剂还原,使之由蓝色变为无色。
5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在样品处理时,除去蛋白质时所加的试剂是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53.测淀粉时,加85%乙醇目的是除去可溶性的糖;加硫酸钠目的是除铅;测蔗糖时,1g还原糖相当于蔗糖。
54.乳粉中还原糖测定的条件是碱性条件和沸腾状况下进行的。
$55.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溶液由蓝色到蓝色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
56.测还原糖时,当样品含有大量淀粉、糊精及蛋白质的食品,最好用乙醇溶液提取。
57.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半纤维素等经水解除去,再用碱处理使蛋白质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遗留的残渣即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可经灰化后除去。
58.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氨基酸;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氮素;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是测定其中的含氮量。
59.凯氏定氮法测定N元素含量时,样品与浓硫酸,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其中碳和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氮最终转化为硫酸铵。
60.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硫酸;消化时,凯氏烧瓶应倾斜45度;温度控制时应先低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消化结束时,凯氏烧瓶内的液体应呈透明蓝绿色;蒸馏过程中,接收瓶内的液体是硼酸;蛋白质测定所用的氢氧化钠的浓度是45%左右;所用的指示剂是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将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加入硼酸溶液中,溶液应显暗红色。
62.测氨基酸态氮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氨基的碱性消失;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公式是X= c V××100/m 。
63.维生素是从营养观点归纳而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属于溶性维生素。
)63.测维生素C通常采用草酸溶液直接提取,原因是:在一定浓度的酸性介质中,可以消除某些还原性杂质对维生素C的破坏作用。
64.染料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颜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用标准的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含维生素C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于15秒内不褪色为终点。
65.分离食品添加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色层分离等。
66.常用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苯甲酸及其钠盐属于酸(酸、碱)性防腐剂,苯甲酸的溶解度低,实际生产中多使用钠盐,抗菌作用是钠盐转化苯甲酸后起作用的。
测苯甲酸时,样品用氯化钠饱和的目的是除蛋白质及水解物和降低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样品先碱化的目的是溶解脂肪,后酸化的目的是使苯甲酸钠变为苯甲酸。
67.常见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
68.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发色剂。
硝酸盐在肉品中使用是利用其发色和防腐和增强风味。
69. 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前体。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使用饱和硼砂目的是提取亚硝酸盐和沉淀蛋白质;果蔬制品提取剂是氯化钡和氯化镉溶液,动物性制品提取剂是饱和的硼砂溶液。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所使用的仪器是分光光度计。
70.测硝酸盐通过镉柱的目的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镉柱的还原效率应大于 98% 。
71.亚硫酸根被四氯汞钠吸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和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
经分子重排,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可比色定量。
72.着色剂是在食品加工中为改善食品的外观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而加入的天然或合成色素。
着色剂在食品中含量极少,对其检测应首先将样品前处理,使着色剂得以提取、分离,然后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一般常用的分离提取方法是层析法、溶剂抽提法。
73.肉制品中加入的亚硝酸盐产生的亚硝基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色泽鲜红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有美观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