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朱成玉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
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
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
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
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
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
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
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
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小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
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检测试题含解析
C项,正确;
D项,不合文意,“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错,材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为“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所以不是转变的问题,因为二者并不矛盾。
C.“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一点即便不是戏迷的朋友也知道。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独特,千百年来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戏曲进校园,意义重大。
“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戏剧这种艺术形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之精华,展现着独特的审美风范。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
戏曲能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见证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
除了美之外,还有真和善。
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很多经典曲目讲述是非、善恶、忠奸,弘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
所以,戏曲进校园,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对戏曲本身而言,进校园也是圈粉良机。
看过去,从城里到乡间,处处搭台唱戏;从引车卖浆者到王公贵族、商贾文人,多是戏曲“粉丝”。
比如鲁迅不爱看戏,也难忘幼时看戏的场景。
他在《社戏》里深情追忆:“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但看如今,很多剧种失宠,戏迷锐减——其实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触、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不过,戏曲进校园虽易,要达成以上效果却不简单。
为什么?因为校门好进,“心门”难开,戏曲进校园的对手主要是学生的“内心戏”。
很多同学一听说表演传统戏曲,直接敬而远之。
在部分年轻人眼里,戏曲的表演比较“拖沓”,而且唱词晦涩,很多人觉得无法欣赏,所以即便不要钱,也不太愿意去看。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
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这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写清楚。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姐是( )A、.档.次/抵挡唠.叨/牢.靠应.许/应.答如流B、混.乱/浑.浊噱.头/戏谑.强.加/强.人所难C、眼眶./框.架宾.馆/乒.乓油炸./信息爆炸.D、脂.肪/指.挥脊.梁/枸杞.累.及/长年累.月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许多科学技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在商业上得到广泛运用。
②这家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出了能随时令变化、适应不同区域消费习惯和消费的快速产品组合,赢得了市场。
③细雨交织,竹林婆娑,山清水秀。
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没有奸诈,只有简单。
这份经过大自然锤炼而来的静谧,却恰恰让人震撼。
A、继而嗜好寂静B、既而癖好寂静C、既而嗜好宁静D、继而癖好宁静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杨洁篪强调,安倍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消除其严重错误的恶劣影响,我们奉劝安倍打消任何幻想,改弦更张....,否则必将进一步失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B、垂涎于明前茶的号召力,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用“春茶”“早春茶”等概念打“擦边球...”,图谋侥幸获取高利。
C、整体衣柜的优点在于量身定做,可以按照个人需求进行设计,既彰显个性、节省空间,又可做到与整体装修风格天衣无缝....。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
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
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
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曾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
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
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
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
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
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
”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
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
但《橘颂》尽管有这样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
2020届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届淄博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久前,已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
尽管它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世卫组织在声明中称,自从2012年发现这种新病毒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
未知的是这种新型病毒是怎么出现,未来会不会变化,它的传播半径已经有多大等问题。
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但是复制速度并不能说明其实际传播感染能力。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一个,“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虽然与2003年报告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起严重疾病,且呈现出高病死率,但SARS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似乎不太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2020年淄博市淄川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淄博市淄川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6月,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在一款作文学习APP中留言:“写给2035的18岁,感谢纸条押题00后、新时代”、“二卷作文感谢纸条给的灵感”、“三卷的作文材料全靠你,感谢纸条君的buff!”作文纸条成立于2017年初,初心是希望做一款属于00后互联网用户的产品。
与此同时,当前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教研压力都很大,信息来源过于丰富而碎片化。
作文纸条可以帮用户整理提炼出当前作文素材的要点和用法,再通过“纸条君”这样一个年活泼有亲和力的形象,以一种平等友善的方式和口吻传递给用户。
作文纸条的用户中,有大量学习成绩优异且写作能力极强的粉丝,他们本身既是产品的深度用户,也是社区内的意见领袖,对高考作文有自己独到的洞察力和预感。
通过对优质用户精细化的运营,作文纸条能够第一时间获悉他们分享课堂第一手资料和多样化的作文学习方法论,并在官方微信和公众号、知乎中引导用户进行更大范围的讨论。
作文纸条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斯坦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网易、UC 等顶级互联网公司。
作文纸条希望,基于作文纸条团队自身丰富的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经验,通过数据分析和与用户深度互动双管齐下的方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紧跟时代、清新脱俗,简单高效的作文学习体验。
(摘编自(《高考作文“无米下锅”?作文纸条就是你的素材神器!》,《中国教育品牌网》2018年6月8日)材料二:2019年国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完成App研发,注册费98元。
和2017年《新华字典》App一样,《现代汉语词典》APP该不该收费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此外,一些学校出现了教育App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
不少学生反映自己被App“绑架”了,特别是在高校,打热水用一个App,刷网课用一个,甚至湖南一所高校还曝出“扫码洗澡”的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非常“闹心”。
2020年淄博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淄博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面向未来,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领域逐渐构建数字文物体系,并将数字文物概念逐渐覆盖文物数字化保护实践等工作,建立以文物三维可视化数据为基础的所有文物数据。
例如文献、文样、视音频、化学成分分析、病虫害数据等等,通过文物统一身份识别可进行正向追踪、反后潮源、横向展开、纵向对比文物全信息集合体,为文物智能化应用奠定坚实数据资源基础。
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将利用分布在故宫各处传感器来实时获取故宫全体、全城数据。
未来通过5G+AR+人工智能+物联网对故宫实施智能化监测、预警、干预。
故宫利用5G+AR+人工智能开展全面、科学、细致的保护工作,从而实现险情可防控、保护可提前的目标。
(《故官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VR相关技术占据数字故官重要一席》,《中国电子报社》20年10月23日)材料二想象一下,用户足不出户,就可在“数字故宫”小程序上“云”体验传统纹样之美,依次欣赏同样纹饰的文物集合,发掘文物间的历史关系;可以通过“相识大考验”趣味答题了解文物知识,分享自己与文物的“缘分”……值此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年之际,这样的感受是不是别有韵味?这就是数字技术助力文物保护的魅力所在,是加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生动实践。
不禁想起去年4月也黎圣丹院一场大火,整座建筑严重受损,世人为此揪心不已。
所有文物都需要预防性保护,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插上“数字化”双翼,使预防性保护更加坚实有效。
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助力文物预防性保护的意义,而成为文物保护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标配。
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确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地位,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为数字化采集应用、资源数据库建设、新文创产品开发等确立规范。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题评价等级注意事项:1.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共6页,五个大题,21个小题。
3.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庇.护(bì) 青睐.(lài)一曝.十寒(pù)B.痴.心(chī) 真谛.( dì) 泉水淙.淙(cōnɡ)C.湍.急(tuān)亲昵.(nì)风流倜傥.(tǎnɡ)D.滂.沱(pānɡ)拯.救(zhěnɡ)怒发.冲冠(fà)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3.下列加点的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
B.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4.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9年11月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智能化时代大幕的开启,人工智能(AI)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迎面而来,不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观念。
军事是对技术变化天生敏感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发展和应用正迅猛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战场上贡献独特的“机器智慧与力量”。
恩格斯曾言,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
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军事变革的发生。
从军事变革史看,科学技术在历次变革中发挥着源头促发性、基础支撑性作用,谁具有技术变革的敏感性并首先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谁就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则。
对一支军队而言,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
美、俄等传统军事强固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都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并已提前布局,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力求与潜在对手拉开“代差”。
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的备忘录,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美军军事项目上的应用力度。
俄罗斯也视人工智能为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 正加紧研制可以驾驶车辆的类人机器人。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淄博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乡土中国》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
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
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
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
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
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
2020-2021学年淄博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淄博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
但语焉不详,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问。
最突出的问题是怎样“以意逆志”?谁的“意”?谁的“志”?是以作者之意去“逆”(追溯、寻求、揭示)作品之志(思想内容)吗?作者之意很难索解,我们虽然希望“文如其人”,但“文”作为一门“艺”,是一种技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也并非全无道理。
谁人可知作者之意?还是要靠读者去揣摩。
作者写出了作品,而作者未必对作品中的内容及其意义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也正是“形象大于观念,生活大于构想”的道理。
是以文本之意去“逆”作者之志(写作的动机、目的及内容和意义)吗?通常,我们把客观而独立存在的“作品世界”称为“文本”。
如果说“作品”突出的是“作者写出来的成品”,那么“文本”则突出它脱离作者的“作品中的生活世界”。
它是自足完满的,如同母亲生了儿子,儿子有自己独立的面貌、性格、生活道路,不是母亲可以掌控的。
以文本去“逆”作者之志,多劳而少功,即使准确把握了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想要表述的意义,但毕竟不等于对文本意义的揭示。
更何况对作者的追溯也完全凭借读者的认知,不一定就是作者的初衷,也未必会得到作者的首肯。
是以文本文字或故事之意(辞意、内容)去“逆”文本之志(客观意义)吗?以“文本”追溯“文本之志”(重点在文本的意义),是文学批评的首要价值,而这虽然和作者有联系,但意义并不大。
诚如钱钟书所言:“假使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如果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作家,我们当然要“知人论世”;如果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文本里的生活世界与读者的生活世界的联系,就是我们研究视野的边界,可以用新时代的“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解决疑问。
我们研究的是文学作品,是文本,“文本所呈现的生活世界和它所蕴含的意义世界”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今天,我们面临着文学的困境。
身处全球化背景之下,面对浪潮般前行的市场经济,以及难以抗拒的数码时代的来临,文学不能不被裹挟其中。
虽然文学市场上的出版数字每年都在递增,为读者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海量阅读机会,但其社会影响力却日渐式微。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使文学的价值标准被扭曲被市场标准牵制和左右。
于是,快餐式、娱乐式以及渲染感官刺激的文学产品,因其可以满足阅读者最直接的需求,很快成了市场宠儿,而传统文学板块则不断遭遇冲击,生存空间受到压逼,不再占据主流地位。
传统文学逐渐成为小众型的读物,迎合市场意味着彻底或者部分放弃文学的理想,而背离市场又很容易陷入自呓式的写作,这种尴尬的境地也是令文学在当下无所适从的重要原因。
现在,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承认一个事实,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已经拥有了传统文学无法替代的读者群,并且,由于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未来会有更多的阅读者选择互联网等新媒体作为阅读的主要平台。
当下,中国作家曾经具有的使命感、群体意识日趋淡化,文学越来越私人化,这削弱了文学的厚重感和时代感。
作家们对技巧的追逐远胜于对思想的挖掘,有的甚至放弃了重大题材的创作,而那些轻浅的、快餐式的内容却被不厌其烦地复制着。
同时,边缘状态下的文学令大多数作家失去了对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其作品失去了直达心灵的力量。
在消费主义统治的时代高唱理想,的确显得奢侈,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或者学科门类,或许都可以放弃这样一种情怀和追求,但是,文学不行。
文学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她的生命力来源于对理想、崇高的描画与歌颂。
即使作家描写的是多么绝望和惨淡的人生,但优秀的文学总是能够从绝望和惨淡中创造希望,而这份希望恰恰是支撑人类精神世界的信念。
无论是何种时代,无论科技进步到怎样的程度,无论大众的需求发生什么变化,文学都不能也不应该抛弃自己的内在属性和精神承担。
山东省淄博市尝试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语文参考答案 2021.111.【答案】C【解析】诗歌题目可以用历史地名;2.【答案】B【解析】文中只谈了文学化的第一种情况。
3.【答案】C【解析】A.贵简不贵繁,非本文观点。
B.说法过于绝对。
D.推理有误。
4. 【答案】D.5.【答案】三次大笑是为了表现曹操即便在败逃途中,也不忘思考如何谋兵布局,其多疑敏感的性格及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均表明了其天才的军事才能;多次大惊是为了表明其虽奸滑多谋,却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超乎寻常的军事谋略。
6.【答案】(1)营造凄冷的气氛,展示曹军败逃的狼狈,增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2)衬托人物形象,多角度表现曹操复杂的个性。
(3)曹军因风取胜,又在溃逃时遭遇暴雨,挫折连连,使得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推动情节发展”亦可)7.【答案】B【解析】“若是他们没有活着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说法绝对。
8.【答案】D【解析】“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世界规模”逻辑混乱,“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世界规模”是前提条件,“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围”是结果。
9. 【参考答案】(1)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增强培育青年科研群体。
(2)培育严谨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3)提高科研学者的待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4)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兴办科研型学校。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10.【答案】D.【解析】A.机,关键。
B.引,率领。
C.济,渡河。
D.克,攻克、战胜\能够11.【答案】C【解析】①是对袁绍的评价,⑤是曹操对郭嘉的评价,⑥是郭嘉身后的事情12.【答案】D【解析】“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为对举句式,由此可排除ABC 三项。
13.【答案】B【解析】“谥号”应为“庙号”。
14.【答案】D【解析】“却不想确立继承人”没有依据。
“莫適立也”应为“没有确立适合的继承人”。
2020-2021学年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神医冰冰(1)1936年秋的一天,槐花镇货郎韩七挑着货担在巫岭深处几个山村串乡叫卖。
在去另一个庄子的路上过一个大沟时,突然看见沟底躺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此人身上的衣服破成了碎片,看起来十分骇人。
韩七吓得大叫一声,一下子坐到地上。
谁知那人并没有死,他睁开眼睛,朝韩七打着手势。
韩七是个厚道人,见那人还有气,这才壮了胆子,上前问到:“你要啥?”(2)那人吃力地抬起手,朝胸前一个布纽扣指了指,又朝口指了指。
“难道是要我把那扣子放他嘴里?”韩七心中纳罕,不过此时也顾不得多想,上前“咯嘣”拔下那人胸前的布纽扣喂到他嘴里。
那人一用力,囫囵吞下了,然后闭上双眼,养了一会儿神,竟慢慢坐了起来,又停了片刻,竟直端端站起,又没事人似的在地上走了几趟,看他步子竟矫健有力!韩七不禁看得呆了!那人在道旁的小漢里洗净脸上的血,韩七一瞧,好个威武的中年汉子!只见他身长七尺,肩宽背厚,双目炯炯有神,鼻梁端直挺拔,嘴巴阔大,面如熏枣。
那人对韩七深深作了个长揖:“多谢老兄教命之恩。
”韩七慌了,连忙摆手并还礼道:“我不过举手之劳,教命的是你那布纽扣。
”那人哈哈大笑,道:“不瞒恩人,我这是祖传金疮药,确有生死人、肉白骨的奇效。
我呢,也不是普通百姓,乃是官府通缉的要犯,我叫潘化龙!"韩七大惊,不过随后就定下神来。
原来这潘化龙乃是西府义侠,专门劫富济贫,为穷人出头。
为报韩七教命之恩,潘化龙就将秘方相授但让韩七发誓用此方为天下苍生效力。
(3)得此秘方,韩七如获至宝,心想,从此再不用风里来雨里去地受苦了!回家后,他便依方配药,随后挂起“韩记外伤诊所”的牌子,开业时用土狗演示,众乡邻无不惊叹此药的神奇。
韩七一下子名噪乡里,西府一带的人都尊他为“西府神医”。
刚开始,韩七自然明白自己不是神医,也还记得潘化龙的临别嘱托,虽是半路出家,倒也有些医者仁心,能尽些医者本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检测试题2020.10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
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
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
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
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
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
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材料二: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
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
《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
《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
《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
“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
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
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
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
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
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
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
“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
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
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
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
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
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
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材料三: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
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
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B.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B.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B.“治大国若烹小鲜”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D.“大河无水小河干4.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4分)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工刘建华王安忆第一次看见刘建华,我就注意到他那双眼睛,特别地亮,烁烁地看着你,看到你先转开眼睛,他才转开。
这样的眼神,使得他原本清秀的长相,变得尖刻起来。
刘建华是我们的第二个木工。
我们将刘建华带到老黄跟前,告诉他这是我们的监工,老黄将要做的木工活一一报给他,然后让他报价。
刘建华一开口报出个天价,老黄一挥手:不可能!杀下去一半。
照规矩,刘建华再报一个居中的价位,这就叫讨价还价嘛。
可小刘不,他依然是报原价,老黄也跟着坚持半价。
我们只得出面调停,居中。
刘建华一挥手,少一分不行!最后,还是依了刘建华。
这样一来,等于是老黄向他让了一步。
可刘建华并没有因此满足。
接下来,老黄向他交代如何如何做时,每一项,他都要反着来。
我们的装修工程就在这样敌对的气氛底下拉开了帷幕。
后来,我们才明白,刘建华和老黄没有仇,刘建华和我们也没有仇,只是一上来这关系就错了——我们将刘建华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
这使他一直愤愤然,好像不是来做工,而是来报仇。
每一样材料,他都要求最好的,倘若说“我们不讲究”,他便说“要有问题我不负责”。
这样受刘建华折磨,真的不想再继续了。
老黄也三天两头在我们面前撺掇,还暗示刘建华要不走,他走。
可是,刘建华一直作出这样的姿态:谈得拢谈,谈不拢不谈。
再有,看见刘建华干活的样子,不由得,你又被他感染了。
首先,他们的工具特别齐整。
电锯,擦拭得锃亮,锤、刨、锉、凿,均是称手牢实,干起活来当当地响。
其次,是刘建华的技术。
连成见极深的老黄,都不得不承认:小赤佬基本功是好的,料忒坏!“料”是指人的品质。
第三,也是最打动我们的一点,他们干活的气氛,称得上热火朝天。
在一片锯刨声中,还响着乐声。
那是一架小小的单放机,立在木屑堆里,放着憨直又带些委婉的淮剧唱腔。
逢到副歌式的段落,刘建华和他的兄弟们便大声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他们穿着旧衣服,额头上冒着汗气,眼睛里放光,使你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骄傲。
他们能做也能吃。
中午一顿,比较马虎,有时就吃菜泡饭。
晚上一顿就要认真对待了。
有一日,我们晚上过去,看见刘建华正在电炒锅里煎一条一尺长的花鲢。
锅比鱼小,可他周转腾挪十分灵活,一条鱼煎得面面俱到,黄灿灿的,然后放进一把葱姜蒜,喷香扑鼻。
活做到一半的时分,旧历年也到了。
起初,刘建华是说旧历年不回家的。
临到小年夜,他才通告我们他要回家。
我们说,当初不是说好的,不回家过年吗?他便微笑着反诘:过年能不回家吗?这是他第一次对我们笑,虽然是带着狡黠,可我们心里还是软了。
一年里不就这么一个团圆日吗?再想,不让他回,他就不回了吗?车票早二十天就订好了,倘是别人大约还可以试试,可这是谁?没有一件事,我们是较得过他的。
不过,他说他过了初十,立马回来。
我们自然也不敢全信了。
他是小年夜晚上走的。
人去楼空的房间里,木屑都扫净了,机器擦得锃亮,锅碗瓢勺也归置整齐。
壁上的架子都打齐了,散发着松木的清香。
长条地板解开包装,摊开放着收干,上面撂了几件他们干活穿的旧衣服。
一切有条不紊,没有一点邋遢相。
心里不由感慨:倘若不是与刘建华这样的雇主关系,又弄得有些僵,那么,刘建华这样的劳动者,其实正是我们喜欢和欣赏的。
可是,现在,我们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了。
元月初十这天,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新房子。
打开门,看见摊开着的白木长条地板上,搁着刘建华的大红旅行包,人不在,想必是去泡澡了。
以后的几天里,人陆续回来,新房子里又响起锯刨声,还有放音机里淮剧唱腔,以及他们兴高采烈的应和:哦唷喂,嗬嚯哉,咿兹唷嚯哉!基本上在约定的期限内完了工,结清工钱。
大约是一年以后,我们才发现刘建华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纪念。
他将热水器百叶箱的门框打小了一圈,使得我们无法将热水器的铁罩拆下来,清除里边的煤烟,以示对我们的教训。
(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建华在与老黄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不按常规出牌;老黄作交代,他也要反着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刘建华不满我们将其置于老黄的领导之下。
B.“我”没有受老黄关于刘建华品质不好的蛊惑,相反,在他俩之间“我”选择留下刘建华,因为刘建华他们劳动的快乐和骄傲感染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