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字教学方法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字教学方法探索

黄宇鸿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 汉字教育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汉字教学早在西周时代就被列入学制,古代识字课本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古人对汉字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总结,给现代汉字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启迪。

[关键词] 汉字教学 童蒙识字 /六书0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4)08-0168-03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汉字,在21世纪,/中国热0、/汉语热0及/汉字热0遍布全世界,/汉字文化圈0日益扩大,因此,汉字教学受到了国际汉字学界及语文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然而对于如何学习汉字,如何进行汉字教学的问题,我们的研究还很不够。在高等师范院校里,许多学科都有相应的教学法,如针对语文教育有/语文教学法0,针对数学教育有/数学教学法0,唯独各种学科的载体)))汉字教育却没有相应的教学法。这种对汉字教学研究的缺憾,正是导致汉字教学中存在着事倍功半弊病的根源。众所周知,小学6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汉字,到中学6年还要花很大的精力学汉字,但是不少学生中学毕业了,还是笔顺不规范,错别字连篇。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汉字教学的研究,建立汉字教学法学科。本文就汉字教学的起源、古代汉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一些探索。

一、汉字教学的起源和地位

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读音和意义也较难掌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困难显得更大。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十分重视汉字教学,把汉字教育当作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

我国的汉字教学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对于汉字的搜集、汇编和形体的分析就开始萌芽。唐兰先生认为:/中国人研究文字,据现在所知,是周朝开始的。0[1]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汉字教学早在西周时代就已经被列入学制。据5周礼#地官#保氏6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

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五日六书,六日九数。0所谓/六艺0,就是周代贵族子弟学习的六种基本科目。其中的/六书0,众所周知,就是古代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传统理论,是古人为了适应创造汉字、学习汉字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属识字教学的范畴。东汉许慎在5说文解字#叙6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0可见,/六书0是/国子0(古代贵族子弟)入学后最先学习的内容,这就说明了

周代的贵族子弟学校已经开始用/六书0理论教学生学习汉字。从此,汉字教学就成为历代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代开始注重汉字规范化工作。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针对当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0的纷乱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书同文0改革。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大规范的正字运动。5史记#秦始皇本纪6:/二十六年,,,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05说文解字#叙6:/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5仓颉篇6,中车府令赵高作5爰历篇6,太史令胡毋敬作5博学篇6,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0这次运动以秦篆作为正字的标准字体,用的是什么方法,没有留下说明。但从传世不多的秦刻石及诏版进行研究,再参照5说文6等资料,可知李斯等人规范汉字的措施大约有四:确定偏旁形体;固定偏旁位置;选定偏旁种类;规定书写笔数。汉字经过秦代的/同文0工作,六国文字异形的历史基本宣告结束,小篆统一了全国的字体。/书同文字0在汉字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汉字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汉字教育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对汉字教育十分关注,秦代当朝重臣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亲自主持编写童蒙识字课本,可以印证秦王朝对

168

2004年第8期(总第110期)

广西社会科学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8,2004(Cumulati vely,NO.110)

X [

收稿日期]2004-04-02

[作者简介]黄宇鸿(1957-),男,广西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

汉字教学的高度重视。汉代统治者不仅重视汉字教学,而且还在法律上作了具体规定。据5汉书#艺文志6记载:/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0/讽0,背诵。/课最者0,考试成绩最优秀者。/劾0,揭发罪状。又5史记#万石张叔列传6载:/(石)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其惶恐。0繁体/马0字下部是四点,一个竖钩,四点表示马的四足,竖钩表示马尾,石建大约是少写了一点。从这些记载可以知道,按照汉朝的法律,学童经考试能/讽籀书09000字以上,可以做/史0(郡县掌管文书的官);又以/六体0试之,优秀者可以做/尚书史0(中央掌管文书的官);吏民上书给皇帝,如果写了错别字,经揭发出来就会被处罚、判罪。石建写字少写了一笔,竟然/惶恐0如此,足见当时正字法规是相当严厉的。这样的重赏重罚,把识字提高到取士准则的地位,汉字教学受到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

汉代以后,童蒙识字教育成为社会风气,汉代已经出现了类似今天小学的/书馆0。王国维5汉魏博士考6说:/汉时教初学之所名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5仓颉6、5凡将6、5急就6、5元尚6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0崔实5四民月令6说:/正月,民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冻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0文中/小学0即书馆,/篇章0即童蒙识字课本,就是说古人在幼童时即开始启蒙识字,接受传统的汉字教育。南宋陆游诗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着面看人。0诗中描绘的正是古代农村儿童习字学书的生活场景。当时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0,所读5杂字6、5百家姓6之类,谓之/村书0。

二、古代识字课本及其特点

识字教学是汉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上古,识字教学的内容以编纂各种童蒙识字课本为主。童蒙识字课本通常只是编次文字,没有说解,与解说汉字形、音、义的/字书0不同。早期童蒙识字课本的编纂,可以说是文字学的萌芽。5汉书#艺文志6中/小学类0著作有10家45篇,全都是童蒙识字课本。我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识字课本是西周宣王时的5史籀篇6, 5史籀篇6在5汉书#艺文志6/小学类0中列为首篇。5艺文志6云:/5史籀篇6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0关于5史籀篇6的作者和时代,近代学者曾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现在一般认为:/史0是太史,官名;/籀0是人名,即太史名籀;征之考古资料,太史籀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记载,宣王是西周时代有作为的一个中兴之主。他在位期间对文字做过一番整理,并由其史官按字体编定识字课本,以便于推行规范字体和童蒙识字。5史籀篇6早已失传,但5说文6中根据当时残存的9篇收录的223个籀文,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其字体结构与西周中晚期的金文和秦系文字颇多相合。据专家考究,5史籀篇6一书按字的意义关系编排而成,四字为句,隔句押韵,以便学童习诵。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童蒙识字课本。这种体例对后世识字课本的编撰产生极大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灭齐,中国归于一统。秦统一中国后,李斯等人用小篆统一天下文字,并在5史籀篇6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编成5仓颉篇6。同时,赵高编成5爰历篇6,胡毋敬编成5博学篇6。这三本书后人称之为/秦三仓0,既是推行小篆的范本,又是童蒙识字的课本。它们上承5史籀6,下启5急就6诸篇,影响深远。后来许慎5说文6所用秦篆来源主要就是这三部分。汉初人把这三部本进行删改合并,去其重复字,仍称为5仓颉篇6,用以教学童识字。

西汉中期到东汉初期,识字课本的编纂达到了鼎盛,较具代表性的课本有:司马相如的5凡将篇6,史游的5急就篇6、李长的5无尚篇6、扬雄的5训纂篇6,与/秦三仓0,合在一起,即所谓/仓颉七篇0。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5急就篇6。5急就篇6开头5句说明编书宗旨:/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0/急就0,即速成,是说很快可以学会。/觚0,古代用来写字的本板。第一句大意是:这本可以速成的奇妙的识字课本,与众不同。/约0,与/少0同义。/用日约少0,指所费时日不多。/必有喜0,指学成后可以显达富贵。魏晋以后,直到宋代,楷书成为社会通用的字体,又陆续出现了几部有影响的楷书识字课本。最有影响的有:南朝梁嗣成奉敕编成5千字文6,宋代王应麟等编的5三字经6,宋代佚名编的5百家姓6。此三书通称/三、百、千0,互相配套使用,成为千百年来使用不衰的识字教材,一直沿用到清末。

古代识字课本是汉字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主要表现在:

1.选字注重规范实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习者获得最高的识字效率,并尽可能快地获得阅读能力,汉字教学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识字课本选录的必须是常用字。古代童蒙识字课本在选录常用字方面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实用性和传承性。秦汉时代的识字课本多选取当时通行的小篆和隶书作为标准字体,唐宋以后的识字课本则采用楷书作为通用字样。同时,古代的识字课本注意选录与日常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常用字,每个时代的课本都能被后代的课本所传承。周宣王时的5史籀篇6,成为秦代识字教材的蓝本。据班固所云,李斯等编5仓颉篇6等书,/文字多取5史籀篇6,而篆体复颇异。0秦代5仓颉篇6仍被汉代作为学童的识字教材。/三、百、千0作为古代经典课本流传在汉字教学中近千年而不衰。这些事实都说明,历代童蒙识字课本对常用字的选择是科学而实用的,其中绝大多数汉字都属于社会基本用字,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69

黄宇鸿P古代汉字教学方法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