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思想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思想渗透

人文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基本修养为目标的,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才可能培养一个完整和谐的人。

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中指出:“科学与技术无法解释生活的意义,我们只能从文学、艺术和精神中找到答案。”

人文教育最容易流于形式,变成人文知识。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人文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良好地人文环境需要从人际关系环境、自然环境和活动环境中体现出来的。而我们周围的学校只看重自然环境,而对人际关系环境和活动环境则未引起重视。教室贴着全班学生的排名榜,前5名学生贴着小红花,而后5 名学生坐着“红靠椅”,老师脸上严肃冷峻,学生规规矩矩,见了老师往后躲,教室里总有几个学生被罚这样的环境能算是良好的吗?

教育活动和过程应富有人道精神。要把学生当做人来关心和对待,要有人情味和同情心。而我们的教育只注重教育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感受。要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不仅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

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全部意义。

从我自己是学生时所受到教育影响来看,那时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本没有尊重学生。老师根据考试成绩排座位,从不考虑后进生的感受而在实施班主任的权力。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伤害一个学生的自尊心,都在抹杀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可我的老师又是怎样对待我呢?当我想起不平凡的高中生活,我的心不仅是痛苦的,还是冰冷的。时过境迁,那所谓的优等学校各项制度变了吗?

如今,当我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才深深体会到学校中所有人际关系并不是理想的,和谐的。现实教育管理中,权威式的越位管理屡见不鲜。有的学校考核教师工作,把标准订得很细,甚至对教案的内容、格式、节次、书写都做了要求,对作业的批改次数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无形中把教师的工作机械化、程序化了,限制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整天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哪有精力进行教研教改?

如今,农村中小学将逐渐成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地位,缺乏关心别人的机会,怎样更好地教育独生子女将是我们教育界讨论的一个新话题。当一个人主动关心别人时,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体会别人的感受,形成对别人的爱、同情与宽容。

人文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现代人文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基于当今世界形势的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宗教信仰造成的严重后果,人文教育思想必须渗透到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人文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只有从基础教育开始,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