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鉴别

合集下载

区分海黄和越黄其实没有这么难,只要记住这几点

区分海黄和越黄其实没有这么难,只要记住这几点

区分海黄和越黄其实没有这么难,只要记住这几点海南黄花梨现在的价值大家都知道,其价格动不动就上万,在这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有很多跟海黄有关系的“替身”被找了出来,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替身”就是越南黄花梨,我们俗称越黄。

海南黄花梨▼海黄和越黄在气候和地理相近,使得它们的材质、纹理、香气很接近。

虽然大部分的越黄都好辨识,但有些的难度超乎你的想象,别说新手,就很多老玩家也经常打眼。

所以今天番茄匠就给大家讲讲海黄和越黄的区别吧。

一、色泽上的区别海黄的色彩是很丰富的,主要的色调是金黄色,其它的颜色还有、紫、褐、红、黑、黄白。

海黄的这些颜色的分布也很有个性,它们是任意组合在一起,甚至多种组合在一起。

海南黄花梨▼越黄的颜色比起海黄就没有那么丰富了,大部分都是黄色,而且比起海黄还要浅上一些,海黄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它的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哦。

越南黄花梨▼二、纹理上的区别如果单拿花纹来说大家可能很难明白,为了大家容易理解,番茄匠用中国画来来形容它们。

海黄的纹理和线条是工笔,但是整体是写意的风格,图案充满了变幻,给人一种“不按常规出牌”的感觉。

海南黄花梨的纹路清晰但风格写意,跟越南黄花梨区别是很大的▼越黄的就跟海黄相反,纹理和线条是写意的,但整体却是写实的。

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它的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样,越黄的纹理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也是越黄的典型特征。

海黄的花纹,很多地方都呈麻丝状▼三、香气上的区别只要是闻过海黄的都知道,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在吸入鼻孔的时候,感觉舒畅不已,会有一种很想一直吸的感觉。

但是也有例外的,如长期被浸泡过的海黄它会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应该观察其它特征。

海南黄花梨▼越黄的香气就不一样了,它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除非有特殊爱好的,要不然不会感到迷人或者想多吸它,个别敏感的人甚至会感觉不适。

但是也有香味和海黄差不多的,那就是越黄的老料,它的香味几乎与海黄乱真的地步。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鉴别要点1、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名称和产地海南黄花梨在《红木》国标中的名称是降香黄檀,俗称很多,有黄花梨、花榈、降香、榈木、香枝木等,属豆科黄檀属,产于中国海南。

越南黄花梨目前在《红木》国标中并没有提及,中文学名待定,俗称越南黄花梨,属豆科黄檀属,具体树种不明,产自越南与老挝边界的长山山脉东西两侧。

2、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纹理不同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木材特征较为接近,要在木材局部刨光之后才能鉴别,难度比较大,最好找专业人士鉴别,首先看纹理,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活活泼,富于变化;越南黄花梨纹理相对海南黄花梨来说略微粗一些,纹理多数浑浊不清,宽窄不一,而且断断续续,有时会有类似水浸过的痕迹,有的纹理会发生剧烈变化,相互之间毫无联系。

3、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气味对比海南黄花梨的新切面有刺鼻的辛辣味,放置一段时间后有清淡的香味;越南黄花梨的新切面有较浓的酸香气,海南黄花梨香味比越南黄花梨要大一些。

4、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鬼脸海南黄花梨的结疤之处呈现无规则的魅力花纹,称之为鬼脸,越南黄花梨也有鬼脸,但是没有海南黄花梨的鬼脸美丽、生动,而且也没有海南黄花梨的鬼脸多。

5、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对比海南黄花梨的颜色相对要深一些,在心材出呈现红褐色、深褐色等颜色,带有黑褐色条纹,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多为浅黄色,较少红褐色、深褐色。

5、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心材大小不同海南黄花梨的树材普遍比较小,而越南黄花梨的树材则比较大,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最大的心材直径有30多厘米,而越南黄花梨,一般心材直径在20-40厘米。

鉴别红木在购买家具时,大多数人注重的往往是家具的外形款式,而对如何鉴别质量却所知不多。

业内人士提示,我们可以从很多细微之处来鉴别家具质量的优劣。

沙发、软床软硬适中在挑选沙发、软床时,应注重表面要平整,不能高低不平,软硬度要适中。

挑选方法是坐一坐,然后用手摁一摁,看弹簧响不响,假如弹簧铺排不合理,致使弹簧咬簧,就会发出响声。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特征!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特征!

应一些客户的要求,本人参考一些书籍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写下本文,希望能给新接触海黄及喜爱海黄的朋友一点帮助,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海南黄花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科属:豆科、黄檀属。

●∙∙∙∙∙∙俗称:花梨、花黎、花黎母、花狸、降香、降香檀、降真香、花榈、榈木、黄花梨、香枝木、香红木。

●∙∙∙∙∙∙产地:中国海南岛。

●∙∙∙∙∙∙特征:A: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高15-20m,胸径60cm以上,树皮黄灰色,粗糙。

B:木材特征:心材颜色:新切面紫红色或深红褐色,也有的呈黄色或金黄色。

生长轮:明显。

气味:新切面辛辣气浓郁,久则微香。

纹理:纹理斜或交错,活节处常带有变化多端的“鬼脸纹”。

气干密度:0.82~0.94g/cm3●∙∙∙∙∙∙传统习惯分类方法:1、海南岛的黎族人将木材分为两类:有心与无心。

有心的叫格木,无心的叫杂木。

木材的心材部分称之为“格”,边材则称之为“漫”。

黎族人将黄花梨也分两种:第一,油格——主要是指产自于西部颜色较深、比重大而油性强的黄花梨心材部分;第二,糠格——主要是指产自于东部、东北部浅色的油性稍差的黄花梨的心材部分。

黄花梨的心材是不断由边材转换而形成的,黄花梨的这一转换过程十分缓慢,较之其它树种更为漫长。

2、也有按黄花梨心材部分的颜色分类的:A:浅黄、黄。

B:金黄(桔色、蜜黄)。

C:浅褐色。

D:红褐色。

E:深褐色,近似于咖啡色。

3、也有按区域分的:A:东部。

B:西部。

目前西部油性强的黄花梨价格略高于东部油性稍差的黄花梨,东部的黄花梨由于明清时期的过度采伐几近绝迹。

鉴别要点:纹理: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综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

海南黄花梨的纹路奇巧、紧密,变化丰富,晶莹剔透,而越南黄花梨的纹路则粗犷而大气,纹路之间相互渗透、模糊不清,有种像水墨画一样的感觉。

气味: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特别是新锯开的黄花梨材料有一股浓烈的辛香味,但时间久了,特别是老家具,其气味则转成微香,一般是闻不出来的,但稍经刮削,便可闻到一股淡淡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且带酸香味。

鉴别海黄与越黄的五种方法

鉴别海黄与越黄的五种方法

鉴别海黄与越黄的五种方法先看越南黄花梨:
再看海南黄花梨:
黄花梨分海南黄花梨(简称“海黄”)和越南黄花梨(简称“越黄”)两种。

海黄因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易进行深浅颜色调配,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是红木中的极品;越黄产自越南,与海黄特征非常相近,但价格悬殊很大,初识者难以辨认,时常上当受骗者。

识别两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闻香气
海黄木本身是中药,有“降香”味道,所以又被成为“降香黄檀”,其香味较浓且清幽温雅;而越黄香味较淡,闻后略有酸味。

另,海黄散发香味的时间较长,把玩一周后的手串还能闻到香味,而越黄基本就闻不到香味了。

二、看色泽
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而越黄大部分仅为黄色,且色偏浅。

总之,海黄颜色比越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暗红色,而越黄整体颜色偏黄橙色。

三、识纹理
海黄纹理细密,墨线色黑且清晰,多呈蟹爪状、美惠状、牛毛纹理状,虽无规律却绝不凌乱,具有行云流水的美感;而越黄相对粗犷些,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较常见。

四、重手感
海黄表面细腻,有光滑如婴儿皮肤、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黄则相比较粗糙。

另,含油量(降香油)也有差别,据检测,海黄最高含油量可达27%,而越黄则仅为0.5%。

五、辨鬼脸
“鬼脸”在海黄和越黄中均有,但差别较大。

由于海黄生长期长,生长环境恶劣,且枝节多,故树木纹理多为扭曲、交错无规律,所以海黄中“鬼脸”、“鬼眼”等图纹更多且丰富;而越黄生长期短,纹理大多平顺自然,所以越黄的“鬼脸”图纹平顺且单调。

海南黄花梨真假辨别,海黄与越黄的分辨

海南黄花梨真假辨别,海黄与越黄的分辨

“如何辨识海黄与越黄的区别?”玩赏海黄的人,都绕不过一个问题。

海黄,海南黄花梨;越黄,越南黄花梨。

由于两者长在气候相同、地理相近的同纬度地区,材质、纹理、香气很接近。

但大部分好辨识,有些则到了比孙悟空与六耳猴还难辨识,愣是观世音菩萨也被难倒的地步。

海黄,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学名称“降香黄檀”,因为它有一种中医里称为“降香”的味道,连泰斗王世襄也认为,这个称呼最合适。

越黄,有的人则归之为紫檀类,叫“越柬紫檀”。

但这个归类总感觉未必妥当,因为越黄未必发“紫”色,它与海黄颜色、香气、纹理,真是“何其相似乃耳”。

这里主要讲区别:更多知识了解点击云夫子文玩官网:>>>香气<<<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

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

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

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

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

近来海南昌江等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了一些这种料。

>>>纹理<<<如以中国画来比喻二者,可大致说,海黄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

越黄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

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

海黄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黄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色泽<<<更多知识了解点击云夫子文玩官网: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

(完整word版)海黄越黄区别

(完整word版)海黄越黄区别

海南与越南这两种产地的黄花梨木材的特征较为接近,区别二者是相对而言,要在对木材局部刨光了之后进行鉴别才行,具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多接触实物,仔细辨别,积累丰富的经验。

这里介绍几种区别方法。

越南黄花梨颜色:以浅黄色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极少部分为紫红褐色。

纹理: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杂。

气味:新切面酸香味浓。

手感:油性差。

棕眼大,干涩滞手。

海南黄花梨颜色: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纹理: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动活泼;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纹理多数混浊不清,宽窄不一,断断续续,有时会有类似水浸过后的痕迹,有的纹理会发生急剧变化,互相之间毫无联系。

气味: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手感:光滑细腻,棕眼甚小。

鬼脸: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心材:海南黄花梨的树材普遍较小,而越南黄花梨的树材则较为粗大。

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最大心材直径有20多厘米。

而越南黄花梨,一般心材直径在20-40厘米。

黄花梨,海南产地的我们叫海黄,越南产的我们就叫越黄。

近几年我们经常听说这种木材,但其实大家对于越黄的研究并不多,相关材料也少,这种木材大都是在作为与海黄的比较时出现。

例如我们去买木头,看见一比较喜欢的黄花梨物件,我们首先要想或要问:“这个是越黄还是海黄呢?”老板一说海黄的,你心里要打个问号,心想这老板会不会骗我呢?这海黄越黄的又不好分,还是算了,不要了吧。

如果老板说着是越黄的,你心里又要想,哦.....原来是个越黄,没意思,不要了。

......现在很多买木头都抱有这样一个心理:(他说是海黄的,我要不要信呢,我为什么要信他呢,这要是越黄的我就上当了啊。

那为什么不信呢,如果是真的海黄而我没买,错过了那多郁闷啊,就这样想来想去)。

结果无论是买了还是没买都弄的心情很纠结。

这就是我们红木消费市场中的现状,这里也充分体现了现在人们的信任危机。

那这两种木头就是不好分而且我就是无法相信这个商家又该怎么办呢?那就调整下自己的心态吧,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越黄。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木质区别------图片说明!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木质区别------图片说明!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木质区别------图片说明!现在喜欢海南黄花梨的朋友越来越多,但是市面上假冒的海黄也越来越多,很多朋友一直对如何鉴别海南黄花梨不是很了解,朋友们在询问的过程中也经常提到这样的问题。

为了普及海南黄花梨的基本知识,也便于喜欢海南黄花梨的朋友沟通交流,更是为了各位“海友”不被其他商家所蒙骗,我们在此提供些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图片和说明,供大家参考。

当然,紧靠这几张图片也不是轻易就能辨别是“海”是“越”,我们只是提供最基本,特征最明显的特征给大家。

最好的办法还是多接触,多闻,多看。

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本组图片和说明归“正华文玩论坛”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为了使原料的花纹更清晰,我们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原料用水浇湿。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纹理的区别:海南黄花梨花纹清晰可见,黑色素形成的纹和黄底区分明显,特别是小料,所以小料做珠子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

大料、树头料经锯开之后,做出来的纹路很散,不能在小珠子上体现出来。

越南黄花梨的纹理细,模糊不清,黑色素形成的纹和黄底区分不明显。

下边是图片,已用水浇湿。

海黄海黄越黄越黄越黄下边这组图片是在干燥的情况下拍摄,越南黄花梨的纹理更是模糊不清了,而海南黄花梨的纹理还是清晰可见。

海黄海黄越黄越黄上组图片的最后一张,越南黄花梨的图片,这张图片上有明显的小孔,是木材的营养水分疏导管,也是做成器物后我们经常所说的棕眼,越南黄花梨棕眼非常明显,显得很粗糙!而海南黄花梨,棕眼不明显,显得很细腻。

请看细部图片:海黄海黄越黄越黄越黄越黄越黄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所出器物之比较:金黄色的小料摆件是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鬼脸明显,材质细腻!土黄色的镇纸是越南黄花梨:纹理模糊不清,鬼眼粗旷,材质粗糙!(该镇纸和我们所用的越南黄花梨原料是同一条,也就是那块原来是做镇纸剩下来的。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手串之比较:海黄油梨越黄越黄。

海黄和越黄的鉴别技巧

海黄和越黄的鉴别技巧

海黄和越黄的鉴别技巧对于海南黄花梨的投资和收藏,如果是初入门阶段,应该多看少动,不要盲目进场。

市场上标明的“海南黄花梨”,不见得就是真正的海黄,也有可能是越南黄花梨。

如何鉴别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下面教你四个技巧。

1、颜色。

只要多看看海南黄花梨的各种颜色,再多看看越南黄花梨的各种颜色,基本上就可以区分个7、8成了。

海南黄花梨的颜色要比越南黄花梨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于暗红色,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却要活跃的多,整体颜色偏于亮橙色。

2、花纹。

纹理无规律可言,但却绝不凌乱,墨线色黑纯且清晰,反差较小,花纹行云流水的感觉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而越南黄花梨花纹相对多了些粗犷,墨线黑晕稍多,山水纹比较常见(也就是现在很多卖家所说的虎皮纹),反差相对较大,给人一种鲜艳亮丽的感觉。

3、香味。

海南黄花梨的味道特别浓的不是非常多,大多是清雅温柔,而越南黄花梨气味清淡的占大多数,少有的香味浓的但却比较激烈,还有一点,就是海南黄花梨的香味虽然淡雅,但散发香味的时间却比较长,放在干净的手中把玩的手链,一个星期后还会闻到隐约的降香味,而越南黄花梨就会闻不到什么香味了。

4、荧光。

木材中单宁含量的不同,造成它们的荧光感觉有所不同。

从统计学意义上说,海南黄花梨的荧光感要比越南黄花梨的荧光感强一些,但这都是从整体上说的,如果要从个体上来说,比较一块海南黄花梨的木头和一块越南黄花梨的木头哪一个荧光感强显然也是没有意义的。

好的越南料仍旧可以在这一点上把一部分海南料比下去,显然,这对我们的买家来说无异于误导了。

所以说,比较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多闻、多上手,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想要通过有限的区别去准确区分它们似乎很难。

海南黄花梨PK越南黄花梨,字差一个,价差五倍;浅谈黄花梨的鉴别

海南黄花梨PK越南黄花梨,字差一个,价差五倍;浅谈黄花梨的鉴别

海南黄花梨PK越南黄花梨,字差一个,价差五倍;浅谈黄花梨的鉴别笔者今天收到了藏家的快递,其中就有意见海南黄花梨镂雕笔筒,看到它我灵机一动,不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区别吧海南黄花梨,产自海南,纹理瑰丽,材质细腻,气味芳香宜人,同时在降血脂、降血压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藏家称为“木中黄金”。

海南黄花梨古无此名,而叫“花梨”或“花榈(lu)”后来加上个“黄”字,则是为区别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其他花梨木。

海南黄花梨是明代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古人认为以心材呈黄褐色者为好。

明与清早期的高档木器或家具都选海南黄花梨制造,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作上乘佳品,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海南黄花梨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至今也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据了解,海黄的原始生态森林几乎绝迹了,现在用来做家具的都是拆解房屋和民间家具乃至农具的旧料。

而越黄的原始生态林还尚在,所以即使两者外观极为相似,价格上仍是有天壤之别,同样的板材,两者的价格相距五倍左右。

为此,市场上以越黄冒充海黄的家具不计其数。

如果不懂得区别海黄与越黄的问题,即使是红木家具资深藏家也可能会“栽跟头”。

那我们该如何区分这两者呢?一、海南黄花梨海南花梨木的木材底色洁净、明澈、亮丽,且非常波动。

除非放庄室外暴晒,木材外表颜色会发白变浅外,若放在室内里其颜色、花纹百年不变。

洁净明澈的海南黄花梨(上图)二、越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木的底色,由于遭到其纹理黑色密点且分布不平均之影响,木材色底显得较为混浊,似乎构成一层朦胧的表层。

同时,它的底色也稍有庄重感,缺乏沉稳且常呈现带有分散点状的黑色小霉点。

而这种小霉点还会渐渐增多、分散,最终构成片状的黑斑(缘由不明)。

这种情形较为罕见,若呈现这种状况,家具则相形见绌许多。

带分散点状小霉点的越南黄花梨(上图)木色感一、海黄越黄颜色呈多样化、大致相间就木材的颜色而言,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都呈多样化,也大致相间。

海南黄花梨鉴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区别

海南黄花梨鉴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区别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区别
鉴别一:点、看纹路中心点;这是最大的区别之一,海黄的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是一个黑点或者黑心,有粗有细,让人感觉万众朝万皇。

而越黄则是中心消散,或者空,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就逐渐消失,最就完全不了了之。

关于鬼脸: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做为签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准确的标准应该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说的“实心黑点”,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黄才有明显的“鬼眼”。

鉴别二:纹理与层次感;
黄花梨之所以受追捧,其木纹就像水墨国画一般,变化多端,美轮美奂。

总的来说,海黄的纹理更加清晰,明朗线条分界清晰,粗中带细,层次感很强,看上去更具有立体感,而越黄则相对杂乱,有混沌的感觉,层次较差,像一幅平面的抽象画。

总而言之,海黄的花纹更含蓄淡雅,条纹清晰有章法,越黄花纹更加夸张,线条模糊杂乱无章。

看看海黄的:
看越黄的:
鉴别三:看鬼脸
看下下面的图片,可能就不用我说明了,那是海南,哪是越黄吧。

看看越黄的:
看看海黄的:。

史上最全,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定技巧

史上最全,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定技巧

史上最全,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定技巧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恩怨情仇怕是大家听得不少,作为海南黄花梨最像最难辨别的同胞兄弟越南黄花梨,就算是老玩家也难以很快分出它们的区别。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点,帮助大家全方位了解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区别。

第一,纹理这个是最直观的,好不好看也是直接影响这件物品作为工艺品的价值,这个判断起来比较难了,因为2者没有那么明显的差别,海黄能有的纹理越黄里面也能找到,酸枝里面也可以出现,这里最好是选择那些纹理比较清晰,干净的,不发虚无断点的,极品越黄这些特征也是可以存在的,如果真是碰到了这样的越黄,那也没什么不好的,好东西就要被认可的。

尽量少选择带有影子的,除非你刻意喜欢,海黄能有细腻的纹理,越黄里面同样也会有细腻纹理的。

第二,味道大多数物品到手里的时候已经闻不到味道,有的是时间长了,有的是上蜡了等等,所以要从新打磨来闻味道。

如果是一件刚做好不久就到你手里的物件,那就最好不过了,花梨木的味道整体都是一个味道,只是不同树种的味道相对会有些许差异,但大的气味还是花梨木的味道,具体要细分那就要仔细辨别,海黄的味道比较沉稳,有些新料会有辣的感觉,干透的料比较清香没有辣味,老料会有发甜的味道,越黄在新开料的时候味道会比较大且会比较刺鼻,有的还有带有酸味,但随着放置时间久了刺鼻的味道就基本没有了,这时侯2者味道相差不大,尤其小物品上,但是如果从新打磨越黄的味道依然会很大,还是可以区别于海黄。

第三,色泽分辨油梨时海黄油梨心材颜色为红褐色,紫褐色,黑褐色,色泽透亮,糠梨为浅黄,橘黄,浅褐色。

油梨荧光比较好,即如一汪湖水从远处望去是深色的,近前观望清澈见底,越黄则不同,远处望去也是深色,近前观望浑浊不清,看不到底很脏的感觉。

越黄比较吸光也就是不那么透亮,不上蜡上油的条件下,即便是上蜡上油所反射出的光也是那种蜡或油的那种贼亮的感觉比较楞。

海黄则不同不上蜡上油都会有光感,会和越黄有所不同,这个还要多加观察体会。

黄花梨鉴别经验大全

黄花梨鉴别经验大全

黄花梨鉴别经验大全【鉴别一】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色泽与气味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之争,一直就没有停息过,其根源在于二者有着数倍的价格差异,但又很容易被混淆。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不管越黄还是海黄,只要料质好,自己喜欢就好。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对于新手而言,完全可以到此为止。

新手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将黄花梨从那些形形色色的“花梨”中鉴别出来的问题,至于海越之鉴,可以留待进阶之时再做考究。

我认为,那种非要辩个海越的钻研精神,还是很值得赞扬的,因为所谓赏玩,鉴别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目前市场上,以越黄充海黄的,比比皆是,从最近的发展趋势来看,用越黄来充海黄,已经是很对得起您了,毕竟还是黄花梨嘛,那些拿红酸枝、微凹黄檀、白酸枝什么的冒充海黄的,已经大量出现了,当然,这些玩意蒙蒙新手还是可以的,有的商家,我甚至怀疑他们自己是否搞得清楚海黄、越黄,都是一大问题。

好了,言归正传,下面开始讨论海黄与越黄的鉴别问题。

首先说色泽与气味。

先说色泽:一般而言,黄花梨的色泽都以黄为基调,但越黄绝大多数就是比较单调的黄色,而海黄会在黄色的底色中,带一些紫、棕色,对比下面的两个器物就清楚了。

先看越南黄花梨:再看海南黄花梨:再说说气味。

海黄和越黄的标准名称都叫“降香黄檀”,所以你要找国家部门给鉴定,人家也没法给你鉴定是海黄或越黄,所以只有靠自己了。

降香黄檀都有一种香味,但海黄和越黄的香味是有明显区别的,海黄特有的那种醇香,非常独特,是越黄无法复制的;而绝大多数越黄的气味,是一种酸香味,还有冲鼻的感觉,特别是打开越黄制作的容器,比如越黄水杯时,这种冲鼻的酸味很突出,和海黄的“醇香”明显不同。

由于气味比较抽象,图片无法说明,要掌握这个技巧,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别用细砂纸打磨海黄和越黄的器物,就能闻到明显不同的香味,然后在脑子中固定下来就好了。

【鉴别二】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纹理与层次感黄花梨之所以受追捧,就是其如水墨国画一般的木纹,变化多端,美轮美奂。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要点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要点

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要点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鉴别要点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安神并舒筋活血。

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黄花梨树可用材仅有擀面杖那般粗细,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

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了,在此后的数百年里,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仅用于房屋建造雕刻、制成锅盖、算盘珠甚至锄把,散落于民间。

海南黄花梨比越南黄花梨优,越黄的价格要低十多倍,目前市场上大多以越黄冒充海黄,在收藏时要进行仔细鉴别。

鉴别要领是——八看一闻:海南黄花梨家具●看原色观察颜色:心材和边材的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色或浅黄褐色。

海南黄花梨的颜色要比越南黄花梨的颜色稍显沉稳,整体颜色偏于暗红色,而越南黄花梨的颜色却要活跃的多,整体颜色偏于亮橙色。

总起来说,颜色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颜色浅一些。

海南黄花梨心材呈红褐色或深褐色、深琥珀色。

有的家具由于年代久远呈灰褐色了。

越南黄花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原色较淡,亮橙色。

两种黄花梨木的特点都是不沾色,染色后很容易擦掉。

除此之外,花梨木也有老花梨与新花梨之分。

老花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纹理清晰美观,有香味。

新花梨的木色显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

海南黄花梨画桌●试硬软与油质黄花梨木因产地不同,木质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质地较细密,有的质松,但从侧切面上看,都能明显地看到类似牛毛的木纹。

海南花梨木有一个很容易识别的特点就是油质较重,新材用手指轻轻一刮即起油痕。

而越南黄花梨木的木质虽然也温润光亮,但没有那么重的油质感。

海南黄花梨木较硬,指甲不易划痕。

越南黄花梨木大多较软,指甲易划痕。

海黄表面细腻光滑如婴儿肌肤,有温润如玉的手感。

而越南黄花梨则比较粗糙。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黄有极强的密度、极细的纹细胞组织和非常密实的材质结构。

海南黄花梨的各种纹理及与越黄的区别

海南黄花梨的各种纹理及与越黄的区别

海南黄花梨的各种纹理及与越黄的区别海南黄花梨因其木质温润,加工性能良好,更有行云流水的花纹使其从众多木材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从明末起,黄花梨开始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逐渐成为案头书桌的把玩精品,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有束腰笔筒、镇纸等。

海南黄花梨罗汉床、书柜、椅凳、桌塌,一直是明清时期文人墨客钟意的时尚用具。

据明代《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广溪涧,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器。

”文中对此木材的产地、质地及用途的描述,可谓具体而详尽。

如诗如画的海南黄花梨鼻烟壶清代蒲松龄的文玩资料《家政内编》记载:花梨,紫红类降真香,亦有香。

鬼面纹者,佳。

花纹粗淡者,下。

黄花梨凭借其诡变的纹理,成为木质文玩中的佼佼者,由此可见一斑。

从古籍的记载中不难发现,黄花梨之所以可人,是因为其色、性俱佳。

除了这种木材的木性极为稳定外,其如同犀角般的木色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而黄花梨最让世人心跳的还属那蕴含着的行云流水般的纹理。

故有人给一些纹理起了一些名字如狐狸脸、鬼脸、鬼眼、双鬼眼、山水纹、蜘蛛纹、虎皮纹,影子纹,X形纹等。

然而,表现在器物上的部分纹理是自然形成的,而一部分是自然和人工制作方法而形成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纹理:精美纹理的海南黄花梨瑞兽手把件一、自然形成的纹理山水纹:顾名思义纹理如高山流水,动如波涛汹涌静如止水,其纹理由酷似山水画,如山峰,如水波,皆可称为山水纹。

大多在一些大件物品上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手串这些小件上面是也可以体现出山水纹的魅力,下图所示:山水纹镇纸山水纹壶鬼脸纹:黄花梨树上一个树杈,反映到主干上时,会形成一个疖痕,这个疖痕就叫鬼脸,鬼脸像一张脸一样,要让人一眼看去能想象出一张脸或一张动物脸叫做鬼脸纹,鬼脸也称为”鬼脸儿” ” 娃娃脸”,下图所示:诡异的鬼脸鬼眼:鬼脸上往往会有鬼脸纹,鬼脸纹形成一只或多只眼睛叫做“鬼眼”,有的鬼眼生动,诡异,犹如魔鬼之“眼”在上图中可以形象的看到,下图所示:鬼眼多多的海黄鬼眼拐杖局部虎皮纹:虎皮纹为黄花梨经典纹路之一,金黄的底色黑色的油线,使其看起来犹如虎皮,常见于糠梨料子,一些底色带紫的虎皮纹看着尤为漂亮,令人赏心悦目。

正宗的海黄和越黄区别对比

正宗的海黄和越黄区别对比

◎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实为一个树种,只不过是产地不同,所以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的条件不同,因此造成了木材本身的颜色、纹理和气味的差异。

◎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

◎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略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

【越南黄花梨的好处】:◎有降血压、血脂及舒筋活血的作用.经常佩戴越南黄花梨手链能调节睡眠。

【海黄和越黄的区别】:海黄和越黄属同一树种,都是香枝木,俗称黄花梨,却因为产地的不同造就了海黄与越黄的区别。

对于海黄与越黄的区别,市面上众说纷纭,外行人听完就有云里雾里的感觉。

然集各家之所说,细细分辨就会发现海黄与越黄的区别其实也就五点。

海南黄花梨材质器件,俗称海黄;而相对的越南黄花梨木材质器件,俗称越黄。

由于海南和越南的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等条件不同,香枝木在海南和越南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样造就了海黄与越黄在木材本身的颜色、纹理和气味上细微的区别:1、颜色。

海黄颜色较深,偏暗红色;而越黄则相对较浅,偏于亮橙色。

所以在美感上,海黄就会较越黄显得沉稳,慎重。

2、纹理。

海黄纹理较越黄要好看,细致,花纹虽无规则却不乱,如行云流水般充满一种自然的美。

鬼脸——老虎纹也多。

3、质地。

大部分越黄的木质粗软,只要各种极品才能与海黄媲美。

另外越黄的棕眼很粗,远比不上海黄的细致。

4、荧光。

荧光感是由木材中的单宁含量决定的。

据统计发现,海黄的荧光感要比越南的荧光感强些。

5、香味。

香味是很多行家首推的区分海黄与越黄的条件。

上等的海黄与越黄两者味道相当的相近,需要极其灵敏的嗅觉分辨。

海黄的香味是幽幽的降香,比较柔和;而越黄味道是很冲的降香,闻时感觉是它自己往你鼻子里钻,凉凉的。

越黄北料与海黄的对比

越黄北料与海黄的对比

越黄北料与海黄的对比
“越黄”就是越南黄花梨,“海黄”则指海南黄花梨。

几乎绝迹的中国海南黄花梨是黄花梨中的极品和绝品,而越南黄花梨是与海南黄花梨品质最最为接近的的一种木材,但“越黄”与“海黄”价格差距巨大,同一款式的“越黄”与“海黄”工艺品或家具,价差最高时会接近1:10。

越南黄花梨弦切面(黄色位置为夹皮)
海南黄花梨弦切面(料质较越南黄花梨更细腻)
越南的黄花梨有北料和南料之分,北料油性足,颜色较深,所处经纬度与海南相同,与海南黄花梨很相似,不是特别专业的人士,很难分辨。

现在,不少业内人士跑到凭祥,买“越黄”北料回内地,当做海南黄花梨卖,很多人因此上当。

越北料弦切面(越南黄花梨北部料)
海南黄花梨弦切面
海南黄花梨底色通常为红,可是并不绝对,所以底色通常为黄的越南黄花梨就很难被人分辨而得以冒充海南黄花梨。

越北料比普通越黄的材质更为细腻而且底色偏红而更与海黄接近,但越北料纹理散
淡,缺少凝聚力,这是与海南黄花梨最明显的分别。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区别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区别

1、黄花梨鉴别:纹理:黄花梨的木纹或隐或现,生动多变,像麦穗形状、蟹爪纹,要仔细观察是否清晰、自然、流畅。

手感:黄花梨木质坚硬,手感温润,不会有粗涩,戗茬的感觉。

颜色:黄花梨木的心材和边材颜色差异较大,心材呈浅黄色、金黄色、红褐色、深褐色等深浅不一的颜色,常带有黑褐色条纹;边材呈灰褐色或浅黄褐色。

用刀削一些木屑观察颜色,削掉的碎末,放在水里,上面会有一层像机油一样的,闪闪发着幽蓝的光。

气味:新刀面有刺鼻的辛辣呸,放置一段时间,有清淡的香味。

鬼脸:鬼脸纹是黄花梨的鉴别之一,但鬼脸的有无不能作为鉴定的主要识别特征。

海南黄花梨的色泽相对越南黄花梨来说一般较深,优质的海黄色泽一般是从深黄色到棕色之间。

2、越南黄花梨:颜色:以浅黄色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极少部分为紫红褐色。

纹理: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杂气味:新切面有酸香气浓。

手感:油性会比海黄略逊一点。

3、海南黄花梨的特征:1.颜色:黄、金黄、红褐或深红褐色均有。

2.纹理:常带深褐色或黑色条纹,条纹清晰,所组成的图案变化多端,特别是结巴处呈现美丽的花纹称(鬼脸)。

3.香味:新切面辛辣香气浓郁,成器后香气微弱,几乎难以闻到,但稍经刮削,则香气扑鼻。

4.手感:因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高,故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觉。

油性较大且光泽度强,光滑如玉。

在自然光下,打磨后的黄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觉,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没有这种效果的。

海南黄花梨具有三大特征:1.蟹爪纹——海南黄花梨除了具有美丽曲折多变的自然纹路花纹之外,表面一般会有自然形成如中国写意花鸟画中螃蟹爪子般的纹路。

2.鬼脸——木质表面有微小的直径约2-3毫米的圆形结疤,结疤中可以看到两只小眼睛,这结疤就是‘鬼脸儿’。

海黄和越黄傻傻分不清,从这七方面辨别!

海黄和越黄傻傻分不清,从这七方面辨别!

海黄和越黄傻傻分不清,从这七方面辨别!玩海黄的玩友都绕不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辨别海黄与越黄。

由于两者生长的气候相同,地理位置相近,导致木材的质地、纹理等都很接近,因此吃药的朋友也不在少数。

下面就由小编来说说海黄与越黄有哪些区别。

我们从纹理、气味、油性、手感、密度、色泽、鬼眼这七处来详细讲解。

一、纹理纹路是两者较为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海南黄花梨的纹理都比较清晰,特别是糠梨,纹理舒展,均匀流畅,无论是鬼脸还是鬼眼又或者山水纹,都更为生动,总之整体看着很舒服。

相比之下,越黄的纹理就差些了,越黄纹理相对松散模糊,粗细不一、杂乱无章。

二、气味很多木串的辨别方法少不了“香味”,但说实在,靠嗅觉来分辨真心不靠谱,气味是很主观的存在,就像榴莲,喜欢的人绝对是香,不喜欢就觉得是臭。

但还是要主观的描述下两者气味的区别。

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

但是有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

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

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

三、油性海黄油脂丰富,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质感;而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3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

四、手感海黄的密度一般都比越黄高,毛孔细,油性也更足,抛光后有荧光,海黄的手感摸起来更为油润;而越黄则明显干涩,逊色不少,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

越黄比重相对较小,则显得轻飘些。

五、密度海黄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

因此,海黄横切面鬃眼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越黄的棕眼大于海黄。

六、色泽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总体洁净;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

如何在2分钟之内区别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

如何在2分钟之内区别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就象一对亲生的姐妹,关于“她们”的个性和共性,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她们”虽然外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可是相似不等于一样,“她们”的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海南黄花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海黄和越黄虽然都是生长在北纬18度上,但因地理条件和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两个品质各异的木材,它们的价值也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么到底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共性和哪些主要的区别呢?(越南黄花梨)首先,说说它们的共性。

越南黄花梨虽然无法和海南黄花梨相媲美,但也不失为品质优良的一种木材。

越南黄花梨从品质上区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木质较为细腻、花纹丰富、产量少、品质高;另一种是,木质较粗,纹理简单多为山水纹,产量大,品质差,业内人称草花梨。

那么品质较好的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相比,彼此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一、木材纹理特征上,海黄和越黄有着非常相似的纹理,都有“鬼脸”纹,“狸猫”纹,“烟雨”纹,“山水”纹和“竹丝”纹等典型特殊纹理。

(海南黄花梨)二、木质上,海黄和越黄木质都十分坚韧和细腻,这两种木材的木性,也是其他产地的花梨木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越南黄花梨)三、含油量上,海黄和越黄的木材里都含有十分丰富的植物油。

(海南黄花梨)四、颜色上,海黄和越黄的木材,都有相同的颜色,它们分别都有,褐红、橘红、橘黄、金黄、黄、黄白等颜色。

如需在线鉴定海黄或者疑难咨询的,微信miaoyong187(越南黄花梨)五、香味上,海黄和越黄都有木香味,而且其香味也非常相近。

只有亲身验才能感受到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

(海南黄花梨)海黄和越黄的相似度,以局外人看来确实差别不大,一般人也很难准确区分。

所以就有很多不良商家,用越南黄花梨冒充海南黄花梨,挂羊头卖狗肉,鱼龙混杂,蒙骗消费者。

(越南黄花梨)尽管海黄和越黄在纹理特征、木材质感、木材颜色、木材气味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相似不等于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区别:一、本质上的差别: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海南黄花梨属植物类别中的蝶形花科黄檀属,它被植物学界认定为在世界范围内,惟独发现生长在中国的海南岛,植物学称之为“降香黄檀”;而越南黄花梨在植物分类中属蝶形花科的紫檀属,植物名称为“越柬紫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是仅次于紫檀的名贵木材,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份量较轻、纹理清晰如行云流水。

黄花木性极为稳定,不变形。

以下介绍几种识别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方法:简单说来就是一看二摸三闻。

看主要是看黄花梨纹路群的中心点。

海黄区别于其它黄花梨最大的特点是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或粗或细,肯定是一个黑点,有万众归一之感;而越南黄花梨的纹路群的中心则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时就逐级消失了。

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作为鉴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指标应该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说的“实心黑点”。

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南黄花梨才有明显的“鬼眼”。

“鬼眼”其实是枝节分叉的中心。

海黄是属于盘虬错节型的树种,枝节非常多,按照海南当地人的话讲,就是海南黄花梨往两边长,而不是望上长,还有海黄的成材年限非常漫长,在此过程中,或因恶劣环境,或因争取养分等原因,一棵海黄木不断地分叉,导致树木的纹理会发生扭曲,就逐级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鬼眼”,而其他黄花梨如越南黄花梨,它的树性比较直上,而且成材时间比海南黄花梨短,所以就很难形成“鬼眼”。

摸主要是摸出海黄表面的细腻,海黄有光滑如婴儿皮肤,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黄花梨相比之下则比较粗糙。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黄有极强的密度、极细的纹理细胞组织和非常密实的材质结构。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海黄的含油( 降香油)的比例。

经相关检测发现,海南花梨木最高含油量达到27%,而越则只有 0.5 %。

正是因为如此丰富的含油量,一件海黄物品把玩上一段时间后,表面就会开始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类似琥珀的质地,行业话称之为“包浆”。

闻主要是由于含油量的不同,香味的浓度差别很大,另外海黄的味道吸入后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感觉,而越黄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带有略带辛辣的,稍稍有一些刺鼻的味道。

高雅黄花梨笔筒市场价:¥ 6500.0原生态价:¥3450.0 精品海南黄花梨象棋 市场价:¥ 25800.0 原生态价:¥9500.0 貔貅黄花梨手把件 市场价:¥ 830.0 原生态价:¥560.0 海南黄花梨根雕笔筒 市场价:¥ 6500.0 原生态价:¥3450.0 超值黄花梨手链市场价:¥ 780.0原生态价:¥328.0黄花梨佛珠手链 市场价:¥ 680.0 原生态价:¥338.0 瓜熟蒂落黄花梨壶 市场价:¥ 8950.0 原生态价:¥4268.0 男款黄花梨佛珠手链 市场价:¥ 2800.0 原生态价:¥ 1380.0黄花梨木材鉴别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2、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3、有鬼脸。

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才叫它“鬼脸”,但不能说是黄花梨木都有鬼目前最好的是海南黄花梨木料,它柔和,清雅,持久,一般称为降香。

所以海南黄花梨又称之为”降香黄檀“这种香气还有清肺降压功效!但是在中国已经绝少见喽!基本上黄花梨都有香味道滴。

但是香味也有所不同,象进口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地区的黄花梨,这些的黄花梨味道大且冲~,有一点辛辣味,又称为香枝木。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海南黄花梨。

产自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

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沁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堪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无论是海南产黄花梨还是越南产黄花梨,都是十分珍稀的自然资源,都极为珍贵。

也正是由于其木材自身的特征,人们对它品质的判断也不一致,记者搜集了市场上几种典型的造假方式,希望能够给您的选择提供参考:最常见的就是做旧。

常见的一些做旧造假手段有:一些厂家将做旧后的家具冒充明朝、清朝的古董,这是明显的造假行为。

现在市场上,一些商家将越南黄花梨家具做旧后冒充海南黄花梨家具;将近似于海南黄花梨颜色、纹理的木材如黄色的酸枝木或花梨木做成家具后再做旧。

据业内人士透露,做旧的方法一般采用硫酸烧,在石灰水池中过一遍,也有用双氧水及其他中草药、化学药剂使木材变色、变旧,也有的用色蜡改变木材颜色。

由于消费者对材料本身并不熟悉,有的做旧可以乱真。

在购买时,不要轻信导购员“肯定是全正宗海南黄花梨”的说法,还是要靠自己的眼睛去判断。

1.留心不显眼的地方。

有些家具在显眼的地方(如圆角柜、家具正面)用海南黄花梨,其他不明显的地方(如家具侧面、背板或隔板、后立柱)用越南黄花梨。

2.识别树种。

整体家具为越南黄花梨,而标签上标为“海南黄花梨”或“黄花梨”,有的标为“香枝木”。

这种标签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据了解,《红木》标准中将海南黄花梨即降香黄檀归入香枝木类,这其中并没有越南黄花梨的树种,但有关木材检测机构常将越南黄花梨检测为“香枝木”,归为豆科黄檀属,至于是何树种则没有明确。

为此,用越南黄花梨做家具标“香枝木”或“黄花梨”也是一种混称。

3.以次充好。

用黄色的酸枝木、花梨木及其他硬木直接冒充黄花梨,但其标价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一些市场上近两三年出现了更恶劣的造假方法,但很难为收藏家察觉,即采用“贴皮”的方法,表面用0.2毫米厚的海南黄花梨粘贴在酸枝木或其他比重相当于黄花梨的木材上,正反两面颜色、纹理完全对应一致。

这种家具价格与全部用海南黄花梨的家具几乎一致。

北方地区冬天干燥,空气湿度小,很容易使南方产的此类家具开裂。

如发生开裂,则须用放大镜观察缝隙处,方可发现木材内部与家具表面颜色不一致,到时应请专家或专业检测机构检测,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海南黄花梨鉴别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

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

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此后的数百年里,我国70%的黄花梨木家具均流往国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锅盖、算珠甚至锄把,散落民间,面临损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花梨品种产自越南、缅甸。

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但纹理、层次较乱,与海南黄花梨相比,价格低达十倍。

回过来说,黄花梨好是好,但随着近两年红木家具需求的增长,生产企业也迅速“膨胀”了:明明黄花梨很珍贵,但市场上俯拾皆是,而价格相差悬殊的“黄花梨”总是让消费者一头雾水。

殊不知,“此花梨非彼花梨也”,有些名贵家具材料知识的人都知道,花梨有黄花梨、亚花梨、草花梨甚至红花梨之说,但是我们好像很少听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时说,这个是草花梨———这就是问题所在。

黄花梨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海南黄花梨,在重多花梨品种中为上品,黄花梨古家具正被收藏家们所关注。

海南黄花梨为上品故宫古典家具专家胡德生先生认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所谓“黄花梨”绝大多数为越南花梨、老挝花梨、缅甸花梨、柬埔寨花梨等。

通过对木样样本进行比较,在众多花梨品牌中,首推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为上品。

现在黄花梨木在海南已经越来越少。

黄花梨古家具正被全世界来的收藏家们所一一收集,即使是新家具也大多是老木新作,其经济价值与收藏价值都在与日俱增,这一海南独特的物产资源正被人们所认识与珍视。

黄花梨家具应无铁钉硬木家具的生产工艺有很大难度。

由于材料的珍贵,上等的黄花梨家具的生产制造就如同玉器的雕琢一样需要精雕细刻,木榫结构绝不可以有铁钉,只有具有相当深厚制作功底的艺人才能够完成。

比如,在一些知名的硬木家具公司的生产中,都是在有数代宫廷制造工艺的老艺人动手和指导下全部手工精制而成。

一件上等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往往要用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市场调查记者从业内得知,黄花梨目前新料已无以为继,即使老料,抢救出来的也极少。

那么目前市场上林林总总的“黄花梨”家具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买到真正的黄花梨家具呢?时有香枝木冒充黄花梨对于普通消费者,分辨家具的用材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就黄花梨而言,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问明出处,即产地。

黄花梨在很大程度上通常指的是海南黄花梨,所以一定要产于海南,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所谓黄花梨多是东南亚的香枝木。

记者了解到,在销售合同中,销售商一般标的是香枝木,而非黄花梨。

在这一点上,消费者极易上当。

■购买指南黄花梨木屑泡水显绿一般的消费者很难分辨黄花梨木的真伪,但此木有其明显的特征,从感观上看有以下几点:一、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二、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三、有鬼脸。

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叫它“鬼脸”,但不能说是黄花梨木都有鬼脸。

最后一个是元亨利老艺人多年的经验:黄花梨有如萤火虫般的磷光,木屑经浸泡后,水是绿的。

怎样区分花梨木黄花梨黄花梨木材鉴别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鬼脸。

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才叫它“鬼脸”,但不能说是黄花梨木都有鬼目前最好的是海南黄花梨木料,它柔和,清雅,持久,一般称为降香。

2、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3、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花梨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

据《博物要览》记载:“花梨产交(即交趾,今越南)广(即广东、广西)溪涧,一名花榈树。

叶如梨而无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做桌、椅、器具、文房诸器。

《本草拾遗》:“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

为枕令人头痛”。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榈木,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

可做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

误矣”。

《广州志》:“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

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

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

《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

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载:“花梨木有两种,一为花榈木,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各地;一为海南檀,落叶乔木,产于南海诸地。

二者均可作高级家具。

书中还指出,海南檀木质比花榈木更坚细,可为雕刻。

明《格古要论》说:“花梨木出南蕃、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

其花有如鬼面般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

广人多以作茶酒盏”。

候宽昭在《广州植物志》时介绍了一种在海南岛被称为花梨木的檀木“海南檀”。

海南檀为海南岛特产,森林植物,喜生山谷阴湿之地。

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