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静宁一中2019届高三级第四次模拟考试题(卷)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第 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8.下列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A)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电解精炼铜时,若导线中通过0.1 N A个电子,则阳极溶解的铜为3.2g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 N2和1.5 mol H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 A 9.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min 时,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X 的浓度,则反应速率加快,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B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C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 ,平衡时X 的体积分数增大10.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Z 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Zn /ZSM -5的催化作用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合成乙酸,其反应方程式为423CH (g)+CO (g)CH COOH(g)−−−−→,该反应过程与能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CO 的电子式:....:O::C::O:B .乙酸的球棍模型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A .二氧化碳属于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和与两个氧原子之间各有两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表示正确,故A 正确;B .乙酸的分子式为CH 3COOH ,黑色实心球表示碳原子,灰色中等大小的球表示氧原子,灰色小球表示氢原子,故B 正确;C .根据能量变化关系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 错误;D .反应中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

【点睛】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为吸热反应。

2.为探究NaHCO 3、Na 2CO 3与1 mol/L 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Ⅰ、反应Ⅱ)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液体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最高温度 ①35 mL 水 2.5 g NaHCO 3 20 ℃ 18.5 ℃ ② 35 mL 水 3.2 g Na 2CO 3 20 ℃ 24.3 ℃③35 mL盐酸 2.5 g NaHCO320 ℃16.2 ℃④35 mL盐酸 3.2 g Na2CO320 ℃25.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Ⅰ是吸热反应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Ⅰ、Ⅱ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为吸热反应,不能仅根据实验③混合后溶液温度降低而判断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为吸热反应,需要结合实验①综合判断,故A错误;B.根据实验②可知,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不能仅根据实验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温度升高判断反应Ⅱ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根据实验①可知,碳酸氢钠溶于水后混合液温度从20℃降低到18.5℃,而实验③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温度从20℃降低16.2℃<18.5℃,通过反应Ⅰ后混合液温度更低,证明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同理根据实验②碳酸钠溶于水,混合液温度从20℃升高到24.3℃,实验④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温度从20℃升高到25.1℃>24.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混合液的温度比碳酸钠溶于水后升高的温度更高,证明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D.根据选项C的分析可知,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食醋除水垢2H++CaCO3=Ca2++CO2↑+H2O: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2H++SO32-=SO2↑+H2OC.处理工业废水时Cr(Ⅵ)的转化:Cr2O72-+3SO32-+8H+=3SO42-+2Cr3++4H2OD.用酸性KMnO4测定草酸溶液浓度:5C2O42-+2MnO4-+16H+=2Mn2++10CO2↑+8H2O【答案】C【解析】【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属于弱酸,用食醋除水垢,离子方程式:2CH3COOH+CaCO3═CO2↑+Ca2++H2O+2CH3COO-,故A错误;B.酸性条件下,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32-+2H++2NO3-=3SO42-+2NO↑+H2O,故B错误;C.Cr(Ⅵ)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在酸性条件下,用亚硫酸钠处理工业废水时Cr(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SO32-+8H+=3SO42-+2Cr3++4H2O,故C正确;D.酸性高锰酸钾可氧化草酸溶液,草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的离子反应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

2.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故CO2与SiO2的晶体结构也相似B.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C.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原子可以先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热,充分反应后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则检验四氯化碳中的氯原子也可以用该方法,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D.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则向饱和碳酸氢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铵也会有碳酸氢钾晶体析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晶体结构不同,故A错误;B. 晶体中有阳离子,未必一定有阴离子,如:在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故B 错误;C. 四氯化碳不易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 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性质相似,可析出碳酸氢钾晶体,故D正确;答案选D。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A. 明矾净水B. 配制CuCl2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C. NaCl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D. 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答案】C【解析】【详解】A. 明矾净水是因为其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A不符合题意;B. 配制CuCl2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可以抑制铜离子的水解,B不符合题意;C. NaCl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与水解无关,C符合题意;D.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 HCO3-+H2O H3O++CO32-B. NH4++H2O NH3·H2O+H+C. S2-+2H 2O H2S+2OH-D. H2O+H2O H3O++OH-【答案】B【解析】【详解】A. 表示的是碳酸氢根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并水合形成水合氢离子的过程,A 错误;B. 表示的是铵根离子的水解反应,B正确;C. 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应分步水解,C错误;D. 表示的是水的自耦电离,D错误;故答案选B。

3.在2A(g)+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5mol/(L·min)B. v(D)=1mol/(L·min)C. v(C)=0.8mol/(L·min)D. v(B)=0.3mol/(L·min)【答案】D【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详解】A. v(A)=0.5mol/(L·min)转化为v(B)=0.25mol/(L·min);B. v(D)=1mol/(L·min)转化为v(B)=0.25mol/(L·min);C. v(C)=0.8mol/(L·min)转化为v(B)=0.27mol/(L·min);D. v(B)=0.3mol/(L·min)对比数值,0.3mol/(L·min)反应最快,答案为D。

2020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20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20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2.《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 .李自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 5、比黄金还贵的18O 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8O 16O 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B .甲醇(CH 3OH)属于离子化合物C .N 5和N 2是氮元素的两种同位素D .由N 5变成N 2是化学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F 、HCl 、HBr 、HI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而熔沸点逐渐升高B .Ba(OH)2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 .SiO 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D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5.2018年初春,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

2019-2020学年静宁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静宁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静宁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金属铊(81Tl)有重要用途,可用来制造光电管、光学玻璃等。

铊与铯(55Cs)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s>Tl B.碱性:CsOH>Tl(OH)3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Tl> Cs D.Tl是第六周期第ⅢA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铯(55Cs)位于第六周期第ⅠA族,铊与铯(55Cs)同周期,可知铊(81Tl)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金属性:Cs>Tl。

A. 元素在同一周期,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Cs>Tl,A项正确;B. 金属性:Cs>Tl,则碱性:CsOH>Tl(OH)3,B项正确;C. 金属性:Cs>Tl,则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s>Tl ,C项错误;D. Tl是第六周期第ⅢA元素,D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重点,知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规律,每一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布8个(除第一层外),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得出铊与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知道位置。

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l0IKPa下,N A个C18O2分子的质量为48gB.标准状况下,22.4L HF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1mol白磷(P4)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D.1L0.1 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l N A【答案】A【解析】【详解】A、N A个分子,其物质的量为1mol,其质量为1×48g=48g,故正确;B、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故错误;C、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4个P处于顶点,1mol白磷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物质的量为6mol,故错误;D、NaClO溶液中有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故错误;故答案选A。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空气:C2H2、CO2、SO2、NOB.氢氧化铁胶体:H+、K+、S2-、Br-C.银氨溶液:Na+、K+、NO3-、NH3·H2OD.重铬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一氧化氮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二者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氢氧化铁胶体带有正电荷,带负电荷的离子能够中和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电荷,导致氢氧化铁发生聚沉,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K+、NO3-、NH3·H2O离子之间不反应,与银氨溶液也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重铬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容易发生聚沉。

2.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C.使用TiO2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 + O2(g) ΔH= + 30 kJ/mol【答案】B【解析】【详解】A. 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吸收能量,故A错误;B. 根据图示,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C.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D.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键能=焓变,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 + O2(g)ΔH=1598×2- 1072×2-496=+ 556 kJ/mol,故D错误。

2019届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届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HNO 3是挥发性一元强酸B . Al 2O 3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 . 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D . 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 3溶液中分离出来2.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 A . 胶体的电泳 B .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 .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 . 胶体的聚沉3.下列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液态HCl 、固体氯化钠均不导电,所以二者均为非电解质B . NH 3、CO 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二者均为电解质C . 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D .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 3+2H +===Ca 2++CO 2↑+H 2O②铁跟稀盐酸反应:Fe +2H +===Fe 2++H 2↑③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I -+Br 2===2Br -+I④铁跟硫酸铜反应:Cu 2++Fe===Fe 2++Cu ⑤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烧碱溶液反应:Ca 2++HCO 3-+OH -===CaCO 3↓+H 2O A . ①②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②④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0.1 mol·L -1KNO 3溶液:Mg 2+、Fe 3+、Cl -、SO 42- B . 无色透明的溶液:Cu 2+、NH 4+、NO 3-、CO 32- C . 使pH 试纸变红的溶液:K +、Ca 2+、Cl -、ClO - D . 水电离出的c (H +)=10-2 mol·L -1的溶液:Na +、NH 4+、SO 42-、NO 3- 6.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 +、②Ba 2+、③Cl -、④Br -、⑤SO 32-、⑥SO 42-、⑦Fe 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④⑥ B .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④⑦ C .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⑥ D .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⑤ 7.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 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 2(OH)2CO 3] B . 铁制菜刀生锈 C .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 . 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8.在反应2KMnO 4+16HCl===2KCl +2MnCl 2+5Cl 2↑+8H 2O 中 A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粒子个数比是2∶5 B . 被氧化的HCl 占参加反应HCl 总分子数的5/8 C . KMnO 4只有一部分发生还原反应 D . KMnO 4与HCl 恰好分别完全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9.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 3+→Fe 2+;MnO 4-→Mn 2+;Cl 2→2Cl -;HNO 2→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 ,得到I 2最多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A.Fe3+B.MnO4-C.Cl2D.HNO210.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2.《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A.李自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B.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C.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最近媒体报道了一些化学物质,如:爆炸力极强的N5、比黄金还贵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气团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O16O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B.甲醇(CH3OH)属于离子化合物C.N5和N2是氮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D.由N5变成N2是化学变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而熔沸点逐渐升高B.Ba(OH)2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5.2020年初春,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

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NO3是挥发性一元强酸B. Al2O3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 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D. 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答案】A【解析】【详解】A.HNO3是一种挥发性一元强酸,A正确;B.Al2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C.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单质,二者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C错误;D.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选用渗析的方法,溶液和胶体均可以通过滤纸,D错误;答案选A。

2.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

这种做法的化学原因是( ) A. 胶体的电泳 B.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C.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 胶体的聚沉【答案】D【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而止血。

3.下列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态HCl、固体氯化钠均不导电,所以二者均为非电解质B. 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二者均为电解质C. 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D. 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A项,液态氯化氢和固体氯化钠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但氯化氢和氯化钠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所以氯化氢和氯化钠是电解质,故A错误;B项,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因为氨气、二氧化碳分别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碳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所以一水合氨和碳酸都是电解质,NH3、CO2都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项,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因此蔗糖是非电解质,C正确;D项,铜和石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u-64第 I 卷 选 择 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8.下列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A )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电解精炼铜时,若导线中通过0.1 N A 个电子,则阳极溶解的铜为3.2g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 N 2和1.5 mol H 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 3分子数为N A 9.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mol 充入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min时,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X的浓度,则反应速率加快,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C.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Z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和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B.“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蛋白质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指“碘的升华”D.“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单质的焰色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B错误;C、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C 错误;D、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D错误;故选:A。

2.常温下,以下试剂不能用来鉴别SO2和H2S的是A.滴有淀粉的碘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品红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SO2能使蓝色褪去得到无色溶液,H2S能与滴有淀粉的碘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B符合题意;C.与硫酸铜混合无变化的为SO2,混合生成黑色沉淀的为H2S,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D.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H2S通入品红溶液中无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电池发展上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某可连续工作的液流锂离子储能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储罐中发生反应:S2O82-+2Fe2+=2Fe3++2SO42-B.放电时,Li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放电时,Ti电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Fe2+-e−=Fe3+D.Li+选择性透过膜可以通过Li+和H2O【答案】A【解析】【详解】A.储能电池中锂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锂离子,钛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铁离子得到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储罐中亚铁离子与S2O8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82-+2Fe2+=2Fe3++2SO42-,故正确;B.放电时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C. 放电时,Ti电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Fe3++e−=Fe2+,故错误;D. Li+选择性透过膜可以通过Li+不能通过水,故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注意锂离子选择性的透过膜只能通过锂离子,S2O82-为还原性离子,能被铁离子氧化。

4.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II逐渐溶解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装置的I、II是原电池的两极,I是负极,II是正极,III、IV是电解池的两极,其中III 是阳极,IV是阴极,所以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正确;B、电极I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C、电极II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Cu析出,错误;D、电极III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Cu-2e-=:Cu2+,错误;答案选A。

5.向1.00L浓度均为0.0100mol/L的Na2SO3、NaOH 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其中比H2SO3、HSO3-、SO32-平衡时的分布系数(各含硫物种的浓度与含硫物种总浓度的比)随HCl气体体积(标况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SO2气体的逸出);已知K a1代表H2SO3在该实验条件下的一级电离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点处的pH=-lgK a1(H2SO3)B.从X点到Y点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O32- +H2O⇌HSO3- +OH-C.当V(HCl)≥672mL时,c(HSO3-) = c(SO32-)=0mol/LD.若将HCl改为NO2,Y点对应位置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Z点c(H2SO3)=c(HSO3-),由-+3123(HSO)(H)(H SO)ac cKc=,则有+1(H)aK c=,则pH=-lgc(H+)=-lgK a1,A正确;B.根据图示,从X点到Y点,SO32-的浓度减少,而HSO3-的浓度在增加,则加入盐酸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O3-+H+=HSO3,B错误;C.当V(HCl)=672mL时,n(HCl)=0.672L÷22.4L·mol-1=0.03mol。

溶液中的NaOH和Na2SO3的物质的量均为1L×0.01mol·L-1=0.01mol,通入0.03molHCl,NaOH完全反应,Na2SO3转化为H2SO3。

H2SO3为弱酸,可经第一二步电离产生HSO3-和SO32-,其关系是c(HSO3-)>c(SO32-)>0,C错误;D.若将HCl换为NO2,NO2会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生成的HNO3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Na2SO3,溶液中将没有SO32-、HSO3-、H2SO3等粒子,Y点位置会消失,D错误。

答案选A。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2的透明溶液:K+、SO42-、Na+、MnO4-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Mg2+、Cl-、NO3-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K+、NO3-、SO42-D.c(NO3-)=1.0mol•L-1的溶液:H+、Fe2+、Cl-、SO42-【答案】A【解析】【详解】A. pH=2是酸性溶液,K+、SO42-、Na+、MnO4-均能共存,A正确;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不能共存,B错误;C. 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是可酸可碱,NH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共存,C错误;D. 在酸性溶液中,NO3-会显强氧化性,将Fe2+氧化生成Fe3+,所以H+、NO3-、Fe2+不能共存,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在酸性环境中,NO3-、ClO-、MnO7-、Cr2O72-会显强氧化性,氧化低价态的Fe2+、S2-、SO32-、I-、有机物等,所以不能共存。

7.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仪器不能都用到的是A.海带灼烧灰化,选用①②⑧B.加水浸泡加热,选用②④⑦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⑦D.萃取和分液,选用③④⑥【答案】D【解析】【分析】先将海带在坩埚中灼烧灰化,然后在烧杯中加水浸泡加热促进物质的溶解,在漏斗中过滤,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将海带灼烧灰化,应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①、②和⑧,必要时还可用到三脚架或铁架台带铁圈,A正确;B.加水浸泡加热,应在烧杯中进行,加热用酒精灯,用玻璃棒搅拌,B正确;C.过滤时用到④、⑤和⑦,C正确;D.萃取和分液用到④⑥,不用试管,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设计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8.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其中只有X与Z同主族;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B.W、Y的氧化物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C.X、Z的氢化物中,前者的沸点低于后者D.X、Y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大于后者【答案】D【解析】【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其中只有X与Z同主族;Z原子序数大于Al,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3=7,Z的原子序数小于7,所以可能为Si、P、S元素,若Z为Si时,X为C元素,W为B元素,B与Al同主族,不符合;若Z为P元素时,X为N元素,W为Be元素;若Z为S元素,X为O元素,W为为H(或Li)元素。

【详解】A项、Z可能为P、S元素,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为弱电解质,不属于强酸,故A错误;B项、Y为Al元素,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W为H元素时,水分子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项、X为O时,Z为S,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C错误;D项、X可能为N或O元素,Y为Al,氮离子、氧离子和铝离子都含有3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X>Y,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利用讨论法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H2SO4和Ba(OH)2的中和热要大于57.3kJ/molB.2C(s)+O2(g)═2CO(g)△H <O,△S>OC.已知:2SO 2(g) +O2(g)2SO3 (g) ;△H=-98.3kJ/mol。

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kJ的热量D.在10l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答案】B【解析】【详解】A.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在稀溶液中,H2SO4和Ba(OH)2的中和热等于57.3kJ/mol,故A错误;B. 2C(s)+O2(g)═2CO(g)燃烧过程均为放热反应,△H <O;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即为混乱度增大的过程,△S>O;故B正确C. 已知:2SO 2(g) +O2(g)2SO3 (g) ;△H=-98.3kJ/mol。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H=-98.3kJ/mol为反应进行彻底时放出的热量,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49.15kJ,故C错误。

D. 在10l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水蒸气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不能用于计算燃烧热,故D错误;答案选B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B.用沾有KMnO4的硅藻土做水果保鲜剂C.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D.NaCl固体加入蛋白质溶液中生成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水滴石穿是指滴水产生的力在不断的作用在石头上,时间长了和碳酸钙、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石头上出现了小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水果释放出的乙烯能催熟水果,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所以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错误;C.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盐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