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青岛版三年下册《跷跷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跷跷板》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规律。

2、学会在游戏中合作交流,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原理的技术成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学重难点:

以跷跷板为探究的切入点,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及天平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有趣的科学课,上课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请大家仔细欣赏,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

生:

师: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玩没玩过类似的游戏呢?

生:

师:是啊,跷跷板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欢乐,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究跷跷板里的科学(板书)

二、探究新知

师:既然大家对跷跷板都这么熟悉了,也都很喜欢玩跷跷板,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组玩跷跷板的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看你能从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生:

师: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想要知道吗?

生:

师:通过观察图片同学们不仅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想知道跷跷板保持平衡的秘密,那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平衡呢?

生: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当跷跷板两端物体一样重,到中心的距离也一样的情况下就会平衡。师:那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跷跷板恢复平衡呢?

生:

师:经过同学们的思考和回答,我们发现了:移动两端人到中点的距离,可以使跷跷板平衡;改变一边的重量,可以使跷跷板平衡。

师:通过同学们积极讨论我们对跷跷板怎样保持平衡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和猜想,那对于我们的观点和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一下,实验前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种特殊的跷跷板,它是杠杆尺,这是它的底座,这是竖杆,这是平衡尺。老师也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杠杆尺,接下来大家先仔细观察杠杆尺,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不仅发现了杠杆尺左右两端的长度一样,还看到了平衡尺两端有等量的刻度。真棒,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器材,它是钩码,它可以挂在杠杆尺上,好大家请看,老师在杠杆尺的右边的5个格子上挂1个钩码,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

里你又想做什么呢?好谁来试一试,如果他成功了大家给他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

师:真棒,刚才我们只是演示了平衡的一种做法,要想证明平衡的秘密仅靠这一种是不行的还要大量的方法。你们还想怎样做使杆尺平衡呢?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一下。

生: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

师:你们的想法真多啊!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带着自己的想法用桌上的杠杆尺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开始前老师也要提醒大家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实验过程中要记得完成实验记录单,实验结束后将器材放回原处,记住了吗?

生:

师:好开始实验吧!

生:

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呢?

生: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发现,1、当两边挂的钩码一样多,左右的距离一样长时,能平衡。2、当杠杆尺两端所挂钩码不一样多,左右的距离不一样长时,也能平衡。

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还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实验等方法学习了有关平衡的知识,其实平衡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你们了解多少呢?

生:

师:老师也个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欣赏

师:人们也根据平衡的现象制作了一些测量的仪器,比如:台秤、杆秤、托盘天平等。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平的知识,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页,认真阅读资料卡,了解天平的主要结构名称和作用,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一会老师还有问题要提问,看哪位同学掌握的好!开始阅读吧!

生:

师:既然阅读完了谁来帮老师解决下面的问题呢?

师:同学们真棒,这节课我们不仅掌握了平衡的规律,也了解了天平的知识,那还记得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蜡烛跷跷板吗?

生: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呢?好,下面老师就将它的制作方法展示个大家,请仔细观察。

师:你们学会了吗?

生: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谁来给大家交流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

师:这节课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你们想不想用这节课的知识制作自己喜欢的平衡玩具呢?老师就个大家留一个课下作业:课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动脑,动动手制作小玩具,看谁制作的更好,更新颖。

《跷跷板》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习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

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仍然较差。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在他人引导下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结合起来,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跷跷板》教学效果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引领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回忆玩跷跷板时的经验,并配以蜡烛跷跷板的游戏,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为学生提出有关平衡的问题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问题提出后,我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积极地猜想,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交流,引出了与平衡有关的因素:重量、位置、支撑点。找到了研究的关键问题后,引导学生制订实验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找到了平衡的条件。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解决问题,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