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儿童阅读分析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该由谁来评判?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该由谁来评判?](https://img.taocdn.com/s3/m/7d569c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6.png)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该由谁来评判?
谢晓刚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17(0)7
【摘要】人人都应当阅读经典,一直以来,人们也希望孩子能够读一些经典,特别是四大名著,更被认为是经典的优选读本。
但是,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公认四大名著是经典,但是这个经典真的就适合孩子吗?秦春华认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
与此同时,大部分民众也发出了另外一种质疑声:专家观点明确,那么,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又该由谁来评判?换句话来说,孩子该不该读四大名著?这是一个较为纠结的问题,从小到大,我们都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读名著、读古今中外经典,这似乎都成了所有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阅读“套路”。
【总页数】1页(P13-13)
【关键词】四大名著;阅读经典;孩子;教育工作者;北京大学;专家观点;课余时间;成长过程;
【作者】谢晓刚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8
【相关文献】
1."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应该从图书“分级”角度审视 [J], 熊丙奇;
2.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引热议 [J],
3.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引热议 [J],
4.网友热议: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J], ;
5.[作文题目30]“‘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大名著”究竟是否适宜儿童阅读?
![“四大名著”究竟是否适宜儿童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911fa245a8102d276a22f8b.png)
“四大名著”究竟是否适宜儿童阅读?近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文中论点论据充分,理由无外乎是野蛮暴力、玩弄权术、情欲色迷、佛法仙魔、内容深奥等等,似乎有一些过分夸大了其危害程度。
那么,究竟儿童是否适宜阅读“四大名著”成为了一段时期的焦点话题。
有的父母看过而有的父母没看过,购买也有的是跟随大流,并且随着国学风的热度,这一问题一直显现。
四大名著,耳熟能详,几乎前些年人人都在提及,好像人们认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就好比没有读过书一样。
妖魔化了四大名著,后果只能变成人人都十分盲目的阅读与购买,没有明确自己的目的,觉得只要读过了就好。
成人中还好,由于现代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似乎变得越来越盲目了,而四大名著是否适宜是表象,深层次的是大众的跟风化。
当然,要是这么去谈论的话没有什么答案。
而秦春华院长则提出诸多论据来支撑其论点,无外乎就是告诫人们要理性阅读书籍。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所看到的角度也不同,一篇文章的出现,大部分人都会以自我的视角去看待,难免,一场舆论风波就此展开,百家百言,各行其说。
很多人认为此言论过重了,无外乎有一定的道理。
记得早些年看过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间就有批判诗歌的言论,柏拉图当时十分排斥诗歌,觉得其贬低了英雄、亵渎了神灵、不严谨、不理性,在他构建的理想国当中,首要的就是把诗歌去掉。
但后来的亚里士多德却并未遵守,从目前来看也尚无太大影响,所以,有时候过度的紧张担忧了。
但是这种事情不好说,每个人都各持一词。
其实,四大名著的说法流传时间并不是很长,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文化运动那段期间,胡适、陈独秀等人扛起革命大旗,而且该书对封建大家族的批判主题客观上契合了当时革命和反封建的政治诉求,并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二是,当时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当时除了《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少数精品之外,几乎找不出其他堪称经典的白话文作品。
四大名著是成人作品不适合孩子阅读
![四大名著是成人作品不适合孩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36b8a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5.png)
四大名著是成人作品不适合孩子阅读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
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
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与此同时,他认为,应该让更多的现当代中文经典名著摆在孩子的.书架上,更加关注白话文学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目前,一家媒体微博账号下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超过4000条,转发2000余条。
记者发现,网友们的观点并不统一。
有网友认为要培养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味引导自作主张;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小时候被逼着看看不懂的名著也痛苦,什么年龄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
对此,记者采访了文化学者朱大可、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文化评论人解玺璋,看看他们如何说。
焦点1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秦春华:《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
《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
《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
《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预期。
朱大可:四大名著之所以拥有强大的传播力量,是因为它们投射了民众的基本欲望,如《水浒传》的造反情结,《三国演义》的忠义和忠君情结,《西游记》的超人情结,《红楼梦》的恋母情结。
在这个意义上,除《西游记》可适度放低年龄,其他三部都很“少儿不宜”,应当谨慎地加以节选。
刘梦溪:《西游记》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阅读,可以打开想象力。
另外三本,家长老师可以不推荐,但孩子读了也没关系,不会有特别坏的影响,因为现实比文学著作更复杂。
《水浒传》可选择优秀的选段,不能把它当成洪水猛兽。
解玺璋: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因为不同孩子特点不同。
比如《红楼梦》,对于早熟的孩子也可以阅读。
读书不要过多地限制,相信读者自己的判断力和吸收能力。
焦点2是否要更多推崇现当代文学秦春华:学生应该加强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但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应该需要更加关注白话文学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
四大名著对孩子的好处
![四大名著对孩子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b4d89c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4.png)
四大名著对孩子的好处
1. 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四大名著包含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孩子可以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提高文化素养: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哲学和道德教育内容,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
3.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四大名著的语言运用、形象描写、情节构思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孩子通过模仿和学习这些精彩的表达方式,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正直的品格:四大名著中,小说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塑造相当深刻,有很多正直、忠诚、仁爱、勇敢的人物形象,这有助于孩子建立正直的品格,形成健康有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幼儿园四大名著:启蒙教育精彩解读
![幼儿园四大名著:启蒙教育精彩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5705c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a.png)
《幼儿园四大名著:启蒙教育精彩解读》一、介绍在中国的幼儿教育领域,有一组备受推崇的幼儿园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
这些经典读物被视为幼儿园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对培养幼儿的道德修养、语言表达和文化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四部名著进行深入解读,以探讨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三字经》《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由王燕公所作,通篇共三百字,以诗句的形式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教授《三字经》,可以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其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意识,对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百家姓》《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家族谱系的一部分,内容包括了大量的姓氏及其来历。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讲授《百家姓》,可以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和尊重长辈的观念,对培养幼儿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千字文》《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中的经典之作,以一千个汉字排列成的诗句,传达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教授《千字文》,可以帮助幼儿初步领略中国古代的辉煌文化和历史,对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读物,内容包括了家规、学规和人规等,旨在教导孩子们懂得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和谦虚礼让的道理。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教授《弟子规》,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对培养幼儿的品格修养和行为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对幼儿园四大名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经典读物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和品格培养的重要工具。
在幼儿园教育中,积极引导幼儿学习这些经典读物,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未来,在幼儿园教育领域,能够更加注重对这些经典读物的深入挖掘和全面应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论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看
![论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看](https://img.taocdn.com/s3/m/5fbc03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0.png)
论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看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被普遍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是关于孩子是否适合阅读这些名著,人们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看,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方面,四大名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这些作品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操和道德观念。
例如,《红楼梦》通过描述贵族之间的封建礼教、家族纷争等情节,能够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善恶,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四大名著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和智慧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四大名著的文学风格和语言使用与现代儿童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会过于复杂和晦涩,难以理解。
例如,名著中使用的古文、古汉语等对于现代孩子来说可能会产生障碍,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深层含义。
此外,四大名著中的情节繁多、人物众多,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会过于复杂,难以跟随故事的发展。
这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困惑,对名著的兴趣降低,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水平来确定是否适合让他们阅读四大名著。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经过改编的版本,或者选择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解读。
这样可以在保留故事的基本情节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降低语言和文学风格的难度,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随着孩子长大,可以逐渐引导他们阅读原著,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另外,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需要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和讨论,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解读四大名著中的价值观和思想。
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并发现名著中的智慧和思想,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四大名著
![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四大名著](https://img.taocdn.com/s3/m/a3da22d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d.png)
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四大名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四大名著经久不衰地陪伴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和历史。
但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是否都适合孩子阅读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四大名著中不适合孩子阅读的情况。
首先,从叙事结构角度来看,《红楼梦》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书,情节错综复杂,时间跨度较长,脉络不是特别清晰,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困惑和疲惫。
同时,《红楼梦》中局部所涉及的性、暴力题材也不太适合孩子去阅读。
比如,暴力事件中螃蟹钳子夹住屎的描写、贾琏的强暴贾瑞妻子娘娘的事情、宝玉与黛玉的女同性恋描写等,都不太适宜年幼的孩子阅读。
其次,从人物塑造角度来看,《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复杂性较高,有的性格偏斜、有的嗜杀成性,很容易给孩子制造不良影响。
比如,曹操残忍无情、孙权猫腻多多、张飞脾气不好、赵云无耻好色等,这些人物形象都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相反,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和人性的复杂性。
但作为孩子读物,过多暴力、武器以及流血暴戾的场面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的不适和严重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
再次,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西游记》对佛教思想的阐述比较突出,但少了许多现代意义上的探究,孩子可能不太容易领会佛教思想的精髓,文学价值有一定局限性。
同时,《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奇特性较强,如孙悟空六耳猕猴、免费金钩等,可能会制造思维和审美混淆,对孩子阅读有一定伤害。
最后,从历史教育角度来看,四大名著都是一部分我国的文化宝库,凡此种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文化变革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但是,四大名著中时常会有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些不当行为(比如《红楼梦》中宝玉与丫头智能、诗词送秀才和贾母的不妥之处),这些现象如果不通过深入分析和解构,孩子阅读四大名著可能会认为这些不良行为是正常的、值得模仿的。
综合来看,虽然四大名著历有千年,但它们的受众是有年龄限制的。
国家出版署曾出版《少儿版西游记》、《少儿版红楼梦》、《少儿版三国演义》,避免了四大名著中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
论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看
![论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看](https://img.taocdn.com/s3/m/37f901b1f524ccbff12184fd.png)
“四大名著和某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有感而发今天看搜狐网页新闻,赫然看到:北大学者“四大名著和某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这个标题——这结论未免适于轻率和武断吧。
论点从旅途中给孩子讲故事引出的。
给孩子讲故事,如果了解一些《三字经》的父母应该不会发愁吧,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嘛“孔融让梨”、“窦燕山教五子”、“悬梁刺股”、“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诸如此类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小故事不胜枚举。
《三国演义》中孔融、曹冲、周瑜等有很多小孩子的故事可以讲,也可讲关公刮骨疗毒的勇武(可以让孩子不害怕打针吃药)(莞尔)。
不知为何该家长偏偏要讲蒋干盗书这个故事,中国与它国相比,好像最不缺乏的就是历史故事了。
另外计谋好像不是骗人吧(莞尔)。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要因孩子而异、因年龄段而异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这也要因孩子而异、因年龄段而异吧。
也先来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两部著作里面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适合孩子了解,至于《三国演义》中也有不少类似故事如曹冲称象、也有关于少年孔融机智的故事、也可以说说年纪轻轻的周瑜即可作为吴国水军都督的事情,讲故事嘛。
水浒里面虽然少些,但也有可选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李逵下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等等,机智勇敢、惩恶扬善内容也很积极。
《西游记》里面就更多了,有孙敬修爷爷给我们讲过,我就不赘述了。
“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自然也有道理,这需要家长、老师的引导。
要是非要学书里面的反面,似乎拦也拦不住了。
不知道能不能这样说,仁者仁,恶者恶呢?当然孩子需要引导,所以我们需要老师这个职业。
至于《红楼梦》小孩子的确有不适合的地方,至少孩子应该有一些文字功底和是非辨别能力再看比较好。
如果有高人将四大名著的故事提炼成白话文,将主要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们了解故事梗概,我看未尝不可,当然需要高人出现。
此位北大院长,拿四大名著里面深刻的内容与对接孩子,这似乎就不妥了。
青少年儿童该不该看《四大名著》?
![青少年儿童该不该看《四大名著》?](https://img.taocdn.com/s3/m/e75e6c12bb68a98271fefabe.png)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优秀颠峰之作,是中国文坛的骄傲,那么,它们是否适合青少年儿童去看呢?《西游记》是一部汇集浪漫神话色彩的小说。
很受少年儿童(尤其是儿童)欢迎,我院子里的小朋友每天戴个面具,手里拿把塑料棒,大喊台词:“俺老孙来也”大人都当是小孩子之间的玩笑,直到有孩子哭了,才冲过去制止。
有文学批判家说过“孙悟空是个个人英雄主义者”,依我之见,也这么认为:西行路上,他自恃法力了得,拿两个师弟当炮灰使,去降妖了喊他们打头阵,打死了妖怪傲居功首,八戒呐言,沙僧老实,一旦八戒反驳了,他就捏八戒的猪耳朵,逼着八戒把话咽下去,师父被妖怪捉去了就骂两个师弟,八戒虽好色又懒,但对师父是忠心不二,沙僧也对师父忠心耿耿,一路上挑担子,到头来只做了个罗汉,孙悟空还在佛祖面前夸耀自己,一路上其实有很多神仙帮忙,却让他占了头功,俨然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者”!《三国演义》是一部集历史,军事,政治于一体的小说。
有一次,我们学校一次会考:有个同学看着自己不及格的卷子,说:“这不对啊!《三国演义》里明明说是公元221年啊,怎么会是224年呢?”据我所知,《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回合是历史上子虚乌有的,青少年儿童(尤其是儿童)有时辨解能力差,有时会真假难辨,甚至不辨!《水浒传》也不失为一部好的小说。
青少年爱看(男生居多),对里面的各路英雄好汉也十分仰慕。
有一次,我院子里一个小孩在学校里打架,老师批评他,他说:“那个人欺负小朋友!”,老师说:“那你也不应该打架啊,来跟我讲,我去阻止他啊!”,他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英雄好汉的本性!”,老师哭笑不得,要是真给了他一把刀,那他岂不会真的‘拔’刀相助啊!《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有不少人这样问,男女之间的爱恨情长,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阴谋与爱情,权势与贪污,青少年儿童看了,难免会有不好的影响,如果说《水浒传》是男生的最爱,那么《红楼梦》绝对是女生的挚爱,而且,有人说它有是一部导致青少年“早恋”的书!当然,我也不是说它们是四本不值一钱的废书。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应该从图书“分级”角度审视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应该从图书“分级”角度审视](https://img.taocdn.com/s3/m/b5ae0135647d27284b735145.png)
吁 了 多年 , 这 需 要 国 家 有 关 部 门高 度 重 视 。 而 在 没 有 图书分 级 制度 的背 景 下 ,家长 则 要 起 到给 图书 “ 定 级 ” 的 作 用 ,有 的 图 书 孩 子 完 全
不 能 阅读
( 包 括充 满 色 情 暴 力 的动 漫 读 物 ,以及
灌输 消极 价值 观 的图 书 ) , 有 的 图 书 需 要 父 母 指 导 阅 读 ,还 有 的 孩 子 可 独 立 阅 读 ,对 于 “ 四大 名 著 ” 是 否适 合 孩 子 阅读 ,应 该从 图 书 “ 分 级 ” 角 度 审 视 ,不 独 “ 四 大 名 著 ” 如 此 ,所 有 图 书 都 如 此 。 对 于 孩 子 不 能 阅 读 的 图 书 , 家 长 应 当 禁 止 ; ̄ - . 3 - 于
( 摘编 自 《 北 京 青 年 报 》, 2 0 1 6年 9月 2 8 日,
作 者 :熊 丙奇 )
2 0 1 6 . 1 0镉 止 教
5
某 地 书 店 在 出 现 学 生 自杀 事 件 后 , 下 架 了 《 死 亡 笔 记 》 这 类 图 书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图 书 出 版 就 打
擦 边 球 ,而 给 孩 子 选 择 的 图 书 ,也 经 常 充 满 争 议 。
对 图书 ( 以 及 影 视 、 游 戏 等 ) 进 行 分 级 , 舆 论 呼
典 的 图 书 ,也 有 充 满 色 情 、 暴 力 的 内 容 ,这 适 合
成 人 阅 读 , 而 并 不 适 合 孩 子 阅 读 。 要 形 成 良 好 的 读 书 氛 围 ,给 图 书 分 级 很 重 要 , 这 既 可 保 障 成 年 人 的 阅 读 权 利 ,也 可 给 未 成 年 人 健 康 的 阅 读 环 境 。 在 我 国 , 经 常 出 现 的 问题 是 , 由 于 没 有 分 级 制 度 , 为 保 护 未 成 年 人 而 不 让 某 些 图 书 出 版 ,或 者 下 架 某 些 图 书 ,会 影 响 到成 年 人 的 阅 读 权 利 ,比 如 ,
小孩不能读四大名著?别逗了!
![小孩不能读四大名著?别逗了!](https://img.taocdn.com/s3/m/c25bd0e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d.png)
小孩不能读四大名著?别逗了!事情是这样的,朋友发给我一个链接,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四大名著是很好的,可惜小孩子读不得》。
作者的说法是:少不读红楼,不想孩子太早沉湎于情爱;少不读三国,不想孩子天天学着勾心斗角,少不读水浒,不想孩子迷恋打家劫舍的暴力美学——只剩西游记最人畜无害。
朋友知道我儿子喜欢读三国水浒西游,因为她上次来我家,儿子即兴讲了一段“武松打虎”,她甚为惊讶,事实上,像三国中“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顾茅庐”,水浒中“真假李逵”“误闯白虎堂”“三山聚义”等故事,小家伙早已经讲得滚瓜烂熟。
所以,当她看到这篇文章的观点吓了一跳,立即转给了我。
真逗!若说不给女孩子看《三国》《水浒》,可以理解为影响温柔性格的培养,怕早早变成个“女汉子”,可倘若男孩子也不许看,真说不过去了!难不成要让小男生天天守着《樱桃小丸子》、《海绵宝宝》和《喜洋洋与灰太狼》,活生生变成一个傻白甜吗?“三国不仅有勾心斗角,还有仁义礼智信的演绎。
经典之所以经典,在于它承载内容的厚重感,可以积淀千年,长盛不衰。
一部经典的内涵不是一个词两个词可以概括的。
三国时代风云际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中,有善妒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人物刻画无不各尽其态。
读读三国,“仁、义、礼、智、信”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人物故事进行经典诠释!看桃园三结义,品刘关张之间天高地厚的兄弟情谊,看三顾茅庐,感受刘备的礼贤下士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有为担当,看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是怎样的人生豪迈,气贯长虹!还有关羽挂印封金、赵子龙单骑救主、诸葛亮七擒孟获……这活生生的教材比傻傻教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生动有趣得多!不可否认,三国中固然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动荡不安,悲伤苍凉,但这些层面的内涵绝对不可能是一个没有经过任何人生历练的小男童读着儿童版的三国可以解读出来的。
辩论赛小学生(不)应该读四大名著基本概念
![辩论赛小学生(不)应该读四大名著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930433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4.png)
辩论赛小学生(不)应该读四大名著基本概念第一篇:辩论赛小学生(不)应该读四大名著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小学生:今指在小学读书的学生。
(6~12岁的小孩子。
)应该: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
读:本义读书。
阅读的意思。
“名著”有两层含义:1.作者是名人。
普通人写的作品,是不可以被称为名著的;2.作品历经很长时间,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考验。
历久弥新,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散发出其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才能称的上名著。
(那些改编版、缩写版都不是名著啦,顶多算是名著的山寨版,对方辩友可不能拿山寨当正版啊。
)(无论是缩写版或学生版,都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文学语言的美,也大大削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意义或意趣。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主要内容:小说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孩子不适合读四大名著?(20161020062038)
![孩子不适合读四大名著?(20161020062038)](https://img.taocdn.com/s3/m/48a6e8311ed9ad51f01df2ed.png)
孩子不适合读“四大名著”?——一位高中生这样反驳北大学者......小新说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引发大家热烈讨论。
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
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
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这篇文章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对于秦春华老师有关观点的质疑与批驳。
读了北京大学考试院院长秦春华老师《四大名著或不适合孩子》一文中关于孩子阅读《四大名著》是否合适的见解,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场景:一个是十岁的我趴在沙发上读《西游记》,读到描写猪八戒的文字时,笑出了口水滴在书页上;另一个是我十三岁时,妈妈翻看着《红楼梦》问爸爸:“这么风花雪月的文字,让咱儿子看好吗?”一方面,孩子读一些书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另一方面,家长老师斟酌损益忧心忡忡,生怕孩子读到不合适的内容。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已经长大的孩子,我想对此发表一些看法。
我以为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的标准有四:一为内容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二为文字本身造成阅读障碍的大小;三为对孩子的吸引力;四为正面影响的大小。
秦春华老师的观点认为,四大名著及不少古代经典都存在负面内容,同时文字本身较为晦涩,所以不能说其合适。
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先说内容。
不能否认三国中有阴谋诡计,水浒中有血腥暴力,红楼中有男女情爱,西游中有佛教禅宗,但这些内容分别是每一部书的主旨与核心吗?显然不是。
而秦老师在探讨名著内容时已带有挑剔的眼光,所以将一些并不显著的不足放大。
诚然,家长们永远希望带给孩子最健康向上的作品,给予孩子最纯净无害的环境,此乃人之常情,秦老师显然也是更多站在“秦爸爸”这一立场上做出的思考。
而问题是,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的残酷性不会因为家长的隔离而有任何改变,而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出温室独自面对这一切,难道应该让孩子始终沉浸在王子公主的美好童话中吗?不应该让孩子从书中对真实的社会有所认识吗?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实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远大于书籍。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https://img.taocdn.com/s3/m/f47ced680912a2161479296b.png)
龙源期刊网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作者: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6年第12期中国青年报刊文说,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先来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两部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
然而,“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早就在民间流传。
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
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
“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
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要加以提防,更何况是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西游记》按理说应该最适合孩子阅读。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的兴趣。
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
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最后来看《红楼梦》。
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
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美,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
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部书也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
首先,其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未必能理解,理解了还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教育应该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励他们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们现实有多么残酷。
其次,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
实际上,脱胎于《金瓶梅》的《石头记》在最初传抄之际的确是被列为“淫书”而遭禁的。
在孩子的性教育上,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开明不等于放任,引导更要注意方法和途径。
今天,青少年对性的无知、不负责任以及与之伴生的校园强奸案泛滥,是世界性的重大难题。
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国演义》更近乎文言文,和现在的白话文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小孩子读起来困难很大。
四大名著孩子该不该读?
![四大名著孩子该不该读?](https://img.taocdn.com/s3/m/0ba68039bb68a98271fefa8b.png)
四大名著孩子该不该读?展开全文四大名著孩子该不该读?——鱼子(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昨天,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教授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认为“四大名著”不适宜孩子阅读,理由是:《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
《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
《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
《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预期。
秦教授的关于四大名著适不适合孩子阅读的观点对不对先不予讨论,我们先来看其对四大名著的评论。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明心见性。
秦教授认为《水浒传》打家劫舍,宣传造反,可是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官逼民反,反抗强权腐败,行侠仗义,除暴安良。
秦教授认为《三国演义》尔虞我诈,殊不知,三国是一篇鸿篇巨著,包罗万象,其宣传的忠义贤良多不胜数,不知为什么秦教授只看见“阴谋诡计”?而《西游记》并非宣传佛法和人生,而是一部融合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其想象丰富,人物性格饱满,秦教授将其归纳为迷信佛法殊为怪异,《红楼梦》更不必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化小说,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鲁迅曾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们秦教授只看见了“色”以及“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
”为何定为四大名著?这是百余年来所有文化阶层和普通老百姓的共同认知,不是少数人的片面评价,四大名著文笔优美,是历来小说的最高成就。
这四部小说用浅显的文言,优美的文字,或明快流畅,言简意赅;或瑰丽奇幻,想象丰富;或波澜壮阔,奇峰突出;或缠绵悱恻,摇曳多姿;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人物,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四大名著都包含着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这也是所有人的共识。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引热议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引热议](https://img.taocdn.com/s3/m/57ef68b56bec0975f465e2cb.png)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引热议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07期2016年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
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
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应该让更多的现当代中文经典名著摆在孩子的书架上,更多关注白话文学经典的传播和阅读引导。
对此,有网友认为,应培养小孩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引导、自作主张;也有网友表示,小时候被逼着看看不懂的名著确实很痛苦,什么年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思考。
多维解读儿童是否该读经典当“喜好自定”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只要不是带有思想毒害的禁书,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所有经典书籍,其实都没有所谓的适合与否。
真正的判断标准,不是年龄上的限制,而是阅读者是否喜欢与接受。
小孩子看名著更多是看热闹而不是寻内涵,看情节而不求甚解。
看三国主要看打仗的热闹,看西游记也主要看英雄的勇敢。
也没有人因为看了四大名著,就变得厚黑奸佞,从而怀疑自己的价值观。
更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对看书的限制。
孩子的接受与思考能力、创新与甄别能力,其实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更为强大。
只是因为基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人为地设定了一堆条条框框,把孩子严严实实地限制在里面。
家长、老师与专家,往往以成人的标准去限制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失去了自我选择的空间与诗意成长的机会。
结果就是在长期的路径依赖之下,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跟独立性、自主性都完全消失,有了听话的孩子却少了独立张扬的自我。
但什么才是适合的标准?有益、有效、有趣和喜欢的东西,就是孩子最喜欢的。
与其告诉或者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读书,并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权利,让他们有自我决定的权利与空间,素质教育才有可靠的基础。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附思路导航及范文点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附思路导航及范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ada79c7cb9d528ea80c779e1.png)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近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看。
他认为,《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生活预期。
文章发表后,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阅读四大名著的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这是一篇取材于现实的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材料为考生提供了适度的自主权和广阔的写作空间。
1.如果认同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理由如下:(1)现实的残酷性不会因为家长的隔离而有任何改变,而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出温室独自面对这一切,应该让孩子从书中对真实的社会有所认识。
(2)孩子是能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对名著中的内容进行取舍。
(3)读名著让孩子能够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逐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
(4)从读故事到读情节,从读语言运用到读结构布局,从读人物形象到读思想情感,四大名著有其强大的文学魅力。
2.如果认同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理由如下:(1)四大名著开始都是卖给市井读者赚钱的商品,难免因为商业需要而有低俗的内容。
这些确实不太适合儿童阅读。
(2)初学汉字的孩子并无足够能力阅读这些著作,揠苗助长只会滋长儿童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得事与愿违。
(3)四大名著中确实充斥着尔虞我诈、打家劫舍、蔑视法理的内容,这种价值取向对三观尚未定型,还不具备足够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来说,容易造成消极影响。
(4)四大名著语言深奥、情节复杂,就连大多数成年人都难以搞清楚、弄明白,更非孩子所能理解和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孩子阅读不能一概而论 • 来源网络 • 近日,有学者撰文指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 适合孩子阅读,《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 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了阴谋 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书中随 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 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 阅读;《红楼梦》所描述的社会和家族一步步从 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 净”,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 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 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
《水浒传》里不仅有打家劫舍,落草为寇, 更有肝胆相照,忠义相守;《三国演义》里不仅 有权术心机,尔虞我诈,更有大江东去,光风霁 月;《西游记》不只是有“修持”“菩提”“元 神”“禅心”,不只是蕴含着浓重的佛教色彩, 更有团结协作、不惧艰险、共克时艰的乐观主义 精神;《红楼梦》不仅有悲情乃至关于性描写的 段落,更有深刻的思想、精美的文字,正如这位 学者所说,“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 • 因此,这些穿越时空、富含优秀传统文化汲 养的精品力作虽然存在一些弊病,但究竟适不适 合孩子阅读,还要看孩子是否有条件、有能力、 有意愿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这些名著。能否正确打 开,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不可缺少,也与孩子的年 龄和人生阅历有关联。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表明你的态度:同意谁的观点?理由?
•
• 一等立意(48以上) • 围绕“四大名著适不适合儿童阅读”这个 论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意或不同意并说 出理由。 • 好的题目: • 品悦名著,何需杞人忧天 • 守名著大雅,远尘世喧嚣 • 勿一叶障目遮“泰山” • 莫让灰尘掩盖名著光环 • 不畏浮云遮“阳光”
•
位极人臣的曾国藩重视读书,事业有成的詹 宏志为读书每天只睡四小时……古往今来,阅读 的魅力不曾削减,让儿童阅读名著,感受文学艺 术的魅力,不以“关爱”的借口束缚他们的内心 志向,方能使孩童健康成长。 • 品悦名著,不需杞人忧天,一书一页之间, 亦有那江山如画的壮丽,亦有那风光旖旎的怡情, 让孩童感受名著魅力,在书海中畅游吧!
•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 • ①多提供一个有争议的现象、观点; ②材料后通常有三句话:“对这件事 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 述你的看法” • 二.写作要求: • 集中针对材料中的“这件事”,表 明你的态度,并说出独到的多层次 “道理”来 ,让读者感动和信服 • 拒绝塞进大段的古今中外的名事
流
就事论事、议不离事
和解决问题,即完成任务
文明交流
任务型写作的解题思路
任务型写作分为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两部分: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 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二)任务型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 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 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 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型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 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 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 任务而写作。 (五)就材料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 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 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
“任务驱动型作文”?——识别特点: • 材料面上——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 “双给”: • “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 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 的叙事体事件。 • “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 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问词, 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 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 题。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Βιβλιοθήκη •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点
• 1.针对材料中的“这件事”,表明你的态 度 • 2、一事一议,务求具体、深入 • 3、紧扣任务,说理要透彻,分析根源、 表现,探究解决的办法 • 4、举例详不如略,多联系社会新闻事件, 使之与任务类比(正面星斗例)或对比 (反面事例) (尽量找与材料相似度高的事例)
模拟卷一作文
•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四大名著不适合 儿童阅读一一《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 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 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这个观 点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撰文反驳:学者所 指的负面内容并非四大名著的主旨,在整体 上,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 相比之下,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环境 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胜四大名著。
•
•
在四大名著适不适合孩子阅读这个问题上, 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孩子身 上,以成人的思考方式武断地剥夺孩子们阅读 名著的权利。强迫孩子不去阅读,或者强迫孩 子去阅读,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家长和老师 能够做也应该做的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势 利导,而不是以偏概全不让孩子阅读四大名著。
任务型写作的解题思路 (四)任务型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 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 “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
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 任务而写作。
(五)就材料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 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 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 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 则累死也无功
•
假如是在幼儿园或者上小学的孩子,可能很难 从整体把握作品的主题、艺术表达,但这并不意 味着我们就可以据此草率地断定处在这个学龄的 孩子们与四大名著无缘。他们是否可以先感受其 中通俗易懂而又启迪心灵的内容或者艺术形式上 佳的段落篇章?能否在语言习得的初期摘要性地 感知其中最精粹的文字表达技巧?在某种程度上 讲,古代文言文中仍有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词语表 达值得学习和应用,上了中学的孩子应该日渐拥 有正确打开这些名著的心智,家长和老师们需要 做的,就是对孩子们阅读名著进行更加合理的引 导。
•
纵然《水浒传》讲打家窃舍的故事,但亦有 梁山好汉,歌颂对命运的反抗斗争;纵然《三国 演义》充斥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但亦有孔明 “草船借箭”的智慧,关羽的仗义率直。名著适 不适合孩童阅读,不应为其中消极因素杞人忧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魏源的《海国图 志》虽呈现出天朝上国的思想,当它亦为中国的 近代化打开了一个窗口,使中国开始重新审视自 己。四大名著的故事瑕不掩瑜,儿童阅读之,定 可硕果累累。
•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四大名著不适合 儿童阅读一一《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 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 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这个观 点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撰文反驳:学者所 指的负面内容并非四大名著的主旨,在整体 可判断为任务驱动型 上,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 作文 相比之下,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环境 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胜四大名著。
•
诚然,四大名著中存在一些不符合民主、法 制、自由、平等精神的封建糟粕,但这些作品中 值得现代人传承弘扬的精神及艺术技巧显然更多。 可以理性批判四大名著本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但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因为作品 本身的时代局限而因噎废食,一刀切地得出四大 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的结论。 • 从唯物辩证法的立场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 面性,四大名著当然也不例外。问题的关键在于, 是精华多一些,还是糟粕多一些。在我看来,四 大名著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容抹杀,精华 成份要远多于糟粕。即便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 来说,这些作品也并非完全不适合他们阅读。
• 问题:
• 没有围绕“四大名著适不适合儿童阅读” 去议论,泛谈要全面看问题,不要片面看 问题,不把成人观念强加给孩子,要净化 社会环境等,只能算二等立意。
范文赏析
• •
品阅名著,何需杞人忧天 (52分) 四大名著可谓是中华文学艺术辉煌之璀璨 见证,其文学艺术价值可谓极高。但近日,有学 者指出,四大名著并不适合儿童阅读,只因那份 过度担心的忧虑,即害怕儿童会受到名著中消极 内容而身心受损。 • 诚然,儿童是一张纯真的白纸,不容“阴谋 诡计”、“虚无主义”等而受到心灵的玷污。但 四大名著的文学艺术价值远高于其消极成分,儿 童阅读名著,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水平,还能增强 文学艺术的兴趣,开拓眼界,受益匪浅。
•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四大名著不适合 儿童阅读一一《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 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 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这个观 点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撰文反驳:学者所 指的负面内容并非四大名著的主旨,在整体 上,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 相比之下,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环境 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胜四大名著。
•
相比《西游记》中的虚无主义,《红楼梦》 中的色空幻灭,似乎社会现实更加残酷无情,复 杂难测。犯罪集团利用纯真无邪的孩童为其盗窃; 卖家不顾食者安全利益,使用“僵尸肉”、卖 “千元”一只的虾……种种不堪的社会现象,比 四大名著中的更令人惧怕,更会直接地伤害儿童 的身心。所以,儿童阅读四大名著,不应杞人忧 天,而是引导他们在名著中畅游,享受阅读的乐 趣。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
“传统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的主要 矫正点对照表
比较点 主要矫正点
矫正方向
说理 空泛议论 就事论事,呈现思维的深 从材料理出话题或观点 要求 后,脱离材料纯议话题 化——紧扣事件具体分析 面面俱到 (广泛议论) 说理 专论一点 论的“点”多,但没有 集中精力论透一点 范围 一点说深议透 说理 简单粗糙,轻易否定 入情入理不偏激、深入的 简单论证、粗糙表态、 理由阐述、开放的文明交 态度 封闭的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