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f4ad2510a6f524ccbf8559.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篇一:燃气规范10火炬影响范围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11城市燃气管段安全距离gb50028-20xx《城镇燃气设计规范》7天然气站场防火间距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8天然气站场围墙、道路安全间距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9站内建筑物防火间距gb50183-20xx《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3管道最小覆土层厚度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埋地输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电力、通讯电缆的间距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5截断阀的设置距离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放空管高度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管道经过区域等级划分gb50251—20xx《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12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gb50028-20xx《城镇燃气设计规范》16储配站内的储气罐与站内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gb50028-20xx《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4.7输气干线放空竖管应设置在不致发生火灾危险和危害居民健康的地方。
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 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
3.4.8输气站放空竖管应设在围墙外,与站场及其他建(构)筑物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的规定。
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
4.2.2地区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为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地段,按划定地段内的户数划分为四个等级。
在农村人口聚集的村庄、大院、住宅楼,应以每一独立户作为一个供人居住的建筑物计算。
1)一级地区:户数在15户或以下的区段;2)二级地区: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3)三级地区: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密区;4)四级地区:系指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
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及工艺设计分析
![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及工艺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147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7.png)
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及工艺设计分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随着天然气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天然气站场的建设也变得愈发重要。
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及工艺设计是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天然气站场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遵循相关规范,并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
一、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1.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工程设计规范》是我国现行的天然气站场设计的基本规范。
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天然气站场的选址、平面布置、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管道设计、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天然气站场的运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是设计天然气站场的基本依据。
2. 《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以上两项规范是我国目前较为重要的天然气站场设计规范,设计人员在进行天然气站场的设计时,应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执行,确保设计的合理、安全、高效。
1. 天然气站场选址天然气站场的选址是影响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运输的重要因素。
选址应尽量靠近天然气产地或天然气需求地,同时应考虑交通便利、环境保护、安全防范等因素。
天然气站场的平面布置应合理、紧凑,便于设备的布置和运行。
主要设备包括气体净化设备、压缩机、储气罐、管道等,这些设备的布置应考虑各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通便利。
天然气站场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建筑的安全、耐用、美观等要求。
建筑物主要包括生产厂房、办公楼、库房等。
天然气站场的设备选型应根据生产规模、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包括压缩机、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选型。
天然气站场的管道设计应满足输送需求,同时要考虑安全、防腐蚀、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阀门、支架等设施,便于维修和维护。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天然气站场的安全防护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泄漏检测系统、防爆设备等,并进行安全防范培训。
根据以上工艺设计分析,天然气站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选址、平面布置、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管道设计和安全防护等因素,确保天然气站场的安全、高效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https://img.taocdn.com/s3/m/d7fe3d1d2af90242a995e52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77)2 术语 (80)3 基本规定 (81)3.1 石油天然气火灾危险性分类 (81)3.2 石油天然气站场等级划分 (84)4 区域布置 (88)5 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 (94)5.1 一般规定 (94)5.2 站场内部防火间距 (96)5.3 站场内部道路 (99)6 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设施 (102)6.1 一般规定 (102)6.2 油气处理及增压设施 (105)6.3 天然气处理及增压设施 (106)6.4 油田采出水处理设施 (107)6.5 油罐区 (108)6.6 天然气凝液及液化石油气罐区 (115)6.7 装卸设施 (119)6.8 泄压和放空设施 (121)6.9 建(构)筑物 (128)7 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 (130)7.1 一般规定 (130)7.2 原油、天然气凝液集输管道 (132)7.3 天然气集输管道 (133)8 消防设施 (137)8.1 一般规定 (137)8.2 消防站 (138)8.3 消防给水 (142)8.4 油罐区消防设施 (144)8.5 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罐区消防设施 (157)8.6 装置区及厂房消防设施 (162)8.7 装卸栈台消防设施 (165)8.8 消防泵房 (166)8.9 灭火器配置 (168)9 电气 (170)9.1 消防电源及配电 (170)9.2 防雷 (170)9.3 防静电 (173)10 液化天然气站场 (175)10.1 一般规定 (175)10.2 区域布置 (176)10.3 站场内部布置 (178)10.4 消防及安全 (179)1 总则10.1 油气田生产和管道输送的原油、天然气、石油产品、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稳定轻烃等,都是易燃易爆产品,生产、储运过程中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灾害。
因此,在工程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对其采取经济、可靠的预防和灭火技术措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扩大,减少火灾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GB 50494-2009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GB 50494-2009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70576255901020207409cc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主编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燃气集团上海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港华投资有限公司沈阳市煤气设计院吉林省中吉大地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09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镇燃气技术规范》的通知现批准《城镇燃气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94-2009,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性能规定、燃气质量、燃气厂站、燃气管道和调压设施、燃气汽车运输、燃具和用气设备等。
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
本规范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燃气集团上海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港华投资有限公司沈阳市煤气设计院吉林省中吉大地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李颜强雷丽英陈云玉李铮金石坚王伟应援农高鹏李建勋宇永香蒋克武韩露王启陈秋雄郑克敏李美竹陈敏刘建辉1 总则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障人身和公共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城镇燃气设施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
![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3d978ea0116c175f0e48ef.png)
【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颁布日期】970717【实施日期】980101【失效日期】【内容分类】加工【名称】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标准号】SY 6278-1997【章名】全文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Safety code for natural gas conditioning plant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试运投产、生产、装置检修等工作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企业天然气处理能力达到50×104m3/d及以上的净化厂。
处理能力较小的天然气净化站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50-1989 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8978-198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Y5690-95 石油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及配备规定SY5858-93 石油企业工业动火安全规程SY5984-94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J12-85 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SY/T0011-96 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劳人锅[1985]4号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规程劳人锅[1990]8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人锅[1985]276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设计3.1 应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净化厂设计应符合SY/T0011的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批准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06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批准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06项](https://img.taocdn.com/s3/m/34da85c90508763231121271.png)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实施日期SY4200-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2008-03-01SY4201.1-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1部分:机泵类设备2008-03-01SY4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2部分:塔类设备2008-03-01SY4201.3-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3部分:容器类设备2008-03-01SY4201.4-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4部分:炉类设备2008-03-01SY4202-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储罐工程2008-03-01SY4203-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站内工艺管道工程2008-03-01SY4204-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2008-03-01SY4205-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2008-03-01SY4206-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电气工程2008-03-01SY4207-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道穿跨越工程2008-03-01SY5727-2007 井下作业安全规程SY5727-1995SY6443-2000SY/T6566-20032008-03-01SY5728-2007 滩海石油地震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SY5728-1995 2008-03-01 SY5742-2007 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SY5742-1995 2008-03-01SY5974-2007 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SY5974-1994SY6043-1994SY/T6551-2003SY5876-1993SY6309-1997SY/T5272-19912008-03-01SY5984-2007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范SY5984-1994 2008-03-01SY5985-2007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程SY5985-1994 2008-03-01SY6048-2007 重力、磁法、电法队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SY6048-1994 2008-03-01SY6186-2007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SY6186-1996SY6457-2000SY6506-20002008-03-01SY/T0011-2007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SY/T0011-1996 2008-03-01 SY/T0027-2007 稠油注汽系统设计规范SY0027-1994 2008-03-01 SY/T0414-2007 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1998 2008-03-01 SY/T0515-2007 分离器规范SY/T0515-1997 2008-03-01 SY/T4110-2007 采用聚乙烯内衬修复管道施工技术规范2008-03-01 SY/T4111-2007 天然气压缩机(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2008-03-01SY/T4112-2007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检测试块2008-03-01SY/T4113-2007 防腐涂层的耐划伤试验方法2008-03-01 SY/T5053.2-2007 钻井井口控制设备及分流设备控制系统规范SY/T5053.2-2001 2008-03-01 SY/T5089.1-2007 钻井井史格式第1部分:陆地部分SY/T5089-2004 2008-03-01 SY/T5089.2-2007 钻井井史格式第2部分:海上部分2008-03-01 SY/T5099-2007 石油测井仪器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要求SY/T5099-1985 2008-03-01 SY/T5144-2007 钻铤SY/T5144-1997 2008-03-01 SY/T5153-2007 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SY/T5153-1999 2008-03-01SY/T5166-2007 抽油机井测试仪器技术条件SY/T5166-1995SY/T6147-1995SY/T5899-19932008-03-01SY/T5172-2007 直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规范SY/T5172-1996 2008-03-01 SY/T5176-2007 井下作业劳动定额SY/T5176-1993 2008-03-01 SY/T5190-2007 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SY/T5190-1991 2008-03-01 SY/T5275.2-2007 注水用配水器空心活动配水器SY/T5275.2-1993 2008-03-01SY/T5345-2007 岩石中两相相对渗透率测定方法SY/T5843-1997SY/T5345-1999SY/T6339-19982008-03-01SY/T5352-2007 丢手可钻封隔器、桥塞及坐封工具SY/T5352-1995SY/T5859-1995SY/T5871-19932008-03-01SY/T5361-2007 测井电缆穿心打捞操作规程SY/T5361-1995 2008-03-01SY/T5377-2007 电动旋转粘度计SY/T5377-1991 2008-03-01 SY/T5385-2007 岩石电阻率参数实验室测量及计算方法SY/T5385-1991 2008-03-01SY/T5391-2007 石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SY/T5391-1991SY/T5774-2005SY/T6053-2000SY/T6479-20002008-03-01SY/T5416.2-2007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SY/T6468-2000SY/T6498-20002008-03-01SY/T5416.3-2007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第3部分:陀螺类SY/T5472-1992SY/T6091-19942008-03-01SY/T5416.4-2007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第4部分:有线随钻类SY/T5416-1997SY/T6471-20002008-03-01SY/T5419-2007 石油测井中子发生器及中子管技术条件SY/T5419-1991SY/T5683-19952008-03-01SY/T5467-2007 套管柱试压规范SY/T5467-1992 2008-03-01 SY/T5480-2007 固井设计规范SY/T5480-1992 2008-03-01 SY/T5534-2007 油气田专用车通用技术条件SY/T5534-1992 2008-03-01SY/T5554-2007 测井工程劳动定额SY/T5554-2003SY/T6212-19962008-03-01SY/T5580-2007 油田用原油破乳剂、采出水处理剂技术管理规程SY/T5580-1993 2008-03-01SY/T5587.9-2007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SY/T5587.9-1993 2008-03-01SY/T5612-2007 石油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规范SY/T5255-2005SY/T5612.1-1999SY/T5612.2-1999SY/T5612.3-1999SY/T5612.4-1993SY/T5612.5-1993SY/T5612.6-2003SY/T6159-19952008-03-01SY/T5764-2007 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SY/T5764-1995SY/T5766-1995SY/T6074-1994SY/T5341-20022008-03-01SY/T5785-2007 石油工业信息分类与编码导则SY/T5785-1999 2008-03-01 SY/T5791-2007 液压修井机立放井架作业规程SY/T5791-1993 2008-03-01 SY/T5825-2007 电子式井下温度计温度测试规程SY/T5825-1993 2008-03-01SY/T5834-2007 低固相压井液性能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SY/T5834-1993 2008-03-01 SY/T5840-2007 钻井液用桥接堵漏材料室内试验方法SY/T5840-1993 2008-03-01SY/T5920-2007 原油及轻烃站(库)运行管理规范SY/T5920-1994SY/T6067-1994SY/T6070-19942008-03-01SY/T5935-2007 SYSTEMⅡ/SYSTEM2000/IMAGE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SY/T5935-2000SY/T6590-20042008-03-01SY/T5936-2007 地震检波器使用与维护SY/T5936-2000 2008-03-01 SY/T6084-2007 地面驱动螺杆泵使用与维护SY/T6084-1994 2008-03-01 SY/T6111-2007 气藏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SY/T6111-1994 2008-03-01 SY/T6203-2007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SY/T6203-1996 2008-03-01 SY/T6229-2007 初期灭火及救援训练规程SY/T6229-1996 2008-03-01 SY/T6253-2007 水平井射孔施工规范SY/T6253-1996 2008-03-01 SY/T6275-2007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SY/T6275-1997 2008-03-01 SY/T6288-2007 钻杆和钻铤选用作法SY/T6288-1997 2008-03-01 SY/T6331-2007 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6331-1997 2008-03-01SY/T6390-2007 G.DAPS-4/G.DAPS-4R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SY/T6390-1999 2008-03-01SY/T6476-2007 输送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SY/T6476-2000 2008-03-01 SY/T6490-2007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SY/T6490-2000 2008-03-01SY/T6675-2007 井下流量计校准方法JJG(石油)11-2002008-03-01SY/T6676-2007 钻井液密度计校准方法JJG(石油)15-19942008-03-01SY/T6677-2007 钻井液固相含量测定仪校准方法JJG(石油)16-19912008-03-01SY/T6678-2007 电子示功仪校准方法JJG(石油)50-19992008-03-01SY/T6679.1-2007 综合录井仪校准方法第1部分:传感器2008-03-01 SY/T6680-2007 石油钻机和修井机出厂验收规范2008-03-01 SY/T6681-2007 测井采集数据硬拷贝记录格式2008-03-01 SY/T6682-2007 用科里奥利流量计测量液态烃流量2008-03-01 SY/T6683-2007 聚合物驱油开发方案编制技术要求2008-03-01SY/T6684-2007 气田商业评估技术要求2008-03-01SY/T6685-2007 全数字SYSTEMIV/408UL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2008-03-01SY/T6686-2007 井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2008-03-01 SY/T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2008-03-01 SY/T6688-2007 时频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2008-03-01 SY/T6689-2007 复电阻率法勘探技术规程2008-03-01 SY/T6691-2007 测井作业设计规范2008-03-01 SY/T6692-2007 随钻测井作业技术规程2008-03-01 SY/T6693-2007 聚合物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2008-03-01 SY/T6694-2007 油井水力活塞泵、射流泵举升工艺设计2008-03-01 SY/T6695-2007 成品油管道运行规范2008-03-01 SY/T6696-2007 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2008-03-01 SY/T6697-2007 钻杆管体2008-03-01 SY/T6698-2007 油气井用连续管作业推荐作法2008-03-01 SY/T6699-2007 管材缺欠超声波评价推荐作法2008-03-01 SY/T6700-2007 连续管线管2008-03-01 SY/T6701-2007 增强MC尼龙管和尼龙—钢复合管及管件2008-03-01 SY/T6702-2007 随钻测量仪通用技术条件2008-03-01 SY/T6703-2007 岩心流动性试验仪器通用技术条件2008-03-01 SY/T6704-2007 井斜仪校准装置校准方法2008-03-01 SY/T6705-2007 石油工业数据元设计原则2008-03-01 SY/T6706-2007 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质量评定要求2008-03-01。
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
![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1)](https://img.taocdn.com/s3/m/d401fec6b8f67c1cfbd6b81c.png)
挥发分(干基) 24%~32%;胶质层指数(Y) 13~20mm;焦块最终收缩度(X) 28~33mm;粘结指数 58~72;水分 <10%;灰分(干基) ≤11%;硫分(干基) <1%;粒度(<3mm的含量) 75%~80%。
注:1 指标仅给出范围,最终指标应按配煤试验结果确定。
2 采用焦炉炼制气焦时,其灰分(干基)可小于16%。
3 采用焦炉炼制冶金焦或铸造焦时,应按焦炭的质量要求决定配煤的质量指标。
4.2.2 采用直立炉制气的煤准备流程应设破碎和配煤装置。
采用焦炉制气的煤准备宜采取先配煤后粉碎流程。
4.2.3 原料煤的装卸和倒运应采用机械化运输设备。
卸煤设备的能力,应按日用煤量、供煤不均衡程度和供煤协议的卸煤时间确定。
4.2.4 储煤场地的操作容量应根据来煤方式不同,宜按10~40d的用煤量确定。
其操作容量系数,宜取65%~70 %。
4.2.5 配煤槽和粉碎机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煤槽总容量,应根据日用煤量和允许的检修时间等因素确定;2 配煤槽的个数,应根据采用的煤种数和配煤比等因素确定;3 在粉碎装置前,必须设置电磁分离器;4 粉碎机室必须设置除尘装置和其他防尘措施,室内含尘量应小于10mg/m3;排入室外大气中的粉尘最高允许浓度标准为150mg/m3;5 粉碎机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减振以及综合控制噪声等措施,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的噪声A声级不得超过90dB。
4.2.6 煤准备流程的各胶带运输机及其相连的运转设备之间,应设连锁集中控制装置。
4.2.7 每座直立炉顶层的储煤仓总容量,宜按36h用煤量计算。
辅助煤箱的总容量,应按2h 用煤量计算。
储焦仓的总容量,宜按一次加满四门炭化室的装焦量计算。
焦炉的储煤塔,宜按两座炉共用一个储煤塔设计,其总容量应按12~16h用煤量计算。
4.2.8 煤干馏的主要产品的产率指标,可按表4.2.8采用。
表4.2.8煤干馏的主要产品的产率指标注:1 直立炉煤气其低热值为16.3MJ/m3;2 焦炉煤气其低热值为17.9MJ/m3;3 直立炉水分按7%的煤计;4 焦炉按干煤计。
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
![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27ed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a.png)
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规范天然气净化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施,致力于将原始天然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去除,以提高气体的纯度和质量。
然而,在天然气净化厂的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制定和遵守一系列安全规范是非常有必要的。
1.员工培训:所有在天然气净化厂从事工作的员工都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包括对设备、运行程序和安全标准的理解。
培训应定期进行更新和巩固,以确保员工始终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设备维护:天然气净化厂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运营商应建立维护记录,并按照制定的计划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替换。
故障设备应立即得到处理,以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3.火灾防护:火灾是天然气净化厂的一大安全威胁。
因此,高效的火灾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使用防火材料、安装火灾报警器、配置灭火器材和建立灭火应急预案等。
4.气体泄漏监测:天然气净化厂应安装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及时检测和报警潜在的气体泄漏情况。
监测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作业场所安全:无论是设备维护、清洁还是日常操作,工作场所的安全应得到重视。
防滑地板、防护栏杆、紧急出口指示和合理布局都是确保工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6.现场紧急响应:天然气净化厂应建立完善的现场紧急响应计划。
包括疏散设计、急救培训、联系当地消防等相关机构和制定应急通信系统等,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7.环境保护措施:天然气净化厂的运营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包括处理和合规处置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监测,以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天然气净化厂的安全规范应涵盖员工培训、设备维护、火灾防护、气体泄漏监测、作业场所安全、现场紧急响应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
只有制定和遵守严格的规范,才能确保天然气净化厂的安全运营,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天然气净化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施,用于去除原始天然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天然气的纯度和质量。
对天然气工程设计工艺探讨
![对天然气工程设计工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24bcd1c7c1cfad6185fa78b.png)
对天然气工程设计工艺探讨一工艺流程选择存在的问题工艺流程设计最重要的是选择工艺方案。
依据相应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先进合理的工艺流程不仅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展示设计水平,而且可以创造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选择错误,结果必然相反。
如某轻烃回收装置设计应该采用先进的冷油吸收工艺,但在设计时却选择了压缩浅冷流程,C3收率只有60%~70%。
如果选用冷油吸收流程,C3收率可达90%以上,不仅液化气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而且放空气量也会大大减少,既可节约能源,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在选择工艺流程时一定要慎重,要进行多方案比选,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二工艺计算存在的问题工艺计算是工程设计的灵魂。
设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设计软件,做到不计算不设计。
计算机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工具,但部分设计人员未经计算,用计算机将过去的设计参数照抄照搬,造成错误百出。
现举几个由于不计算或计算错误造成或险些造成重大设计错误的例子。
某天然气净化厂是设计规模为2套400×104m3/d 天然气脱硫、脱碳、脱水装置。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责任公司组成设计监理小组,对设计进行监理,结果发现一些重大设计错误。
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没有计算造成的,险些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1 对脱硫装置脱硫塔塔径设计问题分析。
吸收塔原设计尺寸为∅2400mm/∅3000mm ×20500mm×70/90mm,共18层浮阀塔盘,塔盘间距为600mm,塔盘为单溢流。
为了满足MDEA 在塔底停留时间在4min以上的要求,塔的下部设计成∅3000mm、壁厚达90mm。
由于塔径存在变化,导致加工制造困难,造价提高。
监理方经计算后提出,保证富液在塔内停留时间4min 以上,仅需适当增加∅2400mm 部分的塔高即可,只是增加了液面管长度,可大幅节约投资。
设计方经研究,同意将塔底∅3000mm 改为∅2400mm。
2 对脱水装置脱水塔塔径设计问题。
设计方提供的脱水塔尺寸为∅2400mm ×14200mm×55mm,共10 层泡罩塔盘,塔盘间距为600mm。
天然气集输设计规范
![天然气集输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97de083bb4cf7ec4afed093.png)
气液分离
• 天然气凝液回收 • 重力分离器的选择原则 • 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数量分
配原则 • 分离器排出凝液和污水的处理
重力分离器的选择原则
• 液量较少,要求液体在分离器内停 留时间较短时,宜选用立式重力分 离器。
• 液量较多,要求液体在分离器内的 停留时间较长时,宜选用卧式重力 分离器。
• 气、油、水同时存在,并需进行分 离时,宜选用三相卧式分离器。
• 当气区各气田天然气含硫量差别较 大时,可建若干分散的净化站。
基本要求
• 气田站场布局原则 • 集气管网的压力 • 集气管网布置形式
集气管网的压力
• 集气管网的压力应根据气田压力和 商品气外输首站压力要求综合平衡 确定。根据气田压力递减速度尽可 能提高集气管网的集气压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本要求
• 气田站场布局原则 • 集气管网的压力 • 集气管网布置形式
• 离心式压缩机的密封油系统和喷油螺杆 式压缩机的循环润滑油系统,应配置润 滑油再生设施。
• 压缩机入口分离器应配置高限报警及高
天然气增压
• 往复压缩机的选用 • 离心压缩机的选用 • 螺杆式压缩机的选用 • 压缩机的驱动和配置 • 压缩机管道安装设计要求
压缩机管道安装设计要求
• 压缩机进口压力应设压力高、低限报警 及低压越限停机装置。
• 压缩机各级出口管道应安装全启封闭式 安全阀。安全阀的定压值应为额定压力 的1.05~1.1倍。
• 压缩机进出口之间应设循环回路,压缩 机站应设站内循环回路。
• 离心压缩机应配套设置防喘振控制系统。 • 应采取防振、放脉动及温差补偿措施。
计量分离器
生产分离器
气液分离
• 天然气凝液回收 • 重力分离器的选择原则 • 计量分离器和生产分离器数量分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部分内容及解释)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部分内容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3424259a45177232f60a29f.png)
4 有顶盖的汽车装卸油品栈台消防冷却水量不应小于20L/s 。
5 无顶盖的汽车装卸油品栈台消防冷却水量不应小于16L/s 。
6 汽车装卸油品栈台泡沫混合液量不应小于8L/s 。
7 消防栓及泡沫栓间距不应大于60m,消防冷却水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 1h ,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 30min 。
8.5.3 天然气凝液、液化石油气罐区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时,其消防用水量应按储罐固定式消防冷却用水量与移动式水枪用水量之和计算;设置半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时,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20L/s 。
8.5.4 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的用水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2,保护面积按其表面积计算。
①英国消防研究所的皮·内斯在其“水喷雾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特性参数”一文中,介绍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喷雾强度试验数据为9.6L/min·m2。
②英国消防协会 G·布雷在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水喷雾保护”的论文中指出:“只有以10L/min·m2的喷雾强度向罐壁喷射水雾才能为火焰包围的储罐提供安全保护。”
③美国石油学会 (API) 和日本工业技术院资源技术试验所分别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进行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水喷雾保护的试验,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喷雾强度大于6L/min·m2,罐壁温度可维持在100℃左右,即是安全的,采用10L/min·m2是可靠的。
另外,本条规定移动式干粉灭火设施系指干粉枪、炮或车。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fdd5d1087c24028915fc386.png)
选择题1、常压储罐设计压力从(A );低压储罐设计承受内压力大于(C )的储罐A 大气压力到6.9kPa(表压,在罐顶计)。
B 6.9kPa到0.1MPa(表压、在罐顶计)C 6.9kPa到103.4kPa(表压、在罐顶计)2、生产规模大于或等于100×104m3/d的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处理厂和生产规模大于或等于400×104m3/d的天然气脱硫站脱水站定为()站场。
集气、输气工程中任何生产规模的集气站、计量站、输气站(压气站除外)、清管站、配气站等定为()站场。
CA、5 3B、4 5 C 、3 5 D、2 53、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1.2×104m3/h时,不应;放空量大于1.2×104m3/h 且等于或小4×104m3/h时,不应。
AA 小于 10m, 小于40mB小于 10m, 大于40mC小于 5m, 小于40mD小于 5m, 大于404、盛有甲A类与甲A类,装置相邻面工艺设备或建(构)筑物的净距为( B)A 30m B、25m C、15m D、10m5、油罐与装车鹤管之间的防火间距,当采用自流装车时不受本表的限制,当采用压力装车时应()。
AA 大于15m B小于15m C大于25 m D小于25 m6、油气站场内消防车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错误的是():DA油气站场储罐组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B储罐组消防车道与防火堤的外坡脚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
C当道路高出附近地面2.5m以上,且在距道路边缘15m范围内有工艺装置或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储罐及管道时,应在该段道路的边缘设护墩、矮墙等防护设施。
D一级站场内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必须大于6m。
7、油品储罐进液管宜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
A 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 B延伸至距罐底150mm处C延伸至距罐底8、加热炉以天然气为燃料时,供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说法有误的是()BA、宜烧干气,配气管网的设计压力不宜大于0.5MPa(表压)。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https://img.taocdn.com/s3/m/4e5c3844d5bbfd0a78567327.png)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自2005-3-1 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81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3-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1(1)(2)(3)、3.2.2、3.2.3、4.0.4、5.1.8(4)、5.2.1、5.2.2、5.2.3、5.2.4、5.3.1、6.1.1、6.4.1、6.4.8、6.5.7、6.5.8、6.7.1、6.8.7、7.3.2、7.3.3、8.3.1、8.4.2、8.4.3、8.4.5、8.4.6、8.4.7、8.4.8、8.5.4、8.5.6、8.6.1、9.1.1、9.2.2、9.2.3、10.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及其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四年十一月四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关于印发“二OOO至二OO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在对《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进行修订基础上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对全国的油气田、油气管道和海上油气田陆上终端开展了调研,总结了我国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的防火设计经验,并积极吸收了国内外有关规范的成果,开展了必要的专题研究和技术研讨,广泛征求有关设计、生产、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和3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区域布置、石油天然气站场总平面布置、石油天然气站场生产设施、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消防设施、电气、液化天然气站场等。
2021年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021年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221109ecf84b9d529ea7a0b.png)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欧阳光明(2021.03.07)第1章总则1.0.1 为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O.2 本规范适用于向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作燃料用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燃气工程设计。
注:1 本规范不适用于城镇燃气门站以前的长距离输气管道工程。
2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企业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质量要求的燃气工程设计,但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燃气工程设计,可按本规范执行。
工业企业内部自供燃气给居民使用时,供居民使用的燃气质量和工程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
3 本规范不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轮船、铁路车辆、汽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燃气装置设计。
1.O.3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O.4 城镇燃气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我国的能源政策,根据城镇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应与城镇的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相结合。
1.0.5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2.0.1 城镇燃气city gas从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本规范燃气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
城镇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2.O.2 人工煤气 manufactured gas以固体、液体或气体(包括煤、重油、轻油、液体石油气、天然气等)为原料经转化制得的,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GB 13612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
人工煤气又简称为煤气。
2.0.3 居民生活用气gas for domestic use用于居民家庭炊事及制备热水等的燃气。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8da2c2f2f60ddccda38a09d.png)
选择题1、常压储罐设计压力从(A );低压储罐设计承受内压力大于(C )的储罐A 大气压力到6.9kPa(表压,在罐顶计)。
B 6.9kPa到0.1MPa(表压、在罐顶计)C 6.9kPa到103.4kPa(表压、在罐顶计)2、生产规模大于或等于100×104m3/d的天然气净化厂、天然气处理厂和生产规模大于或等于400×104m3/d的天然气脱硫站脱水站定为()站场。
集气、输气工程中任何生产规模的集气站、计量站、输气站(压气站除外)、清管站、配气站等定为()站场。
CA、5 3B、4 5 C 、3 5 D、2 53、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1.2×104m3/h时,不应;放空量大于1.2×104m3/h 且等于或小4×104m3/h时,不应。
AA 小于 10m, 小于40mB小于 10m, 大于40mC小于 5m, 小于40mD小于 5m, 大于404、盛有甲A类与甲A类,装置相邻面工艺设备或建(构)筑物的净距为( B)A 30m B、25m C、15m D、10m5、油罐与装车鹤管之间的防火间距,当采用自流装车时不受本表的限制,当采用压力装车时应()。
AA 大于15m B小于15m C大于25 m D小于25 m6、油气站场内消防车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错误的是():DA油气站场储罐组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B储罐组消防车道与防火堤的外坡脚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
C当道路高出附近地面2.5m以上,且在距道路边缘15m范围内有工艺装置或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储罐及管道时,应在该段道路的边缘设护墩、矮墙等防护设施。
D一级站场内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必须大于6m。
7、油品储罐进液管宜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
A 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 B延伸至距罐底150mm处C延伸至距罐底8、加热炉以天然气为燃料时,供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说法有误的是()BA、宜烧干气,配气管网的设计压力不宜大于0.5MPa(表压)。
设计净化车间标准
![设计净化车间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a0b66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9.png)
净化车间标准设计原则净化车间是一种对空气、表面和环境中的颗粒物、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进行控制的特殊工作区域。
为了确保净化车间的安全、高效运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本文将介绍净化车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 空气质量控制在净化车间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对空气质量进行控制。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正压控制:确保车间内的空气以正压状态运行,避免外部空气和颗粒物进入车间。
这可以通过空调系统的设计实现。
•过滤系统:采用高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除去悬浮颗粒物和微生物。
过滤器的选型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换气频率:根据工艺要求和车间空间大小确定适当的换气频率。
换气频率应能够保持车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温湿度控制:保持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2. 设备和布局净化车间的设备和布局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无尘设备:在净化车间中应使用无尘设备,减少颗粒物和微生物的产生。
•合理布局:根据工作流程和设备使用频率,合理规划车间内设备和通道的布局。
尽可能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安全防护设施:在净化车间中应设置适当的安全防护设施,如紧急停机按钮、警示标识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地面处理:车间地面应平整、无尘,并易清洁。
可以选择使用防静电地板,以防止静电的积累。
3. 清洁和消毒保持净化车间的清洁和消毒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操作人员健康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清洁:制定定期清洁车间的计划,并确保清洁的频率和方法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
•消毒措施: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如使用紫外线灯、喷洒消毒剂等,以保持车间的卫生状况。
•严格操作规范:制定净化车间的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流程、个人卫生要求、穿戴防护装备等,确保操作人员的行为符合卫生要求。
4. 监控和记录为了持续改进净化车间的管理和运营,建议进行监控和记录。
以下是一些建议:•空气质量监测:安装适当的传感器来监测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包括颗粒物、温度、湿度等指标。
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目录)
![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6753df8844769eae109ed9f.png)
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国标、行标、企业标准目录国家法规和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年11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1年6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主席令第4号(19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令[1991]第73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8)8)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其修改单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颁布日期1996年04月23日,实施日期1996年07月1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3号令1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9月2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30号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0号;15)《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16)《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5号);18)《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1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20)《耕土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
本工程设计执行的国标、行标、企标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2)《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3)《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SY/T0076-2008;4)《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SY/T0011-2007;5)《原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与铁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87)油建字第505号铁基(1987)780号];6)《关于处理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与公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石油部(78)油化管道字452号;交通部(78)交公路第698号];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8)《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470-2008;9)《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10)《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SY/T4103-2006;11)《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2000;12)《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级钢管》;13)《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往复式压缩机》SY/T6650-2006;14)《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及其第1,2号修改单;1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005年确认版)JB4732-1995;16)《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及其第1号修改单;17)《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管道阀门》GB/T20173-2006;18)《钢制卧式容器》JB/T4731-2005;19)《钢制塔式容器》JB/T4710-2005;20)《钢制焊接常压设备》JB/T4735-1997;2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6-2005;22)《优质钢制对焊管件规范》SY/T0609-2006;23)《优质锻造对焊管件技术规范》MSS SP75-2004;24)《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Ⅷ第1册压力容器建造规则》附录7;2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26)《石油天然气总图设计规范》SY/T0048-2009;27)《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2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9)《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3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2)《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3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6)《石油化工压缩机基础设计规范》SH3091-1998;3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3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1)《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4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43)《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2001;44)《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参数测量方法》GB/T21246-2007;45)《钢质管道单层熔结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标准》SY/T 0315-2005;46)《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2007;47)《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3257-2009;48)《钢质管道外防腐控制规范》GB/T21447-2008;49)《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设计规范》GB/T21448-2008;50)《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0032-2000;51)《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Y/T0091-2006;52)《油气田及管道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Y/T0090-2006;53)《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T20511-2000;54)《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55)《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SY 6503-2008;5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57)《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SH/T3018-2003;58)《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GB/T18604-2001;59)《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GB/T21446-2008;60)《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05;61)《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5-2005;62)《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T5148-2007;6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6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6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7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7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72)《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地下储气库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6638-2005;73)《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6331-2007;74)《管道运营企业基层站队岗位设置和定员》Q/SY 105-2009;75)《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76)《中国石油油气田地面设施标识设计规定》;77)《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集输站场总图建筑设计标准(修订版)》;78)《西南油气田公司单井采(油)气井站场工程标准化设计》;79)《输气管道阀室设计规定》CDP-G-GP-OP-006-2009/B;80)《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导则》CDP-G-GP-OP-001-2009/A;81)《管道并行敷设设计规定》CDP-G-PC-PL-001-2009/A;82)《输气管道计量导则》CDP-G-GP-IS-001-2009/A;83)《输气管道计量系统标准设计规定》CDP-G-GP-IS-003-2009/B;84)《油气管道控制功能划分统一规定》CDP-G-PC-IS-004-2009/B;85)《站场建筑及总图标准图集(管道篇)》CDP-M-PC-OP-001-2009;86)《天然气管道能耗预测方法》Q/SY BD00X-2007;87);88)《气藏型储气库地面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试行)》2010年10月12日;《气藏型储气库地面工程标准化有关技术规定(试行)》2010年10月1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篇一:天然气管道规范目录1总则2钢管、管件及阀门检验2.1钢管检验2.2管件检验2.3阀门检验3管道预制及安装3.1管道预制3.2管道组对3.3管件组装3.4阀门安装4管道焊接4.1焊接工艺评定4.2焊工资格4.3焊接材料4.4焊接4.5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4.6焊缝返修5焊缝质量检验5.1焊缝外观质量检验5.2无损探伤6管道防腐及补口补伤7测量放线、施工带清理及管沟开挖7.1测量放线7.2施工带清理7.3管沟开挖8防腐管拉运及布管9管道下沟及回填10水工保护及地貌恢复10.1水工保护10.2地貌恢复11管道清管及试压12工程交工验收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附件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了保证天然气集输管道工程的质量,确保管道安全、可靠,降低工程成本,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输气设计压力为1.6—70mpa的天然气集输管道的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城市天然气管网的施工及验收。
1.0.3天然气集输管道应包括下列管道:1由气井采气树至天然气净化厂或外输首站之间的采气管线、集气支线、集气干线;2由气井直接到用户门站的管线;3井口注气管线。
1.0.4天然气集输管道按设计压力pn分为中压管道和高压管道。
1中压管道:1.6 2高压管道:10 1.0.5天然气集输管道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修改设计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0.6天然气集输管道穿越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79的规定,跨越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现行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4070的规定。
1.0.7天然气集输管道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钢管、管件及阀门检验2.1钢管检验2.1.1钢管的规格,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代用材料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
2.1.2钢管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齐全。
2.1.3钢管的外径、壁厚尺寸偏差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2.1.4钢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裂纹,夹渣、折叠和重皮等缺陷,且无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和机械损伤。
2.1.5钢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复验:1质量证明书与到货钢管的钢号不符或钢管上无钢号;2质量证明书数据不全或对其有怀疑;3钢管为高压钢管。
2.1.6高压钢管复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全部钢管应逐根编号并检查硬度,其硬度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应从每批钢管中选出硬度最高和最低的钢管各1根(每根制备6个试样,其中拉力试样2个、冲击试样2个、压扁或冷弯试样2个)进行机械性能试验,试验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拉力试验应按现行的《金属拉伸试验法》gb/t228的规定进行(当壁厚不能满足制取标准试件时,可用完整管段代替)。
冲击试验应按现行的《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 /t229的规定进行(当壁厚小于12mm时,可免做试验)。
压扁或冷弯试验:钢管外径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做压扁试验。
试验用管环的宽度应为30—50mm,锐角应倒圆。
压扁至内壁间距为公称直径的0.6倍时,不得出现裂纹、分层等缺陷。
外径小于35mm时,应做冷弯试验,弯芯半径应为管子外径的4倍,弯曲90°时不应有裂纹、折断、分层等缺陷。
3从做机械性能试样的钢管或试样上取样做化学分析,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或供货技术条件的规定。
2.1.7高压钢管复验时,若有不合格的项目,应加倍复查。
复查只进行原来复验不合格的项目。
复查的试样在原来不合格的钢管和与该钢管硬度最接近的另一钢管上截取。
当复查结果仍有不合格的项目时,则应对该批钢管逐根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1.8高压钢管应有制造厂的超声波探伤合格证。
若无制造厂的探伤合格证,应逐根进行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应按现行的《高压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jb1151的规定进行。
2.1.9高压钢管经检验发现可修复的缺陷时,应逐步修磨,直至缺陷消失为止。
除去缺陷后的实际壁厚不应小于钢管公称壁厚的90%,且不小于设计壁厚。
2.2管件检验2.2.1管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其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2.2管件的结构形式、尺寸与公差、焊端坡口、产品标记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2.3管件外观检查时,其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裂纹、夹渣、折叠、过烧等缺陷;2不得有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或凹陷.2.2.4弯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弯头结构长度的允许偏差为1.5mm,椭圆率应小于2%,弯曲角度允许偏差应为±1°,弯头两端面的斜度应小于钢管外径的1%且不大于1.5mm。
2弯头壁厚的减薄量应小于公称壁厚的10%,且弯头的实际壁厚不应小于设计壁厚。
2.2.5焊制或拔制三通的支管,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高度的1%且不大于3mm。
各端面垂直长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钢管外径的1%且不大于3mm。
2.2.6同心异径管两端的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心值(a1-a2)/2不应大于大端外径的1%且不应大于5mm(如图2.2.6所示)。
2.2.7天然气集输管道严禁采用褶皱弯或虾米腰弯。
2.2.8管封头宜采用椭圆形封头或球形封头,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封头的最小壁厚不应小于封头公称壁厚的90%且不小于设计厚度。
2封头的内径或外径圆度允许偏差应为±2mm,曲面高度允许偏差应为±4mm,直边高度允许偏差应为其间隙不得大于2mm。
2.2.9管法兰的制造,检验应符合现行的《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gb/t9125的规定。
绝缘法兰的制造、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2.2.10螺栓及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伤痕、毛刺等缺陷,螺栓、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2.2.11高压螺栓及螺母的力学性能应按现行的《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2.2.12金属垫片的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及锈斑等缺陷,其加工尺寸、精度、粗糙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3阀门检验53mm;用长度为300mm的样板检查表面凹凸度,篇二:天然气处理厂基础设计文件编制规定(1)附件1天然气处理厂基础设计文件编制规定(试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0xx年5月前言近年来,集团公司国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业务快速发展,天然气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加,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设计文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规范天然气处理厂基础设计(对应初步设计阶段)文件的内容与深度,推进工程设计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水平,特编制本规定。
编写单位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国内外天然气处理厂设计、建设与管理经验,吸取了近年来与国外工程公司合作中积累的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与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处理厂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692-20xx)相比,本规定主要有如下变化:1.增加基础设计文件构成、专题报告、材料、配管、长周期设备技术规格书章节。
2.相关章节成果文件中增加资料图纸目录、主要设备数据表、图例、逃生通道图等内容。
3.在附录a中,对主体装置设备表、材料表、管道说明表、工艺流程图等列出了基本要求。
4.总说明书中,增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工程量表。
5.主体装置章节中,增加化学品消耗量表、水消耗量表、电消耗量表等。
6.辅助生产工程中,增加采出水及污水处理章节,原空气氮气站单独成章。
7.总图章节中,把“厂址条件”从概述中独立出来单独成节,更加系统分明的阐述,增加总平面布置要点。
8.自动控制章节中,增加防爆、防浪涌及接地、仪表维修等内容。
9.给排水章节中,增加了工艺流程图、水量平衡图、输水管线线路走向图、厂外排水管线线路走向图等内容。
10.供配电章节中,增加设计范围及界面划分、电力电缆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和典型电机控制原理图。
11.供热章节中,增加了换热系统、生活热水集中供水系统、供暖系统补水定压系统的相关内容;细化供热方案描述,蒸汽系统补充负荷表及物料平衡表;导热油系统补充热量平衡表;表格类型补充资料图纸目录、管道说明表、长周期设备技术规格书;增加工艺流程图(pFd)。
1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章节中,增加采暖热负荷列表、通风量列表、主要设备表等内容。
13.通信章节中,细化说明书内容,增加通信总平面布置图,包括通信设备布置总平面图和主干电信线路图。
14.建筑章节中,增加资料图纸目录,细化说明书内容。
15.结构章节中,增加构筑物一览表、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并提出防爆设计。
16.设备章节中,说明书中增加标准设备介绍。
17.防腐绝热章节中,增加埋地管道设备防腐、露空管道设备防腐、阴极保护内容,增加了设备表、材料表等表格,增加了设备内壁牺牲阳极安装示意图和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接线原理图。
18.维修与分析化验章节合并,并分别细化所包含内容。
19.工程概算,按照现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试行)》(计划[20xx]822号)规定,对编制说明各项内容进行了细化和内容补充。
20.环境保护专篇,细化了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应包括的内容;增加了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表的样式;增加排放标准的要求;图纸中增加了水量平衡图。
21.消防专篇,增加了项目建设性质及简要工艺流程描述;增加火灾报警系统控制盘和探测器的设计原则;增加消防专项投资章节;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包括的内容增加主要消防设备及工程量表,灭火器配置表的样表;增加了“气体检测器系统的平面布置图”和“消防装置设备平面布置图”。
本规定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负责管理和解释。
本规定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本规定主要编制人员:汤林汤晓勇何珺陈运强班兴安张效羽边云燕蒲远洋余翔肖芳赖晓斌王柱华唐林万霜陈雨晖张川莎范海峰李天雷陈智勤陈彬源韩梅王春燕李庆傅贺平。
目次12345范围................................................. ................................................... ................................1术语和定义................................................. .......................................................................2基本规定................................................. ................................................... ........................3基础设计文件构成................................................. ................................................... ........4总说明................................................. ................................................... . (5)5.1总说明书................................................. ................................................... . (5)5.2图纸................................................. ................................................... (9)6主体工艺装置................................................. ................................................... .. (10)6.1说明书................................................. ................................................... (10)6.2表格................................................. ................................................... . (11)6.3图纸................................................. ................................................... . (11)7公用与辅助工程................................................. ................................................... . (13)7.1火炬及放空系统................................................. ................................................... .. (13)7.2油品储存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