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

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苹果园的建设也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话题。

但是,在建设苹果园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才能够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吧!一、确定规模:果园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模过小,则难以实现成本的收回,规模太大,则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

建议在园区规模的选择上,应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土地利用、气候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二、土地选择:园地的选择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地形起伏和坡度、土壤肥沃度、地下水情况和水利条件、气候适宜程度、运输和市场情况等因素。

对于苹果树来说,地势起伏的斜坡适宜种植,土壤优质、排水性好的地方最适合,水源要充足,最好有渠系或水井等资源。

三、树种培育: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补植或逐年更新品种,坚持优质高产的原则。

这样会促使苹果树的耐性更好,果树的抗病能力更强,并且收获的果实品质更加优质。

四、施肥:正确施肥能提高果树的抗性和产量,为获得优质苹果提供条件保障。

施肥时应按照果树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比和施用方法。

五、防治虫病:苹果园若要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实,必须重视防治果树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药剂,如有条件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六、适当修剪:果树健康的基础,是通过修剪调整要素等方式来掌控。

定期对苹果树进行适当修剪,对均匀抽长、营养平衡、增加花芽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病害防治:定期对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果树健康和进行优质果实生产的重要举措。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治剂,以及正确定期铲除病源和病树等,都是防治苹果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总之,现代新型苹果园适度规模化建园技术标准,必须遵循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原则。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去维护苹果园的管理,才能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果园规划资料

果园规划资料

果园规划资料一、引言果园规划是指对果树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以提高果树的生长环境和产量,并确保果园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果园规划所需的资料和标准格式。

二、果园规划资料的准备1. 地理位置数据:包括果园所在的经纬度、海拔高度、气候特征等信息。

示例:果园位于北纬30°,东经120°,海拔高度为500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

2. 土壤数据: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信息。

示例:果园土壤主要为黄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主,pH值为6.5-7.5,有机质含量为2%。

3. 果树品种数据:包括果树的品种、栽培要求、生长周期等信息。

示例:果园主要种植苹果、梨、桃等果树品种,栽培要求为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生长周期为3-5年。

4. 水源数据:包括果园的灌溉水源、水质情况、水量需求等信息。

示例:果园的灌溉水源主要为附近的河流,水质良好,每亩果园每天需要500升的灌溉水。

5. 病虫害数据:包括果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信息。

示例:果园常见的病虫害有苹果腐烂病、梨蚜虫等,发生规律为每年春季和秋季较为严重,防治措施包括喷洒农药和定期清理果园杂草。

三、果园规划的标准格式1. 标题:果园规划资料2. 引言:简要介绍果园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3. 背景:描述果园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

4. 果树品种:列举果园主要种植的果树品种和其栽培要求。

5. 水源:说明果园的灌溉水源和水量需求。

6. 病虫害防治:介绍果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防治措施。

7. 结论:总结果园规划所需的资料和标准格式。

8. 参考文献:列出所参考的文献和资料来源。

四、结论果园规划是确保果树生长环境和产量的重要手段,准备充分的果园规划资料是进行规划工作的基础。

本文详细介绍了果园规划资料的准备和标准格式,希翼能对果园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1. 张三, 果园规划与设计, 农业出版社, 2022.2. 李四, 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 科学出版社, 2022.。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六)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

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

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

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

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

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

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

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

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

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

昭阳区新植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技术规程

昭阳区新植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技术规程

昭阳区新植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技术规程一、园地选择(一)园地条件要求:新植苹果园地要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二)地势适宜:新植园一般选择在地势平坦或比较缓和的丘陵地带,果园座向要求背风向阳,排水良好。

在山地建园,坡度最好在25°以下。

(三)土壤肥沃:要求土质疏松透气,以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为好,PH值6-7。

二、规划设计(一)道路:新植园要合理规划道路,一般40-50亩为一个小区,小区间道路宽4米,主干道宽6米。

(二)排灌: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灌溉水质量应符合无公害要求,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措施。

(三)防护林:在果园四周或园内营造林带,以减轻果园的风害、寒害和旱害,减少气温变幅,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三、土壤改良(一)平地果园种植前,要求对园地进行耕犁、耙平,进行土壤改良,每亩施用2000-3000公斤有机肥并深翻,或以草代肥,一般每亩施用3000公斤的农作物秸杆或者杂草,并配合施用120-140公斤磷肥,掺土拌匀,浇足水。

(二)缓坡地建园,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挖深宽0.8-1米的定植沟,挖好定植沟后,将表土与有机肥或稻草、玉米秆、烟秆等混匀,一般有机肥50-100公斤/穴、磷肥1-2公斤/穴,回填至高于地面20厘米后,灌透水,使土沉实。

四、栽植技术要求(一)品种:根据昭阳区实际,主栽品种选定为优质的神砂、美国八号、红将军、2001富士等早中熟品种及优系红富士,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5: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同一果园内配置1-2个授粉品种,配植红露、新红星、元帅等为授粉品种。

(二)栽植时间:在春季2-3月及秋季9-11月进行。

(三)苗木的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质壮苗,苗高1米以上,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苗木直径达0.8厘米以上,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健全,具三条以上完整主根,无病虫害。

按规格选取苗木后,用200倍多菌灵和1000倍蚜灭多浸根15-20分钟。

(四)栽植密度:平地果园种植密度为2.5米×5米,缓坡地果园种植密度为3米×4米,亩栽55-60株。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果园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果园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果园建设的标准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果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果园建设的选址要选择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病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其次,果园的面积和形状要合理规划,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管理便利性,合理划分果园的各个区域,确保果园的整体布局合理。

同时,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在果园建设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果树的种植密度、行距、栽植方式等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

此外,果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管理工作也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果园的生产效益和果品的质量。

标准化果园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取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果园建设要注重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果园建设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总之,标准化果园建设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建设要选择合适的地块,合理规划果园的面积和形状,建设基础设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果园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果园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验收评分标准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验收评分标准

评分 评分 标准 结果 5 3 0 5 3 0 5 3 0 3 0 4 2 2 0 4 0 3 2 0 4 2 0 5
产地环境 (5) 园地要求 (15分)
创建规模 (5) 园地基础设 施(5)
技术规程 (3)
品种和砧木 (4)
土壤管理 (4) 肥水管理 (3) 花果管理 (4)
栽培管理 (30分)
树体管理 (5)
栽培管理 (30分)
项目
类别
评分内容
评分 评分 标准 结果 3 2 0 4 3 0 3 0 5 3 0 5 0 5 0 5 3 0 5 0 5 4 3 1
商品化处 理(15 分)
质量与品 牌建设 (15分)
有株间严重交叉,树冠大小、树形不 树体管理 一致,缺株率>2%三种情况之一的 (5) 有株间严重交叉,树冠大小、树形不 一致,缺株率>2%三种情况之二的 株间交叉严重;树冠大小、树形不一 致;缺株率>2% 采取病虫害统防统治,应用杀虫灯、 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措施 病虫防控 采取病虫害统防统治,未应用杀虫灯 (4) 、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措施 未采取病虫害统防统治,未应用杀虫 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等物理措施 清洁田园 进行果园清洁和越冬病虫害防治 (3) 未进行果园清洁和越冬病虫害防治 有专门的采后处理场地及分级、包装 设备、预冷设施 设施设备 专门采后处理场地、分级包装设备、 (5) 预冷设施缺一者 没有专门的采后处理场地 分等分级 采取分等分级措施 (5) 未采取分等分级措施 包装标识 有统一的包装标识 (5) 无统一的包装标识 100%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或行业标 准 安全质量 1年内1次抽检不合格 (5) 1年内2次抽检不合格,或检出含有禁 限用农药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 产品认证 食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或地 (5) 理标志登记之一 未通过上述任何认证或登记 有国家级权威机构授予知名品牌或著 名品牌 有省级权威机构授予知名品牌或著名 产品品牌 品牌 有地市级权威机构授予知名品牌或著 (5) 名品牌 商标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标准果园

标准果园

标准果园、精品茶园建设标准附件1 苹果园建设标准一、标准园规模在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内或青岛市优势产区内,成龄果园面积500亩以上,新建园面积300亩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水、电、路、沟、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

1、水源充沛。

标准园附近要有充沛的水源保证。

2、灌溉设施设备完备。

标准园的最低灌溉要求为低压管道灌溉系统。

要求泵房、管网齐全,出水口到地头。

标准园涉及农户的,每户留1-2个出水口。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滴灌或喷灌系统。

3、电力配套齐全。

标准园电力配套要齐全,能保证灌溉和基本生产需求。

4、作业道路平坦。

标准园主干道要硬化,并与乡镇以上主要公路连接;作业道路的最低要求为砂石路面,配套排水沟渠、绿化带等。

路面平坦,适于生产作业、车辆通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

三、示范推广6项关键技术1、培肥地力。

每亩每年增施土杂肥2吨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以上。

2、果实套袋。

要求全园实行果实套袋。

果袋采用优质中档或者高档的单层或双层纸袋。

3、壁蜂授粉。

全园实施壁蜂授粉技术,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4、果园生(覆)草。

全园实行生草或覆草技术,提高节水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5、铺设反光膜。

要求全园铺设反光膜。

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铺设,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30-40天铺设。

6、绿色控害技术。

推广应用物理、农业、人工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按照控制半径80m一盏的标准,全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示范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防虫网、粘虫色板等绿色控害技术。

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来源不明、成分含量标注不清的农药。

努力实现100%农药统购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郁闭园改造对树龄在15年以内、亩产量1500kg以上、亩枝量超过13万条、树势健壮的成龄郁闭苹果园进行改造。

1、改造方法。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果园是指专门种植果树的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以期帮助果农们更好地进行果园的规划和建设。

二、土地选择。

果园的土地选择是果园建设的第一步,对土壤的要求是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土质疏松、肥沃、酸碱度适中。

同时,要避开污染源,确保果园的生产环境安全。

三、果树品种选择。

果树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在选择果树品种时,要考虑果树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力求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品种。

四、果园布局。

果园的布局应该科学合理,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果树的生长效率和果实的产量。

在果园布局时,应考虑果树的生长习性,避免果树之间相互遮挡阳光,影响果实的生长。

五、施肥管理。

果园的施肥管理是果树生长的关键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根据果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是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

七、灌溉管理。

果园的灌溉管理对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方案,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

八、采摘和包装。

果园的采摘和包装是影响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制定科学的采摘和包装方案,保证果实的采摘时间和包装方式,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九、总结。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果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为果农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果农们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果园的规划和建设。

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

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

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栽培的立地条件选择、品种和砧木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临沂市境内苹果的生产栽培,盛果期苹果园667m2产2500kg~3000kg,果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以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9847 苹果苗木GB/T 10651 鲜苹果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983 苹果贮运技术规范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苹果NY/T 1555 苹果育果纸袋NY 5013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T 1086 苹果采摘技术规范NY/T 1778 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则NY/T 1793 苹果等级规格3 立地条件选择3.1 土壤条件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pH值5.5~7.5,但以6.0~6.5微酸性为宜,有机质含量最好不少于10g/kg,盐分含量不大于1g/kg,地下水位在1.0m以下。

不在重茬地建园。

3.2 环境条件水质和大气质量应符合NY 5013规定。

4 品种和砧木的选择4.1 品种的选择应选用商品性能高、易丰产、易管理、市场畅销的品种,目前可选用的品种有:秦阳、藤木一号、珊夏、蜜脆、华硕、美国8号、红露、元帅短枝、新红将军、凉香、优系富士、粉红佳人等。

4.2 砧木的选择一般选择长势强健、抗性强、易丰产、早产、品种嫁接亲和良好的砧木如八棱海棠、平邑甜茶,也可实行矮化(M26、M9、M9T337、SH等)栽培,常用的组合为:品种/八棱海棠、品种/平邑甜茶、品种/M26/八棱海棠、品种/M9T337、品种/SH等。

苹果的建园

苹果的建园

2.果园小区的面积 因地制宜,大小适当(一般平地 果园的小区面积大于山地、丘陵地 果园)。过大管理不便,过小不利 于机械化操作。 3.小区的形状和位臵 多采用长方形,长边与短边比 例为2︰1-5︰1 山地果园小区划分 1 顺破路 2 横坡路 3 总排水沟 4小区
建园规划

配臵授粉树:
平地果园采用中心式或行列式, 山地果园采用等高行间行列式或等高株间行列式。
粉品种。
2. 授粉品种的配臵:(1)中心式;(2)行列式
1 中心式; 2 行列式; 3 等高栽植
授粉树的配臵
苹果为异花授粉植物,需要不同的品种授粉,
才能正常结实。如富士苹果自花结实率只有 1%-6.3%;在异花授粉条件下,其结实率可达 50%以上,并且果个大,果形端正。 因此,栽苹果树时,必须配植授粉树,以保 证正常结果。 一般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4-1:5 左右

园地规划与设计
一、园地基本情况调查
(一)调查内容
1.社会经济情况:劳动力、技术素质、收入、 消费、供销状况等; 2.果树生产情况:果园面积、产量、规模、 效益、树种、品种、管理技术水平、 营销机制等; 3.气候条件:温度、光照、降雨、灾难性天 气 4. 地形及土壤条件 5.水利条件:水源、灌溉条件等。
2、山地
山地果园的优点:空气流通, 日照充足,温度日差大,果实 着色好,优质丰产。 山地垂直分布的复杂性:坡向、 坡度影响垂直分布,充分利用 小气候,生产优质果品。
3.丘陵地


丘陵地是介于山地和平地之间的过渡性地形。
丘陵地分深丘和浅丘。 深丘的特点:与山地近似。 浅丘的特点:坡度较缓,土层深厚,气候条件差异不大, 交通方便,投资少。

苹果栽培技术一果园规划

苹果栽培技术一果园规划
质。
实例三
某果园在花期和幼果期进行人工疏 花疏果,控制了树体负载量,提高
了苹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0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苹果栽培过程中,应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同时采取综合防治 措施,确保苹果产量和品质。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04
肥水管理
施肥技术
基肥
在秋季施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为来年的生长和开 花提供充足的养分。
追肥
根据苹果树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在生长期间施用氮、磷、钾等 化学肥料,以促进生长和开花。
叶面肥
通过喷洒叶面肥来快速补充营养,如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浇水技术
排水
在雨季或浇水过多时,及时排水,避免果 园积水。
品种改良
积极推广经过科学育种的新品种 ,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04
品种配置技术
搭配不同成熟期
为延长果实供应期,应配置不同成熟期的 品种。
搭配不同果实类型
为丰富消费者选择,配置不同果实类型的 品种,如圆形、长形、黄色、红色等。
搭配不同口感
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配置不同口感的 品种,如酸、甜、脆、软等。
冬季浇水
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保证苹果树 安全越冬。
05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原则
保持树形
通过整形修剪使树形保持整齐,结构合理 ,通风透光。
平衡树势
保持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使营养分配 合理。
促进生长
通过合理修剪刺激树体生长,提高产量和 质量。
更新枝条
及时更新枝条,提高树体寿命和产量。

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技术规程

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技术规程

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的园区的选择与规划、栽培与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省苹果主产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9847 苹果苗木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856 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1535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 5012 无公害食品苹果园生产技术规程DB37/T 1637 新建苹果园技术规程DB37/T 2491 果园生草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7号农药管理办法3 园区的选择与规划3.1 环境条件土壤、大气、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856的规定。

3.2 园地选择应符合NY/T 5012的规定。

距离高速公路和主要干道0.5 km以上。

3.3 园区规模集中连片面积10 hm2以上。

3.4 园地规划园内道路系统应完整,建园时根据果园面积的大小、地形和地理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合理设置主干道、支道、人行道组成道路网,配套建设水、电、灌溉、排水设施。

园地规划符合NY/T 441规定。

4 栽培与管理4.1 品种与砧木重点推广T337等M9优系矮化砧,M26、M7、MM106、SH系等半矮化砧木,无水浇条件及冬季极端低温在-18 ℃及以下的地方不建议应用矮化砧木。

上述砧木与富士系、嘎啦系、元帅系等优系品种嫁接亲和性良好。

新红星等短枝型品种不适宜选用T337等M9系矮化砧木作自根砧。

4.2 苗木选择应用带分枝的大苗建园,苗木其他标准参见GB 9847。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六)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

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

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

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

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

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

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

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

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

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

种植苹果的产业标准

种植苹果的产业标准

种植苹果的产业标准
在管理规范方面,产业标准包括苹果种植基地的选址规范、种植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苹果种植基地的选址规范要求远离污染源,保证果实的安全性,种植技术培训要求种植户具备一定的种植技术知识,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包括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质量标准方面,产业标准包括对苹果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苹果的品质符合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方面,产业标准还包括对苹果品种选择、销售渠道、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规定,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苹果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种植苹果的产业标准是为了规范种植行为,提高苹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业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种植户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

苹果高标准建园技术

苹果高标准建园技术

苹果高标准建园技术一、园地选择与规划1、园地要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

2、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以村、组为单位统一确定地块。

园地要有一定规模,最好集中连片。

园地区间道路宽4米,主干道宽6米。

规划时每地块两头留出4-5米左右的边距,以利于收割机、播种机等果园机械地头转向。

相邻地块各留出2米边距。

二、品种搭配品种选择:根据当地地域条件和往年销售情况、消费者喜好等合理选择适宜品种。

陕西宝鸡地区推荐主栽品种以玉华早富、早熟富士王、礼富、宫崎、烟富优系等中晚熟为主;授粉品种以秦阳、丽嘎等早熟嘎啦优系为主。

选择来源可靠、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有条件时可选择脱毒苗木,如自根砧苗木等。

苹果授粉树与主栽品种比例为1:5-8。

据调查,授粉树5-6:1时授粉效果最好,坐果率高,果实较大,果形端正。

三、栽植密度采用矮砧宽行集约栽培,中间砧和双矮苗推荐株行距为1.5—2米×4米,亩栽83—111株,自根砧苗推荐株行距为1—1.5米×3.5米,亩栽127—191株。

可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点、目标树形及个人管理水平等适当调整株行距。

最好按南北行栽植。

四、清行开带按照规划最好在定植前,顺行开带留1米以上宽的清耕定植行带,再在清耕带内挖定植坑。

栽前未清行开带的,栽后应及时清除行间小麦或其它作物,保留1.0—1.5米宽通风带,避免间作物与树苗争水争肥、高温烧苗、因通风透光差而滋生病菌等情况发生,保证幼苗成活、快速生长。

五、栽植坑标准树坑大小为60cm×60cm×60cm方(圆)。

机器挖坑时有时坑太浅或太深,太浅可用铁锹把坑底再挖深一些(60cm),太深可填一些土。

人工挖坑时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

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心土在上面。

六、苗木准备1、选用优质无病毒、壮苗,苗木基砧(根系)应选新疆野苹果,秋子、八棱海棠等,严禁选用家苹果基砧(根系)苗木。

2、树苗应及时栽植,不能及时栽植的应对苗子进行埋沙(土)假植。

富士苹果标准化精品示范园建设规范

富士苹果标准化精品示范园建设规范

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精品示范园建设规范一、园相整齐1.已定植的苹果亩保留株数为:株行距5×3亩保留株数40株以上,新建苹果园株行距3×4的亩保留株数50株以上,株行距1.5×4的亩保留株数60株以上,果树到头到边,采用优质壮苗定植,预备苗补植。

第一年定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第二年春季通过补植,秋季果树保存率达到100%。

2.园地土地利用率高,缺株断行现象较少,树势均衡,树体大小均匀,株型结构合理。

3. 果园地面疏松、无恶性杂草。

畦面平整,无影响果树生产的高杆作物或利于果树病虫害寄生的其它间作物在果园间作。

4.果园条田四周拉线修边,做到边成线,角成方。

5.幼龄园第三年通过各种修剪手法和综合管理,果树树形形成,树势生长良好;第四年果树进入初果期,长树结果并举;第六年进入丰产期,树体结构合理,果园整体通风透光良好,结果均匀,丰产、稳产性好,果园无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发生。

二、园林配套果园四周配备有闭合的防护林,且林相整齐完整,林木管护到位。

林床拉线修边,做到边成线,角成方,无恶性杂草。

三、灌水灌水方式必须采取节水灌溉,如涌泉灌、微管灌等。

在果树花前、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保证水的供给。

四、整形修剪盛果期大树可采取疏散分层形、幼龄密植苹果园采取细长纺锤形等树型结构,总体要求树体层次分明,通风透光良好。

幼龄园修剪采取细长纺锤形等树型结构:第一年定干高度依苗木质量、立地条件等而定。

一般壮苗定干高度90-120cm,弱苗则在70-80cm处定干,且保证剪口下有8-10个饱满芽。

如果苗木高度在150cm以上,且生长健壮,也可不定干。

第一年修剪:萌芽前后对于高定干或不定干的植株进行刻芽,以促发枝条并控制其长势,距地面50cm以内萌发的嫩芽全部抹除。

夏季对中心干上所发出的分枝控制其长势。

当新稍长到20-30cm时,进行拿枝软化,开张角度,使其角度在90-120度,秋季继续进行拉枝、拿枝等工作,使其角度保持在90-120度。

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定稿)

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定稿)

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定稿)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资料1建园1.1园址选择以交通便利,肥力较好的塬区坳心平地为主,不提倡山地和川地栽植,避开易发生晚霜危害的低洼地带和冰雹易发生的区域。

土壤疏松肥沃,不宜选弃耕地、苗圃地或前茬是苜蓿等土壤贫瘠的地块。

1.2园地规划按基地建设要求,集中连片规划,规划规模要在300亩以上。

规划防护林、小区道路、农田林网、集装场地、灌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

1.3品种和苗木选择1.3.1品种选择以红富士优系为主栽品种,主栽烟富3号、长富2号、烟富6号、惠民短枝等,配置嘎拉、秦冠等作授粉品种。

1.3.2苗木选择选品种纯正的乔化苗木,砧木苗为海棠、野苹果或山定子,严防调入实生苹果砧木嫁接的苗木,苗木根系发达、完整,苗高120cm 以上,有4条以上侧根,长度20cm以上,嫁接口完全愈合,地上部10cm处直径0.8cm以上,主干直立不弯曲,有健壮饱满芽8个以上,无检疫对象,无严重病虫害和严重机械损伤,达到一级优质苗木标准。

1.4 栽植1.4.1栽植时期秋季雨多墒情好,以秋栽为主,从10月下旬开始,11月底土壤封冻前结束。

春季气候干旱,以补植为主。

1.4.2栽植密度我县苹果以乔化栽培为主,采用3米×4米的株行距,亩栽植56株。

原则上南北成行,利于果树均匀采光生长。

1.4.3授粉树配置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5:1配置,采用株间配置的方式。

栽植时,每栽植5株主栽品种,插栽1株授粉品种。

1.4.4栽植技术按3×4米的株行距开挖长、宽、高各1米的营养坑,挖时生土熟土分置,回填时先在槽底填粉碎的作物秸秆20cm厚,然后用熟土填埋30cm厚,按照每株施有机肥50公斤,过磷酸钙1.5—2公斤,尿素0.1公斤的施肥标准,土肥混合,施在距地面30cm以下的土层内。

定植前12小时将起苗时损伤的根系断面剪平,用清水浸根10-12小时,定植时用生根剂浸蘸,再用泥浆蘸根,将苗子嫁接口朝南放入坑内,前后左右对齐,舒展根系,生土填地表,边填边提,栽植深度以埋住原苗圃土印1-2cm为宜,不宜过深。

苹果新园建设技术标准

苹果新园建设技术标准

苹果新园建设技术标准1.地选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便利、坡度较缓、远离污染的一般农田或山地进行建园,禁止在基本农田建园,避免选择低洼地和山岭地进行建园。

2.模式选择根据高质量发展意见,乔化建园不予补贴,矮化中间砧和矮化自根砧建园给予补贴,建园时应首先选择矮化分枝大苗,采取宽行密植模式,行距大、树冠小,便于机械化作业,大大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达到省工、省力、高效的目的。

3.品种选择根据长武海拔、气候等特点,按照“适地适栽”原则,选择好适宜品种,如:早熟的嘎啦优系、华硕,中熟的秦脆、九月奇迹、玉华富士、美味,晚熟的富士优系、瑞阳、瑞雪、秀水等品种。

4.苗木选择选择苗高120cm以上,嫁接口以上IOcm处地径粗度1.Ocm以上,有4-5条20CnI以上侧根的一级无毒壮苗进行建园。

矮化中间砧应选用海棠或新疆野苹果做木,M26或G935作为中间砧嫁接品种,中间长度应为20-25cm;矮化自根选用M26、M9T337或无融合的青1号作为木,直接嫁接品种;双矮选用海棠或新疆野苹果做砧木,M26或M9T337为矮化中间砧,嫁接短枝型品种。

5.密度选择根据长武气候特点,矮化密植建园时,矮化中间砧应选择 1.5-2mx4m栽植,亩栽83-111株,双矮或矮化自根应选择1-1.2mx4m进行建园,亩栽138-166株,青应选择1.2-1.5mx4m进行建园,亩栽111T38株。

6.授粉配置一般一个主栽品种,配置『2个授粉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为7:2;或者配置专用授粉海棠,主栽品种与专用授粉海棠比例为20:I o7.要点7.1 开沟换土建园前,提早挖宽深各Im的栽植沟,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在栽植沟底先填入作物秸秆或柴草,然后将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商品有机肥与表土混匀后施入,最好亩施3000kg,同时亩施入生物菌肥IOOkg,复合肥200kg,与底土混匀,覆盖表面,灌足水,让其充分下沉垫实,等待栽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2.2.2 小区划分小区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2.2.3 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路组成。

一般主路宽5~7m,支路4~5m,作业道路宽1~2m。

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2.2.4 排灌系统设置排灌系统包括排水和灌水两部分,作到旱能浇,涝能排。

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

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要有1~2口井。

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配备完善的滴灌、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设施。

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cm、宽80cm,山地果园则由坡顶到山脚,沟由浅到深(深30~60cm、宽30~40cm),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接。

2.2.5 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

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栽植果树病虫害寄主的树林。

2.2.6 辅助建筑物建设主要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2.2.7 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 品种和砧木选择3.1 品种选择以早中晚优良品种为主,如藤木一号1号、美国八号、嘎拉系、华冠、短枝型元帅系、富士系以及华美、华玉、早红等。

3.2 砧木选择提倡矮化砧、矮化中间砧,实生砧以西府海棠(八楞海棠)为主。

4 栽植4.1 果园密度乔化砧株行距3~4m×5~6m;矮化自根砧苗株行距1.5~2m×3~4m;矮化中间砧,株行距1.5~2.5m×4~4.5m;短枝型品种株行距为(2~3) m×(4~4.5) m。

4.2 授粉树配置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较稀植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为1~3∶1;密植时可按4∶1配置。

以株为单位,配置授粉树最低比例为8∶1。

5 土肥水管理5.1 果园土壤管理推行行间种草、株间清耕方式,定植带内保持1.5 m清耕带,可选择三叶草、黑麦草、毛叶苕子等草种。

5.2 果园营养与施肥采用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配方施肥。

有机肥不低于当年产量的1.5倍。

果树生长期根部追肥按氮、磷、钾为2:1:2的比例施入化肥。

施肥量按正常的成龄丰产园,每亩施纯氮20~30kg,磷(P2O5)10~20kg,钾(K2O)25~35kg。

提倡采用叶片、土壤营养分析的先进方法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条件的果园应每隔3~5年做一次土、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果园的施肥方案。

5.3 果园水分管理提倡采用微灌、渗灌、穴贮肥水等节水灌溉方式,也可采用地面沟灌,限用漫灌。

在发芽前后至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3个时期分别灌水一次。

6 树形管理标准果园应根据果园砧木和栽培密度选择合适树形,可采用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细长纺锤形等。

标准果园同一小区应力求树形一致。

7 花果管理7.1 花期授粉花期采取壁蜂、蜜蜂传粉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和果实整齐度。

7.2 疏花疏果严格根据负载量进行疏花疏果,以单果为主,个别小型果品种可适当留部分双果。

疏果在幼果期和生理落果后分两次进行,生长季节及时疏除病虫、畸形果和过大过小的果实。

7.3 果实套袋提倡苹果套袋,选用不同质量的纸袋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操作。

8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建立主要病虫害的监测监控系统,准确测报,对其进行统控统防,做到有针对性的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虫比合理的情况下不用药。

必须严格按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2—2001)的要求推广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允许使用的农药(见附表4、5),每种每年最多使用2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20 d以上。

限制使用的农药(见附表6),每种每年最多使用1次。

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30d以上。

禁止使用的农药包括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硫磷、氧化乐果、磷胺、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三氯杀螨醇、克螨特、滴滴涕、六六六、林丹、氟化钠、氟乙酰胺、福美胂及其它砷制剂等。

9 果实采收按照不同品种适时采收。

采果前要对采收、运输、贮存果品的用具、场所进行清理、清洗、消毒,确保对采摘的果实无污染隐患。

采果、选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卫生清洁准备,工作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果实碰伤、刺伤、擦伤。

果实采后应必须放入专门的贮藏容器中,容器内不得有枝、叶、砂、石、尘土及其它异物。

采后4h内进入库中贮藏,严禁地面堆放和长时间的室外放置。

贮藏果实的库房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

不得使用有损无公害苹果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10 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10.1 果品分级果品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提倡采用先进的分级设备进行机械化选果分级。

10.2包装果品进入流通前必须进行商品包装,内包装材料应新而洁净、无异味,且不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和污染。

同一包装件中果实的横径差异不得超过5mm。

各包装件的表层苹果在大小、色泽等各个方面均应代表整个包装件的质量情况。

10.3 冷藏果品在销售前必须进入冷链系统,提倡果园自建或租用冷库进行贮藏。

11 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11.1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装卸时轻拿轻放。

11.2 品牌与标志每一果园应具备体现自有特色的品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牌、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等。

12 果园档案管理12.1 果园定植图果园定植图是果园重要永久档案,定植图需标明种植日期、品种、砧木、授粉树和株行距等。

12.2 果园管理记录果园的管理记录需保存两年以上,包括: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均应有记录,包括时间、处理方式等。

每年施肥的时间、用量、肥料种类、生产厂家等。

每年植保喷药的时间、用量、农药种类、生产厂家,以及防治对象和防治效果等。

果实采收日期、数量、运输及人员劳务情况。

果园每年的气候资料记录。

果园异常情况记录。

主要参考材料和标准: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3—2001)2.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 5012)3.黄土高原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2—2006 )4.渤海湾地区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3—2006 )5.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程文件—控制点及遵循标准6.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附表1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表2 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附表3 土壤中各项污染的含量限值附表4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虫杀螨剂附表5 苹果园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菌剂附表6 苹果园限制使用的主要农药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