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学

第一章绪论

1.成本会计整体框架图P15

2.成本核算的本质:费用的对象化

3.成本:对象相关性;

费用:时期相关性。

4.成本是人类社会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5.财务会计是建立在成本按职能划分的基础上(成本会计也是),将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为期间费用(管理财务销售)。

6.管理会计是成本按习性(与业务量的关系)划分的基础上建立的,为满足企业预测、决策、分析的需要,将成本划分为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的成本。如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建筑物的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特点:①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总额不变;②产品单位成本中固定成本额与生产量成反比关系;③超过了一定范围以后,固定成本仍要发生变化。

降低固定成本的关键在于增加销量。(薄利多销的原因)

约束性固定成本(经营能力):长期性且不可能减少为零

选择性固定成本(经营方针):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决定是否发生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等比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特点:①发生额受业务量的影响,正比例变动;②单位产品中成本额不变,但仍需在相关范围内;③没有数量的发生,就没有变动成本。

降低变动成本的方法在于寻找合适的替代材料(降低直接材料)或使用机器生产(降低直接人工,提高生产率)。

(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成本发生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与业务量之间并没有

严格的正比关系的成本。如水费、电费、维修费、电话费等。在实务中一般分解为固定和变动进行处理。

①半变动:y=a+bx(如租用设备)

②半固定:(如维修工人和检验工人的工资)

③延期变动:(如中国租车市场)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①合同检查法(如,电话费)

②技术估算法(没有历史资料,没有同行业的情况下采用)

③历史成本分析法:高低点法,散步图法,回归直线法

高低点法:利用y=a+bx,由b=成本差/数量差来求,最后代入求a。

散布图法:作直线,线上下方的点数量相当,求直线的y=a+bx。

回归直线法(最小平方法)

7.企业成本的基本特征:

可变性、对象性、可控性、综合性。

8.成本在管理中的作用:

①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耗费的补偿尺度;

②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③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④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9.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费用的发生是成本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费用主要针对一定时期而言,成本主要是一种对象化的费用。

10.费用要素(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费用、折旧费、利息支出、税费支出、其他支出。

11.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生产费用(在期末的销售货物中分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非生产费用(在当期的损益表内抵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12.成本的形态(划分):

①与特定产品的关系: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②与业务量的关系(管理会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③可控制性:可控成本(条件:可预测、可计量、有权调控),不可控成本;

④与决策的关系:相关成本(①未发生②不相等),无关成本(财务会计考虑的都是无关成本,也叫沉默成本);

⑤计算的时间:预计成本,历史成本。

13.成本会计的产生:

19世纪前——成本会计的萌芽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成本会计的产生与确立

14.成本会计的发展:

早期成本会计阶段:核算

标准成本会计阶段:核算基础上,加入了控制

现代成本会计阶段:加入成本决策

信息化社会下的作业成本会计与战略成本会计阶段: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15.成本核算制度的类型:

实际成本制度

标准成本制度(主要作用:实现成本的控制)(步骤:①预先制定标准成本②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以揭示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③对差异进行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制度(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划归)作业成本制度

专项成本制度

16.成本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①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②建立、健全计量、验收、盘存制度

③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④建立、健全内部结算制度

17.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

①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②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③建立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

第二章成本核算原则、要求与程序

1.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6个):

分期核算原则(成本计算期划分)

一贯性原则(前后期计算方法一致)

重要性原则(直接材料直接分配,重要的单独核算,次要的简化核算)

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计价核算)

受益性原则(分配间接费用;谁受益谁承担,谁多受益谁多承担)

适应性原则(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

2.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①严格执行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②正确划分成本、费用的界限(是否计入成本、计入哪个时期、计入哪种产品、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界限)

③搞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④选择恰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3.制造费用账户:

包括:生产单位(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季度性和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月末无余额。

4.废品损失账户(成本类账户):

按经济效益划分为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方归集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贷方归集废品残值,赔偿款,计入合格品的净损失。期末一般无余额。

5.停工损失账户:

一般适用于大型企业(国家有补贴)。

6.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①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要素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关注:领导的签字和手续,大致估算要素的合理用量)

②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③分配制造费用

④分配生产损失

⑤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