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暑期培优“快人一步”讲义(十一):消化系统【含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精品PPT教学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6137f8376baf1ffd4fad6b.png)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唾液腺 分泌 唾液 进入 口腔
胃腺 分泌 胃液 进入 胃 肝脏 分泌 胆汁 进入 小肠 胰腺 分泌 胰液 进入 小肠 肠腺 分泌 肠液 进入 小肠 4
胃的主要功能:
暂时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 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也有吸收 功能。
2020/11/28
10
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处, 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 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
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会流 入小肠。可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2020/11/28
11
①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在小肠中,由于胰液和肠液中含消化 糖的消化酶,故进一步被消化。
淀粉、麦芽糖 酶 葡萄糖
2020/11/28
12
②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
在小肠中,由于胰液和肠液中含消化 蛋白质的酶,故进一步被消化。 蛋白质 酶 氨基酸
2020/11/28
13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2020/11/28
24
2020/11/28
6
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 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 你会觉得有甜味吗?
牙齿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咀嚼
因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而有甜味。
2020/11/28
7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4.2.1 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4.2.1 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faa809fe4733687f21aa2e.png)
16.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 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代表组成消化
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据图回答:
(1)甲表示__脂__肪___的消化,乙表示__淀__粉___的消化,丙表示 __蛋__白__质__的消化。 (2)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__葡__萄__糖__。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过肝脏分泌的__胆__汁____乳 化后才能消化。
8.(4分)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采用静脉注射输入全
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但全营养液的成分中肯定没有( A )
A.蛋白质
B.氨基酸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葡萄糖
9.(4分)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
最终得到的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D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10.有三种消化液甲、乙、丙,它们都不是唾液和肠液。 其中,甲消化液能促进乙消化液消化脂肪,甲消化液和 丙消化液均不能消化淀粉,而乙消化液和丙消化液都能 消化蛋白质。那么,甲、乙、丙三种消化液分别是( B ) A.胆汁、胃液、胰液 B.胆汁、胰液、胃液 C.胰液、胆汁、胃液 D.胃液、胆汁、胰液 11.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 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A )
3.(4分)下列小肠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D ) A.小肠长5~6米
B.肠壁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4分)人体内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C )
A.胃
B.肝脏
C.小肠
D.食道
5.(8分)如图所示人体的消化系统 中,表示肝脏的是_①___,分泌的消 化液将流入__②__。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食物的消化与吸收](https://img.taocdn.com/s3/m/9b2bd9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7.png)
瓶里放入研碎的方糖。 4、拧紧盖子,2只手各拿1只瓶子,一起轻轻摇动。 5、将瓶子放到一个平面上,观察2只瓶子里的方糖, 哪个溶解得快?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方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
为什么胃不会把胃自己 消化掉?
因为胃液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叫 粘液,它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 成一层粘液膜,能够防止胃蛋白酶 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同时还有润 滑作用,保护胃不受食物中坚硬物 质的机械损伤。
③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内进行
在小肠中,因为胰液和肠液中含消化 脂肪的酶,故脂肪被消化。 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 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 利于脂肪的消化。 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酶 甘油 + 脂肪酸
(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分别加入2毫升1% 淀粉溶液。
(2)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 ℃ 、10 ℃和37 ℃左右的 水中约5分钟。
(3)在3支试管中各注入1毫升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摇 匀后,用水浴维持温度5分钟。
(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
(5)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胰液、肠液 (小肠)
甘油+脂肪酸
总结:
消化道 营养 脂肪
蛋白质
淀粉
口腔
咽
食 道
胃
咀嚼
初
咀嚼
食食 步 物物 消
通通 化
唾液
道道
麦芽糖
淀粉酶
小肠
彻底 消化 并吸 收
大肛 肠门
把
食
物 残 渣 推 向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消化、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三专题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消化、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三专题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146a158fb770bf68a5530.png)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专题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一条中通的管道,从上到下有、咽、食管、、、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道外的、肝脏、和消化道壁上的、,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 葡萄糖②蛋白质→ 氨基酸③脂肪→ 甘油与脂肪酸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①小肠很,②内壁有许多,小肠内壁有,③小肠内有多种,④小肠有丰富的。
拓展:(1)小肠长约5-6米,可以增加食物的停留时间。
(2)小肠表面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表面又有微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达200平方米;大大地增加了小肠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3)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多,如肠液、胆汁、胰液。
(4)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为一层上皮细胞,有利营养物质的吸收。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胃:酒精和少量的水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5、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6、酶的定义: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1)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有些酶是RNA,不考)(2)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7、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小肠二、人体的血液和循环①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1、观察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向全身。
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
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4.2.1消化系统的组成—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共19张PPT)
![4.2.1消化系统的组成—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37361daeaad1f347933fd2.png)
9.(中考·泉州)能促进脂肪消化,但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来自图中的( )
8.(中考·连云港改编)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点拨】题图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8.(中考·连云港改编)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消化的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小肠绒毛的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
牙数
目
多。
B.5岁
组
和12
岁组
中
含氟
13.一位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
化物多的,蛀牙数都少,所以含氟牙膏可能有利于 “下降电梯”是什么?________。
5岁组和12岁组中含氟化物多的,蛀牙数都少,所以含氟牙膏可能有利于防止蛀牙。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人.体消结化构腺中分最泌坚的防硬消的化止部液分中蛀是,[ 除牙]胆__汁_。_外__,_C_都。.含5有岁消化组酶 和12岁组北岸儿童蛀牙数都比南
(1)像轧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是什么?___牙__齿___。在哪 遇到的?__口__腔____。“下降电梯”是什么?__食__道____。
(2)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__小__肠____。 (3)它在什么地方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__大__肠____。
最终从哪道门里被推了出来? __肛__门____。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1课时 消化系统的组成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A 3A 4 5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消化系统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2.食物的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后以粪的形式排出体外。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部位和过程如下: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暑期培优“快人一步”讲义(十一)消化系统组成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3.营养的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吸收如下:吸收部位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胃少量的水和酒精大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1.概念:活细胞制造的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2.特点: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多样性、高效性,并受温度和PH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例1、如图表示食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用甲、乙、丙表示)经过人体消化道各种器官时被消化的情况,据图回答:(1)甲乙丙分别代表什么成分的消化过程:甲、乙、丙。
(2)食物成分经过小肠时都急骤下降说明了。
(3)从图可知,甲、乙、丙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例2、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取5片大小相同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培养皿,盖上盖子.②将培养皿置于37℃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碘液.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清晰区(即没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3)实验结果表明,(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催化作用最强.例3、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第1步:取2支洁净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试管中.试管号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馏水碘液1 2mL 0 1mL 2滴2 2mL 1mL 0 2滴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1)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性、性、性的特点。
(2)小柯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3)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现象应是.(4)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优点:.例4、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
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设计要求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C,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的设置对照实验淀粉溶液2毫升;向A试管加入1毫升稀盐酸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向C试管加入。
步骤二:。
控制实验条件步骤三:10分钟后,往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获取实验证据[问题与分析]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A试管呈蓝色,而B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
他想:为什么B 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B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B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
请你对B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1.据报道,最近一家美国公司发明了一款3D打印机。
打印出一叶长宽各4mm,厚0.5mm的微型肝脏。
此肝虽小,却具有真正肝脏的大多数机能。
为制造这叶肝脏,打印机叠加了约20层肝实质细胞和肝星状细胞(两种主要的肝细胞),还添加了来自血管的细胞,在肝内形成精妙的管道,使它存活5天以上。
关于这则报道的评论,不合理的是()A.打印的原料一定不是碳粉或墨水,而含有细胞B.肝脏内“精妙的管道”,应类似血管和毛细血管C .此肝脏应能将葡萄糖合成糖原,还能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D.此肝脏应能分泌胆汁,使蛋白质变成微小的颗粒,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如图,a、b、c、d所指处为人体的不同部位,其中胃所在的位置是()A.a B.b C.c D.d3.上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由图可以得出()A.酶具有专一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D.酶在温和的条件下就能起催化作用4.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水煎包成为人们追捧的美食。
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利津水煎包,以其“色泽金黄、一面焦脆、馅多皮薄、香而不腻”而倍受青睐。
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1)用筷子拦腰夹起,一口咬下去,泡松柔软,感觉是发面。
包子皮喧软多孔是由于发面时。
(2)再继续往下吃,浓厚的味道饶舌回环,爽心的咀嚼感悠然绵长,精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精肉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3)尽管水煎包美味绝佳,也不要儿狼吞虎咽!原因是。
(4)说了这么多,你一定对水煎包印象深刻了吧!以后再谈到水煎包,你就会垂涎欲滴,这在生物学上属于。
5.某初三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有关酶的知识后进行了一项研究。
具体是在5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等量的人的胃蛋白酶和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5只试管内pH各不相同,将5只试管均置于37℃的环境下。
将试管中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酶溶液的pH 1 2 3 4 5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 9 11 45 >60 (1)该项研究的假设是。
(2)将试管均置于37℃的环境下的原因是。
(3)若用唾液代替胃蛋白酶做这个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4)为了让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请你写出一条改进实验建议:。
(5)为了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如何改进实验。
(写出具体的方法)6.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操作加入物质A试管B试管C试管①稀淀粉溶液(mL) 2 2 2②淀粉酶溶液(mL) 1 1 1③碘液(滴) 1 1 1(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多选)(2)最简便的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是收集并稀释唾液,需要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是。
(3)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4)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在胃、肠中唾液淀粉酶质量减少,最终转变成,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7.⑴为了探究酶的催化化作用,小王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毫升淀粉溶液,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振荡两支试管。
在接下来的下面三步操作中正确的顺序是。
①往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②将两试管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中;③等待5min⑵若要进一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试管丙和甲对比,丙试管内应先后加入。
①小麦淀粉酶滤液;②一滴碘液;③2—3亳升淀粉溶液;④适量的NaOH或HCl8、某初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 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观察到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变蓝、不变蓝)。
(3)如果选用1、4、5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 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试管编号 1 2 3 4 5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A搅拌搅拌温度37℃0℃100℃加入碘液2滴1.如图所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②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c表示脂肪微粒,是胆汁物理消化的结果C.①和②都只含有一种酶,但酶的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2、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而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A 、口腔B 、胃C 、小肠D 、 大肠3、 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 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 )A 、三次吃点心后B 、早、午、晚餐前C 、早餐、午餐、晚睡前D 、早、午、晚餐 4、 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的皮肤干燥,而且还出现了牙龈出血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A 、维生素A 、维生素B 1 B 、维生素A 、维生素C C 、维生素C 、维生素D D 、维生素A 、维生素B 15.几位同学探究唾液的催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和部分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早餐点心午餐点心茶晚餐87.576.56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pH上午下午时间(时)点心;根据调整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明认为仅分析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不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结论。
请你写出两个理由:、。
(3)4号试管出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
(4)5号试管和6号试管中的馒头质量相等,分析这两支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选填“化学消化”或“物理消化”)对食物消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