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代谢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代谢疾病及其预防
![奶牛常见代谢疾病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93145bab307e87100f69615.png)
酮病属于高产奶牛易患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现在奶牛生 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中发生酮病的情况也逐年增多。该 病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发生代谢障碍,而导致 酮体蓄积于血液和组织中而引发。
奶牛在妊娠末期或泌乳的早期,产前腹中胎儿对营养的 需求不断增加,而因为受到雌激素的作用,奶牛在生产前,其 瘤胃容积相对比较小,在分娩后奶牛的食欲会不断降低,造 成奶牛的采食量下降,这样奶牛机体就会处于能量负平衡, 严重的会导致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速度过快、过多,从而转化 为酮体。
草食动物
奶牛代谢性疾病是困扰现
奶
代奶牛饲养生产的常见疾病。 奶牛发生代谢性疾病通常都会
牛
考虑饲料营养配方存在问题,而 忽视了科学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20援06.001 262484
常
︵ 河
关
北键
见
省词 昌: 乐奶
代
县牛 畜; 牧代
业谢
刘
谢佃
临床中患病奶牛可见有低血糖、高血脂、酮尿、脂防肝以 及酸中毒等症状,病牛的食欲不断减退,奶牛的体况下降,产 奶量减少。病牛体温正常或偏低。患病症状随病程的延长而 逐渐严重,后期患病奶牛营养衰竭,机体消瘦明显,呈卧地不 起的姿势,有时会呈现半昏睡状态,如果不能够及时救治,奶 牛会因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5d4f010ff00bed5b9f31d1c.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6ef57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f.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新旧交替期奶牛代谢性疾病。
发病主要与能量代谢障碍有关,引起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机体迅速降解脂肪酸产生大量酮体蓄积,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反应。
奶牛酮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和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就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饲料不足新旧交替期奶牛在生产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如果饲喂不足,就会出现奶牛不肥、乏力、蹭墙等饥饿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导致体内能量代谢失衡,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2. 奶牛营养不良奶牛缺乏充分、均衡的营养物质供应,容易引起葡萄糖不足,脂肪分解过多,使奶牛处于负能量平衡状态,严重时引起产瘤和子宫内膜炎等代谢障碍疾病。
3. 奶牛环境不佳高温多湿、空气浑浊、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都容易导致奶牛生理精神紊乱,减缓畜体代谢功能,引起奶牛酮病的发生。
1. 食欲不振奶牛食欲不振,减少了饲料和能量的消耗量,使奶牛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2. 心跳加速由于酮体的产生过多,会引起心跳加速,表现为奶牛烦躁、不安,时时处于紧张状态。
3. 奶产下降新旧交替期奶牛在酮病时,其产乳量会明显下降,甚至废奶退出高峰期,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 脱水和便秘奶牛酮病后,由于饲料的减少,会导致奶牛腹内积食,出现便秘现象,长时间不能排泄,容易引起脱水和衰弱状况。
5. 脂肪肝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奶牛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异常脂肪积累,形成脂肪肝,需要及时治疗。
1. 均衡饮食在新旧交替期奶牛高峰期,需要合理计算牛的饲料消耗量,按照奶牛要求提供所需蛋白、脂肪、碳水化物等营养物质,并留出适当的空间用于饲喂青贮饲料、玉米粉和浓缩饲料等。
2. 加强运动锻炼酮病的奶牛可以采用适量的逼迫活动来调节内分泌平衡,促进能量代谢,提高新陈代谢水平。
3. 养殖环境优化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干燥通风、清洁卫生,合理施用药物,防止环境污染和细菌繁殖。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0115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7.png)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奶牛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其产奶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牧场的经济效益和养殖者的收益。
奶牛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
本文将针对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从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1. 低钙血症低钙血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主要原因是产后奶牛钙需求增加,但饲料中钙的供给不足,或因产后排卵导致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引起钙的动态平衡紊乱。
低钙血症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2. 霜降病霜降病是由于奶牛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高产奶牛在产后营养不良、亚健康状态、饲料欠佳和运输中挤压引起脂肪动员增多,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增加,导致脂肪氧化程度降低,积聚在肝和其他组织中,最终引起霜降病。
3. 酮症酮症是奶牛在产后出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产生过多的酮体,导致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
酮症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
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1. 饲料不均衡奶牛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不足或不平衡,是导致营养代谢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生活管理不当奶牛产后的生活管理不当,包括饲养环境、饲养方式、饲料供给和饲养制度等方面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引发相关疾病的发生。
3. 健康状况奶牛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营养代谢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如产后身体恢复状况、疾病的发生和抵抗力等。
三、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症状1. 低钙血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后低产奶、食欲不振、神经肌肉过度兴奋、抽筋、躁动不安、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等。
2. 霜降病奶牛患有霜降病时,主要临床症状为产后早期停止进食,后期体温下降、心率减慢、肌肉僵硬、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等。
3. 酮症奶牛患有酮症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后低产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胃脘部疼痛、恶臭呼气等。
奶牛常见的代谢病及防治
![奶牛常见的代谢病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9850f6027284b73f24250cc.png)
治疗过程中 , 以高 浓 度 葡 萄糖 为 主 剂 . 注 射 保 肝 和维 生 素 等 制剂 , 给予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强地松龙 、 氟 美 松) 或有机 酸盐类等 ;
有产后瘫痪 病史的牛 、 高胎 次 、 高 产 牛 产犊 后 进 行 补 钙 。 提 前 对
临产母牛做好防护措施 , 防 治发 病 。 可使用 V D预防 , 对 临产 牛 在
1 . 2发 病 机 制
分 群 管 理 产 犊 后 泌乳 初 期 的母 牛 .维 持 日粮 为 每 1 0 0千 克 体 重 给 约 3千 克 干 草 f 每 l 千 克 干草 相 当 于 3千 克 青 贮 ) 。每 产 3 千克奶给 1 千克谷类精料 , 总 蛋 白质 不 应 超 过 1 6 % 1 8 % 加强 运动, 产前 1 0天 , 测尿酮 、 p H值 。对 于 阳性 者 , 产前 l 周开始补充 2 0 % 的葡 萄 糖 和葡 萄糖 酸 钙 溶 液 . 2天 一 次 静 脉 注 射 各5 0 0毫 升 . 直 到 分 娩 止
产 前 8天 开 始 肌 肉注 射 V D注 射 液 , 每天一次 , 直 到分 娩 止 。 对 于
年 老 、 高 产 和 有 瘫 痪 病 史 的牛 采 用 静 脉 注 射 的 方 法 在 产 前 7天 补 钙 和 补 磷
2奶 牛 酮 症
饲喂精料量过高 , 精 粗 料 比例 失 调 。 饲 喂 的 青 贮 饲 料 酸 度 过 大, 引 起 乳 酸产 生过 剩 , 导致瘤 胃内 p H值迅速降低 。 瘤 胃 内 的 细 菌、 微 生物群落数量减少 和纤毛虫 活力降低 . 引 起 严 重 的 消 化 紊 乱, 使 胃 内容 物 异 常 发 酵 . 结 果 导 致 酸 中毒 。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20ad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0.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奶牛,严重影响了乳牛的产奶能力和生长发育,给养殖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
1. 能量供给不足:在高产期,产奶量大大增加,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如果饲料中的能量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奶牛体内能量不平衡,促使脂肪分解与合成发生紊乱,从而引发酮病。
2. 营养平衡不良:饲料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也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
3. 环境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喂管理不当等,都会使奶牛处于环境应激状态,引发激素代谢紊乱,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1. 食欲减退:患牛的食欲明显下降,不愿意进食,以及食量减少。
2. 奶量减少:患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房贫困,奶水稀薄。
3. 体重下降:奶牛的体重明显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力减弱。
4. 尿液异常:患牛的尿液呈酮臭味,甚至有酮体沉积,呈色深黄。
5. 遗殖异常:患牛可能出现泌乳后期的不孕或者流产现象。
6. 血糖异常:患牛的血糖浓度下降,出现低血糖症状。
总结: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能量供给不足、营养平衡不良和环境应激等。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奶量减少、体重下降、尿液异常、遗殖异常以及血糖异常等。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饲料管理、营养平衡、管理环境、补充饲料以及适当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0f0fed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b.png)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引言在奶牛场管理中,预防营养代谢病对于维护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低血钙和低血磷等疾病,它们可能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福祉。
本文将介绍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高产。
1. 提供均衡的饮食奶牛的饮食必须均衡,包括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不平衡可能导致代谢疾病。
确保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并满足奶牛的需求。
2. 管理产前和产后营养产前和产后是奶牛容易患上乳热和低血钙的时期。
管理奶牛的产前和产后饮食,确保她们摄入足够的钙和磷。
这可以通过合适的饲料和矿物质补充来实现。
3. 监控饮食摄入监控奶牛的饮食摄入非常重要。
奶牛的食量可能因季节、生产阶段和生产性能而有所不同。
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饮食,同时避免过度喂养。
4. 提供充足的水水是奶牛健康和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奶牛随时可以获得清洁、新鲜的饮用水。
水的充足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
5. 控制饲养环境奶牛的饲养环境也很重要。
确保奶牛的住房干燥、卫生,避免寒冷、潮湿或拥挤的条件。
这有助于减少奶牛的应激和疾病风险。
6. 注重运动和活动奶牛的运动和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供奶牛运动,以确保她们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肌肉质量。
7. 定期体检和兽医检查定期体检和兽医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营养代谢病至关重要。
及早干预可以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愈的机会。
结论预防营养代谢病对于奶牛场的成功和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均衡的饮食、管理营养摄入、提供充足的水和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您可以降低奶牛患病的风险。
定期监控和兽医检查可以确保及早干预和治疗,从而保持奶牛的生产效益和福祉。
11339_奶牛代谢疾病的营养和预防
![11339_奶牛代谢疾病的营养和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5340c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d.png)
给予特殊营养物质支持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A、D、E、C以及钙、磷等 矿物质,以维持奶牛正常的生理功能。
使用功能性添加剂
如益生菌、酵母培养物等,可以改善奶牛的胃肠道环境,提高饲料 的消化吸收率,降低代谢疾病的发生率。
给予抗氧化剂
适量补充抗氧化剂如硒、维生素E等,可以减轻奶牛氧化应激反应, 降低代谢疾病的风险。
同样会对奶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 钙磷比例失调可引起尿结石等疾病。
维生素缺乏
如维生素A、D、E等缺乏,影响奶牛 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和乳品质。
2024/1/25
10
03
营养调控在预防代谢疾病 中作用
2024/1/25
11
合理饲料配方设计
2024/1/25
保持能量和蛋白质平衡
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调整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避免能量过剩或蛋白 质不足导致的代谢疾病。
2024/1/25
定时定量饲喂
建立规律的饲喂制度,避 免过度饲喂或饥饿导致的 代谢疾病。
保持充足饮水
确保奶牛随时可以饮用到 清洁的水,有助于维持其 正常生理功能并促进代谢 废物的排出。
13
营养补充剂使用建议
2024/1/25
合师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添加剂如氨基酸、矿物质
、维生素等,以补充饲料中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
20
调整日粮结构
2024/1/25
合理配置精粗饲料比例
根据奶牛的生理阶段和营养需求,调整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 比例,以满足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控制脂肪摄入量
适当控制日粮中脂肪的含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以降低奶牛患脂 肪肝等代谢疾病的风险。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4bd4f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7.png)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摘要】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探讨了其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发生因素主要包括饲料质量、饲养管理等方面,临床症状涉及体重减轻、厌食、产奶下降等表现。
针对这些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调整饲料配方等措施。
预防措施则主要侧重于合理的饲料管理和科学的饲养方法,以避免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对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深入了解和正确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绪论奶牛营养代谢病是奶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给养牛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奶牛在产后受到脂肪、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失调所引起的。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粪便异常等。
对于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也需要提供营养支持。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措施包括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饲、定期体检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使养牛户对奶牛营养代谢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保障奶牛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2. 正文2.1 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病、低钙症、低镁症、酮病和低磷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奶牛在生理过程中出现了代谢异常而引起的。
乳热病是由于高产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体内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疾病。
低钙症和低镁症则是因为奶牛在产后缺乏足够的钙和镁元素,而引起的疾病。
酮病则是因为奶牛产后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导致产生过多的酮体而引起的。
低磷症则是由于奶牛在饲料中缺乏磷元素,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这些营养代谢病会给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奶牛的生命。
奶牛代谢病
![奶牛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4ac36f310b4c2e3f572763e1.png)
代谢紊乱的病理学和预防1 脂肪肝和酮病脂肪肝和酮病在血液非酯脂肪酸浓度升高期间最有可能发生。
最急剧的非酯化脂肪酸浓升高发生在产犊时,血浆浓度常常超过1000※.肝脏对非酯化脂肪酸的吸收与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的浓度成正比。
最近有许多关于肝脏脂酸代谢调节及其与脂肪肝和酮病关系的综述发表,这里不再重复。
简单地说,肝脏吸收的非酯化脂肪酸能够被酯化,或被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氧化。
物是三酰甘油。
以VLDL的形式运输到肝外组织或贮存在肝脏比反刍动物的TG 由肝脏外运的速度很慢。
因此,在肝脏对非酯化脂肪酸的吸收增加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脂肪酸的酯化和TG的积累。
反刍动物肝脏的TG向外运送速度慢的原因不清楚。
非酯化脂肪酸完全氧化会产生CO2,不完全氧化则产生酮体,主要是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
酮病血糖和胰岛素含剧部分原因是脂肪酸低可能会通过降低肝细胞苹果酰-C O A浓度和肉碱棕榈先转移酶-Ⅰ对苹果酰C O A的敏感性促进脂肪酸氧化。
榈先转移酶Ⅰ负责将脂肪酸从胞质转移到线粒体进行氧化,受苹果酰-C O A的抑制。
丙酸是抗酮体生的,丙酸的这种性质很可能与其间接地作为胰岛素分泌促进因子或直接地影响肝脏代谢有关。
酮病的发生在产犊时很普遍,尤其是在非酯化脂肪酸浓度突然升高,泌乳所需能量超过能量摄入量时,作为一种次要的代谢紊乱病伴随其他抑制感物质采食量和使非酯化脂肪酸浓度上升的因素而发生。
分娩之后肝脏TG立即升高的情况很普遍,这提示预防脂肪肝必须在围产期就采取措施肪肝可能导致奶牛出现负能量平衡的代谢紊乱的并发症。
由于TG以脂蛋白形式输送的速度较慢,一旦脂肪肝形成,将持续很长时间。
当奶牛达到正能量平衡时,机体的耗竭开始,可能要持续数周才能完成耗竭。
酮病通常发生在分娩后2-4周,脂肪肝和酮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的原因不清楚。
不过,具有较高的肝脏TG和降低糖原的奶牛易患酮病,如果酮病是试验因素诱导产生的,脂肪肝通常在酮病之前发生,脂肪酸的氧化和酮体的生成是肝脏过多脂肪消耗的两条途径。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90930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e.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通常出现在泌乳高峰期的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往往与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运输应激、繁殖问题等因素有关。
发生原因:1. 营养不良奶牛在高产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如果饲料的营养不足,会导致奶牛体内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酮病。
此外,如果饲料过度精细化处理,造成饲料纤维质量下降,也会增加酮病的风险。
2. 运输应激奶牛在运输过程中,会遭受很大的应激,长途运输、天气变化等因素会导致奶牛体内能量代谢紊乱,进而引发酮病。
3. 繁殖问题奶牛在怀孕期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支持,如果在这一时期饮食不良,可能会导致酮病产生。
临床症状:1. 乳量下降酮病发生后,奶牛会出现乳量下降现象,乳量常常会降至10-30%。
2. 食欲减退奶牛酮病发生后,由于能量代谢紊乱,奶牛的食欲会出现减退现象,严重者甚至会拒绝进食。
3. 呐喊、焦虑奶牛在酮病状态下,情绪会不稳定,会出现呼唤、呐喊、焦虑等症状。
4. 精神萎靡酮病奶牛通常表现为一种精神萎靡的状态,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和精神状态。
5. 尿液变化酮病奶牛的尿液会变得酸性,常常会出现酮体。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酮病,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和营养计划,保证奶牛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且不要在运输、繁殖等重要时期影响到奶牛的营养。
2. 注意管理提高奶牛舒适度和减少运输应激等原因,可以预防酮病发生。
3. 适时治疗如果奶牛已经出现酮病症状,需要马上进行治疗,采用正常饲养、补液等措施,以及补充葡萄糖、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尽早有效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预防酮病导致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 满足奶牛日常需求平时要给奶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培养奶牛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积极的营养补给,可大大降低酮病的风险。
奶牛酮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饲养人员在平时的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奶牛的饮食、运输、繁殖等方面,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帮助奶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a5cc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5.png)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是指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供给不足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症、低血糖症、脂肪肝、酮症和酸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牛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了解这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奶牛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乳热症乳热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葡萄糖供应不足或消耗过大时,也常伴随高温饲养环境。
引起乳热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饲料不足、饲料质量差、应激、高温高湿、运输和环境改变等。
临床症状:1. 牛只食欲减退,甚至拒食;2. 产奶量下降,呈现乳糜状态;3. 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加快;4. 粪便干硬,腹胀,甚至腹泻;5. 发生低血糖、休克等严重症状。
治疗方法:1. 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2. 固定支持和鼓励饲料进食;3. 适时采取降温措施;4. 加强饮水供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5. 动物福利,减轻应激。
预防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合理配置饲料;2. 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3. 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饮食;4. 合理疫病控制,减少应激;5. 发现异常及时诊断和治疗。
二、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急需用血糖或难以形成血糖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产后低血糖症是奶牛高产奶期易发的一种代谢紊乱,常常是由于产后能量负平衡引起。
产后能量需求大,而饲养管理不当或饲料供给不足则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
三、脂肪肝脂肪肝是奶牛产后易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脂肪的合成和运送过程中产生障碍,使脂肪不能被正常转运分解,积聚在肝脏内。
饲料中脂肪含量高、粗蛋白质供应不足、禁食或高产奶期营养失衡都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四、酮症酮症是奶牛在产后妊娠期因为大量且急剧的体内脂肪分解,造成在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时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245b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0.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于高产奶牛。
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产后应激、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因素。
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乳量减少等。
为了防治奶牛酮病,饲养管理者应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等。
对于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调整饲料配方,帮助奶牛恢复健康。
只有加强对奶牛酮病的重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重视。
1. 引言1.1 奶牛酮病简介奶牛酮病,又称为乙酰乳酸血症或酮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身上。
这种疾病通常在产后两到三周内发生,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高产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酰乳酸和酮体在血液中积聚。
这些物质的积聚会导致奶牛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食欲不振、体温升高、乳品质下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奶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脱水和体重下降。
奶牛酮病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饮水等。
及时发现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奶牛酮病的认识和重视,可以有效降低奶牛的发病率,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新陈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后和哺乳期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如果饲料配比不合理或者喂养方式不当,容易导致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从而引发酮病发生。
2. 过度瘦身:有些奶农为了追求奶牛高产,会在产后过度控制奶牛的饲料量,导致奶牛体内能量储备不足,容易诱发酮病。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b503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的高产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能量供给不足、运输及疾病引发的压力等。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酮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例如饲料供给不足、饲喂不规律等,会导致奶牛摄入的能量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2. 能量供给不足:奶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满足高产奶的需求,如果能量供给不足,就容易导致奶牛饮食不足、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产生过多的酮体,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3. 运输及疾病引发的压力:奶牛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奶牛摄食不畅、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奶牛在产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例如乳房炎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奶牛在发生酮病后,食欲明显减退,不愿意进食。
2. 头部异常:奶牛发生酮病后,可能出现头部异常的症状,包括频繁摇头、抽搐等。
3. 体重下降:酮病会导致奶牛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4. 尿液异常:奶牛在发生酮病后,尿液中可能出现大量的酮体,尿液呈现甜味。
三、防治措施1.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预防奶牛酮病,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根据奶牛的产后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保证奶牛摄取足够的能量。
3.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奶牛的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浪费,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包括食欲、体重、体温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5. 药物治疗:在发生酮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包括给予盐酸二甲双胍、静脉输液等,帮助奶牛恢复正常。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cab6d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3.png)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摘要】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包括产后子宫蓄脓、酮病、低钙血症等,主要由于营养不良、产后应激、环境压力等因素引起。
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体温升高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如输液、抗生素治疗等。
预防措施则包括合理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充足、避免环境应激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代谢病对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而预防工作也应该做到位,以确保奶牛的生产效益和长寿健康。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奶牛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乳制品和肉制品。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均衡、环境压力等因素,奶牛常常容易发生各种营养代谢病。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量和健康状况,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营养代谢病是指由于奶牛摄入的营养物质与其代谢需求或机体状况不匹配而导致的疾病。
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包括低钙血症、低磷血症、酮症、胃溃疡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奶牛的饲养管理、营养配方、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可以降低奶牛患病风险,提高其生产性能,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奶牛营养代谢病是当前兽医学和畜牧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2. 正文2.1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应激和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
饲养管理不当是导致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饲养环境不卫生、日常管理不到位、饮水过少或水质不佳等都会增加奶牛发生代谢病的概率。
饲料营养不均衡也是导致奶牛代谢病的重要因素。
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者某种营养元素摄入过度都会引起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奶牛发生相关疾病。
奶牛在面对应激和环境变化时也容易出现代谢疾病。
奶牛围产期免疫紊乱与代谢性疾病的防控要点
![奶牛围产期免疫紊乱与代谢性疾病的防控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6b80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0.png)
奶牛围产期免疫紊乱与代谢性疾病的防控要点王春璈(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济南250000)围产期内主要有两大类疾病,免疫紊乱引起的疾病和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
免疫紊乱性疾病包括子宫炎、新产牛急性乳房炎和急性败血性疾病。
围产期代谢性疾病主要有代谢性酮病、产后瘫痪和亚临床型低血钙。
一、围产期免疫紊乱疾病的病原与发病特点分娩应激、大量泌乳和新产牛干物质采食不足是引起奶牛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奶牛免疫力降低后,乳房、子宫和胃肠道、肺部极易感染大肠杆菌与枸橼酸杆菌。
在围产期内,奶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与枸橼酸杆菌感染引起的。
2014年已在很多牧场发生枸橼酸杆菌病,目前在西北、内蒙、华东等多个牧场中发现了枸橼酸杆菌感染,引起各个饲养阶段的牛发病,特别是围产期高发。
枸橼酸杆菌感染可导致奶牛乳房炎、急性败血症,猝死。
奶牛感染大肠杆菌与枸橼酸杆菌后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极其复杂,牧场兽医缺乏对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的认识,常常误诊为梭菌感染引起的猝死或急性瘤胃酸中毒引起的死亡。
(一)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抗原的血清型多,O、K、F、H,四种类型抗原。
根据抗原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根据致病性和临床表现分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肠附着损伤性大肠杆菌(AE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产志贺氏菌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
枸橼酸杆菌的分型与基因测定有待完善。
大肠杆菌的一些菌株产生细胞毒素坏死因子,导致奶牛胃肠粘膜水肿、出血、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枸橼酸杆菌主要引起胃、肠粘膜、肺、子宫内膜出血。
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在感染过程中分泌内毒素,内毒素吸收后,引起奶牛的内毒素休克、死亡。
这一过程非常短暂,有的发生猝死,有的很快衰竭,卧地不起,出现神经症状,不久死亡。
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的传播途径,经乳头开口部侵入,引起急性乳房炎;经产道侵入,引起脓毒性子宫炎;经消化道侵入,引起胃肠炎;经呼吸道侵入,引起出血性肺炎。
奶牛营养代谢类疾病及防治措施
![奶牛营养代谢类疾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75c6d95022aaea998f0fcf.png)
实用养殖技术,请见哈尔滨华达饲料制造有限公司官网(一)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由于大量饲喂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使瘤胃pH值下降的一种全身代谢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疾病。
其临床以消化紊乱、瘫痪和休克为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瘤胃阻塞,又称瘤胃化学性酸中毒。
病因:常见的原因是突然采食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特别是加工、粉碎的谷物,如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谷子等。
被反刍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乳酸而中毒;过食甜菜或发酵不全的酸湿酒糟、嫩玉米等造成;有时可能为提高产奶量,而过多饲喂谷类饲料及其加工的副产品,如生面粉、糖渣、酒糟等,也可引起瘤胃酸中毒。
此外,临产和高产牛抵抗力低,寒冷、气候骤变、分娩等应激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症状:轻度过食,偶尔有腹痛、厌食,但精神尚好,通常拉稀便或腹泻,瘤胃蠕动减弱,可以几天不见反刍,一般3~4天不经治疗可以自愈。
病牛走路摇摆不定,一些牛可能安静站立,食欲都费绝,不饮水。
大量过食的重病牛,卧地不起,体温在正常一些(36.5~38.5℃),心跳次数增加,伴有酸中毒和循环衰竭时更快,一般来说息率每分钟在100分以内的病牛比每分钟达120~140次的治疗效果好,呼吸快浅,每分钟60~90 次。
几乎都有腹泻,如无腹泻是一种不好的预兆,粪便色淡,有明显的甘氨酸味,早期死亡的粪便无恶臭。
过食谷类时粪中有未消化的谷粒、麦子、黄豆等,还可见已发芽的麦粒。
24~48h开始脱水,并且逐渐加重。
作瘤胃触诊时,可感内容物坚实呈面团样,但吃的不太多时有弹性或有水样内容物,听诊可听到较轻的流水音,重病牛走路不稳,呈醉步,视力减退,冲撞障碍物,眼睑保护反射迟钝或消失。
可发生蹄叶炎,慢性蹄业炎可在发病后几星期之后发生。
经48h之后,卧地不起,如安静躺卧,把头转向腹肋部,对刺激反应明显降低,往往是愈后不好的表现,常可在1~3天死亡,因此必须紧急治疗。
如果病情有所缓和,可见心率下降,体温回升,瘤胃开始蠕动,有大量软便排除。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4cd2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f.png)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能量代谢紊乱有关。
奶牛在产后由于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用于乳汁合成与产后康复,需要大量优质饲料供给,而在饲料摄入不足或饲料中不平衡的营养素供给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奶牛酮病。
本文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 饲料供给不足:在哺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优质饲料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如果饲料供给不足,会导致奶牛体内产能力下降,轻则出现瘦弱等症状,重则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2. 饲料中营养素不平衡:在饲料中,营养素的平衡对奶牛的健康非常重要,若是饲料中缺乏某种重要的营养素,会导致奶牛代谢紊乱,容易发生奶牛酮病;3. 环境压力:产后奶牛因生理上的变化,容易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也是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之一。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奶牛酮病的奶牛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不愿进食或者减少食量。
2. 体重下降: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由于能量代谢紊乱,会导致体重迅速下降,体质变得消瘦。
3. 沉睡不醒:奶牛酮病的奶牛会出现异常的沉睡状态,呼吸深长,但并不醒着,表现出精神差的症状。
4. 产后蓄尿:奶牛酮病的奶牛在产后可能会出现蓄尿的情况,尿液呈现出蓝色或紫色,这是因为在奶牛酮病的情况下,奶牛体内产生的酮体被排泄出体外形成尿液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尿液颜色发生变化。
三、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的饲料供给:在奶牛产后,要合理供给优质饲料,确保奶牛有充足的能量供给,可以通过增加玉米、糖分等能量丰富的饲料来供给奶牛。
2. 维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奶牛产后,给予奶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的紧张压力对于预防奶牛酮病非常重要。
3. 定期体检:对产后奶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如果发现有病症及时给予治疗,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补充奶牛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奶牛的健康。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c5f07d93186bceb19e8bbaf.png)
近几年我国在奶牛疾病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奶牛饲养规模小,农户对于奶牛养殖技术又比较薄弱,而且奶牛在一年中总是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故常引发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
笔者就产后瘫痪、低镁血症及瘤胃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治做一简要介绍。
1产后瘫痪1.1病因奶牛产后瘫痪与其体内的代谢密切相关,血钙下降为其主要原因。
(1)饲料因素。
通过对患过此病的乳牛调查,发现饲料单纯,并且钙磷比例失调;围产期、分娩前阶段饲料配合不当,饲喂高钙低磷饲料,使血液中血钙浓度增高,刺激甲状腺的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增多,同时抑制了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导致泌乳时动用骨骼钙的能力降低。
饲喂高蛋白、缺碘、离子平衡失调的日粮,都与产后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2)胎儿因素。
在怀孕后期,胎儿的骨骼发育很快,如果饲料中没有补充足够的钙,将导致母体骨骼中储存的钙大量丧失,因此在分娩后,骨骼中可动用的钙也大大减少。
(3)泌乳因素。
乳牛在分娩后的泌乳过程中,大量的血钙进入初乳,使体内钙的丢失超过了钙从消化道吸收和骨骼中钙动员的速度,血液中流失的钙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而发病,同时大量血糖转化为乳糖,使血糖下降出现低血糖,对大脑也可产生低血糖性抑制。
(4)大脑皮质抑制。
在分娩过程中,大脑皮层过度兴奋,其后转为抑制;分娩后腹压急剧下降,同时开始泌乳,大量血液进入,引起脑的血压下降,出现暂时性供血不足;大量血糖转化为乳糖,使血糖下降,这些因素都将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从而使甲状旁腺的功能减弱,使机体动员骨骼中的钙的能力降低,造成血钙急速下降。
1.2症状产后瘫痪多数发生在分娩后的3~5d以内。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1.2.1典型症状典型病例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一般不超过12h。
发病前期征兆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泌乳减少,站立时后肢频踏,肌肉发抖,行走时后肢摇摆,精神沉郁,表现轻度不安,四肢肌肉出现轻度震颤,四肢及身体发凉。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af1f012fc4ffe473368abad.png)
各关节尤其是四肢关节粗大不灵活 ,
四肢 骨 、 肋骨 、脊 椎 骨 弯 曲易 骨折 ,
尾 椎 骨 移 位 、变 软 ,肋 骨 与 肋 软 骨
内服 ,每天 2 次 ,可收 到较 好 效 果 。 还可 用促 肾 上腺 皮 质激 素 1 0 0~ 2 0 0
单位 ,氢 化泼 尼 松 0 . 2~ 0 . 4g或地 塞米 松 1 0~ 2 0 mg ,1次 肌 注 ,若
解 除酸 中毒,可用 5 % 碳 酸 氢 钠
5 0 0~ 1 0 0 0 ml ,1次 静 注 。 维 生 素
进 步 ,但 是 很 多 地 区 由于 奶 牛 饲 养 粗 放 、规 模 小 ,养 殖 户 对 于 奶 牛 养 殖 技 术 又 比较 薄 弱 ,而 且 奶 牛 在 一 年 中总 是 处 于 高 负 荷 运 作 状 态 ,所 以 常 引发 一 些 营 养 代 谢 性 疾 病 。 常
摇 头 ,呻 吟 ,磨 牙 ,肩 胛 及 肷 部 肌 神 经症 状 的 ,可 用 水 合 氯 醛 或 氯 丙
肉不 时 抽 搐 ,或 前 奔 或 后 退 。 排 出 嗪 等药 物治疗 。
球 状 的 少 量 干 粪 ,附 有 粘 液 ,或 排 出带 臭 味 的 软 便 。 呼 出 气 和 挤 出的
奶 牛 常 见 营 荠 代 谢 病 的 防 治
李金岭 ( 黑龙江职 业学院动物 医学学院 ,黑龙江双城 1 5 0 1 1 1)
近 些 年 ,我 国 虽 然 在 奶 牛 养 殖 与 疾 病 防 治 方 面 已 经取 得 了 巨大 的
反 刍 、嗳 气 紊乱 。泌 乳 下 降或 停 止 , 明显消瘦 , 严重 脱水 , 皮肤 弹性 降低 , 被 毛粗 乱 无 光泽 。病牛 站 立 时拱 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代谢疾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1中国奶牛业特色
1.1 饲养规模小,单产水平低;1.2 奶业技术环节薄弱分散饲养缺乏系统技术;1.3 营养代谢病、乳房炎等发病率高。
2奶牛代谢病的病因
2.1 易发阶段因围产期(在分娩或临近分娩期)乳牛的新陈代谢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干乳到产奶;从体重增加到体失重;从提高采食量到减少采食量;从胎儿体重的急剧增长到分娩而产出胎儿;从怀孕到空怀等的一系列变化。
2.2 矛盾的集中点能量的供应和能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产后能量负平衡;瘤胃的适应变化滞后,干物质的摄入量低(能量低);免疫力低;乳腺炎、子宫炎、胎衣不下发病率增加;乳牛动用体脂肪,造成脂肪肝和酮症;瘤胃排空,导致真胃变位。
2.3 主要的代谢疾病脂肪肝和酮病;乳房水肿;产乳热;草痉挛症(低血镁症);胎衣不下和子宫炎;真胃移位;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
3脂肪肝和酮病
3.1 病因分娩时由于大量泌乳,使体内的糖和营养物质不断排出。
造成能量负平衡,造成体内储备脂肪大量分解,最有可能引发脂肪肝和酮病。
反刍动物的消化:丙酸是反刍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瘤胃代谢紊乱时,丙酸减少,利用
率降低,乙酸和丁酸增加,酮体增高,引起酮症。
3.2 临床症状3.2.1 一般症状:精神沉郁,食欲、体重下降,消瘦,产奶量下降,便秘,粪便上有黏液,弓背缩腹,转圈,摇摆,吼叫,过敏,强迫运动,体温多低于正常。
3.2.2 特有症状:呼出气体、奶、尿因排出多量的酮体而散发烂苹果味,对其加热味道更浓。
严重者,肝浊音区扩大,叩诊疼痛,有的可视黏膜黄染,尿液呈黄色,易形成泡沫。
3.3 预防预防脂肪肝和酮病的发生,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3.3.1 降低能量负平衡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3.3.2 避免奶牛体况过肥;3.3.3 避免饲粮急剧变化;3.3.4 加强运动,产后逐渐增加精料;3.3.5 控制环境应激。
3.4 治疗3.4.1 代替疗法:50%的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注射,有明显的疗效,但需重复注射。
为了增加生糖物质,可内服丙酸钠100~200克,每天1~3次,连用7~10天,甘油
200~500毫升,丙二醇100~250毫升,连用数日,乳酸钙200~400克,连用3天。
3.4.2 激素疗法:肌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200~600单位,以兴奋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既能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元异生,又能维持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
3.4.3 缓解酸中毒,调节机体酸碱平衡:可静注5%碳酸氢钠500~800毫升,也可内服碳酸氢钠50~100克,每日两次。
3.4.4保护肝脏:可用氯化胆碱,蛋氨酸、肝泰乐等保肝药。
4乳房水肿
4.1 病因4.1.1 流入乳房的血流多于流出乳房的血流,静脉血压升高;4.1.2 类固醇激素,血中蛋白浓度,血管通透性增加,乳腺细胞间组织空隙出现液体的过量积累;4.1.3 关于分娩前精饲料饲粮的供给的影响有专家认为:无论胎次多高,在分娩前饲喂精料对乳房水肿均无影响。
相反的观点:产前给奶牛饲喂较多精料,会增加乳房的水肿程度,产前三周,7~8千克/头·天,发病率增多;4千克/头·天,不增加。
结论:适量的精料对预防水肿有帮助。
4.1.4 关于矿物质的影响钠和钾的过量摄入可能是乳房水肿的致病因素;限制食盐和水的摄入量,降低了青年母牛乳房水肿的发病率;慢性乳房水肿与贫血和低血镁有关。
结论: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过量摄入,会增加乳房水肿的严重程度。
4.1.5 关于氧化应激的影响由活性氧代谢产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的氧化应激可能对乳房水肿的发生起作用。
结论:在饲粮中添加抗氧化剂满足营养需要,可减少乳房水肿的发病率。
5产乳热5.1 病因产乳热的特征和结果都是严重的低血钙。
低血磷和低血镁可能称为并发因子。
奶牛分娩时体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甲状旁腺素(PTH)作用:减少尿钙的损失,刺激骨钙重吸收。
产乳热的危险因素:青年牛好于老的母牛;娟姗牛、瑞典红白花牛等好于荷斯坦奶牛;代谢
性的碱中毒;破坏PHT的生理活性;低血镁症;PHT分泌减少。
5.2 预防5.2.1 调整饲粮阳离子、阴离子差;5.2.2 降低饲粮中钠和钾的含量,应用苜蓿及豆科植物、青贮玉米比较好;5.2.3 使用低钙日粮;5.2.4 产犊时口服钙制剂;5.2.5 使用甲状旁腺素。
6草痉挛症(低血镁症)6.1 表现症状草场放牧牛在春季易发。
干物质采食量减少、神经过敏、乳脂率和产奶量下降。
6.2 预防饲喂营养平衡的精料,其他方法如补镁效果不显著。
7胎衣不下和子宫炎7.1 病因胎衣不下和子宫炎通常互为因果,子宫炎是造成胎衣不下,卵巢囊肿等疾病的中介。
病因一般很复杂,青年母牛易发;其他因素如:生双胞胎、应激因素、较短的干奶期、遗传因素、围产期各种激素分泌不正常、营养不当等等。
7.2 胎衣不下与子宫炎的治疗子宫内治疗;激素治疗;全身性抗生素的治疗;手术取出滞留的胎衣等等。
8皱胃移位产前3周和产后4周是危险期,85%表现为皱胃移位到牛体的左侧。
8.1 病因探讨精料过剩(皱胃的生理、粗精饲料的比例、有效纤维的数量);胎位、胎势引起的改变;血钙低下引起。
8.2 治疗保守疗法:药物疗法:口服轻泻剂,促反刍剂、抗酸药或拟胆碱药,存在低血钙时,皮下或静脉注射钙制剂;翻转疗法:腹下强力震颤法;手术
疗法等。
9瘤胃酸中毒和蹄叶炎9.1 病因9.1.1 瘤胃酸中毒病因过渡饲喂发酵型碳水化合物或精料比例快速上升,产乳酸菌对碳水化合物饲粮反应很快,产生大量乳酸,降低了瘤胃的pH值。
pH值的降低,不仅杀死利用乳酸的细菌和原虫,增加产酸菌的数量。
9.1.2 蹄叶炎发生的原因精料比例过大时,乳酸被机体吸收,瘤胃内死亡的微生物所释放的内毒素及组织胺,影响奶牛生长蹄壳的微血管循环;有效纤维降低;不经常修蹄;奶牛起居环境差等等。
9.2 预防与控制9.2.1 平衡日粮:精粗比例不超过60∶40;9.2.2 注意饲喂方法:先粗后精,一次精料喂给不超过4千克,粗饲料长短适宜;缓冲剂的应用;9.2.3 日粮中有效纤维的比例适当:一般为28%的中性洗涤纤维,18%的酸性洗涤纤维;9.2.4 药液浴足;9.2.5 修蹄;9.2.6 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