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2002年3月
引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详细规划编制阶段中的第一层次,对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调控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对城市基础设施、开敞空间环境、建构筑物的有序开发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重庆市自1983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以来,逐步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199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一直是指导我市控规编制的基本标准,但是,随着重庆直辖市成立,宏观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原控制编制内容和质量已不能适应城市开发建设的新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WTO规则,充分结合重庆的自然地理特色,反映重庆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批租的需求,体现在投资主体多元化背景下,保证资源共享、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满足投资主体的合理利益追求,真正实现城市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结合重庆市控规编制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编写了《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定》,以期对我市控制性详规编制的规范化发挥指导性作用。
本规定主要有以下特色:
1、规划控制要点全面、系统、明确,以条文和图则形式,实现规划意图的法制化。通过重点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和城市景观,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体现城市设计构想,以保护资源与环境、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破坏资源、环境、自然及文化遗产,体现城市在地理景观、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个性。
2、规划技术内容体机了在城市经济、产业、社会结构调整背景下,对城市用地结构
与布局调整的土地经济效益的分析研究,为在建立土地贮备制度条件下,有计划招标、成片出让、综合开发土地,为城市财政获取地土经济价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技术依据。
3、规划控制指标具有硬控与变通的特点,强制性指标是规划管理和土地开发的实施
准则,也是城市地块出让招标的标底条件,以保证城市发展环境的稳定性的经济开发政策的连续性。非强制性指标是政策导向,具有与时俱进的适度弹性,为下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留出一定答余地。
目录
1 总则---------------------------------------------------------------(1)2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深度---------------------------------------------(1)3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3)4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14)5附则---------------------------------------------------------------(16)附录A:主要控制指标名词解释
附录B:文本用语规定
附录C:配套高施标准图例
附录D:重要名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E:重庆市主城区控规编码系统
附录F:电子文档数据标准
附加说明
1 总则
1. 1为统一重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者按制的标准
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遵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 2凡在重庆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均应符合本技术规定。
1.3编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
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深度
2.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落实总体规划意图,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管理要求,为城市规划管理及土地管理提供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建筑设计。
2.2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下列八个方面的内容:
2.2.1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及兼容性控制
1) 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深化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的
布局、用地面积与用地界线。
2)确定城市土地细分性质,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BGJ137-90),将用地划分至中类,必要时划分至小类。同时,对土地使用的兼
容范围作出规定。
2.2.2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对规划用地的人口及建筑密度分区要求,不同区位土地的级差和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四项基本控制指标。同时,给出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毛密度、建筑毛度等整体性指标,阐明居住人口与各项公共配套设施的关系。对于某些特定地区,还应在分析用地、交通、资源环境等条件基础上,制定出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2.2.3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控制
1)城市公共设施的控制,是指对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
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标准》(BGJ137-90)),进行定量、定位、定界的具体控制。
2)城市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必须根据规划区内的用地性质和居住人口规模,按国标《城
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BJ50180-9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确定,控制的重点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