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稿)—梁建军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必修四的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然后谈谈对李清照的理解,最后由老师补充相关生平资料。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品读诗词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掌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

2、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第四部分——教法与学法依据教学目标,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必修四7《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必修四7《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理解词中作者表达的感情。

【重点、难点】了解作品的风格,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设想】诵读法、引入法、师生共学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入:一片落叶,一声雁啼,一滴秋雨,一盏青灯,嗅着青梅的幽香,望着帘卷的西风,听着阶前的细雨,看着梧桐落叶,喜忧苦悲,齐上心头,命运给了她太多的情感和才情。

她高悬在历史的星空,立在秋风黄花中,让我们仰望。

今天让我们走近词坛女神李清照,学习她的两首词。

二、学生对照注释,做诵读准备,然后集体诵读《醉花阴》。

三、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父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文采出众,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18岁嫁给宰相之子赵明诚,琴瑟和谐,生活美满。

可人生遭遇南宋动荡,生活发生巨变,丈夫去世,亡国之痛,人生颠沛流离,使她的文风前后迥异。

前期多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期家国情怀,凄凉悲痛,怀乡悼亡、亡国之思。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

四《醉花阴》的写作背景: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

《醉花阴》写于前期,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神龟寂寞,深深思念丈夫,时届重九,倍加思亲,便写下这首词赠给赵明诚。

五、作品鉴赏: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

2024年李清照词两首优质课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2课时大全【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和《声声慢》。

2.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把握词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两首词的情感把握。

3.诗词的背诵与默写。

【教学难点】1.李清照词的意境理解。

2.两首词的情感变化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分享对李清照的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如梦令》,理解词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如梦令》的词牌、韵脚等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如梦令》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析《如梦令》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如梦令》。

2.教师点评学生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如梦令》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词意。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声声慢》的词牌、韵脚等基础知识。

2.教师分析《声声慢》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析《声声慢》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练习1.学生默写《声声慢》。

2.教师点评学生默写情况,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和鉴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和《声声慢》。

在课堂讲解中,教师注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四篇

《李清照词》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那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学创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在《鹧鸪天·桂花》中所表现出的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乐》中所表达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学重点:赏析《永遇乐》中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鹧鸪天·桂花》以议论入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鹧鸪天·桂花【导入语】播放李清照的词作歌曲《一剪梅》视频,询问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谁(李清照),现在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另一首词《鹧鸪天·桂花》。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天资卓越,不到十一岁,她的诗文已被父辈晁补之等人所称赞。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也工文章。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都喜好读书。

他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

他们起书库,造书橱,收藏之富,冠绝一时。

于是买书、藏书、校书,几乎成了书痴。

李清照结婚之初,北宋已濒临危亡的边缘。

钦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岁时,金兵攻下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后,朝廷南迁,北宋灭亡,赵明诚时在山东做官。

第二年即李清照43岁时,金兵攻陷山东,夫妇南逃到建康(南京)。

从山东流亡到建康,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风霜劳顿,使赵明诚病倒了。

【教案1】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教案1】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声声慢》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及相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感情;2、品尝诗句语言,领会诗作风格;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论。

4、背诵名句教课步骤:一、导入新课,认识作者她以老百姓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品同等,爱情之尊。

不论对待政事、学业仍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将就,这就不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单和没法解脱的悲痛。

她背着深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品方面的矛盾、劫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小的身子上。

一如她的名字所明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这段文字写的是宋朝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本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商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一同走进这位“乱世中的美神” 。

整体感知二、生活和创作李清照( 1084-约 1151)南宋有名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有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证家。

初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

靖康之变,北方陷落,夫妻展转下江南。

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单的暮年生活。

所作词,先期多写闺怨离愁,后期多哀叹出身,情调感慨,有的也表露出对中原的。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门路,语言清丽。

作品消散好多。

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先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味盎然后期:流浪失所——亡夫亡国之痛——哀怨悲凉)三、自由朗读,理解诗句寻找寻觅,冷冷清清,凄悲惨惨戚戚。

(我不断地各处找寻,房屋里冷冷清清,心里一片悲凉、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时暖时冷,身体最难养护。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了几杯淡酒。

又怎挡得住夜晚忽然到来的北风。

)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认识。

(大雁从空中飞过,看到它们就悲伤,那是过去曾要托它们给丈夫传达书信的旧认识了。

)满地黄花聚积,憔倅损,此刻有谁堪摘!(院子里尽是菊花,憔倅枯损,此刻有什么可采摘的呢。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领悟《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分析《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李清照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领悟李清照词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如梦令》(一)导入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如梦令》,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梦令》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声声慢》(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声声慢》的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声声慢》,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强调《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比较阅读(一)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两首词的异同。

(二)课堂讲解1.讲解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异同。

2.分析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词的异同。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强调两首词的艺术价值和人生哲理。

五、作业布置1.背诵《如梦令》和《声声慢》。

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李清照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词,领悟其意境和情感,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说课稿李清照词两首之《声声慢》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我说课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说教学理念;2说教材;3说学情;4说整合点,5说教学设计;6说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借助信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缩短作品与学生的时代差距,以最新鲜的画面和最生动的感官冲击,将学生直观形象地带入知识的殿堂.我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情制定以下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和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交流合作——通过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空间,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为此我制作了《李清照——声声慢》专题网站,我网站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包括关于作者,同学们在网站上可以了解到李清照的生平,词的常识,欣赏到优美的Flash朗读。

图片中心,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李清照故居的`图片,诗词赏析包括点绛唇赏析、蝶恋花赏析、声声慢赏析、醉花阴赏析等。

研究论文精选近年来李清照研究方面的论文,给有探究能力的学生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例如《浅谈李清照诗词的情感色彩》、《论李清照词之用典》等。

还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的《百家讲坛》栏目。

配以优美画面的李清照词全集。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的:(一)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浏览网页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搜集的图片,影音资料和赏析文字,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清照,从而把握作品与生平之间的联系。

为合作探讨打下基础。

(二)拓展知识空间利用网络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声声慢》一人一篇,而能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以点带面,深入走进李清照,走进宋词,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积淀(三)有利于创设自由浓厚的研讨氛围。

中学语文是我利用学校内网搭建的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广泛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评价,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讲课稿敬爱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日讲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

下边我将从教材剖析、学情介绍、教课目的、教课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剖析《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独一的宋词单元。

本单元选用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好地表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

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达成教课。

《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要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暮年生活的真切写照,也是时代磨难的象征。

本课的学习将指引学生深入熟习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此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固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经过本单元前方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迈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色已有了大概认识,对词的文体知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益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假如不认识词人的人生遭受就很难掌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要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 1.回首从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2. 查找有关资料认识李清照平生 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

第三部分——教课目的鉴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课目的:①背诵这两首词,由于《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修业生要背诵必定数目的名篇。

②经过频频朗读,对照研究,品尝意象,领会“闲愁”与“悲愁”的差别,熟习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修业生“要增强朗读,在朗读中感觉作品的境界和形象,意会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育学生的研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认识与作品有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照这两点所以我确定了教课目的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课重难点。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本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赏意象、析愁情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①小组交流探讨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探讨明确: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亦是闺中秀亦是林下风——《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亦是闺中秀亦是林下风——《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80 December2019(C)总第480期2019年12月(下)摘要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写尽闺阁愁思,又能于曲折中显出家国情怀,词与人都潜藏着难得的“丈夫气”。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正是词人“闺中秀”与“林下风”的代表作品。

从“以花写人”切入,引导学生寻同觅异,比较鉴赏两首词,从而进入诗境、体味诗情,也能走近词人,感受其作词为人的风格与魅力。

关键词以花写人闺阁愁丈夫气Teaching Presentation of"Two Ci Poems of Li Qingzhao" //Hao WangxiaAbstract Li Qingzhao's ci poems have their own style,expressing both feminine forlornness in a sensitive manner exclusively owned by a female,and patriotism in a subtle way,and it is valu-able that"manliness"is hidden in her poems and herself.The7th lesson"Two Ci Poems of Li Qingzhao"in the4th volume of the compulsory Chinese textbook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is exactly her representative ci poems showing her talent as a female.With"portraying a person with the images of flowers", the teacher can guides students to look for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and compare the two ci poems,so as to enable them to enter the poetic realm,appreciate the ci poems,and feel the style and charm of Li Qingzhao as a ci poet.Key words portraying a person with the images of flowers;femi-nine forlornness;manliness1心中有文———说教材《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七课,是略读课文。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稿)—梁建军共31页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稿)—梁建军共31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稿)— 梁建军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