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8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
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备课计划教材分析: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
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计算器(1)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信息窗详细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七个单元,一、计算器;二、用字母表示数;三、乘法运算律;四、角与三角形的认识;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六、观察物体;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八、统计。
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会根据条件写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他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4、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能辨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
6、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7、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
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分段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应用题。
四、本册教材编写特点:1、选取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提示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五、教学措施:分析1、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2、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整个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课堂中数学语言的培养。
6、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六三学制)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八册P2-3《用字母表示数》教材简析本信息窗所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的美丽画面和文字说明。
主要呈现的信息是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和平均每年新增陆地面积。
拟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黄河三角洲逐年造地面积变化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知识,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师: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指哪条河吗?你去过黄河三角洲吗?你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地方吗?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1.师生互动,猜年龄;师:你今年几岁了?(板书:××的岁数 10岁)想知道李老师的年龄吗?师:李老师比××大25岁,我今年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算的?师:当××1岁时,老师该多少岁呢?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当××2岁时,又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当××50岁时呢?板书:××的岁数老师的岁数10+251+252+2550+25……师用手势竖着指,示意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在变?(年龄)什么没变?(师明确李老师比××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始终没变。
)用字母a来表示××的年龄,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要用a+25表示?师:在这里字母a表示什么?(表示××的岁数)+25表示什么?含有字母a的式子a+25呢?追问:a+25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a+25表示的年龄与上面这样一个一个举例子比较有什么好处呢?比较归纳,揭示课题: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1 观察物体-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1 观察物体-青岛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中的“观察物体”单元,是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几何图形。
2.学会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
3.学会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
4.能够简单地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5.发展观察、比较和分类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指由点、线、面组成的图形。
本节课主要学习以下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在课堂中,老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来学习和认识几何图形。
例如,老师会给学生展示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分别比较、分类。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除了展示物体,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的环境中寻找具有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窗户是长方形,黑板是正方形等等。
3. 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在观察、比较和分类几何图形的过程中,老师会指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并与实物对应。
例如,老师会将正方形和实物(如物品的盒子)对应,将长方形和实物(如书的封面)对应。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并记忆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4. 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几何图形,老师会引导学生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首先,老师会将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绘制,并告诉学生如何通过绘制来描述几何图形。
此外,老师还会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对比大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及其分类、学会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发展观察、比较和分类事物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老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几何图形,并能够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展示物体、观察物体、比较物体、分类物体、命名几何图形、绘制几何图形以及描述几何图形等。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几何图形的定义及其分类、学会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并能够简单地绘制和描述几何图形。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我们以两个小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所闻所见为素材,引起学生对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的学习。
以此为素材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1)三角形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广泛性。
三角形在建筑业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说房梁,大桥上的拉索,体育馆、飞机场的顶棚支架,铲车上的铲斗臂,塔吊上的脚手架,升降机上的变形架等等,到处都是三角形。
因此,我们选择了建筑工地为素材,应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2)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材设计了两个参观的孩子,将整个单元串在了一起。
通过2个孩子的对话,不仅引出对角与三角形认识的学习。
而且还能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要像情景图中的小学生一样,树立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的意识。
2、情境串挖掘机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现场(二)教材总目标:1.获得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必要的数学应用技能2.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三)教材的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三角形的特征,通过实验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角数,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并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三角形进行正确的分类(按边分、按角分)。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青岛版XX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XX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单元素材解读单元知识分析单元主要编写特色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信息窗解读提出探讨的几个问题单元素材解读素材的选取本单元,我们选取“黄河”的几个掠影为素材。
为什么选取这个素材呢?这里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母亲河,她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常把长城喻为中华之静脉,把黄河喻为中华之动脉,可见黄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让孩子在学数学的同时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受到隐性教育,这也是为什么选择这个素材原因所在。
地域的接近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众所周知,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彦喀拉山,流经9个省,最后一站是我省的东营流入渤海的。
从地域的接近性上看,与我省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这么大,黄河入海口偏偏就在我的家乡。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现实性---数据真实素材中所提供的黄河的新增土地面积、七日漂流的时间、流域面积的大小等都是一些真实的确凿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真实的、数学是有价值的。
唤起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恶化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正在每况愈下,那么,给母亲河营造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则刻不容缓。
这也是编写者为什么选取黄河为素材的目的之一。
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
综上所述,以黄河掠影为素材,视点比较独特,数据很真实,选材也比较大气,寓意比较深刻。
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中华文明,增长历史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景串黄河流域图黄河漂流黄河三角洲本单元的情景串是单元知识分析本单元新学知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公式加法运算律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已学知识加法的意义与计算一上3加法结合律的雏形。
用字母表示单位名称长度:一下c二下d面积:三上c2d22质量:三上gg用字母表示点四上AB后续学习知识简易方程乘法运算律面积、体积等字母公式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不管是用字母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表示公式,还是运算定律,归根结底都是字母与数之间的关系。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四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材编写特点1.选取具有一定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其他领域知识的了解。
比如:“泰山古树”、“节能减排”、“快乐农场”、“奇异的克隆牛”展现了秀丽山河、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动物世界”向学生展现了动物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增长多方面的知识。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本册教材在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比如:教材把“用字母表示数”安排在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之前,在学习运算律时能运用字母简洁地表示运算律,有效地减少了学生记忆运算律的负担,体会用字母表达运算律的优越性,激发他们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积极性。
3.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知识体系的束缚,努力把解决问题与学习知识融合在同一过程中。
比如:学习了加法运算律之后,教材呈现一个拓展性练习,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结论展开类推,将加法运算律类推到减法运算律,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升华。
又如,教材不断地体现“猜测——验证——结论——运用”的探索思路,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4.展现了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自己设计研究方案)、自主探索,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比如: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材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探讨问题,求和时可能有的学生会用连加的方法,有的先分析数据再采用乘加的方法。
这样设计对学生经历、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很有益的。
(六三学制)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八册P2-3《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师: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指哪条河吗?你去过黄河三角洲吗?你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地方吗?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1.师生互动,猜年龄;师:你今年几岁了?(板书:××的岁数 10岁)想知道李老师的年龄吗?师:李老师比××大25岁,我今年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算的?师:当××1岁时,老师该多少岁呢?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当××2岁时,又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当××50岁时呢?师用手势竖着指,示意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在变?(年龄)什么没变?(师明确李老师比××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始终没变。
)用字母a 来表示××的年龄,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要用a+25表示?师:在这里字母a表示什么?(表示××的岁数)+25表示什么?含有字母a 的式子a+25呢?追问:a+25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 a+25表示的年龄与上面这样一个一个举例子比较有什么好处呢?比较归纳,揭示课题: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六单元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以部分国家的国旗和地区的区旗,及一些特殊标志的图案为素材,让学生在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美。
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选这个素材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这第一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是一个民族精神和信念的最高寄托。
用国旗做素材,经典、大气,能让学生在了解一些国旗情况的同时,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
第二点:是从国旗的庄严性和美丽性的角度来考虑的。
因为任何一面国旗的设计都不能忽视两个问题:一个是国旗所孕含的意义,一个是图案所预示的美感。
而不少国家的国旗图案设计利用对称美来增加他的美感。
因此,我们选择了12面图案是对称的国旗,作为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素材。
第三点:人们通常用图案做标志,代表一个企业、一种事业或者一个品牌,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通常又是设计图案标志最常用的方法。
因此,我们又选择了一些标志的图案作为学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素材。
2、情景串(三)本单元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四)单元主要编写特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课标》新增加的一个知识点,在三年级学生只是初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初步接触了将一个简单的图形向一个方向平移一次),本单元教学要求是将一个平面图形进行连续平行或者将一个图形旋转90°,这之间的跨度应该说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图形的旋转,今天的观摩课想必老师也能够感受得到),因此教材在编写时作了十分细致地考虑和安排。
1、“操作、观察、思考”三位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图形的对称、平移及旋转方式的理解。
教材不仅设计了折、画等操作活动,还注意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手、眼、脑并用,增强了操作的有效性。
如教材88页。
这样的编排方式,还为教师使用教科书留有了充分的余地,让教师根据学情灵活地处理教材,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完成活动。
(六三学制)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青岛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八册P2-3《用字母表示数》教材简析本信息窗所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的美丽画面和文字说明。
主要呈现的信息是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和平均每年新增陆地面积。
拟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黄河三角洲逐年造地面积变化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知识,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师: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指哪条河吗?你去过黄河三角洲吗?你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地方吗?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1.师生互动,猜年龄;师:你今年几岁了?(板书:××的岁数 10岁)想知道李老师的年龄吗?师:李老师比××大25岁,我今年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算的?师:当××1岁时,老师该多少岁呢?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当××2岁时,又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当××50岁时呢?板书:××的岁数老师的岁数10+251+252+2550+25……师用手势竖着指,示意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在变?(年龄)什么没变?(师明确李老师比××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始终没变。
)用字母a来表示××的年龄,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要用a+25表示?师:在这里字母a表示什么?(表示××的岁数)+25表示什么?含有字母a的式子a+25呢?追问:a+25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a+25表示的年龄与上面这样一个一个举例子比较有什么好处呢?比较归纳,揭示课题: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课件
知识结构的变化: 方程意义的教学变得简单,删去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教 学,增加了因数、倍数和公顷的教学,增加了一个智慧广场, 第五单元的 知识结构有调整。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共5个信息窗。
信息窗1:方程的意义 信息窗2和3:等式的性质,学习解形如x±a=b 和ax=b的方程 信息窗4:用形如x±a=b和ax=b的方程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信息窗5:用形如ax±b=c和ax±bx=c的方程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突出红点1的教学,体现负数产生的必要,让学生经历符号化 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领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借助分类依据建构负数和正数的表 象,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3.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迁移窗1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独立探究,再组织 交流,随机提升方法。 2.注重方法的提升和训练,让学生形成技能,为窗3的教学做 好铺垫。
1.完全放手,先让学生独立探 究,再组内交流,然后组织交 流,提升方法。
2.引领学生回头看,找一找三 种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相同点 ,提升能力。
返回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教学建议:
要把握本单元的教学脉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信息窗1是认 识方程,是学习本单元的基础;信息窗2和3是学习解方程的 方法;信息窗4和5,重点学习用方程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形成应用意识。
1.要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借助天平提供素材。 2.放手让学生将提供的素材分类,借助分类依据提升概念。 3.借助板书学习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感悟集合的思想。
青岛版2018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2018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一)单元素材解读(二)单元知识分析(三)单元主要编写特色(四)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五)单元信息窗解读(六)提出探讨的几个问题(一)单元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意义、背景、出发点)本单元,我们选取“黄河”的几个掠影为素材。
为什么选取这个素材呢?这里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1)母亲河----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是母亲河,她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常把长城喻为中华之静脉,把黄河喻为中华之动脉,可见黄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让孩子在学数学的同时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受到隐性教育,这也是为什么选择这个素材原因所在。
(2)地域的接近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众所周知,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彦喀拉山,流经9个省,最后一站是我省的东营流入渤海的。
从地域的接近性上看,与我省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这么大,黄河入海口偏偏就在我的家乡。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3)现实性---数据真实素材中所提供的黄河的新增土地面积、七日漂流的时间、流域面积的大小等都是一些真实的确凿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真实的、数学是有价值的。
(4)唤起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恶化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正在每况愈下,那么,给母亲河营造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则刻不容缓。
这也是编写者为什么选取黄河为素材的目的之一。
(10页第4题)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
综上所述,以黄河掠影为素材,视点比较独特,数据很真实,选材也比较大气,寓意比较深刻。
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中华文明,增长历史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景串黄河流域图黄河漂流黄河三角洲本单元的情景串是(二)单元知识分析本单元新学知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公式加法运算律(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已学知识加法的意义与计算一上3(3+4=4+3)加法结合律的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有八个单元,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这五个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平均数一个单元;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这两部分是“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
另外还有一个智慧广场,最后是回顾整理——总复习下面结合课本内容,分单元进行解读:二、单元教材解读第一单元计算器(一)内容简述教材的第一单元是计算器,这一单元分两段编排:第一段的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第二段是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数学规律。
教材以“泰山古树”作为现实情境,提出问题。
先借助对话说明“大数目用计算器计算”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加减计算的操作步骤。
(计算器的认识侧重基本键,记忆键可以放在课后了解)教材提出的绿点问题是: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学习乘除法。
小电脑提出问题转入第二段教学。
第二段内容:先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操作步骤。
注意的是有的计算器会自动先乘除后加减,所以要选择不同的操作方法。
红点问题2是借助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你知道吗”介绍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是这部分内容的延续和拓展。
从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认识计算器并进行计算是基础知识。
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能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建议下面结合单元内容,谈几点教学建议:1.认识计算器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要让学生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都有所接触,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学习空间3. 重视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兴趣.4. 灵活使用教材,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中只介绍了部分基本键的名称和功能,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接触计算器的种类也不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施教。
可布置课外作业适当拓展认识范围和操作要求。
第二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一)内容简述教材的第二单元是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包括两个信息窗。
窗1先初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进而学习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窗2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
信息窗1. 教材以“节能减排”为教学素材进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了解环保知识,保护环境。
第一个红点问题:是初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先从解决问题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再通过一个提问来研究字母表示数的产生过程,最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方法.第二个红点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然后结合小电脑的问题,学习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信息窗2.以低碳环保作为教学情境,红点问题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绿点问题,继续学习求代数式的值。
利用小电脑的问题研究用字母表示公式,然后学习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法用字母表示数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几何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简易方程、运算律、面积、体积等字母公式的基础。
(二)教学建议这一单元的内容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学习信息窗1时:1.要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抽象、个别——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提出问题后,放手学生自主列式解答,再交流回顾已学的数量关系:每分钟节水量×分钟数=节水总量”,理解从个别算式表达上升为一般代数表达式,从具体的确定的数和式到不具体不确定的数和式这一数学化过程。
2.要让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当解决一连串的问题后,抓住契机问:这样的算式还能写出多少?能写得完吗?感受用个别算式无法表达所有情况。
然后,提出“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吗?”,激发学生创造符号的欲望,体验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必要性。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对学生而言是思维的跨越,要舍得时间放手。
3.充分交流,在辨析中提高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意义的理解。
充分交流想法,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理解用字母既可以表示一种数,又可以表示一种关系。
4.感受字母表示数的高度概括性。
揭示字母表示数后,可将字母表达式与原来的具体算式进行比较,体会一个式子就能简明表示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从而感受字母表示数的高度概括性。
在学习信息窗2时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适时引领,充分放手。
突出a²的教学和练习第三单元运算律(一)内容简述包括3个信息窗。
窗1加法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窗2乘法结合律及交换律.窗3乘法分配律.3个信息窗提供的内容都是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开始的,然后依次是解决问题提供素材、分析素材初步发现、举出例子验证发现、总结规律建立模型、运用规律初步发现,每个信息窗都体现了猜想——验证——归纳结论的完整的建模过程。
(二)教学建议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是:加大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力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1.突出窗1的教学,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适当放手。
注意引领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
为窗2的教学积累经验。
2. 窗2引领学生回顾加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适时迁移,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乘法的结合律。
为窗3的教学积累经验3. 信息窗3要回顾乘法结合律的探究过程,适时迁移,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乘法的分配律。
注意问题的导向性。
总起来就是先扶后放,在学生经历建模过程的基础上学会主动迁移,自主学习,步步深入。
从而加大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力度。
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一)内容简述窗1是三角形特性,意义,高,分类。
窗2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窗3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其特征凸显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研究的一般思路。
是这一单元的编排特点。
比如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材先通过现实情境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分类研究,最后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编排,学生经历的是分类研究、猜想、验证、完全归纳推理的过程。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其特征同样渗透着研究平面图形特征的一般思路。
(二)教学建议这一单元的教学建议是:教学窗1时,要让学生准备学具,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认识特征及分类。
教学窗2时,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
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窗3时,要自主迁移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特征的方法,把握时机,总结特征。
学了本单元的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内容简述包括5个信息窗窗1学习小数意义、小数组成及数位顺序表窗2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的性质窗3学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窗4学习名数改写窗5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本单元承接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二)教学建议1.小数意义、小数组成及数位顺序表:(1).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突出和强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用好“模型图”,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降低学习难度。
2.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的性质:(1).突出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提升(2).引领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的探究过程。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按照教材编排思路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变化规律。
4.名数改写:突出单位换算方法的教学。
5.小数的近似数: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第六单元趣味拼塔(一)内容简述《课程标准》关于“观察物体”的内容要求:第一学段,“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就是二年级下册《谁的眼睛亮》,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
就是这一册的《趣味拼塔》。
教材由易到难编排了两个活动内容:红点问题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同一组(3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绿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组(4个)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教学建议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动手能力。
2.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逐步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
先让学生观察三个正方体的组合,再观察四个正方体的组合;先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确定观察的方向,再根据动手操作、发现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进而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或不同。
通过这样一些有层次的活动,逐步丰富对空间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一)内容简述包括2个信息窗窗1以克隆牛“健健”与“壮壮”为教学情境,学习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及验算(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添0占位)及验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窗2以克隆牛“蓓蓓”出生了为教学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简便计算。
(二)教学建议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
一是沟通小数加减法的前后联系,实现自主迁移三年级下册“小数初步认识”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不进位、不退位),窗1教学,应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重点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指导。
窗2是窗1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迁移获取知识二是沟通整数与小数的知识联系,促进学生自主迁移。
窗1沟通算理: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窗2沟通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相同。
第八单元平均数包括2个信息窗窗1的教学内容:学习平均数意义和求简单的平均数教材先呈现篮球比赛的情境,同时提供了7号、8号两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提出“谁的投篮水平高”的问题,引入新知学习。
利用红点问题:学习平均数的意义及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
利用小电脑的问题:学习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建议(窗1)1.引入平均数的过程要细致、注意体现引入“平均数”这一统计量的必要性。
借助教材内容,用“计算总分——不合理——怎么办——用平均数比”的思路,步步深入,体现“平均数”产生的过程。
2.充分借助几何直观,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
平均数的本质是移多补少,首先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地呈现各场比赛分数,促使学生自发产生移多补少的想法。
其次利用动手操作或多媒体动画演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动态的表象,以利于概念的建构。
3. 加强辨析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要结合例题中问题“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充分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辨析比较,可借助图示中平均数的那条直线,理解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是从这组数据中来但超越它们的一个“虚”数。
窗2的教学内容:分段统计信息窗呈现的是立定跳远测试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