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合集下载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综述①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综述①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综述①谷瑶;朱永杰;姜微【摘要】农林复合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本文从固碳、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土壤肥力、改善空气和水质等6个方面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展开讨论,依次总结了近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各地区对农林系统生态服务的强烈需求以及改善土地利用和减少贫困的愿望,指出提高林农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认识的必要性。

%Agroforestry system could provide man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ere under discussion recently. According to the six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carbon sink, soil and water loss preven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oil fertilized, air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d and microclimate changing, this paper summarized resent research on agroforestry. It was shown that agroforestry could improve the land use and provide significan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us, it was proved that ecosystem services of agroforestry were needed urgently, and it wa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and reduce poverty all over the worl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it wa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agroforestry ecosystems and promote of the land management, which would make agroforestry as the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all over the world.【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7页(P57-63)【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清洁空气和水;土质改善;生态系统服务;水土保持;土地可持续经营【作者】谷瑶;朱永杰;姜微【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8分类号Q148②谷瑶(1988~),女,在读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工程管理,E-mail: ****************。

生态工程导论

生态工程导论

句容市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建设
滨岸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营造生物的 重要栖息地
人工湿地建设 恢复赤山湖滞洪区 湖滨带景观保护、修复 建设科研中心、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站、 环境监测站
管理服务区
合理利用区 生态恢复区
科普宣教区
湿地保育区
总面积1300hm2
超级油轮原油泄露净化生态工程
超级油轮Bxxon Valdez号4.2×104m3的 原油在5h内被泄漏到美国阿拉斯加海 岸,影响遍及1450km的海岸。
12/27/2020
恩格斯
27
二、第二次浪潮的思维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对第二次浪潮的思维的反思
• 第一次浪潮,是指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水平阶段。(以观察和猜测的方式认 识自然现象,解释能力较弱)
• 第二次浪潮,是指以纵向发展速度为 特征的大工业革命阶段。(以光学、 物理学、化学等手段认识自然,孤立 的观点)
12/27/2020
33
12/27/2020
DDT与蚁酸在哲学意义上没有本质不同 问题出现在哪里?
34
人们在觉醒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 大会的非官方报告:《只有一个地 球》出版。
• 指出认识生物圈与技术圈相互依 存的重要性;
• 指出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 性;
• 跳出了第二次浪潮的思维的局限 性,既看到部分又看到了整体。
由于常规的净化方法已不起作用,Bxxon公司和环保局随后就开始了著名的“阿拉 斯加研究计划”,主要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来消除溢油的污染,这是到目前为止规模 最大的现场生物修复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在一些受污染的海滩有控制地添加两种 亲油的微生物营养成分,海滩沉积物表面和次表面的异养菌和石油降解菌的数量增 加了1个~2个数量级,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提高了2倍~3倍,使净化过程加快了 近两个月。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摘要总结了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认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对农业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局部小气候因子、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尘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农林复合经营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一种土地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采用时空排列法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一年生作物或牧草等组合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构成一个生产多产品,充分利用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平衡的高效能复合生态系统。

由于科技含量的增加,许多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应用,使农林复合系统整体效益远远大于它所产生的直接地块效益,产生增益效益,即是1+1>2的效果。

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

1水土保持效应农林复合经营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涵养水源、降低水土流失。

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树冠能有效地拦截降雨,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及片蚀,减少径流中泥沙的输移距离,腐烂的枯落物形成的柔软植被,能吸收和调节地表径流,储蓄了大量水分。

据测定,1kg枯枝落叶可吸收2~5kg降水。

实施农林复合经营后,水土流失量仅是对照小区的11.42%。

郭志民等研究了福建四都溪小流域生态农林复合系统,经1998年复查,该小流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830.3 hm2,比1991年的2 050.5hm2减少了1 220.2hm2,流失面积净减少59.5%。

2土壤肥力效应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地上和地下部的腐烂物形成有机肥进入土壤,能够改变土壤结构,增加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如胶茶间作后,胶、茶树落叶返还土壤,可起覆盖胶行和压青用;橡胶树落叶期间,茶树将落叶拦在胶园内,风吹不走,加上林中较高的温、湿度,加速了残枝、落叶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以改善。

第7章_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第7章_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有机肥投入量逐年减少;
耕作措施不当、作物种植比例失调等因素,导致 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中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 地,但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量却是全球总量的35%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 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 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 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 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 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 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 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4、农产品品质下降。化肥的肥效较快,对作物前期生长作 用明显,而作物养分积累不利,化肥部分物质被作物吸收积 累到植物体中,影响产品品质。
•“加环”再转化,增大系统产出,提高系统的功能。 •“无效输出”返回土壤库,减少了系统外物质、能量的输入, 减少了系统能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效益。

②不合理的输出加大了运输能耗,无效输出带来巨大的能
源、运输、搬运、劳力等方面的浪费。

③由于不合理的输出,造成城市有机质不正常“富集”, 加大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污染和负荷——“化利为害”。
②农牧型:

林区耕地不足,提高单产尤为重要。

保障高产农田。增加农业投入,扩大高产基本农 田面积,保证粮食生产基础上,退耕造林种草;

在粮食、饲草、燃料等增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以牛、羊、兔、猪、禽等为主的畜牧业,改善畜 禽结构。
③林牧型:

生态工程学答案

生态工程学答案

生态工程学答案1、生态工程: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同自然环境合作,进行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双方都有利的复合生态系统设计的科学;生态工程是建立在少花费、低能耗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能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生态保育、生态恢复、生态更新和生态管理等的技术综合。

2、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

3、生物工程: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制造人类所需产品、改造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应用技术领域。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四、简答(每题6分,共30分)1、何为生态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同自然环境合作,进行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双方都有利的复合生态系统设计的科学;生态工程是建立在少花费、低能耗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能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生态保育、生态恢复、生态更新和生态管理等的技术综合。

生态工程研究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增长、社会生产等各个子系统,但它研究的不是人口学、资源学、环境学和部门生产的单个组分,而是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及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横向联系,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效应。

2、生态工程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答:生态工程这一术语的提出,是生态系统学说出现以后的事。

奥德姆和密奇以及尤曼先后在其着作中都定义了“生态工程”。

早在50年代,我国着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就提出生态工程这一名词,在1984年给生态工程下了更为明确的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由于生态工程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其发展历史较短,它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还正在逐步成熟之中。

第7章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ppt课件

第7章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ppt课件
方案。 4.熟悉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设计流程。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目录
第一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原理 第三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设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美国式“无人农业”离不开大型机械设备。这些他们应有 尽有,甚至飞机也雇来喷洒农药。这样的农业被国内的农 业专家奉为农业的最高境界。
该种农业的弊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一个人耕作上万 亩的耕地,除了粗放还是粗放,单产和作物多样性性下降 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浪费了土地资源。其次,毕竟是机 器收储运,现场的浪费就很严重。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现场感受美国式“无人农业”的 资源浪费现象——蒋高明
一户家庭大农场,两口子经营了1万英亩的土地,相当于 6.06万亩土地,种植了苜蓿、西红柿、青椒等,最忙的时 候,也只不过雇佣20人左右帮工。
2.农林牧复合系统生态工程设计
(1)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农牧交错带的沙地上,建立林网
➢ ①防风固沙,固定沙地 ➢ ②选用豆科饲料植物,以便以林促牧 ➢ ③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用材林和经济林结合,
发挥长远效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适合作饲 料的灌木,使其当年见效,以林促牧。
在林网内种豆科牧草,建 立饲料工业基地,发展草 食畜牧业,国养牲畜,积 攒有机肥,养殖蚯蚓、蜜 蜂,办有机无机复合颗粒 肥料厂,以牧养农。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生态农业简称ECO

生态农业简称ECO

简称,是依照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功效和现代管理手腕,和的有效经验成立起来的,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

它要求把进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进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进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功效,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进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手工工具、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进展,以自给自足的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耘方式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现今时期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参观农业园进展状况-台湾省的生态参观农业园进展状况我国台湾地域吸收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展生态参观农业,以为生态参观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生态参观农业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综合于一体的产业。

台湾生态参观农业园的进展原因第一是由于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超过80,农人收入与市民收入之间差距缩小,人们的旅游需独具地域特色的台湾生态参观农业园求迅速增加。

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城市中的户外休闲游憩的空间不能成比例地增加。

因此,旅游市场产生缺口。

这就为传统农业向参观农业的转型提供了一次市场契机;第二,台湾的农业本钱偏高,农业面临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而生产性的、低级的农业在台湾的进展空间也己被缩小,专门是谷类粮食作物农业受到专门大影响。

消费和生产两方面的需求,也推动了农业的转型。

台湾省的生态参观农业的特点主如果通过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多样、精致、独特的参观旅游资源。

而且将自然景观、农产品及农村人力等各项资源结归并动员起来,产生资源的叠加效应,增进生态参观农业产业进一步进展。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摘要】本文笔者简要介绍了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

要做好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的良好经营主要依靠的是管理。

本文将主要从加强林分抚育、牧草管理、林地肥力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的阐述如何做好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关键词】林草复合模式;经营管理;林分抚育;牧草管理1、林草复合系统的介绍林草复合系统是指由森林和草地相互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人工植被。

在林业上,这种生态系统简单称之为林草混交、林草间作。

林草复合系统主要是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应用。

在林草复合系统中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并结合工程应用技术进行经营管理。

这项技术体现在将多年生长的植物和农业以及牧业有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单位土地上同时经营林农牧业,这种时空的分布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林草复合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林草复合系统最核心的内容是将林分营建、牧草建植、牧草养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到了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和草的栽植能够获取生态效益,牧草养畜能够获取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带动了当地社会效益的提高。

林草复合系统不仅对环境无污染,栽植出来的食品无公害,同时森林植物的复合栽植能够有效的保证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对林草复合系统进行各方面的更新,行之有效的维持着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草类是作为初级生产者的,在退化生态系统的重新恢复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因此草类在这些利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在退耕还林还草中,草类因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被作为第一选择,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当前,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最重要的是将还林与还草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呼声中,林草复合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3、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要做好林草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最关键的是做好管理,做好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

农业复合系统

农业复合系统

复合系统一、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一)定义及特征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构成,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不断干预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体。

它既不是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完全是人工生态系统,而是自然与人工的复合系统。

从宏观角度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大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各组成部分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而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在对自然生态系统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不同。

在农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只有符合人们需要的植物、动物才得以扶持和发展,而妨碍此类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害虫、病菌、杂草等则被抑制和消灭。

因此,系统中生物少而单调,食物链短,反馈机制弱,自我调节能力差,稳定性低,易遭受不良环境因素的损害。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其开放状况,是通过人类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实现的。

系统生产的生物量中,相当一部分以农产品形式输出到系统外被人们利用;同时,人们从系统外输入各种有机肥料和化学物质,以补充土壤养分的消耗。

由于人们采取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加之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农业生产中投入大量能源、物质、资金、劳动力等,因此,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自然生态系统高很多。

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干预下由自然生态系统脱颖而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带有强烈的人为性,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均会深刻地影响它的组成、结构和生产力。

[1](二)应用意义传统农业是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农业动力,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农业。

由于能源、肥料等农业生产要素短缺,生产者不得不重复利用秸秆、人畜废弃物等资源,以维持农业生产力水平,因此,传统农业已具备了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传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创造了多种传统复合农业模式,如平原地区的稻一猪、稻一渔、稻一菇、草一鹅一稻、桑基鱼塘草一渔等模式,丘陵地区的甘薯一猪一菜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等,这些模式基本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利用,保持了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原理与应用

生态农业原理与应用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生态农业原理与应用(一)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征1.生态农业的概念。

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2.生态农业的内涵。

一是在健康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化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于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3.1.2. 1.态平衡整体。

2.3. 1. 2.生物组分: 3.特点。

( 1. (1生态模式4 (2主要包括农、渔复合生态模式、农、牧、渔复合生态模式和农、牧、渔、加复合生态工程技术模式3个基本类型。

2.种、养、加复合模式主要包括鱼—桑—鸡模式、鸡—猪—鱼模式、牛—鱼模式、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鸡—猪模式、鸡—猪—牛模式。

3.观光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生态观光村和生态农庄等4种模式。

4.设施生态栽培模式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等技术构成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其典型模式主要包括设施清洁栽培模式、设施种养抓结合生态模式和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

5.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现代生态畜牧业根据规模和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两种生产模式。

6.草地生态恢复与丘陵山区综合治理利用模式(1)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课件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课件
强化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提供强有 力的科技支撑,促进其持续发展。
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共同推动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技术风险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能带来技术风险,如病虫害暴发、生态平衡 被破坏等,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
资金投入不足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 建设、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投入,资金不足制约了其发展。
对策与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 策和规划,引导和推动其发展。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设计与 调控
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
1 2
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 善,同时要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整体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农林牧各子系 统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实现整体最优。
3
地域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 会条件,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CHAPTER 03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
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够合 理配置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民收入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够带来 更多的农产品产出,增加农民收入 来源。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能够带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加工、销售、 物流等,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社会效益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将农业与林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农田、森林和农林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本文将介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建设原理和关键管理措施,以及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前景展望。

一、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将农业种植与林业种植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生态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农田和林地相互交错,互相补充营养和蓄积水分,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木材资源,还能保护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等。

因此,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原理1.优势互补原理农业和林业在土地利用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农业更适宜于短周期、高产量的作物种植,而林业适宜于长期生态恢复和木材资源的生产。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

2.生态环境优化原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可改善土壤质量、水质与空气质量,恢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农作物与林木的种植轮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林木的根系可以提高土壤抗风抗旱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关键管理措施1.合理规划在建设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时,应重视对土地的综合规划。

根据土地的地形、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划分农田和林地的面积,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树种。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农业和林业的市场需求,确保种植的作物和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科学耕作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科学耕作是关键的管理措施之一。

应根据农作物和树种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灌溉和施药,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绿色防控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生态调控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需要进行生态调控。

林下经济模式及综合效益

林下经济模式及综合效益

林下经济模式及综合效益在当今的农业和林业发展中,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

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1、林下种植模式林下种植是林下经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模式。

其中,林药模式是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如人参、天麻、灵芝等。

这些中药材通常对生长环境有特殊要求,而林下的阴凉、湿润等条件正好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

林菌模式则是利用林荫下的空间种植食用菌,如香菇、木耳等。

树林能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菌类的生长,同时,废弃的菌棒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回归林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林下养殖模式林下养殖是将养殖业与林业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林禽模式较为普遍,在林下饲养鸡、鸭、鹅等家禽。

家禽在林中自由觅食,既能减少饲料成本,又能增强家禽的体质,生产出的禽肉和禽蛋品质更佳。

林畜模式则是在林下养殖猪、牛、羊等家畜。

但这种模式需要合理规划,控制养殖规模,避免对林地造成破坏。

3、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对林下的野生资源进行采集和加工。

例如,采集野生的竹笋、野菜、浆果等,经过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或保健品。

此外,还可以对松脂、橡胶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4、森林景观利用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森林景观利用模式就是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

通过建设森林公园、农家乐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体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1、经济效益林下经济能够为农民和林业经营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林下种植和养殖,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收入。

例如,林下种植的中药材和食用菌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为种植户带来丰厚的利润。

林下养殖的家禽家畜,由于其绿色、生态的特点,在市场上也能卖出较好的价格。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伴随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大面积污染以及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如今,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农业补贴,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以下是十种生态农业模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完整版)生态工程学答案

(完整版)生态工程学答案

1、生态工程: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同自然环境合作,进行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双方都有利的复合生态系统设计的科学;生态工程是建立在少花费、低能耗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能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生态保育、生态恢复、生态更新和生态管理等的技术综合。

2、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

3、生物工程: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生物体制造人类所需产品、改造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应用技术领域。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四、简答(每题6分,共30分)1、何为生态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是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同自然环境合作,进行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双方都有利的复合生态系统设计的科学;生态工程是建立在少花费、低能耗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又能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生态保育、生态恢复、生态更新和生态管理等的技术综合。

生态工程研究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增长、社会生产等各个子系统,但它研究的不是人口学、资源学、环境学和部门生产的单个组分,而是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及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横向联系,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效应。

2、生态工程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答:生态工程这一术语的提出,是生态系统学说出现以后的事。

奥德姆和密奇以及尤曼先后在其著作中都定义了“生态工程”。

早在50年代,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就提出生态工程这一名词,在1984年给生态工程下了更为明确的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由于生态工程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其发展历史较短,它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还正在逐步成熟之中。

农林复合经营

农林复合经营

问题与建议
问题与建议
农林复合经营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但是农林复合经 营在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基础理论及系统研究不够、农林复合经营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种群互作、化感作用及养分循环机理等。缺乏 区域的最优化模式研究,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各个区域内现有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比较,而 缺乏对当地最优模式的探讨。社会经济学与生态学等理论研究不够林农复合经营在农村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学(社会 效应经济效应)研究不够,研究方法不完善,导致人们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农林复合经营的总体效益,对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效应也研究较少,因此建立客观的总体效益评价指标至关重要。缺乏品种和无性系层次上研究。缺乏立 地生产力长期变化及可持续经营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林农复合经营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等,但这一结论并 未没有长期跟踪研究的试验证据。
经济效益
农林复合经营是以系统性、社会经济可行性、效益最高及长短利益结合为原则,根据经营目的主要从物种组 成、空间结构及时间变化等方面来设计的,因此农林复合经营可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年多收的目标,促进了资源的 高效利用尤其在造林初期间农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中空间、气候和土壤等资源,可取得近期经济效益,达到以短 养长;同时对林下农作物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可以耕代抚,改善了幼树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幼树的成活 率,也可降低抚育成本。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主要特点分析
主要特点分析
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互作
农林复合系统中存在多种生物,一种生物通过改造环境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相邻生物,即种间互作,其作用 方式有减弱光强、改变光质、蒸腾水分、改变土壤湿度、吸收限制性养分、提供固氮、遮荫或防护牲畜、促进或 削弱病原体活动、增加土壤有机物、解毒以及改变土壤反应等。根据种间互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可分为地上部分互 作和地下部分互作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通过改变小气候来影响林下的农作物,后者则是林木 与农作物对土壤中水分及养分资源的竞争或互利,两者共同决定了农林复合系统的资源利用模式。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从表中可见,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产品输出大约有20%-55%为无效 输出,若这中无效输出留在农村,可以使其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加环” 再转化,增大系统产出,提高系统的功能;二是直接返回土壤库,使系 统物质损失减少,实质上就是减少了系统外物质、能量的输入,从而减 少了系统能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效益。 ②不合理的输出加大了运输消耗,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林牧复合生态 系统的无效输出带来的能赢、运输、搬运、劳力等方面的浪费是巨大的。 ③由于不合理的输出,造成了城市有机质的不正常“富集”,加大了 城市生态系统的污染和负荷。虽然有机质富集,对农田生态系统是有利 的,但对城市生态系统是却是有害的,也可以说,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 的产品的不合理输出,实际上是“化利为害”,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干扰。
作物
桑叶 蚕 蚕沙 粉坊
秸草 驴 粪 泥塘
下脚料
粪 鸡 粪

土壤


农牧业复合生态工程模式图
②以加工业为主,发展农牧业模式:随着我国对工业生产结构的改 改与调整,中小型食品加工厂发展的很快,但是生成过程中的许多下脚 料却未能充分利用,甚至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加工业的生产 基础上,增加种植业和养殖业环节,使得工厂农场化,变废为宝多级利 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仅使在生产工业产品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农 副产品,而且解决了工厂废弃物的污染问题,节省了处理废弃物的费用。
设计: 林业的畜牧也生态工程主要适用于交错带的荒芜地、疏林地和灌 木林地。 (1)原则:林牧共生、多重利用、可持续发展。 (2)模式:林果牧型、农牧型、林牧型。 ①林果牧型 根据地形的中高低和空间的上中下等不同的生态位, 建立多层次的生产结构,实行等高种植采取山顶陡坡松柏,刺槐防 护林带;山腰缓坡杂果林带;山下沟边基本田,地边堰旁花椒、桑 树、花草以及乔灌草结合,配合各种拦蓄工程,达到土不下山和涵 养水源的目的。 ②农牧型 林区耕地不足,提高单产尤为重要。该类型强调以农 业兴牧、以牧促农促林,农林牧全面发展。增加农业投入,扩大高 产基本农田面积,促进退耕造林种草,在粮食、饲料、燃料等增加 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牛、羊、兔、猪、禽等为主的畜牧业,改善 畜牧结构。畜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机肥,粮食增产,从而减少农 田面积,建立人工草场,加速畜牧业的发展。 ③ 林牧型 自然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最复杂,但其生物种群 几乎都是自然选择的野生自然种群。而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则 是人类定向选择形成的人工种群。常见模式有:林-昆-虫-鸡-貂;林畜-蚯蚓;林-鸭-鱼等(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拿大的模式
• 是农作物和硬杂木间作; • 在泥炭沼泽上种柳树,木材用于畜牧业和造纸。
澳大利亚防护林和林牧结合模式 非洲的主要类型包括:
• 改进的移耕地轮作系统; • 庭院式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 • 条带式混交系统; • 田间零星植树;农田防护林系统;林牧系统。
2.1共生原理
各组分间必须是互利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以实现农林牧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做到以
1.农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多在平原区,土地平坦、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有机肥投入量逐年减少; 耕作措施不当、作物种植比例失调等因素,导致
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中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 地,但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量却是全球总量的35%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 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 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
第七章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 系统的生态工程
张靖 zhangjing@
1.了解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2.掌握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3.掌握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及实施
方案。 4.熟悉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设计流程。
第一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原理 第三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设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
(2)具体设计:
①林带林网
规格:500m×500m 结构:乔灌革结合,乔木10行,3mx3m;灌术1m×1m。 树种:乔木为刺槐、山杏。 灌术为拧条+胡枝子、紫穗槐。
②草带
结构:在林网内种植草带,草带宽50-70m。 草种:沙打旺或草木樨、苜蓿、甘草、麻黄、知母等。
③农田
农田规模:300m×300m。 作物品种:玉米、花生、薯类 农田中心地段打深井一眼,用于灌溉。 通过以林护田,以牧养田完成林草田复合生态工程的建设。
工控制的生态经济系统。
2.农林牧复合系统生态工程设计
(1)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农牧交错带的沙地上,建立林网
①防风固沙,固定沙地 ②选用豆科饲料植物,以便以林促牧 ③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用材林和经济林结合,
发挥长远效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适合作饲 料的灌木,使其当年见效,以林促牧。
以吉林省农牧交错带为例
植被类型 沙地上的自然植被多为“山杏-榆树”群落; 盐碱地、洼地上的自然植被则为羊草、碱茅、 碱蓬等群落。
由于过牧、过樵、过采,目前草场退化较严重。
(1)问题:
①自然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太阳能、光、温条件 较好,沙地上种植旱田,沿用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
②存在着农林争地,农牧争地的矛盾:大面积是广 种薄收的旱田、轮耕地和撂荒地。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 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 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
林护农保牧、以牧兴林强农、以农促牧增林。
2.2系统整体性原理
农林牧各组分之间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中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一部分。
在选择物种时,必须考虑该物种对其他物种及对整 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
贝格曼规律(Bergmann‘s rule):高纬度恒温动物往 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 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③沙化随人口增加有逐渐发展的趋势:以吉林省为 例,到2000年,沙地面积增加了23万hm2,吉林省人 口增加了1600万人。
(2)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前景
农牧交错带的许多沙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很高,对沙
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实际粮食单产很低。 ①建立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把农林牧互相矛盾
的现状转变为农林牧互相促进的关系。 ②发展饲料工业,走迂回的道路提高粮食单产。 ③把沙地开发与群众脱贫致富联系起来,建设人
在林网内种豆科牧草,建 立饲料工业基地,发展草 食畜牧业,国养牲畜,积 攒有机肥,养殖蚯蚓、蜜 蜂,办有机无机复合颗粒 肥料厂,以牧养农。
新建的林网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在草带内的沙平地,可种植花生、玉米、地瓜等农作 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
在沙地上施用有机肥,改良沙土,增加有机质对沙粒 的胶结作用,改善土壤结构。 一方面增加粮食生产, 另一方面扩大秸秆产量,发展畜牧业,以农兴牧。
1982年创办了国际性刊物《农林业系统》(Agroforestry Systems)。
现在,农林业系统扩展为农林牧业复合体,通过以林护农、 以农养牧、以牧促林,实现农林牧的互利共生。
美国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
• 美国东南及中南部以饲草、林牧系统为主; • 美国中部和中南部以核桃树为主,林粮和林草间作; • 美国东北部主要以果树和一年生作物间种为主; • 美国西北部有传统的林牧结合。
艾伦规律(Allen‘s rule)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 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2.3物质多重利用与物质循环原理
在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 物质必须要多重利用,尽量做到无废物产出。
畜牧业的粪、尿,是农作物和林木的优质肥料; 农副产品及豆科灌木饲料林,也是畜牧业的饲料源。
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人为的 把木本植物与其他栽培植物和动物,在空间上或按一定 的时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经营系统。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发展历史:
1950年,史密斯(Smith)著的《树木作物:永久的农业》 一书,阐述这一系统。
1977年,国际农林业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成立, 使该方向的研究兴起热潮。
3.1 农林牧交错带的复合生态工程 3.2 农区的牧业生态工程 3.3 林区的牧业生态工程 3.4 种养加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1.农牧交错带的概况
•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 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 旱生态过渡带称为农牧 交错带,系农业生产边 际地带。
• 干湿波动明显,年平均 降水量380mm,是生态 脆弱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