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行 评定 。 ( ) 验 中选 择 浙 江 建 德 梅 城 分 析 仪 器 厂 量 程 为 1实
式 中 : — — 示 值 误 差 ; — 仪 器 示值 的平 均 值 : — A— — 标 准气 体 的 氧含 量 ;S — 被 检仪 器 的 满量 程 。 F—
二 、 确 定度 来 源 不
评 定 。 在约 8 %检 定 点 , 用 标 准 物 质 浓 度 为 1 .%, 0 所 78 由 于 该浓 度 点 所用 的标 准 气体 绝 对 不 确定 度 最 大 , 因此选 取该 浓 度点 进 行 不确 定 度 的评 定 。其 引 入 的标 准 不 确 定度 分 量u A ) ( :
×l 7 = . 5 % 00 9
检定过程中, 由于采 用 国家一 级 氮 中 氧气 体 标 准物 质 对 氧 测定 仪 进 行 量 值 传 递 与 迦 源 ,其 定 值 不 确 定 度
( 展 不 确 定 度 ) 1 % , 包 含 因 子 k 3 B类 不 确 定 扩 < . 0 取 = (
p 05 : = .时
x= pO
() 5
() 6
O. 5 6 18 6 0 5 . 0. 41 4 8 3 0. 7 2 9 75
0 p 05 , < < .时 令 ,= l[ a 1 a ] y 一n 4 ( - ) :
( 6 ) y () 7
度 置 信 因 子 的 计 算 问题 。通 过 p w ro i 80 程进 行 o eb ul .编 d

K 2 数 字显 示 控 氧仪 不确 定 度 分量 如 表3 示 。 Y一 型 所
维普资讯
l 。 l I l
l l
_
曩嚣0
≯ |曩 误差与不确定度 l技术篇 。 0 ≮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标准不确定度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分布
(mL)
(±/%)
均匀
/
0.35
容量瓶(V2)
100
3.2.3 Cs0 不确定度
0.1 表3
均匀
0.058
0.058%
Cs0 不确定度为原液的定值不确定度,有证书得 Urel =3%,k=2,
urel (Cs0
)
3% 2
1.5%
3.3 不确定合成及扩展
根据不确定度合成公式,结果如下:
2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重要指标。化学需氧量(COD) 测定仪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等领域的环境监测。为保证该类仪器测量的准 确性,本所建立检定装置,为上述相关部门提供检定校准服务。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测定仪按技术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分光光度原理,称为 A 类:用规定的重铬 酸钾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体,使六价铬定量变成三价铬,利用三价铬在 610nm 处吸收峰 或 420nm 处吸收峰光度法测定 COD 的含量,示意图如下:
2
s
CBi CB
n 1
实际测量情况下,以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所以三次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重复性引起的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 CB
s 3
12
测量值(mg/L)
1
41.2
2
40.5
3
40.2
4
40.1
5
41.5
6
39.4
7
40.3
8
41.7
9
40.6
10
40.8
平均值 (mg/L)
单次测量标 平均值标准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s(Ai )
( Ai A)2 n 1
测量列及计算结果见下表
1 23.9
2 23.9
3 24.0
4 24.0
5 23.9
6 23.8
7 24.0
8 23.9
9 23.9
10 23.8
平均 值
23.91
s 0.07
实际测量时,取 3 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因此将 3 次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作为测量不重复性 的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如下:
不确定度汇总
不确 类型
标准不确定度
定度来源
(%)
测量的重复性变化
A
0.04
硫化氢标准气体定值的 B
不确定度
0.0012
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的 B
不确定度
0.12
输入量灵敏系数均为 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灵敏系数 1 1
1
uc 0.042 0.00122 0.122 0.13(%)
引用误差的不确定度:量程为 25
0-100%
U=1.0%,k=2


高纯氮气
GBW(E)06 0040
99.999× 10-2mol/mol
U=0.001%,k=2
秒表
绝缘电阻 表
空盒气压 表
SE7-2
(0-1)h
ZC25-3
ZBY21584
(0-500)V, (0-500)MΩ (930-1060)hP
a





耐压测试 仪
CS2671 (0-5)KV
2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开展氧 气 分 析 仪 检 定 校 准 项目,服务地方,为安全检测提供计量支 持。

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2021-12-01批准 2021-12-01实施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概述1.1 测量依据:JJG 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 ≤85%RH ;1.3计量标准: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6.02、15.0、24.0)%mol/mol ,其扩展不确定度等于1% ,k =3;1.4 被测对象:电化学氧测定仪,量程(0~30)%mol/mol ,基本误差±3.0%FS ;1.5 测量过程:选择量程30%vol 的仪器,首先用零点气和24%vol 分别校准仪器的仪器示值,然后,依次通入三种标气,重复3次,用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相对误差。

2.数学模型FS FSA A A A A SS %100⨯-=-=∆ 式中:A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A —— 3次仪器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S A —— 标准气体的浓度值。

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分析:由上式可以得到,被检仪器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被检仪器浓度测量值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和标准气体氧含量标准值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

被检仪器浓度测量值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主要由被检仪器的测量重复性和被检仪器的读数分辨力引人(相对于重复性分辨力的分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标准气体氧含量标准值的不确定度由标准气体引入,由标准物质证书可直接引用。

3.1 输入量S A 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S rel A u 的评定输入量S A 的不确定度来源,是由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决定的,采用B 类方法评定。

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证书给出的定值相对不确定度为1%,k =3,则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33.03%1)(==S rel A u3.2 输入量A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A u rel 的评定输入量A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主要由被检仪器的测量重复性和被检仪器的读数分辨力引人(相对于重复性分辨力的分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加油机容量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XXX
建标单位(公章): XXXX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及主要配套设备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四、环境条件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十、结论
十一、附加说明。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规程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规程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规程电化学氧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管理、水产养殖等领域。

为确保氧测定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定。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氧测定仪的检定规程。

一、仪器准备1. 校准氧电极。

将氧电极放入含有0.1mol/L的NaOH溶液中,连接电位计并记录电势值。

待电势稳定后,进行校准。

2. 校准温度计。

将温度计放入纯水中,记录温度值并进行校准。

3. 准备标准氧溶液。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制备1mg/L、5mg/L、10mg/L三种浓度的标准氧溶液。

将标准氧溶液分别装入预先清洗干净的烧杯中,标记浓度和日期。

二、检定步骤1. 连接仪器。

将电化学氧测定仪与电位计、温度计等设备连接,并进行预热。

2. 校准氧电极。

将校准好的氧电极插入标准氧溶液中,等待电势值稳定后记录浓度值。

3. 测定样品。

将待测样品加入氧电极中,测定样品中溶解氧浓度。

在测定前,应将氧电极和温度计放入待测样品中进行预热。

4. 计算误差。

将测定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并计算误差。

若误差超过规定范围,则需要重新校准或更换氧电极。

5. 记录数据。

将测定结果、标准氧溶液浓度、校准日期等数据记录在检定记录表中。

三、注意事项1. 仪器使用前应进行预热,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氧电极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延长使用寿命。

3. 标准氧溶液应定期更换,并在使用前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

4. 检定记录表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

电化学氧测定仪的检定规程对于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注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电导率仪)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电导率仪)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电导率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苗润苏建标单位名称某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填写日期2013年11月24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五、环境条件()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图()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1 测量方法(依据 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电导率仪检定/校准是采用比较测量法,将电导率仪常数调节器置于电导池常数的相应位置,对电导率仪相应量程选用标准交流电阻箱进行电子单元引用误差检定/校准;然后,选用GBW (E )130107和 GBW (E )130108电导率标准溶液对电导率仪进行仪器引用误差检定/校准。

检定/校准时,用被测电导率仪直接测量标准电导(或将电导率标准溶液放入恒温在20℃的恒温槽内,用被测电导率仪直接测量电导率),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与相应电导(率)标准值的差即为仪器的电子单元检定示值误差(或仪器检定示值误差),该值再除以该测量挡的满量程值为仪器的引用误差。

现以0.5级电导率仪200μS/cm 量程档的电子单元检定/校准及2000μS/cm 量程档和200μS/cm 量程档的配套检定/校准作典型分析。

2 数学模型ΔK=K - K 标式中: K ∆——电导率仪的示值误差;K ——电导率仪示值的算术平均值;标K ——标准电导值。

3 方差和传播系数依方程:()()()∑=∂∂=∆ni i i cx u x f u 1222/得:()()()()()标标K u K c K u K c K u c 22222+=∆ 式中:u(K )-电导率示值的算术平均值的不确定度分量; u(标K )-标准电导率值的不确定度分量。

电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电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电能表校验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兖矿鲁南化肥厂计量标准负责人:秦瑞敏
筹建起止日期:1990年1月――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有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十一、结论……………………………………………………………………() 十二、附加说明…………………………………………………………………(。

HJ397-2007排气中氧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HJ397-2007排气中氧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排气中氧的测定方法名称:《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6.3.3电化学测定O2报告编写人: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1、实验室的基本情况1.1 人员情况实验室检测人员已通过标准《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6.3.3电化学法测定O2的培训,熟知标准内容、检测方法及样品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考核合格,得到公司技术负责人授权上岗。

表1 参加验证的人员情况登记表1.2 检测仪器/设备情况1.2.1仪器/设备基本情况表2 主要仪器/设备基本情况2、实验内容2.1方法原理被测气体中的氧气,通过传感器半透膜充分扩散进入铅镍合金-空气电池内。

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其电流大小遵循法拉第定律与参加反应的氧原子摩尔数成正比,放电形成的电流经过负载形成电压,测量负载的电压大小得到氧含量数值。

2.4样品测定2.4.1 按要求连接气路,并对气路系统进行漏气检查。

2.4.2 待仪器自检完毕,将采样管插入被测烟道中心或靠近中心处。

2.4.3 待仪器示值稳定后读数。

3、精密度验证3.1实际样品的精密度验证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6.3.3电化学法测定O2的要求,现场检测人员*于*年*月*日对*公司锅炉排气筒开展方法精密度实验。

连续测定6次数据见表3。

表3精密度测试数据(实际样品)4、方法验证结果《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6.3.3电化学法测定O2验证结果如下表4。

表4验证结果法性能指标(精密度)等内容进行了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了实际样品测定,测定结果均符合标准相关要求,所以《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6.3.3电化学法测定O2可在本公司开展进行。

**报告结束**。

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化学需氧量(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化学需氧量(COD)计量标准名称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陈斌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仪征市计量管理所
填写日期2010年8月27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5 )
五、环境条件………………………………………………………………(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7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8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
十一、结论 (14)
十二、附加说明 (14)。

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电化学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概述1.评定依据JJG 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规程JJF 1001-1998《通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环境条件温度:(10~30)℃,检定过程中波动小于±2℃。

湿度:≤85%RH 。

3.被测物品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北京科力赛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K101型氧分析仪:测量范围(0~25)%VOL/VOL ,最小分度值0.1% VOL/VOL 。

4.测量标准、主要配套设备及相关技术指标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5.57%mol/mol(U=1,k =2)、12.9% mol/mol (U=1, k =2)、17.0% mol/mol (U=1, k =2)、21.06% mol/mol (U=0.1, k =2)5.测量方法与评定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

即用被校准过的待测氧分析仪直接测量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由低氧浓度点向高氧浓度点顺序测量,每浓度点分别测量三次。

测量重复性时,通入分析仪满量程50%左右的标准气体(本例为12.9% mol/mol),连续测量6次。

评定方法采用绝对量值来评定。

6.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二、数学模型根据JJG1036-2008,建立如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A ∆= i A -S A式中:A ∆——氧分析仪示值误差;i A ——氧分析仪示值;S A ——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的标准值。

因为i A 和S A 相互独立,由不确定度传播率,用方和根的方法给出氧分析仪示值误差A ∆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A u c ∆=)()(222221S i A u c A u c +灵敏系数 1c =iA A ∂∆∂)(=1 , 2c =S A A ∂∆∂)(= -1 三、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1.测量不确定度来源(1) 氮中氧气体标准物质S A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标准气体定值的相对不确定度)(S A u 。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24.0
24.0
24.0
24.0
1
23.9
23.9
23.9
23.9
2
23.9
23.9
23.9
23.9
3
24.0
23.9
23.8
23.9
4
24.0
24.0
23.9
23.9
5
23.9
23.9
23.8
23.9
6
23.8
23.8
23.8
Hale Waihona Puke 23.8724.0
23.8
23.9
23.8
8
23.9
23.9
24.0
23.9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
1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 五、环境条件…………………………………………………………… ( 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11 ) 十一、结论…………………………………………………………………… ( 12 ) 十二、附加说明……………………………………………………………… ( 12 )

氧分析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氧分析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四、环境条件………………………………………………………( 3 )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8 )
十、结论……………………………………………………………( 9 )十一、附加说明……………………………………………………( 9 )
≤。

如何填写检定装置中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第一部分)

如何填写检定装置中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第一部分)
计( 含可见分光光度计) 检定装置 ” 的计量标准。 2 计 量标 准 的工作 原理 及其组 成 工作原理 : 用经检定或校准符合要求的标准器( 或标 准物 质 ) , 依据 J J G 1 7 8 —2 0 0 7 ( 紫外 、 可见 、 近 红 外 光 光 度
片、 可见光区透射 比标准滤光片、 紫外可见光区透射比标 准物 质 、 杂散 光 滤 光 片 ; 调 压变 压器
测量范围 : 波长 : ( 1 9 0 — 9  ̄) n m; 透射 比: ( 0 — 1 0 0 . 0 ) % 准确度等级 : I 、 I I 、 I l l 、 I V 级
规程依据 : J J G1 7 8 — 2 0 0 7 ( 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关键词 : 填写 ; 检定装置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中图分类号 : " 1 t 3 9 文 献标 识 码 : B 国 家 标 准 学科 分 类 代 码 : 4 1 0 . 5 5
Ho w t o Fi l l i n t he Te c h n i c a l Re p o r t o f t h e Me a s u r i n g
表) 、 数字 万用表 、 秒表 等 。 3 计 量标 准器及 主要配 套设备
表 1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5—2 1
毛 文 如 何 填s 捡 定 装 置中 计 量 标 准 技表 报告
晒‘
4 计 量标 准 的主要 技术指 标
表2
标准名称 : 光 谱 光 度计 标 准 滤 光 器 检 定 装 置 J J G1 0 3 4 — 2 0 0 8 保存机构 : 中 国计 量 科 学 研 究 院
误, 导致填写内容有误或不完整 , 如: 在计量标准 的工作原 及其组成中 , 有 的填写的是被检计量器具的工作 原理及其组成 ; 在 计量标准 的重 复性 试验和计 量标 准的稳 定性考核 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中有多个主要计量指标及参 数 , 有 的填 写时只有一个或不完整 ; 在计量标 准的测量不确定 度验证 中没有填 写或不正确等等。笔者从事化学计量多年, 现将填写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含可见分光光度计 ) ” 检定装置 中计量 标准技术报告提供 出来 , 供 大家参 考 和探讨( 版面所 限 , 连续刊 载) 。

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化学需氧量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技术报告化学需氧量(COD)是一种评估水体或废水污染程度的指标。

COD测定是指将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至水和二氧化碳,测定其消耗的氧量。

因此,COD在线自动监测仪对于水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报告将介绍COD在线监测仪检定装置的设计原理和实验结果。

一、设计原理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样品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

1.样品供给系统:该系统负责将待测样品输入至反应系统。

通常采用定量进样装置,确保每次进样的样品量相同。

2.反应系统:样品进入反应池,在其中进行化学氧化反应。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硫酸铜等。

反应过程需要控制时间和温度。

3.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测量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吸收法、溶解氧法和电化学法。

其中,红外光吸收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控制整个检定装置的运行状态。

通常使用微处理器控制,实现对进样、反应时间、温度和检测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和记录。

二、实验结果实验使用了一台COD在线自动监测仪,并设计了相应的检定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测试了样品供给系统、反应系统和检测系统的性能。

1.样品供给系统实验:实验参数为进样量和进样时间。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测量反应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进样量为10mL且进样时间为5s时,得到的二氧化碳产生量最大。

2.反应系统实验:实验参数为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测量反应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实验结果显示,在反应时间为30分钟且反应温度为40℃时,得到的二氧化碳产生量最大。

3.检测系统实验:实验采用红外光吸收法进行二氧化碳的测量。

通过在不同浓度下进行实验,测量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与实际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测量值与实际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综上所述,本技术报告介绍了COD在线自动监测仪检定装置的设计原理和实验结果。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新格式(多参数监护仪)概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新格式(多参数监护仪)概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心脑电图机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五、环境条件………………………………………………………(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8 ) 十一、结论…………………………………………………………( 9 ) 十二、附加说明……………………………………………………( 9 )脑电图机检定设备连接图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计量标准器名称型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制造厂及出厂编号检定或校准机构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智能心脑电图机检定仪WJ2072定标电压源:(1~1000)mV极化电压源:±300mV低频信号源:电压(峰值值):0.5mV~3V频率:0.1Hz~150Hz心率:20次/分~300次/分;定标电压源:MPE:±1%极化电压源:MPE:±5%低频信号源:电压:MPE: ±1%;频率:MPE: ±1%心率:MPE:±1%武汉市计量所/090416广东省计量院1年无创血压模拟仪BP PUMP2(0~150)mmHgMPE:±0.5%读数±1mmHgFLUKE/9389005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年SpO2SimulatorIndex2XL(75~100)%MPE:(75~100)%:±1%FLUKE/9742022广东省计量院1年数字精密压力表CST2008 (0~60)kPa 0.1级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有限公司/806002000049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1年9。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用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其主要配套设备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标准 (3)
四、环境条件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嗍源和传递框图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9)
十、结论 (10)
十一、附加说明 (11)。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及检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及检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及检定过程中应注意
的事项
魏晓东
【期刊名称】《计量与测试技术》
【年(卷),期】2017(044)012
【摘要】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测量依据、测量标准、测量过程及检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
【总页数】2页(P64,66)
【作者】魏晓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313
【相关文献】
1.分光光度计检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J], 占华锦
2.氨气报警器检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J], 李博;王东丽;李佳;宋笑明
3.溶解氧测定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J], 李建
4.出具规范的《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应注意的事项 [J], 陶庆民;吴红波;陈勇
5.电化学氧测定仪检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J], 李春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用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其主要配套设备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标准 (3)
四、环境条件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嗍源和传递框图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9)
十、结论 (10)
十一、附加说明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