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苹果的诗词苹果的种植历史
记载苹果的古书
![记载苹果的古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df02d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7.png)
记载苹果的古书引言苹果是一种广泛种植和食用的水果,它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苹果的起源、历史和文化意义,人们通过记载苹果的古书来传承和探索这一信息。
本文将深入探讨苹果在古书中的记载,并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文献作品。
古书记载苹果的重要性苹果在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古书中对苹果的记载也非常丰富。
这些记载不仅包括苹果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还涉及到苹果在神话、宗教、医药和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苹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古书中对苹果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苹果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果皮光滑或有细纹,颜色有红、黄、绿等多种。
古代文献还提到了苹果的果肉质地和味道,以及苹果树的生长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土壤要求等。
苹果在神话和宗教中的象征意义苹果在许多神话和宗教中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希腊神话中,伊甸园中的禁果被认为是苹果,象征着人类的诱惑和原罪。
在北欧神话中,苹果则代表着永恒的青春和美丽。
在基督教中,苹果常被用来象征智慧和救赎。
苹果在医药中的应用古代医药书籍中也对苹果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记载。
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古代医书中提到苹果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咳嗽和便秘等疾病,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
苹果在诗词中的描写苹果在许多古代诗词中被赞美和描绘。
唐代诗人杜牧曾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这首诗中的“苹果”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感。
记载苹果的古书作品古代有许多著名的文献作品记载了苹果的相关内容,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许多关于苹果的诗篇。
其中《采薇》一诗中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这首诗描绘了采摘苹果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归家的渴望。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编纂的一部草药学著作,其中也有关于苹果的记载。
苹果树的诗句
![苹果树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4a2684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6.png)
苹果树的诗句《庭中有奇树》原文: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一、衍生注释:1. “奇树”:佳美、珍贵的树,这里指的是庭院中的树。
2. “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3. “攀条”:攀引枝条。
4. “遗(wèi)所思”:送给所思念的人。
遗,赠送。
5. “盈”:充满。
6. “莫致之”:无法送到。
致,送达。
7.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一棵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女主人公攀着树枝,折下花朵,想要送给心中思念的人。
花朵的香气充满了衣袖,可是路途遥远,无法送达。
最后又说这花本身并不珍贵,只是因为离别已久才有了特殊的意义。
诗中借花来表达思念之情,从对树的描写到折花欲赠,再到因路远无法赠送的遗憾,层层递进,情感真挚细腻。
用美丽的景象来烘托出内心的思念与无奈,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三、作者介绍: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关于这些诗的作者已经难以确切考证,大多是东汉末年的文人所作。
这些文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思等。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分开很久了。
我在自家院子里看到一棵花开得正盛的树,就像诗里说的“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我不由自主地折下一朵花,就想啊,要是能把这花送到朋友那里就好了,这花就像我的思念一样。
可是距离那么远,根本送不到呀,那一瞬间,我就特别能理解诗里的那种无奈,感觉自己和诗中的主人公一样,满怀着思念却无法传达给对方。
《野望》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衍生注释:1. “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
皋,水边高地。
2. “薄暮”:傍晚。
薄,接近。
3. “徙倚”:徘徊,来回地走。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559370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png)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苹果,这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水果。
它外形鲜艳,内心甘甜。
在古代的诗词中,苹果常常被描写成诗人心中的美好象征。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描写苹果的古诗词吧。
1.《怀苹果》- 李白卖得苹果踏青人,买来吃去物无真。
应看果实知人意,若是真金旧为贫。
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
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在诗中,苹果象征着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
诗人提醒人们不应仅仅看外在的表象,而是应该去了解真正的内涵。
2.《游苹果园得微雨》- 王之涣轻雨洒苹果园,香风扑鼻满园红。
清泉石上流翠萍,层林尽染红颜浓。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之手。
诗人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苹果园里的美好景象。
绵绵细雨洒落在苹果树上,浓郁的香气四溢。
清澈的泉水流过苹果园,翠绿的萍草映衬其间,勾勒出层林尽染的美丽光景。
3.《苹果》- 白居易红光偷晓郊园弄,白露悄然苹果重。
藕条道路交替出,楼船堤水共丝纹。
这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早晨的苹果园。
红光透过树林,露水柔和地洒在苹果上。
曲折的小路交错穿过园中的藕田。
沿着堤岸,船只缓缓地划过水面,留下美丽的波纹。
4.《苹果》- 元稹天生苹果色如丹,采择秋天更饱满。
吃时松脆香甜过糖,一口咀嚼回味悠长。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
他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苹果的鲜艳外表和美妙的口感。
苹果具有红色的外观,选择在秋天品尝更加饱满。
吃起来,苹果的口感松脆,香甜胜过糖,令人回味无穷。
5.《咏苹果》- 白居易似玉苹果落人间,生吃浑不弃生梨。
千般滋味供人老,只有红颜见真情。
这是白居易的另一首描写苹果的诗。
他以幽默的笔调和独特的比喻,描述了苹果的珍贵和各种滋味。
苹果仿佛宝玉般从天而降,与其他水果相比更适合生吃。
苹果的美味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它也成为真挚情感的见证者。
以上就是我为您呈现的几首描写苹果的古诗词。
古人以诗词表达对苹果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使苹果更加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古人描写苹果古诗
![古人描写苹果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acca905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f.png)
古人描写苹果古诗
古人描写苹果的古诗有《南海百咏抄》中的“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
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以及《冬日杂咏八首·其六》中的“昔曾珍北果,何日渐南来?闻道可祈福,窗前手自栽。
”
这些诗句都以苹果为主题,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表现手法,将苹果的美丽、价值和意义呈现出来。
虽然这些古诗的语言表达和风格与现代诗歌有所不同,但它们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对苹果的认识和感受。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1d10a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5.png)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碧罗环佩玉漏长,青皮素腹登云皇。
澄清秋韵白天香,瓤色红颜敲心房。
丹旋云山线回红,桃袖秋天披带风。
自缀章台芳草翠,飞蝶纷纷舞翩翩。
霞衣罗袖芙蓉佩,麻带纪衿金锦缀。
盈叶翠疏珠翠香,宫商角徵律羽奕。
青翠玉碟鲜脆甜,喉舌呀呀细如短。
摘来啃去补身健,饭后一苹远胜药。
秋来花艳更娇艳,露珠莹莹满枝梢。
水仙伴舞姿更嫣,寒秋伊人心倍霄。
朱颜软糯染红唇,轻撑秋露坠婀娜。
不问年华苦与甜,只让君心顺心之。
落红悠悠映画桥,黄映斜阳玛瑙朝。
月华如浸桂花秋,苹果鲜嫩色如焦。
丹盏映晚相思苦,马背云骑凌霄路。
剑挥一世寒轻雪,匣里芳心存苹果。
世间美色总难捡,唯有苹果红如焰。
天赐仙酿甘如蜜,碧玉琼浆声吐颜。
骄阳炙烤稀世珍,果酸可口香如随。
削苹果抚清凉心,红萝卜比之短小。
借卤将军指秋月,孤帆苹果相低,载。
杨柳底下一片好,世间美事无如此。
正是春光红染时,万顷苹果如火儿。
只愿佳人敛繁绮,时食苹果人间味。
明朝丹桂倚农舍,云远一苹红如著。
馋知鱼肉糙米好,盗颗苹果远孤单。
明珠石苹入田畴,商人挑出云霄头。
欲让世间品尝美,烟消云散馋虫忧。
芳草萋萋春景好,日暖花开属新禧。
汗津津漫满甜滋,若是苹果色如血。
翻花暂生双红脸,一品生来七十翰。
须知普陀揽平仄,唯有苹果最简单。
一苹红日漫秋溪,林中佳丽多娇媚。
只恨英雄无恋侣,独自一人望南斜。
芳草青青映夕阳,手持苹果望江航。
茫茫流水依依去,别后情殇万双双。
巧笑嫣然入画堂,蔓延红苹戏红妆。
不求人间醉红尘,纱帽苹果草履舞。
秋风为妍佳人舞,世间美景色如虹。
唯有苹果红如血,邀君饱尝双眸中。
苹果红艳如火焰,撩人妖娆恰如眠。
须慎何人路上闪,世间若计谁与牵。
丝丝秋雨引人情,苹果汁水荡心灵。
世人美事难多少,无辜苹果寻缥缈。
此生若求处处尽,那能得尽百花色。
只愿重啖红玉果,人间醉倒苹果落。
花开花落红似火,柔媚红妆掩春荼。
青鸟巧舞蹁跹起,飞翔苹果身上多。
众芳之所在莺巢,苹果纵横百千搂。
耕田之地鲜苹果,竞相撩人动宛透。
秋风起,红叶飘零,林中苹果叩人心房。
记载苹果的古书
![记载苹果的古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0533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9.png)
记载苹果的古书一、苹果的起源与历史苹果,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自古以来就出现在各种文化中。
据古籍记载,苹果起源于欧洲和亚洲西部地区。
在我国,苹果的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据《诗经》记载,当时的人们已开始种植和食用苹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品种也日益丰富。
二、苹果的品种与特点苹果品种繁多,根据颜色、口感和种植地区可分为红富士、红星、红玉、黄元帅等。
其中,红富士口感脆甜,储存时间较长,深受消费者喜爱;红星苹果则以酸甜适中、色泽鲜艳而受到欢迎。
我国各地的苹果品种各具特色,如烟台苹果、新疆阿克苏苹果等。
三、苹果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益处苹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A、矿物质等。
经常食用苹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古医书《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苹果具有润肺、解毒、滋阴、养胃等功效。
四、苹果的种植技术与方法苹果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土壤改良、修剪、施肥、灌溉和防病虫害等。
种植苹果时,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生长环境。
土壤方面,苹果树适宜生长在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
修剪方面,要根据树形和生长状况进行疏枝、疏果,以保持树体生长平衡。
此外,合理施肥、灌溉和防治病虫害也是苹果高产优质的关键。
五、苹果的烹饪与应用苹果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烹饪成各种美味佳肴。
如苹果炖肉、苹果炒虾仁、苹果派等。
同时,苹果也是许多糕点和饮品的好搭档,如苹果蛋糕、苹果奶茶等。
在欧美国家,苹果酒也是一种受欢迎的饮品。
六、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
然而,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我国苹果产业仍需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苹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果树,不仅具有丰富的品种和营养价值,还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世界和我国的苹果栽培历史
![世界和我国的苹果栽培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9725692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e.png)
世界和我国的苹果栽培历史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细亚乃至我国新疆。
欧洲在纪元前三百年,M.P.Cato已记载了苹果的品种。
其后,罗马人开始栽培,并有嫁接繁殖。
十八世纪J.B. 蒙氏及T.A已利用自然杂交进行实生苗选育,逐步推广栽培。
当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移民把苹果传入美洲,在美洲又培育了不少新品种。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苹果,乃传入亚洲。
此后,澳洲、非洲也都相继引入苹果。
近百年来,世界五大洲先后有了苹果栽培。
苹果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相传夏禹所吃的“紫奈”,就是红苹果,可见中国有苹果已经很久远了。
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
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
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
可见,晋代中国种植苹果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了。
宋人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已有咏苹婆果诗云:“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绿柰”,而且“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李时珍《本草纲目》)。
然而,中国古代栽培的柰和林檎,虽“光洁可玩,香闻数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见《群芳谱》)。
原产中国的绵苹果,在汉代已有记载。
在魏晋时代已有栽培。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关于柰和林檎的详细阐述。
柰就是现在的苹果,包括槟子在内。
林檎即沙果。
故苹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苹果的繁殖、栽培和加工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甘肃河西走廊成为绵苹果的中心产地。
现绵苹果的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仍有广泛分布,并有100-150年左右的老树。
新疆还有苹果原始森林。
它是可供很好利用的苹果自然资源。
19世纪中叶欧洲苹果入籍中国后,欧洲苹果的天生丽质,很快地显示出来,就逐渐代替中国的绵苹果。
欧洲苹果先在山东烟台落户,19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山东青岛和辽宁南部,又相继引种,并开始进行经济栽培。
苹果的种植历史.docx
![苹果的种植历史.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bb3504fb4daa58da0114af5.png)
苹果的种植历史一、柰的栽培史柰最早于西司相如的《上林》( 公元前 125- 前 118) 中:"梈柰厚朴 " 。
其中 " 柰" 多数学者就是后来的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
据《西京》 ( 公元 3-4 世 ) :当 " 上林苑 "中的各种果,都是 " 初修上林苑,群臣方各献( 的) 名果异⋯⋯ " 其中有 " 柰三:白柰、紫柰、柰 " 。
柰既然以名果献,在原地的栽培就必然更早了。
公元3 世20 年代,曹植有《白柰表》和《柰表》,《史· 殖列》中曾述当内地已大面生的几种果,但并没有提及柰。
之,根据代以来柰的名称与内涵的化,反映了中国苹果也存在一个展的程。
二、西洋苹果栽培史19世中叶后,海禁开放,西方文化大量入,果源交流更加繁。
苹果属果也随之引入。
1、早期苹果引概述早期引种苹果的途径是多方位的。
其中以山最早,据烟台的地方史志, 1861 年美国老会成翰·倪思 (JohnL.Nevius) 受老会派遣 , 由上海来山登州 ( 今蓬莱市 ) 。
因倪妻患病, 1864 年返美。
1871 年倪氏夫重返烟台,来西洋苹果、洋梨、美洲葡萄、欧洲李及甜桃等果品种,在烟台毓璜南山麓建园栽植,取名 " 广果园 " 。
2、20 世前半期苹果引种及生概况 20 世初,宁、山苹果展快。
1909 年旅最大一苹果园 ( 后改旅 ) 中有国光 96 株、倭 550 株。
日俄争后,旅、大的租借日本后, 1909 年在熊岳建立苗圃 (1913 年改事 ) ,再从日本引一些主栽品种, 1910 年引入魁、祝光、旭和国光等 ;1914-1921 年又引入玉霰等 3 个品种。
3、苹果生产恢复时期从1950-1952 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对果树生产发放无息贷款,减免果业税收,同时还在重点果区建立果树技术指导机构,通过供销社组织果品运销,提高果农收入,促进了果树业的复苏。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e610c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0.png)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在广袤的中土大地上,有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它生长在一棵挺拔的树上,圆溜溜的外表给人一种诱人的感觉。
这种水果就是苹果。
苹果的古诗词中,最为经典的一首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苍山脉起伏的景观,而楼顶则像苹果一样,直指天空。
苹果象征着一种追求,追求知识,追求更高的境界,正如乘风破浪的人们登上这座楼,瞭望前路,期盼更广阔的世界。
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在《秋词》中也提及了苹果。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的词中,苹果是秋天的象征。
秋天的夜晚,苹果犹如镶嵌在银烛光下的宝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它们平横的形状和诗人夜晚卧床仰天的姿态相呼应,仿佛连天空也被苹果的美丽所感染。
苹果更是诗人周南诗作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周南在《关雎》中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中描述了一个美丽柔和的女子,她宛如一个苹果,诱人的外表下散发着高贵而动人的气质。
这种天然的美丽让人想起苹果,不禁怀疑,也许正是那种微妙的魅力,才会让人无法抗拒而沉醉其中。
苹果还在王之涣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出现过。
“牛渚西江夜,吴山数楼青。
越女乘流去,苹洲双远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离愁别绪,而苹果则象征着思念之情。
思念的女子穿越湍急的江水,像苹果一样飘渺而悠远。
这种形象让人心生怜惜,更加增添了这首诗的情感色彩。
除了以上几首诗中的描写,苹果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被提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的生命为主题,而苹果则成为了生命力旺盛的象征。
即使在荒凉的古原之上,苹果仍然生生不息。
它的坚强执着让人们看到生命的希望和生机。
总之,苹果作为一种水果,在古诗词中多次出现。
它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也是一种诗人们寄托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富有隐喻的象征。
无论是它的形状、颜色还是滋味,都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关于烟台苹果的诗和典故
![关于烟台苹果的诗和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b69fb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3.png)
关于烟台苹果的诗和典故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诗:
1.《咏烟台苹果》
作者:胡春雨
余自幼喜食苹果,至今尤忆儿时,每俟秋日果熟,必日啖一枚,馋虫满腹,意犹未尽。
友人平阴贾君,客居招远历年,丙申孟冬,遥寄栖霞苹果一箱于予。
感君厚意,聊具诗草,以相酬答。
山栖餐紫霞,烟台觅仙丹。
红翠润如玉,芝草味道甘。
归来香满室,含哺且乐天。
羽化何足慕?养正即是仙!
2.《烟台古来有八仙》
烟台古来有八仙,渡海故事七百年。
临行前八仙栽下满山苹果树,引来天河之水把它浇灌。
转眼间,树上的苹果香满山。
谁不说俺苹果好,喜闻四海齐声夸赞。
一年一度丰收季,烟台苹果别样甜。
典故:
1.八仙与烟台苹果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烟台有八位仙人过海,他们随身携带了一些种子,其中就包括苹果的种子。
在烟台的海边,他们将这些种子种下,并用神力浇灌。
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种子长成了满山的苹果树,结出了香甜的苹果。
这个传说也成为了烟台苹果的象征之一。
2.烟台苹果的种植历史
烟台是中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之一,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
期。
据史书记载,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烟台就开始种植苹果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烟台的苹果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也不断提高。
如今,烟台已经成为中国苹果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关于苹果的古诗
![关于苹果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7181cf3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f.png)
描写关于苹果的古诗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在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描写苹果的诗句。
这里列举一些关于苹果的古诗,请欣赏:1.《食苹》-陶渊明苹叶藤丝供细剪,苹林烟雨夜窗前。
持刀力砍动催伐,年年斑锦得人怜。
一应茂实光怪丽,千里青青惹人悬。
纔拿刀镰固相让,忽同翠竹半山眠。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食用苹果为切入点,描绘了苹果树的茂盛景象,表达了对苹果的喜爱。
2.《夜雨苹洲》-张九龄苹洲草遍青天外,云水各在苹洲内。
秋蓬浮岛人言苦,夕渚归湖雁书迟。
远槛波涛尘莽莽,凭栏瑟瑟风悠悠。
日短渔舟人独去,夜寒燕子海棠俦。
这首诗描述了苹洲的景色和风情,将苹果树与自然景观相连,刻画了秋天的诗意意境。
3.《苹果树下寄远》-杜牧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雄州雾列几重山,楚天辽远凝碧落。
一楼一夜听春语,感遇新诗忆故乡。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首诗中的“苹果树下寄远”暗指苹果树的寓意,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追求自由的诗人心境。
4.《苹果树》-骆宾王早花枝,晚凋残。
粉香融西子,春入小园寒。
我们群情皆苦短,悲秋不赏涓滴,珍实系杜鹃。
刻厥心馋孩孙蕃,赖诞乐欢宴。
老将请酒,贤姁合颜。
这是一首简洁的诗句,以苹果树的开花凋谢为象征,寄托了对年华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尽管古代诗歌中对苹果的描写不多,但以上诗句展示了苹果的美感和寓意。
洛川苹果红了
![洛川苹果红了](https://img.taocdn.com/s3/m/f335ad5616fc700abb68fc61.png)
洛川苹果红了作者:古月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第40期十月的陕西洛川高塬,秋高气爽,硕果飘香。
放眼望去,片片果园红彤彤,串串苹果压弯了枝。
在隆重的洛川国际苹果节上,记者感叹,难怪著名作家杨植霖先生在赞美洛川苹果时写下了优美的诗句:“金粉漫施悦人颜,食后流涎犹觉甜。
笑问珍奇何处出?神功点缀洛川塬”。
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全县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总人口22万,其中农业人口16.1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洛川历史悠久,“秦开田陌,汉主限田”,是黄河流域开发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人文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
境内有著名的“洛川会议旧址”和“国家黄土地质公园”,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有剪纸、麻绣、皮影、蹩鼓等,被誉为“民间艺术之乡”。
洛川属中纬度内陆位置,气候温和,境内塬面广阔,土层深厚、日照充足、水肥和谐、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是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全部符合日照、降雨量、海拔等苹果生长7项气候指标要求的优生区,洛川苹果作为陕北苹果的发源地和成长地,经过规模化栽植、标准化管理、系列化开发、品牌化经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关注点,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范县、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
洛川苹果果型端正,色泽鲜艳,甜脆可口,深受国际国内消费者青睐。
自1947年引进以来,迄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
6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洛川县委、县政府和22万洛川人民牢固树立“苹果立县”和“抓苹果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扎实实施“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转变、实现三个领先、建设四大基地”的苹果产业发展战略思想,按照建设现代苹果产业的要求,狠抓苹果的标准化生产和苹果品牌利用保护,强力推进苹果产业强县建设,形成了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口东南亚、北美、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网络,使苹果这一优势产业成为特色鲜明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描写苹果七律诗词
![描写苹果七律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7c975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d.png)
描写苹果七律诗词
以下是描写苹果的七律诗词及其意思和出处:
《苹果》
圆圆苹果似灯笼,红润甘甜满口香。
清脆爽脆如仙果,汁液丰富似琼浆。
产自山东烟台地,名传天下美名扬。
营养丰富人称赞,健康长寿保安康。
这首诗的意思是:苹果圆圆的像灯笼一样,颜色红润,味道甘甜,口感清脆爽脆,就像仙果一样,汁液丰富,就像琼浆一样。
苹果产自山东烟台,名声传遍天下。
它营养丰富,备受人们称赞,常吃苹果可以有益健康,有助于长寿。
这首诗的出处不详,可能是某位诗人根据苹果的特点创作的。
关于苹果的介绍_作文素材
![关于苹果的介绍_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d5755455caaedd3382c4d32e.png)
关于苹果的介绍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关于苹果的介绍,感谢您的阅读!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亚和我国新疆西部一带,栽培历史已有5000年以上。
中亚野苹果被认为是现代栽培苹果发源地之一,为欧洲及美国栽培苹果的原始种。
欧洲苹果栽培起源于希腊,随着300年前新大陆的发现,苹果由欧洲传入了美洲,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栽培,现代栽培苹果乃传至亚洲,此后澳洲、非洲也相继引入栽培。
我国原产的绵苹果在秦汉时代就有记载,在魏晋时代已有栽培。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有关于柰和林檎的详细阐述。
柰就是现在的苹果,包括槟子在内。
林檎即沙果,故苹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我国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至今仍有绵苹果分布,河西走廊地区是其中心产区。
目前作为经济栽培的品种大部分由国外进入,被称为西洋苹果,栽培历史不到200年。
关于苹果的诗句
![关于苹果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80d8da3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5.png)
关于苹果的诗句1. 关于苹果的古诗关于苹果的古诗:1、《南海百咏抄》宋·李调元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
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2、《冬日杂咏八首·其六》当代·蔡淑萍昔曾珍北果,何日渐南来?闻道可祈福,窗前手自栽。
3、《减字木兰花·香蕉苹果》清代·姚华志搜赤柰。
别样色香宜作绘。
褪了绯青。
莫较楂梨总解酲。
日南佳实。
入赋巴且芳似蜜。
双胜相兼。
东海书来雪尚函。
4、《依韵和李宰秋思》宋·梅尧臣一叶与风舞,已知天地情。
将令百果实,竞振群虫声。
陶令欲收秫,豳人思誓觥。
更吟君丽句,谁为写锺评。
5、《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七》清·洪亮吉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
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扩展资料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
道教把苹果视为仙果,它也是北欧神话中的青春之果,是希腊神话中的爱情之果。
在吴语地区因吴语“苹果”与“病故”是同音词,所以在吴语地区不在探望病人时赠送苹果。
2. 关于苹果的诗句这是我从别的地方给你收集来的哦!1.【我】心邀明月,【深】深为君抉. 【爱】字难出口,【青】青石上阕,【苹】香不自醉,【果】红诱人觉,【永】把伊心藏,【远】身不忘却. 个人拙作.. 未佳勿笑!┏━━━━━━━━┓ ┃依凌迟原创藏头诗┃ ┃专用章‖盗版必究┃ ┗━━━━━━━━┛ 2.我自向天笑只因缘来到爱到两情时青天永不老苹果似脸娇果实堪美妙3.“我深爱青苹果”藏头诗:我在果园乐陶陶,深秋美景堪逍遥。
爱情种子早种下,青青枝叶仪态娇。
苹甘连苦人生味,果实累累价更高。
4.我心有些痛,爱你晚相逢,青春徒虚度,苹树植园中,果青香意浓!5.写给一只苹果的诗文 / 一树槐花??题记:苹果只喜欢在苹果树上结果,因为那是它梦想开始的地方。
??(一)??春日的街头??我打量那只苹果??它执拗的转身??成长时留下的??那道伤痕??触目惊心????它从我手中滑下??滑到一群兄妹姐妹中??我找不到它????那伤痕??却留在我的心上??拒绝着一个又一个的目光??却又渴望欣赏??(二)??你的梦想开始的地方??我能找得到吗????我期待着花开??期待着叶长??期待着从那层丑陋的衣服下面??寻找那颗温柔细致的心????那光洁的额头??微红的脸??让我转眼间??就想只做一个农夫??厮守在你身边????用我粗糙的手??为你梦想经过的地方铺上??一层金黄的阳光??哪怕你的梦??我从来不懂??(三)??苹果只喜欢在苹果树上结果??一句话你拒绝了我????难道这是白雪公主吃剩的??毒苹果??我听着毒药的歌??用着毒药的香水??是不是毒用另一种美??娇艳的生存????那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你的梦想似罂粟花一样??美丽鲜艳??那苹果流落到城市街头??好多人围观??却没有人??敢尝一尝????我站在人群中??感受??那只苹果远远凌驾我之上的??梦想6.几日未谋面,已如隔三秋。
描写苹果的诗句
![描写苹果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26e31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b.png)
描写苹果的诗句(原创实用版)目录1.诗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诗句的内容概述3.诗句的艺术特点4.诗句的启示和影响正文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苹果的诗句,它们不仅展现了苹果的美丽形象,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诗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内容概述、艺术特点以及启示和影响四个方面,对这些诗句进行详细的解读。
首先,诗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苹果,古称“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早在《诗经》时代,苹果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果。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苹果成为了寓意美好、象征丰收的意象。
这些诗句不仅反映了当时苹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还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其次,诗句的内容概述。
古代诗歌中关于苹果的描写,既有对苹果外观的赞美,也有对苹果口感的描述。
例如,《诗经·魏风·伐檀》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繁花似锦的桃花来形容苹果的美丽。
又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对草木荣枯的描绘,突显了苹果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再者,诗句的艺术特点。
描写苹果的诗句,多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楼望辽阳,牛郎织女星”,将戍楼、牛郎织女等自然景象与苹果相联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些诗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最后,诗句的启示和影响。
描写苹果的诗句,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启发了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这些诗句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我们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追求美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描写苹果的诗句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它们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艺术表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含有苹字的诗句
![含有苹字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d6ba330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含有苹字的诗句1.有哪些和“苹果”有关的诗句1、树下阴如屋,香枝匝地垂。
吾侪携酒处,尔柰放花时。
有实儿童摘,无材匠石知。
成蹊若桃李,难以并幽姿。
——《柰树》明代杨起元译文:苹果树下树荫大得像屋子,香气的枝条很多,垂到地上。
我们一起喝酒的地方,正好是苹果树开花的地方。
有苹果让儿童采摘,但是木匠知道苹果木材不好用。
即使桃李的下面可以开辟小路,也没有苹果树的姿容这么优雅。
2、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郊行望》唐王勃译文:长在山岩上的桂花很稠密,一片白色。
秋子梨的果实已稀疏了,而它的树叶却变成了红色。
在这凄凉的江湾,我四方八面的望了一遍,我的乡思就像离了本根的征蓬一样,已经跟随着长风飘荡而去。
3、香生玉魇轻含笑。
最难描。
风情无限,半晌却停毫。
——清代吴绡《画苹果花》译文:苹果香气如玉,微微含笑,连画家都画不出来。
这种无限的风情,我愣了一会,还是下不了笔。
4、千年紫柰熟,四劫灵瓜丰。
斯乐异荒宴,陶陶殊未终。
整驾辞五岳,排烟凌九霄。
纷然太虚中,羽旆更相招。
——清吴筠《游仙二十四首》译文:千年的苹果成熟,四劫灵瓜丰。
这音乐和荒宴,陶陶很不一。
整用言辞五岳,排烟凌九霄。
很多太空中,羽飘扬相互招。
5、别样不胜娇。
软丝丝、缀碧条。
海棠姿态些儿较。
嫩红酥欲消。
——清代吴绡《画苹果花》译文:苹果花别样娇柔,绿色的枝条软绵绵的。
有点像海棠的样子,红艳柔嫩的感觉真好。
胭脂一般的颜色娇滴滴的。
6、宿阴繁素柰,过雨乱红蕖。
寂寂夏先晚,泠泠风有馀。
江清心可莹,竹冷发堪梳。
直作移巾几,秋帆发弊庐。
——[唐]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译文:宿阴有很多的苹果,不过雨乱红蕖。
寂静夏先晚,冷冷风有多。
江清心可莹,竹冷可以梳发。
直作移巾几乎,秋季帆发破屋。
2.有关苹果的诗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久不见韩侍郎白居易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马诗李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白居易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辨味白居易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漫兴九首杜甫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送刘四赴夏县李颀既能甜似蜜,还绕楚王舟.——萍李峤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岑参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送曲山人之衡州司空曙3.描写“苹果”的古诗有什么1、咏柰诗(柰是苹果的古称)南北朝:褚沄成都贵素质,酒泉称白丽。
故乡苹果花又开
![故乡苹果花又开](https://img.taocdn.com/s3/m/f7d122d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4.png)
故乡苹果花又开Apples Bloomed in My Hometown Again文/燕台石 图/台本敏又是艳阳四月天,又是故乡苹果花盛开的季节。
人道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但我的故乡烟台市福山区的乡村却正是苹果花争奇斗艳的时光。
每当四月里,一眼望不到边的苹果园,变成了花的海洋,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春风一吹,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黄渤海之滨,盛产各种北方水果,尤以“烟台苹果莱阳梨”而扬名天下。
烟台苹果栽培历史可追溯至400年以前,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福山县志》就记载福山境内栽培有“花红”等苹果品种。
1871年,美国传教士约翰·倪维思夫妇把西洋苹果引进烟台,在毓璜顶建立了“广兴果园”,随后福山门楼镇绍瑞口村和紫埠村农民唐殿功、李锡伍在当地土苹果上成功嫁接青香蕉、红香蕉,最早让西洋苹果实现了本地化。
我的老家在福山区高疃镇,与门楼镇山水相连,在我的记忆中这里几乎村村都有苹果园。
记得上世纪60年代我上小学时,每当春天苹果花盛开的日子,学校老师就会带领学生到苹果园里赏花,名曰逛花儿,同学们在苹果园里嬉闹玩耍,甭提有多高兴了。
苹果花属蔷薇科,花瓣五片,呈梅花形。
它含苞待放时是妩媚娇羞的红色,真正绽放后则是娇嫩透红的白色,虽然和杏花比起来它不够粉红,和桃花比起来它不够艳丽,和梨花比起来它不够洁白,但是它素洁、雅致、清丽,飘散着一股独特的淡淡清香气味。
虽然单个的苹果花不过两枚硬币大小,既不硕大也不那么耀眼,但是架不住聚众成势,那可是田连阡陌、盖山遮岭的气势。
盛开的苹果花如朝阳映照的白云,如冬日降落的初雪,又似广袤的田野笼罩着朦胧的雾霭,将沟夼坡岭全都变成了梦幻般花团锦簇的模样。
苹果花是烟台农村寻常百姓生活的希望之花、幸福之花。
果农一年的希望都寄托在苹果花上,只有春天的花儿好,才能秋天收获的果儿多呀!苹果花开,希望之花就会扮靓整个城乡。
这朵朵千家万户瞩目的苹果花,春天里释放着淡淡清香,招引来一群群蜜蜂,它们热情的歌唱着,辛勤的劳作在田野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苹果的诗词苹果的种植历史
中国苹果即绵苹果,古称柰,从有文字记载起,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下面是精心为你的苹果的种植历史,一起来看看。
一、柰的栽培历史
柰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公元前125-前118)中:"梈柰厚朴"。
其中"柰"多数学者认为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
据《西京杂记》(公元3-4世纪间)记载:当时"上林苑"中的各种果树,都是"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的)名果异树……"
其中有"柰三:白柰、紫柰、绿柰"。
柰既然以名果贡献,则在原产地的栽培就必然更早了。
公元3世纪20年代,曹植有《请白柰表》和《谢赐柰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述当时内地已大面积生产的几种果树,但并没有提及柰。
总之,根据汉代以来柰的名称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绵苹果也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
二、西洋苹果栽培历史
19世纪中叶后,海禁开放,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果树资源交流更加频繁。
苹果属果树也随之引入。
1、早期苹果引进概述早期引种苹果的途径是多方位的。
其中以山东最早,据烟台的地方史志记载,1861年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John L.Nevius)受长老会派遣,由上海来山东登州(今蓬莱市)。
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
1871年倪氏夫妇重返烟台时,带来西洋苹果、洋梨、美洲葡萄、欧洲李及甜樱桃等果树品种,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园栽植,取名"广兴果园"。
2、20世纪前半期苹果引种及生产概况 20世纪初,辽宁、山东苹果发展较快。
1909年旅顺最大一处苹果园(后改为旅顺农场)中有国光96株、倭锦550株。
日俄战争后,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归日本后,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为农事试验场),再从日本引进一些主栽品种,1910年引入红魁、祝光、旭和国光等;1914-1921年间又引入玉霰等3个品种。
3、苹果生产恢复时期从1950-1952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对果树生产发放无息贷款,减免果业税收,同时还在重点果区建立果树技术指导机构,通过供销社组织果品运销,提高果农收入,促进了果树业的复苏。
在老苹果产区,残存的苹果老树迅速恢复了树势,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并开始组建第一批国营园艺场(其中北方以苹果为主),因此,产量急速回升。
4、50-60年代苹果业的兴起从l953年起,中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兴起,大大地鼓舞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l955年农业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大力提高现有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有计划地积极向山区、荒山扩大垦辟新果园",新建果园一律免征农业税,并相应改善购销工作。
5、商品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从1985年起,由于苹果收回投资快,效益高,除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适于商品生产栽培外,其他地区都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开发山区、脱贫致富或积累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其中陕西省发展尤为突出,在渭北地区建立25个优质苹果基地县,秦冠、富士等品种占了绝对优势,产量也迅速上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从1992年达到年产8.429×105t,仅次子山东、辽宁。
1993年超过了辽宁,居全国第2位。
1995年全国各省的面积与产量。
苹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
苹果也是一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的高产果树。
一般山冈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最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
土壤通气不良时,根系生长受阻。
PH7.8以上时,易发生缺素失绿现象。
对土壤的耐盐力低于0.15%。
苹果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
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是1个种,即苹果。
现在世界上栽培的苹果品种,绝大部分属于这个种或为该种和其他种的杂种。
该种有两个变种,道生苹果和乐园苹果,常被用作矮化或半矮化砧。
生产上用作砧木的种,尚有西府海棠、海棠果、湖北海棠、河南海棠和山定子等。
苹果品种繁多,但作为经济栽培的数量不多。
通过栽培实践,世界各国都根据自己国内的具体情况确定了一些适应本国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中有些已成为世界上广泛经济栽培的品种,如金冠、红星、富士等。
近些年,有些品种通过广泛的芽变选种和杂交育种,已各自形成~个较为庞大的系群。
除上述金冠系、元帅系(红星是其中的芽变品种)和富士系外,还有旭系、红玉系、史密斯系和国光系等。
在这些系群中,尚可根据株型进一步分为普通型和短枝型两类。
如新红星、首红、超红等都是元帅系中的短枝型品种,金矮生、矮金冠等都是金冠系中的短枝型品种。
其他各系也大多有各自的短枝型品种,如短枝富士、短枝国光等。
一些品种还已有成优良的着色系。
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一般认为,4~10
月生长期的平均气温12度~18度最适于苹果的生长。
夏季温度过高,平均气温>26度时,花芽分化不良,果实发育快,不耐贮藏。
红色品种成熟前适宜的着色温度为10度~20度,如昼夜温差小,夜温高,则上色困难。
对照谁北地区气候条件,尤其是中熟红色品种在温度方
面离最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往南至长江流域,则这种差距加大。
世界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
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期,要求空气比较干燥,日照充足,则果面光洁,色泽浓艳,花芽饱满。
如雨量过多,日照不足,则易造成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产量低而不稳,病虫害严重,果实质量差。
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时有春旱、伏旱或秋旱发生,7~8月份多数年份雨量又过于集中,故灌排措施均需加强。
苹果为喜光性树种。
光照充足,有利于正常生长和结果,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
不同品种对光照的要求有所差异。
淮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基本上能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要。
土壤方面,苹果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土壤酸碱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
土壤通气不良时,根系生长受阻。
PH7.8以上时,易发生缺素失绿现象。
对土壤的耐盐力低于0.15%。
苹果的种植历史相关文章:
1.怎么种苹果树
2.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3.xx年种植苹果的方法有哪些
4.苹果怎么种植
5.苹果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6.苹果的种植技术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