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时巧妙放松的方法

合集下载

如何练习太极拳能全身放松

如何练习太极拳能全身放松

如何练习太极拳能全身放松第一,要思想人静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静。

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是辩证关系。

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

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第二,要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

意是一身的统纲。

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第三,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

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

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

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第四,要动作轻灵。

听之至细,动之至微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

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身体不能“硬邦邦的”。

落脚不“扑腾扑腾”的响。

第五,要“慢中求功”,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没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才能不用僵力、拙劲、犟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

第六,要适量运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实效,不要负重锻炼如果运动过量,身体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运动量。

初学者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老年人和体质较差的对高难度动作不要强求,不要与年轻人攀比,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延年益寿。

陈式太极拳放松练习要领

陈式太极拳放松练习要领

陈式太极拳放松练习要领陈式太极拳练习时,要求能全身放松,不故意鼓劲用力,而用意识引导全身的运动,即要做到用意而不用拙力。

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松,并非是浑身软塌,软而无力,而是要求练习者在正确的姿势下,肌筋一定程度的松弛。

练拳者如果不能领会这一道理,并正确掌握放松练习要领,即便苦苦练习,也很难提高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要做到全身放松,必须放松身体的各个部分,而身体各部分的放松,均有其具体要求,现分别阐述如次。

一、头颈部分头为一身之首,头颈对全身的平衡和放松起主导作用,头的俯、仰、转、侧都会直接影响全身的平衡和放松。

头向前俯,则身体自然向前俯;头向后仰,则身体自会跟着后仰;头向一侧斜倚,则身体也会倾向一侧。

而身体前俯,会造成背部紧张;身体后仰,则胸腹部紧张;身体倾向一侧,则迫使另一侧紧张。

因此,头部要中正直竖,不偏不倚,才能维持全体的平衡和放松。

下腭内收是使头部保持正直的关键所在。

头部不左右倾斜,下腭微微内收(即作微微后缩之势),则头部已正直,头顶自然向上领起,也就是“虚领顶劲”。

顶劲领起,身体运动起来才能轻巧灵活。

内收不可过分,过分会引起颈部紧张,甚至僵硬,反使头颈转动不灵活。

顶劲领起,应以放松竖直为度。

练拳时,面部肌肉也要放松,带轻松愉悦之色。

双目平视,口唇、牙齿轻轻扣合,舌头自然抵住上腭。

运动中精神贯注,眼随手转。

时常注意保持头颈正直,配合作头部的左右前后转动,有助于掌握头颈正直的要领。

二、上肢部分1,肩肘。

肩部和肘部的放松是整个手臂获得棚劲的关键。

手臂的转关变化,其根本在肩部,其劲力的顺达在于肘部。

肩肘松沉灵活,则整个手臂能运转自如。

陈式太极拳要求“沉肩坠肘。

”“沉肩”即肩关节放松,自然下沉,腋下留出可容一拳的间隔,使肩部有较大的活动范围,灵活而又劲力充沛。

肩不可上抬,也不可下压,上拾下压都会引起肩部紧张,失去其应有的活力。

肘部的放松下沉,应不过于伸直,也不过于弯曲,而要使整个手臂保持孤形。

太极拳的放松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放松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放松练习方法太极拳的放松练习方法顶头悬将颈部肌肉放松,颈椎自然舒直,头部因为肌肉舒松开而自然座于颈椎上。

头顶似有绳悬,头部有微的悬空感。

松肩要松肩,首先要将胳膊松透。

这样来体会胳膊放松:两腿站直后弯腰,两臂如吊环一般自然下垂,与地面成九十度角,感受一下此时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觉。

缓缓站直身体,每移动一分重新体会一下,放松的状态如有变化就重新调整到松。

胳膊能松开后,胳膊的重量都缀在肩关节,有一定时间积累后肩关节会慢慢松开。

松肘(开肘)肘部微微外棚,肘尖微微向下有沉坠感,松开胳膊上的肌肉筋骨。

肘不开肩不开。

肘开后胳膊上棚劲自生。

松腕腕不松则气会断在手腕处。

腕不松则指不松,整条胳膊也不会真正松开。

松腕,皮肉虽连着但腕部筋骨就如断掉一般。

舒指手指自然舒展,意念贯到指尖外缘。

指虽柔软,但练习日久,手指也会有棚意。

松胸胸部松开后会自然腹式呼吸。

舒背立身中正、顶头悬后背部自然舒展。

松胯稍息站立,将虚腿(右)松开,慢慢轻提右膝。

保持立身中正,不可因提膝而身体有些微歪斜,胯始终保持水平位置。

大腿、小腿肌肉松开,小腿自然垂直地面,脚腕松开。

膝盖似有细线牵引,每提一分重新体会腿上变化,练一段时间能体会到胯关节,如此松着提步落步,胯关节会慢慢松开。

松膝(开膝)膝关节不开,则劲会困在膝盖至大腿上,下盘必然轻浮。

松脚腕脚腕不松,腿部不会真松。

松脚腕,如同脚腕处的皮肉虽连,但筋已断开。

即使地面不平,身体中正也不会因地势原因受影响。

尾闾尾闾微向上向前托,犹如屁股下面有个你可以随时落座的板凳一样,而你也正时时准备坐下。

此时尾闾中正。

松腰腰腹松开。

要将腰与胯分开,下盘充实又似有气流不断上涌,因此腰不会死压下盘,与下盘是牵扯不断又有弹性的。

刚开始练时不要刻意追求,松字易读难做。

太极拳是自我检讨、自我验证的过程,要有否定自己、每次体会将自己当作白纸的勇气。

把心气放下,沉在自我中,不要用已有的经验来检验,因为太极体验是你从未有过的。

太极拳节节放松的具体要领

太极拳节节放松的具体要领

太极拳节节放松的具体要领太极拳节节放松的具体要领太极拳的松身,要求周身放松,正如《太极拳论》开篇第一句所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

要做到周身俱要轻灵,除了从头顶、脊椎,到尾闾的主躯干要放松,掌、腕、肘、肩、背、腰、胯、膝和脚上下九节,也要节节放松。

当然,太极拳所说的松,是舒松、自然,而不是松懈。

1头部头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目要自然平视,始终要注视对方,引领自己发力的方向,并用余光顾盼全局。

既不可闭目,也不可怒目,神宜内敛;口微闭,忌切齿,舌抵上颚,运动中所生津液,须徐徐咽下。

2颈颈要自然松竖。

只有虚领顶劲,颈才能自然松竖,既不僵硬,又不软塌。

3肩肩要松沉。

肩关节的松开,至关重要。

只有肩关节能松开,上肢动脉才能通畅,血液方可直达指梢;只有肩关节能松开,才能使整个手臂的运动,松柔圆活,腰发之劲方可直达指梢。

4肘肘要自然弯曲下垂。

要做到既不贴肋,又不离肋。

肘不贴肋,是便于肘部的技击;肘不离肋,是便于保护两肋。

5腕腕要松活,不可僵硬。

腕关节最为灵活,要随手臂伸缩、升降,灵活旋转,所谓“运劲如抽丝”。

推掌时,要注意腕部微微沉实吐力,掌指也随之微微展直,谓之“坐腕”。

6手手变化最多,有掌、拳和钩三种。

掌宜自然舒展,出掌和收掌时,注意旋转和缠劲,注意掌心内含外凸的虚实变化,以及发力时的坐腕立掌。

握拳也要松柔,柔中寓刚。

虽松,分之不能开;虽柔击之不能散。

钩手,通常是由掌变钩,手腕自然下垂,五指蜷曲,拇指贴于食指梢节。

7胸胸要舒松微含,谓之“含胸”,以利腹式呼吸,既不可外凸,也不可内扣。

注意,含胸不在胸,仅是两臂微微内合,胸肌松弛,使胸腔舒展,横隔肌下降8背背要舒展伸拔,不可弓驼,谓之“拔背”。

能含胸,自然能拔背。

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自然下沉,脊骨随之鼓起上提。

含胸拔背,有利于腰发之劲,通于背脊,形于手指。

9腰腰要做到松、沉、直。

松,就是腰以上肢体放松,为了气不上浮;沉,为了下盘稳当,转动灵活,腰胯微微松沉,有助于沉气;直,为了立身中正,俗话说:“低头弯腰,学艺不高”。

太极拳放松的七项原则

太极拳放松的七项原则

太极拳放松的七项原则
太极拳放松的七项原则包括:
1.意念放松:在练习太极拳时,要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不要有杂念和压力,专注于自己的动作和呼吸。

2.身姿放松:保持身体的自然姿势,不要过于僵硬或紧张,也不要故意扭曲或变形。

3.肌肉放松:通过逐渐减少肌肉的紧张程度来放松肌肉,特别是在发力和动作转换时。

4.关节放松: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要过于僵硬或紧绷,特别是在动作转换时。

5.呼吸放松:通过深呼吸来放松呼吸系统,特别是在动作转换时,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舒适。

6.心态放松:保持心情平静、愉悦,不要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特别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

7.动作放松:在练习太极拳时,要保持动作的自然和舒适,不要过于刻意和僵硬,特别是在发力和动作转换时。

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在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在练习太极拳中做到放松。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太极拳初学者对于每一个动作都要追求“由脚而腿而腰”。

这样的学习锻炼尤其要注意以下10点:①“由脚而腿而腰”的锻炼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那就是大臂必须呈向前围抱的姿势,而且手臂必须保持静态的不用力放松,就是拳经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柔而无刚”的姿势。

这种姿势使得肘部总是在肩的前外方,胸臂交界的腋下有空隙,太极拳无论练还是用,胸臂始终都是这种姿势的;同时必须将手臂当作是与肩部断开挂在肩上的,当作是不会主动的链条或鞭子,局部是始终没有动力的,还尤其要注意大臂上部的肌肉不要用力主动,不要对手臂的动作发生作用;这样,手臂就容易被身体带动和被动量传递所作用动。

②动态的虚领顶劲和沉肩是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不可缺少的“相向运动”的一个起始环节,但肩部仅仅是微微地不由自主地动态的下沉而已,不能存在肩部对手臂的动作有任何作用的控制、催动等的主动意识,要彻底摒弃非太极拳武术所说的“肩催臂”的意识反应,必须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要“空肩”,要始终体验手臂是身躯的腰骶部位所直接带动的。

③动态的含胸拔背也是动量传递“相向运动”的环节,也是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动态的含胸或拔背,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也是不可能的。

动态含胸与拔背锻炼的活动幅度也必然需要经过由大到小,最后自然而达到几乎没有外形变化反映的过程。

含胸或拔背必须是由下而上被动的,是由脚而始的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动的。

由于动态含胸拔背使得原来并不运动的关节和肌群参加了运动,因而初学者胸肌和背肌一般会发生一段时间的隐隐的疼痛过程,被称为“换劲”。

④身躯的腰骶椎部位是动量传递枢纽性的“相向运动”环节,是对动量传递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部位,所谓的“命门后突”就是指腰骶椎上下的一段部位,就这一局部而言,力量的始发处或者说是动态的“实”处仅仅是腰5骶1椎这一隙之处,其它部位始终还是要追求放松不用力的,可见《十三势歌》所说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字的用词是十分精到的。

太极拳中周身各个部位的放松方法

太极拳中周身各个部位的放松方法
顶头悬:将颈部肌肉放松,颈椎自然舒直,头部因为肌肉舒松开而自然座于颈椎上。头顶似有绳悬,头部有微微的悬空感。找到那个可以让头做到脖子这个架子上,扒掉舍掉脖子上的肌肉。比较形象的:都
随着你对身体放松程度的提高你也许会听到身体里有一些细微的从没有过的感觉不要控制这些感觉也不要强求让他们来去自由你就静静的听着
太极拳中周身各个部位的放松方法
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放松。其实,放松只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手段。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中周身各个部位的放松方法。欢迎阅读!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的方法身心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也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药学会放松。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一:要松胯松胯则裆圆,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

松胯不是架势低,架高一样松,一样运转灵活,架低胯不松,则运转不灵。

有些练习者动作来回荡动,就是胯没松好,变化不能直接从转动中形成,只好在往复荡动中移动重心,从而实现招式的变化。

这个毛病很普遍,练习者应注意克服。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二:要松肩肩松则上肢灵活反应快,而且气血易达指尖,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健身之目的。

太极拳名家陈鑫先生云:(肩)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伸屈,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

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习练太极拳如何放松三:知道了放松肩胯,在动作运行中,要注意上下肢体的三节变化上肢:应先出手,再出肘,再出肩;回收时,应先收肩,再收肘,最后收手。

下肢:先出脚,再出膝,再出胯;回收时,先松胯,再收起膝,最后收脚。

即口诀中,手肘肩,脚膝胯;肩肘手,胯膝脚。

在练习中,一定按这套程序运行,再快也是这套程序,再慢也是这套程序,当然特殊情况例外。

久而久之,则成自然,太极韵味自出。

外形如行云流水,平沙落雁,动作悠悠哉,心情溶于山光秋色之中,心情焉能不放松,不愉快;内气充盈,手如灌铅,立如中流砥柱,健身防身之功效又焉能达不到。

太极拳的六大放松技巧一、松开练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松,使心松,神意内含以存静养。

大脑松空,灵慧方能生长。

如有一点不松,一节不松,想达到通、灵、空是不可能的。

不但筋、骨、肉松,人的五脏六腑都应该松。

松开指的是身体各大关节松开,如上肢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下肢的踝关节、膝关节、胯关节,以及身体背后的脊柱24个大关节,都要拉拔松开。

放松不是虚弱,是骨节拉长,只有骨节拉长,才能节节贯穿,气血才能流畅,经络才能通畅。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太极拳放松的要领太极拳放松的要领1、头部头部要正直,头顶百会穴(在两头角中间)要有轻轻上提之意,如有绳索悬起,练拳时顶劲始终不可丢失。

古典拳论总结为“虚领顶劲神贯顶”。

眼自然平视,眼神要照顾主要手足的移动。

耳尖有上提之意,耳要静听身后。

训练视觉、听觉。

鼻自然呼吸,发劲的一刹那因鼻呼气不够用时,可以微张口,口鼻同时呼气。

口唇轻闭,牙齿轻合,舌放平,舌尖轻舐上腭,津液要咽下;下颌微向里收。

面容要自然严肃,但勿露紧张或粗暴之状。

当中的细节要领,在于大家呼吸时去慢慢体会,注意吞吐均匀。

颈项要自然竖直,随目光、动向而灵活转动,颈项后面两条大筋间的“哑门穴”与下面“长强穴”(位于尾闾骨附近)相呼应。

作为“身弓”以腰脊为“弓把”的两把弓梢,以增加其调节度和爆发力,对推手时的缠绕蓄发、运用自如极有关系。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2、肩臂部两肩平正松沉,不可耸起,不可后张,微向前蜷以助“含胸”,能加强合力。

肘关节要下垂并微有外撑之意,有助于“绷劲”和合力作用。

肘关节微屈,“肘不贴肋”,腋下留有一立拳地位,便于推手时两膊有回旋余地。

同时,身体也要保持中正,不能歪斜或做多余的动作。

腕关节要求柔活而有韧性地运转,并要“坐腕”(拓腕),成势时沉着下塌,并有定向,促使手掌徐徐贯足内劲,腕关节柔活有韧性,能发挥擒拿和解脱擒拿而反擒拿的作用。

推手中,当控制对方劲路时也必须“坐腕”,才能“搭手和落榫”(落榫是比喻木工以斧击榫,榫头即吃住,牢不可移),放劲干脆。

太极拳放松的要领3、胸背部胸要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内缩。

背要舒展,肌肉松沉,两肩中间脊骨(大椎)要随顶劲上领而向上鼓起,使这部分皮肤有绷紧的感觉,称作“拔背”或“气贴背”。

胸背合称为“含胸拔背”,有外向前合之意,与合力放劲有关。

脊柱要节节松沉直竖,虚虚对准。

腹部要有松静外向前合之意。

随吸气小腹微内收,随呼气小腹微外凸(气沉丹田),不可一味“气沉丹田”,以免日久形成大肚子。

练太极如何做到放松

练太极如何做到放松

练太极如何做到放松练太极如何做到放松练习太极拳讲究刚柔并济,松紧结合,所以练习太极拳一定要做到放松。

只有充分了解太极拳的特点,然后练习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练太极该如何放松吧!以下仅供参考!1、思想人静练习太极拳的一定要心无杂念,放空思想,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静,这样对于练习太极拳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

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2、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

意是一身的统纲。

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3、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

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

练习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适度就好,这样效果最佳。

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4、“慢中求功”,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没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

才能不用僵力、拙劲、犟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

练习太极拳千万不要在尘埃多的地方练习,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感染上呼吸道等疾病。

在烟尘和废气较多的地方。

本来就不宜练拳。

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

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

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静和松是太极拳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难做到的。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

供您阅读!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下面介绍的三个功法,简单而有效,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在入静和放松方面必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1.无极桩两脚一肩宽自然站立。

两手自然下垂放于两腿边,头项中正,下颏微内收,舌轻抵上颌,口微闭,眼微合。

两腿站直,先放松思想,然后默念放松头部,同时,意念即集中在头部;接着默念放松颈,放松肩部,放松上臂,放松肘部,放松小臂,放松腕部,放松手掌,放松手指。

与此同时,意念也跟着从头走到手指尖。

然后默念放松头部、颈部、胸背、腰腹、胯臀部、腿和足。

一遍走完,再走一遍。

速度要慢,心念到哪个部位,思想意念就走到哪里,从上至下节节贯穿。

一般3~5遍,就可达到思想人静、身体放松的效果。

最后,做转头和摇头动作,左右各转圈,以放松颈部关节。

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2.自然桩两脚同样一肩宽开立,屈膝,身法微下蹲,两手上提至胯前,手指斜向下,自然放松。

其它身法同上势。

然后同上势一样,做默念放松、集中意念入静功法。

但此势线路为头→颈→肩→腋下→上臂内侧→肘窝→前臂内侧→手腕→手心→手指尖→手背→前臂外侧→肘→上臂外侧→背胸→脊→腰腹→胯→大腿→膝部→小腿→足。

默念5~10遍,然后上身做上下、前后的“蠕动”以松开脊椎关节。

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3.铜钟桩站法基本同上势,但两手向两边分开,身法如一铜钟。

入静放松默念的线路同上势一样。

5~10遍后,做白鹅展翅,即两手臂徐向上举,身法下蹲同时,吸气(宜细、缓、深、长)。

然后,两臂松下,身法略上提,同时呼气。

这样反复做3~5遍,以调匀呼吸,松解肩、肘、膝、踝等关节。

太极拳的放松方法

太极拳的放松方法

太极拳的放松方法朋友,想知道太极拳里咋放松不?这可是有不少小窍门呢。

咱先说说身体上的放松。

打太极拳的时候啊,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超级柔软的棉花糖。

脚往地上一踩,可不是那种死死地钉住,而是像树根轻轻扎进土里,稳稳当当的同时还透着股子松劲儿。

膝盖可别绷得直直的,微微弯曲着,就好像弹簧一样,能屈能伸的。

再往上看,腰啊,这可是个关键部位。

腰要像那轴承似的,灵活得很。

别把腰弄得硬邦邦的,要能自如地转动。

你想啊,要是腰跟铁板似的,那打拳得多别扭。

就把腰当成是身体的指挥官,它一放松,带动着整个上身都能松松快快的。

肩膀呢,可不能耸肩啊,一耸肩就全紧起来了。

要把肩膀头子往下沉,就像有个小秤砣拽着似的,一直沉到胳膊肘那儿。

胳膊也别较劲,就像两根软软的柳枝,随风摆动。

手掌呢,也别握得死死的,手指自然舒展,感觉像是轻轻捧着个小物件,又好像什么都没拿一样。

还有心理上的放松。

打太极拳的时候啊,就把那些烦心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去。

心里头清清爽爽的,就像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

你要是一边打拳还一边想着工作上那些糟心事,那肯定放松不了。

就当自己在一个特别美的世外桃源里,就自己和这太极拳,可享受了。

呼吸也很重要哦。

呼吸要均匀、细长。

别大口大口喘粗气,就像微风轻轻吹过一样。

吸气的时候,感觉把那清新的空气缓缓吸到肚子里,肚子就像个小气球一样慢慢鼓起来;呼气的时候呢,就把身体里的浊气慢慢排出去。

呼吸顺了,身体也更容易放松。

总之呢,打太极拳放松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让自己整个身心都舒舒服服的状态。

别太刻意,越自然越好。

就像你平时走路一样自然,只不过是带着太极拳的那种韵味和姿态。

你要是能掌握了这种放松的方法,那打太极拳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顺畅,自己也会越来越喜欢打太极啦。

太极拳松透身心步骤

太极拳松透身心步骤

太极拳松透身心步骤太极拳松透身心步骤练太极拳能获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优化生命、开发智慧等功效,其奥妙就在一个“松”上。

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太极拳松透身心步骤,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松开:对拉拔长意在先松开就是把身体所有关节松开。

杨澄甫说:“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这说明,松透身心的第一层功夫就是松开全身的各个主要关节,其目的,就是把身躯、四肢,这些人身体的五根棍子变成“柔若无骨”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认识,有人把太极拳松开身体的内容称之为“九松”,其实,具体来说,不仅仅是“九松”,应至少把手指、手腕、肘、肩、颈、头部、脊柱、肋、腰、胯、膝、踝、脚趾等部位都松开。

从武学学派来看,虽然都讲松,但各派还是有一些侧重的。

作为练太极拳者,松腰最为重要。

杨澄甫在《太极十要》一文中,把“松腰”列为其中的重要一条(第三条)。

为帮助练太极拳者松开身体,笔者在教拳实践中,根据太极拳对拉拔长、圆伸一体的原理,结合师传内容,编了一套比较全面的松身法。

这套松身法可作为抻筋拔骨的养生方法,亦可作为热身操,在练太极拳架前练一练、热热身。

这套松身法,由松手指、肘、肩部开始,先让上肢实现“大关节蛇形,小关节蛹动”,然后再松其他关节。

松散:内外均匀体舒适太极拳要求松散。

松散就是从上到下、由里至外同时放松,这样能不偏不倚,符合太极拳理。

太极拳就是调和阴阳,使之归于中和,中和就是内外均匀舒适,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紧张。

如何做到松散,不管是行拳走架还是专项的基本功训练,都要通过自我暗示的办法、想象的办法、周身上下内外没有任何压力的办法来实现。

内功太极拳中有一个重要的练法叫“三道圈”,它的目的就是用来练松散的。

也可以通过“一石激起千层浪”来理解松散,这状态是有向下落的意思又有向外散的状态。

如何理解,可以体验坐电梯突然下落又有些往外膨胀、飘忽的感觉。

著名作家毕淑敏形容松散像烟灰下落,当烟灰一抖的时候,烟灰既往下落,又往外散,这个状态就叫松散。

太极拳放松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放松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放松的练习方法太极拳放松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练习起来对我们的健康才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能让自己更开的掌握太极拳的技巧。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太极拳放松的练习方法一是从正中求松放松,一定要在身法中正的基础上寻求,要不然就非常容易出现松懈、松斜,以及跪膝、突臀、幌肩等病。

二是从慢中求松大极拳要求快慢相间,对初练者来说,特别是在未能放松之前;要强调练慢。

从慢中才能逐节检查全身各个部位放松的程度,细细品尝放松的味道。

慢,也是学习太极拳的一个重要要领,慢练才能更好的掌握太极拳中的内在思想和要求。

慢,练太极拳要慢,但不是停顿。

慢是相对快而言。

慢的原则是要求“贯穿”,不能有断续。

太极经中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动作前后要衔接,所谓“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使拳套动作连绵不断,节节贯穿,动作之间不能有意拖延。

一般来说,一套拳(指传统的老架太极拳)大约应控制在25-30分钟之间为适宜。

锻炼有素的人,每次打完整套拳的时间基本相同,这就是功夫深的具体表现。

三是从缠绕中求松动作必须注意走顺逆缠丝的螺旋劲,从缠绕之中求放松,因为太极拳的松柔是在螺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从园活旋转中求放松。

时刻注意四肢的顺逆缠丝。

直来直去的`动作则很难育松。

太极拳的调息方法一、自然调息法自然调息法是练习太极拳初级的呼吸方法,接近正常人的呼吸方法,又称混合式调息法。

呼吸不随意识和动作的改变而改变。

自然调息法就是不要过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动作的配合问题,在做好拳势动作基础上,呼吸以自然、舒服为宜,你觉得舒服了,就对了。

长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动作配合上了,这实际上是以动作来调节呼吸。

这种办法的前提是动作要准确,要合乎规格,要规范,对动作要求比较高。

在学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特别提倡自然调息法。

自然调息,重在突出“自然”两字,要顺其自然,呼吸均匀。

因为自然调息法是使人们在练习过程中不加任何勉强或干扰的呼吸形式,练习者是为了记住太极拳的动作规格、路线、方法和要领,已无法在人体生理方面再做任何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做动作时人体表现出停顿,不能起到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和用意不用拙力的效果。

太极拳巧妙放松的方法

太极拳巧妙放松的方法

太极拳巧妙放松的方法从容不迫,静心慢练,自然放松练习太极拳要放松,这里的放松,不仅是精神上要放松,周身肌肉也要放松。

只有做到了放松,经络才能畅通无阻,气血才能够顺达充盈四肢百骸,这样才能够达到增长功力、健体强身的目的。

所以,练习太极拳,能否放松,是至关重要的。

初学太极拳,先要熟练套路动作,做到立身中正,姿势正确。

等到动作熟练后,再专注放松。

这时打太极拳,要意想丹田,让丹田带动肢体进行运动。

每到一个式子的定式时,要沉肩坠肘一次,调整气息,使内气归于丹田。

这就是一次放松。

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式子。

每一个式子都要这样开合起落,使气血从丹田出发,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在动作的外形上都要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

这其实是把太极拳当作活步桩功进行练习,活桩慢练,才能出功夫。

开的时候要尽力张开,让肢体放松,内气通达四梢;收的时候要全部收回,做到气沉丹田。

这样,开合收放要清晰,不能含混不清。

按照这样练习,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出现紧张僵硬的状态。

到了高级阶段,外形动作的松沉开合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时就要专注于意念的放松。

总之,太极拳的放松没有什么玄虚的,只要从容不迫,一个式子接着一个式子地慢慢练习,每一个式子都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使内气达于四梢,归于丹田,久而久之,就做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

以上所述,是练习混元太极拳的要求,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太极拳的放松是手段,不是目的谈到太极拳的放松问题,我们往往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放松。

其实,放松只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手段。

练太极拳时不能放松,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意念上没有放松,再一个是肢体上没能放松。

意念的不能放松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紧张。

初学太极拳时,人很容易紧张,思想上一紧张,动作就僵硬。

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做到思想上不紧张,要顺其自然,这样就能在意念上放松。

对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的肢体上的放松,一般人不理解,以为不用力,软软的就是放松了;认为放松就是松软、松懈。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笔者在练功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法,谨供同好参考:一、在摸针尖中找感觉手持尖锐钢针一枚,针尖朝上,用右手掌心正好按触在针尖上。

眼盯针尖,心神宁静,手掌慢慢移动,徐徐将手心触按在针尖上。

从触按开始到触按成功这个全过程,这样达到了形体高度的“放松”。

二、在躲锥尖中找感觉手持尖锐的锥子五把,锥尖朝前,先行缓缓移动刺向拳友胸部(假动作),继而锥尖朝下缓缓移动刺向拳友大腿部位(假动作),要求拳友必须明白,绝不可用力顶住,否则要吃大亏;又要求拳友不可一味逃跑躲避,应取“若即若离”状,对锥尖进行躲化。

在拳友躲化锥尖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拳友达到了心神宁静,形体“放松”。

三、在闭着眼睛练拳中找感觉盲人行走,手持一竹杆试探开路,小心翼翼,由于身心放松,途中绊脚石、障碍物以至陷阱一概心知肚明。

试想盲人如若大步流星,自会让旁观者不寒而栗。

我们不妨试试闭着眼睛行功走架,从中自可体悟到心神“放松”的感觉。

四、在“摸”字中找感觉笔者认为,“练太极拳”提法欠妥;而“打太极拳”的提法也不妥。

正确的提法应是“摸太极”。

摸者,何也?摸其道理所在,摸其真谛所存。

太极拳演练,要求“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迈步如猫行”,“举步轻灵稳健”,这是太极拳对脚的要求。

我们不妨对“手”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如摸针尖,如摸高温火烫的钢板”(只可远而感应之,不可近而触摸之)。

摸太极,我们应当这样想像,周围空间都是“荆棘丛生”,万万不可用力碰之、触之。

太极拳修持,贵在一个“摸”字,我们应从“摸”字中求索、寻觅、体悟、回味“放松”的感觉。

五、在日常生活中找感觉起床、穿衣、结钮扣;用餐、端碗、举筷子;日常行走,骑自行车、打毛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动作自自然然,顺顺当当,无一处不放松,无一处生硬、僵滞。

我们应当从日常生活的自然动作中去领悟“放松”,去体悟“放松”。

笔者认为,摸太极“行动如走路,走架如游泳”。

放松功

放松功

陈氏太极拳放松功一、静心功1、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唇微闭,齿轻合,舌贴上颚,两眼正视前方。

头部百会穴虚灵顶天,脚下涌泉穴虚含,踏稳通地,想象与天地合为一体,人与自然合一。

2、上半身保持不变,双膝、双髋(kuan)微微弯曲。

3、身体直立保持不变,重心持稳于右腿,后背放松,微提左膝,左脚尖点地。

4、身体重心保持在右腿,左脚向身体左侧移动半步,脚尖点地,5、将身体重心移至双脚中心位置,左脚脚跟落下。

在身体重心移动的同时,双腿由微屈转换为直立。

6、上半身保持不变,闭目,双膝微屈将身体重心微微下降,深呼吸一次。

将身心放松、周身放松,安静。

静以养心,使心平气和,感受和寻找身体的重心、关节的开活、心情的平静、呼吸的舒缓、身法的平稳。

(师傅指路:本动作是静功,静以修心,心能静则神自闲、身自松。

练习本动作主要是放松自己的心灵,感受呼吸而非专注呼吸,让身体各部位在自然缓慢的呼吸中松弛下来。

练习过程中身体应保持放松状,平稳呼吸。

)二、放松头颈1、由静心功开始,头由直立慢慢向前低垂,放松颈部,同时两肩以及后背顺势向前松合,并保持约半分钟。

2、身体重心向左腿慢慢移动,头颈顺势向身体左侧做绕环。

注意双肩保持放松不变。

3、身体重心由左向后移回身体中间位置。

胸腹前凸,,头颈借势轻轻由左向后绕行到后面。

4、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右腿,头颈顺势由后绕行至身体右侧。

5、身体重心回到中间,头颈滑落至胸前位置,动作稍作停顿,以放松身体、平缓呼吸。

6~8、反向再做一遍。

9、最后先轻轻起身,缓缓抬头,回到起始状态,端正站立。

(师傅指路:1、头、颈的运动,主要依靠身体重心和姿势的变化顺势完成,头颈本身不要用力运动。

2、运动中如遇到痛点,不要勉强通过,要在此处停留并逐渐完全放松,达到无痛而过。

3、动作宜慢、不宜快,越慢越能放松彻底,越能避免和缓解伤痛。

)三、肩胸伸展1、身体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由指尖引领两臂伸直上举,挺胸,头后仰,胸、肩都展开。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大家摘掉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吗?下面店铺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帮到您!打太极拳怎样才能放松1、打太极拳怎样放松之要思想人静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静。

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是辩证关系。

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

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2、打太极拳怎样放松之意识引导行动要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

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

意是一身的统纲。

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

”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3、打太极拳怎样放松之掌握动作技巧3.1、要松胯。

松胯则裆圆,下肢运转灵活,进退不僵滞,腰转自如。

松胯不是架势低,架高一样松,一样运转灵活,架低胯不松,则运转不灵。

有些练习者动作来回荡动,就是胯没松好,变化不能直接从转动中形成,只好在往复荡动中移动重心,从而实现招式的变化。

这个毛病很普遍,练习者应注意克服。

3.2、要松肩。

肩松则上肢灵活反应快,而且气血易达指尖,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健身之目的。

太极拳名家陈鑫先生云:(肩)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伸屈,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

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适合太极拳练习的时间养生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就是太极拳,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很喜欢这项运动,那么什么时间的太极拳好呢!练习太极拳最佳的时间段就是早晨,因为早晨的空气比较清新,而且还很安静,可以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来练习太极拳。

当然了这还要看个人的时间和习惯。

小贴士:每日在什么时候练拳合适?练拳最好在每日黎明或傍晚。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

太极拳练习放松的五种方法练太极拳如何放松?笔者在练功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法,谨供同好参考:一、在摸针尖中找感觉手持尖锐钢针一枚,针尖朝上,用右手掌心正好按触在针尖上。

眼盯针尖,心神宁静,手掌慢慢移动,徐徐将手心触按在针尖上。

从触按开始到触按成功这个全过程,这样达到了形体高度的“放松”。

二、在躲锥尖中找感觉手持尖锐的锥子五把,锥尖朝前,先行缓缓移动刺向拳友胸部(假动作),继而锥尖朝下缓缓移动刺向拳友大腿部位(假动作),要求拳友必须明白,绝不可用力顶住,否则要吃大亏;又要求拳友不可一味逃跑躲避,应取“若即若离”状,对锥尖进行躲化。

在拳友躲化锥尖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拳友达到了心神宁静,形体“放松”。

三、在闭着眼睛练拳中找感觉盲人行走,手持一竹杆试探开路,小心翼翼,由于身心放松,途中绊脚石、障碍物以至陷阱一概心知肚明。

试想盲人如若大步流星,自会让旁观者不寒而栗。

我们不妨试试闭着眼睛行功走架,从中自可体悟到心神“放松”的感觉。

四、在“摸”字中找感觉笔者认为,“练太极拳”提法欠妥;而“打太极拳”的提法也不妥。

正确的提法应是“摸太极”。

摸者,何也?摸其道理所在,摸其真谛所存。

太极拳演练,要求“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迈步如猫行”,“举步轻灵稳健”,这是太极拳对脚的要求。

我们不妨对“手”提出这样的要求,即“如摸针尖,如摸高温火烫的钢板”(只可远而感应之,不可近而触摸之)。

摸太极,我们应当这样想像,周围空间都是“荆棘丛生”,万万不可用力碰之、触之。

太极拳修持,贵在一个“摸”字,我们应从“摸”字中求索、寻觅、体悟、回味“放松”的感觉。

五、在日常生活中找感觉起床、穿衣、结钮扣;用餐、端碗、举筷子;日常行走,骑自行车、打毛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动作自自然然,顺顺当当,无一处不放松,无一处生硬、僵滞。

我们应当从日常生活的自然动作中去领悟“放松”,去体悟“放松”。

笔者认为,摸太极“行动如走路,走架如游泳”。

将太极拳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动作紧密结合起来,自会找到“放松”的感觉。

练太极拳放松的四个关键点及不可丢的四个要领

练太极拳放松的四个关键点及不可丢的四个要领

练太极拳放松的四个关键点及不可丢的四个要领练太极放松的四个关键点:①练拳开始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强子拴在肩上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俟身心静下来而后开始动作。

松肩就是想象肩关节松开。

②脚上的松柔与会不会开裆沉气关系极大。

倘练拳时,步子大一些,要做到以沉劲为主,每式有起有沉,则两脚自会达到相当的松柔。

两脚要练成像弹力极强的两个弹簧,能够进退随意,灵活多变。

③松腰要领是腹部脐窝处微微内收(向后收,不是向下压,也不是向上提)随之命门虚虚后撑(拉),主要是意念的收和拉,这一动作习惯上称为'拉腰',实为松腰的窍要。

④胯比较难松,可做松腰活胯练习。

十趾抓地,脚跟站稳,腰部以上自然中正,腰胯完全放松,以两髋关节为轴,在腰的带动下左右前后往复地划8字型平圈,继而膝关节踝关节依样划圈。

也可做转髋绕膝练习。

放松的时候,这四个要领需要特别注意:①中正安舒:立身中正本意即身体自然正直,做到顶头悬,尾闾收,肩胯相合。

其中肩胯相合是指运动时两肩的连线与两胯的连线总要保持在一个垂直平面上,不歪扭。

②分清虚实:进步、退步都必须做到虚脚渐虚,实脚渐实,不可骤变,突变,必须将重心的渐变又慢又匀的体现出来,此虚一分,彼实一分,不断流变。

③上下相随:即手脚动作要互相配合,要动都开始动,并要求同时到达每一式的终点,如搂膝拗步式,前推手和下搂手及前弓腿要一致动作同时到位,不能腿已弓到位了,手仍在搂或前推。

要练成整劲,即不仅仅是手在动,而是身、腿一起动。

可先练单式,然后在套路中处处留意。

④用意不用力:就是多用思想少用力,少用力就是轻,轻是松的前因,是向松必经的桥梁。

假设肩以下手的重量为4斤,则需要的只是大于4斤的最小的力推动手来运动,推动身体,推动脚的力量道理相同。

学太极拳就须耐心细致地去探求用最小的力量来练拳。

用意的内容很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像这里说的按要领练拳就是练体时用意的内容。

学太极拳主要靠运用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太极拳时巧妙放松的方法【温馨提示】:阅读是一种成长,转载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智慧的你懂得分享帮助更多朋友成长!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放松?太极拳放松的标准是什么?太极拳的放松有没有阶段性?如何在练拳时做到“体松心静”“如棉裹铁”“松静自然”?太极拳放松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有些爱好者感叹说:“练了一辈子拳,还不理解什么是太极拳要求的‘松’。

”而很多太极拳爱好者也是不断地写文章,谈论太极拳的放松问题。

可是一些文章要么晦涩难懂,要么说不到要害上。

针对这一在太极拳爱好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刊“名家讲堂”栏目特别邀请国内各个太极拳流派的名家老师,对这一问题做由浅入深的讲解,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从中受益。

冯志强从容不迫,静心慢练,自然放松练习太极拳要放松,这里的放松,不仅是精神上要放松,周身肌肉也要放松。

只有做到了放松,经络才能畅通无阻,气血才能够顺达充盈四肢百骸,这样才能够达到增长功力、健体强身的目的。

所以,练习太极拳,能否放松,是至关重要的。

初学太极拳,先要熟练套路动作,做到立身中正,姿势正确。

等到动作熟练后,再专注放松。

这时打太极拳,要意想丹田,让丹田带动肢体进行运动。

每到一个式子的定式时,要沉肩坠肘一次,调整气息,使内气归于丹田。

这就是一次放松。

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式子。

每一个式子都要这样开合起落,使气血从丹田出发,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在动作的外形上都要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

这其实是把太极拳当作活步桩功进行练习,活桩慢练,才能出功夫。

开的时候要尽力张开,让肢体放松,内气通达四梢;收的时候要全部收回,做到气沉丹田。

这样,开合收放要清晰,不能含混不清。

按照这样练习,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出现紧张僵硬的状态。

到了高级阶段,外形动作的松沉开合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时就要专注于意念的放松。

总之,太极拳的放松没有什么玄虚的,只要从容不迫,一个式子接着一个式子地慢慢练习,每一个式子都有一次沉肩坠肘的松沉过程,使内气达于四梢,归于丹田,久而久之,就做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

以上所述,是练习混元太极拳的要求,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杨振铎太极拳的放松是手段,不是目的谈到太极拳的放松问题,我们往往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放松。

其实,放松只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一种手段。

练太极拳时不能放松,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意念上没有放松,再一个是肢体上没能放松。

意念的不能放松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紧张。

初学太极拳时,人很容易紧张,思想上一紧张,动作就僵硬。

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做到思想上不紧张,要顺其自然,这样就能在意念上放松。

对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的肢体上的放松,一般人不理解,以为不用力,软软的就是放松了;认为放松就是松软、松懈。

这是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的。

其实,肢体的放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太极拳在肢体上的放松要求是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拉长,所以,杨式太极拳要求动作舒展大方,充分拉伸各个部位的肌肉、韧带和关节。

人体在动作舒展的时候,肢体才能放松,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能做到气血顺畅。

要做到放松,不仅要有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要不断练习,细心揣摩。

练习太极拳,既不能僵硬,也不能松软。

人体的各个部位原来是分散的,通过放松,使肢体各部位成为一体,节节贯串,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达于手指。

运动的保健功能就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太极拳也是这样,在放松的状态下,气血就畅通无阻,充盈四梢,长期锻炼,就能增长肌肉力量,增长功力。

另外,通过练拳,对自我也会有一个了解,能体会到气血的畅通,掌握身体的平衡。

最重要的一点是,初学太极拳要先按照规则要领去练习,不要想着放松。

按照规则要领,把动作做得规矩标准了,以后再求意念上的放松。

只有动作熟练了,自然就能达到放松的要求,做到《太极拳论》中要求的“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周身一动无有不动”。

吴文翰骨肉分离求放松什么是放松?太极拳的放松标准是什么?我以为,练习太极拳只要能在身法上做到肢体柔顺,不僵滞,周身非常协调;在呼吸上,能做到和畅,不短促,不气喘;在面相上,能不紧张;在动作上,是自然的,和谐的,不是参差不齐的——做到了这几个方面,就达到了太极拳的放松要求。

僵滞、短促、紧张、参差不齐这些都是练习太极拳不能放松的表现。

如何做到放松呢?我认为,首先要心静。

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李亦的《五字诀》讲:心不静,意不专。

练太极拳,心必须要安静,心里有拳,才能把拳练好;心里胡思乱想,拳就不能练好。

其次,身法要正确。

练太极拳要讲究身法。

其实,人们在做其他活动时,也是要求身法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要求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武禹襄对太极拳身法的要求,基本是按中国传统道德的要求提出的。

再比如写毛笔字,要求身要正、心要正、笔要正、纸要正,这样才能写好字。

太极拳的身法要求是“中正安舒”,心法上的要求是“从容不迫”。

所以,练习太极拳一定要身法中正。

只要做到“中正安舒,上轻下沉”,在心理上能从容不迫,就能达到周身放松。

第三,拳势要规范。

不管是练习传统太极拳套路,还是练习竞赛套路,都要做到动作规范。

所谓规范,就是指动作要符合拳理要求。

如果周身不能相随,内外不能相合,那么拳势动作肯定是不规范的。

动作不规范,也就不能做到放松。

在开始练习太极拳时,动作要慢一些;身法要正,不能歪斜;动作幅度要大一些。

之所以动作要慢、要正、要大,这是为了把周身的肌肉松沉下去;同时,也能把关节韧带拉开,这样才能做到动作圆润自然,气势浑厚。

只有把动作做慢了,身法加大了,才能做到深呼吸和气沉丹田。

如果做到了这些,就能达到太极拳放松、松柔的要求。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放松是有阶段性的。

初学阶段,是很难放松的,动作僵硬、断续,这是很正常的。

等到动作熟练了,自然能够放松。

从内部来讲,只有做到心静,才能从容不迫,自然放松;从外部来说,对动作套路越是熟练,越能够达到放松的程度,所谓“熟能生巧”。

具体到练拳的身法来说,首先,练太极拳时一定要收腹,腹部一定要放松,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

腹部不能放松,就会影响到全身的放松。

其次,练拳要采用深呼吸,做到气沉丹田。

如果在练习太极拳时出现了胸闷的现象,可以采用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节。

如果深呼吸还不能解决,那么就要停止练拳,自然散步调节。

胸闷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拳势不规范、心不静、呼吸和拳势的配合不协调、周身紧张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身体局部出现紧张现象(比如腿部),那么可以停下来,用手拍打几下,以缓解局部紧张,然后再找出紧张的原因,进行调整。

在武式太极拳中还有一种骨肉分离法的放松方法,这是武派太极拳的传统方法。

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松沉是指肌肉来说的,骨骼是不可能松沉的。

放松对肌肉的要求是肌肉松沉,骨骼方面的要求是关节要拉开。

骨肉分离法就是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意想前胸后背的肌肉从上到下像流水一样流到脚下涌泉穴;同时,骨骼有向上升的意识。

这样,骨骼向上升,肌肉向下松沉,好像骨肉分离一样。

长期练习,就会产生骨肉分离的松沉感觉。

肌肉松沉后,肢体非常柔顺而内部又非常坚刚,这就是积柔成刚的练习方法。

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意向上升,气向下沉。

另外,要想进一步放松,还要多学习体会老前辈们的练拳心得和拳论。

再有,推手的放松与练习拳架的放松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练拳架时,是个人自己练习,放松容易做到。

推手时,则是有对抗,放松就不容易了。

这时,只要能做到不丢不顶,就算做到放松了。

怎样做到不丢不顶呢?我认为,除了做到练习拳架的要求外,还要练习“来卸去补”的方法,即对方来力后,我怎样把力量卸掉;当我进攻时,怎样把力量补充上去。

这个方法是需要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才能学会的。

总体上说,推手时,只要双方不丢不顶,就是做到了放松。

孙永田初学者不要把放松放在第一位太极拳的放松,首先要做到心理放松,不能太紧张了;其次是身法上的放松。

身法上的放松,并不是全部放松到松软程度,而是肢体要有一定的支撑力,在有支撑力的情况下做到心理放松。

太极拳的放松,不仅能使身体的机能进行自我调节,达到气血畅通,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在技击时,由于身体放松,减少了肌肉紧张造成的阻力,动作就协调快速。

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动作不协调,反应慢,这些都是僵硬的表现。

所以,太极拳要求放松。

对初学者来说,我认为放松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

初学太极拳,动作不熟练,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僵硬现象,这是很正常的。

尤其是你要做一个新动作,要达到规范的要求,都会产生紧张现象,因为你还不习惯这个动作,中枢神经指挥这个动作时还不能做到随意自如。

人在学习掌握一些新的动作时,神经对肢体的支配动作是需要整合调整的,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达到熟练的程度下,自然而然不求放松即能做到放松,也就是等你习惯了这个动作,身体协调了,这时自然就能够放松。

所以,在开始学习太极拳时,不能要求初学者放松,只要做到动作规范标准就行了。

如果一开始就求放松,动作往往做不到位,而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动作不协调,不到位。

把动作规范好了,动作熟练了,自然而然能达到周身放松、中正安舒的要求。

太极拳要求的顶头竖项,各种步法、眼神、手法等的协调,等等,都需要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

一开始讲究放松,而不强调动作的规范正确,那是练不好太极拳的。

太极拳放松的阶段有三个:初学阶段,去僵求柔,先求动作规范标准,在规范的要求下再求松柔;达到中级阶段,动作熟练,自如协调,这时专求放松,同时,还要注意规范动作;到了高级阶段,不求动作标准而自然标准,不求动作放松而自然放松,神经系统指挥自如,需要肢体有多大劲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劲力,不会有多余的劲儿;需要缓慢的时候,就能缓慢,需要快速的时候,就能急如闪电,达到了自然而然的地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规矩,守规矩;脱规矩,合规矩。

”总之,初学者不要把放松放在第一位,而要把规范动作放在第一位,然后,求连贯,求圆活,虽然开始有些僵硬紧张,但是随着动作的熟练,自然能够放松。

孙式太极拳的要求是“心静体松”,这是到高级阶段才能达到的,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