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1)全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⒊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
否得当。
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 有牺牲精神。 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小结:商鞅变法
•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 宗旨:富国强兵 •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 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四、影响
1、性质: 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 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 经济上: 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商 鞅 变 法
东周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前2070
前1600 前1046
前770
前476 前221
商鞅变法
前356、前350
课标要求: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 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 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变法的背景/措施
世代高打官击今了不贵再族,的厚特禄权被削特权消。 二十级树爵立靠地军主功阶,级唯优军势为荣民尚武。
提高军队战斗力
(2)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
补充: 严格户籍制度使得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农战
3、政治:
法治
(1)制定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 征兵提供了依据;同时 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
(2)废分封,行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四、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关于商鞅的死因有几种说法: (1)司马迁: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2)苏轼:“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 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3)马克思主义:商鞅变法触犯奴隶主利益,受到 报复(阶级分析) (4)新说: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因商鞅 权势太重,行事专断,导致与秦惠王矛盾加剧而被杀
强化了中央集权 (3)轻罪重刑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4、思想: 焚烧诗书,制定秦律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商鞅的 “焚烧诗书”的认 识?
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要 更好地执行变法,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 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 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 的方法。
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 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 深远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 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 的真正原因。
课小 堂结
商 鞅 变 法
背 大变革 景 秦国
6、秦孝公为富国强兵而求贤,支持商鞅变法。— —有力保障
7、商鞅舌战群臣、徙木立信、严惩反对势力,扫 除变法思想、政治障碍。
可 能 性
二、变法内容----强国之术
(一)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怎样实现富国强兵呢?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二)变法措施:
1、经济: ——富国 以法律形式承认 (1)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
原 因 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3、有利于中央集权,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
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探究:结合商鞅变法内容 思考:其变法有何特点?
农战 法治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 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 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富国强兵,建立新型 地主阶级统治。是实 行最彻底、影响最深 远的改革。
商鞅入秦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
早年立志 热衷于法家学说
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
初投魏国 得到公孙痤的赏识
没有被魏惠王重用
秦孝公求贤若渴
弃魏从秦 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得到秦国的重用
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旧贵族反对 老百姓不信任
变
舌战群臣 法
准
南门徙木 备
取信于民
依据教材第26页内容思考
(1) 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 (2) 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
探究: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 失败了?为什么?
思路提示: 评价标准:一场变法和改革成功或失败的 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 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建
百家争鸣
筑
决定
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时代
争霸兼并
改革风起云涌
富国强兵
大变革时代,路在何方?
国家
李
齐国
悝
魏国
楚国
赵国
吴起
韩国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
齐国
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燕国
主持者
管仲 李悝、吴起
吴起 赵列侯 申不害 邹忌、晏婴 乐毅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 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 尊官,与之分土。
经济实力
探究2——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 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
其深远影响有:
前期 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积极)
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后期 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 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探究3:商鞅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军事 内 经济 容 政治
文化 生活
结果、影响
富国强兵
改
革
秦
也
统
是
一
发 展
生
产
力
兵强国富
梭伦
商鞅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 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 基础。
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政 废除世卿世禄制 治 普遍推行县制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司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
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
法
制定秦律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Leabharlann Baidu
文 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习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
俗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3、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 (如:连坐法) (3)、法律严苛,容易造成暴政和社会矛盾激化 (4)、改革不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 奴隶的合法性) (5)、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为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封建前期有利,后期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6)、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开文化专制之先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7)、对忠孝、诚信、仁义、贞廉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 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
措施
积极作用
废井田,开阡陌 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济
统一度量衡
废一除次奴隶较制为经彻济基底础的,确封立建封建经济基础 保地护主了阶个体级生改产,革促运进动了封建经济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
事 爵制(严禁私斗)
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摧毁了奴隶制的 经济基础,促进 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壮大了地主 阶级的力量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稳定财政收入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经济实力
(3)统一度量衡 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国家统一
“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 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时代 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 族融和
大发展:经济、文化、科技
根本 原因
大发展 大动荡
铁器、牛耕使用
大变革
生产力
经
私田增多
决
济
井田制瓦解
定
基
生产关系
础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上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层
——秦孝公的《求贤令》 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又为什么能 变法?
•秦国落后,诸侯卑秦(夷狄遇之); •秦孝公为富国强兵而求贤,支持变法。
商鞅其人
商鞅(约前390— 前338),出生于卫国, 原姓公孙,名鞅,也叫 卫鞅。因变法有功,被 封在商地,尊为商君, 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 悝学说,少年时就立志 革新政治。前361年,看 到秦孝公的《求贤令》 后,便带着李悝的《法 经》,只身入秦。
第二节 秦国的崛起 ——变法的影响
一、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 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提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结合必 修1、必修2和必修3内容)
探究:商鞅生活的战国是个怎样的时代?
政治上: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了地
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 增强军队战斗力,秦国强盛
深远影响: 为秦灭六国奠定统一基础,促进
了国家的统一
变法的历史局限
(结合变法的措施分析其历史局限)
措施
历史局限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土地兼并祸根
经 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压制工商业,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 民主意识的弱化
工 作
⒈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 ⒉商鞅变法的坚定信心; ⒊商鞅重视为变法扫清思 想障碍。
商鞅舌战图
秦孝公在朝堂上召 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 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 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 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商 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 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 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 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 可以反映出哪些问题?
军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但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 事 爵制(严禁私斗) 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改革不完全彻底
政 废除世卿世禄制 治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加重剥削
司 坐法
法 制定秦律
轻罪重罚
文 燔诗书而明法令 化
轻视教化,压制人民思想,摧残文化,导 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习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俗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战国)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 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代)王安石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
“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 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愤 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2、实行最彻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 族的特权——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
3、历时最长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4、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 奠定了基础;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三、变法影响
——秦国的崛起
探究: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 评价?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大
背景 2、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奴隶制度——阶级基础 3、一些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改革。——潮流 4、秦国落后,诸侯卑秦。——紧迫性
必 要 性
5、法家思想形成发展。——思想基础
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 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5、社会生活习俗方面
(1)“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杜绝腐败滋生
(2)禁止父子
兄弟共居
(实行一夫一妻 的小家庭政策)
刺激小农户数 量的增加及生 产积极性
探究1: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从根本上变革了社会制度?从变
法的措施中你能看出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措施
废井田,开阡陌
经 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事 爵制(严禁私斗)
政 废除世卿世禄制 治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司 法
坐法
制定秦律
文 燔诗书而明法令 化
习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推 俗 行一夫一妻
(三)变法的特点: 核心:农战、法治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司法、文化、等方面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说明变法本 身是成功的)
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
3)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4)商鞅个人因素(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
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⒈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⒉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是
否得当。
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 有牺牲精神。 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小结:商鞅变法
•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 宗旨:富国强兵 •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 范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 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四、影响
1、性质: 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 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 经济上: 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商 鞅 变 法
东周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前2070
前1600 前1046
前770
前476 前221
商鞅变法
前356、前350
课标要求: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 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 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变法的背景/措施
世代高打官击今了不贵再族,的厚特禄权被削特权消。 二十级树爵立靠地军主功阶,级唯优军势为荣民尚武。
提高军队战斗力
(2)严肃军纪 提高军队战斗力
补充: 严格户籍制度使得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农战
3、政治:
法治
(1)制定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 征兵提供了依据;同时 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
(2)废分封,行县制, 国君任免官吏
四、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关于商鞅的死因有几种说法: (1)司马迁:刻薄寡恩,用刑太过 (2)苏轼:“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 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3)马克思主义:商鞅变法触犯奴隶主利益,受到 报复(阶级分析) (4)新说:是君主集权与贵族分权的斗争,因商鞅 权势太重,行事专断,导致与秦惠王矛盾加剧而被杀
强化了中央集权 (3)轻罪重刑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4、思想: 焚烧诗书,制定秦律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商鞅的 “焚烧诗书”的认 识?
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值得肯定。因为要 更好地执行变法,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 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 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 的方法。
文化和习俗等方面。
在各诸侯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 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 深远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 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 的真正原因。
课小 堂结
商 鞅 变 法
背 大变革 景 秦国
6、秦孝公为富国强兵而求贤,支持商鞅变法。— —有力保障
7、商鞅舌战群臣、徙木立信、严惩反对势力,扫 除变法思想、政治障碍。
可 能 性
二、变法内容----强国之术
(一)变法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怎样实现富国强兵呢?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二)变法措施:
1、经济: ——富国 以法律形式承认 (1)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
原 因 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3、有利于中央集权,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
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探究:结合商鞅变法内容 思考:其变法有何特点?
农战 法治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 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 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富国强兵,建立新型 地主阶级统治。是实 行最彻底、影响最深 远的改革。
商鞅入秦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
早年立志 热衷于法家学说
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
初投魏国 得到公孙痤的赏识
没有被魏惠王重用
秦孝公求贤若渴
弃魏从秦 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得到秦国的重用
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旧贵族反对 老百姓不信任
变
舌战群臣 法
准
南门徙木 备
取信于民
依据教材第26页内容思考
(1) 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与反扑 (2) 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
探究: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 失败了?为什么?
思路提示: 评价标准:一场变法和改革成功或失败的 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 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建
百家争鸣
筑
决定
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时代
争霸兼并
改革风起云涌
富国强兵
大变革时代,路在何方?
国家
李
齐国
悝
魏国
楚国
赵国
吴起
韩国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
齐国
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燕国
主持者
管仲 李悝、吴起
吴起 赵列侯 申不害 邹忌、晏婴 乐毅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 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 尊官,与之分土。
经济实力
探究2——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 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
其深远影响有:
前期 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积极)
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
后期 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消极) 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
探究3:商鞅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军事 内 经济 容 政治
文化 生活
结果、影响
富国强兵
改
革
秦
也
统
是
一
发 展
生
产
力
兵强国富
梭伦
商鞅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 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 基础。
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政 废除世卿世禄制 治 普遍推行县制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司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坐法
强化了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
法
制定秦律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Leabharlann Baidu
文 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习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
俗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3、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 (如:连坐法) (3)、法律严苛,容易造成暴政和社会矛盾激化 (4)、改革不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 奴隶的合法性) (5)、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为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封建前期有利,后期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6)、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 【开文化专制之先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7)、对忠孝、诚信、仁义、贞廉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 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
措施
积极作用
废井田,开阡陌 经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济
统一度量衡
废一除次奴隶较制为经彻济基底础的,确封立建封建经济基础 保地护主了阶个体级生改产,革促运进动了封建经济发展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为人们争取更
事 爵制(严禁私斗)
高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
摧毁了奴隶制的 经济基础,促进 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壮大了地主 阶级的力量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稳定财政收入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经济实力
(3)统一度量衡 便利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国家统一
“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 禄”制,实行“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时代 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 族融和
大发展:经济、文化、科技
根本 原因
大发展 大动荡
铁器、牛耕使用
大变革
生产力
经
私田增多
决
济
井田制瓦解
定
基
生产关系
础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上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层
——秦孝公的《求贤令》 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又为什么能 变法?
•秦国落后,诸侯卑秦(夷狄遇之); •秦孝公为富国强兵而求贤,支持变法。
商鞅其人
商鞅(约前390— 前338),出生于卫国, 原姓公孙,名鞅,也叫 卫鞅。因变法有功,被 封在商地,尊为商君, 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 悝学说,少年时就立志 革新政治。前361年,看 到秦孝公的《求贤令》 后,便带着李悝的《法 经》,只身入秦。
第二节 秦国的崛起 ——变法的影响
一、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 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提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结合必 修1、必修2和必修3内容)
探究:商鞅生活的战国是个怎样的时代?
政治上: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了地
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 增强军队战斗力,秦国强盛
深远影响: 为秦灭六国奠定统一基础,促进
了国家的统一
变法的历史局限
(结合变法的措施分析其历史局限)
措施
历史局限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土地兼并祸根
经 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压制工商业,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 民主意识的弱化
工 作
⒈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 ⒉商鞅变法的坚定信心; ⒊商鞅重视为变法扫清思 想障碍。
商鞅舌战图
秦孝公在朝堂上召 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 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 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 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商 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 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 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 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 可以反映出哪些问题?
军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但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 事 爵制(严禁私斗) 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改革不完全彻底
政 废除世卿世禄制 治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加重剥削
司 坐法
法 制定秦律
轻罪重罚
文 燔诗书而明法令 化
轻视教化,压制人民思想,摧残文化,导 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习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俗 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战国)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 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代)王安石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
“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 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愤 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2、实行最彻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 族的特权——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
3、历时最长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
4、成效最明显: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 奠定了基础;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三、变法影响
——秦国的崛起
探究: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 评价?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动荡——大
背景 2、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奴隶制度——阶级基础 3、一些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改革。——潮流 4、秦国落后,诸侯卑秦。——紧迫性
必 要 性
5、法家思想形成发展。——思想基础
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 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5、社会生活习俗方面
(1)“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杜绝腐败滋生
(2)禁止父子
兄弟共居
(实行一夫一妻 的小家庭政策)
刺激小农户数 量的增加及生 产积极性
探究1: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从根本上变革了社会制度?从变
法的措施中你能看出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措施
废井田,开阡陌
经 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军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 事 爵制(严禁私斗)
政 废除世卿世禄制 治 普遍推行县制
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
司 法
坐法
制定秦律
文 燔诗书而明法令 化
习 禁止父子兄弟同居,推 俗 行一夫一妻
(三)变法的特点: 核心:农战、法治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司法、文化、等方面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说明变法本 身是成功的)
商君虽死,秦法未亡
商鞅变法为何能成功?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符合秦国国情
3)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重要因素
4)商鞅个人因素(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
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⒈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 ⒉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