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模板】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模板】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单兴孙学号:201005024312指导教师:赵少飞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13 年09 月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预制桩基础)-—土木B103一、工程概况燕郊某机械厂车间,为单层单跨排架结构,跨度18米,柱距6米,纵向总长度72m,室内外地面高差0.30米。

柱截面500×1000mm.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A,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见表B.表A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

5米处表B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注:1、荷载作用于基础顶面,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2、表中给出的是荷载设计值,如需用到荷载标准值,直接把设计值除以1.3即可。

二、题目分配按学号选择表B中相应的荷载,全班地质条件均相同(表A)。

三、设计要求1、设计桩基础(包括桩、承台设计、群桩基础计算等);2、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承台和桩身详图及必要的施工说明等;(A1图纸594mm×841mm).3、计算书内容应详尽,数据准确,排版规范(按附件的排版规范执行).图纸应符合制图规范相关要求,表达完整、准确.参考设计步骤:1、确定桩的类型、长度(包括确定桩端持力层)、截面尺寸,初步选择承台底面标高(要考虑预制桩的要求);2、按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3、确定桩数及布置;4、群桩基础计算;5、桩身设计;6、承台设计;7、绘制施工图。

目录1 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4 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3)5 桩顶作用效用验算 (3)6 桩基础沉降验算 (4)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4)6。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图纸)工程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图纸)工程计算书

基础工程计算书桩基础设计1.1设计资料 1.1.1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层层高3.4m (局部10m ,内有10t 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 ,底层拄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菏载见图2.1。

1.1.2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平面位置见图2.2。

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图2.2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单位:m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m,根据已有的分析资料,该场地底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其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1表2.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1.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1.2.1选择桩型因框架跨度大而且极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钻孔灌注桩水泥排泄不便,为了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了可能性。

1.2.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④层土是较合适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d2),工程桩进土深度为23.1m。

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3m,所以承台的埋深为2.1m,桩基的有效长度即为21m。

桩截面尺寸选用450m m×450m 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下段长11m(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大1m,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见图2.3. 1.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s P 按图1.2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

桩基础计算书

桩基础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1 设计资料1.1 工程名称:上海**重型机械厂机加工车间1.2 工程概况:单层工业厂房,单跨,跨度24米,柱距6迷(图1)图(1)起重量75Q t =吊车二台;单层排架结构,预制柱截面600⨯1200mm 。

作用于基础顶面荷载为:第一组 N max =3900KN 第二组 N=3300KN M=185KN.m M max =250KN.m Q=60KN Q=72KN 外墙1砖,N 1=460KN 。

预制基础梁,高450mm 。

1.3 地质资料:底下水在天然地面下2.0m 处。

室内外地面差0.20m 。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与天然地面一致。

桩身采用30C 混凝土,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承台采用20C 混凝土,钢筋采用HPB235,垫层采用10C 素混凝土,100mm 厚。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截面尺寸选用400mm ⨯400mm ,桩基有效长度18.7m ,桩顶嵌入承台0.1米,实际桩长18.8米,桩分为持力层,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1.0m ,承台埋深1.8米。

承台梁截面尺寸为240mm ⨯450mm 。

见图(2)图(2)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3 桩基设计3.1 按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 SK PK pQ Q Q u =+=sik ipk p ql q A +=∑240.5(45 1.257.433 5.733 5.1552 1.047)12000.5⨯⨯⨯+⨯+⨯+⨯+⨯+⨯=1907.1KN 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SK S PK P R Q Q γγ=+1.65S P γγ==则 SK R=Q /1.65/1.65PK Q +=1158KN 3.2 确定桩的数量,排列及承台面积尺寸 3.2.1初步确定桩数按最大轴力组合的荷载 max 39004604360N KN =+= max 185193.2378.2.M KN m =+= 60Q KN = .F n R μ≥=max .N Rμ=43601.11158⨯=4.3(根)取n=5 桩距3a S d ≥。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1设计任务 (2)1.1设计资料 (2)1.2设计要求 (3)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7 沉降计算 (14)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8.1预制桩的施工 (20)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8.5结论与建议 (25)9 参考文献 (25)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2、确定单桩承载力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4、群桩承载力验算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6、承台设计计算7、群桩沉降计算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

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

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

承台底部埋深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Quk= Qsk+ Qpk=µ∑qsikli+qpkAp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sk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pku——桩的横断面周长(m)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p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i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pk桩周长:µ=450×4=1800mm=1.8m桩横截面积:Ap=0.45²=0.2025㎡桩侧土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ik:查表得:用经验参数法:粉质粘土层:L I=0.95,取qsk=35kPa淤泥质粉质粘土:qsk=29kPa粉质粘土:L I=0.70,取qsk=55kPa桩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查表得:qpk=2200 kPa用经验参数法求得Quk1=1.8×(35×8.0+29×12.0+1.0×55) +2200×0.2025=1674.9KN用静力触探法求得Quk2=1.8×(36×8.0+43×12.0+1.0×111) +1784.5×0.2025=2008.4KN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并且确定桩数n和桩的布置先不考虑群桩效应,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为:R=Qsk/rs+Qpk/rpR——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Q——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力标准值,kNskQ——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力标准值,kNpkγ——桩侧阻力分项抗力系数sγ——桩端阻力分项抗力系数p用经验参数法时:查表rs=rp=1.65R1=Qsk/rs+Qpk/rp=1229.4/1.65+445.5/1.65=1015.09KN 用静力触探法时:查表rs=rp=1.60R2=Qsk/rs+Qpk/rp=1647/1.60+361.4/1.60=1255.25KNRz=min(R1,R2)= 1015.09 KN四、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根据设计资料,以轴线⑦为例。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目录1设计任务 (2)1.1设计资料 (2)1.2设计要求 (3)2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3)3 单桩承载力确定 (3)3.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4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 (4)5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 (6)6 桩身和承台设计 (9)7 沉降计算 (14)8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20)8.1预制桩的施工 (20)8.2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21)8.3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22)8.4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23)8.5结论与建议 (25)9 参考文献 (25)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某地方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承台底面埋深:D =2.1m。

(二)、设计要求:1、桩基持力层、桩型、承台埋深选择2、确定单桩承载力3、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4、群桩承载力验算5、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6、承台设计计算7、群桩沉降计算8、绘制桩承台施工图二、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故考虑选用桩基础。

由地基勘查资料,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工程请况承台埋深 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0㎜×450㎜。

桩长21.1m。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根据地质条件以第四层黄褐色粉土夹粉质粘土为持力层,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1.0m;镶入承台0.1m,桩长21.1 m。

承台底部埋深2.1 m。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Quk= Qsk+ Qpk=µ∑qsikli+qpkAp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N)sk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pku——桩的横断面周长(m)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p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i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sik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a kP)pk桩周长:µ=450×4=1800mm=1.8m桩横截面积:Ap=0.45²=0.2025㎡桩侧土极限摩擦力标准值qsik:查表得:用经验参数法:粉质粘土层:L I=0.95,取qsk=35kPa淤泥质粉质粘土:qsk=29kPa粉质粘土:L I=0.70,取qsk=55kPa桩端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pk,查表得:qpk=2200 kPa用经验参数法求得Quk1=1.8×(35×8.0+29×12.0+1.0×55) +2200×0.2025=1674.9KN用静力触探法求得Quk2=1.8×(36×8.0+43×12.0+1.0×111) +1784.5×0.2025=2008.4KN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并且确定桩数n和桩的布置先不考虑群桩效应,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为:R=Qsk/rs+Qpk/rpR——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Q——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力标准值,kNskQ——单桩总极限端阻力力标准值,kNpkγ——桩侧阻力分项抗力系数sγ——桩端阻力分项抗力系数p用经验参数法时:查表rs=rp=1.65R1=Qsk/rs+Qpk/rp=1229.4/1.65+445.5/1.65=1015.09KN 用静力触探法时:查表rs=rp=1.60R2=Qsk/rs+Qpk/rp=1647/1.60+361.4/1.60=1255.25KNRz=min(R1,R2)= 1015.09 KN四、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根据设计资料,以轴线⑦为例。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特征值为:ukQ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安全系数K=2)3.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⑴.初步估算桩数,考虑柱子可能偏心受压,取一定的系数,数值为1.1,则有48001.11.1 5.9886.5k a F n R ≥=⨯=,暂取6根。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1.桩基础的类型与构造特点
-预制桩
-现场浇筑桩
-混合桩
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度的确定
-桩径的选择
-桩间距的确定
3.桩基础的计算方法
-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群承载力计算
-桩基沉降计算
4.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
-预制桩打桩施工
5.桩基础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背景
-设计与计算方法
-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本章节内容紧密围绕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结合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桩基础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6.桩基础设计所需参数的确定
-桩基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结合
19.桩基础设计的创新思维培养
-设计方案的创新方法
-解决问题的创新策略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20.课程总结与评价
-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效果反馈与改进
本部分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应用和安全质量控制,同时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桩基础与其他基础形式的结合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课程总结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6.桩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应急预案制定
17.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桩基工程的验收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确定桩的规格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22米。

承台埋深1.5米 ,桩顶嵌入承台0.1米,则桩端进持力层2.4米。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 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查表内插求值得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4×0.4(24×2.0+14×15+32×2.4)+1600×0.4×0.4=791.68KN取=uk Q 791.68 kNQ 2uk R == 791.62=395kN 3.确定桩数n 及其布置粗估桩数n 为n =F/R=3200/ 395=8.1根取桩数n =9根。

桩距,查表,桩距s=3.0b p =3×0.4=1.2m承台边:a=2×(0.4+1.2)=3.2承台高度h 为1.2m, 桩顶嵌入承台0.1m ,钢筋保护层取150mm ,则h 0=1.2-0.15=1.05m=105mm4.基桩承载力验算∑++=2max max iy x x M n G F N= 3200 3.2 3.2 1.5 20(40050 1.05)1.296 1.2 1.2+⨯⨯⨯+⨯+⨯⨯ = 389+62.8 =451.8kN < 1.2R =1.2×395=474 kN 且nG F N +== 389 < R =395(满足) 5.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由Es1/Es2=3.2/1.9=1.68.z/b=2.5/2>0.5,查表得023θ=。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2tan )(2tan )k c z lb p p p b z l z θθ-=++ 23.2 3.2(342.520 1.5)(3.2230.424)⨯⨯-⨯=+⨯⨯=96.9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20 1.518.3(10.387)363.6cz σ=⨯+⨯-⨯=kpa 下卧层承载力:363.614.1/4.5czm KN m d z σγ===+ 75 1.214.1(4.50.5)142.68az f kpa =+⨯⨯-=>96.9kpa z p =(满足) 单桩水平力:1/ 5.6k k H H n kN ==(可以)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底的荷载设计值为: 1.35 1.3532004320K F F KN ==⨯=1.35 1.35400540.K M M KN m ==⨯=1.35 1.355067.5K H H KN ==⨯=桩顶竖向设计值:480F N n==KN ()max maxmin 2iM Hh x N N x +=±∑ ()609350254067.5 1.2 1.2480480129.38{4 1.2+⨯⨯=±=±=⨯ 6.承台计算(1) 承台冲切计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按下式计算:F 1.35320004320Ii l F N =-=⨯-=∑KN 受冲切承载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 β=1冲跨比λ与系数α的计算0000.80.76( 1.0)1.05a h λ===<00.840.880.760.2β==+ ()004b c hp t o a f h ββ⨯+()40.880.40.811100 1.05=⨯⨯+⨯⨯⨯ =4851>Fl角桩向上冲切,110.560.560.5830.20.760.2x βλ===++ ()102/2hp t c a f h ββ+()20.5830.60.8/211100 1.05=⨯+⨯⨯⨯ =1347.5>Nmax=609KN(可以)(2) 承台受剪计算1/408000.93hs h β⎛⎫== ⎪⎝⎭I -I 截面:00.76x λλ==175.1+=λβ=1.75/(0.76+1)=0.994 00h b f t hs ββ=0.93×0.994×1100×3.2×1.05=3416.6 kN >2Nmax=2×609=1218满足要求(3) 承台受弯计算按式计算x 34800.375769.5.i i M N y KN m ==⨯⨯=∑ 60769.5102714.0.90.93001050x s y M A KN m f h ⨯===⨯⨯ 选用1814,=s A 27702mm ,沿x,y 均匀布置。

QTZ80(GMT6010)矩形板式预制管桩基础计算书

QTZ80(GMT6010)矩形板式预制管桩基础计算书

QTZ80-6010管桩矩形板式桩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JGJ/T187-201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T406-2017一、塔机属性二、塔机荷载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承台底标高d1(m) -6.15基础布置图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 k=bl(hγc+h'γ')=5×5×(1.35×25+0×19)=843.75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 k=1.35×843.75=1139.062kN 桩对角线距离:L=(a b2+a l2)0.5=(3.22+3.22)0.5=4.525m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 k=(F k'+G k)/n=(434+843.75)/5=255.55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 kmax=(F k'+G k)/n+(M k'+F Vk'h)/L=(434+843.75)/5+(1796+73.5×1.35)/4.525=674.34kNQ kmin=(F k'+G k)/n-(M k'+F Vk'h)/L=(434+843.75)/5-(1796+73.5×1.35)/4.525=-163.24kN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 max=(F'+G)/n+(M'+F v'h)/L=(585.9+1139.062)/5+(2424.6+99.225×1.35)/4.525=910.358kN Q min=(F'+G)/n-(M'+F v'h)/L=(585.9+1139.062)/5-(2424.6+99.225×1.35)/4.525=-220.373kN 四、桩承载力验算1、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桩身周长:u=πd=3.14×0.6=1.885mh b/d=1.2×1000/600=2<5λp=0.16h b/d=0.16×2=0.32空心管桩桩端净面积:A j=π[d2-(d-2t)2]/4=3.14×[0.62-(0.6-2×0.11)2]/4=0.169m2 空心管桩敞口面积:A p1=π(d-2t)2/4=3.14×(0.6-2×0.11)2/4=0.113m2R a=ψuΣq sia·l i+q pa·(A j+λp A p1)=0.8×1.885×(0.35×12+1.96×7+2.55×12+7.05×8+8×8+1.4×9+4.1×22+3.7×9+5.7×26+3.2 5×34+1.84×30)+1300×(0.169+0.32×0.113)=1200.62kNQ k=255.55kN≤R a=1200.62kNQ kmax=674.34kN≤1.2R a=1.2×1200.62=1440.744kN满足要求!2、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Q kmin=-163.24kN<0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桩基拔力:Q k'=163.24kN桩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桩自重按桩的浮重度计算,桩身的重力标准值:G p=l t(γz-10)A j=39.9×(25-10)×0.169=101.345kNR a'=ψuΣλi q sia l i+G p=0.8×1.885×(0.7×0.35×12+0.7×1.96×7+0.6×2.55×12+0.7×7.05×8+0.7×8×8+0.6×1.4×9+0.7×4.1×22+0.7×3.7×9+0.7×5.7×26+0.7×3.25×34+0.7×1.84×30)+101. 345=748.147kNQ k'=163.24kN≤R a'=748.147kN满足要求!3、桩身承载力计算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A ps=nπd2/4=18×3.142×10.72/4=1619mm2(1)、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Q=Q max=910.358kN桩身结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9542.51kNQ=910.358kN≤9542.51kN满足要求!(2)、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Q'=-Q min=220.373kNf py A ps=(650×1618.564)×10-3=1052.067kNQ'=220.373kN≤f py A ps=1052.067kN满足要求!五、承台计算1、荷载计算承台计算不计承台及上土自重:F max=F/n+M/L=585.9/5+2424.6/4.525=652.946kNF min=F/n-M/L=585.9/5-2424.6/4.525=-418.586kN承台底部所受最大弯矩:M x= F max (a b-B)/2=652.946×(3.2-1.6)/2=522.357kN.mM y= F max (a l-B)/2=652.946×(3.2-1.6)/2=522.357kN.m承台顶部所受最大弯矩:M'x= F min (a b-B)/2=-418.586×(3.2-1.6)/2=-334.869kN.mM'y= F min (a l-B)/2=-418.586×(3.2-1.6)/2=-334.869kN.m计算底部配筋时:承台有效高度:h0=1350-50-20/2=1290mm计算顶部配筋时:承台有效高度:h0=1350-50-20/2=1290mm2、受剪切计算V=F/n+M/L=585.9/5 + 2424.6/4.525=652.946kN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s=(800/1290)1/4=0.887塔吊边缘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a1b=(a b-B-d)/2=(3.2-1.6-0.6)/2=0.5ma1l=(a l-B-d)/2=(3.2-1.6-0.6)/2=0.5m 剪跨比:λb'=a1b/h0=500/1290=0.388,取λb=0.388;λl'= a1l/h0=500/1290=0.388,取λl=0.388;承台剪切系数:αb=1.75/(λb+1)=1.75/(0.388+1)=1.261αl=1.75/(λl+1)=1.75/(0.388+1)=1.261βhsαb f t bh0=0.887×1.261×1.57×103×5×1.29=11333.373kNβhsαl f t lh0=0.887×1.261×1.57×103×5×1.29=11333.373kNV=652.946kN≤min(βhsαb f t bh0, βhsαl f t lh0)=11333.373kN满足要求!3、受冲切计算塔吊对承台底的冲切范围:B+2h0=1.6+2×1.29=4.18ma b=3.2m≤B+2h0=4.18m,a l=3.2m≤B+2h0=4.18m角桩位于冲切椎体以内,可不进行角桩冲切的承载力验算!4、承台配筋计算(1)、承台底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 M y/(α1f c bh02)=522.357×106/(1×16.7×5000×12902)=0.004ζ1=1-(1-2αS1)0.5=1-(1-2×0.004)0.5=0.004γS1=1-ζ1/2=1-0.004/2=0.998A S1=M y/(γS1h0f y1)=522.357×106/(0.998×1290×300)=1353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底需要配筋:A1=max(A S1, ρbh0)=max(1353,0.0015×5000×1290)=9675mm2 承台底长向实际配筋:A S1'=9835mm2≥A1=9675mm2满足要求!(2)、承台底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 M x/(α2f c lh02)=522.357×106/(1×16.7×5000×12902)=0.004ζ2=1-(1-2αS2)0.5=1-(1-2×0.004)0.5=0.004γS2=1-ζ2/2=1-0.004/2=0.998A S2=M x/(γS2h0f y1)=522.357×106/(0.998×1290×300)=1353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底需要配筋:A2=max(A S2, ρlh0)=max(1353,0.0015×5000×1290)=9675mm2承台底短向实际配筋:A S2'=9835mm2≥A2=9675mm2满足要求!(3)、承台顶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 M'y/(α1f c bh02)=334.869×106/(1×16.7×5000×12902)=0.002ζ1=1-(1-2αS1)0.5=1-(1-2×0.002)0.5=0.002γS1=1-ζ1/2=1-0.002/2=0.999A S3=M'y/(γS1h0f y1)=334.869×106/(0.999×1290×300)=867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顶需要配筋:A3=max(A S3,ρbh0,0.5A S1')=max(867,0.0015×5000×1290,0.5×9835)=9675mm2承台顶长向实际配筋:A S3'=9835mm2≥A3=9675mm2满足要求!(4)、承台顶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 M'x/(α2f c lh02)=334.869×106/(1×16.7×5000×12902)=0.002ζ2=1-(1-2αS2)0.5=1-(1-2×0.002)0.5=0.002γS2=1-ζ2/2=1-0.002/2=0.999A S4=M'x/(γS2h0f y1)=334.869×106/(0.999×1290×300)=867mm2最小配筋率:ρ=0.15%承台顶需要配筋:A4=max(A S4, ρlh0,0.5A S2' )=max(867,0.0015×5000×1290,0.5 ×9835)=9675mm2承台顶面短向配筋:A S4'=9835mm2≥A4=9675mm2满足要求!(5)、承台竖向连接筋配筋面积承台竖向连接筋为双向HRB335 14@495。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doc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竖向力 :4800 kN , 弯距 :70 kN · m, 水平力:40 kN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 , 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表 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土天然层底埋含孔液塑压缩地基层层厚重度内聚内摩土层名称深( m)( kN/m 水量隙限限模量承载力编(m)( %)( %)( %)力擦角(MPa) (kPa)比号)1 杂填土 1.5 1.5 15.52 粉质粘土9.8 8.3 17.3 32.0 0.90 34.0 19.0 15.0 20.0 5.4 1103 粘土21.8 12.0 16.2 33.8 1.06 44.0 18.0 13.8 17.5 3.2 100粉土夹粉4 27.1 5.3 18.3 30.0 0.88 33.0 18.0 16.9 22.1 11.0 148质粘土淤泥质粘5 >27.1 16.9 45.3 1.2 6.0 4.7 1.2 60土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1.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⑴ . 选择桩型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 . 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 3 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 4 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 4 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预制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预制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预制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学士学位论文预制桩基础设计姓名:XXXX学号:CXXXX指导教师:XXXXX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完成日期:2015年5月10日学士学位论文预制桩基础设计姓名:Xxxx学号:指导教师: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完成日期:2015年5月10日摘要深基础是埋深加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者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其作用是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而不是像浅基础那样,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低级的浅层。

因此,当基础场地的浅层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采用深基础方案了。

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和深井等几种类型,其中桩基础是一种最古老且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

一个完整的桩基础设计应该包括以下最基本的内容:第一装的类型和几何尺寸选择,第二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确定,第三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平面布置,第四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验算,第五桩身结构设计,第六承台设计,第七绘制桩基础施工图。

打桩的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目的就是让建筑物能有一个稳固的基础,避免后期沉降等等问题。

【关键词】:桩基础承载力承台群桩效应持力层AbstractDeep foundation is increasing with burial depth ,and regards solid soil and rock as the basis of the bearing layer, which function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on transmiting the load in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ep, rather like a shallow foundation, which is distributing the load in the low level of shallow by the bottom of foundation. Therefore, when the base area shallow soil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It is time to consider using a deep foundation. Deep foundation consists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 deep wall and so on, pile foun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ancient and widely used form.A complet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basic content: the first is the selection of type and geometry size , the second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ErChan pil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 the third is the determination the number of pile spacing and plane arrangement, the fourth is the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settlement calculation, the fifth is the design of body structure , The sixth is the design pile caps,The last one is drawing construction .The effect of pile driving is to improv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The purpose is to making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and avoid the late settlement and so on.【Key words】: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Pile caps Effect of pile group Bearing layer目录第1章设计背景1.1 建筑上部结构资料 (1)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第2章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2.1 选择桩型 (6)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6)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7)第3章桩数承台尺寸确定和承载力计算3.1 桩数确定与承台底面尺寸 (10)3.2 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选择 (11)3.3 七桩承台承载力计算(A承台) (11)3.4 八桩承台承载力计算(B承台) (12)第4章桩基验算4.1 七桩承台验算(A承台) (14)4.2 八桩承台验算(B承台) (16)4.3 A柱沉降验算 (17)4.4 B柱沉降验算 (19)第5章桩身、承台结构设计计算5.1 桩身结构计算 (20)5.2 七桩承台设计(A柱) (21) (22) (22) (23) (23) (23)5.3八桩承台设计(B柱) (24) (24) (24) (25) (25) (26)第6章预制桩基础施工工艺6.1 测量放线定桩位 (27)6.2 预制方桩的堆放与验收 (27)6.3 施工机械的配备 (28)6.4 管桩的焊接 (28)6.5 打桩的顺序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28)6.6 管桩施工控制 (28)6.7 管桩的收锤 (29)6.8 质量检查 (29)6.9 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 (29)参考文献 (33)致谢 (34)第1章设计背景1.1 建筑上部结构资料某单元住宅楼,上部结构为多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含设计施工图详细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含设计施工图详细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二〇年一月中国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目录一、场地条件及地质资料 (1)二、基础设计资料 (2)三、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 (2)3.1桩端持力层选择 (2)3.2桩型选择 (3)3.3桩长确定 (3)四、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3)五、确定桩数和桩平面布置图; (3)5.1初步估算桩数 (3)5.2初选承台尺寸 (4)六、群桩中基桩受力验算; (4)6.1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基桩承载力 (4)6.2单桩承载力验算 (5)七、群桩沉降计算 (5)八、桩身设计及强度验算 (7)8.1桩身设计 (7)8.2桩身强度验算 (8)九、承台设计及强度验算 (9)9.1承台设计 (9)9.2承台正截面抗弯设计 (9)9.3承台受柱冲切计算 (9)9.4角桩向上冲切验算 (10)9.5承台斜截面抗剪计算 (10)9.6承台局部受压计算 (11)十、设计说明 (11)十一、施工说明 (12)11.1静压沉桩施工方案 (12)11.2承台施工 (14)11.3质量保证措施 (17)11.4安全保证措施 (18)11.5环境、水土保护措施 (19)十二、参考文献 (20)一、场地条件及地质资料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 6 层(见图1),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深度为2.0 m,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II 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柱截面尺寸为0.5 m×0.5 m。

承台底面埋深D=1.8 m。

设地面高程为0,地下水位高程为-2.0 m。

图- 1场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地质资料表二、基础设计资料1、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2、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轴力,剪力,弯矩,其中H、M沿承台X方向作用。

3、柱子截面尺寸为0.5m×0.5m;4、承台地面埋深D =1.8m;5、地面高程为0,地下水位高程为-2.0m。

预制方桩 结构计算书

预制方桩 结构计算书

一、结构计算基本依据1、 设计图纸及工艺条件图2、 《XXX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23.07),XXXX 有限公司;3、 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5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4、 理正岩土设计软件(授权号:D35121)5、 理正结构工具箱6.5PB3版计算,授权号:D41205二、荷载取值根据工艺提资,设备基础单位面积负荷为1500kg/m 2三、设备基础-复合地基(250x250预制方桩)拟采用250x250预制方桩纵横间距1.2x1.2m ,参考地勘报告ZK24,拟入2-5层中粗砂不小于1米。

(1)承载力计算()a spk sk p1R f m m f A λβ=+-(参JGJ 79-2012第7.1.5-2条) =0.90*0.0434*120/0.0625+0.8*(1-0.0434)*40=124.35 kPa其中Ra 取地基土抗力和水泥土强度的较小值。

地基土抗力1na p si i pk p i R u q l q A α==+∑ (参JGJ 79-2012第7.1.5条-3)=1.0*(10*2+6*14.6+28*1.0)+1.0*800*0.0625=185 KN ,取120kN预制方桩抗压强度,参图集《预制混凝土方桩》20G361,取670 kN综合上述计算,经水泥搅拌桩处理后,单桩承载力Ra 取200kN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暂取120 kPa 。

三、设备基础-复合地基(250x250预制方桩)拟采用250x250预制方桩纵横间距1.0x1.0m ,参考地勘报告ZK24,拟入2-5层中粗砂不小于1米。

预制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预制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书题目名称预制桩基础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姓名侯博宇学号222013322230056年级专业2013级土木1班指导教师汪时机成绩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土建系2016 年6月24 日一、任务书1、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1、上部结构资料西南大学工程实验大楼,上部结构为7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底层层高3.4m,其余层高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如后图1所示。

2、建筑物场地资料(1)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西南大学校园内,地势平坦。

(2)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3)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4)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示意图(如后图1所示)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2、任务和要求(一)设计任务: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2、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3、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4、桩顶作用验算、桩基沉降验算和桩身结构设计计算;5、承台设计;6、绘制桩基施工图A2一张(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预制桩截面配筋图)。

参考设计步骤:1.选择持力层,初步确定桩的类型、长度。

2.假定一桩径,计算单桩的承载能力:如果满足要求则计算桩的总数,布置桩基;不满足则重新选择桩径或持力层。

3.验算基础的沉降及整体性,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则应重新选择桩径或持力层。

4.如果承载力、沉降及整体性等指标均符合要求,进行桩身配筋(注意单桩承载能力是否是按照材料强度确定)。

5.承台设计与配筋,使之既满足受力要求,又经济合理。

6.绘图(A2图纸)。

(二)设计要求1、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手绘或CAD绘A2图一张。

计算书内容应详尽,数据准确,排版规范。

图纸应符合制图规范相关要求,表达完整、准确。

2、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设计成果。

3、课题选题要求:分为10个小组,每一小组按表2中学号尾数对应选择柱号。

二、计算书1、选择桩型、持力层根据要求选择36号桩选择预制混凝土方桩,尺寸为mm 400400⨯,桩长m 20,分为两段 以灰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桩端深入该层m 2.12 承台底面标高为m 0.2-桩身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承台采用C20混凝土2、确定单桩承载力按照公式p pk i sik uk A q l q u Q +=∑计算竖向承载力 根据规范JGJ94-2008表5.3.5-1 灰褐色粉质粘土86.0=L I ,kpa q k s 471= 灰褐色粉质粘土8.0=L I ,kpa q k s 432= 根据规范JGJ94-2008表5.3.5-2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q pk 1400=KNQ uk 165014004.0)432.12478.7(4.04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K Q R uka 825==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axha x v EIR 0375.0α=(a x 0一般取10mm )50EI mb =α 085.0I E EI c = 2000b W I =620bh W = 取94.0=x vKNR ha 2.68=3、确定桩数及布置58.38252956==≥a k R F N ,取N=4根桩距m d s 6.14=≥承台尺寸 m b a 6.2==,高取0.8m承台平面尺寸及布桩如上图所示4、验算桩顶作用效应验算单桩所受的平均作用力(取承台及其上的土的平均重度3/20m KN g =γ)KN R KN n G F N a k k k 8256.80642026.26.22956=<=⨯⨯⨯+=+=单桩所受的最大作用力KN R KN y yM N N a ik k k 10752.19372max =<=+=∑基桩水平力设计值ha k k R KN n H H <===204801因此承载能力满足要求5、桩身设计桩长为10m 和10m ,采用双点吊立的强度计算进行桩身配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1)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1)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王少冬学号:20084023210指导教师:张兆强所在学院: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中国·大庆2011 年10 月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预制桩基础)--土木08-2一、工程概况哈尔滨某机械厂车间,为单层单跨排架结构,跨度18米,柱距6米,纵向总长度72m,室内外地面高差0.30米。

柱截面500×10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A,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见表B。

表A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表B 上部结构传来荷载注:1、荷载作用于基础顶面,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2、表中给出的是荷载设计值,如需用到荷载标准值,直接把设计值除以1.3即可。

二、题目分配按学号选择表B中相应的荷载,全班地质条件均相同(表A)。

三、设计要求1、设计桩基础(包括桩、承台设计、群桩基础计算等);2、绘制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承台和桩身详图及必要的施工说明等;(A1图纸594mm×841mm)。

3、计算书内容应详尽,数据准确,排版规范(按附件的排版规范执行)。

图纸应符合制图规范相关要求,表达完整、准确。

参考设计步骤:1、确定桩的类型、长度(包括确定桩端持力层)、截面尺寸,初步选择承台底面标高(要考虑预制桩的要求);2、按经验公式确定单桩承载力;3、确定桩数及布置;4、群桩基础计算;5、桩身设计;6、承台设计;7、绘制施工图。

目录1 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4 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3)5 桩顶作用效用验算 (3)6 桩基础沉降验算 (4)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4)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4)6.3 沉降计算 (4)6.4 确定沉降经验系数 (6)7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8 承台设计计算 (8)8.1 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8)8.2 承台受剪切承载力验算 (9)8.3 承台受弯承载力验算 (10)8.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0)参考文献 (12)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由上结构传至桩基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N=2956kN ,M=231 kN·m ,V=80kN表A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1.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根据表A 地质条件,以粉质粘土层为桩尖持力层,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长L=20m ,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桩尖进入粉质粘土层为2m 。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一:建筑设计资料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V = 3200kN, M=400kN m,H = 50kN;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f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y=310MPa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m=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附表二:桩静载荷试验曲线二:设计要求: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一):必要资料准备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f=15MPa 、mf=16.5MPa4φ16yf=310MPa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f=15MPa 、mf=16.5MPatf=1.5MPa(三):单桩承载力确定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ϕ=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2()1.0(150.25300310803.8)586.7pS cyR kNf f AA ϕ''=+=⨯⨯⨯+⨯=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I=0.60,入土深度为12.0m100800(800)8805pa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1.0LI= ,17~24sakPa q= 取18kPa粉质粘土层2:0.60LI= ,24~31sakPa q= 取28kPa28800.340.3(189281)307.2pippasia Ra kPaqq lA μ=+=⨯+⨯⨯⨯+⨯=∑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550ukN Q=单桩承载力标准值:55027522uk kN QR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275akN R=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1.2 1.2275330k kN R R ==⨯=4)、确定桩数和桩的布置:1°、初步假定承台的尺寸为 223m ⨯ 上部结构传来垂直荷载: 3200V kN = 承台和土自重: 2(23)20240G kN =⨯⨯⨯= 32002401.1 1.111.5330F G n R ++=⨯=⨯= 取 12n =根 桩距 :()()3~43~40.30.9~1.2S d m ==⨯= 取 1.0S m =2°、承台平面尺寸及柱排列如下图:桩平面布置图1:100桩立面图(四):单桩受力验算: 1、单桩所受平均力:32002.63.6220297.912F G N kPa R n ++⨯⨯⨯===<2、单桩所受最大及最小力:()()maxmax min 2240050 1.5 1.5297.960.5 1.5iF G nMx N x+⨯⨯+=±=±=⨯⨯∑3、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 150 4.212i H kPa n H === , 3200266.712i V == 4.211266.763.512H V ==<< 即i V 与i H 合力 与i V 的夹角小于5∴单桩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要进一步的验算。

预制桩基设计计算书大学论文

预制桩基设计计算书大学论文

江苏省土木工程重点专业材料淮阴工学院《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班级:土木1137姓名:吴军学号:1131407720指导老师:陈亚东日期:2016年6月归口单位:建筑工程学院1.1 设计题目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预制桩基设计。

1.2 设计荷载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如表1.1、表1.2所示。

表1.1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表1.2 桩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1)题号:9号。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920kN;M k=304kN·m;V k=192kN。

○B轴荷载:F k=2860kN;M k=285kN·m;V k=202kN。

○C 轴荷载:F k =3720kN ;M k =281kN ·m ;V k =191kN 。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F =3680kN ;M=377kN ·m ;V=233kN 。

○B 轴荷载:F =4690kN ;M=326kN ·m ;V=230kN 。

○C 轴荷载:F =4230kN ;M=301kN ·m ;V=228kN 。

设计○C 轴柱下桩基,○A 、○B 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1.3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地层条件及其参数详见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4 预制桩基设计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 ,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

根据表1.5,该建筑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截面为450mm (不宜小于350mm )的混凝土预制方桩,以④号土层粉质黏土为持力层,桩尖伸人持力层1.2m (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小于2d =700mm ),设计桩长11.0m ,初步设计承台高0.8m ,承台底面埋置深度标高-1.60m ,桩顶伸人承台50mm 。

1.4.1 单桩承载力计算根据以上设计,桩顶标高为-1.6m ,桩底标高为-12.6m ,桩长为11.0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士 学 位 论 文预制桩基础设计姓 名: XXXX 学 号: CXXXX 指导教师:XXXXX学 院: 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 完成日期:2015年5月10日学士学位论文预制桩基础设计姓名:Xxxx学号:指导教师: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完成日期:2015年5月10日摘要深基础是埋深加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者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其作用是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而不是像浅基础那样,是通过基础底面把所承受的荷载扩散分布于低级的浅层。

因此,当基础场地的浅层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采用深基础方案了。

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和深井等几种类型,其中桩基础是一种最古老且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

一个完整的桩基础设计应该包括以下最基本的内容:第一装的类型和几何尺寸选择,第二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确定,第三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平面布置,第四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验算,第五桩身结构设计,第六承台设计,第七绘制桩基础施工图。

打桩的作用提高地基承载力。

目的就是让建筑物能有一个稳固的基础,避免后期沉降等等问题。

【关键词】:桩基础承载力承台群桩效应持力层AbstractDeep foundation is increasing with burial depth ,and regards solid soil and rock as the basis of the bearing layer, which function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on transmiting the load in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ep, rather like a shallow foundation, which is distributing the load in the low level of shallow by the bottom of foundation. Therefore, when the base area shallow soil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It is time to consider using a deep foundation. Deep foundation consists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 deep wall and so on, pile foun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ancient and widely used form.A complet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basic content: the first is the selection of type and geometry size , the second is the determination of ErChan pil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 the third is the determination the number of pile spacing and plane arrangement, the fourth is the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settlement calculation, the fifth is the design of body structure , The sixth is the design pile caps,The last one is drawing construction .The effect of pile driving is to improv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The purpose is to making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and avoid the late settlement and so on.【Key words】: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Pile caps Effect of pile group Bearing layer目录第1章设计背景1.1 建筑上部结构资料 (1)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第2章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2.1 选择桩型 (5)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5)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6)第3章桩数承台尺寸确定和承载力计算3.1 桩数确定与承台底面尺寸 (9)3.2 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选择 (10)3.3 七桩承台承载力计算(A承台) (10)3.4 八桩承台承载力计算(B承台) (11)第4章桩基验算4.1 七桩承台验算(A承台) (13)4.2 八桩承台验算(B承台) (14)4.3 A柱沉降验算 (15)4.4 B柱沉降验算 (17)第5章桩身、承台结构设计计算5.1 桩身结构计算 (19)5.2 七桩承台设计(A柱) (19)5.2.1柱对承台的冲切 (20)5.2.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20)5.2.3斜截面抗剪验算 (21)5.2.4受弯计算 (21)5.2.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21)5.3八桩承台设计(B柱) (22)5.3.1柱对承台的冲切 (22)5.3.2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22)5.3.3斜截面抗剪验算 (23)5.3.4受弯计算 (23)5.3.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24)第6章预制桩基础施工工艺6.1 测量放线定桩位 (25)6.2 预制方桩的堆放与验收 (25)6.3 施工机械的配备 (26)6.4 管桩的焊接 (26)6.5 打桩的顺序宜按下列原则确定 (26)6.6 管桩施工控制 (26)6.7 管桩的收锤 (27)6.8 质量检查 (27)6.9 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措施 (27)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预制桩基础设计第1章设计背景1.1 建筑上部结构资料某单元住宅楼,上部结构为多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1.2 建筑物场地资料某单元住宅楼基础拟采用桩基础,有关设计条件和资料如下: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见图1-1。

图1-1 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1、结构平面尺寸及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如附图1所示;2、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1.8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特征值如表1-1和表1-2表1-3所示。

1预制桩基础设计表1-1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1-2 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特征值(经验参数法) kPa表1-3 极限桩侧、桩端阻力标准值其余钢筋用HRB235级。

24、下图1-1、1-2分别为基础设计荷载简图(最大轴力组合)、基础设计荷载简图(最大弯矩组合)。

第2章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2.1 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开孔,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而成。

但这类桩都存在桩底沉渣(虚土)无法清理干净的突出问题,因而制约了其承载能力和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和工期要求等采用预制桩。

使用预制桩主要考虑一下几点:预制桩工厂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配筋率很小,大大节约钢材;空心桩很环保;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单方混凝土的承载力很大;施工简单,技术难度低。

预制桩的挤土效应在饱和粘性土中是负面的,会引发灌注桩断桩、缩颈等质量事故,对于挤土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会导致桩体上浮,降低承载力,增大沉降;挤土效应还会造成周边房屋、市政设施受损;在松散土和非饱和填土中则是正面的,会起到加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②层是粉质粘土,第③层是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 3.8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故h=3.0+2.0+8.5+3.8=17.3m由于第①层厚3.0m,地下水位为离地表1.8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即承台埋深为1.8m,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17.3-1.8=15.5m。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10时,桩边长取300~400,故取400mm×400m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7.75m,下段长7.75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 1.3m,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2-1。

图2-12.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pA pk q i l sik q u pk Q sk Q uk Q +∑=+= (2-1)50p +40c801000g15a h d0.0psp s (kPa)fe.025s251251000.016p s +20.450.02p s q s k (k P a )1401206020b图2-2 s sk p q -曲线 图2-3由于除去杂土外,第②,③,④层土都是粘土,则采取图2中的折线oabc 来确定桩侧极限阻力的标准值:即:kPa P s 1000<时,s sk P q 05.0= kPa P s 1000>时,25025.0+=s sk P q 桩端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p sk iski pk sk uk A P l qu Q Q Q α+=+=∑ (2-2)其中:)(2121sk sk sk P P P β+=(2-3) u ――桩身截面周长,m 。

i l ――桩穿过第i 层土的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