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调节(复习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4讲 水、无机盐的调节和血糖调节 苏教版
第24讲 水、无机盐的调节和血糖调节[考纲要求] 1.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2.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的平衡(1)人体内水的来源: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
(2)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四条: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3)体内水平衡机制:通过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当。
(4)尿与人体健康①正常人的尿液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成年人的日标准尿量约为1 500 mL 。
②当泌尿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
若日排出量小于400 mL ,可能的原因是饮水过少或肾炎。
(5)尿的形成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
2.无机盐的平衡(1)种类:Na +、K +、Ca 2+、Zn 2+、Fe 3+、I -等。
(2)来源:主要来自于饮食。
(3)排出途径:通过尿液、汗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当体内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入血液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排尿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
(2)血钠降低血钾升高――→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吸Na +泌K +→血钠、血钾恢复正常。
二、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糖尿病及其防治(1)血糖浓度高于7.0 mmol/L 时,部分葡萄糖就会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2)糖尿病患者症状:“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3)糖尿病患者应调控饮食,配合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高考试题及插图在“血糖调节”一轮复习中的运用
戀寸f拘各f备考方略2020年第3期高考试题及插图在“血糖调节”一轮复习中的运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13161)胡静董清沈帆摘要在“血糖调节”一节教学中,应用相关高考试题和插图开展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胰岛素降 血糖机理及糖尿病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深化知识联系、完成知识迁移并发展科学 思维。
关键词高考试题及插图;血糖调节;复习教学;科学思维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0)3 -0064 -03“血糖调节”相关问题中,血糖调节模型、胰岛 素降血糖机理及糖尿病机理非常适合以过程图的 形式组织复习。
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高三学生,教 师需要提供更多背景知识,使其在分析、解决问题 中加深对机理的理解,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高考试 题是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源,试题及插图蕴含丰富 的、视觉化的多重编码信息,这些信息是对专业、难 理解机理的简化和提炼。
将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示 意图进行二次开发,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 握,同时能熟悉命题意图,提高解题能力。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血糖调节”是《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体液调节中的实例,也是第1章“人 体内的环境与稳态”的体现。
本节知识点与《生 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糖类及细胞呼吸、《生 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工程药物等 知识点紧密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意义。
本节 课为血糖调节的一轮复习,课程标准和考纲对血糖 调节模型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
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血糖调节相关的基础知识及 解题能力,但是会略有遗忘,而对血糖调节及糖尿 病相关机理则缺乏深人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也有待提尚。
综合上述分析,本节课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理解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关注糖尿病 的发病机理。
这两点也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教学设计以2019年江苏高考题为主线,复习血糖调节的基础知识,接着深人挖掘胰岛素降 血糖机理以及糖尿病机理,以期提高学生对本节内 容的认知水平。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29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分析(解析版)
专题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29 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模型分析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答案】D【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使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中,使血糖升高,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二者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C正确;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2.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正确的顺序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①摄水量增加①减少尿的排出①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D.【答案】C【解析】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这一变化首先被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发放神经冲动到中枢,一方面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即产生摄取水指令,另一方面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来缓冲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进一步升高。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同步进行的。
故顺序应为,C正确,ABD错误。
3.体育课时,小萌从温暖的教室来到温度接近冰点的操场,此时机体不会上升的是()A.产热量B.散热量C.肾上腺素分泌量D.皮肤血流量【答案】D【解析】从温暖的室内来到温度接近冰点的操场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身体通过辐射的热量多,所以散热增加,其体温仍然维持相对稳定,因此机体产热量也增加,AB不符合题意;在寒冷条件下,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通过促进代谢而增加产热,C不符合题意;在寒冷条件下,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D符合题意。
高中生物血糖神经调节知识点及练习题
源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血糖调节a考点复习目标1、知道:糖类是能量物质、人体的正常体温2、识记:血糖的调节过程中两种激素的作用、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温3、理解:血糖调节的过程和意义、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意义4、应用:糖尿病及其防治5、通过对血糖调节的理解,能够分析一些糖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b知识要点提纲c重点难点突破1、糖类代谢糖类代谢是以血糖为中心进行的。
血糖是供给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血糖浓度的正常变化范围是80mg/dL~120mg/dL,如果血糖浓度低于这个范围,就不断地将葡萄糖补充分到血液中,此时血糖的来源可以是消化吸收来的,也可以通过肝糖元分解释放,还可以通过其它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补充到血液,提高血糖的浓度。
如果高于这个范围,则血糖通过血糖的氧化分解,血糖转化成糖元或血糖转化成其它物质,降低血糖的浓度。
血糖的这个变化过程是受多种激素调节的,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是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糖中,抑制血糖分解,促进糖的异生,提高血糖浓度。
在人体内,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下降,促使血糖浓度降低。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素的分泌量下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使血糖浓度增高。
通过这两种激素的协调作用,使血糖浓度稳定在一个正常的范围。
2、低血糖如果一个的血糖浓度长期过低会得低血糖症,临床表现为: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严重时还引起人休克,称为低血糖休克。
原因是人的脑组织一般不贮存糖元,必须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分解供给能量,当血糖浓度过低时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状。
急救的办法是及时给患者补充糖。
3、糖尿病如果一个人的胰岛(胰岛B细胞)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量不足,血糖浓度过高,超过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就会有部分葡萄糖进入尿液,因尿液中有葡萄糖,故称这种病为糖尿病。
高中生物 第2章第4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第一课时)
第2章第4节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第一课时)执教者:城桥中学朱凌斌一、教学目标1、知道血糖的概念、血糖的平衡。
2、在对血糖浓度调节示意图学习过程中,解释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3、通过对餐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的分析,提高对曲线图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的学习,感悟生命的韧劲。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血糖的平衡及调节。
难点: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三、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单《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设计说明: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是拓展型教材中《人体内环境和自稳态》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与第三节体温及其调节、第五节血脂及其调节和第六节血压及其调节联系密切,也是初中《人体的内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高二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有机物中血糖与肝糖原的关系、第四章第四节《营养物质转换》和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内容的延伸,且与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紧密相关,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是一堂基础性和运用性很强的复习课和新授课,课程标准把这节的内容确定为理解级,也是高考中常考内容。
2、课时及内容安排:本节内容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血糖平衡及其调节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血糖平衡失调和糖尿病及其防治教学。
学情分析:1.学生知识基础:高三学生对于生命科学学科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握,初步具备了独立分析生命科学现象的能力。
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基础知识不扎实。
所以复习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而对于本节的教学内容,学生经过初中生命科学课和高二学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血糖的调节”的生命科学常识,但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运用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我们是普通中学,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案常德外国语学校陈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血糖平衡的调节和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建构模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观念;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三、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模型构建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我们已经知道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
而上一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激素和激素调节”。
(学生: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或分泌器官分泌的对靶细胞其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激素调节就是由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一种调节方式)(二)导入明标: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那么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探讨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说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血糖平衡的调节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建构模型进行研究型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糖尿病的成因与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观念;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其中学习重点有血糖平衡的调节,难点是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模型构建。
(三)探究交流一: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学生结合学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图2-9血糖的来源和去向,并进行讨论、交流、思考以下问题:1、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m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2、饭后,大量的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
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
促进糖原合成
胰岛素能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抑制糖异生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使体内能量储存增加。
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与效应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增加血糖水平。
促进肝糖原分解
抑制肝糖异生
促进脂肪动员
增加心肌收缩力
胰高血糖素能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从而升高血糖水平。
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
目录
contents
引言糖代谢基础知识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复习题与思考题参考文献与进一步阅读建议
01
引言
课程背景介绍
在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领域,对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相关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为期4周,每周安排2次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2小时。复习内容将按照糖代谢与血糖平衡的基本概念、调节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生物学、营养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组织。
课程安排
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复习。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和历年真题,帮助学生掌握考试重点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分析题
计算题
分析题与计算题
思考题
请阐述血糖平衡对于机体的重要意义,以及机体在长时间禁食或大量进食后如何调整血糖浓度。
讨论题
请围绕“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等因素对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思考题与讨论题
高中生物21总复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知识讲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
高考总复习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编稿:宋辰霞 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 简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机制3. 说明血糖调节的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4. 说明体温调节的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5. 说明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并在实际中运用其中的原理 【考点梳理】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1. 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组成。
注意: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个体的角度 即相对于个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3. 内环境三大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液(1)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间可相互转化,其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直接相互转化(在表格中的图里二者之间为双箭头)。
(2)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
(4)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由于过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使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原因有: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浆浓度降低,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②过敏反应:由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强,从而使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过多进入组织液,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③淋巴循环受阻:正常情况下,由血浆生成的组织液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壁又回流到血液中,小部分则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从而维持了组织液的相对稳定。
当淋巴管阻塞(如丝虫寄生),将导致组织液不能及时顺利形成淋巴而积聚于组织间隙,使组织液增加;另外,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淋巴及时运走,而在组织液中滞留,致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也会造成水分增加,最终引起组织水肿。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血糖的调节教案旧人教选修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血糖的调节教案旧人教选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2.血糖平衡的调节。
3.糖尿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
2.通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落实方案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落实方案和必修本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充分的联系,做好知识的迁移。
●难点·突破策略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2.糖尿病的成因。
突破策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分析,演示实验等加以突破。
●教具准备血糖的激素调节过程多媒体课件;血糖的平衡示意图投影。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复习高二课本有关内容。
2.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疑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提问。
3.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寻找科学的饮食理论依据。
●教法建议在讲授血糖平衡及意义部分时,利用投影,回顾糖代谢的有关知识,导出血糖的来源及去路。
在讲授血糖平衡的调节部分内容时,通过对课件的观察,理解激素对血糖的调节过程。
最后演示“尿糖的测定”实验。
●教学过程[导课]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上午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这都与人体内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有关。
[教学目标达成]展示挂图:示血糖平衡的调节。
提问:1.人体内血糖的来源途径有哪些?(回答:来源途径有三:消化吸收;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人体内血糖的去路有哪些?(回答:去路有三: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和部分氨基酸等。
)讲述:人体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维持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体内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讨论:当机体的血糖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出现什么症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再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得出结论。
)总结:当长期饥饿或肝功能不强时,血糖浓度会降低。
血糖含量过低时,体内细胞缺少能量供应,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血糖免疫名师课件
4)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
激素表现为 拮抗
作用。
A.抗体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B.甲流康复者的血清中可以找到相应 的抗体
C.抗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对自身有 不良影响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可以形成沉 淀或使抗原失去毒性
27. 某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
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
体的细胞是
C
A.吞(巨)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复习题纲 1、血糖是指?
图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去路? 2、正常人的血糖的值? 3、调节血糖的器官是?激素是、分泌部
位及作用?之间的关系是?进食后该 激素如何变化? 4、糖尿病的病因、症状、防治、检测
复习提纲
5、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的类型? 6、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特点?
非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组成
主要有:1)静脉注射毒品 2)性行为传播 3)血液传播 4)母婴传播
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
(1)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9)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5、特异性免疫类型: 1)、体液免疫:
靠浆细胞产生抗体“作战”的方 靶细胞“作战”的方 (式对于病毒、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寄生
菌被处理的方式)
比较:抗原和抗体
1、抗原 (1)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 应的物质。
抗原一般是外来物质:如病毒、细菌等病 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类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把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叫高血糖。当血糖含量超 过160~180mg/dL的范围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的现象叫糖尿。
2、糖尿病的诊断
验血
高血糖
验尿
糖尿
糖尿病
3、尿糖的测定——验证性实验
原理:正常人的尿中不含葡萄糖;糖尿病人的尿中含葡萄糖。 葡萄糖属可溶性还原糖。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与之在加热条 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解析]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受阻,同样葡萄糖的氧 化分解也发生障碍。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的能力减弱,造成糖 元分解加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造成葡 萄糖增多。
4、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对维持血糖浓度平衡最为重要的一项生 理活动是:
A.淀粉的消化与葡萄糖的吸收
B.糖类与脂肪的相互转化
C.糖类的分解或以尿糖形式排出体外
D.肝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解析]A选项只能升高血糖的浓度,C选项只能降低血糖的浓度。 B选项中,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 为糖类,并且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只有D项合理
如何设置实验对照?
4、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
素分泌不足。
5、糖尿病有哪些的症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症状
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 “三多”:多食、 多尿、多饮。“一少”:体重减轻。
持续性高血糖和 胰岛素分泌不足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障碍 糖氧化利用
糖尿的原因:
障碍 排出
肝糖元、非糖物质转化糖多 糖尿
4、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 续含有较多糖的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糖尿病患者吃的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 血糖含量过低 C.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功能发生障碍, 导致非糖物质的分解加强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2。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中胰
岛素浓度。
300 (血
⑴.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 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B 。
糖 量200
B
mg/100ml
⑵.下列甲~丁四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 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 是丙 。
3、肾脏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肾小球滤过
原尿
肾小管重 吸收回血 液
正常人的尿 中不含糖
肾糖阈:肾脏所能保持的最高血糖含量(160-180 mg/dL)
注意:只有当血糖含量高于肾糖阈(160-180 mg/dL),超过 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才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 出。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
1、高血糖与糖尿
1、血糖的调节方式有几种? 2种,激素调节和神经—激素调节
2、血糖的神经调节方式中,其神经中枢
是 下丘脑
,其效应器
是 内分泌腺
。
3、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不能进入细胞。 B.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受阻,但氧化分解正常。 C. 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D. 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受阻,非糖物质转化葡萄糖增多。
★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 直接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受胰岛素影响:
★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 接受有关神经的控制分泌相应的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 腺素只接受有关神经的刺激。
★ 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以及肾上腺髓质都不受垂体分泌 促激素的控制即无促胰岛素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
C、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 质
D[、解c析、]当d代口表服正10常0克人葡的萄血糖糖时含,量首变先化经肠道吸收,所以30min内 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B是正确的;A错的原因:血糖 含量高,人体内胰岛素应该缺少;C错的原因:血糖浓度下降 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错的原因:正常人血糖浓 度在0.8~1.2g/L之间。
血糖含 量升高
下丘脑某一区域 有关神经
胰岛B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肾上腺素
胰岛A细胞 肾上腺
血糖含 量降低
传入 神经
有关神经 下丘脑另一区域
下丘脑某一区域
血糖含 量升高
有关神经
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 神经激-激素素调调节节 分泌增加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岛A细胞
肾上腺素 肾上腺
血糖含 量降低
致多饮。
体重减轻:
糖氧化功能障碍 消瘦 体重减轻
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供能加强
机体
6、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
糖随尿排出导致体内能源、营养不足 危 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带走大量水分 害 糖作为营养导致病菌繁殖,引发感染
饮食调节:少吃含糖多、能量高的食 防 物,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多的食物 治 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
本节重点小结
血糖平衡
概念: 80—120mg/d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意义: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
健康有重要意义
失衡
血 糖
激素调节
三种激素的作用
平
激素调节过程
衡
调 神经—激素调节: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
节
传出神经 内分泌腺 激素 血
糖升高或降低
低血糖 病症
高血糖与糖尿
血糖
80—120mg/dL
氧 分④ 化 解 CO2+H2O+能量
▲
合成 肝⑤糖元、肌糖元
转 变
脂肪⑥、非必需氨基酸
来源
去路
⑦160—180mg/dL
尿糖
一、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1、什么是血糖平衡?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保持动态平衡, 从而使血糖含量在80—120mg/d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血糖的调节(复习课)
知识框架:
血糖平衡(来源、去路) 血糖平衡及其意义
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的调节过程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调节
肾脏的有关作用
糖尿病
高血糖与糖尿 糖尿病的诊断 尿糖的测定 糖尿病的病因及病症分析 糖尿病的危害与防治
复习回顾:人体的糖类代谢
食物中的糖
▲
肝糖②元
非糖物③质
消①化吸收 分解 转化
所有组织 细胞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
含量升高.
肝细胞
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血糖含量升高.
肝细胞
(2)激素调节的过程
胰岛B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含 量升高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 +
胰岛A细胞
血糖含 量降低
2、神经—激素调节 传入神经
加强体育锻炼
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才 会出现糖尿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 尿病?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 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重吸收到血液,也会 出现持续糖尿
3、下列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征的是 A.多尿、口渴、多饮 B.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 C.饮食增加,体重减轻 D. 糖,脂,蛋白质氧化障碍,分解慢
糖尿病的检测:验血、验尿 糖尿病的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 糖尿病的病症及分析:“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防治:注射胰岛素
1、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 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a代表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B、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血糖调节小结
交感神经 下丘脑另一区域
强调以下几点: ★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和神经—激素调节 ★ 降血糖激素:胰岛素(唯一);作用“四促二抑”。
胰高血糖素:作用“二促进” ★ 升高血糖激素:
肾上腺素:作用“一促进”
★ 有关胰岛素的分泌调节 直接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受胰高血糖素影响
高血糖
糖随尿
多食原因:
胰岛素分泌不足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障碍 少 氧化分解障碍 能量供应不足
细胞可利用糖减 饥饿 多食
多尿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C6H12O6,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
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多饮原因:血兴糖奋含量大高脑皮层细产胞生外渴液觉渗透压增升加高饮水下;丘另脑外渗,透多压尿感也受会器导
) 100
A
2
4
6
口服后时间(小时)
6
胰
岛4
素
含 量
2
6
甲
B4
A2
乙
6
A
4
2 B
丙
6丁
B
4 A
2 B
A
24 6
24 6
24 6
24 6
口服后时间(小时)
⑶.从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不足 ,而血糖浓 度 过高 。 ⑷.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 A 细胞分泌的 胰高血糖素 和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肾上腺素 ,使血糖浓度升高。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激素调节 (1)回忆: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有哪些?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功能
作用部位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 肪等组织细胞;促进葡萄糖氧 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促进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 基酸;抑制肝糖元分解为葡萄 糖;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 糖。血糖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