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教案.doc

《遥感导论》教案.doc
《遥感导论》教案.doc

1 单波段摄影像片的解译

(1) 可见光黑白像片和黑白红外像片的解译

(2) 彩色像片与彩红外像片的解译

2 多光谱扫描图像的解译

(1) 多光谱扫描图像的特点

(2) 多光谱扫描图像的解译方法

3 热红外图像的解译

4 雷达图像的解译

(1) 雷达图像的解译要素及其特点

(2) 雷达图像的处理3 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

(3) 典型地物的散射特征与图像解译

第八章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

一、章节教案

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回顾数字图像的性质与特点、表示方法;

(2)掌握数字图像分类原理、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的具体方法及两种分类方法的区别;

(3)了解遥感图像多种特征的抽取;

(4)了解基于知识的分类、面向对象的分类、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糊分类等分类方法的原理与过程;

(5)掌握遥感图形分类结果的误差与精度评价方法。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监督分类(2学时)

第三节非监督分类(2学时)

第四节其他分类方法(2学时)

第五节误差与精度评价(2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数字图像的性质与特点、表示方法、数字图像分类原理、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遥感图像多种特征的抽取、遥感图像分类的其他先进方法。

难点: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利用ENVI软件和Landsat数据进行演示。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培养从的软件操作能力。

6.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遥感技术基础与应用》,张安定等,科学出版社,2014。

《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遥感概论》,彭望碌主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遥感概论》修订版,吕国楷、洪启旺、郝允充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7.思考题和习题

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二、每课时单元教案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是对给定的遥感图像上所有像元的地表属性进行识别归类的过程。

1.图像分类的物理基础

遥感图像是传感器记录地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的结果,遥感图像中像元的亮度是地物发射或反射光谱特征的反映。

同一类地物在同一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应该表现为相同的亮度,在同一图像的多个波段上呈现出相同的亮度变化规律。

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图像上一般表现出互不相同的亮度,在同一图像的多个波段上呈现出各异的亮度变化规律。

在特征空间中?同一地物将会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点簇?多类地物会形成多个点簇。

2.特征变量与特征提取

遥感图像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图像的特征变量。在统计学上,特征与变量是一个含义。

多光谱遥感图像各个波段的像元值是分类的最原始的特征变量,这些原始特征变量经过一定的处理,如各种图像运算、K-T变换、K-L变换等,可以产生一系列新的特征变量。

特征变量可分为全局统计特征变量和局部统计特征变量。

在实际应用中,对特征变量的选择随应用目的、研究区特点、遥感图像特征、地物类型等的不同而变化。总的原则是: ①数量适度并尽可能少;②独立性强、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低;③类内个体间差异小、类间差别大。

3.图像分类的方法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方法纷繁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基于分类的依据,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分类单纯依赖像元在各波段的亮度值及其组合或变换的结果;另一种是除考虑像元的光谱特征外?还要利用像元和其周围像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纹理、形状、方向性等。基于分类过程中人工参与的程度,可分为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两者相结合的混合分类。

基于分类的对象,可分为逐像元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

基于输出结果的明确程度,有硬分类和模糊分类之分。

第二节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也称训练分类法,是指用选定的已知类别的样本去识别其他未知类别像元的过程?已被确认类别的样本像元是指那些位于训练区的像,其类别属性是预先通过对工作区图像的目视解译、实地勘察等方法确定的。

1 训练样本的选择与评价

(1) 训练样本的选择

(2) 训练样本的评价

2 分类算法

(1) 多级切割法

(2) 最小距离法

(3) 最近邻域法

(4) 最大似然法

(5) 光谱角分类法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三节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也称聚类分析或点群分析?是在没有先验样本的条件下,即预先不知道图像中地物的类别特征,由计算机根据像元间光谱特征的相似程度进行归类合并的分类方法。

1.K-均值算法

概念:

基本思想:

基本流程:

2.迭代式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概念:

基本思想:

基本流程:

3.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比较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四节其他分类方法

1.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分类

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分类模型实际上就是一个图像分类专家系统。其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的发现、表达和推理判断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核心内容,即知识库( knowledgebase)和推理机(inferenceengine )知识库包括知识的发现和知识的表达。知识的发现依赖于一个包含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光谱数据的GIS知识库;知识的表达是知识库的核心,是知识应用的基础,对知识的获取和推理机制也有直接影响。

2.面向对象的分类

现有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大多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即以图像的光谱信息作为分类的依据。这些方法存在两个共同的不足:

一是以同类地物具有相同的光谱特征而不同地物在光谱空间中具有可分性为分类的假设前提,事实上这一假设经常不成立;

二是忽略了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大量的空间信息,有些方法虽然也用到了一些辅助信息,但也仅限于地形、纹理等少数信息的使用,且其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像元的分类精度。

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的处理单元不再是像元,而是图像分割后所形成的对象。对象是图像中同质像元构成的大小不等的单元。其分类过程是:首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建立不同尺度的分类层次,在每一层次上分别定义不同类别的多种特征并赋予不同的权重,构建分类规则,由粗到细,完成对图像的分类。由于在分类时除光谱特征外,更多地应用了形状、结构、纹理等空间特征,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基于像元分类的不足,分类精度更高,更适合于高分辨率图像的分类。

3.人工神经网络分类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是由大量的处理单元 ( 神经元) 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是对人脑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某种抽象、简化和模拟。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五节误差与精度评价

1 误差及其来源

任何分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

分类误差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位置误差,即各类别边界的不准确;另一类是属性误差,即类别识别错误。分类误差的来源很多,遥感成像过程、图像处理过程、分类过程以及地表特征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误差。

误差来源:

遥感成像过程中,遥感平台翻滚、俯仰和偏航等姿态的不稳定会造成图像的几何畸变;传感器本身性能和工作状态也有可能造成几何畸变或辐射畸变;大气中的雾、霾、灰尘等杂质必然造成图像中的辐射误差;地形的起伏会使图像中产生像点位移造成几何畸变;坡度也会影响地表的接收辐射和反射水平,造成辐射误差。

地表各种地物的特征直接影响分类的精度。一般来说,地表景观结构越简单,越容易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而类别复杂、破碎的地表景观则容易产生较大的分类误差。

分析发现,分类误差在图像中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与某些地物类别的分布相关联,从而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2 精度评价的方法

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评价是将分类结果与检验数据进行比较以得到分类效果的过程。

精度评价最好是比较分类图和参考图像上所有像元之间的一致性。但这种做法往往是不现实的。精度评价一般都是通过采样的方法来完成的,即从检验数据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通过样本与分类结果的符合程度确定分类的准确度。

(1) 采样方法

常用的概率采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采样、分层采样和系统采样等。

(2) 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也称样本数,指样本必须达到的最少数目,是保证样本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基本前提。

(3) 混淆矩阵与精度指标

目前最常用的精度评价方法是混淆矩阵法,即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各种统计量并构建精度评价指标,最终给出分类的精度值。

基本的精度指标:

–总体精度

–用户精度

–制图精度

第九章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章节教案

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岩石、水体、植被及土壤的光谱特征。

(2)掌握水体识别的内容。

(3)掌握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方法。

(4)掌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

(5)掌握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

(6)掌握“”3S”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综合运用。

(7)了解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三个方面应用思路和方法流程。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遥感在资源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2学时)

第二节遥感在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2学时)

第三节遥感在灾害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2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岩石、水体、植被及土壤的光谱特征,水体遥感、植被遥感,地质遥感在水土流失监测、海洋溢油污染监测、城市热岛监测、农作物估产、洪涝灾害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气象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的原理、思路和技术流程。

难点:

影像分类方法、动态监督方法及3S技术的在水资源调查与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和灾害监测中的综合应用。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利用曾经参与的横向课题及数据进行演示,阐述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应用问题撰写解决方案的能力。

6.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遥感技术基础与应用》,张安定等,科学出版社,2014。

《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遥感概论》,彭望碌主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遥感概论》修订版,吕国楷、洪启旺、郝允充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7.思考题和习题

深入思考和总结可见光近红外遥感数据、雷达数据、热红外数据的优势应用领域?

二、每课时单元教案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一节遥感在资源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

1.水资源调查与监测

(1) 水体的光谱特征

水体的光谱特征:

传感器所接受的辐射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底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不同水体的水面性质、水中悬浮物的性质和数量、水深和水底特性的

不同,传感器上接收的反射光谱特性存在差异,为遥感探测水体提供了基础。(2) 地表水资源的调查与监测

1).水边线与水体面积(水界线)的确定

在近红外图像上,水体呈黑色;

在雷达图像上,水体呈黑色。

2).水体悬浮物的确定

?泥沙的确定

浑浊水体的反射光谱曲线整体高于清水;

波谱反射峰值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

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加大,可见光对水体的透射能力减弱,反射能力加强。

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如蓝光和绿光对水体的穿透力较强,可反映出水面下一定深度的泥沙分布状况。

?叶绿素的确定

水体叶绿素浓度增加,蓝光波段的反射率下降,绿光波段的反射率增高;

水面叶绿素和浮游生物浓度高时,近红外波段仍存在一定的反射率。

3).水温的探测

白天水体为暗色调,

夜晚为浅色调。

4).水体污染的探测

?水体污染物浓度大且使水色显著地变黑、红、黄等,与背景水色有

较大差异时,在可见光波段的影像上可识别出来。

?水体高度富营养化,可在近红外波段影像上识别出来。

?水体受到热污染,可在热红外波段影像上被识别。

?水上油溢污染可使紫外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增高,可被探测出来。

5).水深的探测

6).水环境监测

7).洪涝灾害监测

8).泥沙淤积调查

(3)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监测

地下水埋藏于地表之下,在遥感图像上不可能有直观、具体的表现,但许多地表事物或现象与地下水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遥感地下水资源调查正是利用这种关系,通过研究地表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河流、植被等可见现象,间接推断地下水资源的存在及其分布范围,并粗略估算其储量。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构造、地层岩性、水文等地质信息,运用水文

地质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有利的含水层、蓄水构造,进而推断

地下水富集区。

?从遥感图像上提取并分析与地下水存在有关的具有指示和诊断意义

的环境因子,可以推断地下水的存在与富集状况。

?在热红外图像上,通过测定地面温度可以间接推断地下水的存在。2.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

(1)基于遥感图像的岩性识别

1)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

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

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岩石表面湿度的影响。

2)沉积岩的影像特征及其识别

沉积岩最大特点是成层性沉积岩常常形成不同的地貌特点

沉积岩的解译应着重标志性岩层的建立.

疏松的陆相碎屑岩直接与形成的地貌有关

3)岩浆岩的影像特征及其识别

岩浆岩呈团块状和短的脉状,与沉积岩在形状结构上明显不同。

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岩中,随着sio2的含量减少,铁镁质矿

物含量逐渐增高,反射率逐渐降低,色调随之变深。

酸性岩以花岗岩为代表,色调浅,易与围岩区分,形态常显圆形,椭圆

形和多边形.

基性岩色调深容易风化剥蚀成负地形:方山,台地.

中性岩介于二者之间。火山岩最易识别.

多呈团块状、宽缓条带状、脉状产出。侵入岩在遥感影像上多呈圆形

或椭圆形,其整体轮廓一般容易与围岩区别开来。喷出岩分火山碎屑

岩和火山熔岩两种,分布在火山锥附近。

(2)基于遥感图像的地质构造解译

水平构造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保持水平

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一般把倾角在5°以内的岩层都当作水平岩层。硬岩的陡坎与软岩的缓坡呈同心圆状分布

?影像特征:如果遥感影像真实反映了水平岩层情况,只能看到同一岩层,

地表所反映的色调、植被生长情况等均呈现均一性。事实上,这样的原始水平岩层在自然界里并不多见。大多数水平岩层均遭受过地表水的侵蚀、切割,它们的山坡在遥感影像上常表现为被此平行、圆圈形或椭圆形的细纹弧线,弧线或闭合或张开。水平岩层还常呈现出由不同色调相间、环绕

山脊的条带构成的花瓣状、藕节状等复杂图案。不同色调的条带系不同岩性所致,有时也可能是植被生长疏密程度不同所致。

倾斜构造

?指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倾斜岩层常

是褶皱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由不均匀的升降运动引起的。

?影像特征:遥感影像上常形成彼此平行、疏密相间、色调深浅不一的条

带,这些条带随着岩层走向延伸,条带可呈宽而疏的缓产状,也可呈窄而密的陡产状。坚硬的单斜岩层在产状和缓的情况下,地貌上常形成大面积的单面山;陡产状时,形成并排的猪背岭;或平行的直立岩层,呈栅状纹形展布。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根据顺向坡有较长坡面,逆向坡坡长较短的特性判断岩层的倾向。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常出现岩层三角面,据此可确定岩层的产状

褶皱构造

?概念: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仅指岩层的单

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褶皱。

?褶曲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通常,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核部

的岩层相对较老,两翼的则较新;向斜是向下弯曲,剥蚀后中间的岩层相对较新,两翼的较老。

?按褶皱构造图形特点不同,可把褶皱分为紧密型褶皱、宽展型褶皱和平

缓型褶皱。

?影像特征: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色调或色彩不同的条带且呈对称平行排

列,其整体影像常呈闭合的图形。由于褶皱的类型不同有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环状等多种形态。

注意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综合应用。

?选择影像上显示最稳定、延续性最好的平行色带作为标志层。

?标志层的色带呈圈闭的圆形、椭圆形、橄榄形、长条形或马蹄形等,是

确定褶皱的重要标志

断裂构造

?概念: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

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

按断裂的规模和破裂程度,可分为劈理、节理、断层等基本类型,其中断层是岩层和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构造。

?影像特征:断裂构造是一种线性构造,具有平直或平缓弯曲状的形状特

征。这种形态特征一般通过色调、地貌、水系及植被等呈线状分布或出

现线状异常现象而被显示出来。

?断层在遥感影像上有两种表现:一是线性的色调异常;二是两种不同色

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

?地质构造标志、地貌标志、水系标志等影像特征也是判断断层存在的重

要标志。

3)构造运动的分析

上升运动,在地貌上表现为山地的抬升及河流的切割;地壳的下沉区在地貌上表现为负地形。两者接触带上往往有断裂存在。

在水系上,上升区表现为放射状水系;下降区则表现为汇聚状水系。

3.土地资源调查

(1) 我国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的历史

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详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航空遥感技术手段。

?80年代初期,应用MSS图像完成了全国土地概查以及三北防护林地

区大面积土地资源调查;

?90年代初,应用TM图像完成了西部地区1∶5万、1∶10万土地

利用现状调查;1992-1996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了“ 国家资源环境遥感

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重大应用项目;

?“九五”期间,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首次建立了全国1∶10

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

?2007年起,利用卫星遥感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近几年来,一些地区使用SPOT5、IKONOS以及更高分辨率的QuickBi

rd、WorldView等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中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

(2) 土地利用调查与制图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遥感信息源的选取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3)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的关键在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选择、不同时相数据的空间及光谱的匹配、变化检测方法的选择以及变化信息的提取与制图等。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图像差值法、分类后对比法、多波段主成分变换法等。研究表明,各种变化检测方法各具特色,但没有一种方法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实践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

4 森林、草场资源的调查

(1) 植被指数

概念:

植被指数是指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中对植物光谱特征有特殊意义的典型波段,经过各种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加、减、乘、除组合运算,产生的一种对植

被覆盖度、生物量以及植被长势等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数值。

?比值植被指数 (RVI)

?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差值植被指数 (DVI)

?垂直植被指数 (PVI)

(2) 森林资源的调查

遥感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①通过野外调查和卫星图像的对照判读,进行森林类型判别;②用遥感数据与地面各种因子建立定量表达模型,估算森林蓄积量和森林面积;③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监测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动态演变规律;④通过森林生物物理参数 ( 叶面积指数估计、森林树种的识别等) 的提取,研究森林生物量和植物长势?开展森林健康状态的遥感评价。

(3) 草场资源的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开展草原草畜动态平衡监测研究,建立草原草畜动态平衡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主要研究包括:草地遥感估产原理与方法、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建设、草地资源监测和评价。

(4) 大面积农作物的遥感估产

大面积农作物的遥感估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农作物的识别与种植面积的估算;利用卫星图像对农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农作物估产模式。

6.作业

作物估产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二节遥感在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

1.水土流失监测

?水土流失的影像因素

?遥感技术所能反映的地表要素

?突然流失的计算方法

2.土地退化监测与研究

(1) 土地退化遥感监测与评价的方法

指标体系。

土地退化监测与评价的过程是一个指标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过程。土地退化遥感监测实例。

3.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概念: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影响:城市热岛带来的热岛效应可造成局部地区气候差异。

方法:城市热岛效应的监测方法主要分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以及模拟预测五种。

4.海洋溢油污染监测

海上溢油会改变海水的电磁波性质,不同种类的油污其电磁波特性也不同,电磁波中的可见光和反射红外波段反映油污在阳光下的反射特性,热红外波段反映油污的辐射特性,微波波段反映油污的电磁场特性,选择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并使用一些图像处理方法增强油膜与背景海水之间的反差,即可实现监测油膜范围、估算油膜厚度等目的。

?可见光和多光谱遥感监测海面油膜

?红外遥感监测海面油膜

?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海面溢油

?微波辐射计监测海面溢油

1.教学时数

2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三节遥感在灾害监测与研究中的应用

1、洪涝灾害的监测

不同遥感数据在洪灾监测中的作用?

多源信息的融合技术的应用?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

2、气象灾害的监测

?干旱遥感监测?台风遥感监测

3、地质灾害的监测

概念

数据

处理方法

技术流程

4、森林火灾的监测

哪些数据?

用于监测火灾的遥感数据主要有NOAA/ AVHRR、MODIS、Landsat/ TM、SPOT、GOES卫星以及国内的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等。

什么方法?

除阈值算法外,归一化植被指数法、邻近像元法也常常和阈值算法相结合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

5、海洋赤潮灾害的监测

(1) 赤潮水体的光谱特征

可见光多波段遥感技术正是利用赤潮水体和非赤潮水体光谱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探测赤潮的。

(2) 卫星遥感监测赤潮的方法

?海岸带水色扫描仪 (CZCS)

?甚高分辨率辐射计 (AVHRR)

?海视宽视场传感器 (SeaWiFS) 、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

?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ERIS)

遥感上机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教师姓名:

实验一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 一、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立体镜进行航交像片立体现察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人眼观察物体时,出现左右视差,反映到眼睛视网膜上,构成生理视差,便产生了与观食实物时一样的立体视觉效果。 三、实验步骤 (1)将立体镜置于两张有重叠部分的卫星图片上方,将立体镜中央对准左右像片的中缝,左眼看左像片,右眼看在右像片,不断调整卫星图片的位置,直至图片相同部分能重合时,进行卫星图片立体观测。 (2)观测卫星图片立体效果,并解译出相应地物。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小实验,我们认识了遥感卫星图,并明白了如何利用立体镜进行航空相片的立体观测,以及见识了立体观测的效果,初步了解如何目视解译出遥感卫星地图。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光学合成原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彩色的基本特性和相互关系; 2.掌握三原色及其补色,掌握加色法; 3.了解和认识色度图; 4.认识正负相片的生产过程。 二、实验原理 任意三种线性无关的颜色都能构成颜色空间,利用颜色空间就能进行颜色的识别、对比、及计算,摄影相片感光成像是由于物体对可见光的各个波段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则产生了彩色;物体对可见光波段不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即对各个波段具有灯亮吸收和反射,产生了非彩色。 三、实习步骤 (1)彩色的基本特性及其相关关系 (2)三原色、补色和加色法 (3)补色 (4)色度图

图一色调特性图图二三原色合成 图三互补色与非互补色图四色度图 四、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弄懂了遥感图像的部分重要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遥感图像光学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光学手段增强目标地物的影像差异或影像特征,将目标地物从环境背景信息中提出出来,通过观察三组不同枫叶的图像发现明度影响的图片的明亮程度,体现的是物体的反射率;色调是影响物体的反射的波长;而饱和度则是反应的是色彩波长段的纯洁程度,波段越短色彩饱和度越高;实验中体验了三原色RGB的变化,产生色彩的变化效果,补色则是指两种颜色缓和后产生白色或者是灰色,色度表则是表现了可见光波段在明度、色调、饱和度多重作用下的颜色变化区域。 实验三遥感图像增强[1)——对比度变化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遥感图像的基本结构,了解数字图像 2.学习掌握图像直方图变化与图像亮度变化的关系 3.掌握图像线性拉伸的方法和过程 二、实验原理 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改善图像显示的质量,以利于图像信息的提取和识别,对

幼儿园中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案3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案3篇 导读:本文幼儿园中班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案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身感受和对比等方法来体验歌曲的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过对歌词的分析,让幼儿对歌曲展开相关联想,体验傣族小朋友亲近大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生活情趣。 3喜欢歌曲,能安静的倾听。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歌曲特点,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美的意境。 活动准备 1音乐:《红星歌》、《经孔雀轻轻跳》伴奏、演唱MP3; 2视频: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傣族风情风光片段、《经孔雀轻轻跳》flash;3教具:纱巾。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红星歌》的乐曲声中,老师和幼儿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进入活动区。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熟悉的旋律,让幼儿感受雄壮有力的节奏,

为与本次活动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二、开始部分 1、欣赏动画片段《两只小孔雀》。 师:在刚才的动画片里,有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谁?大家嬉笑着相互泼水,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在我国,有一个民族,那里的人们把孔雀作为吉祥鸟,泼水节是他们特有的节日,这个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孔雀的家乡,去看看傣家优美的风景吧。 2、傣族风情 播放短片:傣族风情 设计意图:采用幼儿都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导入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课堂轻松活泼,寓教于乐。 三、基本部分 (一)乐曲欣赏 1、欣赏乐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师:这首曲子的旋律跟《红星歌》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有力-轻柔,快-慢) 设计意图:让幼儿从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初步体验乐曲的优美。 2、请幼儿伸出双手闭上眼睛再次欣赏乐曲,教师用纱巾从幼儿手上轻轻划过。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免费下载】高等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9.1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课时安排2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二重积分的概念,了解二重积分的性质;2.了解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教学内容 一、二重积分的概念1.引例与二重积分定义引例:(1).曲顶柱体的体积。(2)已知平面薄板质量(或电荷)面密度的分布时。求总质量(或电荷)。2.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二、二重积分的性质性质1、 ,为非零常数;(,)(,)D D kf x y d k f x y d σσ=????k 性质2、;{(,)(,)}D f x y g x y d σ±??(,)(,)D D f x y d g x y d σσ=±????性质3、若,且(除边沿部分外),则12D D D =+12D D φ= 12(,)(,)(,)D D D f x y d f x y d f x y d σσσ=+?? ????性质4、若,,则:;(,)(,)f x y g x y ≥(,)x y D ∈(,)(,)D D f x y d g x y d σσ≥????性质5、估值定理性质6、(中值定理)设在上连续,则在上至少存在一点,使),(y x f D D ),(ηξA f d y x f D ?ηξ=σ??),(),(三、例题 例1 设是由与所围的区域,则D 24x y -=0=y =σ??D d π2例2 求在区域:上的平均值222),(y x R y x f --=D 222R y x ≤+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1.将二重积分定义与定积分定义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估计积分的值,其中是圆形区域: .??++=D d y x I σ)94(22D 422≤+y x 习题9-1 P79 4(1),(3),5(1)(3)授课类型: 理论课教学方式:讲授教学资源:多媒体 填表说明: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调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班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中班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中班金孔雀轻轻跳教案第 1 页中班金孔雀轻轻跳教案篇一:音乐优质课教案-金孔雀轻轻跳音乐优质课评比参赛教案教学内容: 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傣族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一段体。 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描绘出一幅傣族小男孩小女孩与孔雀翩翩起舞的画面,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傣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歌曲清新、优美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从而使学生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更加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中班金孔雀轻轻跳教案第 2 页 1、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2、引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 1 / 19

跳》。 教学难点: 3、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孔雀的喜爱。 4、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 1、观看舞蹈视频片段,猜猜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在学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小段舞蹈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这段舞蹈是表现了什么小动物?生: 孔雀中班金孔雀轻轻跳教案第 3 页师: 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段舞蹈表演的是孔雀?生: (自由回答) 2、学习孔雀手势,并相互问好。 师: 我们来看看学得像不像(出示多媒体课件) 3、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孔雀美丽吗?生: 美丽师: 今天让我们和美丽的小孔雀一起来学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 10 页。

《遥感导论》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ENVI窗口的基本操作 (1) 实验二认识遥感影像 (7) 实验三图像的彩色增强与色彩变换 (8) 实验四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13) 实验五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解译 (17)

实验一ENVI窗口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熟悉ENVI软件的窗口操作方法,掌握影像信息、像元信息浏方法,影像上距离和面积量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的窗口基本操作。 2、查看影像信息和像元信息。 3、距离测量与面积测量。 三、实验条件 电脑、ENVI4.5软件,厦门市TM遥感影像。 四、实验步骤 1、启动ENVI软件,界面如图1。 图1 ENVI软件界面 2、打开遥感影像,File → Open Image File,界面如图2。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定位到存放影像数据的文件夹(如:预先下载的厦门市TM影像),打开遥感影像数据。 图2 打开影像文件 3、在自动打开的可用波段列表中,用“Load Band” 装载影像数据,显示三个影像窗口,如图3。 主图像窗口:主图像窗口由一幅以全分辨率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组成。该窗口在你第一次载入一幅图像时自动显示。窗口的原始大小由配置文件中(envi.cfg)的参数设置,窗口大小能动态缩放和调整。在主图像窗口中的功能

菜单条包括5 个下拉菜单,控制所有的ENVI 交互显示功能。 滚动窗口:滚动窗口是显示整幅影像的显示窗口,当显示的图像比主图像窗口以全分辨率能显示的图像大时出现滚动窗口,滚动窗口控制着显示在主图像窗口的图像部分。滚动窗口位置和大小初始值在envi.cfg 文件中设置并且可以被修改,也可以动态缩放。 缩放窗口:缩放窗口是一个小的图像显示窗口,显示主图像窗口的一部分。缩放窗口提供无限缩放能力,缩放系数出现在窗口标题栏的括号中。缩放窗口大小能动态地调整,其大小和默认的缩放系数同样在envi.cfg 文件进行设置。

音乐优质课教案-金孔雀轻轻跳

音乐优质课评比参赛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傣族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描绘出一幅傣族小男孩小女孩与孔雀翩翩起舞的画面,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傣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歌曲清新、优美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从而使学生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更加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2、引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难点: 3、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孔雀的喜爱。 4、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 1、观看舞蹈视频片段,猜猜表现的是什么动物。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在学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小段舞蹈视频,请同学们仔细看,这段舞蹈是表现了什么小动物? 生:孔雀 师:为什么你们会觉得这段舞蹈表演的是孔雀? 生:(自由回答) 2、学习“孔雀”手势,并相互问好。 师:我们来看看学得像不像(出示多媒体课件)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孔雀美丽吗? 生:美丽 师:今天让我们和美丽的小孔雀一起来学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 三、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遥感导论梅安新

遥感导论课程试卷10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3、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可见光、红外、微波 3、地物光谱特征 4、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5、温度 6、减色法 7、配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X 2、√3、√4、X 5、√6、X 7、√8、√9、X 10、X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 (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有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

哈工大遥感图像配准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多时相遥感图像配准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院系: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

1.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配准原理、导致几何失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2)掌握两幅图像配准的基本方法 (3)学会评价配准结果 2.实验原理 图像配准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过程。图像配准的基本过程是寻找把待配准图像中的点映射到参考图像中对应点的最佳变换,从而去除待配准图像和参考图像之间在几何上的不一致,如平移、旋转和形变,最终使得同一目标在不同的图像上具有相同的坐标位置。图像配准中的主要问题就是确定这种映射关系,一般来讲我们将需要进行变换的图像成为输入图像或待配准图像,将用于矫正输入输入图像的图像成为参考图像。 图像配准的基本步骤包括: (1)特征提取:在进行图像配准之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图像中待匹配特征。(2)特征匹配:在确定了来自不同图像的特征集后,建立特征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建立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征描述、相似性测量以及空间关联的方法实现。 (3)变换模型估计:通过估计或者最优搜索等方法得到映射函数的类型和参数,以便能够对齐待配准图像和基准图像。 (4)图像重采样和变换:依靠映射函数对输入图像进行图像变换,使用适当的插值算法计算出非整数点坐标的图像值。 常用的重采样方法包括: (1)最近邻重采样法:简单地选择其中心距图像上的点最近的实际像素,然后将这个像素变换到相应的显示网格上。这种技术适用于新图像用于分类的情况,原因是该图像是由原始像素的亮度构成的,只是按照正确的几何关系将像素进行重新排列。 (2)双线性插值法:对于图像中与给定的显示网格位置对应点的周边四个像素使用三次线性插值。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李可艾西外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演唱傣族歌曲,体会傣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对歌曲进行创编、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生活。 教学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五声调式。歌曲采用规整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乐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幸福的生活画面。教学重点: 用活泼、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并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教师: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学生:音乐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琴声问好。 二、兴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跳一段。 教师:孔雀是傣族民众心中的吉祥鸟。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的标志性图案。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孔雀是聚居在西南边陲的傣族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一直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教师:傣族有美丽的孔雀作为名族的象征,相信他们的风度人情也像孔雀一样美丽动人。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和动听的音乐。(点课件) 三、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告诉老师?。 设问:什么情绪?(高兴、幸福、优美的). 2、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师:同学们读的真好,相信你们唱的更好! A:跟着课件的范唱,进行模唱. B:难点乐句指导 C:完整演唱歌曲 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掌握歌曲的速度、情绪。 演唱提示:要唱出傣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D:巩固歌曲四人小组练习——全班齐唱 四、创编舞蹈 引: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少数民族的人们个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傣族的孔雀舞也特别精彩,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由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老师带来的《雀之灵》精彩片段,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看,等会儿有任务的。播放课件(2分钟) 师:好看吗?任务来了,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为第一段歌词创编舞蹈动作。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不仅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还为它创编了舞蹈。因为傣族人们特别注重环保,所以我们以后想要留住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与答案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 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黑体: 2. 邻域增强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5分 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10分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8分 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 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15分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我们使用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具体是:、 、、 6.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7.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 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8.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9.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 ,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10..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1.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三店街宋寨小学二年级彭春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的内容,理解“小卜少”和“小卜冒”的意思。 2、了解孔雀是来自云南傣族自治州孔雀之乡,知道孔雀的体态和动作。 3、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熟唱本歌。 4、掌握节奏练习,学习打拍子,掌握2/4 拍节奏。 二、教学重难点: 1、利用曲谱熟唱本首歌曲; 2、掌握本首歌的节奏,区别和比较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最后两乐句的比较: 6 33|12 2|16 12| 2 -|和6 33|12 2|31 61|1 -|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歌曲《过新年》、《小拜年》和《卖报歌》,学生唱,教师打节拍。 (二)、课前练习:1 2 3 4 5 6 7,练习时让学生用手做动作(二次)。 (三)、教学新内容 口述:同学们,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孔雀形态美丽、性格善良、动作优美,是吉祥的象征。今天我们我们要满怀豪情一起学唱《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 1、听老师用竖笛吹唱曲谱《金孔雀轻轻跳》。 2、讲述:本首歌节拍是2/4 ,就是说每个小节里有两拍,“︱”是小节线 示范用手打拍子。板书: ××××∣× -∣××××∣× -∣ ××××∣×××∣××××∣× -∣……(略) 让学生把手举起来,跟着老师练2/4节拍。 3、教师示范唱曲谱后,教给学生唱曲谱(注意低、中、高音的

区别),学生用手指空。(反复)

4、教唱歌词。学生读歌词,让学生了解孔雀的美丽。 5、口述:“小卜少”和“小卜冒”的意思。小卜少代表傣族的小姑娘,小卜冒代表傣族的小男孩。 演练:我们班的“小卜少”在哪里?我们班的“小卜冒”在哪里? (学生举起手来,回答:在这里。) 6、教唱歌词:(教师唱曲谱,学生唱歌词)(多次) 强调和纠正最后两句曲调的区别。即: 6 33| 12 2| 16 12| 2 -| 6 33| 12 2| 31 61| 1 -| (反复比较) 老师带领学生区别曲调二至三遍。 7、反复教唱歌曲歌词:(相互交替,即:用竖笛教和口头教。) 8、让学生合唱。提问:“小卜少”在哪里?(小卜少唱) “小卜冒”在哪里?(小卜冒唱)再让学生合唱,老师打节拍。 9、具体指导节奏,让学生空虚。即: ××××∣× -∣××××∣× -∣ ××××∣×××∣××××∣× -∣……(略) 10、让学生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你们高兴吗?通过学校我们要热爱少数民族,爱护动物,热爱自己的家乡,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说声再见吧!同学们边唱边离开教室。 2014年3月8日 . .

分段线性变换概述

《遥感导论》实验报告 姓名罗娟 院系地理科学学院 年级二零零八级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学号20081500001 日期2010年11月14日

填写要求 一、实验完毕,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二、严格按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三、不要求字数,完整表述即可。

一、实验目的 二、仪器工具及材料(要求:列出实验中所使用的主要 仪器工具、实验材料,如软件、数据等。) 三、内容及程序(要求:应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步骤流程。) 四、结果及分析(要求: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图像 等形式将实验结果表示出来,并进行分析。) 五、问题讨论(要求:结合有关理论对实验中的现象、 产生的误差等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 遥感导论实验报告 使用软件:ENVI软件

一、分段线性变换: 概念:有时为了更好地调节图象的对比度,需要在一些亮度段拉伸,而在另一些亮度段压缩,这种变换称为分段线性变换。 目的:使图像有更好的目视效果或突出有用的信息。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信息。 过程: Enhance/interactive-stretching/stretch-type/piecewise-lin ear/中键拉伸压缩/apply/输出结果。

结果: (与原图对比) 结论:从0——20,20——65,65——100进行分段,在

第一、三段压缩后,亮度值数变小,在第二段拉伸,亮度间隔变大。突出了原图20——65这部分的地物信息。 二、空间滤波: 概念:通过像元与其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采用空间域中的邻域处理方法。 目的:重点突出图像上的某些特征为目的。如,突出边缘,纹理。 (1)中值滤波 目的: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邻域内取中间亮度值来代替该像元值去掉尖锐“噪声”和平滑图像。 过程:Image/Filter/Convolutions and morphology/Convolutions/Median/Apply to file/选can.tmr.img/OK/Memory/OK/Disply/New Display/Load Band/输出结果。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金孔雀轻轻跳》 lily 一、教学内容:儿童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人教版)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 三、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上册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五、教学目的: 1、通过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题——美丽的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本曲。 3、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风俗,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六、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傣族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一段体。曲调清新、 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进行,节奏自然、流畅,描绘出一幅傣族小男孩小女孩与孔 雀翩翩起舞的画面,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副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 味。 七、教学重点: 1、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 2、并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八、教学难点: 1、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迎接学生,学生自由入座,师生问好。 (二)讲授新课: 1、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和大家猜个谜语,好吗?美丽的西双版纳,清澈的小 河边,轻轻走来了一只小动物, “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尾巴像把扇,展开人人爱”,猜一猜它是谁呢?(孔雀) 师:同学们见过孔雀吗?谁能描绘它的样子呢? 生:(它有美丽的花纹、雄孔雀有漂亮的尾巴…)(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喜欢孔雀吗?老师可是很喜欢孔雀哦,不仅仅是因为它漂亮,而且据说它还 代表吉祥如意。在我们56个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民族还把孔雀当作自己民族的象征, 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吗?(傣族) 师:好的,今天我们就在小孔雀的带领下一起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傣乡吧!同学们,我 们出发咯! 2、介绍傣族风情习俗: (多媒体播放云南傣乡的风情图片:云南的庙宇、石林、泸沽湖、傣家的竹楼、傣族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二1答案

福师《遥感导论》在线作业二-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可采用锐化方法。常用的锐化方法有() A.罗伯特梯度 B.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 C.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拉普拉斯算法 D.罗伯特梯度、拉普拉斯算法 正确答案:C 2.遥感研究对象的地学属性不包括() A.地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B.地物的性质 C.地物的光谱特征 D.地物的时相变化 正确答案:B 3.遥感数据处理常运用K-L变换作数据分析前的预处理,它可以实现() A.数据分类和图像运算 B.数据压缩和图像增强 C.数据分类和图像增强 D.数据压缩和图像运算 正确答案:B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依据是遥感图像() A.像元的数量 B.像素的大小 C.像元的维数 D.像素的相似度 正确答案:D 5.遥感按平台分类可分为() A.地面和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B.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C.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D.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正确答案:A

6.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包括() A.气象卫星系列 B.陆地卫星系列 C.海洋卫星系列 D.冰川卫星系列 正确答案:D 7.颜色对比是() A.视场中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亮度之比 B.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不同颜色的相互影响 C.彩色纯洁的程度 D.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正确答案:B 8.下列关于光谱成像技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波普越接近与连续曲线 B.光谱成像可以在取得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 C.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成像时多采用扫描式或推帚式 D.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的图像是由数十个波段的狭窄连续光谱波段组成 正确答案:D 9.遥感数字图像的特点不包括() A.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 B.图像信息损失低 C.逻辑性强 D.抽象性强 正确答案:C 10.地物单元周长为P,以链码形式记录面状地物单元边界。设相邻像素间采用链码表示的长度为:Li=2n(2的n次方),式中n=Mod(2,ai),i=1,2,3,…,7。i为链码的方向。提取该地物周长表示为() A.P=∑4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B.P=∑3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C.P=∑2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D.P=∑Lj(j表示地物边界像素点的个数) 正确答案:D 11.如果一个物体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 A.灰体

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周文娜学号094130090 专业_地理科学_班级 B 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 督分类 指导教师及职称胡文英 开课学期2011 _至__2011 学年_下学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实验时间:2011年6月10日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 (2)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同时深刻理解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2、实验相关设备: 计算机一台,及ERDAS软件 3、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1)监督分类的概念: 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2)非监督分类的概念: 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的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或纹理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巳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由于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还不易做到, 这是监督分类不足之处。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教案

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金孔雀轻轻跳》 ——授课人:汪静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傣族歌曲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跳孔雀舞,学会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的美。 3、通过了解傣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音乐,热爱生活。 教学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五声调式。歌曲采用规整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乐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幸福的生活画面。 教学重点: 用活泼、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并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演唱时能体现出傣族的风格特点。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头饰、歌词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猜谜导入: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戴,尾巴象把扇,展开人人爱。 2、你见过孔雀吗?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出示孔雀图片)你知道他们生活在哪个地区,哪个少数民族中吗?(云南、贵州等地,傣族)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他们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 二、展开部分: 1、初次聆听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初步歌曲了解歌曲旋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可爱的小孔雀的!) 2、再次聆听,感受傣族舞的优美。

(师:傣族人常把孔雀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未来。下面就由汪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下孔雀舞,想看吗?师示范傣族舞蹈动作) 3、第三次聆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刚才老师不小心把歌词的顺序弄错了,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一个忙,把顺序理一理。) 三、深入部分: 1、哼唱歌曲旋律。 (师:歌曲中的小卜少小卜帽在傣语中就是小姑娘小伙子的意思,你们今天愿意做个快乐的小卜少小卜帽跟老师一起学唱这首傣家歌曲吗?首先请大家用LU来哼唱旋律。) 2、学生听唱第一段歌词。 3、完整演唱第一段。 4、自学第二段歌词。 (师:你们能试试将第二段歌词自己唱一唱吗?看看那一句有困难?学生自主学习找出难点,共同解决,可采用小老师教唱) 5、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一起演唱这首《金孔雀轻轻跳》。) 6、学跳舞蹈《金孔雀轻轻跳》 (师:大家唱得太棒了!金孔雀很喜欢你们,它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跳舞!) (1)、教师示范孔雀舞动作。 (2)、学生学跳舞蹈动作。 (3)、师生共同表演。 四、拓展部分:傣族风情介绍 (师:同学们的表现这么棒,舞蹈跳得这么美,金孔雀可高兴了,她呀,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的家乡西双版纳看一看呢!播放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点击课件进行解说)傣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素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称号。瞧,野象正在里面悠然漫步,灵巧的小猴子正开心的玩耍呢! 接下来,让我们再到傣家人居住的地方去看一看。傣族人把它称作竹楼,它不但美观,而且还很牢固,还可以防止野兽的侵害。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 求解过程如下: 对窗口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115 <119<120<123<124<125< 126<127<150 取排序后的中间值:124 用中间值代替原窗口中心象素值,结果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