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精选文档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48406e733d4b14e85246847.png)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3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4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5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1.6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1.7肺脓肿临床路径(2011)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1)1.9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1)1.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1.1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1)1.12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2011)1.13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2011)1.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1)1.15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6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7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卫生部诊疗技术指南临床路径2019版295页word
![卫生部诊疗技术指南临床路径2019版295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1fab793c8e9951e79a892727.png)
第一篇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罗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3=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临床路径临床路径
![13=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临床路径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829e297b8f67c1cfbd6b847.png)
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临床路径一、支气管扩张伴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ICD-10:J47.x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近期加重。
2.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异常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出痰液。
2.积极控制感染,根据有无铜绿假单胞菌高危因素选择相应抗生素。
3.咯血时给予止血治疗。
(1)缩血管或扩血管用药如酚妥拉明、脑垂体后叶素(2)酚磺乙胺(3)凝血酶(4)抗纤溶用药4.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7.x03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降钙素原;(3)痰病原学检查;(4)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全腹彩超、电子支气管镜、鼻窦CT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抗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选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广谱抗菌药物,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史或危险因素者,需选择可覆盖铜绿假单孢菌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同时联合用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治疗。
2.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体位引流、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可用支气管镜吸痰。
3.咯血的处理:休息,并根据病情选用止血药。
4.氧疗:低氧血症时使用。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知识培训.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3380154cf84b9d528ea7a45.png)
时间
出院前1-3天
长期医嘱: □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中药日1付早晚分服 □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 祛痰药 □ 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 □ 止血药(必要时) □ 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胸片检查(必要时) □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住院第7-14天 (出院日)
变异原因“仪器故障”;
D、住院时间延长。
例如: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
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E、退出路径。
例如:患者合并大咯血;最后确诊是肺结核、
肺癌,etc。
退出临床路径
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退出临床路径:
⑴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 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支扩住院过程中出现大咯血→退出路径。
路径评估
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⑴ 记录:管床医师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临床路径表单中, 记录应当真实、准确、简明; ⑵ 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管床主任或小组成员交换意见,共同分 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⑶ 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 并与科室相关人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⑷ 讨论: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 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 对于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 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门诊随诊
重 点 医 嘱
路径评估
进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应及时评估是否 正常,若存在变异,则写明是什么变异及原因 ,是继续路径还是退出路径。 (一般在每天早上对前一天的路径进行评估) 在入院48-72小时进行疗效评估,以决定是 否更改治疗方案。
内科临床路径
![内科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906195d6137ee06eff918a1.png)
目录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1)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二、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5)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7)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10)一、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0)二、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表单 (12)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14)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4)二、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表单 (17)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0)二、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23)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26)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 (26)二、肺血栓栓塞症(低危、中低危)临床路径表单 (28)三、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高危)临床路径表单 (31)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33)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3)二、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36)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39)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9)二、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42)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 (44)一、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4)二、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47)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49)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9)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51)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55)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5)二、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表单 (57)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60)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0)二、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 (63)肝脓肿临床路径 (66)一、肝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6)二、临床路径表单 (68)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73)一、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73)二、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75)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80)一、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80)二、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路径表单 (84)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 (89)一、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89)二、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9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98)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98)二、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102)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 (109)一、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09)二、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112)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115)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15)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118)胃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路径 (122)一、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22二、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12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129)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29)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表单 (133)脑出血临床路径 (136)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36)二、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138)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 (141)一、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41)二、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表单 (143)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 (148)一、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48)二、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表单 (150)癫痫临床路径 (154)一、癫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54)二、癫痫临床路径表单 (157)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160)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60)二、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表单 (163)脑挫裂伤临床路径 (166)一、脑挫裂伤外科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66)二、脑挫裂伤临床路径表单 (170)脑梗死临床路 (175)一、脑梗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75)二、脑梗死临床路径表单 (178)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 (181)(一)适用对象。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doc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adf0087e21af45b207a84e.png)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3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4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5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1.6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1.7 肺脓肿临床路径 (2011)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1) 1.9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 (2011)1.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2011) 1.11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2011)1.12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 (2011) 1.13 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 (2011)1.1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 (2011) 1.15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2)1.16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2)1.17 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 2012)1.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 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 ( 或) 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 >10×109/L 或<4×109/L ,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 1-4 项中任何 1 项加第 5 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 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 7-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48406e733d4b14e85246847.png)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3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4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5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1.6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1.7肺脓肿临床路径(2011)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1)1.9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1)1.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1.1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1)1.12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2011)1.13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2011)1.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1)1.15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6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7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7c5d5b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3.png)
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
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1.3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1。
4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1.5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1。
6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1.7肺脓肿临床路径(2011)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1)1。
9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2011)1.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1)1.11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1)1。
12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2011)1。
13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2011)1.1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2011)1.15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6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17复治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1。
1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
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
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
支持、对症治疗。
2。
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7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中医临床路径
![7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中医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e3180e30b4e767f5bcfce77.png)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中医临床路径(2018 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
一、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 编码:支气管扩张症J47.x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 版)。
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常见证候:风热犯肺证痰热壅盛证痰浊阻肺证肝火犯肺证阴虚火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气不摄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病情属于急性加重;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2.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伴有高热、咯血、胸闷喘息等症状者;3.如大咯血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4.出现呼吸衰竭需呼吸辅助通气治疗患者,不入本路径;5.若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中医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的特点,注意观察证候的动态演变及其规律;注意急性加重时咯血、高热、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微生物学检查(痰培养等) 、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 线或CT。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培养、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心脏彩超、肺功能、支气管镜、采用其他方法留取其他部位标本检查等。
完整版)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
![完整版)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2e38ffb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f.png)
完整版)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出一套标准的住院流程。
以下是该病的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首次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的患者,住院费用为5150元。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XXX编著,XXX)和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包括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等症状以及支气管扩张的异常改变。
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XXX编著,XXX)和《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制定,包括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出痰液,积极控制感染,咯血时给予止血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
标准住院日为7-14天,进入路径标准为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7支气管扩张症疾病编码。
同时,如果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住院后第1-3天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痰病原学检查、胸部CT、心电图等。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包括抗菌治疗、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咯血的处理等。
抗菌治疗需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包括体位引流、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可用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咯血的处理需要休息,并根据病情选用止血药。
出院标准包括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变异及原因分析包括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复查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伴有大量咯血者,按照大咯血的临床路径处理。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https://img.taocdn.com/s3/m/833f5f464431b90d6c85c778.png)
孢他啶联合环丙沙星,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 或者碳青霉烯类。
止血
• 少量咯血可给予对症普通止血处理,如安络 血、卡络磺钠、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等。
• 中大量咯血时,可选用垂体后叶素。 • 如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介入或手术治
鉴别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肺脓肿 肺结核 支气管肺癌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治疗:
一般治疗:合理休息,加强营养 避免着凉、预防感染、劝导戒烟
控制感染:注意覆盖常见病原体 祛痰:体位引流和理疗
祛痰剂、雾化吸入、补充水份
咯血的处理:
抗感染
• 应注意覆盖铜绿假单胞菌 • 一般可经验性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 • 如为耐药铜绿,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与β内酰胺酶
疗。
外科治疗适应症:
反复发作严重呼吸道感染或大咯 血 病变范围不超过两个肺叶
全身情况良好、心肺功能无严重障 碍
辅助检查:
纤支镜: 直接窥见病变概率不高
对病因、定位诊断、明确感染病原菌有一定帮助
肺功能: 病变局限:一般无明显改变
病变严重:多表现为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微生物检查 其它:如免疫功能检查、呼吸道黏膜活检、基因检测等
诊断:
既往有麻疹、百日咳、结核、肺炎等病史 慢性咳嗽、咳脓痰、咯血 肺部听诊:固定持久的局限性湿罗音 影像学改变
支气管扩张
芳村呼吸内科 黄凯锋
呼吸系统--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
• 慢性支气管感染性疾病:指直径大于2mm中 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 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
呼吸内分泌科11种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呼吸内分泌科11种临床路径护理表单](https://img.taocdn.com/s3/m/79591852b84ae45c3b358c89.png)
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
2、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3、出院护理评估、带药指导(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七、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1、入院护理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入院护理评估表)
2、相关介绍和健康教育(提示:住院须知、健康教育评价表)
3、指导相关辅助检查(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4、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5、相关处置和药物指导(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五、气胸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入径日数
入径第1天
入径第2-6天
入径第7天
入径第8天
出院日
主要护理工作
1、入院护理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入院护理评估表)
2、相关介绍和健康教育(提示:住院须知、健康教育评价表)
3、指导相关辅助检查(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1、观察病情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提示:护理记录单)
2、评价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情况
3、康复护理
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
2、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3、出院护理评估、带药指导(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2、康复指导(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
医学概论 支气管扩张疾病
![医学概论 支气管扩张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be7267b5f5335a8103d22035.png)
bronchiectasis
实用文档
•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中等大小的支气管由于管 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和持久 性扩张,是常见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疾病。
•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 反复咯血。
• 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 病史。
实用文档
病因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 2.支气管阻塞; 3.先天性发育缺陷 4.全身疾病 5.病因未明:约占30%。
–局限性粗湿啰音(下胸部、背部,固定而 持久),可有哮鸣音。
–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 –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时有相应体征。
实用文档
杵状指
实用文档
杵状指
实用文档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
1.早期轻症患者胸部平片常无特殊发现,或仅有一侧或双侧下肺纹 理局部增多及增粗现象。
2.典型X线表现是轨道征和卷发样阴影。 3.CT检查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改变。 4.支气管造影可明确支气管扩张部位、形态、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 5.高分辨率CT基本上可取代支气管造影。
其它先天性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肺囊性纤维化 。
实用文档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全身疾病 –RA –SLE –溃疡性结肠炎 –HIV感染。
实用文档
病理
1.扩张的好发部位:
下叶多于上叶,左侧多于右侧,其次为右肺中叶。 原因:下叶多于上叶是由于下叶支气管易发生引流不畅。
左侧多于右侧是因为: ⑴左下支气管较右下更细长。 ⑵与大气管的角度较大。 ⑶受心脏压迫,以上原因导致引流不畅。
慢性肺脓肿炎症影部分吸收。
实用文档
肺脓肿CT表现
实用文档
三 空洞型肺结核
(完整版)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
![(完整版)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bce16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png)
(完整版)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持续扩张,导致呼吸道阻力增加,呼吸功能下降。
该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并且在发达国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因此,针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路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治疗该疾病。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路径是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旨在提供一套针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准则。
这种路径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进展,并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临床路径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
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支气管扩张,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在确定诊断后,治疗阶段成为临床路径的重点。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吸烟戒断、呼吸康复和预防接种等措施。
吸烟戒断是最重要的一步,尤其对于长期吸烟者来说,它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康复包括肺功能锻炼和营养指导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并降低疾病的发作。
预防接种可以减少合并感染的风险,预防急性加重的发生。
药物治疗是支气管扩张的核心治疗方法。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症状,医生可以开具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等。
支气管扩张剂可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抗炎药可以减轻呼吸道炎症,减少症状和急性加重的发生。
抗感染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合并感染,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支气管扩张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支架植入和支气管狭窄手术。
这些手术的目的是减少支气管的扩张,并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然而,手术治疗只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并且需要仔细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和监测是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
医生应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肺功能测试和症状评估。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呼吸内科临床路径
![呼吸内科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c25da0e10661ed9ad51f341.png)
专业分类
第一诊断疾病名称
ICD-10
GB编码
行手术操作名称
ICD-9-CM-3
GB编码
进入路径标准要求
标准
住院日
抗菌药物使用要求
版次
19
呼内
肺动脉高压
I27.000
—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15-30天
未提
2016年版P446
20
呼内
肺动脉高压
2016年版P431
17
呼内
肺血栓栓塞症
I26.900X003
—
1、2同上。3、有明显影响肺血栓栓塞症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高危1-14天低、中危7-10天
未提
2016年版P434
18
呼内
肺血栓栓塞症
同上
—
1、2、3同上1、2、3。
高危10-14天低、中危7-10天
未提
2009年版P440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2017年版P398
序号
专业分类
第一诊断疾病名称
ICD-10
GB编码
行手术操作名称
ICD-9-CM-3
GB编码
进入路径标准要求
标准
住院日
抗菌药物使用要求
版次
10
呼内
肺脓肿
J85.100
J85.200
—
1、必符一诊诊断;2、同时有他病,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一诊CP实施,可进入CP。
2
呼内
慢性支气管炎
J42 .X00X003
—
1、2同上。
7-14天
根据病情
呼吸科临床路径(较全)
![呼吸科临床路径(较全)](https://img.taocdn.com/s3/m/ddaba52f0722192e4536f6c0.png)
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J15.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培养、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血氧饱和度、B超、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费用)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
2.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和《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
1.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出痰液。
2.积极控制感染。
3.咯血时给予止血治疗。
4.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47支气管扩张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液分析、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痰病原学检查;
(4)胸部CT、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抗菌治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选覆盖革兰阴性杆菌的广谱抗菌药物,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史或危险因素者,需选择可覆盖铜绿假单孢菌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同时联合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美洛西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左氧、丁卡。
2.祛痰药物及辅助排痰治疗:体位引流、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可用支气管镜吸痰:氨溴索、羧甲司坦、沙丁胺醇气雾剂、特布他林等,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3.咯血的处理:休息,并根据病情选用止血药。
(八)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复查病原学检查并调整抗菌药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3.伴有大量咯血者,按照大咯血的临床路径处理。
4.有手术治疗指征需外科治疗者,转入外科治疗路径。
二、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ICD-10:J4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