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与治疗强迫症

经颅磁刺激与治疗强迫症
经颅磁刺激与治疗强迫症

猝死,这与LQ T S基因有关,LQ T S会帮助人体激活控制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而且睡眠过程中的脑频率也都由基因调空。一些异态睡眠如梦行症、夜惊和梦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目前机制不明〔15〕。

参考文献

1.相洪琴:昼夜节律基因缺失与睡眠障碍1国外医学情报,

2001;22(9):25.

2.L ugaresi E,et al:N Engl J m ed.1996;315(6):997.

3.M edo ri R,et al:N Engl J m ed.1992;326(6):44

4.

4.Go ldfarb L g,et al:science,1992;258(5083):806.

5.Bo sque PJ,et al:N eu ro logy,1992;42(10):1864.

6.周彦光:发作性睡病一家系5例报告1中风与神经疾病杂

志,1998;15(5):313.

7.Honda Y,et al:D iscri m inati on of narcocep tic patien ts by

u sing geneticM arkets and HLA.Sleepers R es.1983;12: 254.8.Ju ji T,et al:HLA an tigen ts in Japanese patien tsw ith nu r2 co lep sy,all the patien ts w ere DR2Po sitive.T issue A n ti2 gen s,1984;24:3162319.

9.肖毅:HLA2DRB基因多态性与发作性睡病1中华内科杂

志,1999;38(11):7572759.

10.原田诚一:临床精神医学(日文),1995;24(7):8412

846.

11.雷声:发作性睡病与HLA系统基因.国外医学精神病学

分册,2001;28(1):52255.

12.Su tcliffe JG,et al:T he hypocretin s:excitato ry neu romo2

clu lato ry pep tides fo r m u lti p le hom eo static system s,in2 du ty sleep and feeding.J N eu ro sci R es.2000;62(2): 1612168.

13.C irelli C,et al:J sleep,2000;23(4),4532469.

14.雅德(译):家族性睡眠期提前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1国

外医学情报,2001;22(6):42.

15.V gon tzas AN,et al:Sleep and its diso rders.J A nnu R ev

M ed.1999;50(4):3872400.

(收稿日期:2004年3月27日)

经颅磁刺激与治疗强迫症Ξ

徐秋杰 许 毅Ξ

【摘要】 本文综述了经颅磁刺激的生理效应及在强迫症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强迫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17,R5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20X(2005)022*******

经颅磁刺激(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2 ti on,TM S)是在大脑的特定部位非侵入性地给予磁刺激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自1985年B arker等〔1〕首次用单脉冲TM S引起大脑皮层细胞去极化并推荐应用临床以来,其应用领域在逐渐扩大。近年许多学者尝试用TM S治疗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仅就TM S的工作原理和在强迫症(ob sessive2com2 p u lsive diso rders,O CD)治疗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一、T M S简介

TM S是基于Faraday的电磁原理制成的,当储存于电容器的高电流电荷瞬间(012~019m s)通过金属感应线圈时,可产生快速变化的感应磁场(强度115~215T)),作用于大脑并在脑内产生弱的反向平行感应电流,使大脑皮层内锥体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致大脑生理和功能改变。TM S作用与线圈的形状和规格有关,大的圆形线圈穿透力强而局限性差,小的“8字形”线圈空间局限性好,对运动皮层的空间分辨率可达015~110c m,但穿透性相对较弱,刺激仅能达到脑内3c m的深度。TM S包括单脉冲TM S(single2p u lse TM S,sTM S)、双脉冲TM S

Ξ

Ξ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浙江杭州,310003

(p aired2p u lse TM S,p TM S)和重复性TM S(rep eati2 tive TM S,rTM S)三种刺激模式。sTM S只需一个刺激器,在局部给予一个或间隔较长的多个刺激,以引起皮层内微弱的电位变化;p TM S是在同一部位激发两个不同强度的刺激,或者利用两个刺激器在不同部位给予两个刺激(doub le2co il TM S,dTM S),常利用两个不同刺激来研究皮层内抑制(I C I)和易化现象,即第一个刺激引起神经元活化后,致该神经元对下一个刺激的反应阈降低;rTM S则需要特殊设备在同一部位给予重复刺激,根据频率不同,可分为1H z及以下的低频rTM S和高于1H z的高频rTM S。TM S刺激的强度以运动阈值(m o to r th resh2 o ld,M T)的百分数表示。M T是指连续10次刺激运动皮层,至少5次引起目标肌肉收缩的最小输出强度。目前的各项研究中,刺激参数变化很大,尚缺乏一致认可的最佳刺激参数。

二、T M S的脑生理效应

TM S作为一种科研工具,可通过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局部血流、受体密度和激素水平等,来进行脑功能定位、大脑连结问题、药物对大脑皮层兴奋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一)TM S对皮层兴奋性和大脑局部血流(rCB F)的影响

TM S诱发的感应电流可引起皮层内兴奋性锥体神经元及其附近的Χ2氨基丁酸(GABA)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皮层的功能状态。通过皮质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后,激发运动诱发电位(m o to r evoked po ten tial,M EP);也可下传至靶肌群激发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2 pound m u scle acti on po ten tial,C M A P)。此外,M T、潜伏期、中枢传导时间、静息期、I C I等,都是TM S 研究皮层兴奋性的常用指标,并可用来评价TM S的皮层兴奋性效应。

TM S效应具有频率依赖性,不同频率引起的效应不同。总的来说,低频刺激趋向于引起皮层抑制,而高频刺激引起皮层兴奋。不同频率的TM S对rCB F的影响,与对皮层兴奋性的影响方式一致,即低频刺激时rCB F减少,高频刺激时rCB F增加。Bohn ing等〔2〕用PET,f M R I等功能性脑影像技术观察到,TM S不仅影响受刺激的大脑皮层局部兴奋性和血流,而且对深部组织如基底节、纹状体、海马、丘脑、小脑及边缘叶等也有作用。

(二)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Keck等〔3〕研究了TM S长期刺激对大鼠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他们用rTM S(20H z)刺激大鼠脑的前部达8周,发现rTM S治疗鼠较对照鼠在强迫游泳试验(the fo rced s w i m2test)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应对策略,同时伴随应激诱发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CTH)的显著降低;当静脉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rTM S治疗鼠和对照鼠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都显著升高,推测rTM S 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可能发生在下丘脑水平;此种刺激模式下并未引起大鼠的焦虑行为。作者据此提出,长期TM S刺激可有效地降低由应激引起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 PA)系统功能亢进。Keck等〔6〕用rTM S(20H z)刺激大鼠左侧前额叶,应用体内微透析技术,测得下丘脑室上核分泌血管紧张素(AV P)持续下降,最高降幅可达50%;同时rTM S刺激还可选择性地引起生物活性氨基酸,如牛黄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的释放。Geo rge等(1996年)在10例健康自愿者身上记录到左侧、右侧前额叶和额中回rTM S刺激,均可引起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 SH)浓度升高,但泌乳素并不相应提高。在Szuba等〔4〕进行的双盲、对照研究中,将14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rTM S治疗组(10H z,20次 10m in)和假刺激组。治疗前后血清T SH浓度的升高水平,治疗组较假刺激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采用情绪状态测图(the P rofile of M ood States)和改良H am ilton评分(the m odified H am il2 ton R ating)评价患者情绪改善情况,发现单次rTM S治疗引起快速情绪提高,并一直可持续到次日清晨。这些研究说明rTM S不仅可引起皮层组织的生理变化,还可通过脑内神经通路作用于皮层下组织结构,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三)TM S引起脑内神经递质的改变

Gu r等〔5〕用rTM S(15H z)刺激大鼠前额叶皮层10天,采用体内微透析技术观察到,rTM S不能改变52羟色胺(52H T)的基础水平,但可使突触前52 H T1A和52H T1B受体敏感性下降,使之再摄取减少,从而增加突触后52H T的浓度。B en2shachar等用慢速rTM S刺激大鼠前额叶和纹状体10天后,除记录到Β2肾上腺素受体浓度在前额中增高,在纹状体处下降,在海马处无变化外;还观察到突触后52H T2A 受体浓度在前额叶下降。Keck等〔6〕发现大鼠前额叶皮层接受rTM S刺激后发生的生理变化,可通过前额叶皮层与黑质和被盖腹侧的神经联结,使海马多

巴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腺体活性增强,引起海马多巴胺释放增多。M u ller等〔7〕研究了长期rTM S刺激的神经保护作用。用rTM S(20H z)每周五次刺激大鼠前额叶皮层,11周后,检测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 rain2derived neu ro trop h ic facto r,BDN F)m R2 NA表达在海马组织的CA3、CA3C层、颗粒细胞层显著增加;同时检测到胆囊收缩素(CCK)的m RNA 基因表达在大脑皮层、海马等显著增多。长期(本研究为11周)rTM S刺激,使脑内BDN F和CCK数量增多,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三、OCD神经生物学研究

目前对O CD的病因不十分清楚,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在本病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对O CD的一些基础研究,提示O CD的发生有生物学基础。

(一)O CD的rCB F的改变

L acerda等〔8〕用SPECT研究了16例未服药的O CD病人的rCB F变化,发现O CD病人在额上回、额下回、左侧和右侧丘脑四个脑区的rCB 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且发现双侧额下回和右侧基底节处的rCB F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通过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价)呈正相关;强迫行为的发生与右侧丘脑处的rCB F负相关;病程的长短与双侧额上回和右侧丘脑处的rCB F正相关。B u satto等的研究提示O CD病人的眶额叶和扣带回不同亚区的血流异常,即在右外侧眶额叶、扣带回前部的左背侧CB F增加,并发现O CD病人小脑处rCB F增加。

(二)O CD的神经内分泌异常

M erali等〔9〕研究了应激时焦虑相关疾病的CRH分泌异常,发现良性刺激和恶性刺激均可引起杏仁核中央核(CeA)体内释放CRH增多,并且不受安定药物治疗影响。A ltem u s等〔10〕研究发现, O CD病人脑脊液中AV P和CRH的基础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当注射高渗盐水后,O CD病人血清中AV P水平升高明显,在12例被研究病人中有7例失去血清AV P与高渗液之间的正常线性关系,提示O CD病人对AV P和CRH分泌调节异常。应用氯丙咪嗪长期(平均为19个月)治疗后,O CD病人脑脊液中AV P和CR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三)O CD的神经递质异常

W ee等〔10〕用SPECT研究了15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O CD病人52H T能和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异常情况。与健康对照比较,O CD病人在左侧尾状核、壳核处多巴胺载体与[123]2(123222carbom ethoxy23—(42i odop henyl)2trop an)结合率显著增高;而在富含52H T的脑区,如丘脑、中脑等,未发现52H T载体与[123I]Β2C IF结合增加。作者因此提出O CD病人存在多巴胺系统功能亢进。Gro ss2 lssereff等〔11〕采用Yale2B row n强迫量表为评价工具的研究显示,口服选择性52H T激动剂m CPP(m2 ch lo rop henglp i p erazine)和舒巴曲坦可使强迫症状暂时加剧,经氯丙咪嗪治疗后,脑脊液中52H T代谢产物52羟吲哚醋酸(52H I AA)显著减少,说明O CD 病人存在52H T系统功能异常。

四、T M S在OCD中的应用

O CD是精神科常见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完全缓解的比例较低。TM S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O CD的神经生物学机理,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TM S与O CD之间的理论联系

综前所述,众多研究从脑功能、脑内神经递质改变、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提示O CD的发生存在神经生物学基础;TM S可以非侵入性地刺激大脑皮层,改变皮层兴奋性和局部血供,并通过神经联结传至皮层下结构,调节神经递质合成、释放以及应激时H PA系统的活动功能,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因此,理论上,TM S通过不同水平作用改善O CD的临床症状是完全可行的。同时TM S也可成为研究O CD 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TM S对O CD发病机理的研究

Greenberg等(1998年)对12例O CD病人和12例健康对照组,以6s刺激间歇p TM S刺激左侧初级运动皮层,当预先给予2~5s的阈下刺激,再给予阈上刺激时,记录到O CD病人的M EP s幅值较对照组升高,即O CD病人I C I水平明显下降,提示皮层兴奋性升高,并推测O CD病人的I C I下降是发病机理之一。Greenberg等〔12〕的研究支持O CD与Tou rette 综合症在皮层—基底节环路中有共同的功能障碍假说。当应用2~5s刺激间歇的p TM S刺激时,所有O CD病人初级运动神经元I C I显著下降;无论在静息期还是在活动期,O CD病人的M EP阈值都降低,均提示O CD病人皮层兴奋性增高,并且当O CD患者出现Tou rette综合症时,皮层兴奋性异常程度较不伴此症的O CD病人明显增高。

(三)TM S用于治疗O CD

目前关于TM S治疗O CD的文献报道较少,且

所用方法和治疗结果差异较大。Greenberg等于

1997年的研究中,在不同的时间里,对12例O CD病人分别给予右侧前额叶、左侧前额叶和枕叶(对照)单次rTM S(20H z,80%M T,2s m in持续20m in)治疗。结果接受右侧前额叶刺激时,病人的强迫意向明显减少,效果可持续8小时,且所有病人的情绪也得到改善。但接受左侧前额叶刺激时,强迫意向症状改善不明显且短暂。但右侧前额叶刺激对其他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无效。提示O CD治疗的大脑偏侧性。Sachdev等〔13〕用rTM S(10H z,110% M T,30次 5s间隔215s)对12例O CD病人随机刺激左、右侧前额叶皮层,每周连续治疗5次,治疗2周后,用Yale2B row n强迫量表评价,所有病人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均明显改善,少数病例(4例)效果可持续一个月。与Greenberg等研究结果不同, Sachdev等发现,单次刺激治疗不能明显改善O CD 病人的强迫症状;且左右侧刺激无显著性差异,并据此提出采用双线圈(dTM S)分别或同时刺激双侧前额叶皮层,效果可能优于单侧刺激。但A lon so 等〔14〕随后进行的双盲对照研究,没能验证这一结果。他们用1H z,20%M T的rTM S作对照,研究1H z,110%M T的rTM S对18例O CD病人右侧前额叶的刺激效果。经过18次治疗后,治疗前后Yale2 B row n强迫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右侧前额叶的刺激可明显改善强迫检查患者的强迫行为。由于受到样本数限制,尚不能进行强迫症分型研究;本组试验中不能排除低强度(20%M T)刺激的潜在治疗作用,故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以上三个临床试验研究均为小样本、入选病例无统一标准(是否与抑郁症共病、是否服药、是否为难治病例、强迫症状是否差异)、TM S刺激参数不同等因素是造成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TM S对O CD治疗效果需要进一步的设计科学、多中心、大样本的双盲、对照研究来评价。

总之,临床研究结果为TM S应用于O CD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应用新一代导航式TM S〔15〕,控制刺激大脑的深度,定位更加准确,以提高治疗时定位准确性;②采用大样本,系统地对O CD病人进行各亚型的分组研究,以确立适宜TM S治疗的病人;③寻找最佳的刺激部位和刺激参数,为TM S作为常规治疗手段提供临床资料。TM S用于O CD的研究和治疗已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arker A T,Jalinou s R,F reeston I L.N on2invasive m ag2

netic sti m u lati on of hum an mo to r co rtex.L ancet,1985, 1(8437):110621107.

2.Bohn ing D E,ShastriA,M cConnell KA,et al.A com b ined

TM S f M R I study of in ten sity2dependen t TM S over mo2 to r co rtex.B i o l P sych iatry,1999,45(4):3852394. 3.Keck M E,Engel m ann M,M u ller M B,et al.R epetitive

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induces active cop ing strategies and attenuates the neu roendocrine stress re2 spon se in rats.Jou rnal of P sych iatric R esearch,2000,34: 2652276.

4.Szuba M P,O’R eardon JP,R aiA S,et al.A cu te mood

and thyro id sti m u lating ho rmone effects of 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in m aj o r dep ressi on.B i o logical P sy2 ch iatry,2001,50:22227.

5.Gu r E,L erer B,D rem encov E,et al.Ch ron ic repetitive

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induces sub sen sitivity of p resynap tic sero tonergic au to recep to r activity in rat

b rain.N eu ro repo rt,2000,11(13):292522929.

6.Keck M E,Sillaber I,Ebner K,et al.A cu te 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of fron tal b rain regi on s selectively modu lates the release of vasop ressin,b i ogen ic am ines and am ino acids in the rat b rain.Eu ropean Jou rnal of N eu ro2 Science,2000,12:371323720.

7.M u llerM B,To sch iN,K resse A E,et al.L ong2term repeti2 tive tran scran ial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increase the exp res2 si on of b rain2derived neu ro troph ic facto r and cho le2 cysook in in mRNA,bu t no t neu ropep tide tyro sine mRNA in specific areas of rat b rain.N eu rop sychopharm aco logy, 2000,23:2052215.

8.L acerda AL T,D algalarronalo P,Caetano D,et al.E levated

thalam ic and p refron tal regi onal cereb ral b lood flow in ob sessive2compu lsive diso rder.P sych iatry R esearch:N eu2 ro i m aging,2003,123:1252134.

9.M erali Z,M ichand D,M c In to sh J,et al.D ifferen tial in2

vo luem en t of am ygdalo id CRH system(s)in the salience and valence of the sti m u li.P rogress in N eu ro2P sy2 chopharm aco logy and B i o logical P sych iatry,2003,27: 120121212.

10.W ee N J,Steven s H,H ardem an JA,et al.Enhanced

dopam ine tran spo rter den sity in p sycho trop ic2naive pa2 tien ts w ith ob sessive2comp lu sive diso rder show n by[123 I]C IT SPECT.T he Am erican Jou rnal of P sych iatry, 2004,161:220122206.

11.Gro ss2lssereff R,Cohen R,Sasson Y,et al.Sero tonergic

dissecti on of ob sessive comp lu sive symp tom s:a chal2 lenge study w ith m2ch lo rophenglp i perazine and sum a2 tri p tan.N eu rop sychob i o logy,2004,50(3):2002205.

12.Greenberg BD,Ziem aiiU.A ltered co rtical ex ititab ility

in ob sessive2compu lsive diso rder.N eu ro logy,2000,54

(1):1422147.

13.Sachdev PS,M c B ride R,L oo CK,et al.R igh t versu s

left p refron tal 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fo r ob2 sessive2compu lsive diso rder.a p reli m inary investiga2

ti on.J C lin P sych iatry,2001,62:9812984.

14.A lon so P,Pu j o l J,Cardoner N,et al.R igh t p refron tal

repetitive 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in ob ses2 sive2compu lsive diso rder.a coub le2b lind,p lacebo2con2 tro lled study.Am J P sych iatry,2001,158:114321145.

15.H erw ig U,Schonfeldt2L ecuona C,W underlich A P,et

al.T he navigati on of tran scran ialm agnetic sti m u lati on.

P sych iatry R esearch:N eu ro i m aging,2001,108:1232 131.

(收稿日期:2004年10月20日)

SSR I抗抑郁药相关的性功能障碍与治疗Ξ

叶 萌 房茂胜Ξ

【摘要】 SSR I类药物已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性功能障碍的副反应成为了影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与SSR I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机制以及治疗进行介绍。

【关键词】 抗抑郁药;性功能障碍;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1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20X(2005)022*******

随着SSR I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性功能障碍逐渐成为了影响疗效和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影响了抑郁症的长期治疗。

11流行病学资料

111 一般人群中性障碍的发生情况 性功能障碍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是一般人群的常见问题。美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调查发现,18~59岁的男性中有31%的人曾有过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5%的人报告有勃起功能障碍〔1〕。但性功能障碍与年龄有很大的相关性,有调查发现,52%的人曾有过程度不等的勃起功能障碍,中度和重度的人数可达35%,其多为40~70岁之间的男性〔2〕。

112 与抑郁症的关系 性功能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性功能障碍伴发的应激和焦虑会导致继发性抑郁,而性功能障碍又可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要比非抑郁者高2倍左右,并且其发生率随着抑郁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2〕。N u rnberg等对未给抗抑郁治疗的MM D患者的研究发现,65%的人有某种程度的性功能障碍,有些勃起功能障碍是可逆的,这也说明抑郁可直接影响勃起功能〔3〕,并且性功能障碍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不依赖年龄,经过年龄的调整后,抑郁和勃起功能障碍之间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4〕。

113 与抗抑郁治疗相关的勃起障碍 原先存在的勃起功能经抗抑郁治疗后明显加重,在各种抗抑郁剂中都有报道,不论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还是SSR I类〔5〕。可能是由于临床医师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或缺乏恰当正规有效的调查问卷,再加上病人因困窘等原因而不主动诉说自己性功能方面的问题,SSR I药物上市后的监督试验和早期的临床实验都认为该类药物很少引起性功能障碍,如对2500例应用氟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监督试验发现,其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115%〔6〕。然而,随着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医生和患者对性功能障碍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家报道的由SSR I类药物引起的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都较早期要高,并且发现不同SSR I的药物的发生率也不同。由美国进行的一项对多中心的1763个应用SSR I类药物的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调查发现,其

Ξ

Ξ

〔作者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济宁,272051)

1、真正的经颅磁刺激仪

真正的经颅磁刺激仪(rTMS) 2012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明确定义“经颅磁刺激诊断(TMS)”。内容为:“在单独诊察室进行,仪器准备、核对医嘱、排除禁忌症、告知注意事项、去除患者身上所有影响治疗的物品。如计算机软盘或磁带、假牙等、取半卧位,戴耳罩、使用经颅磁刺激以(TMS)、将一刺激磁头(大饼型或8字型)放在特定部位的头皮上,调节合适的频率,强度等参数进行刺激,在相应的效应器记录刺激颅脑的及时反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撰写报告。” 其次,《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定义了“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rTMS)”。内容为:“用于特定疾病的中枢治疗。在胫前肌或小指展肌安置记录表面电极,地线置于踝部,对侧额叶皮层刺激,观察肌肉动作电位波形,判断运动阈值。据此判断最佳刺激部位并根据阈值设置刺激强度。根据病情需要设置刺激的参数,含强度、频率、间隔时间和总时程,对病人进行治疗。治疗中,观察病人反应并随时调整。治疗后,记录治疗反应。” 从《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定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经颅磁刺激仪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真正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仪刺激强度至少要达到1 Tesla(特斯拉)以上。所谓“经颅”,就是指脉冲磁场能穿过皮肤和颅骨刺激到大脑皮层区域2.5CM左右的深度,这就需要 1 Tesla(特斯拉)以上的刺激强度才能探测到运动阈值。 二、刺激频率是衡量重复经颅磁刺激仪(rTMS)的主要性能指标。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临床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频率范围是0~100HZ,并且根据不同的病症需要进行调整。 三、真正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仪,线圈需要准确的定位和调整,才能刺激到大脑皮层的某个特定的区域。 结论:项目真正的rTMS产品 磁场强度1-6Tesla特斯拉 刺激频率0-100HZ可调 刺激深度 2.5CM,达到大脑皮层 线圈定位有明确的定位要求和装置 刺激生理反应能引出诱发电位MEP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1、什么就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经颅磁刺激就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得)、非侵入性得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得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得作用、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得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与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得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与科研项目。 2、经颅磁刺激疗法得机制就是什么?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就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门新 医疗技术。它就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得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得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得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得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得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得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得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 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得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得治疗;在神经领域得神经损伤后得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得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得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得改变等。 4、经颅磁刺激真得有效吗? 经颅磁刺激已有30年得发展历史,无数得科研及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2 008年美国FDA批准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并得到了全球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医生得广大认可、它目前就是美国FDA批准得唯一得非系统性非侵入性治疗抑郁症得疗法,尤其适用于曾经用过抗抑郁药物而疗效不佳得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已尝试过四种抗抑郁药,并且至少完成过一种完整用药疗程、在临床实验中,这样得患者平均每两位中就有一位获得显著症状改善,平均每三位患者中就有一位症状完全消失。 5、经颅磁刺激得优势在哪里?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

▂▂▂▂▂▂▂▂▂▂▂▂▂▂▂▂▂▂▂▂▂▂▂▂▂▂▂▂▂▂▂▂▂▂▂▂▂▂▂ REHAB IN REVIEW https://www.360docs.net/doc/6716855150.html, 《康复评述》 ▂▂▂▂▂▂▂▂▂▂▂▂▂▂▂▂▂▂▂▂▂▂▂▂▂▂▂▂▂▂▂▂▂▂▂▂▂▂▂ Volume 17 Number4 published by Physicians April 5, 2009 in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中文翻译由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武汉)组织 本期由浙江省嘉兴二院顾旭东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建华主任主译编经颅磁刺激对视觉忽略的作用 单侧视觉空间忽略(VSN)是脑卒中和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VSN的发生和后顶部皮层的损伤有关。一些研究表明:由VSN 引起的功能失用可能与未损伤侧大脑半球相对的过度活动有关。之前的研究证实:应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作用于未损伤侧可以短暂地降低忽略的程度。此项实验想确定这个技术是否可以产生长期的和持续性的改善。 14个由右侧脑卒中导致的视觉空间忽略的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重复性的低频刺激, 15min/次,2次/天,疗程为2个星期。线圈被置于左侧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域。刺激强度逐渐增加,直至10次连续性的刺激中有5次刺激可以引出大约为50微伏的运动诱发电位,这时停止增加刺激强度。应用二等分和删除试验评估治疗效果,两个星期评估一次。 治疗前两个星期和治疗开始时,表现是没有差异的。这说明在干预之前疾病是没有进展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著地得到改善(p=0.003)。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两个星期后是没有明显改变的(p=0.261)。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删除试验分数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07)。但二等分试验两者是没有差异的(p=0.065)。 结论:这个初步研究证实,低频经颅磁刺激作用于未损伤侧大脑半球持续两个星期,可以显著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视觉忽略症状。( 王晶 ) Song W, et al. Low-Frequenc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Visual Spatial Neglect: a Pilot Study. J Rehabil Med; 2009, February:41:162-165. 颅脑外伤后的骨折愈合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骨折愈合进程通常会有所改变。此项研究调查颅脑外伤和骨折愈合的关系。 17位患者被诊断为重度颅脑外伤合并长骨骨折,另24位患者具有相似的骨折,但不合并颅脑外伤。损伤后第一个星期,分四次进行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钙离子和无机磷酸盐的检测,患者的血浆被加入到生长良好的骨祖细胞中。分别对所有的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和放射学检查。 颅脑外伤患者的骨祖细胞增殖率在所有检测点均高于非颅脑外伤组。颅脑外伤患者愈合组织结合(p=0.01)和增加(p<0.01)的时间较对照组少两倍。格拉斯哥量表和愈合组织比率呈反比关系。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颅脑外伤及其严重性是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愈合组织形成和增加骨祖细胞增殖是相关的。( 王晶 ) Cadosch D, et al. Humoral Factors Enhance Fracture Healing and Callus 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BJS. 2009, February:91(2):282-288. 关于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补充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影响滑膜关节的常见疾病。OA 的解剖学特征是:软骨破坏、关节

重复经颅磁刺激宣传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 一、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的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项目。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治疗机制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医疗技术。它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的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的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三、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的治疗;在神经领域的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的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等。 四、经颅磁刺激的优势在哪里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疗效明确。相对于药物治疗,其起效快、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由于它是非系统性疗法,所以不伴有用药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异常、恶心、嗜睡、口干等。经颅磁刺激是门诊疗法,长期费用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相对于物理治疗,特别是电休克治疗,其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五、经颅磁刺激治疗安全吗 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适为头皮局部不适。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程度很轻,并且是暂时的。一般一周后会消退。临床实验中仅不到5%的患者因副作用终止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知情同意书Microsoft Word 文档 (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知情同意书 住院号/门诊号: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年龄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___床号_________ 住院号/门诊号: 一、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适症状到该医院进行检查,经治医师对我的病史进行了详细询问,对我的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做了必要的辅助检查,涉及我健康问题的相关科室的专家也进行了会诊,经治医师告诉我,目前对我的病症初步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师已将目前通用的治疗方法逐一向我介绍,结合我的具体情况和医师的建议,我最终考虑可以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关内容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国际上近年来逐渐开展起来的一种无创物理治疗方法,可用于多种精神心理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帕金森综合征等有较好的疗效。多数情况下,每次治疗在30分钟以内,一个疗程为10次,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几个疗程方能取得较好疗效。也有部分患者经过数个疗程后疗效仍不满意,这时需要改为其它治疗方法。由于多数精神心理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还不明了,因此,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还不是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建议治疗中或治疗结束后可继续服药预防复发。 三、治疗注意事项 本人或家属已将下述信息主动告知院方,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根据以下情况由医师确定是否可以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既往史: 1.脑器质性疾病史、脑部外伤史、头部手术史、颅骨内有金属植入物、颅内压增高: 2.心脏内有金属支架或导线、心脏起搏器安装者: 3.耳内助听器佩戴者: 4.癫痫家族史、癫痫发作史: 5.电抽搐治疗史: 6.其它: EEG检查 1.检查结果: 2.检查日期:目前用药情况: 1.抗抑郁药: 2.抗精神病药: 3.其它: 在治疗实施过程中,不携带金属物品、手机、手表、计算器、信用卡、银行卡等各种磁卡、计算机软盘、磁带等。 在治疗实施过程中,门诊患者需家属陪同,住院患者需家属或病房相应工作人员看护,负责患者的安全问题。 四、拟施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在我明确表示接受该治疗之前,医师已经将治疗的方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及其它风险都向我做了交待,本人对医师告知的内容已经清楚并理解,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医疗意外及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1.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会出现暂时性的紧张性头痛,休息或服用止痛药物后多能缓解。 2.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耳鸣,可以通过佩戴耳塞等预防。 3.有治疗诱发癫痫的个案报道,并认为此种发作是暂时的、有限的,而无远期影响。 4.除上述情况外,本治疗尚有可能发生的其它并发症或者需要提请患者及家属特别注意的其它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师已向我详细交待和解释了以上所有治疗风险。重复经颅磁刺激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手段,副反应少于任何一种精神类药物,但是治疗风险不完全除外可以导致本人身体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甚至留下终身残疾,或可能危及生命。

经颅磁刺激疗法

经颅磁刺激疗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1、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 ion, rTMS)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的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项目。 2、经颅磁刺激疗法的机制是什么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医疗技术。它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的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的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

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的治疗;在神经领域的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的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等。 4、经颅磁刺激真的有效吗 经颅磁刺激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无数的科研及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20 08年美国FDA批准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并得到了全球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医生的广大认可。它目前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的非系统性非侵入性治疗抑郁症的疗法,尤其适用于曾经用过抗抑郁药物而疗效不佳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已尝试过四种抗抑郁药,并且至少完成过一种完整用药疗程。在临床实验中,这样的患者平均每两位中就有一位获得显着症状改善,平均每三位患者中就有一位症状完全消失。 5、经颅磁刺激的优势在哪里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疗效明确。相对于药物治疗,其起效快、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由于它是非系统性疗法,所以不伴有用药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异常、恶心、嗜睡、口干等。经颅磁刺激是门诊疗法,长期费用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相对于物理治疗,特别是电休克治疗,其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6、经颅磁刺激治疗有什么禁忌症吗 有癫痫发作史或强阳性癫痫家族史: 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rTMS配置表

重复经颅磁刺激仪(rTMS)技术参数1 100Hz磁刺激仪主机: 1.1★刺激频率:0-100Hz连续可调; 1.2 最大刺激强度: 2.6T; 1.3 产品使用范围:产品通过刺激人体中枢神经,记录和测量中枢运动传导功能疑似损伤患者神经电运动诱发电位; 1.4 多种刺激模式:单脉冲刺激模式;双MEP模式刺激;重复脉冲刺激模式;爆破式连续刺激; 1.5 输出脉冲宽度:260-400μs之间; 1.6 输出波形:正弦波 1.7 最大脉冲电压(峰峰值):≤1.45KV 1.8 配备紧急手动停止键,保证设备安全; 1.9 磁刺激主机、电源模块和控制电脑分体式结构,便于单独维护升级; 1.10 通用触发接口:TTL,可与国内外的主流肌电诱发电位仪、脑电图等设备兼容; 1.11 整机无后期保养维护所需的耗材 2 磁刺激线圈: 2.1★线圈操控:自带操控面板,可实现刺激强度、刺激模式及触发等功能的单人单手操作; 2.2 温度监控:长时间连续工作,实时动态降温系统, 2.3 ★冷却方式:不间断工作风冷设计,不含液体成分,以确保人员及电器安全; 2.4 线圈更换:医护人员可在不需要任何工具情况下自行更换线圈; 2.5 安全措施:三重安全保护,线圈表面温度超多41摄氏度设备停止运行; 3 专用一体化推车: 3.1锁定式脚轮设计; 3.2 提供外置USB接口,方便外设扩展; 3.3 提供外置以太网接口,方便设备联网通信;后期可升级与HIS系统对接; 4 磁刺激仪控制软件: 4.1大容量硬盘及USB存储; 4.2 具备多用户管理、参数模板、患者档案管理、报告打印、诊疗数据统计功能; 4.3 报告输出:可自动生成诊疗报告,可打印或转为电子文档; 4.4 可升级到专用磁刺激导航系统; 4.5 具备双通道运动诱发电位软件,可实现双通道MEP自动分析,MEP潜伏期及波幅自动测量; 4.6 系统自带临床专家惯用“刺激参数套餐”,支持一键式设定,提升治疗效率;

经颅磁刺激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经颅磁电疗仪

经颅磁刺激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线圈感应电场 一引言 大脑是人体活动的中枢系统感觉系统输入的信息经过它的处理来支配人的行为大脑是复杂的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它有不同的描述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损伤大脑的临床研究尸体解剖学比较以及医学成像使我们对大脑的形态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大脑如何工作即脑功能的了解还不完全; 大脑工作出现异常也是束手无策80 年代末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脑和保护大脑健康掀起了脑科学研究热潮经颅磁刺激正是在这情况下出现并正走向成熟的一种认识调节和干预大脑的新方法了解脑功能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外界刺激大脑然后检测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响应为了解这些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治疗相应的疾病传统的直接电刺激在临床试验治疗中被广泛地应用然而直接电刺激(如使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具有创伤性会给受试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而且使用电流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时由于颅骨的存在使刺激电流有较大的衰减深部组织难以得到刺激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简称TMS)是使用脉冲磁场影响脑的电活动的方法在 1985 年英国Sheffield 研究人员成功地进行了经颅磁刺激并进行首次临床检查结果证明TMS 可用于探查运动神经路径: 对健康人刺激运动皮质可以见到手肌肉有大约25ms 的抽动; 而对有神经疾患的人刺激运动皮质显示出较慢的传导TMS 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无创伤性受试者不会有头皮被刺的不舒适感觉这个令人鼓舞的结果促使TMS 的商品化一种新的脑刺激方法经颅磁刺激从此受到人们的不断关注 二磁刺激的基本原则 细胞膜保持一个电位差静态细胞的跨膜电位差是-70mV(细胞内更负) 外加电场叠加到细胞膜两侧可以改变细胞膜电位差因此外加电场能够除极化细胞膜激活可兴奋性组织如神经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可以产生适合于神经刺激的电场而且具有非侵入性在TMS 时激活的源泉是时变磁场在组织内的感应电场(如图1 所示)根据Faraday 定律时变磁场B(r t)在组织内矢径为r的任一点处的感应电场E(r t)可以由下式获得若兴奋性组织的电导率为 那么时变磁场感应的电流密度J 为J= E (2)从理论上根据磁场产生的方法和磁刺激的部位如头部建立组织模型利用式(1)和(2)可以计算出所刺激部位的电场(或电流密度)分布从而寻找最佳刺激方案确定磁刺激点或利用理论分析结果优化磁刺激仪设计使用TMS 的脑刺激是在脑外头皮上产生强磁场脉冲实现的磁场脉冲在脑内感应出电场当感应电流超过神经组织兴奋阈值时磁刺激就像电刺激一样刺激相应部位的组织磁场感应的电场激活皮质神经元需要的磁场强度在1.5~3TTMS 既可以兴奋皮质又可以干扰它的功能已观察到的兴奋效应通常是肌肉抽动或光幻觉(Phosphenes); 而损伤(Lesion)模式TMS 可以瞬间抑制感觉或干扰任务执行 三磁刺激仪的基本原理和现状 磁刺激仪有两种类型: 单脉冲磁刺激仪和重复脉冲TMS(rTMS)磁刺激仪后者可以产生1~60Hz 的刺激群目前商品化的磁刺激仪在全球使用的有数千台国内也已经研制出单脉冲磁刺激仪但没有商品化国外主要有三个刺激仪生产厂: Cadwell Laboratories Inc.(Kennewick USA) Magstim Company Ltd.(WhitlandUK)和Medtronic Dantec NeuroMuscular(Skovlunde Denmark) 其它有日本的NihonKohden Company 德Schwarzer GmbH Ba rmannstr 尽管产生磁场的方法有很多由于磁刺激所要求的磁场强度和刺激对象的要求现有的磁刺激仪产生磁场的方法都一样均采用线圈磁刺激仪由两部分组成(如图2): 产生快速变化电流的电路部分和产生时变磁场的线圈两者通过电缆连接磁刺激皮质时可以手持线圈置于被刺激部位头皮之上磁刺激仪电路原理如图2 所示它由储能电容器组C 线圈和一个控制电容放电的可控硅开关组成R 表示线圈连接部件以及电缆的电阻事实上它是一个R L C 串联二阶电路包含有电感和电容两个储能元件磁刺激前电容C充电到初始电压V(在2~3kV 范围) 磁刺激时选通可控硅使其导通电容快速放电产生一电流脉冲波形通常是一个阻尼正弦脉冲持续时间300 s 浪涌峰值达到5~10kA 电流使线圈产生强大的时变磁场D 是一个续流二极管起着保护电容的作用电阻r 一方面保护二极管D 另一方面控制电流的波形根据克希霍夫定律可以计算流过线圈的电流目前的磁刺激仪电流脉冲特性各个厂家有所不同根据功率和脉冲频率要求电流脉冲波形有三种 (1) 单相电流脉冲快速从零升至峰值然后逐渐降至零; 电路工作于过阻尼状态流过线圈的电流I(t) (2) 双相电流脉冲是一个周期阻尼正弦波脉冲 (3) 多相电流脉冲是多周期阻尼正弦波脉冲产生双相或多相电流脉冲时 电路工作于欠阻尼状态流过线圈的电流I(t)为磁刺激仪的关键部件是线圈由于时变磁场是由线圈上各个电流元产生磁场的叠加所以线圈的几何形状决定了所产生场的分布和特点目前商品化的磁刺激仪采用的刺激线圈基本形状有圆形和八字形可以证明八字形线圈较圆形线圈有较好的聚焦性各个厂家也有改进的圆形和八字形线圈Cadwell 的一些线圈有一个矩形边的水滴状但这种

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 目录 1概述 1. 1.1 发展史 2. 1.2 技术分类 2技术原理 3应用领域 1. 3.1 临床诊断 2. 3.2 临床应用 3. 3.3 其他领域 1概述 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现,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高频(>1Hz)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1Hz)则是抑制的作用。因其无痛、非创伤的物理特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1] 发展史

1985年,Barker成功研制出第一台经颅磁刺激仪,并率领研究小组成立英国磁刺激公司。 198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经颅磁刺激仪。 1992年,美国公司推出了第一台rTMS。 2005年,华中依杰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研制出中国第一台rTMS. 2006年,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相继启动了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病业务; 2010年,北京市科委牵头正式成立世界首个“经颅磁刺激临床治疗精神障碍规范”研究课题; TMS发展史(2张) 技术分类 根据TMS刺激脉冲不同,可以将TMS分为三种刺激模式:单脉冲TMS (sTMS)、双脉冲TMS (pTMS)以及重复性TMS(rTMS) 。sTMS由手动控制无节律脉冲输出,也可以激发多个刺激,但是刺激间隔较长(例如10 秒) ,多用于常规电生理检查。pTMS以极短的间隔在同一个刺激部位连续给予两个不同强度的刺激,或者在两个不同的部位应用两个刺激仪(又称作double-coil TMS , dTMS) ,多用于研究神经的易化和抑制作用。rTMS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则需要设备在同一个刺激部位给出慢节律低频或快节律高频rTMS。[2] 2技术原理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用于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它的刺激频率而分别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功能的目的。 高频率、高强度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异常兴奋,低频刺激的作用则相反,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

经颅磁刺激与治疗强迫症

猝死,这与LQ T S基因有关,LQ T S会帮助人体激活控制生理时钟的褪黑激素。而且睡眠过程中的脑频率也都由基因调空。一些异态睡眠如梦行症、夜惊和梦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目前机制不明〔15〕。 参考文献 1.相洪琴:昼夜节律基因缺失与睡眠障碍1国外医学情报, 2001;22(9):25. 2.L ugaresi E,et al:N Engl J m ed.1996;315(6):997. 3.M edo ri R,et al:N Engl J m ed.1992;326(6):44 4. 4.Go ldfarb L g,et al:science,1992;258(5083):806. 5.Bo sque PJ,et al:N eu ro logy,1992;42(10):1864. 6.周彦光:发作性睡病一家系5例报告1中风与神经疾病杂 志,1998;15(5):313. 7.Honda Y,et al:D iscri m inati on of narcocep tic patien ts by u sing geneticM arkets and HLA.Sleepers R es.1983;12: 254.8.Ju ji T,et al:HLA an tigen ts in Japanese patien tsw ith nu r2 co lep sy,all the patien ts w ere DR2Po sitive.T issue A n ti2 gen s,1984;24:3162319. 9.肖毅:HLA2DRB基因多态性与发作性睡病1中华内科杂 志,1999;38(11):7572759. 10.原田诚一:临床精神医学(日文),1995;24(7):8412 846. 11.雷声:发作性睡病与HLA系统基因.国外医学精神病学 分册,2001;28(1):52255. 12.Su tcliffe JG,et al:T he hypocretin s:excitato ry neu romo2 clu lato ry pep tides fo r m u lti p le hom eo static system s,in2 du ty sleep and feeding.J N eu ro sci R es.2000;62(2): 1612168. 13.C irelli C,et al:J sleep,2000;23(4),4532469. 14.雅德(译):家族性睡眠期提前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1国 外医学情报,2001;22(6):42. 15.V gon tzas AN,et al:Sleep and its diso rders.J A nnu R ev M ed.1999;50(4):3872400. (收稿日期:2004年3月27日) 经颅磁刺激与治疗强迫症Ξ 徐秋杰 许 毅Ξ 【摘要】 本文综述了经颅磁刺激的生理效应及在强迫症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强迫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17,R5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20X(2005)022******* 经颅磁刺激(tran scran ial m agnetic sti m u la2 ti on,TM S)是在大脑的特定部位非侵入性地给予磁刺激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和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自1985年B arker等〔1〕首次用单脉冲TM S引起大脑皮层细胞去极化并推荐应用临床以来,其应用领域在逐渐扩大。近年许多学者尝试用TM S治疗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仅就TM S的工作原理和在强迫症(ob sessive2com2 p u lsive diso rders,O CD)治疗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一、T M S简介 TM S是基于Faraday的电磁原理制成的,当储存于电容器的高电流电荷瞬间(012~019m s)通过金属感应线圈时,可产生快速变化的感应磁场(强度115~215T)),作用于大脑并在脑内产生弱的反向平行感应电流,使大脑皮层内锥体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致大脑生理和功能改变。TM S作用与线圈的形状和规格有关,大的圆形线圈穿透力强而局限性差,小的“8字形”线圈空间局限性好,对运动皮层的空间分辨率可达015~110c m,但穿透性相对较弱,刺激仅能达到脑内3c m的深度。TM S包括单脉冲TM S(single2p u lse TM S,sTM S)、双脉冲TM S Ξ Ξ 〔作者工作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浙江杭州,310003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重复经颅磁刺激是在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物理疗法。 本文就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基本原理,对精神疾病治疗的有关研究结果及安全性予 以介绍。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疾病【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417-02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在经颅磁刺激(TMS)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物理疗法,是一种在脑的特定部位给予无创伤性的神经刺 激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治疗。现 就rTMS 治疗精神疾病的基本原理、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 1.rTMS 的基本原理rTMS 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变化的电流在线圈 中产生磁场,感应磁场穿过皮肤、软组织和颅骨无衰减地在大脑神经中产生感应 电流,影响大脑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血流量及新陈代谢,通过改变神经细胞活 动影响精神活动。rTMS 的常用刺激频率在1-25Hz 之间,根据频率的不同,频率 低于1Hz 为低频rTMS,高于1Hz 为高频rTMS。不同频率rTMS 的作用不同,低频rTMS 产生抑制性作用,高频有兴奋性作用。除频率外,rTMS 治疗的差异性还表 现在刺激的强度和线圈的方向上,不过其发生的机制至今不明。 根据发放脉冲的形式,TMS 有3 种刺激模式:单脉冲TMS(sTMS)、双脉冲TMS(pTMS)、重复性TMS(rTMS)。其中,rTMS 脉冲效果可以累加,并对神 经元产生更大更持久的效应,因此改变大脑局部皮层兴奋度是rTMS 的独有的效应,也是唯一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刺激模式。 目前已经知道,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可归咎特定大脑皮层区神经细胞兴奋阈 值的改变,所以,通过改变皮层兴奋性是成功治疗这些精神疾病的关键。 2.rTMS 临床研究 2.1 抑郁症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功能通常减弱,表现为左额叶皮质糖代谢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呈负相关;功 能影像学检查显示,抑郁症患者左前额叶皮层局部血流灌注降低,且与病变程度 相关,右侧DLPFC 功能则相对增强。rTMS 治疗抑郁症正是通过高频刺激增强左侧DLPFC 功能或通过低频刺激右侧DLPFC 来恢复双侧大脑原有平衡来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应用该模式在治疗抑郁症的开放性研究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麦觉等[1]用rTMS 治疗抑郁症120 例,总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68.3%,对重症 抑郁有自杀倾向病人经治疗后自杀倾向症状全部消失,自杀倾向改善率达到100%。涂靖等[2]观察了40 例在心理卫生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 疗组20 例和氟西汀组20 例。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AMD 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治疗组的 总分显著低于氟西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对20 例2002 年1 月~2004年9 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予以低频rTMS 治疗,治疗后平均HAMD 评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的总有 效率为85%,低频rTMS 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3]。另外,Grunhaus 等[4]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对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rTMS 的疗效与电抽搐(ECT)治疗效果相当;而且由于rTMS 的高选择性和 无痛性刺激,副作用小等特点,更易被接受为常规治疗。2013 年,关于低频 rTMS 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效应的文献荟萃分析指出低频rTMS可以作为首发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3-04-08T15:59:40.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会英[导读] rTMS是一种无痛苦、非侵入性、安全性的物理治疗方法。 王会英(哈尔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150090)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205-01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今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项无创伤性物理治疗,可用于兴奋运动皮层、观察运动诱发电位外, 还可用于定位癫痫患者语言中枢、评价认知障碍等。现就其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简单阐述。 1 作用机理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在脑的特定部位给予磁刺激的新技术,其作用原理是把一绝缘线圈放在特定部位的头皮上,当围绕线圈的强烈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强度为1.5-2.5T的局部磁场,局部磁场会以与线圈垂直的方向透过头皮和颅骨,进入皮质表层的一定深度。初始电流强度的快速波动会导致磁场的波动,磁场的波动又会导致在皮层表层产生继发性电流(大约仅为初始电流强度的1/10万),产生的感应电流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在某一特定皮质部位给予重复刺激的过程,称作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2 临床应用 2.1 抑郁症 包括以下几种:内源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隐匿性抑郁症、以学习困难为特征的抑郁症、药物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躯体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左侧DLPFC功能异常减弱,右侧DLPFC功能异常增强,rTMS高频率刺激左侧DLPFC,或者低频率刺激右侧DLPFC,均可起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 2.2 焦虑谱系障碍 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恐惧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低频rTMS可降低相应区域的兴奋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改善焦虑、惊恐、恐惧及强迫意向、以及创伤情绪均得到明显改善。 2.3 精神分裂症 高频rTMS(>1HZ)可能提高局部脑区的血流量及代谢水平,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低频rTMS(≤1HZ)可能减少局部脑区的血流量及代谢水平,降低直接刺激脑区及功能相关脑区的皮质兴奋性,能够改善幻听症状。 2.4 帕金森病(PD)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PD患者发现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比较适合于后期、服药后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明显的病人。多数学者认为PD患者的皮质阈值降低,兴奋性较正常人高,低频rTMS可以抑制皮质兴奋性,促进多巴胺的释放,以及改善PD 伴随的抑郁心境。研究发现:rTMS可能影响脑内儿茶酚胺的代谢,促进同侧内源性多巴胺释放,使同侧尾状核周围多巴胺增多,并可以抑制大脑内神经系统多巴胺的分解,进而调节患侧纹状体苍白球直接环路和间接环路的兴奋性,改善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经过长时间rTMS 刺激后,脑源性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在海马、顶叶和梨状区皮质明显增高。在低频rTMS刺激后,在海马可以见到苔状纤维芽生。 2.5 脑梗塞 经颅磁刺激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突触传导的阈值,使突触活跃,从而形成新的传导通路,并可以使局部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增加,改善脑梗死后缺血半暗袋;同时磁刺激还可以使乙酰胆碱水平升高,从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低频rTMS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的早期干预有助于两侧大脑半球进行有效的语言功能重组,从而利于语言恢复。 2.6 肌张力异常、书写痉挛和抽动障碍 利用低频率的TMS可以对肌张力异常中表现的高兴奋性产生抑制作用。使皮层兴奋性的减少,皮层静息期的延长,以及写字时笔尖压力的降低。抽动障碍被认为受皮层下基底神经节的影响,兴奋性略高或异常。在双侧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给予1Hz的rTMS可以治疗这种障碍。 2.7 改善睡眠 部分患者在经过rTMS治疗的第一晚即有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后情绪均有明显好转。快速眼动睡眠实验(REM)提示rTMS 能延迟抑郁障碍患者的第一段REM时间、延长非REM-REM周期,从而影响昼夜生理节律,改善患者睡眠。 2.8 其他 rTMS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肌萎缩厕所硬化、多发化、强制性截瘫、神经根病、海绵性肌病、神经丛外周神经病,均有较好临床效果。 3 安全评价 rTMS是一种无痛苦、非侵入性、安全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偶有个别病人会出现头痛、头部不适、纯音听力障碍、耳鸣等。rTMS引发的头痛是一种紧张性头痛,与头皮及头部肌肉紧张性收缩有关,应用镇痛剂(如阿司匹林)后可以缓解和预防。耳鸣/纯音听力障碍可通过佩带耳塞预防。 4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精神科、认知心理学及康复理疗科领域,特别是在神经心理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康复科、儿科(脑瘫)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其中对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疾病的疗效,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在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得精神心理科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1、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的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项目。 2、经颅磁刺激疗法的机制是什么?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医疗技术。它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的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的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的治疗;在神经领域的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的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等。 4、经颅磁刺激真的有效吗?

经颅磁刺激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无数的科研及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2 008年美国FDA批准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并得到了全球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医生的广大认可。它目前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的非系统性非侵入性治疗抑郁症的疗法,尤其适用于曾经用过抗抑郁药物而疗效不佳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已尝试过四种抗抑郁药,并且至少完成过一种完整用药疗程。在临床实验中,这样的患者平均每两位中就有一位获得显著症状改善,平均每三位患者中就有一位症状完全消失。 5、经颅磁刺激的优势在哪里?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疗效明确。相对于药物治疗,其起效快、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由于它是非系统性疗法,所以不伴有用药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异常、恶心、嗜睡、口干等。经颅磁刺激是门诊疗法,长期费用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相对于物理治疗,特别是电休克治疗,其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6、经颅磁刺激治疗有什么禁忌症吗? 有癫痫发作史或强阳性癫痫家族史: 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严重酒精滥用者; 有颅脑手术史者,脑内有金属植入物者; 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7、经颅磁刺激治疗安全吗?

经颅磁刺激疗法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1、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 ion, rTMS)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的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项目。 2、经颅磁刺激疗法的机制是什么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医疗 技术。它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的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的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DA 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神领

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的治疗;在神经领域的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的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等。 4、经颅磁刺激真的有效吗 经颅磁刺激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无数的科研及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200 8年美国FDA批准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并得到了全球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医生的广大认可。它目前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的非系统性非侵入性治疗抑郁症的疗法,尤其适用于曾经用过抗抑郁药物而疗效不佳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已尝试过四种抗抑郁药,并且至少完成过一种完整用药疗程。在临床实验中,这样的患者平均每两位中就有一位获得显着症状改善,平均每三位患者中就有一位症状完全消失。 5、经颅磁刺激的优势在哪里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疗效明确。相对于药物治疗,其起效快、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由于它是非系统性疗法,所以不伴有用药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异常、恶心、嗜睡、口干等。经颅磁刺激是门诊疗法,长期费用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相对于物理治疗,特别是电休克治疗,其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6、经颅磁刺激治疗有什么禁忌症吗 有癫痫发作史或强阳性癫痫家族史: 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