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一教案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观看图片及文字,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任务探究,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奴隶社会居住房屋种类创设议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了解奴隶社会时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阶级的产生、主要矛盾、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3min】
必修一分为四课与两个综合探究,课与综合探究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首先,整本书的中心是社会主义;其次,第一课从人类发展的四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去说明人类的追求,然后提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三,四课从世界回到中国的角度,分别从一系列实践中证明,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使其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最后,综合探究中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等角度,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和远眺前行的路,从而更加坚定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认真研读任务探究,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任务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第四个议学情境通过图片、文字播放视频创设有趣情境,结合初中历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现状,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增添额外的了解,从而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落实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等。
播放《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会活得很好吗》视频,引导学生回溯社会发展历史,思考人类社会的起源,进而引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此导入新课。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一标准教案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一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第一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性,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性;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认识到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性,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3.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如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等,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性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性。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
2. 答案:(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践包括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教案(表格版)
老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运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须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讲授新课】:1、信用工具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运用什么结算方式?
老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当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爱惜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实力
【本课小结】: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解并描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学问框架如下:
商品交换———须要货币———不质一般等价物———基本能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雀---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运用纸币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一—货币-—商品。
老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索探讨,回答问
题。
老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老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索探讨,回答问题。
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运用范围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5、运用初步驾驭的信用工具学问,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二)实力目标1、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运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运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加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实力。
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绽开探讨,并回答(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教案设计范文3篇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教案设计范文3篇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设计下面是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教案设计范文3篇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设计,供大家品鉴。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教案设计范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问题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课后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教案设计范文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相应的发生重大变化。
各国之间将呈现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一、-世界若干力量中心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4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政治教案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政治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治制度,增强国家认同感。
【教学重点】1.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教学难点】1.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2.我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一必修一政治2.课件:政治学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我国政治制度3.案例材料:我国政治制度优势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2.学生分享对政治学的认识和看法。
二、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规范研究和比较研究等。
2.分析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如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等。
3.介绍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如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4.阐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如民主、法治、稳定、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1.提供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优势。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成果。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强调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五、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理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2.查找资料,了解我国政治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优势。
3.写一篇短文,谈谈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
重难点补充:一、新课内容讲解1.讲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研究政治学都有哪些方法吗?”2.分析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教师引导:“那么政治学都研究哪些内容呢?比如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这些都是政治学研究的范畴。
高一必修一政治教案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政治教案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政治教案1[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公平的含义。
(3)把握参加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
(4)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力量目标:(1)联合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其是公民的根本政治权利。
(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分析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
(3)培育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2)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做到积极参加政治生活。
[学习重难点](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公平的含义。
(3)参加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
[自主梳理]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
是国家的仆人,国家权力来源于。
二、神圣的权利庄重的义务1.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为基准的。
2.公民依法享有选举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举为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治理的。
3.公民依法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4. 是公民根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治理的根底和标志;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详细表现; 是指公民有监视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5.人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的重要方式,是的详细表现。
6.公民的监视权是指的权利。
它包括了批判权、、、和等。
7.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需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担当的。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我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时:我国的政治制度概述一、导入新课1.通过讨论“你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吗?”引发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1.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2.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特点。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
4.讨论我国政治制度在保障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三、课堂互动1.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政治制度在生活中的体现。
2.针对某一政治制度,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我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一、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2.提问:“我国政治制度如何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二、新课内容1.讲解我国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在应对国内外挑战时的优势。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成果。
4.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政治制度,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三、课堂互动1.让学生就某一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组讨论。
2.针对讨论成果,进行全班分享和交流。
第三课时:我国的政治制度与公民权益一、导入新课1.提问:“我国政治制度如何保障公民权益?”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1.讲解我国政治制度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具体措施。
2.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制度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成果。
4.讨论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在保障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政治必修一教案
政治必修一教案【教案】政治必修一:思政教育和法治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掌握法治基本概念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遵纪守法、明辨是非。
二、教学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拥有正确思想道德的公民。
- 学生应具备良好人格和高尚情操。
- 国家需要富有理想抱负和实践能力的公民。
- 民族复兴需要有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 法治基本概念- 法治的定义和内涵。
- 法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 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3. 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法律作为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
- 法制建设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作用。
- 法治社会与人民幸福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方法1. 讲述与示范相结合,生动形象地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基础的相关概念和案例。
2. 运用思政教育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结合学生个性和兴趣,设计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 播放一段国家宣传片,引导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分小组进行讨论,结合个人经历,思考思政教育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校园和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 讲解法治基本概念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小组讨论(15分钟)- 给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的重要法律或案件,讨论其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 小组报告,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
4.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思政教育和法治基础的相关内容和重要性。
-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法治基础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6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优秀6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本框题是本课乃至于本单元教学的落脚点。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是为了使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消费观指导自己的消费,所以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正确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认知图式。
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1、知识分析从地位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的三课的第2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而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其正确消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因此,它在整课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教学的关键部分。
从具体内容看:本框题包括两目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两个问题,其内在联系是先分析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合理的消费者。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1)关于消费心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但是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
认识源于实际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认识的形成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指导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各种消费心理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一旦形成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行为选择。
所以在教学中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或提供典型案例,去分析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呈现不良消费心理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体会、感悟、认同正确消费心理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
2024年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内容包括: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关系;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提高法治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培养其尊重和维护自身及他人权益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教学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尊重和维护自身及他人权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呈现一个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概念、特点相互关系2.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3.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
(2)举例说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3)谈谈你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的理解。
2. 答案:(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特点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3)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是指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时事政治敏感度。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我国的政治生活第一课时:我国的政治制度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了解多少?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
(3)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3)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自主发展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概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
(3)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政治生活,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请同学们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作用。
3.请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你们所在社区(村庄)的具体实践。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些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
2.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我国政治制度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意义。
第二课时: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5篇)
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5篇)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两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贷款消费难点: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贷款消费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临清第一中学的学生水平有一些差距。
有些学生上课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讲解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
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学生指导好他们如何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法:影响消费的因素。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消费及其类型,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政治必修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政治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政治学的定义、特点和学科方法论;2.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3.掌握政体与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4.分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5.掌握政治与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
二、教学内容1.政治学的定义、特点和学科方法论1.1政治学的定义和特点1.2政治学的学科方法论1.3政治学与其他社科学科的关系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2.1政治学研究的对象2.2政治学的研究内容2.3政治学的意义与价值3.政体与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3.1政体的定义和分类3.2政权的定义和分类3.3政党与政体的关系4.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4.1政治意识的形成过程4.2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过程4.3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和作用5.政治与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5.1政治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5.2政治对法律的制约和影响5.3政治与法律的互动关系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3.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政治与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4.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课程要求选用适合的政治学教材;2.多媒体设备:用于教学演示和案例分析;3.学习资料:提供相关政治学论文、案例等学习资料。
五、教学评价1.学生作业:通过布置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2.课堂讨论: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意义的理解程度;3.小组报告:要求学生形成小组,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和报告,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4.期末考试:设置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考试内容,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政治学的定义、特点和学科方法论第二课时: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第三课时:政体与政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四课时: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影响第五课时:政治与法律关系的基本问题七、教学反思政治必修一是大学政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学科方法论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政治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5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5篇)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5篇)每一个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制作一份政治教案有益于政治老师的教学工作。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式。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来说明应当如何正确看待金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三、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
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历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及其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1、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P2楷体练习加以巩固)2、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P3楷体插图与练习)3、货币的含义与本质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15篇)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15篇)篇1: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一、课前准备(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
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二)学情分析关于金融领域的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平常生活中关注较少。
另外,金融知识是一门宏观知识,学生很难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知识建构和情感升华,从而达到知情融合。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讲解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内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熟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和财政的巨大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难点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学生辩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
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自体验、由理论到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郑州地铁上课之前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个问题: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在哪里建成的,何时竣工?(同学们回答,教师放映PPT1)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线在北京建成;40年后,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工,郑州从而成为中国“地铁俱乐部”的第19个成员城市。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8篇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8篇我们在写教案的过程中是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始的,教案在制订的时候,你们肯定要考虑与时俱进,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篇1第二课时创建新集体目标预设: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树立共同的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心目中班集体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到加强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创建出优秀的班集体,才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成材。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创建新集体难点:如何创建新集体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粉笔,学生课前准备好展示才艺的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踏入初中生活,当每一位同学熟悉了新的班级、新同学之后,一个新的集体也就诞生了。
通过学习,你们打算怎样去创造一个大家都为之自豪的班集体呢?二、新授师: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发展确实太重要了,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创建新集体(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板书)活动1想一想:你最喜欢的班级是怎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生交流)填一填:我希望生活在、、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提示:(1)可用“健康、活泼、团结、和谐、民主、奋进”或“目标一致,团结互助,人尽其才,民主和谐”之中任意三个词来描绘最喜欢的班级。
因为,它能激发我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同学间融洽关系的形成和纯洁友谊的建立,能为我们提供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之所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能促进我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
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讨论总结出最喜欢的班级的模样,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让我们的集体向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共同的目标自然也就给了我们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政治教案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政治教案一、课程设置本课程旨在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探讨政治的本质、运作以及影响力。
主要包括政治概念、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政治决策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其批判思维和社会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政治学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理解政治制度的组成与作用;3.了解政治文化对于政治运作的影响;4.理解政治经济与政治决策的关系;5.认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交互影响。
三、教学内容1. 政治概念政治概念是政治学的基础。
本节课将介绍政治的定义、性质与特点。
课堂讲解教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以“你眼中的政治是什么样的?政治的定义是什么?”为主题,让学生描述和归纳政治的特征与含义,以从学生的角度为引子,加深学生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政治学对政治的定义:政治是关于如何行使权力、管理社会、实现利益分配和权力竞争的学科。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或个人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解释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并与现代政治学的定义进行对比与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基础概念。
2. 政治制度本节主要介绍政治制度的构成和运作。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先以生活中的小例子为引子,让学生了解政治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然后,教师就政治制度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类型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包括政府制度、选举制度、领导制度等。
课堂练习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或个人的课堂辩论、PPT演讲等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政治制度的了解和判断能力。
3.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与政治有关的价值观念、信仰、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或小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形态,引导学生理解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影响。
然后,教师就政治社会化、规范性和变异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政治文化对政治系统产生的深刻影响。
课堂练习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体现,以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优秀15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优秀15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要求:解消费与收入、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知道影响生活质量的要素;理解适度消费的重要性;明确提倡艰苦朴素的必要性。
2.过程和方法要求:通过阅读与讨论,能够列举学生和家长中间常见的违反适度消费的现象。
懂得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体验适度消费的积极意义,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适度消费的适度影响生活质量的几个因素。
2.教学难点: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案例分析四、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于消费已经有一定的解。
但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的现象,对于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也不能全面看待,因此,教学的难度不大,实用性较强。
五、课堂准备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学生:调查、搜集身边的人不符合适度消费的例子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讨论都市新贵族的现象(二)、讲授新课师:是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以随意支配的呢?1、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板书)问:如何计算个人可支配收入呢?下图表为李某月工资单的一部分(单位:元)(1)计算公式: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2)使用方向: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3)决定或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因素A、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B、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在当期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在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时,则在当期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C、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进一步解释借贷消费思考讨论:两位老太太的对话2、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板书)资料导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生产发展,GDP逐年增长,人们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有明显变化。
如,服装衣着、食品营养、住房环境、交通工具、旅游健身等方面的具体事例。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范文6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范文6篇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范文6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二)主要学习内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P9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点评: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请学生推荐对自己影响力或最喜爱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积极发言体会“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过渡到下一步内容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引导学生阅读P10“专家点评”,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必修一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高上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篇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4精品教案全集】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4精品教案全集目录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案全集------2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精品教案全集------48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精品教案全集------112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教案全集------211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案全集第一章神奇的货币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
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
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教师点评:不是的。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
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商品交换――――→货币――――→ 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需要本质基本职能↓ 发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展★教学体会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
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1.2 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 1、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点:信用工具外汇★教学难点外汇汇率★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
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二)进行新课 1、信用工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