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儿童心理学—复习提纲
小学儿童心理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学1 最早的定义:研究灵魂的学问(未对心理学作出科学的解释);2 最终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分为: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人们通过认识过程认识事物的时候,绝不是无动于衷的,更不是淡漠无情的,而常常是对于各种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心理学把这些主管的心理体验过程叫做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不仅认识事物并对事物产生情感,还在情感的激励下,根据对事物的认识,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自觉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这一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分为:个性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是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三、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2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3 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四、心里的实质1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2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3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4 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第二节小学儿童心理学概述一、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童年期:6、7~11、12岁(一般为小学儿童)。
2 小学儿童心理学(童年期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
3 小学儿童心理学概念: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具体地说,研究小学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提纲中粗体字部分属重点掌握内容)一、名词解释:1、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 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4、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5、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横向研究比较。
6、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8、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稳定的立的心理过程,而注意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10、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克服困难的注意。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3、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者另一种活动中去。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
(儿童的视觉敏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6 岁时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
)17、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1、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2、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含儿童发展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是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上拓展发展而来。
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4、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儿童心理研究问题的来源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
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1)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劲起引发作用。
(2)环境决定论华生2、共同决定论:(1)辐合论斯腾辐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
(2)鲁克森伯格(3)成熟优势论格赛尔双生子爬梯研究说明了成熟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基本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相互渗透相互转化(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键期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时期,在此期间,如果发展中的机体接受到适宜的刺激,就会展示生来固有的某种发展模式,过了这一关键期,再给予同样的刺激是没有持久效应的。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doc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洛克的白板说■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卢梭的儿童观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第一章导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徳国牛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早期儿童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首创“问卷法”儿童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纵向时序设计■微观发生学设计■跨文化研究■相关设计■实验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纵向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评估法、临床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争论■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关于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争论■关于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争论■关于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争论■关于发展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争论■关于发展的关键期主要理论派别■ 一、成熟势力说■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构成、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本我的含义■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八个阶段的冲突及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感四种同一性状态玛西亚,划分的同一性四种状态及含义■同一性完成■同一性延迟■同一性拒斥■同一性混乱■四、华生的行为主义■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及时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玩偶实验■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发展的结构:格式、同化和顺应、平衡■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思维的基本单元格式(scheme),最初的格式来自于无条件反射。
2、同化与顺应的含义思维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含义■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8-11. 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 15岁)■四个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经典实验■八、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最近发展区概念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胎儿的发育过程■胚胎期是发育的关键期■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生理发展的两个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第四章儿童的认知发展婴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空间知觉的发展■深度知觉的发展:视崖实验■方位知觉的发展:左右方位的发展&3岁:上下方位34岁:前后方位厲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46岁:正确辨别上下前后,但左右尚未完善注意短时记忆■保持时间:30秒左右■短时记忆容量:7± 2个组块记忆策略■复述■组织■精加工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错误信念任务成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表征能力的研究范式。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
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提纲中粗体字部分属重点掌握内容)一、名词解释:1、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 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4、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5、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横向研究比较。
6、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8、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稳定的立的心理过程,而注意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10、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克服困难的注意。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3、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者另一种活动中去。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
(儿童的视觉敏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6 岁时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
)17、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红点子实验P206(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体我和客体我所组成。
)阿姆斯特丹借用了盖洛普研究黑猩猩自我再认的“红点子”方法。
在婴儿毫无觉察地状态下在其鼻尖涂上一个红点来揭示婴儿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婴儿自我意识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①如果表现出意识到自己鼻尖上红点的自我指向行为→婴儿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②如果特别注意自己鼻尖上的红点或者能找到鼻尖上的红点→婴儿对自己的面部特征有了清楚地认识。
刘易斯重复阿姆斯特丹的“红点子”方法。
15个月,婴儿才出现直接触摸自己鼻子上红点的行为→15个月是婴儿客体我发展的转折点。
幼儿期幼儿期指3-6/7岁。
通常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
又称学前期。
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
但是,将注意力长时间稳定下来很艰难。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到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2.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P214儿童的脑电图变化表明,儿童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3.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P217游戏是学前儿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活动。
①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反映,反映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是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②游戏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结合,不是简单社会生活的翻版。
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
即可以充分想象,又真实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和人际关系。
③是儿童主动参与、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可以让儿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目的分:创造性、教学、活动性)4.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P222(语言发展)言语发展上,词汇数量增加、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扩大、积极词汇的增长。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复习思考题1•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2.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内容是什么?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个体发展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3.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普遍性代表性这些特征属于某种质的状态或标志•4.简述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5、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其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6、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实践,谈谈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7、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谁?对于儿童心理学的产生起怎样的作用?•8、结合实际分析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层次。
复习思考题2•1、弗洛伊德以人格理论为核心的发展观是什么?他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2.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什么?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华生关于心理发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4.斯金纳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是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的?复习思考题2•5.班杜拉如何用社会学习理论来解释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6.理解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7.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质什么?•8、概述皮亚杰的智力结构观。
•9.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0.朱智贤发展心理学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复习思考题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客观性•教育性•矛盾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心理学都有哪些研究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研究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1、横向研究设计横向研究是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索其发展况。
不同样本: A ← B ← C → D → E同一时间:创造力的发展•被试:5、8、11、14、17岁儿童•测量材料:各种类型的创造力测验•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向研究的优点–研究时间短–花费少•横向研究的主要缺陷:–研究结果缺乏连续性,受世代效应(cohort effects)影响。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一、儿童与儿童期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上的儿童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的人类个体。
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儿童期儿童期(儿童)(0~18岁)学前期(学前儿童)(0~6岁)学龄期(学龄儿童)(6~18岁)新生儿期(新生儿)(0~28天)乳儿期(乳儿)(28天~1岁)婴儿期(婴儿)(1岁~3岁)幼儿期(幼儿)(3岁~6岁)童年期(小学儿童)(6~12岁)少年期(少年儿童)(12~15岁)青年初期(青年)(15~18岁)二、发展心理学及其分支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化为人类(动物心理学)心理的发展历程。
民族心理学——研究、比较生活在不同历史发(原始人类心理学) 阶段的各民族心理活动的异同,以探讨人类心理发展历史。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年龄心理学) 亡整个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
个体发展心理学(0岁~衰亡)儿童发展心理学(0岁~18岁)青年心理学(15岁~35岁)中年心理学(35岁~60岁)老年心理学(60岁以后)婴儿心理学(1岁~3岁)幼儿心理学(3岁~6岁)小学生心理学(6岁~12岁)青少年心理学(12岁~18岁)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儿童各种心理现象出现和变化的时间点及判定标准(二)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一)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儿童(二)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三)为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工作提供指导(四)丰富心理学的理论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 1842~1897)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时间是1882年。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原因:1. 开始重视儿童,愿意了解儿童2.自然科学在西方出现了迅猛发展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研究的迅猛发展表现:不限于早期年龄的研究;不限于心理过程;不限于日记法和观察法;(问卷、测验、统计、实验、心理分析等)出现了各种学术流派;出版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有了专门的儿童心理刊物,大学开设了儿童心理课程,建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的组织(二)儿童心理学变成发展心理学(三) 形成了各种理论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研究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教育性原则(伦理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矛盾性原则五、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节研究类型一、横断研究在某一短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段或者几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进行的研究或比较研究。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畴,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2、共同决定论—斯腾(辐合论:核心—人类心理发展既非仅有遗传的天生因素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鲁克森伯格—共同决定论者。
格赛尔—成熟优势理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水平达的观点。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基本观点:⑴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⑵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⑶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的动态的。
❖再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着力做两件事:⑴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优异的遗传因素;⑵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四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发展是多层次,多水平的。
❖儿童戏里发展阶段的划分:⑴新生儿期(出生1—1个月)⑵乳儿期(1个月—1岁)⑶婴儿期(1岁—3岁)⑷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⑸童年中期(6岁—11、12岁)⑹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⑺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印刻”或“早期学习”;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1(陈老师)
⼉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1(陈⽼师)⼉童发展理论复习提纲和练习第⼀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种旧结构向⼀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种变化,是⼀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 发展理论的任务:①描述⼀个或⼏个⼼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②描述⼏个⼼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只有充分研究各⼼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地把握⼼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及作⽤:发展⼼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柱,在学习⼉童⼼理发展理论时最核⼼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童观,树⽴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提⾼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
具有(1)组织信息。
(2)指导研究的作⽤。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理的实质②量变与质变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
④理论⾃⾝的建设附练习:第⼀章绪论⼀、名词解释:发展⼆、思考题:1. 发展与变化是同⼀个意思吗?2. 发展理论有什么任务?3. 请结合⾃⼰的经验说明任何⼈⽆论是否意识到,都是按照⼀种理论在观察和处理幼⼉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从⽽进⼀步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作⽤。
第⼆章成熟势⼒说⼀、选择题:1.格塞尔既重视⼉童的⾏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2.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3.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种发展⽔平向另⼀种发展⽔平发展的?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4. 格塞尔把⼉童机能⼀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A、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主导性原则5. 格塞尔认为⼉童⾏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盾性D、⽅向性⼆、填空题:6.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共82页
谢谢!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 纲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学前儿童,婴儿,幼儿:出生和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婴儿期,1—12个月;学步儿期,13—24个月;童年早期,2—6岁,相当于幼儿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概念: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胎儿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变化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任务: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3、任务:3个W(描述、解释、预测、干预)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感觉发展、意志发展、智力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1天性和教养之争(同卵双生);2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3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之争环境作用于儿童的三种形式:被动式唤起式主动式各主要学派的代表理论、主要观点观察法:对学前儿童行为进行仔细的观看,尽可能客观的捕捉他们的心理表现的研究方法。
1实验观察法2自然观察法跨文化研究;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否有影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认。
横向研究:如果想知道某一心理特点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是如何表现的,这个方法是个最好的选择。
优点:省时省力,获取资料快,很快能看出被研究者的发展趋向,反映了被研究者的共性;缺点:不一定确切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纵向研究如果想知道某一个或某一群个体的心理是如何发展的,纵向研究就是好的选择。
优点:可获得心理发展的详尽资料。
缺点:费时费力,所取得的成果未必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的共性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一、生物性因素(一)、遗传因素1、遗传对行为的影响2、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遗传对人格的影响(二)、先天素质1、母亲的生育年龄(最佳24,23—28岁适宜)母亲的年龄在35岁以上的(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
另外,出现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大。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理学复习提纲发展⼼理学复习提纲各发展期年龄段产前期(受精-出⽣)胚芽期(受精-第2周)胚胎期(2-8周)胎⼉期(第8周-出⽣)婴⼉期和学步期(出⽣-3岁)学前期(3-6岁)⼉童中期(6-12岁)青春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0岁)成年晚期(60岁-死亡)第⼀章序论毕⽣发展:考察个体在⽣命历程中⾏为的发展、变化和稳定模式的学科领域⽣理发展:考察⾝体构造⽅式——⼤脑、神经系统、肌⾁、感觉,以及饮⾷和睡眠的需要如何决定个体⾏为认知发展:考察智能的发展和变化如何影响⼈类的⾏为⼈格发展:对⽣命过程中将个体和其他⼈区分出来的独有特性的变化和稳定性的研究社会性发展:考察个体在⽣命历程中与他⼈的互动及其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保持的⽅式社会建构:对现实的共有观念,这种观念被⼴泛承认,却反映了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和⽂化功能个⼈主义:强调个⼈同⼀性、独特性、⾃由和个⼈价值,是占统治地位的西⽅哲学集体主义:团体的利益重于个⼈同辈团体:⽣于相同时代、相同地域的⼈类群体,某些重⼤的社会事件,会对⼀个特定的同辈团体成员产⽣相似的影响同辈效应提供了对于历史⽅⾯影响的有效例证,所谓历史⽅⾯的影响,就是与特定历史时刻有关的⽣物和环境影响年龄⽅⾯的影响:是对特定年龄阶段个体产⽣相似作⽤的⽣物和环境影响,⽆论这个个体是何时何地成长起来的社会⽂化的影响:对于⼀个特定的个体⽽⾔,社会和⽂化因素出现于⼀个特定的时刻,这取决于个体的种族、社会等级和所属的亚⽂化群体等变量⾮常规⽣活事件:某⼀时刻发⽣于特定个体⽣活中特殊的、⾮典型事件,⽽类似的事情则不会在这个时间段发⽣在⼤多数⼈⾝上连续变化:渐进的变化,每⼀个⽔平的成就都建⽴在之前⽔平的基础之上,本质上是量的变化,推动变化的潜在基本发展过程在⼈的⼀⽣中都是保持不变的不连续变化:变化发⽣在截然不同的阶段中,每⼀个阶段和变化带来的⾏为都与先前阶段的⾏为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关键期:发展过程中的⼀个特殊时期,在这⼀时期中,特定的事件会造成重⼤的影响敏感期:有机体对所处环境中特定种类的刺激有更强的易感性,但特定环境刺激在敏感期阶段的缺失,并不总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坏结果论述:为什么要研究毕⽣发展?1.发展的成长和变化持续发⽣在⽣命的每⼀个阶段中2.每个⼈周围环境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边的⼈群,即个体的社会环境,为了全⾯理解社会环境对特定年龄个体产⽣的影响,我们必须考察向个体提供这种影响的⼴泛⼈群3.毕⽣发展同时涉及了获得和丧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些技能变得更为娴熟⽼练,⽽另⼀些技能则开始消退4.毕⽣发展的各个时间点上,个体也在转换着投⼊⾃⾝资源的⽅式先天:从⽗母那⾥继承下来的特质、才⼲和能⼒,包括遗传信息在预先确定的实现过程(成熟)中产⽣的任何因素后天:塑造⾏为的环境影响理论:对所关注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提供了⼀个⽤来理解有事实和原理间关系的框架⼼理动⼒学:很多⾏为都是由那些并未被个体觉知和控制的内在⼒量、记忆和冲突所激发的,内在⼒量来源于某个⼈的⼉童时期,持续影响着个体⾏为,并贯穿⽣命始终。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doc
儿童发展复习提纲.doc儿童发展复习提纲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洛克的白板说■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卢梭的儿童观代表作《爱弥尔——论教育》第一章导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徳国牛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早期儿童心理学代表人物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首创“问卷法”儿童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纵向时序设计■微观发生学设计■跨文化研究■相关设计■实验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纵向研究设计的概念及优缺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评估法、临床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争论■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关于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争论■关于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争论■关于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争论■关于发展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争论■关于发展的关键期主要理论派别■ 一、成熟势力说■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构成、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本我的含义■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八个阶段的冲突及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感四种同一性状态玛西亚,划分的同一性四种状态及含义■同一性完成■同一性延迟■同一性拒斥■同一性混乱■四、华生的行为主义■小阿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五、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及时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玩偶实验■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发展的结构:格式、同化和顺应、平衡■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思维的基本单元格式(scheme),最初的格式来自于无条件反射。
2、同化与顺应的含义思维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含义■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8-11. 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 15岁)■四个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及经典实验■八、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最近发展区概念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基础胎儿的发育过程■胚胎期是发育的关键期■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生理发展的两个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第四章儿童的认知发展婴儿感知觉的研究方法■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空间知觉的发展■深度知觉的发展:视崖实验■方位知觉的发展:左右方位的发展&3岁:上下方位34岁:前后方位厲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46岁:正确辨别上下前后,但左右尚未完善注意短时记忆■保持时间:30秒左右■短时记忆容量:7± 2个组块记忆策略■复述■组织■精加工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错误信念任务成为儿童是否具有心理表征能力的研究范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一、绪论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段时间内,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代表人物:高尔顿(高尔顿,优生学创始人),霍尔(复演说)环境决定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斯金纳相互决定论: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代表人物: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关键期”概念:只有在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的特定的形态变化。
“印刻”现象:鹅、鸭、雁等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时,让其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他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做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依恋。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表格(P12)格赛尔实验:两个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
启示: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
据此,格赛尔提出了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
他认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为学习作准备的“准备过程”。
他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度表,它与一定年龄相对应。
制定了婴儿的“行为发育常模”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普莱尔(德国)诞生标志:1882年出版的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西方儿童心理学发展:(一)20世纪早期霍尔: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创始人“美国儿童心理之父”提出“复演论”发明了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攥写第一本青少年心理的巨著《青少年心理学》(1940)《老年心理学》(1922)特点: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资料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二)20世纪40-601.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2.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3.偏爱实验室试验(三)20世纪60-80不断涌现的儿童发展理论重新发现皮亚杰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生态学理论(四)20世纪后期到现在1.从发展心理学到发展科学——发展系统论成为主导思想2.以心理发展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趋势3.应用心理学研究呈繁荣之势(教育实践,临床应用社会政策和社会行动)我国儿童心理学发展:(一)解放前陈鶴琴《儿童心理之研究》西方各学派的儿童心理理论及研究相继被介绍到中国来。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精华总结Word版
第一章导论1.儿童的概念:泛指整个身心未成熟阶段的个体,一般指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2.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①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
代表人物: 高尔顿《天才的遗传》观点:人天生的能力分为十六等,并通过家谱调查归纳出一条祖先遗传规律,认为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用公式表示为1/2+1/4+1/8+……+1/2n=1实验:家谱研究K氏家族的研究②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代表人物:华生实验:形成和消除恐惧情绪(2)共同决定论: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的影响代表人物:①辐合论------ 斯腾《早期儿童心理学》②遗传与环境的作用论------- 鲁克森伯格③成熟优势论-------- 格赛尔代表一:辐合论代表二:成熟优势论--------格赛尔观点: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2个:成熟和学习。
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
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
论据:“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思考与讨论:双生子爬梯实验对你有何启发?启示一:1)超越生理成熟的水平过早训练,事倍功半。
2)容易形成挫折感,自信心下降,不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3)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且情绪易迁移。
启示二: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
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
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应用题: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什么?并描绘实验过程。
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用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2)双生子T和C在不同年龄学习爬楼梯。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一、绪论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17、18岁左右。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观点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人物:●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格塞尔的实验与观点。
●双胞胎爬梯实验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
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
●代表人物:皮亚杰。
●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P9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劳伦兹P131935年,奥地利人洛伦兹(Konrad Lorenz)发现,小鹅孵出后的一两天内,愿意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
如果见到的是母鹅就追母鹅,见到的是人就追人,而且这个习惯会长期保持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5个,共15分)1、情绪理解:情绪理解是指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
2、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并非一般科学意义上的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3、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就是婴儿対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去习惯化就是当刺激发牛•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声音感兴趣。
4、延迟满足:米歇尔将延迟满足解释为一种tt愿为更有价值的反远目标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制能力。
5、性别角色发展:性别角色发展是指个体不断理解和获得性别角色标准的过程。
6、非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是指子女在家庭内外获得的独特经验,来源于仅仅被一个子女经历的事件和条件,可以分为系统影响和非系统影响。
7、自我中心主义:指婴儿在判断和行为中有受口己的需要与感情的强烈影响的倾向。
8、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所谓内部工作模式,指的是婴儿对接近与获得依恋对象的一系列期望,婴儿感受到的在面临困难时依恋对象为他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婴儿与依恋对象之I'可的互动等。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心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于整个心理和行为屮,是对Z其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
10、观点采择:观点采则是采用他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1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12、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对于婴儿理解或解释血部表情的能力,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吋,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
13、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
14、依恋:-般意义个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发展心理学意义婴儿寻求并试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15、语言获得装置:为了学会语言而存在的,是一种以生物为基础的、先天的模块。
16、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I'可,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17、移情:对另一个人情绪状态的理解而产生的与此相一致的感情状态。
18、性别图式:一组有关男女性别的信念和期望,是个体対性别信息进行组织的认知结构。
19、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婴儿视野屮消失时,婴儿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他们仍然是存在的。
20、自尊: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21、情绪调节:对情绪的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动力过程。
22、同化:将环境刺激纳入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已有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
23、顺应: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需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的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
24、基本情绪:先天的、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个体的生存演化而來的情绪,这些情绪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并且可以在不需要认知参与的情况下自发地产生,是物种长期进化的结果。
25、复合情绪: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在社会情境屮经由白我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情绪。
二、填空(15个空,共15分);单选(10个,共10分);多选(5个,共10分);判断(5个,共5分)*红色部分重点注意,容易出题1、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儿童心理发展的加速期。
各种心理能力或特质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发展过程屮,但发展是不均衡的。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有两个加速期:婴儿期及幼儿早期是第一加速期,随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青春期为第二加速期,随后是第二个平稳发展阶段。
老年期则开始了各方面的下降趋热。
3、心理年龄特征。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社会发展包括以下儿个方面。
①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岁);②自主对羞耻和疑虑(1—3岁);③主动对内疚(3—6岁);④勤奋对自卑(6—11岁);⑤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春期);⑥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⑦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⑧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
4、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
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被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里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优点是直接测量可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对某种心理现象的探索。
缺点是研究耗时费力,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被试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优点是时间短且省力;数据有代表性和稳定性。
缺点是难以寻找转折点,有抽样误差。
5、有关心理发展不同学派的观点。
一、构造主义,创始人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作为独立学科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一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攵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法。
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
騒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是:①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②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③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
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向、情感。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①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② 必须放弃心理学屮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向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迭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①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仪器的实验观察法;②口头报告法;③条件反射法;④测验法。
斯金纳属于新行为主义,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三、机能主义,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在一起,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
机能派认为,意识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它认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意识流、思想流、主观生活流”。
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和安吉尔。
潸姆斯的主要观点是①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②意识是经常变化的;③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④意识的选择性。
宝宜丕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尤其看重内省法,认为内省法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
四、格式塔主义,格式塔意思是“形状、形式”,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科勒和考夫卡。
魏長墨的主耍观点是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Z屮。
蚤夫主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所谓心理物理学场含有自我与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性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
他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即外部的真实环境;行为的环境即个人心目中的环境。
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
五、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是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是(1)无意识学说,他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构建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心理组成成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第二层是前意识系统,第三层是意识系统。
(2)释梦理论,他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
六、日内瓦学派,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主要观点是(1)认识结构及其动态过程,皮亚杰的儿个基木概念:图乐、同化、顺应。
(2)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心理发展的四要素a.机体的成熟因素,b.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时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的作用c.社会环境d.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
皮业杰将儿童认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七、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
把人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的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6、双生子爬梯研究说明了什么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选择题)双生子爬楼梯研处说明了成熟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这个实验屮,格赛尔说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Z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他把通过皋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
没有真正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 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术语。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术语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他讲它定义为: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
从观察到学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等。
8、弗洛伊德如何划分人格结构,各种我分别遵循什么原则。
在他的后期著作中,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道徳原则”:超我遵循“理想原则”。
9、埃里克森人格理论及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儿童精神分析医生,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
他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
他关心个体发展屮的人格结构,认为个体在发展屮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牛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在人格的发展过程屮,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
①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 ②白主对羞耻和疑虑;③主动对内疚;④勤奋对自卑;⑤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⑥亲密对孤独;⑦、繁殖对停滞;⑧自我整合对绝望。
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來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