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9ed5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c.png)
便盆,将卫生纸、呼叫器放于易取处。
整理
整理病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将呼叫器放于患者 8
易取处→按要求清理,处置用物→脱口罩、洗手。
记录 记录灌肠结果。
2
关爱病人,有效沟通,达到预期效果。
2
动作轻柔,掌握好灌肠溶液的量、温度、浓度、流
综合评价
病人耐受能力差时指导病人深呼吸。
2
5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每项 2分
2 2 4 2
每项 2分
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患者可取仰卧位,臀下垫
每项 2分
便盆,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高于肛门
40~60cm,保持一定灌注压力和速度,灌肠筒过高,
压力过大,液体流入速度过快,不易保留,而且易
挂灌肠筒
8
造成肠道损伤。伤寒患者灌肠筒内液面不得高于肛
门 30cm,液体量不得超过 500ml,防止气体进入直
4
速、压力,无并发症。
程序正确流畅,操作熟练。
2
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者禁忌灌肠。
2
灌肠液的温度 39~41℃,伤寒患者灌肠溶液不超过
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离肛门的高度不超过 2
30cm)。
注意事项
动作轻柔,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2
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水钠潴留患者禁用氯 2
化钠溶液灌肠。
灌肠法(大量不保留)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流程 评估
操作步骤
标 准 分
扣 分
实 得 分
评分 标准
病人病情、诊断、灌肠的目的;病人意识状况、心 理反应、排便情况;病人肛周皮肤、黏膜情况;对 4 灌肠的理解程度、配合能力。
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dad2a6cf84b9d529ea7aaa.png)
3、操作步骤:
1)查对医嘱,准备用物。
3
2)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定患者。
10
3)洗手,戴口罩。
2
4)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查对。
2
5)在诊疗室配置适宜灌肠液。
2
6)松开床盖被、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
部移至床沿。
5
7)垫诊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
2
8)戴手套,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40~60cm,再次查对患者。
6
9)润滑肛管前端7~10cm连接灌肠筒,排净橡胶管及肛管内空气。
6
10)根据要求置入肛管,指导患者作深呼吸,置入适宜长度后固定肛
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
11)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撤下弯盘
放于诊疗车下层。
6
12)灌肠完成,嘱患者平卧,忍耐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
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一样诊疗需要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胃胀气;降温;为诊疗检验及手术做准备。
5
二、评定患者
1、问询、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目标、取得患者配合。
三、实施关键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
3
2、操作用物:诊疗盘、灌肠筒1套、肛管2根、卵圆钳、弯盘、润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诊疗巾、水温计、量杯、(大小各1个)、手套1双;灌肠溶液:0.1%~0.2%肥皂溶液或生理盐水。另备:输液架、屏风,必需时备便盆、便盆巾。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量体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6878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a.png)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1、目的:
1)为肠道手术、诊断性检查或分娩作清洁肠道准备。
2)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减轻腹胀。
3)稀释或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肠道中毒症状。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注意事项:
1)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
2)伤寒患者液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能超过30cm。
3)如果液面下降过慢或停止,可移动肛管或挤压肛管;如患者有便意感,嘱患者深呼吸,减慢流速;如有剧烈腹痛、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
4)降温灌肠时,液体保留30min,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ee6baef524ccbff12184fa.png)
评分标准
标准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操作流程
用物:1、治疗盘内放灌肠筒一套、肛管(24号-26号)、弯盘、血管钳、另备量筒、水温计、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尿垫、治疗巾。2、便盆、输液架、屏风。3、按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或生理盐水)500-1000ml,温度39-40摄氏度(降温使用28-32摄氏度,中暑时用4摄氏度)。
5
4、核对医嘱,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40-60cm。
5
5、弯盘至臀旁,连接灌肠筒管道及肛管,排尽管内空气,用止血钳夹闭肛管,放于弯盘内。
5
6、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一手分开病人臀部暴露肛门,一手将肛管自肛门轻轻插入7-10cm,妥善固定肛管。
10
7、松开止血钳,使液体缓慢注入,观察病人反应及液体流速。如遇液体流入受阻,可稍移动或挤压肛管,检查有无粪块阻塞。灌肠过程中患者有无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官场禁忌症;关门窗,放下窗帘或屏风遮挡患者。
5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嘱患者先排便。
7
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5
3、协助患者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移臀部靠近床沿,将尿垫垫于臀部下。
5
8、待溶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放入弯盘内。
5
9、用卫生纸清洁肛周,嘱患者平卧,尽可能忍耐5至10分钟再排便。
5
10、对不能下床者提供便盆。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清理用物、脱手套。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c87f3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1.png)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项目
操作流程、质量要求
标准分
扣分
扣分原因
操
作
前
准
备
人员:着装规范,佩戴胸牌,仪态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5分
用物:治疗盘、药液、一次性灌肠袋、水温计、纱布、一次性手套、垫枕、中单、石蜡油、棉签,必要时备屏风及毛毯
5分
环 境:清洁,宽敞,便于操作,避风
5分
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洗手, 取口罩
5分
质量
评定
运用洗浴方法正确,动作熟练,轻巧
5分
沟通有效,关爱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5分
用物处置规范
5分
提问
1、中药灌肠的禁忌症;2、重要灌肠的注意事项
5分
总分
100分
5分
垫中单于臀下,垫枕以抬高臀部10cm
பைடு நூலகம்5分
再次核对,测量药液温度39-41℃
3
大量不保留灌肠
药液量500-1000ml,液面距肛门40-60cm,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液,插入7-10cm
4
小量不保留灌肠
药液量200ml,液面距肛门不能超过30cm,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液,插入7-10cm
4
保留灌肠
药液量不超过200ml,液面距肛门不能超过30cm,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液,插入15-20cm
4
询问患者耐受情况,及时调节滴速,必要时终止
10分
药液滴完,夹紧并拔除肛管,擦干肛周皮肤,用纱布轻揉肛门
5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抬高臀部
5分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保留时间、如有不适或便意及时通知护士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cf91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6.png)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20分)
1. 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 准备用物:灌肠器、灌肠液、水温计、橡胶单、治疗巾、血管钳、卫生纸等。
3. 核对患者身份: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ID号,确认无误。
4. 解释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及注意事项。
二、操作中配合(60分)
1. 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为患者脱去一侧裤腿,嘱患者双腿屈曲,暴露臀部。
2. 灌肠液的温度适宜:将灌肠液温度控制在39-41℃,防止过冷或过热刺激肠道。
3. 插入肛管:将灌肠器前端涂上润滑油,轻轻插入患者肛门约10-15厘米,固定肛管,使灌肠液缓缓流入肠道。
4. 观察病情变化: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等症状时,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 保持管道通畅:在灌肠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肠道,保持管道通畅,避免形成气栓。
6. 灌肠液量适当: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确定灌肠液量,一般成人每次用量不超过500毫升,儿童每次用量不超过200毫升。
7. 避免污染:在灌肠过程中,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灌肠液污染患者衣物和床单。
三、操作后整理(20分)
1. 拔出肛管:灌肠完毕后,轻轻拔出肛管,用卫生纸将肛门周围擦干净。
2. 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整理床单位,保持床铺整洁、舒适。
4. 记录操作过程: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灌肠操作过程和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灌肠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灌肠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9d31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9.png)
灌肠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灌肠护理操作流程:
1.根据医嘱配备灌肠溶液,溶液名称、温度、浓度及液量准确。
2.携用物到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及灌肠溶液。
3.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膝,裤子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肛门括约肌控制力差的患者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盆。
盖好盖被,只暴露臀部。
4.将一次性防水垫单铺于患者臀下,弯盘置于臀边。
打开无菌方纱。
5.打开一次性灌肠器包装,检查灌肠袋与连接管的连接情况,接上规格合适的肛管。
关闭灌肠袋连接管上的管夹。
将准备好的灌肠液倒入灌肠袋。
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使其液面距肛门40~60cm。
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
6.开放管夹,使溶液充满管道以排尽肛管内气体,然后夹管。
7.润滑肛管前端。
8.一手分开患者臀部,暴露肛门,指导患者深呼吸,看清楚肛门后,另一手轻轻将肛管经肛门插入直肠,成人为7~10cm,小儿为4~7cm。
9.固定肛管,开放管夹,使液体缓缓流入,直至灌液完毕。
10.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或患者实在不能忍受更多灌肠液时夹管。
用无菌方纱在肛周包裹肛管轻轻拔出,将用过的整套灌肠器放进医疗垃圾袋,擦净肛门,撤去一次性防水垫单及弯盘,脱下手套协助患者
穿好裤子。
11.向患者说明有腹胀感是正常现象,并嘱患者安静地躺在床上,尽量保留灌肠液5~10分钟后再排便。
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易懂;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 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
灌肠术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灌肠术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27f1474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e.png)
科室: 姓名: 工作年限: 职称: 考核时间: 得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
作
前
准
备
20
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排便情况。(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用物准备:手消毒液、清洁治疗盘内放一次性灌肠袋、治疗碗内放少许石蜡油、弯盘、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和中单/一次性中单、输液架、水温计、便盆、必要时备屏风,灌肠液及液量遵医嘱,适宜温度:39~41℃、手套、盛污物容器
灌肠技术技术评价标准
姓名:总得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Ⅰ
Ⅱ
Ⅲ
Ⅳ
Ⅴ1、操Biblioteka 前评估(10分)5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5
4
3
1
0
5
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5
4
3
1
0
2、操作步骤
(60分)
10
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温度适宜
10
8
6
4
2
10
携物品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为患者遮挡
2
2
4
2
10
2 1
2 1
灌肠操作考核平分标准
![灌肠操作考核平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1542bc78bd63186bcebbc96.png)
6
协助病人左侧卧位暴露臀部,臀部移至床沿,2
垫上尿垫2
保暖2
挂灌肠袋
2
灌肠袋挂在输液架上,
液面距离肛门40-60CM2
操作标准
分值
扣分点
扣分
灌肠
10
弯盘置于臀边2分
肛管前端涂润滑剂2分
未排气2分
将肛管轻轻插入7-10CM2分
固定肛管,缓慢灌入2分
观察
6
1、灌肠中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2分
2、有便意调慢速度,为嘱病人深呼吸或腹部按摩2分
5
调测溶液温度2分
温度一般39-41度,降温28-32度,中暑病人4度1分
拆开灌肠包装袋,夹紧调节器,倒入灌肠液(管道仍在包装袋内)
2分
携用物至病人床边
床旁核对
5
未按核对程序核对扣2分
用语体现护理人文关怀1分
解释灌肠原因
4
未说明灌肠液2
未说明作用2
戴手套
2
环境准备
6
询问协助病人大小便2
关好门窗2
拉好窗帘2
灌肠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分数
操作标准
分值
扣分点
扣分
素质要求(仪表、态度)
2
仪表整洁1分
态度镇静1分
规范洗手,戴口罩
2
规范洗手(操作前后)1分
戴口罩1分
用物准备及质量检查
治疗车,治疗盘,便盆,水温计,弯盘,润滑剂,卫生巾,手套,一次性尿垫,纱布,量杯,一次性灌肠袋
5
缺一项扣0.5分
按医嘱选择灌肠溶液及量
5
1、肝昏迷病人禁忌肥皂灌肠1
2、充血性心衰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生理盐水灌肠2
3、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妊娠等病人禁灌肠2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f1086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3.png)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灌肠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护理技术,它可以帮助患者解决排便困难的问题,清洁肠道,治疗某些肠道疾病以及准备医学检查等。
这项技术需要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对于灌肠技术的操作评分标准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的范例,以供参考:一、操作准备1.患者评估- 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评估,包括以往的肠道疾病史、手术史等。
- 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包括排便困难程度、肠道疼痛等。
- 对患者的肠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肠道有无梗阻、肠道有无充盈等。
2.设备准备- 检查灌肠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灌肠袋、导管等。
- 确保灌肠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3.环境准备- 确保操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 确保操作室内的温度适宜。
二、操作执行1.术前准备- 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 协助患者进行排便,减少肠道内的残留物。
2.操作步骤-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体位安排,便于操作和患者的舒适感。
- 采取无菌操作,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物品。
- 轻柔地插入导管,避免损伤患者肠道黏膜。
- 控制灌肠速度和压力,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三、操作评估1.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中是否出现导管脱出、排便无法正常进行等意外情况。
- 操作中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解决意外情况或患者的不适。
2.操作效果- 检查灌肠后患者的排便情况,是否排出了肠道内的残留物。
- 检查患者的不适感,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
四、操作总结1.记录- 记录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包括患者的反应、操作者的操作方式等。
- 记录操作后患者的排便情况和不适感觉。
2.沟通-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和意见。
- 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分享操作中的经验和反思。
以上是一份关于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的简要范例,具体的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份范例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灌肠评分标准
![灌肠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c148b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b.png)
灌肠评分标准
日期:
操作者:考核老师: Nhomakorabea得分:
项目
标准
评估要点 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况、配合能力、排便情况。(5 分) (10 分) 2. 评估室内温度。(5 分)
一.大量不保留灌肠(60 分) 1. 正确准备灌肠液。常用灌肠液为 0.1%-0.2%肥皂水溶液和生理盐水。成人每
扣分
1. 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脏病等患者禁忌灌肠;直肠、结肠和肛 门等手术后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
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 0.9%氯化钠溶液灌肠。(3 分) 2. 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卧位: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患 者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3 分) 注意事项 3. 保留灌肠前瞩患者排便,应选择稍细的肛管插入,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 (20 分) 灌入速度宜慢。(3 分) 4. 用液状石蜡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 轻转导管,同时瞩患者深呼吸使腹部放松,降低腹腔压力,使导管缓缓插入。(3 分)
次用量 500-1000ml,小儿 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 39℃-41℃,降温时用 28℃-32℃,中暑患者用 4℃生理盐水。(10 分) 2. 核对患者信息并解释,取得配合。(5 分)
3. 拉隔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3 分) 4.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褪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垫一次性垫 巾于臀下。(8 分)
5. 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免 造成肠道黏膜损伤。(3 分) 6. 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 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处理措
妇幼保健院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妇幼保健院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3a60eb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0.png)
灌肠技术(一)工作目标1.为手术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工作规范要点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m1.,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阿米巴痢疾患者取右侧卧位。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min后再排便,排便后30min测体温。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达到各种灌肠治疗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3.解释,取得配合.1.2.3.4.嘱患者平卧,根据灌肠目的保持适当时间再排便并观察大使性状。
整理床单位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记录灌肠前后排便次数,以及大便的色、质、量操作后操作过程1.备齐用物到检查床边,关门窗,拉好幕帘或屏风2.核对患者腕带上姓名、床号、住院号3.挂灌肠筒,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排除管内空气和冷溶液,夹紧橡胶管4.协助患者取左侧位,双腿屈曲,脱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铺治疗巾5.分开臀裂、露出肛门,嘱病人张口呼叫≡rt6.肛管插入直肠71Ocm7.松钳,固定肛管8.溶液缓缓流入直肠、结肠(溶液流入受阻时,左右移动肛管或挤压肛管)9.患者有便意时嘱其深呼吸,适当放低灌肠筒(以减轻腹压)10.拔管:溶液将流完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尽可能保留IOmin11.卫生纸、信号灯开关放于病人枕边甘油灌肠剂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3.解释,取得配合1.备齐用物到检查床边,关门窗,拉好幕帘或屏风2.核对患者腕带上姓名、床号、住院号3.协助患者取左侧位,双腿屈曲,脱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铺治疗巾4.取下包装帽盖,让少量药液流出滋润管内5.分开臀裂、露出肛门,嘱病人张口呼吸,插入肛门内(小儿插入3~7cm,成人插入6~10cm)6.用力挤压容器,将甘油灌肠剂(2支)缓慢注入直肠内7.注完后,将注入管缓慢拔出,擦净肛门,通常5-15分钟可以排便8.卫生纸、信号灯开关放于病人枕边二。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3ac2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b.png)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项目
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注
操
作
前
操作者仪态
5
着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评估
6
未评估患者病情、排便情况、合作程度、
自理能力各-1
未解释、未问二便各-1
用物准备
6
少一件、放置乱各-1
灌肠液浓度、量及温度不准各-1
环境准备
3
未调室温、未保暖、未遮挡患者各-1
离开过宽或过窄各-2
移动过程拖拉桌椅引起噪音-2
用物放置不合理-2
铺大单
16
大单打开顺序不对-2
中线不齐-3
角不平、紧各-2
大单不平紧-3
套被套
14
被套打开顺序不对-3
毛毯叠法不对-3
被头不充实-3
被筒不整齐-3
被筒距床头距离不对-2
套枕套
8
四角不充实、平整各-2
手法不对-2
开口未背门-2
桌椅还原
2
未还原桌、椅各-1
整理
6
遗留用物在病房-2
未分类放置-2
未洗手-2
评
价
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2
沟通技巧不佳-2
整体性
计划性
操作时间
7分钟
6
整体性欠佳-2
无计划性-2
超时-2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各-1
总 分
100
累计
实得分: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
项目
项目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0c9b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d.png)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一、绪论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清洁肠道、治疗便秘和准备大肠镜检查等目的。
灌肠技术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技能和经验,为了对该技术操作进行评分,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评分标准旨在规范灌肠技术操作,评价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提供指导和改进意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技术操作的质量。
二、操作流程1. 预备工作- 确定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灌肠操作-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包括灌肠器、灌肠液、手套、消毒剂等- 询问患者过敏史和病史,并取得患者的同意2. 准备患者- 讲解灌肠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获得患者的配合- 请患者卧床或者采取适当的姿势- 帮助患者脱去下装3. 设备消毒- 手部消毒- 灌肠器、管道等器械消毒4. 开始操作- 将灌肠器贴入肛门- 缓慢注入灌肠液- 根据需要调整流速和液体温度- 适时停止注入,帮助患者将排泄物排出5. 完成操作- 清洁灌肠器和其他用具- 询问患者感觉和症状三、操作评分标准1. 操作前的准备(10分)- 确保患者身体适合进行灌肠操作,且获得患者的同意- 正确准备和消毒所需设备和材料- 细致询问患者过敏史和病史,做好记录2. 患者准备(10分)- 清晰、耐心地为患者解释操作流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确保患者配合- 适当地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姿势,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尊重患者的隐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3. 设备消毒(10分)- 手部消毒符合规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灌肠器、管道等器械消毒彻底,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卫生4. 操作流程(40分)-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注入灌肠液的速度、温度和停止时机均符合标准- 能够及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调整- 对患者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保障操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舒适感5. 完成操作(20分)- 完成后认真清洁和消毒操作用具- 关心患者的舒适度和反应,询问患者感觉和症状- 提供相关注意事项和建议,确保患者后续的护理和康复四、总结经过上述评分标准的评价,对于灌肠技术操作者的能力水平可以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8b34c5f87c24028915fc399.png)
操作
质量
70分
患者
核对患者身份信息,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
5
体位舒适合理,取左侧屈膝卧位;暴露肛门部位,查看肛周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5
手法
遵医嘱用药,药液量适宜,一般不超过200mL
5
药液温度适宜39—41℃
10
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定灌肠部位
5
灌肠方法,运用正确;液面距肛门30—40cm,灌肠管插入深度为20—30cm,注入时间约15-20min
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在问题
准备
质量
15分
护士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5
评估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肛周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等
5
物品
中医护理盘(中药保留灌肠盘)、中药灌肠液(遵医嘱选择)、灌肠器(输液器、一次性导尿管)、水温杯、一次性治疗巾、弯盘、一次性PE手套等
5
记录内容完整
5
技能熟练
灌肠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动作轻巧
5
合计
100
15
药液未沾湿患者衣裤、被单;灌肠时间适宜
5
观察
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灌毕
清洁肛门皮肤,擦干,协助穿衣
5
整理记录
合理安排患者体位,整理床单位;告知其注意事项,嘱其灌肠后尽量保留1h
5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名
5
终末
质量
15分
评价
灌肠插入深度准确、肛门清洁情况良好、患者无特殊不适感受;全程体现人文关怀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d137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1.png)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一、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注意事项: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为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2、如为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4、指导病员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和加强运动;
5、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b9c3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4.png)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1.目的(1)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2)手术、检查或分娩前保持肠道清洁。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人降温。
2.注意事项(1)注意为患者保暖,维护患者隐私。
(2)遵医嘱正确配制灌肠溶液,掌握灌肠溶液的温度、浓度、液量,成人500 〜1000ml,小儿200〜500ml,婴儿60〜120ml,伤寒患者不超过500ml。
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者用4℃。
肝昏迷患者禁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3)灌肠袋液面一般高于肛门40〜60cm。
伤寒患者不得高于肛门30cm。
(4)插管动作要轻、稳,对有肛门疾患者更应小心,以免损伤肠黏膜。
(5)成人插入直肠深度为7〜10cm,儿童4〜7cm,婴儿可用导尿管代替肛管。
(6)灌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7)如肛管插入不畅或灌肠液灌入不畅,可轻轻转动和稍挤压肛管;如病人便意明显可放低输液架以减慢灌入速度,同时嘱病人深呼吸。
(8)某些颅脑疾患、心脏病患者,小儿及老年、妊娠初期或末期的孕妇灌肠时应慎重,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以免发生意外。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灌肠。
(9)灌肠后患者平卧5〜10分钟后排便,必要时可采取俯卧位、左侧和右侧卧位各5分钟后排大便。
必要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
(10)降温灌肠后保留30分钟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
(11)在体温单上: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一次灌肠后解便一次为1/E,二次灌肠后解大便次记录为2/2E。
3.操作流程(见图1-23)图1-23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4.评分标准(见表1-23)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97868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详解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清洁肠道或给药。
本文将详细介绍灌肠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灌肠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医疗器材:确保灌肠器材完好无损,如灌肠袋、输液管、灌肠管等。
b. 准备液体:选择合适的液体,如温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定的清洁灌肠液体。
根据患者需求和医嘱确定液体的温度和量。
c.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并提供患者所需的隐私。
2. 患者准备a. 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灌肠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b. 姿势安排:让患者取仰卧位,膝盖略屈,保持舒适的姿势。
c. 防护措施:根据需要,铺垫防水垫或放置尿布,以防止液体溢出。
3. 灌肠操作a. 清洁双手: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b. 准备灌肠系统:将灌肠管连接到灌肠袋和输液管上,并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液。
c. 润滑灌肠管: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于灌肠管的末端。
d. 插入灌肠管:小心、缓慢地将灌肠管插入患者直肠,约8-10厘米深度。
e. 开始灌注:轻轻抬高灌肠袋,使液体通过重力流入患者的肠道。
根据需要控制液体的速度和流量。
f. 关注患者反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适感,并及时调整灌注速度或停止灌肠操作。
g. 灌注完毕:根据医嘱,停止灌注,拔除灌肠管。
4. 完成工作a. 清洁整理: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材,整理工作场所。
b. 记录观察:准确记录灌肠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如液体温度、量和灌肠时间等。
c. 向患者解释:向患者解释操作完成后的注意事项,并回答患者的疑问。
d. 舒适护理:确保患者的舒适,如提供清洁的床单或待在安静的环境中。
二、评分标准灌肠操作的评分标准可以根据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下是一般常见的评分标准:1. 操作步骤(10分)a. 准备工作的完整性(如器材、液体准备等):2分b. 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顺序:4分c. 患者安全和舒适的保障:4分2. 技术操作(30分)a. 洗手和穿戴手套的正确性:4分b. 灌肠管插入的准确性和缓慢度:8分c. 润滑剂使用的适量和涂抹方式:4分d. 控制灌注流速和流量的准确性:8分e. 考虑患者不适感调整操作的及时性:6分3. 观察和记录(20分)a. 观察患者反应和不适感的仔细程度:10分b. 记录关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0分4. 完成工作(10分)a. 器材清洁和消毒情况:5分b. 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的完整性和清晰度:5分5. 沟通与护理(30分)a. 患者沟通和解释的及时性和耐心度:10分b. 尊重患者意愿和隐私的程度:10分c. 病人安全和舒适的护理:10分总分:100分以上是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详细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止血钳、石蜡油、弯盘、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和垫巾、输液架、水温计、便盆、必要时备屏风,灌肠液及液量遵医嘱,药液温度:39~41℃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
作
流
程
60
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2
不记录或记录不准确扣2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
作
后
评
价
15
分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整理使用后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正确指导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暂停操作,避免意外的发生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2)降温灌肠者,灌肠后保留30min再排便,排便后30min测体温。
9.药液注入完毕,夹闭肛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擦净肛门,协助患者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min后再排便。不便下床者,给予便器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告知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致谢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
12.记录,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正确记录灌肠结果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 ,排出管内气体,用血管钳夹紧管子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分开臀部,露出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
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7.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松开血管钳,使溶液缓慢流入
8
不用手固定肛管扣2分
8.观察液面下降情况,询问患者感觉,安慰患者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科室: 姓名: 考核时间: 得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
作
前
准
备
20
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排便情况。(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5
未指导扣5分,指导不全一处扣2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沟通无效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回
答
问
题
5
分
目的:
(1)为手术、分娩或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涨。
3
不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一处扣1分
2.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配合,关闭门窗、遮挡患者
3
未告知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根据病情及病变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常用侧卧位),将裤腿退至膝部,臀下垫橡胶中单和垫巾,弯盘置于臀边。盖好盖被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液面与肛门距离40~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