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本项目计划在珠海口岸人工岛北侧环岛路与情侣南路延长线之间新建施工便桥,路线总长约2435.607m,双向两车道,桥面总宽12m。桥梁通航位置采用4×3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其他桥梁上部结构型式采用25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

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施工便桥海域使用类型交通运输用海(一级类)中的路桥用海(二级类),用海方式为构筑物(一级方式)跨海桥梁(二级方式)。海中桥梁全长约2340m,海域使用面积7.2990公顷。

2、工程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悬浮物、施工废水和固体废物三方面。悬浮物排放主要源自桥梁桩基施工,本工程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最大源强约为0.10×6=0.60kg/s,产生量较小。施工期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工地污水和含油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4m3/d,每天COD cr排放1.0kg、BOD5排放0.6 kg、SS排放0.8kg。含油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冲洗维修含油废水和船舶机舱含油废水,其中绝大部分为机舱含油废水,估算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8t/d,施工期石油类污染物的发生量共约为8kg/d。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kg/d,按规定应及时收集进行有效处理,对海洋环境影响不大。建筑垃圾主要是钻孔灌注桩的钻孔钻渣及废弃泥浆,在废弃泥浆和钻渣收集清运过程中应做好密闭工作,避免钻渣洒落污染水体。项目拆除时,钻孔灌注桩出水部分直接截断,钢管桩进行拔除,拆除后的固体废物按施工方案经工作车收集集中处理,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便桥建成后,水污染源主要为桥面雨水。桥面雨水含有少量石油类,由于为施工便桥,用于运输土石方,悬浮物含量较大,在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雨水流入拱北湾,会对水体造成轻微影响。施工便桥本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污染物通过降雨冲刷到项目所在海域的水体中,会对周围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程非污染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便桥桩基础客观存在阻挡水流对拱北湾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潮流场改变对周围冲淤环境的影响、桥墩处冲淤环境的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便桥建设及使用对通航环境的影响等。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本工程附近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利用两个水期的调查结果进行评价:冬季调查时间为2012年2月,夏季调查时间为2011年7月,均由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对澳门附近海域进行冬季和夏季现场调查。

(1)水环境质量现状

2012年2月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两个潮期(涨潮和落潮)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这两个评价因子的平均标准指数Qie大于1外,其他评价因子如: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汞、砷、铜、铅、镉、锌、铬和石油类等,其平均标准指数Qie皆小于1。说明调查海区海水水质主要受营养盐类物质的影响。

2011年7月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监测海区海水中化学需氧量、汞、砷、镉、铜、总铬、硫化物、挥发酚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海水pH、五日生化需氧量、锌和铅存在轻微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和超标倍数都较低,对水质功能影响较小。溶解氧、石油类、活性磷酸盐的超标率分别为28.6%、32.7%、44.9%,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3倍、1.92倍、2.64倍。海水中无机氮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为8.22倍。海水中无机氮含量偏高,处于劣四类水平,是影响海水水质最主要的因子。

(2)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区表层沉积物中砷、铜、镉、汞的超标率较高,这与该区域本底值较高有关;铅与油类各有1个表层站位超标,应由近海污染造成;其余各评价因子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要求;监测区表层沉积物环境已受一定程度污染。

(3)海洋生物现状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2012年2月调查结果显示,海水叶绿素a的含量介于(1.66~9.42)mg/m3之间,平均含量为 4.23 mg/m3;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介于(98~610)mg·C/(m2·d)之间,平均为249 mg·C/(m2·d)。2011年7月调查海域叶绿素a含量水平较低,涨潮时表、底层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95 mg/m3和9.02 mg/m3。落潮时表、底层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57 mg/m3和9.16 mg/m3。涨潮和落潮时海区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分别为248 mg·C/(m2·d)和213 mg·C/(m2·d)。

浮游植物

2012年2月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2大类17属29种,硅藻种类最多15属25种,甲藻2属4种,圆筛藻属的种类较多,赤潮生物的种类也较多,多样性指数介于0.16~2.80之间,平均为1.50,处于较低水平;均匀度介于0.07~0.91之间,平均为0.55,

不均匀。2011年7月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共有4大门类27种,以硅藻为主,多为广温性和暖水性种类。调查海域各站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0.22⨯102~5.53⨯102)cell/L之间,平均为2.89⨯102 cell/L。

浮游动物

2012年2月调查共鉴定出终生浮游动物28种和6类阶段性浮游幼体,桡足类种类最多。浮游动物的个体数量介于(37.50~67005.00)ind/m3之间,平均个体数量为6675.12 ind/m3,夜光虫密度最高;生物量介于(250.00~4400.00)mg/m3之间,平均生物量为1303.13 mg/m3。浮游动物的种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平均值分别为1.55和0.47,群落结构不太稳定。2011年7月调查海区共鉴定出10类26种终生浮游动物、3类阶段性浮游幼体。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12.30 个/m3和34.33 mg/m3,其数量组成以枝角类为主,平均占浮游动物个体数量的30.3%。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水平、均匀度水平和丰度平均值分别为3.06、0.81和2.12,总体而言,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底栖生物

2012年2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底栖生物7大门类84种,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种类较多分别有24种、22种和19种;底栖生物栖息密度介于(30.0~430.0)ind/m2之间,平均栖息密度为160.0 ind/m2;生物量介于(1.69~259.20)g/m2之间,平均生物量为38.82 g/m2,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45,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75,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一般。2011年7月调查定性和定量样品经鉴定共获生物7大类54种,其中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最多,海区各站的种类数分布不均匀。总体上,海区优势种不多,优势度也不大。海区平均生物量为12.67g/m2,栖息密度为55.0ind/m2。

潮间带生物

2013年6月调查结果显示,潮间带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24.95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90.33 g/m2。潮间带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则表现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出现的潮间带生物有5门26科41种,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的出现的种类最多。潮间带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在3.858—4.558之间;均匀度分布范围在0.865-0.948之间,表明本海域潮间带生态环境良好,种类分布也较为均匀。

生物质量

2012年2月调查结果显示,除个别站(Z6站的刀额新对虾和Z21站的周氏新对虾)个别生物体内铜的含量出现超标,贝类生物体内铜、铅、镉、锌和石油烃等污染物质的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外,其余均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2011年7月调查结果显示,贝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