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原因分析及自我体会刘慧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面临着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碰撞,受此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1.功利思想明显,价值取向扭曲,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比较淡薄,理想追求淡化,在得到别人资助时心安理得,不思感恩与回报,一些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核心,从而造成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形成极端的自私人格,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造成个人贡献与社会索取失去平衡。

2.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

部分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够重视,缺少检点,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方面,不少学生对这一体现大学生责任与文明程度的规范未加重视,甚至行为失范,个人感情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就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同居,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等诸多问题。

3.拜金思潮泛滥,贪图安逸享乐。

二、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因素1.家长过分溺爱所致,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与日俱增,对子女的各种投资有增无减,但他们过多的关注智力开发,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质和行为方面的养成教育,许多父母忽视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忽视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发展,这种教育上的片面性无疑给处在养成教育关键时刻的青少年传递了一种错误理念,成绩就是一切,其他皆无所谓。

再者,不少父母追求生活享受,自身行为不检点,不能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2.学校道德教育的缺陷,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唯分论”“应试教育”扔根深蒂固,重智商而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同时,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模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将其具体的付之行动。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的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道德价值的取向多元化,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的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思想。

大学公德状况调查报告(3篇)

大学公德状况调查报告(3篇)

大学公德状况调查报告(3篇)大学公德状况调查报告(通用3篇)大学公德状况调查报告篇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

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

”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

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

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综述

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综述

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综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社会公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气。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进行综述,探讨其现状、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以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更多思考和关注。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直接反映了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并不容乐观。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道德观念淡薄、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等问题,一些恶劣现象时有发生,如校园欺凌、作弊行为、道德沦丧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这类学生以多数,但他们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整体上难以形成凝聚力。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形成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环境: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和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当前,一些大学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不容乐观。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观是大学生社会公德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大学生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其社会公德的形成。

3.个人素质:大学生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自身情况也直接关系着其社会公德的状况。

一些缺乏自律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容易偏离公德道德的正确方向。

4.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些家庭对子女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不佳。

针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不足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从多个方面着手,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提升。

1.教育改革:大学教育应当注重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公德心的培养。

2.社会引导:应当积极引导社会良好风气和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培养,使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引言概述:社会公德是指个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和未来的栋梁,其社会公德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研究,将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原因、对策等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正文内容: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1.社会公德的定义及重要性2.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总体描述a)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认识b)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意识不强c)忽视公共环境卫生和资源的合理利用d)缺乏公平正义观念e)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不足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原因分析1.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的问题a)教育评价导向的影响b)课程设置与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2.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问题a)成功主义观念的影响b)家庭教育缺乏社会公德教育的引导c)社会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对策1.制定全面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计划a)加强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b)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社会公德的培养2.加强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引导a)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社会公德的意识和行为b)社会教育提供良好的导向和榜样3.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a)建立志愿者活动平台b)提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c)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力度四、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效益1.对个人的价值a)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b)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c)提高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2.对社会的贡献a)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b)提高社会公德意识的普及和强化c)构建善治社会的重要基础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评估机制1.设立大学生社会公德评估指标体系2.实施定期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评估3.制定激励和惩戒政策,推动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总结: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培养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的分析,发现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认识、遵守规范、资源利用、公平正义观念和他人关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近年来,一些负面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社会公德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整体较低。

在礼貌待人方面,有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大学生的无礼行为,如不礼貌的言辞和态度。

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方面,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在公交车、地铁等拥挤场所的行为不文明,存在推搡、吵闹等不良行为。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底线模糊的问题,如考试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影响因素1. 教育环境大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重要场所,而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同时,一些教师教育方式陈旧,注重灌输而忽视启发,缺乏对社会公德的重视和教育。

2. 家庭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庭存在教育方式单一、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产生了不良影响。

此外,一些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过高,过分追求成绩和功利,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也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社会上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不容忽视,一些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较高,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对策1. 加强教育高校应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精选5篇)一、社会公德的特点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础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又昭示着一个社会道德风气好坏的程度。

2.全民性。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

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国家、社会团体、机关单位有时甚至可以以国家权力或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予以干预。

3.相对稳定性。

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

这种最一般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里都存在着,因而,调整这种关系的社会公德在历史上比起其他各种道德分支来,具有更多地稳定性。

而且社会公德总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保存和发扬其进步的、合理的方面,剔除其落后的、不合理的部分。

4.简明性。

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5.渗透性。

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它作为调节公共生活的准则,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诸如遵守公共秩序,保持公共卫生,敬老爱幼,尊师爱生,言而有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礼貌待人,互相谦让,济困扶危,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等。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精选5篇)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完毕后,通常还需要完成调查报告。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社会公德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关系到社会和谐与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旨在了解他们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表现和面临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1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如守时守信、尊重他人、环境保护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 守时守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守时守信方面表现良好。

约80%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按时到达约定地点,且不轻易违约。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时间的重视程度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违约行为,需要进一步引导。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社会公德的核心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能够保持礼貌态度和基本的道德底线,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然而,也有不少学生在对待他人时存在歧视、侮辱等不文明行为,这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宣传引导。

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环境保护持有积极态度。

他们愿意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关注不足,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行动。

4. 遵守交通规则作为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规则是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方面。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表现良好,尊重红绿灯、守好人行道等。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闯红灯、乱扔垃圾等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和文明意识。

五、改进措施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整体上对社会公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但仍存在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公德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社会公德素质是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公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提升。

本文将从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提升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现状普遍较低。

由于大学生阶段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能力。

然而,现实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不守时、不守信;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存在着侥幸心理和复制黏贴作业等现象;在公共场合缺乏基本礼仪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与发展,也对社会交往和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现状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传递。

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也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有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推进。

首先,高校教育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其次,加强与家庭的互动和合作,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提供道德示范和引导。

比如,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可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同时,媒体也应当承担起社会道德建设的责任,多报道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对于个体大学生而言,他们也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社会公德素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道德修养。

当代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当代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当代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公德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作为当代学生,他们的社会公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了解当代学生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二、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有456份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为91.2%。

问卷内容包含了学生对社会公德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公德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德表现等问题。

三、结果分析1.学生对社会公德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了解,有53.7%的学生表示了解,有32.9%的学生表示了解一般,只有13.4%的学生表示了解较少。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知识上对社会公德有所了解,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知识了解不足。

2.学生对社会公德重要性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有64.9%的学生认为社会公德非常重要,有27.4%的学生认为社会公德比较重要,只有7.7%的学生认为社会公德一般重要。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社会公德对社会的重要性。

3.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德表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

有58.3%的学生经常遵守交通规则,有48.9%的学生经常热心帮助他人,有42.5%的学生经常保持环境整洁,有36.2%的学生经常尊重老师和长辈。

虽然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23.8%的学生偶尔会在公共场所吸烟,有15.1%的学生时常不守时。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当代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知识了解不足;2.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社会公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3.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问题。

大学生校园公德调查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校园公德调查报告(精选3篇)

大学生校园公德调查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校园公德篇1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是自古以来,一直是私德繁荣,公德匮乏。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公德在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人的立身之本、社会和谐发展之基、治国安邦之道。

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社会公德更要与文化氛围,环境状况结合在一起。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社会公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纲》:“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学科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这样的评价和预估是科学明智的。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究竟如何呢?我们做了相关调查,以期在了解到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情况下,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为大学生公德建设献计献策,最终促进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德意识进步和发展。

二、大学生公德现状调查及分析各文献中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定义略有不同,这里采用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一定义。

针对各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17个问题,面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1份,其中291份有效。

(一)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从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应当说大多数人具有比较正确的公德意识,能够在日常行为中遵从社会公德。

主要表现在:1.在文明礼貌和助人为乐方面。

被问及“在学校见到老师或者同学,会主动打招呼吗?”83.5%的同学能够做出积极正面的回答。

以及“上课时,你会把手机调成振动吗?”高达88.7%的同学一定会调成振动。

说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同时73.2%的同学愿意积极参加各种校园公益活动,还有89.7%的同学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道德素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社会公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50 份。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

一、调查结果1、文明礼貌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够使用文明用语,尊重他人,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语言粗俗、行为不文明的现象。

例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等。

2、助人为乐方面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帮助他人,但在实际行动中,真正主动伸出援手的情况并不多见。

当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部分学生存在犹豫不决或选择回避的情况。

3、爱护公物方面整体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和资源。

然而,仍有少数学生存在破坏公物的行为,如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损坏校园公共设施等。

4、保护环境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中仍存在不足。

例如,乱扔垃圾、不注意节约水电等现象时有发生。

5、遵守公共秩序方面多数大学生能够遵守公共秩序,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如食堂插队、在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等情况仍有出现。

二、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不文明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媒体过度渲染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2、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庭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和社会公德的培养。

3、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一些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对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汇报人:2024-01-07•引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分析目录•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建议•结论01引言研究背景社会公德作为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公共意识、不文明行为等,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03倡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01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02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02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扰乱公共秩序。

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应遵守规定,不大声讲话,不随意丢弃垃圾。

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应尊重他人,礼貌待人,不以貌取人,不歧视他人。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让座。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待人公共场所秩序维护社区环境维护大学生应爱护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公园的座椅、健身器材等,不随意损坏,不涂鸦,保持设施的整洁和完好。

垃圾分类与环保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投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倡导环保理念,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大学生在道路上应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减速,不闯红灯,不逆行。

骑行电动车或自行车时,应佩戴安全头盔,确保自身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在有人行横道或行人较多的路段,大学生驾车或骑行时应礼让行人,确保行人的安全。

同时,在校园内也应礼让行人,维护校园交通秩序。

礼让行人交通规则遵守03大学生社会公德问题分析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观念有显著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大学生更有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2024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2024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2024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公德成为了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

访谈主要针对部分大学生和教师,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

三、调查结果公共场所行为规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公共场所能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如保持安静、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交通规则遵守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但在一些情况下,如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问题仍然存在。

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尊老爱幼方面表现良好,但在一些情况下,如让座不及时、对老人态度不耐心等问题也存在。

诚实守信品质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表现良好,但在一些情况下,如抄袭、考试作弊等问题也存在。

四、问题分析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一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了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导致孩子缺乏社会公德意识。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然而,一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问题,导致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不足。

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如不文明行为、不道德行为等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产生负面影响。

五、对策建议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5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5篇)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篇1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革。

国内形状势的新变化,广阔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使社会公德建立凸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使社会公德建立的价值具有了鲜亮的时代颜色。

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榜样。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根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

它在第一时间表达一个人的素养修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我们小组于半个月时间里对本校的大学生进展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5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5份(问卷有限,所作分析和结论仅供参考)。

调查对象涉及校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熟悉以及个人道德实践等方面。

(一)、行为文明方面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图书占位子是一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

图书馆是许多爱好学习的同学常去的地方,一般来说图书馆的环境是相当的不错的,肯定是同学们看书、做作业的首选之地。

这样问题也就来了,假如看书的人许多,小小的图书馆怎么能保证每个看书的同学都有座位呢,占位子的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在我们的调查之中有3.6%的同学认为应当这么做,这样做的话更有利于自己的学习,50.9%的同学认为大家都这样,见怪不怪,32.7%的同学认为没什么自己也曾这样做过,12.7%的同学认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应当受到责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3篇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20__年11月21日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调查对象:大学生调查人:略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分工:小明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小刘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小李执笔,小嘿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和定稿。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

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学问储备和道德修养的特别群体。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期望。

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20xx年11月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大一学生,我们利用自己编制的问卷(见附表)对100为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男生女生各占50%。

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小组成员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吴佳慧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刘敏杰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梁瑞霞执笔,李茜茜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定稿。

讲文明礼貌:难付诸行动在文明礼貌方面,在被调查人员中81%的大学生能做到尊敬师长,尤其是女生, 92%的女生都表示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

但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被调查者会主动让座56%的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尤其是男生,占42%的男生选择视情况而定。

这说明大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知程度还算高,但要付诸行动却有些困难。

文明礼貌是打快乐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语也有云“不学礼,无以立”。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应当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上,让世界人民领会“礼仪之邦”的魅力。

2024年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文(汇总4篇)

2024年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文(汇总4篇)

2024年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文(汇总4篇)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范文篇1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看着祖国日益壮大,我们的生活也过的越来越好,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过物质条件的提高并没有带来精神方面的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的“小悦悦事件”的发生让更让我觉得世间情谊凉薄,但北大校长的一席话又让我觉得扶身体,更是扶灵魂“遇到摔倒的老人你要扶,因为你是北大学生,如果老人讹你,北大有律师替你打官司,如果官司打不赢,北大替你出这笔赔偿金,只因你是北大学生。

”刚刚进入大学的我对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做了不完全调查,希望通过该调查一览我国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新貌。

一、调查目的:社会公德指的是存在于群体之间的社会道德,是一种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社会公德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实际,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为此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式:亲眼所见,亲身所闻,以及采访身边人。

三、调查对象:当代大学生四、调研时间:20xx年xx月xx日五、调查结果: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整体水平不错,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

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

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相对肤浅、社会公德情感较冷漠、社会公德意志比较淡薄、社会公德的知与行脱节。

道德“知”、“行”脱节,道德标准的双重化“知”、“行”脱节问题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而本次调查数据则很好的为这个结论提供支持。

换句话,道德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仅是停留在“知”的层面,而已无法去“行”了。

六、调查分析:社会公德是思想道德中最基础的一种行为准则,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最朝气蓬勃的力量,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关系整个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
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

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
之重。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这使得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社会公德失范等问题逐渐突出。

虽说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大学生能够认真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但是,这个群体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的缺点和不足,着实令人堪忧。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明行为的缺乏。

部分大学生公共卫生意识差,随地吐痰,乱丢杂物;“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处处可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行为屡见不鲜;校园偷窃现象时有发生;在公共场所甚至自习室里大声喧哗,语言粗俗无聊,无顾他人感受;校园里的情侣们更是众目睽睽之下搂搂抱抱,完全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2、诚信意识的淡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诚信危机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社会的焦点问题:如今的大学校园,考试作弊方式繁多、花样百出、屡禁不止;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的行为更是让银行和学校伤透了脑筋,有些学生一方面手里拿着钱,进行奢侈消费,另一方面却拖欠着学校学费,这些行为为本来和谐的校园增添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3、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可以说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伦理知识的自学能力,但从“知”到“行”还有一个过程。

大学生经常存在着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抱怨环境卫生太差,但同时自己又乱丢乱扔;一方面感叹同学情淡漠,但当别人需要他帮助时,又往往不能助人为乐;
这些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也会破坏大学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我们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同时,高校应该加强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引导和管理,肃清不和谐的因素。

总之,社会公德建设是一项关涉全民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积极引导和教化,同时也离不开个人的自觉修养和完善。

古人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文明、更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