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陈春花: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变与不变

【管理】陈春花: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变与不变
【管理】陈春花: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变与不变

陈春花: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变与不变2018-01-08

编者按:

本文中陈老师告诉我们,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一切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变化。

比较工业时代,当今商业的逻辑在改变、管理的核心也变成了让员工持续具有创造力、组织功能也不再是管控,变成了赋能……时代是真的变了!

在这个改变的时代,没有旁观者。为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最紧要做的是向自我挑战:改变视角,以未来衡量现在;改变思维模式,勇于祛旧纳新;也要相信,改变才是组织最大的资产。

同时,陈老师告诉我们,即使环境有再多变化,也要坚守一些东西。她指出我们唯一不变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唯一确定的是自己、唯一的选择是行动。

◆◆◆

文| 陈春花,来源“春暖花开”

五年前谈变化,我们说如果与变化共舞、走在变化的前端就没问题;三年前谈变化,我们说基于互联网转型就有机会的;两年前谈变化,我们说不确定性、黑天

鹅满天飞。今天我们要用另外一个词--这是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时代真的变了!

1

速度变了

数字化生存时代最重要的改变是什么呢?是时间轴变了!时间轴的变化,其实是对我们所有人非常大的挑战。我们来看看身边这些变化,就可以看到时间轴变化的速度特征。QQ 聚集起五亿用户用了十年时间,而微信聚集起五亿用户用三年半年。淘宝电商超过线下实体店用了十年,摩拜单车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覆盖了一百八十个城市、七个国家,颠覆或者调整一个行业的时间还不到两年。到了2018 年,我想有一件事情我们不得不接受,那就是机器正在想办法变得更智慧,那人呢?

2

变化速度前所未有

一家创业企业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先企业,过去需要一百年,今天可能只需要三年。我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中国最好的管理模式,专注地做了十年去评选中国杰出管理模式奖。我们每年会评选十家左右,前九年所有被选出来的企业几乎都超过十五年生存期,但在今年--第十年的时候,八个被评出的杰出企业中,有五个是创业时间低于五年的,最少的一个竟然只有两年,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全球领先了。这种变化速度是我之前没有看到过的。

我们今天谈的很多概念,在以前也许就不成立。比如手机,我并不愿意换它,可是我不得不换,因为我的学生说老师你落后了,证明你落后的地方就是看你拿什么手机。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就在于手机的内涵变了,它变成一个人看世界的窗口,如果你依赖的是一个传统的手机,就意味着你看世界的能力真的已经变得落后于时代了。

时间轴的变化速度非常快的,它快到了一个我们从事教育和从事知识学习的人也要问自己,我们是不是跟得上这样的变化?我记得多年前,我跟EMBA 的同学说,大家读一个完整的EMBA要十八个月,可是我们管理学知识淘汰是八个月,可是今天连八个月都没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会认为我们所有东西的生命周期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自己能不能理解这些、我们变得够不够?我并不担心技术,技术或许会带来更大帮助,会让很多空间变得更大、或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需要担心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跟这些全新的技术融合在在一起?

3

商业逻辑变了

今天商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就是它的逻辑变了。我不断地在提醒自己,商业逻辑变了的话,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在被重新定义?今天看,人力资源一定会被重新定义。我们以前讲胜任力模型,今天该讲创造力模型。如果人力资源的重点是从胜任力转向创造力的,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应该能胜任还是应该适应创造,教育是不是也应该被重新定义?

如果所有东西都要被重新定义的时候,价值创造和获取方式的本质就会变,真正的价值必须具有时代的属性,如果没有时代的属性,就不会真正理解在这个时代当中到底该做什么。

从商业的角度看,我们最关心的实际上就是产品、市场、客户、行业。如果我们比较工业化时代和数字化生存时代,就会发现差距巨大。工业时代的环境是可预测的,变化相对有规律可循,行业有边界约束,每一个客户的个体价值就是组织获得的价值,所以线性思维决策方式是正常的;今天的变化更多无规律可循的,经营环境更加不可预测,行业与上下游等边界变得非常模糊,客户群体价值远远大于个体价值,决定产品价值的不再是交易价值,而变成了使用价值。数字化生存时代,用户指使用产品和服务的人,或许完全免费,客户指肯为某种服务买单的人群,用户与客户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4

管理的核心变了——让员工持续具有创造力

今天对组织最大的挑战不是完成绩效,而是能不能驾驭不确定性。因为如果你不可以驾驭不确定性,绩效也无从说起。管理的核心改变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组织的成员要具有持续的创造力,这才是驾驭不确定性真正的解决之道。

当我去到海尔的时候,我认为这个企业真的非常棒,它让六万人变成两万个经营单元,任何一个人都跟订单在一起。当海尔去年把美国通用电气的白电部分收购之后,我非常关注这样一个大型收购是否可以成功,今天海尔很骄傲地告诉我们,引入了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之后,美国通用电气的白电部分,亏损的部分恢复到

盈利。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和令人振奋的现象。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做出调整、取得成绩?因为人单合一模式最核心的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CEO,让组织成员拥有持续的创造力,才是驾驭不确定性的根本解决之道。

中国大学正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拥有面向未来的能力。如果两个最主要角色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我们应该是可以拥有未来的,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所以我们来衡量中国大学的管理,也许我们可以同样用这个逻辑来衡量,就是老师的持续创造力和学生的持续创造力是不是可以被释放出来?如果是可以释放的,那我相信这所大学一定是可以面向未来和驾驭不确定性的。

5

组织功能变了——不是管控而是赋能

数字化生存时代,组织的功能必须变。工业时代组织的功能是管控,而数字化生存时代组织功能最重要的其实是赋能!你能不能为每一个成员赋予能量、赋予能力,赋予他/她拥有创造的平台和机会?组织功能的转变,才是今天管理中最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要组织功能从「管控」到「赋能」,我们需要调整的东西是非常多的。我今年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激活组织》,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在工业时代,组织中层级关系明显,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型。组织通过业务流程将各岗位连起来建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持续运行就为客户提供了稳定的产品与服务。评价员工工作的维度是员工投入度。基于信息交换效率等原因,组织更愿意选用通才。组织的管理者很多时候看起来像个大家长,员工期待着企业对自

身在安全上的承诺,优秀的员工也期待着自身向上的晋级。工业时代的组织风险,主要是由于过度依赖体系带来的创新不足、过于僵化。

数字化生存时代,组织中层级关系不明显,结构趋于扁平化,组织中由于不确定性原因,很难形成确定架构,很多时候需要虚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评价员工工作的维度,不在是投入度,而是明确的结果性产出。基于高度信息交换的协同平台,组织不再依赖通才,而是越来越多依赖技能型专家,可以更有效把握变化信息、持续深入推动解决问题。组织的管理开始从外在的动力,变成每个个体的自我管理与自我驱动。年轻的员工们,属于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适应流动,愿意尝试新的工作与计划。有时候,让员工感到有趣、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技能,可能比赚钱还感到兴奋。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组织风险是什么呢?有两方面,其一是由于新一代员工风险偏好增强而造成流动性高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大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组织整体的无序感。

6

「变」的视角——以未来决定现在

有人问我说你最近最关心什么?我说我最关心跟年轻人在一起。为什么要最关心跟年轻人在一起?因为年轻人是未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像经验学习,对于中国人最大的挑战是要学会向未来学习。我只是告诉各位,我们在思维方式上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可不可以真的去面向未来。有一帮90 后的学生跟我聊天,说陈老师我们现在已经疯狂地老去了,然后他就看着我。我说没关系,我们正在认真地逆生长。

7

「变」的核心——向自我挑战

影响组织变革真正的难题在哪里?真正难的是在我们自己!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一切,我们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是自己的思维。我自己是做组织研究之后延展到企业文化的,发现在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你怎样接受新观点,而是你怎么放弃原有的旧观点。我们放弃原有的旧观点实在是太难,你们接受新的东西不难,尤其在今天的背景下,我们都喜欢接受新的,可是你旧的不放掉,怎么能真正接受新的呢?

就像我遇到一个老板,他跟我讲说,「你说做事业合伙人,我很赞同,也回去做了。」然后,他带了两个助手来说,「陈老师,你看,这是我的两个事业合伙人。」结果他那两个助手赶紧应说,「陈老师,他是我们的老板。」他看他俩就很生气,「我白教你们了吗?陈老师不是说我们要做事业合伙人吗?」我就问他,「遇到冲突的时候是你说了算,还是他俩说了算,他说当然我说了算了。」我说,「那你们就不是事业合伙人。」……可见,「事业合伙人」这个词他是学去了,但是他的思维还停留在他说了算上,转变不过来。

所以,我不认为接受新东西难,不难,真正难的在于你旧的东西愿不愿意放下?在变革当中,最难的是我们自己,就像我给我的员工写信,我说你只需要向自己挑战,你不需要向任何人挑战。

8

改变,才是组织最大的资产

这是我的真心话,请大家一定要理解:改变,才是组织最大的资产。不是钱、甚至不是人,如果你的人不改,那就是负资产;如果你所有东西都不变,那都是负资产;真正的资产一定就是变,如果你拥有这样的一个改变,我相信,对于这个组织是不必特别担心的。

「变」真的是浴火重生,真的很难,我自己也觉得很难。当我从一个老师跨界去管一个企业,我就跟自己说,你要注意,你现在是来当总裁的人,你不是来当教授的!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提醒我这句话?有人就问过我,他说你既当教授又当总裁为什么能成功?你说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来告诉大家,什么叫教授?就是一句话变八句话说,简单问题复杂化就是教授。什么叫总裁?总裁就是八句话变一句话说,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总裁。

我一回到企业的时候,我就一句话都不讲,别人问陈老师你这么能讲,你为啥不讲了?我说,我现在讲的话都是要兑现的,所以不能讲。那为什么回来学校你讲那么多?因为我在说完之后,常会对学生说,记住,我说归我说,怎么做要你自己看着办,另外,多讲讲更重要的要是对学生负责。同时做好企业家和教授这两个角色,不怕改变、适应变化,是我自己每天首先必须面对的功课。「变」真的很痛苦,但我成功跨过去了,而我们很多老师为什么到企业做不了?就是因为他去企业的时候,他的思维还没转变,他还认为自己是教师。

9

这个时代没有旁观者

大家需要理解,今天对于组织成员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正如在新年第一文中所说的那样「这个时代没有旁观者」,我们都身在其中。所以,我常常与同事们说,不要总是评价这个组织好还是不好,你该问自己需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我只是问这个,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了解到真正要变的东西,不是因为我们做的不好,而是时代变了,所以我一直跟我的同事说:我们没有不好,但是时代变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用未来看现在,未来的确是在变,所以我们必须变。我对很多企业很紧张,就因为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比较关心一些「新」名词,延用的一些旧的思维逻辑。比如说,很多企业认为自己是生态型企业,可是这些企业的领导者不知道,其实他们还是用了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今天我非常希望有一个彻底的改变,这里边就要求你有变的能力,这个能力从管理者到沟通到平台组织,到文化,最后是对的人,注意,我用了一个「对的人」,我没有用「能人」,「对的人」就是价值观必须一致,如果价值观不一致,你再有能力也不行,因为今天变化太大,我们唯一需要笃定的东西就是价值观的一致性。

我们对变的能力要求是什么?在变当中最要做的东西是什么?这也是我自己未来主要研究的话题,就是怎么从分工、分利、分权转向系统的协同,如果不能做更大的协同,我们在今天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实现目标的。「变」是一个主动的东西,就是自己否定自己,向自己挑战。「变」从来不是一个外力现象,如果用外力推动的变是没有意义,我们必须是一个内在的「变」,就是你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那这样你才可以做得到。

10

唯一不变的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除了「变」之外,是不是有些不变的呢?其实是有东西不变的。不变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组织为客户创造价值,是组织存在的根本使命、也是驱动组织发展的永恒动力。对于大学来说,学生和社会是客户,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学校,最核心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让我们的学生拥有面向未来的能力,去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这就是大学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的价值必须体现在这个地方——为客户创造价值,我想这是组织唯一不变的地方。

11

唯一确定的是自己

今天的环境的确是变的、不确定的,在我看来,可以确定的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在2016 年,我就明确地和同事们强调,环境永远是变的,但是有一个东西,你记住,唯一确定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你决定怎么选择,怎么做,你就就会得到什么结果。不确定也不是什么特别要焦虑的事情,你只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即可。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天地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你,你可以顶天立地,你就是你。

12

唯一的选择是行动

我觉得「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只要你在中间放一个「行动」,理想就会变成现实。如果你认为理想跟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我相信你一定是忘了放「行动」,因为在我内心当中,我认为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做,就是你的行动。

我每次都是把手举起来,当你把自己的手举起来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其实「手比头高」,这也是我自己的座右铭。

你的高度其实真的是由你手决定的!只要你愿意去「行动」,理想将会变成现实!(本文完)

注:本文综合自陈春花老师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2017 年会」的主题演讲。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教授讲述写《管理的常识》一书的原因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对两件事情其实是耿耿于怀的。 那么,第一件事情是,我们所有人的工作时间实际上是,应该说是比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工作时间要长的,我自己的统计应该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间是超过10个小时的,包括我在内,也包括在座各位在内。但是我们人均产出的这个数字其实是比较低的,中国人均劳动力的产出只有美国人均劳动力产出的4%,但是我们的工作时间是2倍于他们。 而另外一个结果更让我们觉得比较痛苦,就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其实也只有美国人均收入的4%,就是我们的工资只有美国人均收入的4%。可是我从来没有承认我们中国人不够聪明,或者没有能力。 第二件事情是,其实我们经历了30年,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受过很多管理的培训和学习。虽然这30年来我们的进步非常大,可是有一点我们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我们每个人对于企业的增长或者利润的贡献都没有变的,大概是美国人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这个数字这十几年来都没有变,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在这个部分都没有多大的进步。所以我一直在问,为什么我们30年来获得这个巨大的改变,但是我们每个人所付出的价值巨大,获得却没有很明显的改变,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那么我会认为整个经济的进步是源于我们做了很多的资源投入,我们用很大量的资源投入获得了经济的增长。而另外一方面我会认为,我们在管理上没有太大的贡献。因为管理的贡献是用同样的资源产出更多,让每个人获得更高的绩效和收益,这是管理要做的事情。但是在这个地方,我认为是没有做到。所以,这两个事情就导致了我一直专注于一个课题的教学,教育,或者研究。其实这个课叫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它,也都学过它。然后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很多人都有过训练。但是为什么我前面说过的两个问题还存在呢?那么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们没有很认真的去理解管理要产生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所以,我就在这个时间,在我们每个人已经很努力但是绩效并改变并不明显的情况下,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回归到管理的最基本的问题上面来解决,所以我才觉得要写一本关于管理常识的书。 那么,这本书所探讨的概念其实是最基本的概念,每个概念我说出来各位都会觉得非常的浅显和非常的简单。什么叫管理,什么叫组织,什么是领导,什么是激励,怎么样做计划,如何做决策,怎么样去设定组织结构,一共有七个。那么,这七个最基本的概念,我相信每一个做管理的人都会经常遭遇到它,也经常会动用它。 我们不要把理论和实际操作分开,我自己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就是,理论如果不成为常识,其实是没有真正的理论的价值。当理论成为常识的时候,也就是所有人通常的认识,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管理的理解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是企业文化不行,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绝大部分人都感觉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地工作,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1500字

年幼时,曾算过一年多少秒,算过工人挣钱的总量,算过该如何选择商品能得到最大的实惠,这是我在数字中的生活。可如今,生活中充满了伪装过的数字。若我们将电脑中的程序、文本还原,你回看到大量的由数字0、1组成的信息,这些数字信息就是一串比特、音乐光盘,你绝对想象不出来它也是由数字组成例如声波的波形可以被记录成不连贯的数字。这些数字将会替转成比特。照片也是如此,电子照相机可以看作是在一个影响上打出精密的格子,再记录每个格子中的色调就可以了。如今的宽带也就是一个数字传输的工具。可以说在这个信息时代,数字无处不在。 早晨,手机中预定的闹钟叫醒我,用无线电的遥控器打开电视纵览世间奇闻。然后用电磁炉或微波炉准备早餐。接着用手机发送信息、打电话,用电脑发电子邮件、下载数据。嗯,也许我会奔往超市等待店员扫描商品的条形码后付钱。当然,我会去学校上课,也许老师会使用PPT来讲解,但更多的是阅读由印刷厂生产出的信息集。下课后,我会用MP5听音乐、看视频。到家后,我会看电视、上网,然后结束这一天的生活。等到以后,我也许会拥有带天线的手表了,也许我的眼镜会变成微型电脑,也许我会穿着自动控温的衣服,购买的商品外包装上会有一个窗口来自动播放广告。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化的电子产品不再仅仅只是一个个机器,而是具有人性化。到不远的将来电脑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能体贴地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一举一动来了解人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指令。可能我们的学校将变成家,而电脑成了敬职的老师,我们通过玩游戏、浏览信息来学习,而不是仅仅死板的向大脑中灌输知识。我们在网上将结识更多的好友。我们不会相聚在某个地点,会在网上的某个地址相会。数字化生存就是让生命充满了科技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 当然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假如有一天世界各地都停电了,台式电脑,电视等无法配备的电器将无法使用,许多活动就无法进行。到了晚上,情况会更糟糕。人们将回到过去电灯稀少的年代,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为我们太过依赖于这些便捷的工具了。在当代社会由于电脑手机的普遍运用在这些简单的操作下,我们似乎也在渐渐丧失一些能帮助我们在现实中披荆斩棘的本领。我们常常忘记一些常用字的写法,有常常见到老友却不知如何与其交流的尴尬,有过突然记不起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哪位诗人所著,甚至会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下很顺口地念到山穷水复疑无路,一枝红杏出墙来。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在数字化的世界里,人只是一个个维护节点的工程师。知识的进步变成了数据的增加、传播和复制。知识体系变成了网络数据库。可以使一个个从不愿读书的人们在瞬间能掌握一个个伟大的学者所有的研究成果。电脑网络成为人脑的直接延伸,变为虚拟的人脑,于是人们眨眼间成为饱学之士。他们拥有的知识足以令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们羞愧。然而,这种拥有具有多少内在化的成分?虚拟的人脑能产生新的智慧、美好情感和价值观吗?看来,在数字化时代,人越是拥有(拥有=检索+复制)知识,知识就越外在于他。人越来越不需要也无力对知识进行消化。我们重复的无数次的复制与粘贴,无数次的另存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当阅读变成了匆匆一扫,我们实际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少了,当我们的记忆细胞不需要时,我们的脑容量将越来越小,知识只能作为比特的形式而存在,是不是命中注定要在人脑中慢慢消逝,失去原来最初的意义。着实可悲。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以下是关于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介绍,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集团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企业中的定位,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第一种、财务管控型。 这是最典型的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模式,它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资金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最终目标是评价企业运营是否能达到制订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具体的运营及操作过程关注较小。此类集团管控模式在中国私营企业里最常用,也是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人情、人性进行分析的最终择选结果。同行业中多数如此。 优点:集中、严格管理资金,掌握企业的经济命脉。 缺点:缺少对其他管理环节的监控,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短板现象。 第二种、运营管控型。 运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资料进行运营的全程关注,从产供销到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安排与分配,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模式分为:财务中心(部)、采购中心(部)、销售中心(部)、生产技术(部)、物流中心(部)等等,具体的决策权力全部上收,各分公司分部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它的管理模型就像一幢垂直高楼。 优点:控制力强,掌握集团的各项业务,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快速,执行快捷。 缺点:管理维度广,缺乏主动性,难于发挥创新精神及业务上的突破能力。 第三种、战略管控型 战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只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决策,主要工作是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它的管理模型就是金字塔,上尖下大。在现有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有管理较好的A 公司,发展迅猛,增值极快,在短短十年间,做到行业第一,成功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战略管控管理模式。他们主控产量,采用目标增效制,即是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就有奖,超过按大比例进行奖励。资金的处置由各分公司进行分配,总部不干涉,极大的发挥了各分公司的主动权。 简明扼要一句话就是:定目标、管主管。现今集团公司向这类管控模式发展。 优点:各级管理人员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缺点: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容易引起部门的矛盾。 第四种、混合管控型 混和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各分公司的管理采用混和方式,主要方式为:主要集中管控财务、采购、销售,其他技术、人员、仓库、物流等权力其他分配相应的权限给相应的公司或人员。此方式能控制主要工作,又能给相关的公司或人员一定的主动权、决策权。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达到集团管控的目的。此类管控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中庸”之道。 从道理上分析利用此模式管理公司应该可以取得很好的成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1、管理就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就是最重要的 2、管理不谈对错,指示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管理就是“管事”而不就是“管人” 4、衡量管理水平位的唯一就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 5、管理就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管理就是一种分配(利益、权益、责任)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经营:做正确的事) (管理:把事做正确) 1、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 2、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管理就是一种分工 权利归属于组织而非个人 激励要以团队精神为导向 有效管理的第一个特征:时间管理 第二个特征:系统思考(认知到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第三个特征:培养人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与文化管理 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就是否匹配的问题 目标管理实现的三个条件: 1、高层强有力的支持 2、目标要能够检验 3、使目标清晰 计划管理的对象就是资源,资源就是目标实现的条件;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就是否匹配的问题 流程管理:1、打破职能习惯 2、培养系统思维习惯 3、形成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 组织管理:回答权利与责任就是否匹配的问题 关键:专业化、分权 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战略管理包括:有利于学习与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创造充满活力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价值追求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依赖既开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 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一家企业的文化之根源,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因果与管理方式的体现。 人事制度——人的管理——企业管理方式——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什么就是组织: 组织就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里的人与人就是不平等的 组织的存在时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时为了提升效率 1、公司不就是一个家(组织中我们就是用目标、责任、权利来连结,而不就是以情感来连结的) 正式组织:运用权力、责任与目标来连结人群的集合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一) 年幼时,曾算过一年多少秒,算过工人挣钱的总量,算过该如何选择商品能得到最大的实惠,这是我在数字中的生活。可如今,生活中充满了伪装过的数字。若我们将电脑中的程序、文本还原,你回看到大量的由数字0、1组成的信息,这些数字信息就是一串比特、音乐光年幼时,曾算过一年多少秒,算过工人挣钱的总量,算过该如何选择商品能得到最大的实惠,这是我在数字中的生活。可如今,生活中充满了伪装过的数字。若我们将电脑中的程序、文本还原,你回看到大量的由数字0、1组成的“信息”,这些数字信息就是一串比特、音乐光盘,你绝对想象不出来它也是由数字组成例如声波的波形可以被记录成不连贯的数字。这些数字将会替转成比特。照片也是如此,电子照相机可以看作是在一个影响上打出精密的格子,再记录每个格子中的色调就可以了。如今的宽带也就是一个数字传输的工具。可以说在这个信息时代,数字无处不在。 早晨,手机中预定的闹钟叫醒我,用无线电的遥控器打开电视纵览世间奇闻。然后用电磁炉或微波炉准备早餐。接着用手机发送信息、打电话,用电脑发电子邮件、下载数据。嗯,也许我会奔往超市等待店员扫描商品的条形码后付钱。当然,我会去学校上课,也许老师会使用PPT来讲解,但更多的是阅读由印刷厂生产出的信息集。下课后,我会用MP5听音乐、看视频。到家后,我会看电视、上网,然后结束这一天的生活。等到以后,我也许会拥有带天线的手表了,也许我的眼镜会变成微型电脑,也许我会穿着自动控温的衣服,购买的商品外包装上会有一个窗口来自动播放广告。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字化的电子产品不再仅仅只是一个个机器,而是具有人性化。到不远的将来电脑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能体贴地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一举一动来了解

(推荐)集团管控的三种模式

集团管控的三种模式

要进行有效地集团管控,首先要明确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一般而言,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可分为:运营型管控,战略型管控,财务型管控。例如,深圳中航集团定位于“高科技制造、地产、零售”,业务关联度低,采用了战略管控模式。主要体现在:以控股子公司为主的组织架构采取相对分权的战略管控模式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活力,子公司决策效率较高通过子公司的战略协同形成集团竞争优势,实现关键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管理、财务)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发挥集团效能,体现集团总部创造价值的作用。而作为国有大型的行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是突出主业、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集团之一,因此采用了操作型管控模式。经过专业管理咨询,其集团总部功能定位由管理中心上升到运营中心,管控模式由原来的相对分权的战略管控型,演变到相对集权的经营管控型,通过“资金、财务、采购、业务四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了集团总部共享核心资源、获得规模效益、控制经营风险的效果。 集团管控的三种模式 1.操作管理型: 总部通过总部职能管理部门对下属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管理。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总部保留的核心职能包括财务控制/战略、营销/销售、新业务开发、人力资源等。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

多,规模会很庞大。 2.战略管理型: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要求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最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运用这种管控模式的典型公司有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 3.财务管理型: 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每年会给定有各自的财务目标,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可以很小。典型的财务管理型集团公司有和记黄浦。和记黄浦集团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多项业务,雇员超过18万人,它既有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业务,也有因特网、电讯服务等业务。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作,因此总部的职能人员并不多,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GE公司也是采用这种管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形象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陈春花管理的常识 管理的常识如何带领员工每天做好每一件事前言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第1章什么是管理管理的理解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如何能管理有效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第2章什么是组织组织的理解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第3章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自我约定的关系组织结构的功效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组织结构特殊效能常用组织结构优劣势分析第4章什么是领导领导的理解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的技能经典领导理论的应用理解应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而非改变他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找到途径满足需求目标就会达成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方式核心人才的管理方式如何让授权有效利用环境向上管理第5章什么是激励人为什么工作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最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影响力最大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要满足需求而是引导需求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激励不发挥作用的情况不公平是绝对的人会成为他所期望的样子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第6章决策如何有效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重大决策必须是理性决策集体决策个人负责个人决策的局限性快速而有效决策的五种方法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第7章什么是计划目标是不合理的一定要在意行动计划管理如何推动企业发展制定计划的关键计划的有效性目标管理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 结束语员工的绩效由管理者决定向下负责为下属提供机会参考文献陈春花◎集教授、总裁与政府咨询顾问于一身的传奇女性。◎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曾任山东

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集团管理对策

对于贸易型集团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经营范围地扩大,垂直型地管理模式受到管理幅度有限地限制,扁平化管理模式开始大行其道.这一管理模式地特点在于,总部对具体人、物地管理是通过授权委托人,即子公司总经理、财务主管来进行地,其管理是否规范、互相间地监督合作关系地设计是否合理,总部对子公司地监督检查是否有力,都直接关系到子公司整个经营管理水平和总部对子公司风险把握程度.如何理顺成员企业地管理体系,发挥集团公司检查地预警作用,提高检查有效性,是集团公司整个经营管理地重心之一.总部对子公司经营业务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监督管理,即事前规范层、事中执行层、事后监督层. 合理安排权利和责任 这是针对事前规范层而言,主要是指子公司地总经理和财务主管.管理扁平化后,对子公司经营管理负第一责任地应该是子公司地经营班子,尤其是总经理和财务主管,他们一个掌管了公司地人、物和业务,一个掌管了公司地资金,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管理地各项政策都通过他们贯彻下去.因此,他们地责任、能力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集团对子公司地监督管理有无效力.这一层面地规范是集团对子公司管理规范地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是权力不能层层下放.集团公司授权给子公司总经理和财务主管后,子公司总经理和财务主管在没有建立监督机制、员工规章制度意识不强地情况下,不能层层放权,否则会导致权力失控.权力不能层层下放地另外一个含义是,不能层层入股.层层入股一方面使管理触角难以深化;一方面会消耗大量地管理精力,占用较多地流动资金,而由于子公司在改制公司里地持股比例小,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是班子成员间地相互监督和分工要明确,责任要细化.前面说过,总经理应以管理人、物、业务为主,财务主管应以管理资金、监督业务为主,两者在密切合作地基础上,又相互独立、制约.既不能搞成总经理“一言堂”,也不能搞成财务主管“独自为阵”,更不能“两位一体”.接下来,要明确划分总经理和财务主管地职责,对在职责内出现地风险损失要能落实到人,避免互相推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是对总经理实行任期审计.由于不少集团地成员企业都是以集团公司控股、员工持股且主要经营者持大股地模式建立地,总经理成为子公司最大地自然人股东,往往就是“终身经理”.通常情况下,在对总经理地管理中,除了年终对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制审计外,一般采取不卸任不审计地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总经理对经营业务所负责任地懈怠.为了加强总经理地责任感,重视阶段性经营业务,建议实行三年任期结束进行任期审计,三年任期内进行任期过程审计,离任时进行离任审计地制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是完善财务主管委派制.在母子公司地体系下,财务主管有特殊作用.一名合格地财务主管,既要配合子公司总经理开展工作,做好“内当家”,又要作为集团公司地“眼睛”,起到对子公司经营业务地监督和管理作用.但首先,财务主管要对集团公司负责,这也是财务主管委派制地核心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落实好财务主管委派制,前提是集团公司对委派地财务主管要有真正地控制权,特别是人事权和收入分配权.具体可采取以下五种措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财务主管地考核要与母公司效益及所在公司效益结合.这一措施保证了财务主管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数字化生存》读后感 在读完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之后,我不得不对作者那卓越的眼见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在书中,他生动而又幽默地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他对数字科技的发展所做的一些预测,尽管有的在今天并未完全实现,但我仍然难以想象,在18年前的作者是有着怎样的智慧,而当时的我不过还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而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第三部分:数字化生存。作者描述了“后信息时代我就是我”、“黄金时段就是我们的时段供出租的比特”、“便捷的联系仅仅数字化是不够的”、“从游戏中学习学习的乐趣”、“无所不在的万事通机器的哀求便捷的联系”以及“新电子表现主义穿过时空隧道的医生和教师”六个小节,充分表现出了他对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到来所持有的态度及观点。这六个小节的内容中,最使我感兴趣的便是第四小节:从游戏中学习学习的乐趣。在这一小节中,作者通过介绍几个例子生动而又极具讽刺意味的表达了对直接在青少年的头脑中灌输各种知识这一行为的看法。例如:在汉尼根小学LEGO/Logo 实验班上,一个6岁的男孩通过游戏造出了一堆会动的积木,而这一成就使这个孩子充分体会到了从游戏中学习的乐趣。由此可见,游戏在某种程度上能更好地让我们学习探索新的知识,作者在书中提到:“病人豪膏的年轻人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可能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倒是有障碍的教学环境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电脑能令这一切改观,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和认知类型截然不同的孩子。”对于这一观点,我并不是完全认同,诚然,电脑的确改变了教学环境,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变的更为方便有利,但它并没有改变一切,就像书中提到的“法国、韩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不断在青少年的头脑中灌输各种知识,它们付出的高昂代价就是,当这些年轻人升入大学的时候,他们已经跟死人差不多了。之后的4年,他们觉得自己就好像刚刚跑完马拉松只剩下一口气时却还被逼着参加攀岩一样。”虽然这是作者当时的社会现实,我不得不承认,在看到作者说的这句话时,这句话恰恰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觉得这描绘的就是我们的现在,电脑固然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手段,但在中国,要想实现作者所说的“我们现在几乎可以用电脑来模拟任何事物,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计青蛙,创造出一种行为类似青蛙的动物,修正它的行为,模拟它的肌肉,在这只模拟青蛙身上玩不同的游戏”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还有很长并且艰难的一段路要走,作者把电脑在学习中的应用想象的太过简单而美好。一个国家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很难被改变的,我想这是作者并未考虑到的。 纵观整本书,十多年前的作者对于未来数字化的生存的描绘不可不谓见解独到,尽管他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未必如此,但是这毕竟是当时的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大胆畅想,这样的精神和勇气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数字变革所采取的乐观积极的态度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的。

重构集团管理模式

重构集团管理模式、创建高效组织 ——某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设计项目 执笔人:李松涛 一、项目背景 某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业务经营领域分布在十多个行业,不同行业发展规模、盈利能力、价值贡献、竞争能力和管理模式等均有较大差异。业务类型上既存在面向国家计划的封闭式业务内容,又存在面向市场竞争的开放式业务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公司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控制上没有形成与战略相一致的有效模式,集团总部职能定位不清晰,原有职能部门的职责已不符合当前发展的要求。因此,集团公司必须提高运营效率,适应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不断创造集团业务持续发展的能力,方能顺利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 二、项目目标及内容 在对集团管理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之后,项目双方就咨询服务的目标和内容达成了一致。项目目标是重构集团管控模式、完善母子公司管理和考核体系;项目的内容为设计集团管理模式,协助实施总部组织机构调整,重构系统化管理流程,完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 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是集团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设计: "重构集团管理模式":从集团总部的权利和价值贡献两个方面明确集团总部的管理定位,确定集 团总部的关键管理职能;根据集团公司各产业板块的规模、结构、经营特点、管理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设计集团业务多元化下的管理模式;明确集团总部与各子公司间不同的集权分权关系,合理界定关键管理职能在总部与子公司间的界面。 "创建高效组织":依据集团总部职能定位,对总部关键管理职能进行分解,并以此为前提为客户 设计合理、高效的总部组织;确定总部部门,制定部门职责。 第二阶段的工作内容是重构系统化管理流程,完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 本文就第一阶段的项目进行阶段性分析。 三、项目工作思路 针对集团公司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华-博略咨询系统、科学地提出了集团管理变革整体思路:确认集团战略目标,实施业务整合,明确各业务单元的发展策略;重构集团管理模 式及组织机构;再造管理流程、完善制度体系;设计薪酬与绩效方案;如图1所示。 图 1 :集团管理变革整体思路

落地执行 才有美好-陈春花与管理团队的第七封交流信

落地执行才有美好 ——陈春花与管理团队的第七封交流信 2015年半年已经过去,这半年我们大家一起成长的过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些艰辛,一些痛苦,一些变化,这些感受让你我更加紧密地在一起,也让我们加深对自己和对变化的认识。现在无论是海外中心的拆分,山东片联的一体化重组,还是福达计划的深化,新业务平台的组建与合作,每一个变化,都带来阵痛与挑战。可喜的是,接受变化与适应变化,在公司内部已经成为常态,也许一些改变还需要时间去深化,最让我开心的是,大家已经不再拒绝变化和惧怕变化,即便是内心会有冲突,但是行动上提速已经成为文化取向的共识。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市场给予了美好的回馈,这些回馈再一次让我们理解:市场乐见做出改变的公司,而我们让自己成为改变者。 也正是在2015年过半的时刻,我打算和大家谈谈我最近看到和想到的一些事情,也对半年的工作做一个梳理,明确接着下来我们要走的路。 始终对变化保持敏锐性 6月24日《中国企业家》杂志对永好董事长做了一次普鲁斯特问卷调查,第十个问题是“如果您能选择的话,希望让什么重现?”永好董事长的答案是“我希望再年轻20岁、30岁、40岁、50岁,成为90后甚至是00后,当一个新的创业者,在新的格局下,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参与者,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会有新的格局出现。”看到这个答案,你眼前一定是看到一个这样的人,敏锐地感知这个时代的变化以及永远走在时代前端的人,一个“永远年轻”的人,这也是他被誉为“长青树”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把永好董事长的“答卷”分享给大家,是想让大家理解到对变化保持敏感性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很多时候,观察那些成功者以及成功的企业,都会发现这个共性的特征。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谁就能基业长青。 5月底我到美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和女儿、妈妈一起去看了迪士尼的音乐剧“狮子王”,完全被打动和震撼。人偶一体的设计理念独具一格,在剧中的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化偶像。老狮子王穆法、小狮子辛巴、大管家沙祖、疣猪朋朋、狐鼬丁满以及土狼等都是演员穿着偶装,操纵着木偶边舞边唱。人和偶完全融为一体,感觉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新生代企业

你雅虎吗——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新生代企业 1998年7月17日,在洛杉矶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办公室里,华纳兄弟在线公司的大头头们聚拢在巨幅电视屏幕周围,然而这一次看的不是兔宝宝、达菲鸭,或是其他什么有名的华纳卡通片,他们被内部幻灯片中出现的一个黄色的庞然大物“屹豆先生”惊呆了。它的名字确实是:雅虎。它的目标:几乎什么都不放过。 迷惑不解的公司高级经理们眼看着雅虎从互联网蕴涵的最佳商机中吃出一条血路。它先一口吞下CNN和路透社控股公司这些新闻巨头的网上新闻公布权;接着它转向电子商务,独吞了和书商亚马逊公司及音乐制品公司CDnow等零售商达成的交易;那个贪欲的小东西一路狂吃不止,吃下互联网的传统项目电子邮件和谈天室,最后停在了娱乐业的跟前。华纳兄弟在线公司高级副总裁詹姆斯·莫罗绍克讲:“雅虎正日益壮大,钞票也越赚越多。”然而不能听任它再如此下去了,他告诉部下:华纳是会反击的。 华纳兄弟在线公司是媒体巨擎——时代华纳公司的下属部

门,雅虎那个小小的暴发户怎会进入它的雷达网呢?在短短的3年里,雅虎由一家一般的网上搜索服务公司摇身一变,成为网络的全才全能,提供一系列令人目眩的服务和信息。需要每日关注新闻、股价、天气和电子邮件吗?访问雅虎吧。想找房子,制订退休打算或是研究埃博拉病毒?对——依旧找雅虎。它甚至依旧一些网虫的聚会地,他们在那个地点整日玩联机21点游戏,购买高级手工制作 的雪茄,或是进入英雄公司的游戏天地。 一、牛气冲天 多元化的选择使雅虎一跃而成为互联网第一站点,每月登录4000万人——多过每周收看NBC最受欢迎的电视剧ER的3000万人。至于雅虎的股票,目前正是牛气冲天,涨到它1996年首次公开上市(IPO)价格的23倍:这使公司1998年8月25日这一天的资本市值达到了91亿美元。当天雅虎97.5美元的股价是它1998年预期每股32美分收益的305倍——这确实令人吃惊,因为与之相比,作为电脑行业先驱的微软公司,其股价也只为每股收益的52倍。雅虎总裁蒂莫西·库格对此一点也不担心:“我专门难讲股价有点离谱,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要让雅虎成为唯一任何人都能够连接到任何地

集团管理模式

、抓大放小——人力资源管控重点 集团化管理的核心是确立集团管理总部与下属公司的责权分工, 通过对管理总部的功能 定位和职能共享来推动集团业务战略的实施。 集团管理控制模式的选择将成为集团化管理所 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目的:通过对公司基本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 理方面的权限分配、流程界定、监控方式的设计,达到提高效率、保证集团公司价值再造、 提高业务组合协同效果的目的。 、因地制宜——影响人力资源管控职能定位的三大核心因素 集团化公司人力资源管控职能的定位及对下属公司的管理模式选择与集团化管控模式、 人力资源体系的完善程度及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状况密切相关, 是集团管理模式的选择。 影响权变因素最大的 人力资源管控的各项职能重点围绕 “ 选、用、育、留 ” 四个方面展开。 体系虽然庞杂,但人力资源管控主要着眼于五个方面:人力资源规划、 人员招聘、培训 发展、绩效管理和薪资管理。

首先,人力资源的管控职能定位与集团实行何种管控模式密切相关。按照集分权程度的 大小,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操作管控型三种基本模式。 财务管控模式主要针对投资的科学性、风险性和投资回报进行管理,对所投资企业的具体业务一般不进行直接管理,属于分权型安排,在人力资源管控上主要对外派高管、财务总监具有任免考核>权;战略管控模式并不要求总部设立具体的业务管理部门,公司总部承担战略规划、监控与服务职能,其考核与管理重点一般也集中于下属公司的董事会或总经理,属于集分权结合型安排;操作管控模式要求总部设立具体的业务管理部门来对下属公司的相关业务进行对口管理,对控股下属公司的营销、技术、人力资源、新业务开发等日常经营运作归口总部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直接管理,强调公司经营行为的统一,集团总部制定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与管理制度,并在下属企业贯彻实施。由此可以看出,与集团管控模式相对应,越是集权的集团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管控的权限也越集中于集团总部。 其次,人力资源管控的职能定位要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控体系的完善程度。人力资源管控是一个整合的有机管理体系,从战略到业绩、从文化到流程、从构架到模型:

就这四张图,陈春花把要命的管理难题讲透了

就这四张图,陈春花把要命的管理难题讲透了 6月15日下午,在正和岛2016岛邻大会“解决当下组织最重要的问题”专场论坛上,著名管理学者陈春花用了整整两个小时,与百余位岛亲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闭门对答。 在这个特别不确定的年代,陈春花老师指出企业家需要更加重视激活个体价值,培养千军万马上战场。当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太复杂,变化特别快,面对管理运营的难题,首先要跳出自我框架,回归到商业基本面去思考。 正和岛智库和正和岛内容运营中心为各位汇聚本场精华之余,将后续同步全实录地呈现此次高浓度私塾。8000字,10分钟有效阅读,果断收藏。 1 中国领先企业的管理之道: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问: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需要快;另一方面是金融企业,需要管控风险,得稳。二者的矛盾性,怎么靠企业文化统一起来? 陈春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不光是互联网企业,很多传统企业甚至所有企业都会遇到企业文化的问题。在管理研究中一直以来有两个重要的话题:如何让组织保持活力应对变化;公司健康运营地核心是做好风控。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通过激活组织内的个体面对变化,领导者要花工夫做四件事: 一,根据变化去打破组织结构。如果结构固定容易僵化形成官僚,个体很难被激活。 二,主动引导组织发生流动。老板其实很怕人员流失,但面对时代变化,你不让动,员工自己会动,如果是组织内的系统流动,员工可以尝试新东西,老板就不会太被动。 三,引领企业文化。有人说员工几十年不走,是不是这个公司就好了?我没有完全同意。在管理学中有话,员工因为舒服留在组织里,那组织竞争力无疑在下降。打破内部平衡时,价值观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组织的健康运营,同时保持开放,不断吸收接纳内外的包容合作。 四,做好风控,或者说避免组织受到致命伤害。我建议,公司里应该有一组人不跟绩效挂钩,他们跟安全风险挂钩,这需要早期的设计和投入。 很多企业做不好风控的原因是信息封闭,所以要建有非常好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确保让大家有共同的工作习惯,让行为痕迹可追溯,实现开放性地协作。 此外,风控的标准体系需要设定。举个例子,回到新希望六和,我与行业内全球领先的公司进行大量交流,没有一个人跟我谈,“谷物卖多少钱,玉米卖多少钱,谈的是自己拥有最好的风控体系,合作的安全性有保障。”要把风控体系变成公司的业务构成要素,而不是职能要素。只有大家在一个共同可预期的平台上,合作伙伴才会更多。最后,领导者要旗帜鲜明,减少例外。 问:2003年从美国回来,我一直做支付,相对美国更开放、透明,基于信任和自律的结合。我尝试在中国去落地,但效果差很远,是应该坚持还是妥协,希望您给一些建议。 陈春花:为什么在美国可以推行?西方的环境,你面对的更多是职业人,有好的职业习惯,以及职业道德的训练与契约约束。对比回到国内,你可能面对的多数是社会人,这是最大的区别。前者对职业的道德操守、基本规范是有训练的,管理者可以按照理想状态去落地。 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在一块领域有所缺失,就是职业培训。所以,要按照社会人的逻辑去把握。尤其当下,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要复杂得多,发展速度又非常之快,这些都是西方企业所没有经历过的。 我的建议是,要坚持。我曾经研究过中国先锋企业的成长,寻找他们之所以能够领先的原因,结果发现:这些行业领先的企业,在管理方法上不约而同地具有相同特点——中国理念,西方标准。他们遵循这套逻辑思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陈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识》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到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现将从书中学到的一点小皮毛总结如下: 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一种决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导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结果却不一定符合标准。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只有上下岗位都做相同的事,说明这个单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谓的没有执行力和效率就是这个原因。领导有时喜欢把自己变得复杂和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凭指令做事,不能凭经验、情绪和情感做事。 二、管理没有对与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结果,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绩效,如果让企业亏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不管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约束,有多少无奈,这个责任给了你,你就得承担。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教授认为,原因在于 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 人会犯错误,但对错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领导是错误的,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结果。 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理的重点是管事,同时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么你一定不懂得管理。很多管理的问题就出在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指引应该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凭着兴趣、情绪或者感情做事,这样的做事方法一定是无法评级以及无法控制结果的。界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管理。 四、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好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合二为一,两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战。中国企业大都把忠诚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企业需要关注个人目标的变化,在企业组织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个人目标也不断实现和提升,管理的挑战在于,让优秀人才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企业资源 管理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的一线员工得到企业资源并有权力运用这些资源,要把所有的资源放在一线,并尊重每一个人。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的浪费是资源集中在二线管理者手中。 通过读书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余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培养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陈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识》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

数字化生存全讲

数字化生存 概论 什么是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形态?特征? 1、互联网、信息时代、多媒体 2、虚拟的世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被跨越(赛博空间)背后的含义就是与真实世界不一样的 3、大数据时代 4、信息全球共享的时代 5、开放兼容的时代趋向平等 6、文化多元化 7、更加依赖移动移动终端 概念:信息化时代、后工业社会(信息产业)、网络社会、知识社会、 概念: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 共同点:当今数字化时代的社会环境 议题: 1、技术层面 2、经济层面 3、职业层面 4、时代层面 5、文化层面 技术层面: 什么技术导致人类社会发生转变? 计算机、电脑为基础、芯片、终端 数字方式存储(二进制) 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台电脑:ENIAC 美国 计算机重要:能够把所有的一切(信息、报纸、广播、电视)转换成为二进制的代码进行储存,打破很多的界限,二进制 原子vs.比特 Bit 很小、一点点 Bit=Binary digit BI是二进制digit是数字 信息的基本单位、最小单位 互联网的56KB =1000Bit 计算机的出现时社会的基本要素发生变化 以前真实世界所有的物体是原子 真实世界、物质世界都是原子 数字化来临后、计算机发明之后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由原子变成Bit 技术决定VS.社会需求 技术革新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tal determinism 媒介决定论 我们的社会形态是由一个新的技术所决定的 电脑出来——数字化时代、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知识社会 网络——美国国防部内部网络,用物理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共享研究成果、共享数据叫ARPANET 最初是由UCLA UCSB 需要共享数据、共享科研成果、需要合作来解决共同问题才有网络 扩散到大学和科研机构、扩散到日常生活——中国教育科研网 社会需求出现对人类影响涉及限于一个领域除经济层面还有社会层面需求 经济层面:

陈春花管理著作经典笔记之《从理念到行为习惯》

陈春花《成为价值型企业》推荐语:企业发展的下一个机会 关于文化的问题,应该是属于我很长时间研究的一个话题。 我最早转入管理领域的研究实际上是从文化开始,我记得那应该是在1992 年前后,然后很长时间的去理解文化,很长时间的去感受文化,让我发现这个领域的研究的挑战是非常巨大。后来我就开始介入到非常多的企业实践,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我直接参与和主持的企业文化工程和项目,应该超过二十个。在直接参与和主持的过程中让我很深的感受到,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力量其实是我们很多人没有真切的去挖掘出来的。 如果我们一旦能够把它挖掘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们称之为文化软实力 是有它的道理的。我就不断的把这些研究案例,这些思考积累留在我自己的内心当中,而且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来主讲这门叫企业文化管理的课,也编写有关企业文化管理的教材,持续的讲授,持续的实践,持续的交流以及持续的思考,终于让我在这个时间点给大家呈现一本书,这本书叫做《从理念到行为习惯》。 那我用这样一个书名可能大家已经明白我们在文化领域应该是有两个最重 要的东西,一个东西就是你的理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你的理念是否可以变为行为习惯。因为一旦它是行为习惯的时候,文化就被确认下来。 坦白讲大部分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认同企业文化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我自己跟大家在一起互动的过程当中,发现对于企业文化如何产生,如何发挥作用,甚至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这些最基本问题的认识都是非常模糊的。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曾经在课程当中很多次的问大家,每上一次课我就会问一次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有企业的地方就会有企业文化?然后我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同学都会同意说是的,可是当我问是真的吗?有企业的地方就会有企业文化 吗?大家又会犹豫。然后就会有很多同学摇头说那不一定。 那为什么大家会一开始很笃定的说有,当我再持续反问的时候又会摇头,我想这就是对企业文化一些最基本的认识界定不是很清楚,这就使得我们会出问题。再比如说大家最习惯说的一句话,一个老板就是一家公司的文化,有什么样的老板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好像这句话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可是当我们认真的去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持续去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句话大概只说对了一部分,我甚至不能说你说对了一半,因为你如果去学习这本书可能你就会理解到它为什么不能连一半都没有说对,是因为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锻造的过程当中,打造的过程当中,它要经历四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