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合集下载

30个中考常考文言文古今异义

30个中考常考文言文古今异义

30个中考常考文言文古今异义1.鄙: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2.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3.但:①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4.耳:不习渡水故耳。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5.坐:何坐。

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 坐下” 。

《晏子故事两篇》6.发:发于声。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7.走:双兔傍地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木兰诗》8.股: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9.篝火:夜篝火。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10.感激: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11.河:山河表里潼关路。

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12.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13.何苦: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14.居:① 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15.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16.交通: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7.开张: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18.可以: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19.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20.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21.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22.虽: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23.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一)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5.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6.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7.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8.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9.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0.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1.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2.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3.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4.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5.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6.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7.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8.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19.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0.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30% Option 3
23% Option 1
第二册
稍稍宾客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双兔傍地走。几欲先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只,仅仅。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良多趣味。
古义:实在,的确。 今义:良好。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也许。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小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歇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不汲汲于名利的人。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古义:写文章。 今义:学生练习时所写的文章。
第五册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怜悯。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开会,相会。
三老、豪杰皆曰
今义:讽刺。
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表形状,方形。
不习渡水故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故使人问之。
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山河表里潼关路。
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吐血整理】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

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也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文言文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难题,别慌,料姐有招!料姐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今异义词大全】,赶快给孩子收藏吧〜A1.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静;安全。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

4.比古义:等到;挨着。

今义:比较,比方,对比。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②其两膝相比者。

5.被古义:影响。

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布衣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布做的衣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8.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12.从古义:跟随;随着。

今义:介词;跟从。

①战则请从。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曾不事农桑。

14.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

今义:真心;诚恳;诚信。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文言文阅读必备179个古今异义词汇编!

文言文阅读必备179个古今异义词汇编!

文言文阅读必备179个古今异义词汇编!《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6、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高考文言文必考的古今异义词介绍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2.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3.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须要。

【古义】不肯定.4.是女子不好。

(《西门豹治邺》)不好——【今义】坏。

【古义】不漂亮。

好,容貌美。

5.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第一天。

【古义】刚刚一起先.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从而——【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连接的后一部分补述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

7.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雀东南飞》)处分——【今义】对犯罪的或犯错误的人给以惩罚。

【古义】处置、处理。

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从事——【今义】①做某种事情。

②(按规定)处理。

【古义】可以泛指一般属官。

9.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毛遂自荐》)地方——【今义】①指各省、市、县,与中心相对。

②指非军事的部门、团体等,与军队相对。

③区域。

④部分。

【古义】地,土地;方,方圆。

10.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今义】①有业绩、有才华的。

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③指与男女间的放荡行为有关的。

【古义】①杰出的人物或功业;英俊、杰出。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

(《鸿门宴》)特别——【今义】表程度很深的副词;【古义】意外事故.12.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感谢——【今义】因得到帮助而对人产生好感。

【古义】受感动而激奋。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 “哎呀,‘走’这个词呀,古代的意思和现在可不一样呢!就像我昨天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我说‘我们快走’,这里的‘走’就是跑的意思呀,可不是慢慢走哦。

比如古代说‘走马观花’,可不是慢慢走过去看花呀!”2. “嘿,‘妻子’这个词的古今差异可大啦!有次我听爸爸和叔叔聊天,爸爸说‘我妻子怎样怎样’,这里的‘妻子’就是指老婆。

但在古代呀,那可是妻子和孩子呢!就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里的‘妻子’就是老婆孩子呀!”3. “哇塞,‘几何’也不一样呢!有次我问妈妈‘几点啦’,妈妈说‘没几何’,哈哈,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啦。

古代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里的‘几何’是多少的意思呀!”4. “呀,‘牺牲’这个词古今差别好大呀!我们过年会说‘牺牲’好多好吃的,这里的‘牺牲’是指祭祀用的牲畜。

但是古代说‘牺牲玉帛’,那可就是指祭祀用品呀,跟我们现在说的完全不一样呢!”5. “咦,‘爪牙’现在说的是坏人的手下,可是在古代呀,就像我家小狗的爪子和牙齿呢!有次我和小伙伴说‘那只大狼狗的爪牙好厉害’,可不是坏人的手下那个意思呀,就像‘蚓无爪牙之利’里的爪牙就是指爪子牙齿呀!”6. “哈哈,‘指示’现在是上级给下级的指令,可古代不是哦!有次我跟弟弟说‘快按我指示做’,但古代说‘请指示王’,那是指给……指出让……看呢!”7. “哇,‘绝境’现在一般说很糟糕的处境,可古代不一样哟!我那次去爬山,觉得那山顶好像绝境呀,但那不是古代说的‘绝境’,古代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呀!”8. “哎呀呀,‘无论’现在说不管怎样,古代也不同呢!我跟小伙伴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但古代说‘无论魏晋’,那是更不一样的意思呀!”9. “嘿嘿,‘开张’现在说店铺开业,在古代可有意思啦!有次家里来客人,我高兴地说‘今天好热闹呀,像开张了一样’,但古代说‘诚宜开张圣听’,那可是扩大的意思呢!”10. “哟呵,‘涕’现在说的是鼻涕,可古代是眼泪呀!有次我哭了,妈妈说‘怎么涕泪横流呀’,这里的‘涕’就是眼泪,可不是鼻涕哦,就像‘临表涕零’里的‘涕’一样!”。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其词汇丰富多样。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词语存在着古今异义的情况,即在古代和现代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以供参考。

一、人物篇1. 主公:在古代指尊贵的君主,现代常指老板、领导等。

2. 司马:在古代指官职,现代常指姓氏。

3. 父子:在古代指亲生的父子关系,现代常指师徒、良友等深厚的关系。

二、地理篇1. 洛阳:在古代指具体的城市,现代常指具体的地区或某种文化的代名词。

2. 千里之外:在古代指遥远的地方,现代常指距离较远的地方。

3. 海角天涯:在古代指极远的地方,现代常指遥远的、不易到达的地方。

三、时间篇1. 午时:在古代指正午时间,现代常指中午。

2. 昨夜:在古代指过去的一晚上,现代常指昨天晚上。

3. 日夜:在古代指一天中的白天和黑夜,现代常指连续不断的时间。

四、动植物篇1. 石榴:在古代指某种植物,现代常指一种水果。

2. 鱼翅:在古代指鱼的背鳍,现代常指一种奢侈的菜肴。

3. 葵花:在古代指一种植物,现代常指一种花卉。

五、感情篇1. 悲从中来:在古代指悲伤的情绪产生于内心,现代常指某种情绪来源于内部因素。

2. 心痛:在古代指心脏疼痛,现代常指内心的痛苦或遭受的打击。

3. 伤春悲秋:在古代指伤心失望的情绪,现代常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

六、文化篇1. 四书五经:在古代指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现代常指儒家经典著作。

2. 音乐舞蹈:在古代指音乐和舞蹈,现代常指音乐与舞蹈分开的艺术形式。

3. 元曲:在古代指元代的戏曲,现代常指古代戏曲的一个分支。

七、社会篇1. 王侯将相:在古代指统治阶级的代称,现代常指有权有势的人物。

2. 孔子后裔:在古代指孔子的后代,现代常指学问、思想传承的人。

3. 郎才女貌:在古代指男子才华出众,女子容貌美丽,现代常指人才出众、貌美的搭配。

以上是部分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涵盖了人物、地理、时间、动植物、感情、文化、社会等方面。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示例: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丈夫。

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亲戚:古义为父母兄弟等亲人,今义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成员。

天下:古义为普天之下、全国,今义为地球天空之下。

至于:古义为到了,今义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不过:古义为不超出,今义为不过如此。

从而:古义为跟随、追随,今义为连词,表因果关系。

以往:古义为从前、以前,今义为以前或至今。

于是:古义为在这时、这个地方,今义为对于这件事或这个事物。

即使:古义为即使如此,今义为即使。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示例,实际上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还有很多。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这些词的古今意义的不同,以避免误解。

专题6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专题6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梳理1.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3.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

5.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6.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7.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9.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新:古义:新的知识;今义:新的1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11.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2.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 古义:指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13.险躁则不能治性险: 古义: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

14.淫慢则不能励精慢: 古义:怠惰散漫。

今义:指速度缓慢。

15.一狼径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7.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18.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19.惟吾德馨。

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20.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21.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世俗的音乐;今义:丝绸和竹子22.可以调素琴。

调:古义:弹奏今义:调解23.亭亭净植植:古义:树立今义:种植24.宜乎众矣宜:古义:当。

和乎连用,当然。

今义:合适,应当。

2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古义:涂盖,敷上今义:向外透,冒充等。

26.一板已自布字自:古义:另外今义:自己27.文理有疏密文理:古义:木材的纹理质地今义: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28.药稍熔药: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药品29.有布衣毕昇布衣: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30.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范:古义:框子今义:规范3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时。

文言文古今异义

文言文古今异义

10、可谓智力孤危 11、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2、吾从而师之 13、句读之不知 1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5、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6、几千万落 17、日再食 18、小学而大遗 19、古之学者必有师 20、始速祸焉
单音节词占多数 例: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八个字, 八个词)
①因词义扩大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例:江、
1 . 文 言 实 词
古 今 异 义
河 ②因词义缩小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例:臭、 谷(由谷类的总名到现在专指小米或稻子) ③由词义转移而形成的古今异义 例:涕 (眼泪—鼻涕)信(信使—书信)
的 特
古今 ①单音节变双音节 例:发—头发 鼻—鼻子 概念
点 相同,
用词 ②个单音节词换另个单音节词 例:
不同 面——脸 食——吃
通假字 例: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2. 古今相同的词: 例:叙写历史之类的

材料里)例:舍人、诏、刖、即位

②有的词表示的意义还有,但已用另外的词表示了.

例:坐须臾(片刻);公与之饩(食物). (以上

两类为现代汉语里已经基本上不存在的词)
同古 比
③有的单音词现已不单独使用,只作为语素存在,在 解释时要恰当选择.例:吾尝终日而思(思考)
较 今 ④有些词,现在还用,只是它的部分意义已经消失.例:

既东封(疆界)郑. ⑤有些词,文言和现代汉语都用,但意义有别.例:
同 兵(武器);牺牲(祭神的牛、羊之类).

⑥对于③④几类词语,即文言里常用,现代汉语里也 用,只是意义和用法有了变化的那些词语,是阅读文
词 言文最需要注意的,尤其时第⑤种情况.因为按现代
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往往也通,实际上却有差别.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1.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 丈夫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

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 师徒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

《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

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文言文古今异义

文言文古今异义

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相符。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31.豪杰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②英雄人物。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①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②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32.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Hale Waihona Puke 今义: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65.然而 古义:这样,可是(却)。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66.人情 古义:①人的常情。②人心,世情。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①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②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原君》)
③天圆地方。(《淮南子·天文训》) 16.反复 古义:①扭转形势。②书信往返。 今义:重复。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 书》) 17.方面 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个事物之一。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18.放心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思。 今义:心情安定,没有忧虑和牵挂。 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问说》) 19.非常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今义:很、大(副词)。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0.风流 古义:①杰出、英俊。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 度。
51.牢笼 古义:包罗,概括。 今义:关鸟兽的地方;骗人的圈套;束缚,束缚人的事物。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52.老大 古义:年龄大。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泛指船夫。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53.烈士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整理版]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整理版]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一、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

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江”、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桃花源记》)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失道寡助》)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

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

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捕蛇者说》)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

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

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⑦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

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水,池塘。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D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

今:奖励,嘉奖。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例。 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01
03
04
05
06
07
02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谎言。 今义:略。)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古义:上厕所。 今义:换衣服。)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古义:他实际上。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是实际情况。)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那事情的真相; 今义:实际上。)
84.其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85.迁徙:然陈涉……而迁徙之徒也 (古义:被征发的人。 今义:迁移。)
(古义:人民的普遍情况。 今义:应酬送礼,情面情谊)
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恢复。 今义:略。)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 (古义:到处布置。 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 今义:略。)
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男子的配偶。)
71.垄断:无垄断焉 (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72.留意:先生可留意 (古义:考虑。 今义:当心、注意。)
73.美人: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皇帝的妃嫔。 今义:美貌的女子。)
74.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75.明日: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114.小子: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98个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98个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99个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1.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

2.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3.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4.礼:古义:礼仪,今义:用作动词,意为行礼或礼貌。

5.鄙:古义:偏远地区、目光短浅,今义:鄙视。

6.结束:古义:整装、装束,今义:事情完成或告一段落。

7.消息:古义:生灭、盛衰,今义:新闻或音信。

8.本:古义:推究,今义:根本、原本。

9.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10.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专指学校教育中的作文作业。

11.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12.或:古义:有时,今义:作为选择复句的关联词使用。

13.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

14.师:古义:军队或老师,今义:老师或军队中一种编制。

15.祖父:古义:祖先,今义:父亲的父亲。

16.兵:古义:武器,今义:用作名词,指士兵或军事。

17.病:古义:困窘、缺点、担心、责备,今义:疾病。

18.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19.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尽管。

20.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21.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22.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23.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24.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无比憎恨。

25.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已婚男子的配偶。

26.从容: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

27.慷慨:古义:情绪激昂,今义:大方、乐于助人。

28.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

29.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30.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31.义:不加装饰的琴,今义:简单的琴。

32.捷:古义:迅速,今义:用作动词,意为取得胜利或进展迅速。

33.卒:古义:终于、最终,今义:士兵。

34.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3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叙事性文学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

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

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例如:(李白《渡
荆门送别》))“江”、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桃花源记》)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失道寡助》)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

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血缘关系)、异性亲属(婚姻关系);今专指族外亲属。

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捕蛇者说》)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岳阳楼记》)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

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

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⑦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

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水,池塘。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D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

今:奖励,嘉奖。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E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

今义:指子女。


F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方:(古义:方圆。

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G 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今:深刻地感谢。

)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

今义:臀部。


H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书信。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J 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

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

第:古义是仅、只。

今义表示次序。


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古:参与。

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二、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根据字形分析和考核文献所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例如:
发:《说文》:“射发也”本文是射出箭。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指的也是箭。

这两个句子中的“发”就是用的本义。

至于“发”的其他意义,如“发生”“发展”“发动”“发现”“打发”等,便都是从“射发”这个意义派生发展出来的。

引:《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

上边所例句中的“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义,其它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

2、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就是发展、延伸的意思。

词的引申义,就是指从词的本义出发而延伸发展而派生出来的意义。

引申义和本义密切相关,本义是引申义的根据,引申义是本
义的发展,本义只有一个,而引申义可以有一个、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些意义都是跟随本义有着意义上的联系,一词多义的现象决定由此产生的。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离本义近的叫做近引申,离本义远的叫远引申。

远引申一般是由近申义再引申的,所以也称为间接引申,近引申也叫直接引申。

例子:省:《说文》:“视也。

”本义是视、察看,动词,看的对象没有定。

如:“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三国志•周瑜传》)。

同时引申为检查、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節:本义是竹节,《说文》节,竹约也。

《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

由这个本义引申出下列引申义:①木节(用于树木):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
②关节(用于动物):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主》)
③节气、节令、季节(用于时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汤问》)
④节奏、节拍(用于音乐):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

(《楚辞·九歌·东君》)
⑤法度(用于社会制度):礼不踰节。

(《礼记·曲礼》)
⑥节操(用于道德方面):上壮其节,为流涕(《汉书·高帝纪下》)
⑦节约(用于行为):节用而爱人。

(《论语·学而》)
比从形体看,象两人排列在一起。

本义应是“排列、并列”。

如:“比翼鸟”“比目鱼”“比肩接踵”“比翼齐飞”中的“比”即用本义。

从这个本义可以引申出:
①比较(把人或事物排列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差别)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三国志·诸葛亮传》)
②紧密(两人排列在一起,一个紧挨着一个)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粮垛的高象城墙,其密象木梳齿)。

(《诗·周颂·良耜》)
③相近(两人排列在一起,距离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近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勾结(两人挨在一起,靠得很紧,关系密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团结;朋比为奸)(《论语·为政》)
⑤接连(两人排在一起,一个跟着一个)
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

(《史记·吕太后本纪》)
比喻义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例:崩:本义是山倒塌,古代的统治者把天子的死说成是犹如大山倒塌一样,所以后来“崩”就产生出“死(专指黄帝)”这个比喻义,如《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另如:“鼎沸”比喻人心浮动或形势动荡;“干戈”比喻战争;“风”比喻节操、品质、作风,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