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组织分离法 2
实验二植物病原菌的组织分离
实验二植物病原菌的组织分离实验二植物病原菌的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及纯化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玉米大斑病叶、灰斑病叶、苹果果实轮纹病及霉心病、甘薯黑斑病等材料,5%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为5%,见光分解,尤其紫外光,现用现配),75%酒精,剪刀,镊子,无菌水,灭菌培养皿,保鲜膜封口膜,记号笔、解剖刀,75%酒精小喷壶、酒精灯,打火机、、无菌滤纸、酒精棉、培养皿三、分离材料的选择为减少腐生菌的污染,分离所用的病害材料应尽可能新鲜,并且最好在病、健交接处选材取样。
病、健交接处,除材料新鲜,污染的可能性小外,病原菌的生活力强、比较活跃,容易分离成功。
四、植物病原菌的分离方法病原菌分离的方法因材料不同而异,植病实验室最常见的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两种。
(一).组织分离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病菌的分离,此法又分为小块组织分离和大块组织分离两种方法。
1、病斑类病原菌的分离(玉米大斑病病、灰斑病及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分离、甘薯黑斑病)(1)将无菌培养皿、镊子、无菌水、无菌滤纸、75%酒精小喷壶等放入无菌操作台,开紫外灯15分钟。
期间融化培养基备用。
(2)在操作台外,用酒精消毒双手,晾干。
在操作台内再次消毒双手,晾干,将融化并冷却到50℃左右的PDA以无菌操作倒入培养皿8—10ml,在桌面上轻轻摇动,敞开盖,制成平,凝固后待用。
(3)在操作台外,取分离材料,在病、健交界处剪取2—3毫米长的病组织。
(4)在无菌条件下,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3-5min,(时间长短依病组织不同而异,处理种子约5—10分钟)。
(5)用经过三次火焰灭菌的镊子将消毒的病叶移至无菌水中,漂洗3次,在滤纸上吸干水分,移至PDA平板培养基上,每皿可放均匀放3~4片,使材料与培养基紧密接触。
倒置于25—28℃恒温箱内培养。
(6)3~4天后,待菌落长出后挑取前缘菌丝,回接于PDA培养基上,在25℃温箱中培养,待菌落颜色变深后,在无菌条件下镜检是否是玉米大斑病菌、灰斑病菌、黑斑病菌、轮纹病菌,若仅有这几种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则说明已获得了纯培养,否则,则需要继续转至斜面培养基上进行纯化,直至获得纯培养。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食用菌菌种分离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菌种分离即是进行食用菌菌丝纯化的过程,它是制种工作的重要环节,通俗地讲就是把食用菌菌丝从自然中单独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从而获得纯食用菌菌丝的过程。
菌种分离是一项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食用菌的分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三种。
1.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将食用菌的部分组织移接到斜面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其特点:一是属于无性繁殖,能够保持原有菌种的优良特性,是生产中获得纯菌种的常用方法,且简单易行,取材广泛,菌丝萌发快。
二是组织分离操作简便,又不易带入杂菌,容易获得纯菌种。
但对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因其子实体种菌丝极少,如用组织分离培养,则往往不易成功。
1.1子实体分离种菇要选择朵大盖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优良品种。
切去菇体基部,在超净工作台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菌盖与菌柄两次,进行表面消毒。
接种时,只要将种菇撕开,用消毒后的小刀在菌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组织,再用接种针将组织块放入PDA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中间。
置于24℃温度下培养3-5天就可以看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转管扩大即得到菌种。
如香菇、平菇等可以使用此方法。
1.2菌核组织分离茯苓、猪苓、雷丸等食用菌的子实体不易采集。
而常见的是它储藏营养的菌核。
用菌核分离,同样可以获得菌种。
方法是将菌核表面洗净,用酒精消毒,切开菌核,取中间组织一小块,约黄豆大小,接种在PDA培养基斜面上,在24℃下培养,产生菌丝后进行分离纯化。
应注意的是,菌核是储藏器官,大部分是多糖类杂质,只有少量的菌丝,因此挑选的组织块要大一些,如果组织块过小,则不易分离出菌种。
1.3菌索分离法菌索分离常用于蜜环菌分离。
方法是选新鲜的活菌索,用75%酒精棉球将菌索表面消毒后,去掉菌鞘,把白色菌髓部分用无菌剪刀切成小段,接入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4℃下培养,有白色菌丝长出且无污染,即表明分离成功。
实验二1 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
菌核组织分离示意图
2.孢子分离法(有性繁殖)
孢子分离有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两种方法。单 孢分离由于技术难度大,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生产上较少采用,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孢子收集器示意图
二、实验内容: 1.母种转管接种与培养。
母种的接种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否则将会 造成严重污染,给生产造成造成巨大损失。 将所有试管及接种器具放入接种箱里进行消毒灭菌 (或工作台上),力求灭菌彻底。在点燃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操作,将菌种试管和接种用斜面培养基放在火焰旁。拨去棉 塞,把消毒灭菌的接种针伸入菌种试管内,挑小块菌种放入
实验二、三 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
一、实验原理:
1.组织分离法制母种(无性繁殖)
将子实体、菌核、菌索等一小块组织放于斜面
培养基上,使其萌发为纯菌丝的方法,称为组织分 离。该法具有简便、易成功、能保持原菌种性状等 优点,但重复多次后,易退化,应与孢子分离交替 进行。组织分离法适用于绝大多数食用菌 。
一般流程: 种菇选择:
菌柄与菌盖交界处取组织块 用解剖刀或鲜剖剪蘸酒精进行火焰消毒,冷却后把自己 消毒的种菇纵切开,然后用菌盖与菌柄交界处,切取长宽的 0.3-0.5厘米的菌肉组织块,用接种针移到斜面培养基上, 置24℃恒温箱中培养。 检查筛选 每天检查试管斜面菌落生长情况,如从分离的菌肉组织 块上长出正常的白色菌丝,即分离成功,及时将生长出来的 菌丝转移新的试管斜面。若在组织块附近或其他地方出现其 他颜色杂菌生长应予以淘汰。 纯化培养 将菌丝块移入PDA平板培养 若纯:四周辐射状生长,外缘整齐一致 否则:边缘参差不齐,色素分布不均匀 将较一致的菌丝的前端,切割→新培养皿
斜面培养基中(见下图和后面的视频演示)
斜面试管转管接种
工作报告之食用菌实验报告
食用菌实验报告【篇一:食用菌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食用菌母种的制作——组织分离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一、实验原理: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
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 食用菌:香菇、平菇。
2. 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 仪器或其他用具: 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三、实验方法: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 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3.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试管斜面上; 4. 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五、注意事项1.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一切用具都要消毒。
2.要等刀片冷却后再切取组织块。
六、实验结果与记录第一次实验:10月16日上午进行接种,两试管都以肥壮的双孢菇为种菇,10月13日观察培养基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全班只有一人成功,大部分都被杂菌污染,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制作的pda培养杂菌没有菌落产生基本身受到污染,但是又有培养基根本没有菌落产生,那么一方面可以看做是空白对照,得到培养基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我们操作都有问题,没有做到避免污染,规范的无菌操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在接种过程,接种针,试验刀酒精灯上灼烧后未冷却直接接触种菇,使待接种的菌块高温致死。
第二次实验:10月30日上午进行接种,记号笔标记的两支试管为双孢菇,标签纸标记的两只试管为香菇进行实验,10月9日观察实验基本成功,试管下端有少部分红棕色杂菌无杂菌,也无目的菌落实验成功,无杂菌,斜面上均为雪白的菌丝结果分析:培养基本身无污染,接种香菇菌块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接种针和实验刀未完全冷却导致目的菌块高温致死,培养基上无菌落产生。
接种双孢菇菌块过程中基本做到了无菌操作,实验较为成功。
实验感想:本实验原理目的简单,操作过程方法在微生物学中也有接触,但是容易杂菌污染,第一次实验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几乎所有培养基都受到了污染,第二次实验在总结前一次的基础上,大部分做到了无菌操作,看到了培养基中雪白的菌落。
组织分离培养母种、母种的转管
用于组织分离的种菇
弹射孢子的菇
组织分离实验
一、实验用具:酒精灯1盏、火柴1盒、解剖刀1把、75%酒精1瓶、接种 铲1把、酒精棉球10粒、培养皿2个。
母种的转管
一、实验用具:酒精灯1个、火柴1盒、接种钩1把、接种铲1把、镊子1 把、酒精棉球10粒(装在广口瓶中)。
组织分离实验
二、实验材料:母种试管1支、试管斜面培养基4支。
母种的转管
三、方法步骤: 1、接种前,先将接种工具和培养基放入接种箱,用紫外灯消毒30分钟(用紫外灯消毒时,人 应离开接种室,并在关灯30分钟后方可进入接种室)。洗净双手,擦干,用75%酒精棉 球擦拭;接着点燃酒精灯,右的转管
3、将接种后的母种试管,贴上标签,在试管棉塞外包裹报纸或牛皮纸, 捆扎在一起,放在26~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菌丝长满试管后 (一般7~15天),可用来制作原种。
母种的转管
4、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常规进行。
德化鹏祥中学
组织分离实验
二、实验材料:种菇2朵、试管斜面培养基4支。
组织分离实验
三、方法步骤: 1、清除种菇表面及菇脚的杂物,再用75%酒精消毒种菇表面、双手及接种 工具。
组织分离实验
2、点燃酒精灯,用手把种菇沿柄纵向掰开,使子实体成对等的两半 (也可用解剖刀切开),用经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铲在菌柄与菌盖交 界处挑取大小约为10mm3的组织块,迅速转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然 后用酒精灯火焰对试管口和棉塞进行灭菌处理,再塞上棉塞。
组织分离实验2点燃酒精灯用手把种菇沿柄纵向掰开使子实体成对等的两半也可用解剖刀切开用经灼烧灭菌冷却后的接种铲在菌柄与菌盖交界处挑取大小约为10mm的组织块迅速转接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然后用酒精灯火焰对试管口和棉塞进行灭菌处理再塞上棉塞
本科生实验讲解
作业: 1.描述采集标本的症状特点 2.绘图:分离纯化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分析孢子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的优缺点。
实验四
病原真菌的培养性状 及生长量的测定
植物病害方面,培养真菌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它 的性状和研究环境条件对它的影响,或者是大量繁 殖后用于接种或其他试验。
真菌生长量的测定主要有( 1)目力估测;( 2) 直线生长 : 测定菌落的半径或直径或者计算菌落 面积; (3)湿重测定:振荡培养后测定菌丝的重量; (4)干重测定:菌丝烘干后测重。
锅菌灭压高动自全
锅菌灭压高动自全
分离工作应 在无菌条件 下进行,无 菌室和超净 工作台是分 离不可缺少 的设施。
2. 组织分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病菌的分离,以番茄
叶霉病、灰霉病为试材进行: (1)取番茄叶霉病病叶,先用无菌水冲洗干
净。 (2)在病、健交界处剪取 2~3毫米长的病
组织,在70%的酒精中浸 2~3秒种。
亚甲蓝染色法 制备涂片标本 →染色
涂片
干燥
固定
水洗、吸干
镜检
染色1min
2.革兰氏染色法( Gram Stain )
原理: 第一步:结晶紫使菌体着上紫色 第二步:碘和结晶紫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大,能被细
胞壁阻留在细胞内。 第三步:酒精脱色,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出现不同的
反应。 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 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 -碘复合物被 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 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 -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 复染后呈红色。
菌物学实验
斜面试管转管接种
2. 菌丝组织分离与接种
取平菇子实体,小的子实体一人用一个,大的子实体2 -3人用一个(在工作台上直接撕开即可),注意保持 撕开的部位干净。用消毒过的解剖剪在新鲜的伤口中 间剪取2-4mm见方的组织块(纯白色,如果是水浸 状则不能用),或用弯头镊夹取小组织块放入试管内, 再用长的枪形镊将组织块送入试管培养面中间部位, 轻轻按压,将组织块的一部分压入培养基。封口。培 养。
实理:
1.组织分离法制母种(无性繁殖)
将子实体、菌核、菌索等一小块组织放于斜面
培养基上,使其萌发为纯菌丝的方法,称为组织分 离。该法具有简便、易成功、能保持原菌种性状等 优点,但重复多次后,易退化,应与孢子分离交替 进行。组织分离法适用于绝大多数食用菌 。
一般流程: 种菇选择:
在出菇场要选择肉厚肥大、鲜嫩,出菇早、菇形整齐、 菌柄短且无病害的做种。
表面消毒:
将种菇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接种箱(或无菌室 内)进行表面消毒。用镊子将种菇放在培养皿内,用另一 把镊子夹75%酒精棉球(或0.1%升汞棉球)对种菇进行表 面消毒,然后移入另一培养皿内再用无菌水反复洗涤三次, 洗净残留的消毒剂。 (实验中将省略这一步)
③钩悬法:取成熟菌 盖的几片菌褶或一 小块耳片(黑木耳、 毛木耳、白木耳〕, 用无菌不锈钢丝 (或铁丝、棉线等 其他悬挂材料)悬 挂于三角瓶内的培 养基的上方,勿使 接触到培养基或四 周瓶壁。置适宜温 度下培养、转接即 可。
④贴附法:按无菌操作将成熟的菌褶或耳片取一小块, 用溶 化的琼脂培养基或阿拉伯胶、浆糊等贴附在配管斜面培养基 正上方的试管壁上。经6~12小时的培养,待孢子落在斜面上, 立即把孢子连同部分琼脂培养基移植到新的试管中培养即可。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
银耳菌种分离方法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1、孢子弹射法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
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
再把种耳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不会碰到瓶壁或管壁为度,随后用不锈钢小钩钩住小耳片,迅速悬挂在三角瓶或试管内,同时注意勿使种耳碰到培养基表面,以防污染杂菌,塞上棉塞,然后放在20-25℃条件下,经24小时,从耳片上弹射出来的担孢子,落在光滑的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一个雾状的孢子印。
此时,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将悬于瓶内的耳片取出,再塞上棉塞,移到20-25℃的室中培养,经2-3天,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
此系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
当培养基上出现酵母状分生孢子的菌落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污染,应尽快地进行提纯,即挑取少许没有杂菌的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移入新的试管中进行培养。
不管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直接用于生产时有困难,目前已较少采用。
不过,为了获得银耳有性繁殖的后代,必须采用担孢子分离法,并使之萌发成单核菌丝,然后进行配对实验。
2、组织分离法和香菇、平菇不同,银耳组织分离法比较难操作,实用意义也不大。
因为耳片一旦胶质化之后,就不容易再长出菌丝,况且段木种植的或野生的银耳,暴露在外界的生长时间很长,耳片上必定会附着各种杂菌,组织分离时既不容易把附着的杂菌洗掉,又不容易用药品进行表面的灭菌处理,且容易导致银耳和条菌同归于尽。
只有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肥厚的耳基比较容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获得银耳的纯菌丝。
不过用耳基分离来的银耳纯菌丝常是鹅黄色的或橙黄色的,不是纯白的,菌丝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太理想。
3、耳木分离法利用长了银耳子实体的段木(简称耳木)来进行分离,是目前获得有实用价值的银耳菌种最主要的方法。
实验三 组织分离法
水洗
水洗数次,在离 心管中进行
染色(1%番红的50%酒精溶液 4-24h或更长)
水洗(7%AL,1-2次) 脱水 (50%, 70%, 85%, 95% AL 各5min,100%AL,两次,每次5min) 透明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二甲苯 各5min) 封藏 镜检
四、实验结果
表皮制片:表皮细胞的形态?气孔器的类型? 离析制片:南瓜茎的导管及木纤维形态?
一、实验目的
学习物理(机械)分离制片方法;
学习化学分离制片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
实验材料:叶片(固定和新鲜)、南瓜茎。
实验用具:载、盖玻片;显微镜;镊子;离心 机等。 实验药品:蒸馏水、梯度酒精、 ½ 二甲苯+ ½ 纯酒精,Naocl, ½ 10%铬酸+ ½ 10%硝 酸离析液,二甲苯,I-KI,1%番红水溶液, 1%番红酒精溶液、加拿大树胶。
气孔器
气 孔 器 类 型
无规则型
不等型
平列型
横列型
离析法
杨茎的木纤维和导管分子
五、作业
实验完毕,每人交制好的玻片标本2片(包
括1片表皮制片和1片离析制片),在标签
纸写上玻片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报告(姓名和日期)
三、实验步骤(一)——表皮制片步骤
选材
靠近中脉部分
固定(FAA固定液,24h)
清洗
Naocl
撕取下表皮
染色(1%番红水溶液 30min-1.5h)
染色期间观察如染色液干涸滴一滴蛋白黏贴剂,期间加入一滴 水,移入叶表皮,水分吸干后放入烘箱烘干
分色(用盐酸水)
水洗(洗去酸液)
粘片、烘片
脱水(50%,70%,80%,95%,100%,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各2min) 透明(二甲苯) 封固
组织分离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组织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从动物组织中分离特定细胞类型的方法。
3. 熟悉实验室操作规程,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组织分离技术是指将组织中的特定细胞类型分离出来,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或应用。
该技术基于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功能、生长特性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体重约200g)2. 实验器材:手术刀、剪刀、镊子、培养皿、移液器、离心机、组织培养箱、显微镜等3. 实验试剂:组织培养基、EDTA、胰蛋白酶、PBS缓冲液等四、实验步骤1. 动物麻醉与取材- 将小白鼠置于实验台上,用麻醉剂进行麻醉。
- 麻醉成功后,用手术刀在小白鼠腹部切开皮肤,暴露腹部器官。
- 取出所需器官,如肝脏或脾脏。
2. 组织处理- 将取出的器官放入含有EDTA的溶液中,以去除组织表面的血液。
- 用剪刀将器官剪成小块,便于后续操作。
3. 细胞分离- 将剪成小块的组织放入含有胰蛋白酶的溶液中,37℃水浴消化30分钟。
- 消化结束后,用移液器吸取消化液,离心去除组织碎片。
- 将离心后的细胞沉淀用PBS缓冲液洗涤两次,以去除未消化的组织碎片和杂质。
4. 细胞培养- 将洗涤后的细胞沉淀重悬于组织培养基中,接种于培养皿中。
- 将培养皿放入组织培养箱中,37℃、5%CO2条件下培养。
5. 观察与记录- 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等指标。
-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记录细胞形态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逐渐从组织碎片中分离出来,形成单层细胞。
2. 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细胞形态,如梭形、圆形等。
3. 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呈指数增长。
六、实验讨论1. 组织分离技术是研究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揭示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功能、生长特性等方面的差异。
2.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三 细胞组分的分离和鉴定
沉淀较大颗粒(如细胞核),再高速沉淀原先悬浮在上 清液中的较小 颗粒(如线粒体)。
(2) 密度梯度离心法:采用密度具有梯度的介质,使介质分为不同
层次,由上到下密度依次增大,细胞匀浆安置在离心管最上层,离心, 大小、形态、密度不同的颗粒(细胞器)由于沉降系数不同,以不同 的速度向管下移动,集中在不同的区域。
1.匀浆:破坏细胞,并使所研究的细胞组分保存下来的过程,称匀浆
化,根据材料性质不同,放到不同的匀浆溶液中,在匀浆器中研磨, 细胞被机械地碾碎成为匀浆。
2.分级分离:把细胞匀浆液放在一定液体(介质)环境中,在离心机
中使用不同转速离心分离处理。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细胞内各种碎片 和细胞器被分级分离出来。
弃上清、留沉淀、加蔗糖
制片3
先加一半 混匀,再加满
配平、离心
12000转10分
上清制片4、沉淀悬液制片5
1、2、3涂片,晾干,乙醇固定(5分),甲基绿-哌罗 宁染色(20分),冲洗,观察
结果观察: 1号片
3号片
5号片
实验报告:
1号片 2号片 3号片 4号片 5号片
理论预期结果
实际观察结果
实验清理事项
3. 分析:用细胞化学法对分离出来的细胞组分作形态和生化鉴定
步骤: 处死 取肝 洗血污 吸干 剪碎(在2ml蔗糖中) 匀浆 过滤(+4ml蔗糖) 制片1 配平、离心(2500转8
分)
沉淀
上清液
加蔗糖至5ml 、匀
制片2
配平、离心
移入高速离心管、预冷
2500转8分
弃上清、制沉淀悬液
配平、离心 12000转10分
1.生理盐水和蔗糖溶液用好后放回取用处搪瓷盘。 2.纱布用完洗净,晾开。 3.清洗载玻片、离心管、匀浆器等。 4.值日生坐号13-18,下午班级的要拖地。 5.值日生把动物尸体袋子扎好放入219门口黄色垃圾筒
组织分离法步骤
组织分离法步骤
嘿,咱今儿就来讲讲这组织分离法步骤。
你想想啊,组织分离就像是一场精细的手术,得小心翼翼地进行呢!首先,得准备好合适的材料,这就好比厨师做菜得先有新鲜的食材一样。
然后呢,要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部位,这可不能马虎,就像找宝
藏得找对地方呀!
接下来,开始操作啦!用消过毒的工具轻轻划开,就像是轻轻地揭
开一个神秘的面纱。
这时候可得稳住手,别抖啊,一抖可就容易出岔
子喽。
然后呢,把需要分离的组织慢慢挑出来,这可得有耐心,不能
着急,就跟绣花似的,一针一线都得精细着来。
哎呀,你说这组织分离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
干好的事儿。
这过程中,每一步都得谨慎,不然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啦!你看,要是选的部位不对,那不就白折腾啦?或者工具没消毒好,感染了咋办?这可都是大问题呀!
再说说这分离的手法,得轻柔,不能太粗鲁啦,不然组织都被你弄
破啦!就像对待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得轻手轻脚的。
而且啊,得时
刻保持专注,不能分心,不然一不留神就出错咯!
等把组织成功分离出来后,还得好好处理一下,让它能更好地生长、发育。
这就像是给小树苗施肥浇水,让它茁壮成长一样。
总之呢,组织分离法步骤可不能小瞧,每一步都关系到最后的结果。
咱得认真对待,用心去做,才能让这个过程顺顺利利的呀!这可不是
闹着玩的事儿,这是一项需要技术和耐心的工作呢!你说是不是?咱
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开始,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像战士上战场,得把
武器装备都准备好才行呢!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步骤,好好
去实践,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组织分离的!。
食用菌组织分离技术实验
实验四食用菌组织分离技术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食用菌组织分离原理,掌握通过组织分离技术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组织分离法是指切取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菌索的任何一部分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成纯菌丝体的方法。
组织分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食用菌子实体或菌核等由双核菌丝体组成,在无菌条件下切取消毒后的组织小块,接种到制备好的斜面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就可以获得纯菌丝体菌种。
三、方法步骤(一)种菇选择选择外观典型、中等大小、菌肉肥厚、无病虫害、七八分成熟(未开伞)的菇作种菇。
(二)种菇消毒切取菇体基部,放入已消毒灭菌好的超净工作台上。
用75%的酒精棉球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后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无菌纱布或滤纸吸干菇体表面水分。
(三)组织块接种用灭菌后的解剖刀或手将消毒后的菇从中间切开或掰开为两半,用无菌镊子夹取菇柄与菇盖交接处绿豆大小的菌肉组织一块,接在斜面培养基的中央。
(四)菌种培养将接种后的斜面培养基放在25℃下培养,经过7~15天,菌丝即可长满斜面。
培养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捡出感染试管。
以下事情找陈老师商量一下:1.本实验用双孢蘑菇或香菇做分离材料,因为目前平菇菇质较差,不适于进行组织分离,让他购买未开伞的双孢蘑菇或香菇。
菇要提前晾两天,以减少水分影响。
2.需要使用两个实验室的超精工作台同时进行实验。
3.给陈老师讲一下每个同学至少接种两只试管,预防感染。
4.75%酒精棉球、无菌水、解刨刀、镊子等工具要准备好。
5.最好做个预备实验,讲解时可以给学生做示范。
6.讲解时把超精工作台的紫外线灯打开,以节约时间。
实验:组织分离法制备食用菌母种
组织分离法制备食用菌母种(8学时)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2、掌握组织分离的方法和技术。
3、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
4、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1)母种培养基配制。
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摆斜面(2)菌种分离与培养(本实验以组织分离为例)。
工艺流程:种菇的选择与消毒组织块的切取菌丝培养三、实验材料仪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天平、试管、试管架、解剖刀、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
试剂: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
四、实验步骤(1)母种培养基配制A、培养基配方:以PDA培养基为例,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B、培养基配制:首先将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 g,放入铝锅中用1000ml清水加热煮沸,维持20min左右,煮至软而不烂为止。
用双层湿沙布过滤,然后取滤液并补足蒸发损失的水分。
再加入琼脂继续加热,待琼脂溶化后,添加葡萄糖及其它成分,搅拌均匀后准备装管。
C、分装试管:培养基配制后应趁热分装。
装管时勿使管内外壁沾上溶液,以免浸湿棉塞,污染杂菌。
装管后塞上棉塞。
棉塞的大小、松紧度应适宜,以用手提棉塞、试管不脱落为准。
然后每10支度试管扎成一捆,棉塞上方用牛皮纸包好,避免灭菌时被水蒸汽浸湿。
D、灭菌:灭菌前将水加至锅内水位标记高度。
将试管放入锅内,盖上锅盖,对角旋紧锅上螺旋,并闭排气阀,开始加热,当锅内蒸汽大量排出时再继续排汽3-5 min,关闭放气阀.当压力表指针指到0.15 Kg/cm2时(灭菌所需压强)开始计时,继续维持该压强30min。
灭菌结束持压力表指针自然回到”0”位时打开放汽阀,排出锅内剩余蒸汽后,打开锅盖.注意切忌在压力表未到”0”位时就放汽,以免试管内的培养基向上冲浸湿棉塞,造成以后菌种的污染.E、摆斜面:当培养基的温度降到60℃时,将试管斜面放在木棒上,使呈斜面,斜面的长度以占试管长度的1/2为宜。
简述组织分离法的操作过程
简述组织分离法的操作过程
组织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化合物的方法,通常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特定的组分。
以下是组织分离法的操作过程及其简要说明:
1. 预处理:将混合物进行预处理,以使其更易于分离。
这可能包括加热、蒸发、过滤、结晶等操作。
2. 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想要分离的组分。
这可能通过溶解、萃取、蒸馏等方式实现。
3. 选择:选择适当的溶剂或提取剂,以使提取的组分易于溶解或沉淀。
4. 过滤:使用适当的滤器或过滤器,从提取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所需的组分。
5. 结晶:使用适当的溶剂或提取剂,将分离出的组分结晶出来。
6. 纯化:对结晶进行纯化,以得到高纯度的组分。
这可能包括蒸发、结晶、离心等操作。
组织分离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离方法,可以用于从多种材料中提取出特定的组分。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低成本和时间的情况下获得高纯度的化合物。
此外,组织分离法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如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组织分离法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步骤(一)——表皮制片步骤
1 临时装片法
新鲜材料,靠近中脉部分
选材
置载玻片,加一滴
水,充分展开
加盖玻(I-KI染色2min)
镜检
三、实验步骤(一)——表皮制片步骤
永久制片法 选材 固定(FAA固定液,24h)
靠近中脉部分
3 放入30-40度温箱,周边泛白
清洗 Naocl 撕取下表皮
一、实验目的
学习物理(机械)分离制片方法; 学习化学分离制片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
实验材料:叶片(新鲜和固定)、南瓜茎。 实验用具:载、盖玻片;显微镜;镊子;离心
机等。 实验药品:蒸馏水、梯度酒精、 ½二甲苯+ ½
纯酒精,Naocl, ½ 10%铬酸+ ½10%硝 酸离析液,二甲苯,I-KI染液,1%番红水溶 液,1%番红酒精溶液、加拿大树胶。
实验报告(姓名和日期) 试比较各种不同方法所制玻片的质量。
透明 (½二甲苯+ ½100%酒精,二甲苯 各5min)
封藏
四、实验结果
表皮制片:表皮细胞的形态?气孔器的类型?
离析制片:南瓜茎的导管及木纤维形态?
气孔器
气
孔
器
无规则型
类
型
平列型
不等型 横列型
离析法
杨茎的木纤维和导管分子
五、作业
实验完毕,每人交制好的永久玻片标本2片, 在标签纸写上玻片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三 组织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离析法)
组织分离法:是利用物理(机械)的方法或化学的方 法(如药品或者酶的作用)把生物细胞间的胞间层溶 解,使生物组织间的细胞分离开来,从而得到单个完 整细胞,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立体形态结构。
缺点:由于组织的细胞间彼此分离,细胞间的关系无 法显示,也就不可能了解整个组织的结构。
2
染色期间观察如染色液干涸,再滴加
染色(1%番红水溶液 30min-1.5h)
水洗(洗去浮色,一次即可)
(I-KI染色)
4 分色(用盐酸水)
载玻片上滴一滴蛋白黏贴剂,期间加入一滴 水,移入叶表皮,水分吸干后放入烘箱烘干
水洗(洗去酸液)
粘片、烘片
5 脱水(50%,70%,80%,95%,100%, ½二甲苯+ ½100%酒精,各2min)
透明(二甲苯)
封固
镜检
三、实验步骤(二)——离析制片步骤
取材
将茎切成1cm长, 撕成细丝状
加热
离析(10%铬酸:10%硝酸=1:1 离析液)
离析液为材料的20倍,30-40℃的温箱中24-48h
水洗 染色(1%番红的50%酒精溶液 4-24h或更长)
水洗数次,在离 心管中进行
水洗(7%AL,1-2次) 脱水 (50%, 70%, 85%, 95% AL 各5min,100%AL,两次,每次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