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染织工艺毛织工艺工艺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的染织工艺——毛织工艺(工艺篇)
汉服的染织工艺——毛织工艺(工艺篇)
让汉服变得精致美丽的工艺
古代的毛纺织
在中国古代,动物的毛纤维是仅次于丝、麻纤维的重要纺织原料。中国古代毛纺织的历史和丝、麻纺织一样悠久,其技术也是和丝、麻纺织技术相互交融发展起来的。
毛织的衣料,古时也称为布。如《魏略》:“大秦国出细布,有织成细布者,用水羊毳(cui),名曰海西布。”实即今天所称的呢。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句:“寒赠紫驼尼”,这大概是称毛织为呢的最早记录。我国古时毛织所用原料也很多,除羊毛外,还有驼毛,兔毛等。如《唐国史补》:“宣州以兔毛为褐,亚于锦绮”。自然,毛布只是普通劳动人民所服用的衣料,所以《诗经》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疏:“今夷狄作褐,皆织毛为之,贱者所服。”
毛织除了作衣料,还可制作许多生活用品,如毯、帽、鞋袜等等服饰品,特别是质地优良,繁花似锦的各式毛毯,很早就成为外销的重要产品。
一、毛类纤维的品种与分布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毛纤维原料有羊毛、山羊绒、骆驼绒毛、牦(mao)牛毛、兔毛和飞禽羽毛等多种,其中羊毛始终为主要毛纤维原料,使用量最多,像毡、毯、褐、罽(ji)等古代主要毛纺织品大多是以羊毛纤维制成的。
(1)羊毛
我国古代饲养的羊有绵羊和山羊两种,绵羊的毛质好,其纤维具有许多良好的纺织性能,如良好的弹性、保暖性、柔软性、质地坚牢、光泽柔和,特别是其表层的鳞片发育较好,适于卷曲,颇富纺织价值。我国古代绵羊的主要品种有蒙古种、西藏种及哈萨克种。蒙古种原产于蒙古高原,后广布于内蒙、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是我国饲养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西藏种原产西藏高原,后广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哈萨克种广布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西藏种、哈萨克种羊的毛在细度、长度、强度、弹性等方面都比较好,可织精细毛织物,蒙古原种羊的毛比较粗硬,可织比较粗厚的织物和毛毯,特别是地毯。而江南、秦晋、同州等地的吴羊、湖羊、夏羊、同羊,虽同属蒙古羊种,但经所在地的长期饲养
培育,其羊毛质量和西藏种相近。
(2)山羊绒
山羊毛的纺织价值不高,但在长毛底下的绒毛却是不可多得的纺织原料。我国山羊的饲养和山羊绒的利用是从新疆经河西走廊逐步发展到中原各地的。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一种叫做矞艻(yu,le)的羊,唐代末年自西域传来。这种羊外毛不很长,内毛却很柔软,可用来织绒毛细布。陕西人称它为“山羊”
,以区别于绵羊
。这种羊从西域传到甘肃临洮(tao),现在兰州最多,所以绒毛细布都来自兰州,又叫兰绒。西部少数民族叫它孤古绒,这是一种十分高级的毛织物。
(3)牦牛毛
古人称牦牛为“li牛”,牦牛毛织物为“li罽”。我国利用牦牛毛纺织的历史较早,1957年在青海都兰县诺木洪发现的一处相当于周代早期的遗址中,曾出土过一批毛织物,所用纤维经切片鉴定,可以分辨出里面有牦牛毛,这说明当时青海地区已开始利用牦牛毛充当纺织原料。
(4)驼毛绒
我国的骆驼多产于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因而古代这些地区利用驼毛绒纺织较其他地区为多。唐代时甘肃、内蒙等地还曾将纯驼毛绒制成的褐、毡作为地方特产进献给朝廷。
(5)兔毛
据记载,隋唐时期安徽、江苏一带普遍利用兔毛纺织,叫做兔褐,其兔毛织品也曾作为地方特产,大量上贡给朝廷(《唐书·地理志》)。另据记载,唐代安徽宣城一带地区用兔毛制成的兔毛褐,与锦、绮同等珍贵,很有特点,是当地的著名产品,有的商人为了获得高利润,还用蚕丝仿制。
(6)羽毛
我国古代自南北朝以后一直将飞禽羽毛用于纺织,所选用羽毛也不只局限于孔雀毛。据《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载说:太子使织工“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说明南齐时不禁用孔雀毛织作,也用雉头毛(野鸡)织作。又据《新唐书·五行志》和其他有关记载说:安乐公主使人合百鸟毛织成“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的百鸟毛裙,贵臣富室见了后争相仿效,以致“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说明唐代还曾用过许多种鸟毛织作。这种百鸟毛裙的织作工艺是极值得注意的,它是利用不同的纱线捻向以及不
同颜色的羽毛,在不同光强照射下形成不同反射光的原理制成。这种织造法是唐代纺织技术的一大发明,为当时世界纺织工艺中所仅见。
二、毛纤维的初加工技术
我国古代,羊毛初加工包括采毛、净毛、弹毛三部分。采毛是指毛纤维的收集。净毛是指去除原毛上所附油脂和杂质。弹毛是将洗净、晒干的羊毛,用弓弦弹松成分离松散状态的单纤维,以供纺纱。羊毛经过这三道初加工后,即可用来纺织。
三、毛纺织技艺
我国毛纺织技术的起源是十分早的。商周时期,毛纺织技术逐渐趋于成熟。新疆哈密商代遗址出土的一批毛织物,组织除平纹外,还有斜纹及带刺绣花纹的产品,织物的经纬密度也比从前显著增加。秦汉的时候,毛纺织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在织造
上,出现了挖梭法;在织物组织上,开
始广泛运用纬重平组织。1930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古楼兰遗址发现的汉代挖梭毛织物,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人兽葡萄纹罽、龟甲四瓣花纹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在元朝,毛纺织品由于是蒙古民族喜爱的传统服用织物,需求量骤增,因此元代毛纺织生产规模较前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元政府设置有大都毡局、上都毡局、隆兴毡局等多处专管毡、罽生产的机构,其中仅设在上都和林的局院所造毡罽,岁额就达3250尺,用毛1141700斤。明清两代,中原内地和边疆生产的毛毯开始大量销往国外。
四、毛织工艺的发展史
周代(西周)的毛织工艺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率兵仅供商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朝前期建都镐(hao)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历史上叫作西周。公元前770年,周朝被迫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叫作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周代,工艺种类增多,分工更细,青铜器令彝和《尚书》的《酒诰》、《康诰》都有“百工”一词,就是指从事工艺制作的工奴和管理生产的百官。
到了周代,中原一带毛纺织生产比较盛行。人们已能用天然染料,将毛织品染出各种美丽的颜色。当时,染上美丽色彩的细羊毛织成的毳(cui)衣,只供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