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
分析历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doc
![分析历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doc](https://img.taocdn.com/s3/m/8d1d9a4d0c22590102029dae.png)
分析历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历史的方法,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分析历史的方法一、材料解析题的考查目的材料解析题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忠实于材料而不是忠实于课本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
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
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
二、材料解析题的分类1、材料解析题按其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综合型(即前面三种材料的结合型)。
2、根据命题者给予材料提示的显著程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这类材料解析题,命题者不给考生任何有关材料背景的说明,完全依赖于考生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背景,考生根据已有知识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属于哪部分历史范畴(时间、朝代、范围),这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判断这一步走对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者所给出的有关问题。
第二类、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这类材料中,命题者在给出材料前,往往在题首给出关于材料的背景说明,或引用提示明显的材料,考生据此可立即发现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历史范畴。
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1例1: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
![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66d93f54693daef5ef73dc8.png)
材料四 提出“软实力”概念的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 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 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 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材料均摘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法律制度的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钦定宪法大纲》的进步之处。(6分)结合相关史实分析 为什么《钦定宪法大纲》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长治久安的愿望?(6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带有 革命性、民主性“?(6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框架是什么?中国曾仿效过那些“西 方民主模式”?据其结果可得到什么启示?(8分)
书写
规范、清晰、正确
序号化
布局 语言
历史学科 的专业术 语
三化
提示化
段落化 注意词汇的固定背景与 含义 学科化、准确化
典例精析
标准模式
(1) 特点 ①法律繁多 ②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统治秩序 ③法律由君主制度,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④皇权大于法律,体现古代君主专制的法律原则 (2) 进步 ①用国策确定君主立宪制 ② 给人民一些民族权利 ③ 给资产阶级一些参政机会 原因 ①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②《钦定宪法大纲》大纲维护君主专制,实为骗局,丧尽民心; ③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懈努力和发动革命。
典例精析
精读材料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 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有民主性、革命性。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民国临时约法》带有 革命性、民主性“?(6分)
材料题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材料题解析题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c624e89e314332396893d0.png)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
(定向词)
(定法词) (定位词)
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
(定向词)
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定位词)
(定法词)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 统一与稳定; 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 税收制度的变革 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 精耕细作; 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 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 高产作物的推广; 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耕地面积增加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 人地关系紧张; 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 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 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 起彼伏。 ;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例3(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第40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
(定向词)
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定位词)
(定法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定向词 )
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定法词)
(15分)
(定位词) (定位词)
例4:[2016· 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定位词)
例2(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一第40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 (定向词) (定法词) 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定位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 (定向词) (定法词) 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 (定位词)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 (定向词) (定法词) 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 (定位词)
初中语文材料题答题分析方法技巧
![初中语文材料题答题分析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5789bdea5e9856a57126044.png)
初中语文材料题答题分析方法技巧考点检索:1.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2.提取主要信息(包括主要内容,拟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等)。
3.写出分析、探究后得出的结论。
4.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根据材料给事物下定义。
5.针对材料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方法点拨:一、材料的分析与探究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准确捕捉材料主要信息。
2.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
3.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从而得出结论。
4.如果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关系,探究时可从因果关系等角度入手。
即如果材料是揭示结果的,就应找到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
5.规范表达出探究结果。
二、信息的提取与概括(一)记叙性语段的信息提取记叙性语段:被陈述对象+陈述事实(记人记事类,具体就是:人物+事件)。
(1)拟写标题:消息的标题要求高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
一般消息的标题为:人物+事件(记叙的两个要素)。
(2)拟写导语(一句话新闻)。
形式上:一句话新闻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
内容上: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
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⑥方法(措施,手段,途径)。
一般要求交代清楚"四个W--who,when,where,what"。
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消息一般把重要的信息放开头部分来说,所以我们主要从语段开头部分了解所发生的事件。
(二)说明性语段的信息提取首先要明确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其次再看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然后,用下定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一般形式是:"××是××"或者"××叫做××"的形式,具体就是:被定义的事物"是"+所具有的特点+"的"所从属的类别。
高考政 治材料题解题思路全解析
![高考政 治材料题解题思路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954b6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03.png)
高考政治材料题解题思路全解析高考政治中的材料题一直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部分,它不仅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考验考生的分析、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在高考政治材料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我们就来全面解析一下高考政治材料题的解题思路。
一、认真审题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时,要做到“三审”:1、审设问明确设问的类型,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
不同类型的设问,答题的思路和重点是不同的。
例如,“是什么”类型的设问,主要回答事物的含义、特点等;“为什么”类型的设问,要从原因、意义等方面进行回答;“怎么办”类型的设问,则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同时,还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如“从经济生活角度”“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等,这些限定词明确了答题的范围和要求,一定要仔细审读,避免答非所问。
2、审材料带着设问去阅读材料,做到边读边标记。
标记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等。
对于较长的材料,可以划分段落,概括每段的大意,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的主旨。
在审材料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这些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同时,还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
3、审分值高考政治材料题的分值往往与答题的要点数量和篇幅有关。
一般来说,分值越高,需要回答的要点就越多,篇幅也就相应较长。
通过审分值,可以大致估计需要回答的要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二、提取有效信息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要从材料中提取出与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
这些有效信息可能是直接表述的,也可能是需要经过分析、归纳、推理才能得出的。
1、直接提取有些材料中的信息比较明确、直接,与设问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可以直接提取出来作为答题的要点。
例如,材料中直接提到了某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就可以直接将其作为回答“政策的意义”这一设问的要点。
2、间接提取有些材料中的信息比较隐晦、含蓄,需要通过分析、归纳、推理才能得出与设问相关的有效信息。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e2723f2f60ddccda38a0ca.png)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命题原则: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
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四分法”,带着问题读材料
(读题要做到“四读”:按照顺序读题引、读设问、读出处、读正文)
第二步:审----“四定法”,破解材料解析题
(1)审分值----分值/2确定要点数量
(2)审设问----“四定法”审设问
第三步:写----注意答案要“六化”:
(1)要点化(2)精准化(3)主干化(4)段落化(5)序号化(6)整洁化
(温馨提示:点要多、面要宽、话要短,紧扣材料,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基本方法:。
1、四分法:题引、材料、出处、设问
2、四定法:定向、定法、定位、限定
公式一: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公式二: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如:概括、列举、分析、指出、比较、阐述、说明、评述、评析、评价、评论
定法词(行为动词)既承担命题人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公式三:利用定位词,确定材料解析题的类型
1、背景(原因、条件)类
2、影响(意义、作用)类
3、表现(内容)
4、特点类
5、异同(比较)类
6、说明类
7、变化类
8、本质(实质)类
9、启示(认识)类
公式四:通过限定词,确定答案的时间、空间和角度。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d959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9.png)
专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学案一、试题特点●1.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 2 . 要求运用学科内常识及能力来阐发和解决问题。
●3.分值高,但答案文字要求简明扼要。
●4、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清楚。
二、材料解析的能力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2、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3、充实操纵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常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教学过程〔一〕材料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1、粗读〔读题型、明主题、联教材〕2、审题〔审关键词,明确考查意图〕3、精读〔带设问、获有效信息,联教材,列提纲〕4、作答〔答出层次、完整、尺度、面广点细〕A、材料题的几种题型:①表达型:表达题是问答题中最底子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开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表达。
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②阐发型。
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底子不雅点,深入阐发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
标题问题的提示语通常有“阐发〞、“试析〞、“简析〞“为什么〞,“有什么启示〞等。
③论证型。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
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常识和历史学科的底子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阐发,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不雅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
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典型题例]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那么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那么团结亡〞。
试用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说明这一论断。
例:一位19世纪中后期到英国的法国史学家曾经这样描述当时所见所闻: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胜。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349a9e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c.png)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2.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二、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是解答的关键1.定向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定法词: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指出、列举等。
3.定位词: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
三、利用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确定答案来源、思路和表述方式1.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2.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思路。
3.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表述。
四、读题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1.读题引:先读问题,了解要求。
2.读正文: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有效信息。
3.读出处:结合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回答问题。
五、注意答案来源、思路和表述方式的清晰性1.答案来源不清: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2.答案表述不准:根据定法词确定答题思路。
3.答题内容不明:利用定位词确定答案表述。
六、定向词、定法词、定位词为解答提供思路和方法1.定向词:根据材料、所学知识、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定法词:概括、分析、比较、说明、评析、指出、列举等。
3.定位词:原因、条件、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
很多人认为先读材料再看题目设问,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材料比较陌生,遇到难懂的古文或外来材料,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而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需要多读几遍才能理解。
因此,先读题目设问可以帮助定位材料内容,明确答题方向和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容易思路清晰明确。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包括看两头找信息和读懂、读透材料。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需要注意不漏读。
对于材料的阅读,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观点,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23f82480eb6294dc886c2c.png)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
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
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 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 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 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 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 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材料解析题的分“层”,通常有三种情况: 如果一个材料是有几段文字构成,“段”就是分 层形成答题“要点”的主要依据;如果一个材料 是一段文字构成,分层最便捷的手段就是利用 “段”中的标点符号,常用于分层的标点符号有 句号、分号、省略号等;第三是材料与材料之间 本身是相对独立的“层”。
2、理解材料(语文阅读分析法) (1)通晓全部材料 (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层次等) (2)抓住关键句、词、字
(3)重视材料间关联,抓住中心问题。
3、准确审题( 咬文嚼字法 ) 分清学科:
常用问法:
(1)“根据材料X,指出(或概括、归纳)…” (2)“根据材料X,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概括、 归纳等)……” (3) “综合x材料……谈认识”
明确题型:
(1)列举题:(列举、举出、哪些<史实>) (2)陈述题:(简述、概述、怎样) (3)联系比较题:(比较、有哪些异同、变化) (4)因果分析题:(分析、有哪些原因或影响) (5)归纳概括题:(说明、归纳、概括、指出) (6)信息提取题:(获得、反映、根据材料……) (7)开放式评析题:(你认为、有何认识启发等)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5547254e009581b6bd9ebd4.png)
浅谈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处理和筛选信息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比较辨别能力和学科知识迁移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
它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因此有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感觉无从下手,并且失分严重。
那末,怎样才能答好这类题呢?我认为应本着以下思路、技巧解答。
一、看看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使材料的解析定向化。
它的定向作用表现在:1、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①:自古贵中华,贼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有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⑴、材料①是唐朝哪位皇帝说的?⑵、材料②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两则材料有无关系?通过看设问可提取到这是有关唐朝的信息。
2、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如上述材料要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问题。
3、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
明确了设问的要求,确定了材料的方向,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二、读对材料要细读,还要注意作具体分析。
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内容,各段材料的联系,找到材料的核心。
读透材料的本意,领会其引申义。
另外,材料中的说明性文字,往往给学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有解题所需的信息,所以一定要注意。
其次还要注意从主体材料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一小部分。
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三、提炼在解题过程中,提炼与看、读是一致的。
1、材料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映射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内容。
具体作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段,短材料分句。
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主要字词,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2、提炼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9343eeda98271fe910ef9c1.png)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一、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6.分析材料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一读: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
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
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
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
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
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
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
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3b456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9.png)
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初中数学中的材料解析题是一种需要分析、理解和推断的题目类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
1. 仔细阅读题目首先,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整个题目,理解题目中提供的材料和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材料和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和分析信息,从而更好地解答题目。
2. 分析材料在阅读材料和问题后,学生应该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
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查找关键信息:确定材料中的关键数据、条件或观点,这些将有助于解答题目。
- 理解关系:弄清材料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数量关系、因果关系等。
- 推断结论: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推断出可能的结论或解决方法。
3. 制定解题计划在分析材料后,学生应该制定解题计划。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明确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寻找的答案。
-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材料和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合的解题方法和公式。
- 确定解题步骤:按照逻辑顺序,确定解题的具体步骤和计算顺序。
4. 反复检查在完成答题过程后,学生不应忘记进行反复检查。
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检查计算过程:确保每一步计算的正确性,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 检查逻辑推理:确认自己的推理是否合理、完整,并且与题目要求一致。
- 检查答案:核对得出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5. 练和积累最后,要提高对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需要进行大量的练和积累。
通过反复练,学生可以熟悉不同类型的材料解析题,并逐渐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进行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时,请学生注意上述技巧,灵活运用,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以上是初中数学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进步!。
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例证
![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例证](https://img.taocdn.com/s3/m/03d889faf90f76c661371a13.png)
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四川蓬溪中学杨永材料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已有历史知识,通过阅读史料提取归纳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并由此考查考生概括、分析、认识、论证、评价等历史学科能力。
材料题一般是具有共同切入点或者共同主题的四个或者五个材料与四个或者五个递进深入的问题构成。
同学们要成功突破材料题难关,必须做到如下四个方面:对教材知识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理解,熟练解题的方法、思路、技巧,然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培养正确的应试心理。
今天我们谈到的是材料题解答的思路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答题习惯,我们将材料的解题思路简化为如下四个步骤:粗读材料、规范审题、精读材料、组织答案。
第一:粗读材料浏览材料,得出线索。
阅读材料不能够一开始就细致读下去,这样会让人被材料迷惑,或者被艰深的材料吓住。
因此,第一遍阅读我们应该粗读,去发现每个材料大概涉及的时间,人物,事物,观点,然后整理出材料间的关系。
阅读导语,了解题眼。
材料题前面大都有一段看似可有可无的导语,但导语不真是多余的,它可能是对该组材料进行综述,它可能告诉我们材料的共同主题,以及材料间的线索,或者描述材料涉及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规律。
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利用导语。
有些时候,导语经过概括提炼可以变成某个问题的答案。
留心出处,注意暗示。
材料出处也是一个关键信息,同学们要善于通过材料出处来判定材料涉及的史实存在的时间段,空间位置,或者人物属性,当注意到这些有效信息,同学们就可以与教材某专题某课的具体知识建立联系。
回归教材,挂靠知识。
同学在三年的学习里面已经对教材知识相当熟悉,甚至已经能够系统深入的把握。
这是解题成功的一个必备的知识背景。
在解答材料题过程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把材料涉及的事件,观点与教材知识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能够让考生们心里有底,然后自信的答题,考生也能够对材料涉及的事件进行横向的联想,纵向的比较,深入的认识。
粗读材料,了解材料。
粗读的任务只是大概了解材料,为后面的解题流程打下基础。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6887e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8.png)
高考史料分析的解题技巧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考试题型。
具有“制作精巧、容量大、灵活性强、辨别力强”的特点。
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很不及格。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应该掌握四个步骤,即:阅读、搜索、思考和回答。
一、阅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阅读、通读、理清材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1. 先读题,再读材料。
很多人认为有必要先看材料,看题目再提问。
事实上,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阅读材料是比较陌生的。
如果遇到难懂的古籍和外来资料,容易引起恐惧,影响答题,不回答问题的要求和方向就阅读资料。
不强,效率不高。
需要多读几遍才会不知所措。
因此,先读题,设题,定位材料,明确答题方向和目标,带问题读材料,使思路更清晰。
2.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资料。
材料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是提议者简要介绍材料的来源和内容的地方。
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家和功能,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项或多项信息。
这些解释性文字往往给问题解决者一些提示和指导,并可能隐藏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例如,回答第一个问题“思南最晚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就很重要。
②理解并通读材料。
材料的阅读一般要读三遍:第一次粗读,找到材料描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仔细阅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得有效的信息。
杜绝半知半解匆忙回答问题的悖论问题。
第三次以阅读为重点,以提问为重点,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以及解决命题能力的测试方向。
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与答案无关的内容被省略号删除,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须重要且必须包含重要信息。
2. 发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阅读”往往是一致的,没有必要将两者分开。
1. 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
具体方法是:先分析素材,把长素材分成几段,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段落,找出每个句子的意思;如果素材只有一句话,找到它的词,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等。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40c0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9.png)
材料解析题是学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掌握解答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总结的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解答思路和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答题效率
正确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可帮助你更清晰地理解题目,提高答题速度。
避免错误
认真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可以避免在答题过程中犯一些常见错误。
案例分析题
• 认真阅读、理解问题和文章 • 分析相关问题及因果关系 • 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 项
1 错误
没有认真理解材料的内容或问题的要求,不进行充分的分类和分析,计算错误等等。
2 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问题和材料,分类逐个回答,注意信息的限制和合理性,不盲目猜测答案等等。
• 实验分析题 • 数据分析题 • 财务报表分析题 • 文学作品或文章分析题 • 案例分析题
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实验分析题
数据分析题
• 了解实验原理和目的 •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 总结和讨论实验结果
• 理解数据来源和数据内容 • 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和趋势 • 合理总结和预测数据结果
取得好成绩
综合运用一些解答技巧,你将更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步骤
1
阅读材料
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确保你已经充分理解材料上的信息。
2
理解题意
翻译和理解题目的意思,确保你已经清楚地知道题目要求你做什么。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类信息
将问题细分,并对每个细节分类和回答。确保你覆盖了所有的信息。
材料解析题的常见类型
实例分析:应用解答思路和方法
分类问题
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
![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e0f42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6.png)
注意:一般来说,定位词前往往会有关键的限定词,限定答题的时 间、空间、角度等。
公式一: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
定向词分类 根据材料回答
定向词暗含答案来源
材料
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 设问不受教材束缚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 答
综合上述材料回答
教材
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 只不过是个引子
材料+教材
(定向词)
(定法词) (限定词) (定位词)
第三步:找联系(解题的关键)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 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 对问思答。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材料内容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把材 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 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
设问部分:
如何读?(阅读顺序) 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 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
(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 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 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 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 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3)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是什么?
(限定词) (限定词) (定位词)
(4)朝鲜战争爆发时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限定词)
(限定词)(定位词)
(5)根据材料三,概括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