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疑析疑
1、为什么先叙述中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 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 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 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此句中的 神勇 “不料”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 ( ),同时又是对敌人的强烈的 嘲讽 ( )。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一句中 能把“南京”改为“蒋介石政府”吗? 不能;因为当时蒋介石已下野,李宗 仁出任代总统。
品读课文,揣摩语言
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准确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
家、书法家、诗人,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
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
东选集》中。
预习检查
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wú 芜湖 xiè 泄气 yù 区域 xian 纤维 jian 歼灭 qian 阡陌
毛泽东
知识链接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 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 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 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消息)的结构
•标题:有引题、正题,还可以有副标题 •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 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 表现主题是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 释 •背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有时可暗含在主体中。 •结语:对消息内容作一小结,或指出所 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有时可暗含在主 体中。

荻港 要塞 阻塞 瓶塞
kuì 溃退
dāng 锐不可当
dà ng 当铺
sài sè sāi
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 的层次。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 20日夜起,—————课文最后。
把主体部分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20日夜起——已度过三十万大军)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 (21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 (汤恩伯认为——结束) 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江阴Fra Baidu bibliotek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如“1000余华里”“24小时内”“至发电 时止”“余部”等。
简洁有气势富有感情色彩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 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 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 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 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 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 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 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 要打响。
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 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 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 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 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 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征: 立场、观点鲜明,内容 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 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
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 论、描写。
时代背景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 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 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 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 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 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 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 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 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反动派看 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 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 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须 将革命进行到底。
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分析了 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新闻结构的哪个部
4、上述议论,作者主要抓住哪一方面 来论述的?论述的作用意义是什么?
主要抓住第二方面来论述。
作用意义: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 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正是我军 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评论这 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 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在新闻中作者将自己 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了其中。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 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 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 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 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 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 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 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 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 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 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 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 权的覆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