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反思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第1篇: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但不能淡化工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与人文*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对语文课程*质的最新认识。
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
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水乳jiao融。
语文学科的人文*和工具*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但不能淡化工具*。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6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一1、概念中要害的词语一定要讲解到位为了深刻讲解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熟悉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
也就是说,单质和化合物应该在纯净物的范畴内进行区分,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定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轻易错将一些物质如氧气、臭氧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概念的内涵一定要剖析到位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一定要进行剖析,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
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
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二大致采用了以下几种学法:1.情境设置法。
课前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从感性上让学生自然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
2.诵读法。
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文言文的教学来说,诵读尤为重要。
整堂课我以诵读贯穿始终,从初读、译读到理读、背读,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文意,赏析美点,尤其是其中的去掉句读竞读和小组分层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5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紧要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觉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最新5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篇一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教学智慧的实践。
教学的多而杂性决议了它是体现老师实践智慧的过程,而不是老师演练技艺、呈现学问的过程。
以前语文老师的教学都是一板一眼遵奉并服从课本学问,而通过反思,老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搜集大量事例并以各种形式向同学呈现。
1、教学体会1.1加强老师修养,加强老师创新本领。
都说中学孩子最擅长仿照,老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同学的影响是极大的。
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本身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
所以,老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紧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同学作出的模范。
”老师必需自发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老师创新本领的高处与低处直接影响着同学创新本领的强弱。
老师应不绝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究,不绝丰富并扩大本身的学问面,在把握学科学问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把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学问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2科学使用教材。
遵奉并服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
新教材的编写以同学的生活阅历为基础,以同学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从同学的进展需求启程,以社会生活为主题阐述理论观点,生活化学科学问,使学问贴近实际、贴近同学、贴近生活,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体现,使语文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劝服力加强。
因此,关注过程和凸显观点是新教材内容的体现方式。
由同学的日常生活场景启程,在生活情境中同学能够体验、感悟,最后回归到同同学活,也拉近了教材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有很强可读性。
刚开始新教材不能够适应,笔者曾走到两个极端教学模式:部分老师由于受旧教材编排学科学问逻辑思路的影响,开始接触到新教材以生活逻辑为主线的编排思路时,感觉很零散、很感性,不成学问体系。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工作总结5篇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工作总结5篇篇1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收获良多,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
一、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我认真制定了教学计划,按照课程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手段上,我注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
这些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形象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成果和亮点本学期我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学生的语文成绩稳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我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组织语文竞赛、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同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课堂互动、鼓励自主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个问题,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此外,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四篇)
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在初中语文课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犯一些错误。
通过反思这些问题和错误,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以下是我总结的初中语文课后反思大全。
1.学习态度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感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
有时我会拖延时间,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学习任务。
这样会导致我在学习语文方面的成绩下降。
我意识到,我需要改变这样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完成作业,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问题。
2.阅读理解方面:在语文阅读理解中,我有时会出现理解错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或者文章,没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阅读的效率和准确性。
我要养成先读题再读文章的习惯,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注重细节的把握。
3.写作能力方面:在写作方面,我有时会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准确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好语法知识,或者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要改进这样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
我要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我要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4.词语运用方面:在词语运用方面,我有时会出现使用错误的情况。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掌握好词语的用法,或者没有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我要加强词汇的记忆和使用,注重词语的搭配和辨析。
5.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我有时会出现掌握不牢固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复习和总结,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我要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总结习惯,加强对知识点的强化训练,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6.思维能力方面:在语文学习中,我有时会出现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没有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我要改进这种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0篇篇一: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一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峻问题,也敢到了自我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职责的重大。
于是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总结,和大家共同交流。
对自我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下小结。
一、教学方法要稳中求变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厌倦,而太多变的教学又让学生琢磨不透,不能构成规律,无“法”可依,所以教学就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改善,既需要象做饭一样要变换花样,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构成必须的格局和习惯,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寻。
例如每一天的预习,需要有必须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明白就应做什么。
生字、词语以及有关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初次阅读课文,是务必掌握的。
而有时也需要一些变化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学《变色龙》的时候要求学生把自我朗读的最好的段落录下来,让学生透过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学主体要调动激活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有时我们总是为僵化的课堂气氛而很苦恼,其实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是一天能够培养的。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
尤其是此刻的孩子他们从小理解良好的教育,聪明指数绝对超过了我们小时候,如果要是用我们来衡量他们是不行的,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给学生一个施展自我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设想一下,这个没有看到他所期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会怎样样呢?同学们纷纷的去说。
有的说,他懊悔之极,之后自杀了;有的说,他也旧病复发,痛苦而死;有的说,他在一次次的噩梦中死去了;还有的说他之后遇到了一个好的医生来这个城市,于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之后就用自我所有的钱,买下了对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学生的想象潜力是超出老师的想象的。
三、教学重点要突出体现语文课堂要突出重点,体现亮点。
其实新课本每单元基本有一个重点,但是每课又有各自的特点。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反思12篇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反思12篇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反思2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完作文就交给教师,然后教师用上好长时间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
费很大劲批阅出来,但到讲评时,由于时间隔得长,学生早已淡忘,甚至不记得题目,对教师的辛勤劳动,认真讲评,学生根本不买帐,收不到什么效果。
更大的问题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讲评,把教师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大大限制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那么,如何在作文批改中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作了如下尝试。
学生完成作文之后,马上进入互相批改,认真评估环节。
以队为单位循环调换作文,以小组批阅。
小组由语文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四位同学共同完成四篇作文的批阅。
首先每两个同学共同默读一篇作文,边读边作好旁批。
精彩之处打上圈,并作赏析;有问题的地方画横线,批注上原因与修改建议。
这样旁批完一篇作文,组内互换,以同样的方式阅读另一篇并补充旁批。
四个同学都读完这两篇作文,这时在组长的带领下,同学各抒己见,作出总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有时会因为一个字的写法去认真地查字典;有时因为对某一句话的看法不一而争论激烈;有时因为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去与作者交流,了解写作背景与目的……整个教室是一个沸腾学习的场面,思维灵动的场面,学生那种认真批阅的热情,全身心投入的情景,常常让我感动。
我也穿梭于同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拔指导。
这样的作文批阅课上,学生是活跃的,是激情的,是非常有收获的。
因为不同的作文表现出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人生感悟,同学们在热情地批阅中,形式上是完成了批改任务,实质上却是学生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能放飞自己的思维。
在批阅同学的作文中,欣赏同学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对有问题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准确地评价同学作文,这样一个过程的学习,明白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写好作文的标准,提高了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更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反思3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在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的见解,畅想美好的未来!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体会到了语文深远的内涵,品味着语文课本散发着清新而悠长的馨香!新课改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语文课堂及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课堂教学在以下一些方面迷失了……一、小组合作讨论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四篇)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中学语文新课改在我校已进行了近一年,在这期间的上课过程中,本人渐渐有了以下一些体会。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关于初中语文新课改来说,我最初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 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往往我们的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是有这样的一些现象:例如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知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细讲精练;一些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却将之分化,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一些学生自己的见解和体验,往往因为老师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扼杀。
……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研究新课标,并通过教学实践,明白了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分析运用独到的处理方法,把教学思考中的特点、优点、亮点通过情景表达出来。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的去做: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面对新课程,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0篇)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0篇)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篇一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
作为语文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
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
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师生互动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
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学生通过提出疑问、自行释疑,会深入理解课文,丰富了课外知识的。
由此,我就启发学生:文选内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完善,健全中学语文知识结构是课内课外等综合因素建构而成的。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
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
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
学生的兴奋点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们对课文会进行再创造的。
如果每天都是轻松愉悦的上课,那么学生的灵感和情感会得到激发的。
此外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变教学思路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8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8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篇一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
在对教材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
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
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
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
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写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过就其自身而言,就是师生心灵的共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例如:一位我在导读《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突然问:“老师,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儿童极富好奇心的可贵天性,决无丝毫恶意。
学生们议论纷纷,但我很高兴,借机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障碍物。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反思引言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育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课改的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并探讨如何通过课改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课改的背景近年来,教育界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批评声音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一现状,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而课改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改革方式,旨在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问题与反思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 课堂内容单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传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给学生一种被动接受的感觉。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倦感,学习兴趣逐渐减退。
2. 学生参与度不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多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缺少实践环节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偏重于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环节。
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表面,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掌握和了解。
课改的探索与实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语文课改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措施如下:1.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课改中,我们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除了传统的教材内容外,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践案例和阅读材料。
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展览、书法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和实用性。
2. 倡导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教学方式。
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 引入实践环节在课改中,我们应该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合集五篇)第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三溪中学陈甫华以往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这样做肯定不对,要破“课堂为中心”。
自然、社会、沸腾的现实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
这次课程改革,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
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
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
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
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
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
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
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30篇简短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30篇简短以下是一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简短文章:1. 反思篇一: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2. 反思篇二: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反思篇三:强化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 反思篇四:注重写作技巧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5. 反思篇五:强化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短板,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 反思篇六:拓宽知识面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我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以满足教学需求。
7. 反思篇七:注重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健全人格。
8. 反思篇八:合理设计作业我们要合理设计作业,避免过多重复性任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9. 反思篇九: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10. 反思篇十:加强学科整合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 反思篇二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21. 反思篇二十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困扰。
22. 反思篇二十二: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3. 反思篇二十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24. 反思篇二十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得到提高。
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反思1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我校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努力,我校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弯路。
如: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至于在一段时间里课堂上活动虽然很多,形式也丰富多彩,热闹是热闹了,可是热闹过后留下的却微乎甚微——各种各样的活动及其丰富的形式让学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并阐述为何选择这些内容的原因,不管这些原因是否成立,似乎都是课堂的“标准答案”,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
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
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
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教师要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
教师指引,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
初中语文课改反思一、引言语文课作为学生繁重课业中的一门主科,在中学阶段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语文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重的书面表达训练、传统的诗词文学理论灌输以及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课进行反思与改革,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二、问题分析1. 过重的书面表达训练目前的初中语文课以作文和阅读理解为主要形式,使用的教材和训练材料多以文言文和古代文学作品为主。
这种做法导致学生过分追求文字表达的华丽与正确,而忽视了思维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体验。
2. 传统的诗词文学理论灌输传统的文学理论是初中语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这些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使得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度降低,甚至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3. 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内容与课本所讲授的文学作品和诗词并无太大关联,这导致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产生了距离感和学习的动力不足。
三、改革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初中语文课改革中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实践与体验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加入更多实践与体验的元素,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感受语文的乐趣。
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相关文化活动、展览、剧院演出等,让他们能够通过亲身经历理解课本中的文化内涵。
2. 培养综合素养语文不仅仅是一门文字表达的课程,它还涉及到对人文思考和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引入社会热点、伦理道德等内容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社会和人生的关系。
3. 鼓励创新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而不仅仅注重文字的正确和格式的规范。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写作工作坊、组织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能。
4. 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文学、当代小说、影视作品等。
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七篇)
1、本课教学中各环节安排的比较紧凑,但是环节的衔接不够自然,教师语言有停顿的现象,主要是教师备课还不够熟悉。
2、授课伊始,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热情,没有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讲课还缺乏激情,没有完全融入到课堂中来。
主要是教师进入角色慢的缘故。
语言缺乏感染力,不能带动课堂的气氛,在以后还要多加练习。
3、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范围小,没有注意那些胆小不敢举手的同学,教师应给他们发表看法的机会。
4、没有组织学生对活动一进行评价。
5、在破坏生物资源的这一环节,如果能找到视频的资料,直接播放给学生来看,那么将更加真实,更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憾,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创造了积极的氛围。
总之,为了适应这门新的学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尤其是加强自己组织教学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获得提升,继续探索实践,更快适应科学这门新学科的教学工作。
1、学生对亚洲的地形及气候的相关内容不能够熟练的落实到图上。
2、对于第七章四个国家的内容,学生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还不够明确,特别是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对于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的内容较多,复习过程中感到困难的问题是理解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放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这一节中来解决。
4、第九章的复习重点是美国,学生对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美国工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得不牢固。
5、对于极地地区复习难点是在极地地区如何确定方向。
针对在复习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准备带领学生再把其放到课本中去解决,同时结合检测题进行巩固。
由于本节课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教师讲解的部分过多,这导致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从而使这节课的重难点不够突出,虽然层次分明,教学思路清晰,但从学生的课堂及课后反馈来看,效果不是很好。
本节课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一级主题的其中一节较为重点的课,这也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3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3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篇1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主体地位。
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两年多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又容易被忽视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
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作用”。
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
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旧时代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
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效果。
二、适度点拨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轨道,使学生得到美享受。
教朱自清《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脸红起来了”。
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
还有老师紧扣“太阳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美,产生了明媚春光那种温暖、欣悦感受。
三、适时点拨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火花,及时加一把火。
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的教学反思1在我教学的这几年来看,我发现大多数同学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潜力。
所以呢这天写的这篇《初三语文教学反思》是来检讨自我教学上的不足,也期望能与大家交流,共同进步,把知识更好的传播给学生们。
一、掌控好课堂首先要精心备课,以“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走入课堂。
教师要拥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就务必对教学资料深谙在心。
每上一篇新课,我都会先认真吃透教材,独立地研读课文,把自我探究的全过程摘要地记录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教参,读资料,将自我的见解同别人的见解比较,理性地决定取舍,内化成自我独到的见解。
这样在课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学生对话,提高自我的驾驭教材的潜力,做到上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只有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学生上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教学逻辑顺序,当好“引路人”。
教师要在短暂的45分钟将教学任务完成,讲课逻辑十分重要。
每上一堂课,对教学程序的安排,我都会在草稿本上写好几遍,反复琢磨,想了再否,否了再改,直到觉得流程贴合教学逻辑,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敢定度。
再次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的课堂闪射着学生的灵性。
教育就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的确,教育从本质上讲,不是传输,不是给与,而是一种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和心灵对话。
但是,这种对话有着极其复杂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无声,或外显,或内隐,随时随地藏匿在师生的交往活动之中。
我在课堂上总是尽量微笑着应对学生,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不断称赞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用心发言,说出独立见解。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初中语文教学反思1转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正如老舍养花所言:真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学生学到了学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也掌握了许多语文知识。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于拼音、字形不能熟练的拼写和运用,而古诗文只会背诵不能准确地默写。
2、对阅读篇目的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导致答题不够圆满。
3、作文水平有限,不能正确审题,有新意质量高的作文有但是不多,而且部分同学书写不够工整,文面不够整洁,句式标点也有错误,故作文得分也不够理想。
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老师讨论,达成共识:打算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把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
这必须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做好课堂教学工作1、夯实基础,稳打稳扎教学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是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才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上课前,让学生熟读课文,对每个生字的字形、拼音及意思均有所了解,课堂上老师再点拨指导,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多读几次、多写几遍。
在理解掌握字词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课文,不仅要从段落层次,而且还应从情感表达、写作特点等方面来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古诗文,除了要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会读会背,会默写。
教师不仅要把作业布置下去,更要及时检查,做到作业日日清,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古诗文。
2、加强阅读,提高分析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读课外读物,读名家名篇,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还应有目的地带领大家共同鉴赏一些好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把握作品的语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最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了。
只让学生模仿作文选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米”,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 我们的课堂。
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 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使之成为一代宗师;我们不断地反思,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 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就是走向合理教学、提升教育理念、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 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但并不是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认为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 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如果学生是主体,整个课堂缺乏教师 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各行其是,像一盘散沙,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 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 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
其实讲授法自有它的优势,简洁高效,在单位时间内信息输出量大。
正确运用讲授法,对发展学生的智能也是有益的。
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在学习时,什么是生产社会化就需要老师加以适当的讲解。
不然学生就很难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直注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生硬的知识,知“其然,而不 知“其所以然。
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一个学习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引导学 生学会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即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生硬的结果。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 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 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 是学业的评价者,也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者。
在这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能忽略的。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 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积极、 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探究中掌握知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热闹、“浮躁的自主、合作、探究在当前的课堂中,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学生自主意识比以前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索热情持 续高涨,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已经不难见到,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的开始了讨论研究,课 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然而, 相当一部分讨论只要老师深入其中, 就会发现这种流于形式的讨论, 只是表面热闹,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各行其是,说的、做的很多都与老师要求的无关,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 浅层化倾向,并无实际功效。
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千万别让课堂变成一个没有秩 序的课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秩序、规矩并没有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正相反,它能有效地保护学生正常地学习和 平等交流。
在一定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 自律;少一些多动,多一些探究。
我们说的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 纵。
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遵守井然的秩序并不矛盾, 一个形式上有秩序的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 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课堂,让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合作、学会探 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2、自主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模式,但有人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学生上台,老师下台,我认为这样带有片面性。
提倡学生自主活动,不等于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在倡导学生作为学习 主体的同时,并不排斥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接受教师指导的必要性。
如:调查你所在的学校或居住小区周边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学生对回答身边的环境问题不困难,但提合理化建议就很不易说全面了,这时就很需要老 师的指导。
教师引导解决此类问题要从国家和个人该如何做, 如何健全法制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方 面入手即可。
但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的自主学习,讲究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
(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真心实意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
(2)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再借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九年级政治总复习中,我展示了这样一个材料:从“神舟一号至四号顺利升空到成 功发射“神舟五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制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到 “神六实现双人多天飞行,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很多情况下都是出示问题后,学生讨论回答。
这次我是让学生自己联系材料设计问题,由于对这个材料学生很感兴趣。
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如:①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号腾空而起,直 冲云霄及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提的不错。
②请你为神舟六号飞船升空设计一条广告语或标语。
这个问题设计的也很新颖,当时我追问了一句:能展示一下你设计的广告语吗?那位同学 的回答是:神舟再登九天,科技创造强国。
尽管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还不是尽善尽美,但还是很有创造性的。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以某种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的感觉。
(6)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7)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但必须是正确的,符合课标要求的,教师必须把握这一点。
3、合作学习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时,合 作学习不应该理解成狭隘的课上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下与伙伴、老师、家长、 同学等的交流,学生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获,应该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应 该渗透贯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现在教学中有这么几种倾向:(1)合作学习主要适宜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因而 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同学们“合作找出老师布置的问题的答案。
如:九年级教材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的问题: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什么?②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③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 的回答就属于这个类型。
(2)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 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没有任何创新和实效。
(3)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就安排多次讨论,热闹的讨论声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 缺乏整体性。
这些都具有片面性,我们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要明确什么问题适宜合作学 习?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的任务;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 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的合作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动脑、有吸引力,同时还具有挑战性,有利于集体研究,促 进合作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其次,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衡量学生是否进行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 组织小组讨论,而是看学生的活动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善于倾听、 述说、交流、分工与协作等),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
如在课堂合作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并在组内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 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 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合作时, 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 细致分析一下过程,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 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让每一位小组成员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 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3)真正让学生有效地 开展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①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合作。
②明确学习中当多人合作的效果确实比一个人好时,才进行讨论合作。
合作时要处理好组内组员之间的关系。
③合作前要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作好合作的准备。
④合作学习的时间、频率要控制适当。
⑤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准确表达小组讨论研究的结果。
4、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有的老师认为有了新型的学习方式,传统的的学习方式就应弃之不用了,也就是接受学习 被全盘否定。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接受学习,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探究学习,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①我认为接受学习还应分两种:被动接受式学习和主动接受式学习。
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同于学生单向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式学习, 也不同于科学家发 明创造所采用的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 而是一种通过类似探究的方法或途径来获得或体验知识 结论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既包括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但实质上又仍然是接受式的 学习,不过是通过探究和体验而获得知识结论的主动接受式学习(因为知识结论已经由前人发 现并加以概括形成理论,并构成课程内容了)。
而这样一种兼容两者的主动接受学习方式, 恰恰正是普遍存在于我们学校中的学生学习方 式。
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探究,每个问题都探究,那样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应引导学生就某 个章节、某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究方法,学会对问题的探究。
可见,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彼此应取长补短。
当前我们在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时候, 既要看到探究学习是师生在课堂中一种积极 的学习方式,又要看到这是一种受学习内容、学习条件限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不能普遍适用 于任何内容的学习方式。
三、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 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
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片面地运用了肯定为主的教学 原则,几乎课堂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不错,你动了脑筋“你真聪 明等鼓励性语言,但对一些错误的回答,老师却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认识领悟,回答究竟是 “错,还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