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20届高三4月高考诊断性测试(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市2020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高三历史试题2020.4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这表明春秋后期

A.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B.商品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变

D.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2.戎氏是原生活在西域的少数民族,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原。学者在对其家族墓志的研究中发现,第四代戎琼(卒于公元655年)的墓志,将其籍贯从“上游西域人”改为“恒州灵寿人”。这一改动可以说明唐朝

A.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统治区域扩大

C.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北方人口南迁

3.《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4.邓文如《谈军机处》载:“军机处所用苏拉(即听差),照例拣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之幼童,称为‘小么儿’”,“从前京师士大夫的风习,达官多喜延接宾客,有往谒者无不答拜(回访);惟军机大臣,例不向拜,人亦不以倨傲目之”。由此说明军机处A.注重廉政建设 B.重视人员素质C.强化保密意识 D.杜绝官场旧习

5. 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这说明太平天国

A.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B.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

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D.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6.下表列举有关黄海海战的细节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

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浅野正恭《日清海战史》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

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军年签》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7.1929年4月,红四军政治部在江西南部于都发布了134条标语,主要包括“针对国民党以及帝国主义”、“共产党和红军的性质及任务”、“目前时局”、“共产青年团和青年妇女以及商人和工人利益”等等。这些标语的发布

A.有利于土地革命斗争顺利开展 B.壮大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力量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 D.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

8.1938年初,当国民党军向黄河以南大撤退、日军继续向中国腹地进军时,八路军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发动游击战,占领广大农村,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八路军的这一战略

A.推动了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 B.迫使日军放弃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说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D.表明游击战成为抗战的主要作战方式

9.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继续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D.社会生产力倒退

10.古代罗马法中规定:法官在审理诉讼案件时,如果原告有欺作、胁迫等行为,被告如果也有可原谅的错误,法官有权减免被告的责任。这一规定

A.提升了法官的司法权威 B.有利于维护诚信和公平

C.意在维护罗马公民利益 D.强化了人们的守法意识

11.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教会组织改变了中世纪那种崇尚独处沉思和宣扬安贫禁欲的宗旨,介入到世俗生活中,对各种社会问题倾注了更多的关心。这一转变表明A.世俗权力大于宗教势力B.人文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C.上帝的权威受到了冲击D.教会主动地应对社会变革

12.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15世纪中叶,法国颁布了“实利准许法”等法规,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的权力。这反映了一些西欧国家

A.宗教改革的成效B.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

C.天主教会的腐朽D.封建专制制度的解体

13.英国的《谷物法》规定,只有在本国粮价达到或超出每夸特(重量单位)80先令时,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而事实上,当时英国多年来粮价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的水平。该法案1815年出台,1846年被废除。下列关于《谷物法》说法正确的是A.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 B.其出台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C.其废除反映自由贸易的要求 D.主要体现对农民阶级利益的保护

14.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德国西柏林的水、陆交通,停止蔬菜和其他食品供应,形成了战后轰动世界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不过,苏联一直开放着空中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实施,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这表明

A.冷战态势尚未形成 B.两极格局正式确立

C.美苏对峙中保持着理性 D.柏林危机中美国占优势

1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着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A.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

B.有利于形成世界性利益共同体

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

D.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0分。共5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