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动技术的发展
南宁电网厂站端远动系统现状及发展
![南宁电网厂站端远动系统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74b3a05f12d2af90242e6c4.png)
2 厂站远 动 系统存 在 的问题
21 厂站综合 自动化不普 及 。2 k 变 电所 只有南 宁石西2 0 V . 20 V 2k
免设 备重复配置 , 低C 、T 降 T P 的功耗 , 高测量精度。 提
313 厂站远动量测 数据的采集在满 足电网调度 自动化遥测量 .-
精度 的前提下可 以采用 电量变送器 , 也可 以采用交流采样方式 , 必 但
“ 十五”期 间, 规划 新上厂站均采用综 合 自动化系统 , 综合完成 厂站运行监视 、 控制 和远动等 自动化 功能 , 为逐步 向无人值守 厂站 过 渡提供条件 。
数据 采集精度不高 。属 淘汰产品 , 无备品备件 , 影响设 备运行 的可靠 性 和安全性 ,0 0 T 故 障时间 占总故障时间 的I . %。 2 0 年R U 9 I 9 2 远动通道质量不 高 , . 3 多为电力线载波复用 远动 , 绝大部分没
目 , 前 南宁 电网各2 0 V、1k 厂站均 已安装 了微机远动装置 , 2 k l0 V 采集厂站实时运行 信息 , 分别 以P L I G D 规约 向广西 电网调度 O L N 和C T
中心和南宁地调 发送。新上变 电站 一般按综合 自动化 站设 置 , 部分 厂站实现 了无 人值守。
维普资讯
电力科技论文平台
GUANG XIDI AN YE
店 景 审
南宁 电网厂站端远动系统现状及发展
文 浩
( 林 供 电局 玉 广 西 玉林 570 3 0 0)
[ 摘要 ] 笔者以其从事远动 自 动化工作的经验, 对南宁电网厂站端调度 自 动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
信息 的采集 、 理 、 送和控制 命令 的执行 直采 直送 , 处 传 满足 电 网调 度
电气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气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2068aa4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6.png)
电气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电气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电气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气原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对电力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控制的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f3367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f.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摘要: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在设计和实际应用远动控制技术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开展技术研究,提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效果,促进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
因此,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了远动控制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和优势,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远动控制技术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系统的供电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生活需求,我国电力系统需不断进行改进、创新,朝着自动化的方向探索、发展。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远动控制技术需确保生产、输送、变电以及配送每一个环节运行的稳定性,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科学合理地应用远动控制技术构建智能化电网,进而实现自动化发展目标。
一、远动控制技术运用的重要性及优势(一)远动控制技术运用的重要性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多且复杂,具体包括发电、输送、变电、配电等众多环节,只有保证每一个环节中所使用的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通常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在继电保护、动态监测系统等重要的环节中应用远动控制技术,以合理且有效的方式减少电力系统运行时的故障,为广大用户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服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用电需求。
在应用远动控制技术时,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电气领域的市场环境有全面了解,深刻认知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才能实现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高效应用,从而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二)远动控制技术运用的优势由于远动控制技术的功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特点和优势才能突显出来,实现信息数据的全面采集,按照获取的客观且准确的信息,联合电子终端设备反馈的信息,便于及时发现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缺陷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等,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降低系统运行时的潜在威胁。
电力远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电力远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739e5f5941ea76e58fa04c8.png)
在有 干扰的情况下 ,远动系统仍能保证技术指标 的能力称为远动系 统 的抗干扰能力 。
众所周知 ,任何信道 中必然存在着人为的或 自然 的干扰。在 自然干 扰 中最有害的是工业干扰和起伏干扰。此外 ,在多路传输时还有信道间 的路际干扰 。因此 , 在远动系统信道另一端得到的已不是原来 的信号 , 而是信号和干扰的混合 。假如信道 的输出端没有特殊的方法把原来的信 号分离出来 ,减免干扰 的影响 , 则在遥测 时将造成误差 ,而在遥控时将 有可能发生误动作 。
中 图 分 类 号 :T M7 3 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0 5 — 4 8 O 1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铁路 自动闭塞信号在整个铁路 网中所 占 的比例越来越 大。自动闭塞信号对电源的要求有其特殊性 , 各个变配电 所、自 动闭塞电力线路沿铁路分布 , 其 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负荷开 关不易集 中控制 ,在没有形成 电力远 动系统格局以前 ,上述设备的运行 是靠 电力调度所通过电话来进行调度 的。 这时 , 一个信息的上报 、 计划 ,
电力远动系统 的性能指标及其发展趋势
李瑞 雪
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供 电段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0 0
【 摘 要 】为 了确保铁路 自动闭塞 电源系统的高质 量运行 ,迫切 需要形成 电力远动化的格局 :一个电力调度 中心,统一指挥 ,集中监视和控制各个 变配电所、 自 动 闭塞 电力线路 。电力远动 系统的性 能指标一般来说有可 靠性 、容量、实时性、抗干扰 能力几个主要方 面 现代远动 系统的发展 趋势 是调度 端远动装 置与计算机 系统一体化 、变配电所远动装置智能化 、远动 系统向多微处理机结构发展 。 【 关键 词】电力远动 系统 性能指 标 发展趋势
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
![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1be8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2.png)
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远动控制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远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远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远动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现代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测控和控制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包括远程测量和远程控制两个方面,可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开关设备、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
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远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远动控制技术开始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
80年代初,国内开始研制电力系统的远动装置,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监测能力。
9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远动控制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之一。
1. 远程测量远程测量是远动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它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进行远程实时测量,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等。
通过远程测量,电力运营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远程控制3. 线路故障检测远动控制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线路故障检测,通过对输电线路的故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快速定位线路故障位置,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远动控制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远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
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的发展及应用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的发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d40f82cc22bcd126ff0c4e.png)
多的安全性知 识 ,需要对其 可靠性做 出必要的保障 ,为 了 获得更多经济性 、安全性 的电能质量 ,电力调度所 需要准
确而及 时地 掌握 电力系统 的运行状 况,因而就会采 取一定 的信息监测措 施 ,以便 对 电力系统运行 中 的数据 、参数 、 主 电机 工作 状况 以及 断 路器 的投 入 状况 等进 行 操作和 调
能够实现 电力运行系 统中相关数据 的遥测和遥信 ,还能够 对系统信 息数值进行 交换 、再分配 和实时计算 。与之相对 应 的便 是硬件逻辑布 线装置 ,这 种装置缺乏一 定的信息技
术 ,而软件化远 动装置可 以发 挥出类似于计算 机软件 的功
效 ,通 过软件操 作来实现通道 信息的传递 。但 它和计算 机 软件有着诸 多不 同的地方 ,最突 出的特征 就是软件 中的指 令 系统 ,通过 强化的逻辑判 断指令能够将 远动装置 中的重 要信 息 及 时处理 掉 ,在 电力 系统 中得 到 了十 分广 泛 的应
用 。软件化 远动装置在使 用过程 中具 有以下 明显特 征:想
循环为2 0 0 m / d( 单线米 )。
( 4 )无碴 轨道专业性较 强,需成立专业 的施工 队伍进 行施工 ,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及质量 的控制 。
( 5 )轨道精调 占去了近 一半的循 环时间,在测 量仪器
及 调试 工具 方面 有 待 进 一 步研 究 。 o
2 0 1 3 年第2 9 期
( 总 第 2 7 2 期 )
中 阖高新技条/ 止 \ 业
t f { H^ H 5H—T c f f P 5 i
NO. 2 9. 2 01 3
( C u mu l a t i v e t y N O. 2 7 2)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介绍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3ad1f26daef5ef7bb0d3c16.png)
IEC 61850标准体系
IEC61850标准建立了完整的分层数据对象模型,每个物理装置由服务器和应用 组成,将服务器分为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对象-数据属性。
2020/10/17
IEC 61850标准体系
2020/10/17
IEC 61850标准体系
系统方面
Part 1: 介绍和概述 Part 2: 术语 Part 3: 总体要求 Part 4: 系统和项目管理 Part 5: 功能通信要求和设备模型
配置
Part 6: 变电站中智能电子设备 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数字化变电站 变电站业务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驱动了变电站一二次设 备技术的融合,以及变电站运行方式的变革,由此产生了—— 数字化变电站
数字化 变电站
电子式互感器应用 智能断路器技术发展和应用 高速工业通信网络技术发展 IEC61850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2020/10/17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介绍
汇报人:魏欣 所属部门: 厂站自动化事业部
2020/10/17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担负 着电能量转换和电能重新分配的繁重任务,对电网的安 全和经济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是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条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
过程层以上实现IEC61850标准(即过程层与间隔层通信及间隔层与站 控层通信采用了IEC61850标准)。
《铁道供电远动系统运行与维护》教学课件2.4远动系统的发展
![《铁道供电远动系统运行与维护》教学课件2.4远动系统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7f5118d27284b73f34250c9.png)
● 除此之外,微机远动装置还可进行一些实时计算,如对多个牵引变电所的功率进行总和统计、输 电线线损计算、误码率统计、各种图形报表的显示、打印等等。
● (2)人机对话设备:人机对话设备包括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工作人员通过这些设 备实现对遥信、遥测等信息的浏览,发送遥控、遥调命令,编制打印各种不同的图形、报表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复示终端提供操作人员的在线培训、防误操作以及辅助决策等功能。
计算机远动系统
● (3)工程师终端:工程师终端用于实现对远动系统的调试、诊断与功能修改等功能,通过工程师 终端,可以完成对远动系统运行参数的校核与修订。
● (4)模拟屏:在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远动系统中,模拟屏作为辅助设备,用于显示各个被控端牵 引变电所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遥信信息和牵引供电系统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的遥 测信息。
硬件设计上看,计算机远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芯片级设计、板级或模块级设计、系统级设计等三个 阶段。
芯片级设计是指用户根据系统功能实现的要求选用不同类的微处理器芯片、存贮器芯片和输人输出 芯片等独立元件联成的系统;板级或模块级设计则是直接采用单板机或软硬件结合的多功能集成模 块构成用户系统;系统级设计是直接使用具有完整的硬件和软件结构的微型机系统,适当配置一些 接口电路,即可更方便地构成一个满足用户要求的系统。显而易见,随着微型计算机生产技术的发 展,微机远动装置硬件的设计越趋简单。
二、布线逻辑远动装置与计算机远动装置
在远动系统中,布线逻辑式远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依靠硬件设备来实现的,而计算机远动系统的功 能主体是依靠软件来实现。
二、布线逻辑远动装置与计算机远动装置
1、布线逻辑式远动装置
布线逻辑式远动系统功能的实现是通过装置中逻辑电路的时序电路,由它控制具有远动功能的逻辑 电路按一定的时序要求进行工作,将等待处理的遥信、遥测信息或要发送的遥控、遥调命令经各功 能逻辑电路的处理变换为适合于显示遥信、遥测信息和适合于发送的遥控、遥调指令。处理过程完 全由逻辑电路来实现,所以,其投入运行的远动装置如果需要实现功能的变更,则必须更改逻辑电 路设计,也就限制了布线逻辑式远动系统功能应用的灵活性。在这一点上,计算机远动系统具有明 显的优势。
电力自动化发展史
![电力自动化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0d87a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b.png)
电力自动化发展史1. 引言电力自动化是指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2. 起源电力自动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浮现人为错误。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人们开始研究和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
3. 发展历程3.1 第一阶段:远动控制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电力系统开始引入远动控制技术。
远动控制通过电信号传输,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遥控操作,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2 第二阶段:监控与调度系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逐渐引入监控与调度系统。
监控与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运行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3.3 第三阶段:自动化装置与智能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电力自动化进入了自动化装置与智能化的阶段。
自动化装置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
智能化技术则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4. 关键技术4.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电力自动化的基础。
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信息,为后续的控制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电力自动化的核心。
通过优化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4.3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的关键。
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远程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电力自动化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大量的电力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运行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5. 应用领域5.1 电力生产在电力生产领域,电力自动化可以实现对发机电组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运行,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529888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8.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集成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背景和意义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因此,引入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 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优化和调度,使得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降低电力损耗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4.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接入和管理,促进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和应用:1. 远动技术:远动技术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将电力系统的设备与监控中心相连,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通过远动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自动化调度技术:自动化调度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调度和优化。
通过自动化调度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发电机组和输电线路进行优化调度,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3. 智能检修技术:智能检修技术是指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检修和预防性维护。
远动技术的发展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远动技术的发展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cbf5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c.png)
远动技术的发展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远动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重要。
远动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监控。
本文将探讨远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远动技术的发展历程远动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主要应用于远程测量。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安全可靠性要求的提高,远动技术逐渐发展壮大,并应用于控制、保护、运行管理等领域。
最初的远动技术主要通过有线电缆实现数据传输,但是受到布线困难、容量限制和可靠性低等问题的制约。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远动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有线传输的问题,使远动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同时,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的普及,也为远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远动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它通过各种控制设备和监控装置,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检修、控制和自动调度等功能。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传感器是关键设备之一。
它能够感知、采集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发出相应的指令。
指令传输到各个设备执行后,变电站的运行状态便得到了调整和控制。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网络起到了承载数据传输的重要作用。
传统上,有线通信网络主要采用光纤或者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而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线通信网络也逐渐成为自动化系统中的一种选择。
无线通信网络具有布线简便、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点,能够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数据传输的要求。
在自动化系统中,监控装置是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重要设备。
通过监控装置,操作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控和管理。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及发展前景分析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及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9f1ab0783e0912a3162a8f.png)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及发展前景分析现代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不仅地域上分布十分辽阔,但在电气上却连为一体,在电力系统中,能源中心与负荷中心一般距离较远,因此对众多发电厂和变电站设备运行工况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有需要应用远动技术来完成,远动装置还能够将厂、站端的运行状态实时数据进行上传,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运动装置在信息交互和系统管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远动装置,并进一步对电力系统远动装置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进行了具体阐述。
标签:电力系统;远动装置;软件化运动装置;计算机远动装置;发展1 电力系统远动装置的概述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当前电力系统发电机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等组成情况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稳定的运行,全面提升电能的质量,需要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掌握,并采用一定的信息监测措施,正确操作和调节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项参数、电机和断路器投入状况等。
这些工作利用电力系统远动装置即能完成,远动装置通过对调度所、发电厂及变电所之间的系统信息进行及时掌握,并完成远动操控。
利用远动装置的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等功能,通过远动通信完成信息的传输,可以采用多次复用的方法来充分的发挥通道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远程控制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也使远动装置的自动化、整体化和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2 软件化远动装置电力运行系统中软件化远动装置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特点,能够对数据进行遥测和遥信,并交换、再分配和实时计算系统信息数值,更好的发挥出计算机软件的功效,利用软件操作即能够完成通道信息的有效传递。
但软件化远动装置并不等同于计算机软件,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软件中的指令系统利用强化逻辑判断指令能够及时处理掉远动装置中的重要信息。
在软件化远动装置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装置准确存取和处理则需要确保电力运行指令的有效性,并对内存装置设置一些特殊的标志。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2b4d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2.png)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02
利用云计算资源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同时利用边缘计算进行
实时监控和反馈。
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
03
制定统一的标准,实现设备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设备间的
兼容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
集成化
利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智 能分析和优化。
将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个系统中,实现更高 效的管理和监控。
数字通信阶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远动 技术逐渐采用数字通信方式,提高了 信号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02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的原理 与基础
数据采集与传输原理
数据采集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测量仪表对电力系 统中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电 气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转化为 数字信号。
数据传输
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通过特定的通信 协议和传输介质进行传输,常用的传 输介质包括光纤、电力线、无线等。
成果与影响
智能电网的建设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停电和故 障发生的频率,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某电力企业远程监控系统优化
背景介绍
某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现其远程监控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 不足,需要进行优化。
实施方案
该企业采用了更先进的远程监控技术和设备,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升 级和改造。
特点
具有远程、集中控制、实时监测 、自动调整等功能,能够提高电 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 运营成本。
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的应用场景
1 2
远程监控
通过远动技术实现对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设施 的远程监控,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量参 数。
调度管理
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利用远动技术对电网进行实时 监测和调控,实现电力的优化调度和平衡。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39e728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依赖于人工操作和手动控制,存在着效率低下、灵活性不足、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环境和社会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和意义,本文将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总结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引言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环节,通过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和故障率等。
本文将针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探讨,探索如何应用该技术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一、电力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电力系统的定义与组成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是指由电源、输电网、变电站和配电网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能源传输与分配系统。
其基本目标是实现电能的高效、安全、稳定地从发电厂传输到各个终端用户,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电力的需求。
2.电力系统的组成要素电力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第一,发电系统:由各类发电厂组成,包括火力发电厂、水电站、核电站、风电场、太阳能光伏等,用于将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
第二,输电系统:由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组成,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高效地传输到不同地区。
第三,变电站:用于对输电线路中的电压进行升降,并进行电能的分配和调度。
第四,配电系统:将输电系统传输到用户终端,包括变电站、配电线路和用户接入设备。
(二)电力系统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1.电力需求与供应的不平衡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历程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6a018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4.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历程及趋势一、引言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趋势。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采用模拟技术进行监控和控制。
模拟技术主要通过模拟电路和模拟计算机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这一阶段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监控和控制。
2. 数字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进入了数字化阶段。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控和控制更加精确和高效。
数字化阶段的关键技术包括远动、自动化装置和通信网络的建设。
远动技术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智能化阶段进入21世纪,电力系统自动化逐渐进入智能化阶段。
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优化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趋势1. 智能化升级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更精确的预测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维和故障诊断,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2. 新能源的融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能源的融入将带来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特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更加灵活和智能的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对新能源的监控和管理。
同时,新能源的融入还将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向能源互联网的方向发展。
3. 安全和可靠性的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对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
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与发展
![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6273b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0.png)
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电力系统调度中,通信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实现了智能化的运行管理。
本文将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1. 远动技术的应用远动技术是指通过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遥控和遥测。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人工操作是高度依赖的。
而通过远动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遥控操作,避免了人为操作的不准确和不及时。
远动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更加高效,并有效地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2. 数据采集与传输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需要人工收集大量的数据,而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这样,电力系统调度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3. 现场监测与控制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通信技术,可以将远端的电力设备与控制中心进行实时连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这使得电力系统调度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异常情况做出快速反应,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发展1.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度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中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减少了通信线路的布设成本,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度的灵活性。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电力系统远动 概述
![电力系统远动 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7f823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f.png)
电力系统远动概述1. 引言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远动技术(Remote Terminal Unit,RTU)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监测、控制和保护。
通过使用远动系统,电网运维人员可以远程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远动的概念、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电力系统远动的概念电力系统远动是指通过使用远动终端单元(RTU)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远程通信,实现监测、控制和保护的技术。
远动系统通常由RTU、远动协议、通信网络以及各种控制设备组成。
3. 电力系统远动的原理电力系统远动的原理主要基于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
远动系统通过RTU获取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状态数据,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
同时,远动系统可以向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设备的遥控操作。
4. 电力系统远动的应用电力系统远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保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实时监测:通过远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变压器、开关设备、发电机等。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监测数据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操作。
•遥控操作:通过远动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遥控操作,如开关、闭锁、调节设备参数等。
这样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故障监测和保护:远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对其进行保护。
当发生故障时,远动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
•数据分析:远动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提供给运维人员进行决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潜在问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5. 电力系统远动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远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的电力系统远动有以下发展趋势:•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远动将更加注重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历程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a4e4e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3.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历程及趋势1. 发展历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保护、调度等进行自动化管理的一种技术体系。
下面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1 早期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采用机械、电气和电子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一些基本参数的测量和控制。
这些早期的自动化系统主要集中在电力系统的监控和保护方面。
1.2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控、调度和保护等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时,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开始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远动技术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随着远动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远动技术是指通过通信网络将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对设备的遥控和遥测。
远动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灵便和高效。
1.4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智能化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支持。
2. 发展趋势电力系统自动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2.1 智能化和自适应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电力系统具备自学习、自适应和自优化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智能决策,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2 高可靠性和弹性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注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弹性。
通过引入新的监控和保护技术,使得电力系统具备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故障自愈能力,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运行,降低停电时间和损失。
2.3 网络化和分布式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网络化和分布式。
《电力系统远动》课件
![《电力系统远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34a8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e.png)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电力系统远动的基本原理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测量仪表,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 压、电流、功率等运行参数,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 。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预处理,如滤波、去噪、格式转换 等,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控制提供依据。
数据传输原理
数据传输方式
电力系统远动
contents
目录
• 电力系统远动概述 • 电力系统远动的基本原理 • 电力系统远动的关键技术 • 电力系统远动的应用场景 • 电力系统远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案例分析
01
电力系统远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力系统远动是一种利用远程通信技 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的技术 。
特点
具有远程监视、控制和保护功能,能 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调度和 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
04
电力系统远动的应用场景
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通过远 动技术,可以实现电网的实时监测、控制和调度,提高电网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而言,远动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收 集电网运行数据、控制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为智能电网 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遥控技术通过远程控制开关、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等操作,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 遥调技术则通过远程调整发电机出力、投退无功补偿装置等操作,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
状态的远程调整。
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
总结词
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是电力系统远动技 术的难点,用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系 统的故障问题。
VS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分析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b7a4570029bd64793e2c5f.png)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分析作者:解学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9年第12期解学摘要:近年来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章首先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包括的内容,之后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最后阐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行业;自动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在电力行业中涉及自动化技术的方面较多,本文主要从自动电压控制、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稳定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在电力行业中运行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首先需要对电气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之后通过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控制算法,实现对控制策略的优化。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关键在于对控制算法的选取。
为了实现对电力生产的物理过程进行自动控制,需要借助通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主要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也需要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关于电力行业中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随着电力系统汇总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该控制系统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在不断变化,无功功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电压与系统的无功功率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
当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充裕时,系统应对电压冲击的能力强,而当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不足时,系统应对电压冲击的能力弱,此时系统容易出现电压崩溃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动技术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远动装置的发展过程、我厂远动系统的大致构成以及PCM-318型综合自动化通讯管理机在我厂远动RTU上的应用。
关键字:远动RTU;调度;通讯管理机;数据网;主站;
引言:电能是现代工业的动力心脏,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现在电力系统中普遍采用了远动装置,用于集中监视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况。
一、远动装置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不同阶段。
1)、初级阶段
在早期,调度中心没有办法及时地了解和监视各厂站设备的运行情况,更谈不上对各厂站的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调度员和各个变电站的联系主要是电话,每天由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定时用电话向调度员报告本站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调度员需要根据情况汇总、分析,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全厂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的有限信息。
由于电力系统是实时变化的,就这些信息来说已经属于“历史”的了。
调度员只能根据事前通过大量人工计算得到的各种系统运行方式,结合这些有限的“历史”性信息,加上个人的经验,选择某种运行方式,再用电话通知各个变电站值班人员进行调整控制。
一旦发生事故,也不能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进行事故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显然,这种落后的“远动”方式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安全经济运行。
2)、远动技术的采用。
安装于各个变电站的远动装置,采集电厂的负荷情况,各线路电流,电压,功率等实时数据,以及各开关的实时状态,然后通过控制电缆传给调度中心并直接显示在调度台的仪表和模拟屏上。
调度员可以随时看到这些运行参数和全系统运行方式,还可以立刻“看到”开关等设备的事故跳闸(模拟屏上相应的图形闪光)。
调度中心可以有效地对全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
调度员还可以在调度中心直接对某些开关进行投入和切除的操作。
这种布线逻辑式的远动装置的采用,使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最基本的遥测、遥信、遥控的功能。
二、我厂远动装置的现状
我厂远动RTU投入于2000年。
设备厂家是烟台亚新利公司,现已运行10年,主要给华北局、北京供电局、值长及公司各个部门提供实时的运行数据,在远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的传输方式不断壮大,我厂于2006年新增了调度数据网系统,调度数据可以通过专网直接传送,安全性、可靠性都将大大提高,调度数据网系统的路由方式见图1。
图1
但是由于远动RTU的设备限制,无法和调度数据网连接,所以在2009年对远动RTU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入了PCM-318
型综合自动化通讯管理机.
三、PCM-318型综合自动化通讯管理机的主要功能和优点。
1、PCM318综合自动化管理机通过现场工业总线方式采集交流量、开入信号、保护信号、脉冲量、智能电度、智能直流监视屏、智能消防报警装置、低压保护、高压保护信息,也可以通过通讯方式与站内可提供通讯规约的其他智能设备通讯采集信息。
它可以与远方集控中心、调度和当地监控后台建立联系,转发相应命令给智能设备,并把各类信息通过串行口或通过TCP/IP协议上送给远方集控中心、调度和当地监控后台,实现全系统的数据通讯,并完成变电站的控制功能。
PCM318综合自动化管理机既可以接收外部GPS装置的信号,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时钟,向站内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校时。
2、采用综合自动化通讯管理机的优点
1).综合自动化通讯管理机的采用,大大改善了远动设备的局限性,电磁兼容性满足IEC255-22、IEC1000-4、IEC801-5、GB/T14598、DL/T630、DL487等标准要求,可按用户需求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或保护间隔内。
2).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器件,高性能PC104-486CPU模板、多串口模板、高速光隔离CANBUS总线(四个CAN口)、以太网及多种防干扰隔离技术等。
3).分层分布式结构,可靠性高;单元化设计、模块化结构,可扩充性强,大大方便了现场维护和系统配置。
4).插件模块化即插即用功能,可实现灵活组态。
保证通讯口可扩展,最多可扩展18个RS232/RS485/RS422口,4个CAN口,2个网口。
所有接口都有隔离抗干扰措施保证其可靠性。
5).支持多种通讯标准ethernet、CAN、RS-232、RS-485、RS-422。
针对CANBUS总线开发适应电力系统现场的通信协议,具备四个CAN网。
6).远程/当地程序下载,在线更新模块参数及设置。
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直观的界面菜单和完备的过程记录,信息详细直观,操作、调试方便。
7).维护功能强大,提供多种维护方式:可利用当地RS232维护口,使用便携电脑;通过拨号MODEM远方维护;利用以太网通过浏览器远方或当地维护功能。
三、PCM31X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机所需系统硬件和软件1、系统硬件
PCM31X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机选用嵌入式CPU、工业CPU模板等器件,CAN总线及专用通信协议等先进技术,按照面向设备间隔的思想设计而成的。
PCM31X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机采用标准机箱,模块化设计。
系统由下表所列板件构成。
主CPU板:
4个CAN口(高抗干扰性、高传输速度地现场总线接口)
2个网口
信号灯显示工作电源状态、系统运行状态。
显示接口
键盘接口
接收发送板:
2个标准接口(RS232/RS485/RS422可选)
通讯口设计采用完全隔离方式,所有通讯线内部均提供防雷保护,MODEM 出线连接防雷盒。
通讯口信号灯,显示通讯口工作状态、发送、接收状态。
FSK MODEM板:
2路MODEM通道:
中心频率△f: 3000150,1700400可设,波特率:300、600、1200可选。
2个调幅值定位器
2、系统软件
1)、通讯口说明:
系统每个通讯口工作方式都可设置为RS232、RS485、RS422,相应每个串口有3个运行指示灯。
位置及通讯端子位置参见附图。
2)、对上与监控系统通信:
规约:支持部颁CDT规约,扩展CDT规约,XT9702规约,N4F规约,S5规约,IEC870-5-101规约,网络口可使用IEC870-5-104规约等;
通讯口:PCM31X管理机每个通讯口都可连接远方集控中心、调度或当地监控后台,该系统最多可以连接6个这样的通道,各个通讯口都可以与FDK MODEM连接。
与A V A196A型RTU测控模块通信:规约:《CAN王国V2.0》通信规约。
通讯口:CAN0和CAN1口。
组成双网结构,其中CAN数据网,完成通讯口:CAN0和CAN1口。
组成双网结构,其中CAN数据网,完成现场电力监控模块间实现监测和控制信息的交换;CAN备用维护网,具备两个功能:
其一,在CAN数据网正常工作时,它负责初始化各节点,向各节点传送配置,传送各节点需要传送的量,以及各节点的诊断,传送各节点程序;
其二、当CAN数据网出现异常时,系统将自动切换至CAN服务网运行。
CAN总线上可连接110个监控模块,具备个功能模块即插即用功能。
6、结论
新增通讯管理机以后,系统简化成以下模式,见下图,减少了中间环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大幅度提高,而且随时可以增加更多的业务。
目前,远动数据通过调度数据网通道已经调通,随时等待调度主站的开通,调度数据网所带业务逐渐增加,我厂的电量采集数据、热负荷等都已经开通了网络通道,运行良好。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远动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升级完善远动设备是必然趋势,下一步我们将取消直流采样,投入交流采样,取消了诸多的中间环节,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将得到根本改善。
让我们继续努力,把我厂的远动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全国供用电工人技能培训教材—远动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