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避免写过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更加简洁明了,节省写作时间。
立意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思想,是根据所给材料 的蕴含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的 有深度的观点。
目的
立意的最终目的是协调文章的主题、结构、内 容,完成一篇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文。同时, 表达出个人的独特见解,体现出自己的写作水 平。
把握主题和立意
总结以上步骤中得出的观点,确定文章 的主题和立意,并开始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简洁明了
不要过多的赘述,突出重点, 抓住评分要点,言简意赅,确 保条理清晰。
举例说明
很多时候,举例能够更好的说 明一个观点,同时也表现出了 写作者的丰富知识和写作技巧。
积累素材
多读各种文章,涉猎广泛,逐 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写作 能力。
总结和要点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篇材料作文的瑰宝。 立意需要通过理解材料,解读材料,分析材料,总结材料和把握主题和立意五个步骤来完成。 材料作文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举例说明和积累素材等写作技巧。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审题,明确立意方向,避免偏离主题。 最后,材料作文的成功需要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材料作文的五个步骤
1
解读材料
2
对于材料中的重点概念、理论和观点等,
进行解读和理解,逐渐清晰立意。
3
总结材料
4
对材料中的信息和观点进行归纳、概括,
为立意奠定基础。
5
理解材料
通读材料,确定主旨和重点,理解材料 所表达的信息和意图。
分析材料
对于材料中的问题、矛盾和争议等,进 行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深度的观点。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一、读材料
1、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 、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 ), 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 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 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 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 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 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 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 做了,马很快卖掉了, 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 倍。
评:本段仅两句,句(1)点材料引入。方法是简练转述材料 本段仅两句, 点材料引入。 内容。材料议论文开篇的弊端常见者有三: 内容。材料议论文开篇的弊端常见者有三:其 一,照抄全部材 其二,根本不触及材料。其三,先空发一段议论, 料。其二,根本不触及材料。其三,先空发一段议论,才绕回 来引材料。该文开篇,没有这样的败笔。 来引材料。该文开篇,没有这样的败笔。句(2)点出全文中心论 点出全文中心论 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立论准确, 点:“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立论准确, 观点鲜明。 文开篇段第二句的位置,是文眼位置, 观点鲜明。材料作 文开篇段第二句的位置,是文眼位置,该位 置的句子,应视为文眼句。应特别注意锤炼好。它是有源之水, 置的句子,应视为文眼句。应特别注意锤炼好。它是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就是材料的内容和立意。 有本之木。这“水”和“木”就是材料的内容和立意。它又是 全文的统领句,统领全文的论述。仅用两句话, 全文的统领句,统领全文的论述。仅用两句话,足 以达到开篇 咬材料入题。 咬材料入题。】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初中语文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理解题目、分析题意、确定立意、展开写作。
一、理解题目在审题立意之前,首先要对题目进行仔细的理解。
要注意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条件以及要求的表达方式等。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查询词语的意思或与同学、老师讨论来解答。
二、分析题意分析题意是对题目进行深入思考和解释的过程。
在分析题意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题目所涉及的主题或话题,并思考可能的角度、立场、观点等。
三、确定立意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确定文章的立意。
立意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写作的主题和核心要点。
可以选择针对题目提出观点、表达思考、讲述经历、分析原因、解释现象等不同的立意方式。
四、展开写作当确定了立意后,就可以开始写作了。
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立意展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和论据进行论述,进行充分的发散性思考和拓展性写作。
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逻辑性和连贯性,还要注意掌握好篇幅和结构的控制,不给读者留下模糊和疑惑的空间。
以下几点方法在审题立意中也是需要注意的:1.注意思维的开放性:应尽量避免过分固守已有的观点和经验,要善于接纳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勇于创新和质疑。
2.注重观察和思考:在生活中,要多多观察,倾听身边的人事物,通过思考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
3.培养批判性思维:要学会分辨观念、思想和观点的优劣,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以更深入、更全面的方式来审题立意。
4.积累素材和知识: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视野,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见识,并将这些积累的素材应用于写作中。
材料作文“五步法”与“五大忌”

材料作文“五步法”与“五大忌”回顾多年高考作文,我们就会发现供材料作文因其具有读写结合、不易猜题的优势而成为考试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
近几年流行的话题作文,虽与供材料作文有些区别,但形式上仍属提供材料(话题)作文。
可以预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供材料作文仍将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那么,今天我们就说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五步法”与“五大忌”。
新材料作文的“五步法”第一步:研读题干,明确要求应试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求你写什么你才能写什么。
这些要求就是从题干中来的。
研读上述题干,从这些见惯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获得四点作文信息。
①自选角度。
“自选”不是自由选,“角度”须从材料来,首先审读分析材料,寻找角度。
②自拟题目。
“自拟”也不是自由拟,“题目”从角度来,要求选准角度,由“角度”找论题(或论点),然后拟出题目。
③联系生活实际。
这是作文针对性、现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联系生活实际就产生不了作文激情,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现实意义。
④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通常有了作文激情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800字容易做到。
把握文体成了主要矛盾。
议论文的形式较多,考场上要有快速定体的良方。
给材料作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读后感,一是思想评论。
上例材料按一般要求要写成思想评论,但许多人不赞成这种单一的要求,认为既可以写成读后感,也可以写成思想评论。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读后感和思想评论都是议论文的常见形式。
第二步:阅读材料,明确主题审读题干后再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清楚了。
通常材料形式有两大类:一是说明议论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显豁,一看就懂;一是寓言轶事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较为隐蔽,需要认真阅读分析。
寓言轶事类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大多为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是弄懂谁、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结果这四个问题。
实际上这四个问题包含了做一件事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审题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限制,确定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并进行思考和构思。
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来说,审题立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整篇文章的质量和思路的清晰度。
下面是一些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方法。
1.仔细审题。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的文字,关键词和表达方式。
有时候,题目中会有隐性的要求,或者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要耐心仔细地阅读,确保理解题目的全部含义。
2.理解题目的意图。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和意思。
通过理解题目的意图,我们可以确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一般来说,初中作文的题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叙事类、描写类、议论类、说明类、应用类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作文,要根据题目的意图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论述方法。
3.明确文章的立意和观点。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立意和观点。
从题目中找出与自己思考触发相符的关键词,并在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思考。
通过思考和构思,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从而明确文章的核心内容和立意。
4.考虑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要考虑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即确定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内容安排。
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应该符合题目的要求,并且在整篇文章中能够体现出完整性和连贯性。
5.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
有些题目可能有一定的深层含义和引申意义,我们可以对这些含义进行探索和挖掘。
在审题的过程中,可以思考题目所涉及的背景、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题目,为文章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思考角度。
6.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方法。
审题立意的最后一步是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式和方法。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限制,选择恰当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例如叙述、描述、说明、对比、分析、评论等。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体现出自己的观点和立意。
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表达的条理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表达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 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 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 另一个占据。 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 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 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 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 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 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 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 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 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 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 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实际操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 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 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 马”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 ”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 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从和谐的角度写,水与岸的和谐 相处,创造出了美好。 从其辨证关系写,水与岸是互相 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6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 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 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 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 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 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 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 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 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 弓,弓却断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 材料,应找到所列人、 事、物的共同点,据此 确定中心。
蜂采花,而所酿者
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里列举的两类事物, 共同点都是善吃——吸 收、消化、创新;再参 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 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 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 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 所得,有所创新。”
【评:作者采用非论点式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常用“从……谈起”、“从……想 到的”一类扣材料的方式命题。它的好处是快捷稳妥,包容性广,易于统辖文章 内容,能节省应试时构思题目的时间。若改用论点式命题,则除了要注意题目能 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外,还要注意推敲题目能否统领文章全部内容。如本文改用 “ 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或“发展要博采众长”为题,则不能统领该文的两层内 容,前者管不好第二层,后者管不好第一层。只有以“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为 题,才能管领全文两层内容。以论点为题的好处是题目观点鲜明,突出中心】
湖南kuli8322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一、读材料
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 把握中心。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 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 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 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 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批判角度:
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 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 行为;
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 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 告的错误行为;
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 意,指出盲从的后果。
反面立论:(人褒我贬,人批 我赞……)
卖马人角度:推销也要讲技巧。 (酒香也怕巷子深)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主备人:曾艳霞同备人:高三语文组学习目的:1、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以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课标要求:同上学习方法:自学和讨论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面对这样的新材料作文,笔者认为可以用图表法分五步进行审题立意,简单实用,便于操作,不易跑题。
步骤如下:一、读材料过去做老材料作文,对材料的研读比较简单,比较快,一二分钟就行了。
做新材料作文就不行了,按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的要求,看材料的时间最少五分钟。
因为这是立意构思的基础,是树之根,水之源。
余闻在《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一文中也指出:“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的关键。
新材料作文中一般都有“全面理解材料”这一要求,“全面”,即要整体把握材料,不能抓其中的片言只语,也不要疏漏了材料中的任何重要信息,特别是材料中涉及的叙述对象,必须一一找出。
新材料作文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所供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对象),而且每个对象都在故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很多时候,材料中有几个对象,就可以有几个角度立意。
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材料作文(主要是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二、找角度:在读懂材料、把握中心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
三、联实际:高考作文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解决实际问题。
其目的是增强文章的针对性,避免无的放矢,空发议论。
在这方面,也要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展开联想,找到与立意角度有对应关系的话题。
如个人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目标理想、意志恒心以及对人对事的思想方法、观点态度;也可以由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联想到国家、集体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热点。
还可以由现实想到历史,由中国想到外国,由个体想到整体,由正面想到反面,由现象想到本质,由原因想到结果等等。
总之,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角度,广开思路,找到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
联想要丰富,思想要清晰。
这一步不但是立意所必需的,而且是选材论证所必需的。
开思路,尽可能多地寻找立意的角度。
四、立论点:在读懂材料、找出角度、联系现实的基础上,就可以水到渠成,确立中心论点了。
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一步。
就给材料作文来讲,所确立的论点应该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扣材”,是指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
在引论部分对材料只字不提,就摆出论点;或置所给材料于不顾,另选材料,并据此确立论点,这些都是不扣材的表现,不符合给材料作文的要求。
“准确”,一是指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意义或材料的主要角度、主要方面引伸出来,而不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
如前所述,找角度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角度都能立意成文。
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是“自选角度”,那么从材料的任何一个角度立意都是可以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从一般意义上讲,此说也有一定道理。
事实上,在应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也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非主要角度、非主要方面来立意的。
语文(心得)之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五方法

语文论文之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五方法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后话题作文,它是介于旧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
命题人给出供写作的材料(一首小诗,一则寓言故事,名人故事,时事新闻,一种自然现象,一次科学实验,一幅漫画等),但不给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新材料作文较话题作文来讲,显然是加大了审题立意的难度。
由于前几年高考主要考话题作文,备考中老师主要指导学生进行话题作文的训练,不知不觉中漠视了对学生审题立意能力的培养,以致部分学生看到新材料作文之后,不知道如何审题立意,写出了偏离题意的作文。
随着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多样化,新材料作文备受命题专家青睐,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很有必要加强对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从而培养正确审题立意的能力。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原则1.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
忌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立意作文。
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I,所给材料是一幅漫画,部分考生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漫画的寓意,仅就漫画中的“西瓜皮”去立意,谈乱扔垃圾的危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的立意显然与所给漫画的真正寓意不相符。
2.筛选性原则所谓筛选性原则,即命题人所给的材料有几个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在写作时,要对不同角度的立意进行筛选,选取自己占有材料丰富、见解新颖深刻的立意角度去写。
如2006年全国高考卷I,命题人给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牧羊人和牧羊人孩子对模仿老鹰抓羊的乌鸦有不同的认识,写作该材料作文,就有三个立意角度:一是要正确认知自己,不要盲目模仿(从牧羊人对乌鸦行为的认识角度);二是要大胆追求,勇于超越自我(从牧羊人孩子对乌鸦行为的认识角度);三是既要正确认知自己,又要有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综合牧羊人和牧羊人孩子对乌鸦行为的认识)。
那么,选取哪个角度去构思作文,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哪个角度占有的材料丰富,能够将问题分析深透,或哪个角度较新颖,见解较深刻,就选取哪个角度去写作。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每次来语文考试,看见材料作文,我就头疼起来。
一大堆文字,错落着,像是布满树枝的蚂蚁,看得我眼花缭乱。
老师说,认真审题立意很有用处,要像侦探一样,抓住关键信息。
我试着学,但有时找不到方向。
就像迷宫里的小老鼠,东奔西跑,却找不到出口。
一次又一次,我写完作文,老师总会用红笔圈出我的错,批语写着“理解题意不清,立意偏颇”。
我颓丧极了,感觉自己像一只动作缓慢的企鹅,在冰面上一路踉跄。
有一天,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方法,叫做“五步法”。
五步法感觉像一张地图,领路着我走出迷宫。
第一步,读清楚材料,抓住关键词;第二步,分析材料,确定中心思想;第三步,联系生活,寻找灵感;第四步,思考立意,提炼观点;第五步,构思文章,安排好结构。
我按照方法一步一步做,感觉像握着了救命稻草。
我才知道,作文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我开始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寻找灵感,最后写下自己的观点。
当我再次面对材料作文时,我充满了信心。
五步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写作大门。
我盼着下一次的挑战,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写出越来越精彩的作文!。
材料作文审题五法

使用步骤
1. 确定材料中的结果
01
首先需要从材料中明确指出一个或多个结果。
2. 分析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02
根据结果,逆向思考,分析可能导致该结果的各方面原因或条
件。
3. 提炼核心观点
03
基于对原因的分析,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示例分析
材料
• 结果
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推行了 校园足球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 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示例分析
• 例如,给定的材料是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强调了采取行动的必要性。使 用提炼中心法,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提炼出中心思想:环保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地球。根据这个中 心思想,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立意:强调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生中做出明智选择的重要性。
05 比较鉴别法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比较鉴别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材料或观点来找出它们之间 的异同点,从而确定文章主题的方法。
特点
比较鉴别法能够全面地分析材料,准确地把握主题,有助于 深入探讨问题。
使用步骤
1. 阅读材料
2. 筛选阅读所提供的材料, 理解其内容,明确材料
使用步骤
1. 阅读材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理解其内容。
2. 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
在材料中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这些 关键词和主题句通常能够概括材料的 主要内容。
3. 提炼中心思想
根据找到的关键词和主题句,提炼出 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主旨。
4. 确定立意
根据中心思想确定文章立意,即文章 要表达的观点或情感。
材料作文审题五法
contents
作文五步构造法

作文五步构造法《作文五步构造法》篇一作文五步构造法,听起来好像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就像一把能打开作文高分大门的万能钥匙。
可这钥匙到底咋用呢?第一步,审题立意。
这就像是找路的起点,要是一开始就跑偏了,那可就完犊子了。
我记得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
我当时脑子一抽,就想着写我第一次骑自行车,结果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和小伙伴在自行车上玩闹的故事,完全偏离了“难忘”这个重点。
就像你本来要去北京,结果却坐错车去了海南,那肯定不行啊。
也许这就是为啥老师总说审题要认真,要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一眼看穿题目的本质。
第二步,确定框架。
这就好比盖房子要先搭个架子。
我一般是先在脑子里大概想一下开头怎么写,中间分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大概讲啥,结尾又怎么收。
可是有时候我这个脑子啊,就像一团乱麻,想出来的框架也是歪歪扭扭的。
比如说写关于“友情”的作文,我想先写和朋友的初识,然后写发生的矛盾,最后写和好如初。
可真正写的时候,我可能就会把矛盾写得特别详细,导致后面和好的部分就很仓促,就像一个头大身子小的怪物。
第三步,收集素材。
这一步我觉得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你得挑新鲜的、适合你口味的。
我就经常为这事儿发愁。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经历就那么点儿,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故事,就像一盘总是那几个菜的家常菜,自己都吃腻了,更别说让读者有兴趣了。
就拿写“我的梦想”来说,我想写当画家,可是除了我小时候画画得奖那点事儿,就想不出别的素材了。
我就在想,是不是我活得太单调了,没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经历可以写呢?或者是我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素材的眼睛,那些素材就像隐藏在草丛里的小兔子,我却总是看不到。
第四步,撰写初稿。
这就像把那些素材像搭积木一样拼凑起来。
我写初稿的时候可乱了,有时候句子都不通顺,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走得歪歪扭扭的。
我可能会突然想到一个好的想法,就赶紧写下来,也不管前后逻辑通不通。
比如我写描写春天的作文,前面还在说花开得多美呢,突然就蹦到小鸟在树上唱歌,中间也没有个过渡,就像电影突然跳帧了一样。
高考考场材料作文“五步法”写法例谈-作文教学

高考考场材料作文“五步法”写法例谈-作文教学高考考场材料作文“五步法”写法例谈【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天上有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他见到人们在黑暗的世界上遭受磨难,就决计违反宙斯的法规,把天火盗给人类,让人们摆脱黑暗,愉快地生活,而他却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每天辗转在神鹰的狂喙之下……但他还是不愿改变自己的志向。
【“五步法”操作】第一步,研读题干,明确要求。
应试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求你写什么你才能写什么。
这些要求就是从题干中来的。
研读上述题干,从这些见惯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获得四点作文信息。
①自选角度。
“自选”不是自由选,“角度”须从材料来,首先审读分析材料,寻找角度。
②自拟题目。
“自拟”也不是自由拟,“题目”从角度来,要求选准角度,由“角度”找论题(或论点),然后拟出题目。
③联系生活实际。
这是作文针对性、现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联系生活实际就产生不了作文激情,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现实意义。
④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通常有了作文激情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800字容易做到。
把握文体成了主要矛盾。
议论文的形式较多,考场上要有快速定体的良方。
给材料作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读后感,一是思想评论。
上例材料按一般要求要写成思想评论,但许多人不赞成这种单一的要求,认为既可以写成读后感,也可以写成思想评论。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读后感和思想评论都是议论文的常见形式。
第二步,阅读材料,明确主题。
审读题干后再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清楚了。
通常材料形式有两大类:一是说明议论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显豁,一看就懂;一是寓言轶事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较为隐蔽,需要认真阅读分析。
这里有个方法技巧问题。
上述材料属于后者。
寓言轶事类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大多为记叙文。
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步法

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步法新材料审题五步法抓好落笔前的10分钟——新材料作文审题五步法随着07高考的临近,新材料作文成了比较热门的探讨话题。
这种作文一般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又“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令许多老师和学生感到困惑,不知怎样立意才是“全面理解”,也不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会不会跑题。
这类作文的评分细则,也许要等到07年高考结束才知道。
所以我认为在审题方面,还是要本着稳妥的原则,宁可牢牢抓住缰绳奔向目的地,也不信马由缰,恣意为文。
根据平时作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采取的应对措施,本人认为限时作文一定要让学生抓好落笔前的审题时间,经过快速有序的读解、漫想、整合、定向、拓展五步,然后再动笔写作。
审题准确才有可能切合题意,落笔前的10分钟,就是认真审题、快速动脑的10分钟。
下面我以具体实例来说明操练过程。
( www.整理)第一步:读解——提炼关键词句读解是指客观、完整、冷静地阅读理解作文材料,准确把握作文要求、揣摩命题意图,搜索相关提示,提炼材料关键词句。
例1: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
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
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例2:在瑞士,婴儿降生,医院就会在户籍卡中输入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家庭住址。
由于婴儿和大人用统一规格的户籍卡,因此每一个婴儿都有“财产状况”这一栏。
瑞士人在为自己的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
试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试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审题立意是一篇优秀作文的重要步骤,它决定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和观点。
在撰写材料作文时,审题立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五步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一步:理解材料审题立意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理解材料。
理解材料的意思和要点将帮助您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向。
在阅读理解材料时,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和关联词语,理解材料中所表达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第二步:提炼主题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主题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一步。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思想,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通过将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和信息整合起来,可以提炼出主题。
例如,如果材料中提到了自由选择和社会压力的问题,那么主题可能是个人自由与社会压力的平衡。
第三步:确定立场审题立意的第三步是确定立场。
立场是写作过程中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在撰写材料作文时,明确自己的立场将有助于组织文章的结构和论证。
确定立场时,可以考虑自己对材料中观点的认同或反对,或者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持有的观点。
第四步:拟定论点确定立场之后,可以开始拟定论点。
论点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主要观点。
它是整篇文章的核心,用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立场。
在拟定论点时,要考虑到材料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点,选择有说服力的观点和论据。
第五步:提炼主题,立场和论点最后一步是将提炼出的主题,确定的立场和拟定的论点进行提炼和概括。
这将帮助您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并确定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提炼主题,立场和论点是审题立意的总结和归纳,有助于确保文章的逻辑和条理性。
以上是试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通过深入理解材料,提炼主题,确定立场,拟定论点和提炼主题,立场和论点,读者将能够撰写出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材料作文。
继续审题立意的相关内容,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每一步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
第一步:理解材料在理解材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读懂材料的内容,并将其整体思路把握清楚。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ppt[优秀课件资料]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41480a8856a561252d36f71.png)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 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 虑.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 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 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 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 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 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 偏题、走题的现象。
题目的类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比喻型、关系 型、问题型等。如:《对<鸟的评说>的评说》、《我的 评说》(范围型)•;《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问题》、 《如此“评说”要不得》、《嫉妒是进步的大敌》、 《要正确对待别人》(论点型);《由•<鸟的评说>•想 到的》、《读<鸟的评说>有感》(感想型);《我们不 能做这样的“鸟”》(比喻型);《评鸟与评人》(关 系型);《如此“评说”恰当吗》(问题型)。一篇文 章拟什么的样题目好,这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原则是 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从应考的实际来说, 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 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 点即可。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 又稳妥。
鸟的评说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 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又数说百灵,百灵又数说鹦 鹉……最后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鸟儿们你说我, 我说他,形成了一个怪圈。
我们实际生活中有些事与这鸟的评说又何其相 似啊!王说李胆小怕事,李说陈媚上欺下,陈说丁 心怀叵测,丁说王胆大妄为。每个人眼中看到的都 是别人的不好,嘴上说的都是别人的不对,可就是 没有一个人看看自己的不够,想想自己的不足。
从《鸟的评说》想到的
【评:作者采用非论点式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常用 “从……谈起”、“从……想到的”一类扣材料的方 式命题。它的好处是快捷稳妥,包容性广,易于统辖 文章内容,能节省应试时构思题目的时间。若改用论 点式命题,则除了要注意题目能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 外,还要注意推敲题目能否统领文章全部内容。如本 文改用“ 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或“发展要博采众长” 为题,则不能统领该文的两层内容,前者管不好第二 层,后者管不好第一层。只有以“虚怀若谷,博采众 长”为题,才能管领全文两层内容。以论点为题的好 处是题目观点鲜明,突出中心】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训练目的】学习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
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
因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一、审题立意五步法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
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作者:张斌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6年第11期张斌命题作文,包括“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标题作文”,即只给作文题目和要求,不给材料;“材料作文”,即既给材料,又给作文要求,有时还给提示语、话题或标题。
无论“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问题,而且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弄得不好,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作文得低分甚至零分!下面侧重讲一讲“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涵泳法。
潜下心去,仔细研读材料,全面领会材料的含意。
单个材料找“焦点”。
在细读材料,总体把握材料大意的基础上,找出中心句或关键词,再据此确定立意。
多则材料找“交集”。
先细读材料,领会每则材料的含意;然后综观每则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据此立意。
【例题一】(200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材料中的横线为笔者所加,后同)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审题立意】这则材料的焦点(中心句)是“我的心依着你”“我的情牵着你”“绿叶对根的情意”。
要特别注意的是“绿叶”与“根”喻意,否则,就不切合题意了。
绿叶对根的情意可以延伸到游子对故土的思念、晚辈对长辈的牵挂等。
【例题二】(201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街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这类似的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第1步:确定是同中求异还是异中求同。
第2步:找出相同点或者不同点。
第3步:根据相同点或者不同点,分析内涵,进行立意。
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作文比较实用的审题 立意方法,主要有5法,即由果溯因法、分层次法、提炼中心法、求同存异法和关 键词句法,掌握此5法秘籍,可以轻松审题立意,做好写作的第一步。
一、由果溯因法
审
二、分层次法
题
立
三、概括中心法
意
法
四、求同存异法
五、关键词句法
5
一、由果溯因法
立意: (1)我们要积极乐观,微笑面对失败和挫折, (2)积极作为,就能迎来成功。
二、分层次法
要理清一则材料讲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分层次法去审题立意,就 像学习一篇课文一样,为了弄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分自然段落。 通过分层次分析材料作文,可以比较容易弄懂材料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 分在强调什么、每个部分之间关系及命题意图。分层次审题立意法适用于名言名句、 故事、事件、现象、寓意性等材料作文。分层次法去审题立意可以分为3步。
第2步概括主要内容:雁奴多次报警后,危险并没有出现,雁群不仅以为雁奴是 在谎报军情,不再信任它,更是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最终当危险真正来临 时,雁群没有逃脱。
第3步确定立意:根据主要内容,确定角度,进行立意。雁奴和雁群是主角,也 就是我们立意的角度,由此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整理编写:鱼目换珠【训练目的】学习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
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
因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一、审题立意五步法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
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如果只从正面材料入手,把中心理解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显然属于盲人摸象。
第三类材料是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应找到所列人、事、物的共同点,据此确定中心。
例⑶:“蚕吃桑叶,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蜜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学习亦然。
”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有所创新。
”第四类材料是反面列举型,例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两个成语的共同点都是从反面揭示“小”与“大”的辩证关系,材料的中心应是:如不注意纠正小毛病,就会铸成大错,造成重大损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寓言故事型的材料。
例⑸: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
寓言诗《鸟的评说》如下: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鹏/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鹏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是鹦鹅/鹦鹅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这种文体的中心对于学生来讲不易把握;再加上角色众多,很容易因为对中心把握不准,从而立意上的偏颇。
首先应认识到此寓言是以鸟喻人,明在写鸟,实在写人。
其次要找出评说的双方,并弄清主次。
如果列出文中的评说顺序,就会发现:由麻雀评说燕子开始,至麻雀被老鹰评说结束,形成一个评说的怪圈。
众鸟既是评说者,又是被评说者。
但通观全文,表现的主体是评说者。
第三要弄清评说的内容。
粗看,鸟们指责的是对方的缺点,但仔细推敲,并不能算缺点,只能叫做生活习性或生理特征,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点。
众鸟之所以用这些并非缺点的“缺点”,作为口实来批评指责对方,颇有“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样一种味道,其实是嫉妒心在作怪,而不是不能全面地看问题。
上面三点表明,这则寓言给人的启示是:不能因嫉妒别人的长处而互相攻击,应正确看待别人。
把握了这一点,方可避免立意上的若干偏颇。
(二)找角度在读懂材料、把握中心的基础上,应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广开思路,尽可能多地寻找立意的角度。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一则材料,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因此,多找角度,也就是找出材料的多侧面意义。
为什么要多找角度?作文题一般有“自选角度”的要求,如果不多找角度,则无所谓“选”;也就很难保证理解材料中心及立意的准确恰当。
一般来说,可以从材料涉及的人、物、事件入手寻找立意的角度。
至于恰当与否暂且不管,尽量多找。
如上文例⑴,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行为;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告的错误行为;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意,指出盲从的后果。
再如《鸟的评说》,可以从评说者的角度立意,论述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还可以从被评说者的角度立意,论述如何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批评指责。
对于正反对比型、正面列举型的反面列举型的材料,则应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立意。
如例⑵、例⑶。
(三)联实际作文往往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解决实际问题。
其目的是增强文章的针对性,避免无的放矢,空发议论。
在这方面,也要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展开联想,找到与立意角度有对应关系的话题。
如个人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目标理想、意志恒心以及对人对事的思想方法、观点态度;也可以由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联想到国家、集体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热点。
还可以由现实想到历史,由中国想到外国,由个体想到整体,由正面想到反面,由现象想到本质,由原因想到结果等等。
总之,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角度,广开思路,找到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
联想要丰富,思想要清晰。
这一步不但是立意所必需的,而且是选材论证所必需的。
(四)立论点在读懂材料、找出角度、联系现实的基础上,就可以水到渠成,确立中心论点了。
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一步。
就给材料作文来讲,所确立的论点应该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扣材”,是指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
在引论部分对材料只字不提,就摆出论点;或置所给材料于不顾,另选材料,并据此确立论点,这些都是不扣材的表现,不符合给材料作文的要求。
“准确”,一是指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意义或材料的主要角度、主要方面引伸出来,而不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
如前所述,找角度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角度都能立意成文。
从应考的实际来讲,应该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
这也正是命题者所希望的。
“准确”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找准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即对应的话题)。
联想到的社会现象、人物事件,并非都能与选定的立意角度对上号,因此,也要认真选择。
如:例⑴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联系现实的对应点应是不择手段制售伪劣商品营利的人和事,而不是刑事犯罪、腐败现象等等。
“稳妥”,是指确立的论点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如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主流的观点等。
此外还要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合乎情理。
作为应考作文,关系重大。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不宜提倡用逆向思维方式立意以求新,还是顺向立意为妥。
否则,可能会由于学生认识的局限,因而立意偏颇,观点过激。
这样,整篇作为表达再好,也“不可问矣”。
况且有的材料也不宜反向立意。
鲜明、简洁,是对中心论点表述方面的要求。
在引论部分一定要开门见山,旗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得到什么启示,悟出什么道理,告诉我们什么,一定要一语道破,直截了当。
不能罗里罗嗦、含含糊糊。
论点的表述,一二句话即可。
可以采用肯定句式,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
句子要通顺,语气要畅通,语句要简洁。
综上所述,确立论点是对读材料、联实际、找角度的总结、综合,也可以说是前三个步骤的思维结晶。
只有找准材料的角度以及该角度与社会实际的最佳对应点,才能确立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的中心论点。
(五)拟题目非命题作文有“自拟题目”的要求,可以这样说:文章好比人的躯干,中心论点好比人的头部,而题目则是人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题目则是文章的“窗户”了。
因此,应该认真对待拟题目。
题目比论点更需要准确、鲜明、简洁。
好的题目,或准确揭示文章主旨,或点明论述范围,或新颖别致,都能给读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读者仔细阅读下文。
题目的类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比喻型、关系型、问题型等。
如:《对<鸟的评说>的评说》、《我的评说》(范围型)•;《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此“评说”要不得》、《嫉妒是进步的大敌》、《要正确对待别人》(论点型);《由•<鸟的评说>•想到的》、《读<鸟的评说>有感》(感想型);《我们不能做这样的“鸟”》(比喻型);《评鸟与评人》(关系型);《如此“评说”恰当吗》(问题型)。
一篇文章拟什么样的题目好,没有统一的标准。
总的原则是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
从应考的实际来说,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在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点即可。
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又稳妥。
如果所给材料没有题目,那就拟成《读作文材料有感》《作文材料想到的》。
以上所谈,就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这五个步骤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综合思维过程。
二、实例讲解[材料] “千里牛”长年累月象老黄牛一样工作,身于芸芸人群中,不吭响,更不愿向天“引颈长鸣”,一些“伯乐”见了,也只是拍拍其颈说:“精神可嘉。
”转身到马群中去了,“千里牛”呢,仍然像其它“牛”一样,拉着沉重的车一步步向前走去。
[要求]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分析] 象这类“寓言”式的材料,我们应避免就事论事,而要透过材料表面,抓住蕴含其中的深刻寓意,以此联系实际,确立观点。
这个材料,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一是从“千里牛”的角度分析。
很明显,“千里牛”代表的是社会上的一种人才(说它代表一种人才,因为它是“千里牛”,而非一般的老黄牛);与之相对的“千里马”则代表另一类型的人才。
这两种人才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会埋头默默地苦干,而不会炫耀自己,表现自己,更不愿“引颈长鸣”,其特点是“实而不华”;后者也有过硬的本领,也能“一日千里”,但更会“引颈长鸣”,傲视同侪,基特点是“既实又华”。
那么比较这两种人才,联系当今社会实际,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观点:“千里牛”不应沉默,要善于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
否则,即使是“千里牛”也只能长年累月像老黄牛一样工作。